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伏电站阵列单元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实现

光伏电站阵列单元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实现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https://www.doczj.com/doc/086038868.html, 2014 年 第23卷 第 1 期

86软件技术·算法 Software Technique ·Algorithm

光伏电站阵列单元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实现①

王昊轶1, 郭志彤2, 王一波1, 李 健1

1(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研究部, 北京 100190) 2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发展策划部, 沈阳 110006)

摘 要: 针对我国光伏电站工程设计过程中如何提高阵列单元设计效率的实际问题, 研究了通过开发计算机软件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并详细论述了该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过程的分析, 确定了软件的功能定位及其主要功能, 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完成了软件设计, 在Visual C++2010环境下完成软件的开发. 该软件通过工程设计人员的试用, 具备较好的人机界面, 将设计人员从繁重的工程计算中解脱出来, 大大的提高了设计效率.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 光伏电站设计

Developing of PV Plants Array Unit Optimization Design Software

WANG Hao-Yi 1, GUO Zhi-Tong 2, WANG Yi-Bo 1, LI Jian 1

1(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2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Limited, Shenyang 110006, China)

Abstract :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V array design software in detail. By the analysis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design process, it determined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the main function of software. The software was designed with the help of the object-oriented design method.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Visual c++2010, it was completed. The software has the good man-machine interface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design efficiency.

Key words : PV system; CAD; PV design

1 引言

随着光伏组件成本的下降及光伏上网电价的调整, 光伏发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渐加大, 在我国西部太阳能资源一类地区正在建设容量在几十兆瓦及以上的大型光伏电站. 一个大型光伏电站通常由若干方阵组成, 每个方阵由若干阵列单元组成, 因此光伏阵列单元是光伏电站的基本组成单元, 也是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电站设计时的基本设计单元[1-3]. 光伏阵列单元的设计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整个电站的运行性能. 但是光伏阵列单元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天文、气象、电气、机械等多领域的计算, 因此完全凭借设计人员的经验很难达到满意的设计性能.

为了提高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效率和电站的设计

①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11AA05A303)

收稿时间:2013-06-25;收到修改稿时间:2013-08-14

性能, 国外学者开发出了一些相关软件如PVsys, PVsol 等, 文献[4,5]对这些软件的功能进行了介绍. 但是这些软件主要面向欧洲和美国的光伏电站设计, 采用的气象数据和设计规范与我国有所差异. 因此作者通过与我国电站设计工程人员交流沟通, 参考我国电气设计相关标准及文献[1-3,6-8], 完成了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软件. 本文详细论述了该软件中的一个子系统“光伏电站阵列单元优化设计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实现.

2 软件的功能定位

大型光伏电站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系统是一套覆盖光伏电站工程设计全过程的大型工程设计软件, 其

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研报告

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 研报告 目录

称............................................................................ (1) 二、地理位置........................................................................... (1) 三、太阳能资源........................................................................... (1) 四、工程地质........................................................................... (2) 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 (2) 六、工程规模及发电量........................................................................... . (2) 七、光伏系统设计方案........................................................................... . (3) 八、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 .. (3) 九、电力接入系统方案........................................................................... . (3) 十、监控及保护系统........................................................................... . (3)

软件设计报告

软件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2014年6月23日~2012年7月4日

目录 第一章软件设计介绍 (2) 第二章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3) 第三章软件设计的内容 (4) 3.1 分数统计软件(A1) (4) 3.1.1设计题目及要求 (4) 3.1.2设计思想及程序流程框图 (4) 3.1.3逻辑功能程序 (4) 3.1.4结果及完善方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打字软件(A2) (9) 3.2.1设计题目及要求 (9) 3.2.2设计思想及程序流程框图 (10) 3.2.3逻辑功能程序 (10) 3.2.4结果及完善方向 (13) 3.3 文本编辑器(A3) (14) 3.3.1设计题目及要求 (14) 3.3.2设计思想及程序流程框图 (15) 3.3.3逻辑功能程序 (15) 3.3.4结果及完善方向 (17) 3.4 加密软件(A4) (19) 3.4.1设计题目及要求 (19) 3.4.2设计思想及程序流程框图 (19) 3.4.3逻辑功能程序 (19) 3.4.4结果及完善方向 (21) 3.5 进制转换器(A5).....................................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1设计题目及要求 (23) 3.5.2设计思想及程序流程框图 (23) 3.5.3逻辑功能程序 (24) 3.5.4结果及完善方向 (27) 3.6 学生成绩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B1) (30) 3.6.1设计题目及要求 (30) 3.6.2设计思想及程序流程框图 (30) 3.6.3逻辑功能程序 (32) 3.6.4结果及完善方向 (41) 3.7 模拟电信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B2) (46) 3.7.1设计题目及要求 (46) 3.7.2设计思想及程序流程框图 (46) 3.7.3逻辑功能程序 (48) 3.7.4结果及完善方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光伏电站阵列单元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实现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https://www.doczj.com/doc/086038868.html, 2014 年 第23卷 第 1 期 86软件技术·算法 Software Technique ·Algorithm 光伏电站阵列单元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实现① 王昊轶1, 郭志彤2, 王一波1, 李 健1 1(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研究部, 北京 100190) 2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发展策划部, 沈阳 110006) 摘 要: 针对我国光伏电站工程设计过程中如何提高阵列单元设计效率的实际问题, 研究了通过开发计算机软件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并详细论述了该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过程的分析, 确定了软件的功能定位及其主要功能, 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完成了软件设计, 在Visual C++2010环境下完成软件的开发. 该软件通过工程设计人员的试用, 具备较好的人机界面, 将设计人员从繁重的工程计算中解脱出来, 大大的提高了设计效率.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 光伏电站设计 Developing of PV Plants Array Unit Optimization Design Software WANG Hao-Yi 1, GUO Zhi-Tong 2, WANG Yi-Bo 1, LI Jian 1 1(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2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Limited, Shenyang 110006, China) Abstract :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V array design software in detail. By the analysis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design process, it determined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the main function of software. The software was designed with the help of the object-oriented design method.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Visual c++2010, it was completed. The software has the good man-machine interface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design efficiency. Key words : PV system; CAD; PV design 1 引言 随着光伏组件成本的下降及光伏上网电价的调整, 光伏发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渐加大, 在我国西部太阳能资源一类地区正在建设容量在几十兆瓦及以上的大型光伏电站. 一个大型光伏电站通常由若干方阵组成, 每个方阵由若干阵列单元组成, 因此光伏阵列单元是光伏电站的基本组成单元, 也是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电站设计时的基本设计单元[1-3]. 光伏阵列单元的设计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整个电站的运行性能. 但是光伏阵列单元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天文、气象、电气、机械等多领域的计算, 因此完全凭借设计人员的经验很难达到满意的设计性能. 为了提高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效率和电站的设计 ①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11AA05A303) 收稿时间:2013-06-25;收到修改稿时间:2013-08-14 性能, 国外学者开发出了一些相关软件如PVsys, PVsol 等, 文献[4,5]对这些软件的功能进行了介绍. 但是这些软件主要面向欧洲和美国的光伏电站设计, 采用的气象数据和设计规范与我国有所差异. 因此作者通过与我国电站设计工程人员交流沟通, 参考我国电气设计相关标准及文献[1-3,6-8], 完成了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软件. 本文详细论述了该软件中的一个子系统“光伏电站阵列单元优化设计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实现. 2 软件的功能定位 大型光伏电站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系统是一套覆盖光伏电站工程设计全过程的大型工程设计软件, 其

(完整版)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1总则 1.0.1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建立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推广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规范光伏发电站设计行为,促进光伏发电站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并网光伏发电站和l00kWp及以上的独立光伏发电站。 1.0.3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应进行接入电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1.0.4光伏发电站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光伏组件 PV 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太阳电池组件(solar cell module) 2.1.2光伏组件串 photovoltaic modules string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具有一定直流电输出的电路单元。 2.1.3光伏发电单元 photovoltaic(PV)power unit 光伏发电站中,以一定数量的光伏组件串,通过直流汇流箱汇集,经逆变器逆变与隔离升压变压器升压成符合电网频率和电压要求的电源。又称单元发电模块。 2.1.4光伏方阵 PV array

将若干个光伏组件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又称光伏阵列。 2.1.5 光伏发电系统 photovoltaic(PV)power generation system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1.6 光伏发电站 photovoltaic(PV)power station 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包含各类建(构)筑物及检修、维护、生活等辅助设施在内的发电站。 2.1.7辐射式连接 radial connection 各个光伏发电单元分别用断路器与发电站母线连接。 2.1.8 “T”接式连接 tapped connection 若干个光伏发电单元并联后通过一台断路器与光伏发电站母线连接。 2.1.9跟踪系统 tracking system 通过支架系统的旋转对太阳入射方向进行实时跟踪,从而使光伏方阵受光面接收尽量多的太阳辐照量,以增加发电量的系统。 2.1.10单轴跟踪系统 single-axis tracking system 绕一维轴旋转,使得光伏组件受光面在一维方向尽可能垂直于太阳光的入射角的跟踪系统。 2.1.11双轴跟踪系统 double-axis tracking system 绕二维轴旋转,使得光伏组件受光面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的入射角的跟踪系统。 2.1.12集电线路 collector line 在分散逆变、集中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将各个光伏组件串输出的电能,经汇流箱汇流至逆变器,并通过逆变器输出端汇集到发电母线的直流和交

光伏组件与阵列设计

1.1 引言 太阳电池是将太阳光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最基本元件,一个单体太阳能电池的单片为一个PN结,工作电压约为0.5V,工作电流约为20-25mA/cm2, 一般不能单独作为电源使用。因而需根据使用要求将若干单体电池进行适当的连接并经过封装后,组成一个可以单独对外供电的最小单元即组件(太阳能电池板)。其功率一般为几瓦至几十瓦,具有一定的防腐、防风、防雹、防雨的能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系统。 当应用领域需要较高的电压和电流,而单个组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把多个组件通过串连或并联进行连接,以获得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从而使得用户获取电力。根据负荷需要,将若干组件按一定方式组装在固定的机械结构上,形成直流发电的单元,即为太阳能电池阵列,也称为光伏阵列或太阳能电池方阵。一个光伏阵列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伏组件,具体需要多少个组件及如何连接组件与所需电压(电流)及各个组件的参数有关。 太阳能电池片并、串联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串联构成太阳能电池阵列。 1.2 光伏组件 1.2.1组件概述 光伏组件(俗称太阳能电池板)是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光伏电池片(整片的两种规格125*125mm、156*156mm),或由激光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按一定的排列串、并联后封装而成。由于单片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流和电压都很小,把他们先串联获得高电压,再并联获得高电流后,通过一个二极管(防止电流回输)然后输出。电池串联的片数越多电压越高,面积越大或并联的片数越多则电流越大。如一个组件上串联太阳能电池片的数量是36片,这意味着这个太阳能组件大约能产生17伏的电压。 1.2.2电池的连接与失配 失配的影响:失配损失是由于电池或者组件的互联引起的,这些电池或者组件没有相同的特性或者经历了不同的条件。在PV组件和方阵中,在某种条件下失配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一个组件在最差情况的输出是由其中的具有最低输出的太阳电池决定。例如,当一个太阳电池被遮挡而组件中的其它的太阳电池并没有被遮挡时,一个处于“良好”状态的太阳电池产生的功率可以被低性能的太阳电池耗散,而不是提供给负载。这可以导致非常高的局部电力耗散,并且由此而产生的局部加热可以引起组件不可恢复的损伤。 太阳能电池在串、并联成电池组件时,由于每片太阳能电池电性能不可能绝对一致,这就使得串、并联后的输出总功率往往小于各个单体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之和,称作太阳能电池的失配。在太阳能组件的制造以及组建安装为阵列的过程中,失配问题总会存在,并或多或少的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这是因为:1,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范本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

设 计 方 案 恒阳 6 月

1、项目概况 一、项目选址 本项目处于山东省聊城市,位于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116°32 ‘之间。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坡降约1/7500,海拔高度27.5-49.0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干燥度为1.7-1.9。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分,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快,太阳辐射减弱。年平均气温为13.1℃。全年≥0℃积温4884—5001℃,全年≥10℃积温4404—4524℃,热量差异较小,无霜期平均为193—201天。年平均降水量578.4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为1004.7毫米,最少年降水量为187.2毫米。全年降水近70%集中在夏季,秋季雨量多于春季,春季干旱发生频繁,冬季降水最少,只占全年的3%左右。光资源比较充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67小时,年太阳总辐射为120.1—127.1千卡/cm^2,有效辐射为58.9—62.3千卡/cm^2。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可利用地区。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根据公司要求的勘察单选定站址,并充分考虑了以下关键要素: 1、有无遮光的障碍物(包括远期与近期的遮挡) 2、大风、冬季的积雪、结冰、雷击等灾害 本方案屋顶有效面积60m2,采用260Wp光伏组件24块组成,共计建设6.44KWp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系统采用1台6KW光伏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220V交流电,接入220V线路送入户业主原有室内进户配电箱,再经由220V线路与业主室内低压配电网进行连接,送入电网。房屋周围无高大建筑物,在设计时未对此进行阴影分析。 2、配重结构设计 根据最新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 中,对于屋顶活荷载的要求,方阵基础采用C30混凝土现浇,预埋安装地角螺栓,前后排水泥基础中心

存储器那点事(一)常见存储器分类

存储器那点事(一)常见存储器分类 前言 注:本文中所谈到的器主要是指磁盘阵列,通过SAN/NAS/iSCSI等接口与主机相连,虽然说SAN交换机、物理带库、磁带机和光盘塔也属于存储的范畴,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存储器,或者称作存储阵列,是当今业界一个比较Fashion的词,见过不少这个圈子里的公司为了提高档次,会主动往存储行业靠,经常自我标榜“哥所在的集成公司是高科技,不仅搬箱子,哥还做存储”,“哥公司自己生产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存储器”…(当然现在再这么说有点out了,现在流行自我标榜“哥公司现在做云计算高科技呢”)。 当然,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在和身边朋友自我介绍是做存储这个高科技行业时,也经常碰到另外一种情况,“哥们你们那边250G的盘多少钱一块啊,你们卖U盘么”… 那么存储器究竟该如何定义呢在我看来,二十多年前Sun公司提出了“就是计算机”的理念,对于整个IT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存储也是计算机”。存储是什么呢,对,存储也是计算机。 2000年前的存储器,多是作为主机的附属品出现的,记得97年本人在做系统员时,看到厂商在调试几套HP 9000和SUN小型机,几个集成商的将一个个磁盘塞进一个独立架子里面(后来才知道那叫磁盘柜),一边塞进去还一边说:“哥们千万注意啊,这玩意叫磁盘阵列,贼贵,一块磁盘顶一台夏利呢”。我们当时大吃一惊,高科技啊,一块小铁片竟然顶得上大街上一辆出租车(其实当时也不过是给个JBOD+软件RAID,现在想想,真叫暴利啊)… 而且当时安装磁盘阵列也是看起来很高深的一件事情,不同于主机UNIX操作系统要插入光盘,输入命令、不断回车,磁盘阵列的安装往往是在主机安装完后再导入一

屋顶光伏电站支架强度及屋面载荷计算

屋顶光伏电站支架强度及屋面载荷计算 1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江苏省*****中心小学49KW光伏屋顶 工程地址:江苏省*** 设计单位:上海能恩太阳能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结构形式:屋面钢结构光伏支架 支架高度:0、3m 2 参考规范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8—2002 《不锈钢冷轧钢板与钢带》GB/T3280—2007 3设计条件: 太阳能板规格:1650mm*990mm*50mm 混凝土屋顶太阳能板安装数量:200块 最大风速:27、5m/s 平坦开阔地域 太阳能板重量:20kg 安装条件:屋顶 计算标准:日本TRC 0006-1997 设计产品年限:20年 4型材强度计算 4、1 屋顶荷载得确定 (1)设计取值: ①假设为一般地方中最大得荷重,采用固定荷重G与暴风雨产生得风压荷重W 得短期复合荷重。 ②根据气象资料,扬中最大风速为27、5m/s,本计算最大风速设定为:30m/s。 ③对于混凝土屋面,采用最佳倾角安装得系统,需要考虑足够得配重,确保组件方阵得稳定可靠。 ④屋面高度20m。 4、2 结构材料: C型钢重量:1、8kg/m

截面面支架尺寸(mm) 41*41*2 安装角度 25° 材料镀锌 截面面积(A) 277 形心主轴到腹板边缘得距离 1、4516E+01 形心主轴到翼缘尖得距离 2、6484E+01 惯性矩 Ix 8、3731E+04 惯性矩 Iy 4、5694E+04 回转半径 ix 1、7386E+01 回转半径 iy 1、2844E+01 截面抵抗矩 Wx 4、0844E+03 截面抵抗矩 Wx 4、0844E+03 截面抵抗矩 Wy 3、1478E+03

软件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软件开发与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 1、引言 编写目的 经过对GIS众创空间微电商平台系统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初步拟定系统实 现报告,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软件开发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 解决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本报告经审核后,交由软件项目经理审查。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银行储蓄系统 用户:银行 说明:现在的银行储蓄系统工作效率低,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储户的需要。银行与客户都迫切希望能更方便更省时就可以办理储蓄业务。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网上购物、不出门即可交纳各种费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明显现行的银行储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越益增长的需求,急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高效的、方便的、互联的银行储蓄系统。 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吴钦藩编着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张海藩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软件工程》任胜兵、邢琳编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要求 功能要求 此系统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模块有两部分:取款系统与存款系统。 存款时,储户填写存款单,然后交给银行业务人员键入系统,同时系统还要记录存款人姓名、住址(或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存款类型、存款日期、利率等信息,完成后由系统打印存款凭单给储户。 而取款时,储户填写取款单交给业务人员,业务人员把取款金额输入系统并要求储户输入密码以确认身份,核对密码正确无误后系统计算利息并印出利息清单给储户。 性能要求 为了满足储户的要求,系统必须要有高的运作速度,储户填写的表单输入到系统,系统必须能快速及时作出响应,迅速处理各项数据、信息,显示出所有必需信息并打印出各项清单,所以要求很高的信息量速度和大的主存容量;由于要存贮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也还要有足够大的磁盘容量;安全性也是系统最重要的性能需求之一,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以保证储户的存储安全。 接口要求 业务员键入储户的资料要全部一直显示在屏幕;储户从按键口键入密码到系统以核对;计算机与打印机有高速传输的连接接口,最后以纸张的形式打印出清单给储户。输入要求

基于FPGA的固态盘阵列控制逻辑优化设计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5) 第二章固态盘阵列控制逻辑的总体设计 (7) 2.1 阵列控制逻辑总体架构设计 (7) 2.2 接口逻辑设计 (8) 2.2.1 阵列控制逻辑互联技术设计 (8) 2.2.2 AXI4总线的实现 (9) 2.2.3 AXI4_lite总线的实现 (10) 2.3 RAID控制器设计 (11) 2.3.1 数据布局方式设计 (11) 2.3.2 阵列写逻辑设计 (13) 2.3.3 硬盘读写时序设计 (14) 2.4 SATA主机端控制器实现 (15) 2.4.1 物理层实现 (15) 2.4.2 链路层实现 (19) 2.4.3 传输层整实现 (26) 2.5 本章小结 (29) 第三章固态盘阵列控制逻辑的优化设计 (31) 3.1 控制逻辑性能优化设计 (31) 3.2 阵列的稳定性优化设计 (33) 3.2.1 NAND Flash的存储机理分析 (33) 3.2.2 硬盘阵列的垃圾回收分析 (35) 3.2.3 硬盘阵列的垃圾回收逻辑设计 (38) 3.3 控制逻辑的资源优化设计 (41) 3.3.1 SATA协议命令分析 (41) 3.3.2 SATA协议应用层简化设计 (45) 3.4 本章小结 (49)

第四章测试验证及结果分析 (51) 4.1 测试平台搭建 (51) 4.3 测试结果分析 (52) 4.3.1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53) 4.3.2 性能优化测试结果分析 (54) 4.3.3 资源占用率测试结果分析 (55) 4.4 本章小结 (56)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57) 致谢 (59) 参考文献 (61)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3)

太阳电池阵列间距的设计计算: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阵的最佳安装倾角采用专业系统设计软件进行优化设计来确定,它应是系统全年发电量最大时的倾角。当倾角确定后我们要保证每个光伏阵列在冬至日上午九时到下午三时无阴影遮挡(北半球)。 太阳电池阵列间距的设计计算: 在北半球,对应最大日照辐射接收量的平面为朝向正南,阵列倾角确定后,要注意南北向前后阵列间要留出合理的间距,以免前后出现阴影遮挡,前后间距为:冬至日(一年当中物体在太阳下阴影长度最长的一天)上午9:00到下午3:00,组件之间南北方向无阴影遮挡。 固定光伏组件方阵的支架系统安装的前后最小间距D,如下图所示: 简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φ为纬度(在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H为光伏方阵阵列或遮挡物与可能被遮挡组件底边高度差。 同时在太阳能电池方阵排列布置还需要考虑地形,地貌的因素,要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同时设计要规范,并兼顾光伏电站的景观效果,在整个方阵场设计中尽量节约土地。太阳电池方阵的布置设计包括阵列倾角设计,方位角设计,阵列间距设计,需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计算。 关于跟踪系统阵列之间的间距计算相对复杂,由于跟踪支架系统的巡日条件和跟踪角度范围与其厂家产品有关,且每家不尽相同。故对其计算无实际意义。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我们都必须满足一天中不得小于6小时的照射时间窗口。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时间为地方时。例如在计算中使用的太阳赤纬都是以天文年

历为准的,而天文年历所给出的参数都是世界时0时的值,但时角又是以地方时为依据的,而日常的钟表所显示的时间都是北京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北京时早8点时,乃是世界时0点,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所以,凡是在北京以东的地方,其地方时均比北京时要晚,即8点多,而北京以西的地方则尚未到8点。 经度订正是时间转换所必需的。在我国明确规定,东经为正,西经为负;但在美国则刚好相反。具体换算公式是:地方时(即太阳时)=北京时+E-4*(120-L)其中:E为地球绕日公转时进动和转速变化而产生的修正,单位为分;L为当地的经度

工商业屋顶光伏电站设计建设全攻略

工商业屋顶光伏电站设计建设全攻略(附配置清单) 工商业屋顶面积大,用电需求量大,安装光伏发电站之后不仅可以满足日常用电量,多余电量还可以并入国家电网换取收益。 那工商业光伏电站如何建设呢下面就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1确定安装容量 确定光伏电站的安装位置,电站不能有建筑、树木遮挡形成阴影;根据可用面积估算电站容量,每平方米可安装组件容量为100W左右。 以一个可用面积为1000平米;的屋顶为例,可建设一个约100kW的电站。 2选择并网方式 收益=度电补贴+卖电收益+节省电费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并网模式适合白天用电量较大的厂房,自用比例越高,成本回收周期越短。 全额上网 收益=度电补贴+卖电收益 全额上网并网模式适合白天用电量较少的厂房,并网简单,享受全额上网电价。 3设备选型 光伏组件 根据项目要求、成本、转换效率和可用面积、选择单晶或者多晶组件。 按某品牌多晶硅电池板参数:选取275Wp组件396块,总功率。 光伏逆变器

光伏逆变器组件总功率为,根据逆变器的最大直流输入功率,33K机器单台最大直流输入功率36300W,选择三相三路MPPT逆变器Suntrio Plus 33K机器3台 交流汇流箱 交流汇流箱交流汇流箱根据项目所选用的逆变器台数,选取多汇一汇流箱 ①汇流排; ②电流互感器; ③防雷器; ④支路空开; ⑤电流/电压表; ⑥汇流断路器; 逆变器与组件的匹配电压要求: 1)组串开路电压处于逆变器的MPPT电压范围内并且大于启动电压; 2)同一路MPPT中,不同组串中组件并联数量相同,所串联的电池板规格一致; 电流要求:组串并联后电流不大于逆变器最大输入电流; 电缆要求:组件串并联中要求电缆接线合理,尽量减少直流电缆长度,避免损耗。 正确连接 错误连接 交直流线缆直流电缆要求:直流电缆一般选择光伏认证专用线缆,目前常用的是PV1-F 1*4mm。光伏阵列到逆变器的直流电缆长度应尽可能短,以减少线缆上的功率损耗。

软件开发设计报告5_12

《软件开发实践》 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打砖块小游戏 姓名学号工作量 何建清2012141463199 80% 廖宇2012141463001 20% 2014 年 5 月 4 日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开发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开发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软件分析设计.. (1) 2.1 游戏描述 (1) 2.1.1 对需求的支持 (1) 2.1.2 游戏目标 (1) 2.2 总体设计 (1) 2.2.1 游戏运行环境 (1) 2.2.2 游戏描述 (1) 2.2.3 游戏框架 (1) 2.3 模块设计 (2) 2.3.1 功能 (2) 2.3.2 算法 (2) 2.4 界面设计 (3) 2.5 代码设计 (3) 2.6 游戏素材展示 (4) 2.7 开发环境 (5) 3. 项目管理和保障 (5) 3.1 项目计划 (5) 3. 2 游戏使用说明 (5)

光伏组件与阵列设计复习过程

光伏组件与阵列设计

1.1 引言 太阳电池是将太阳光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最基本元件,一个单体太阳能电池的单片为一个PN结,工作电压约为0.5V,工作电流约为20-25mA/cm2, 一般不能单独作为电源使用。因而需根据使用要求将若干单体电池进行适当的连接并经过封装后,组成一个可以单独对外供电的最小单元即组件(太阳能电池板)。其功率一般为几瓦至几十瓦,具有一定的防腐、防风、防雹、防雨的能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系统。 当应用领域需要较高的电压和电流,而单个组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把多个组件通过串连或并联进行连接,以获得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从而使得用户获取电力。根据负荷需要,将若干组件按一定方式组装在固定的机械结构上,形成直流发电的单元,即为太阳能电池阵列,也称为光伏阵列或太阳能电池方阵。一个光伏阵列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伏组件,具体需要多少个组件及如何连接组件与所需电压(电流)及各个组件的参数有关。 太阳能电池片并、串联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串联构成太阳能电池阵列。 1.2 光伏组件 1.2.1组件概述 光伏组件(俗称太阳能电池板)是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光伏电池片(整片的两种规格125*125mm、156*156mm),或由激光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按一定的排列串、并联后封装而成。由于单片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流和电压都很小,把他们先串联获得高电压,再并联获得高电流后,通过一个二极管(防止电流回输)然后输出。电池串联的片数越多电压越高,面积越大或并联的片数越多则电流越大。如一个组件上串联太阳能电池片的数量是36片,这意味着这个太阳能组件大约能产生17伏的电压。 1.2.2电池的连接与失配 失配的影响:失配损失是由于电池或者组件的互联引起的,这些电池或者组件没有相同的特性或者经历了不同的条件。在PV组件和方阵中,在某种条件下失配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一个组件在最差情况的输出是由其中的具有最低输出的太阳电池决定。例如,当一个太阳电池被遮挡而组件中的其它的太阳电池并没有被遮挡时,一个处于“良好”状态的太阳电池产生的功率可以被低性能的太阳电池耗散,而不是提供给负载。这可以导致非常高的局部电力耗散,并且由此而产生的局部加热可以引起组件不可恢复的损伤。 太阳能电池在串、并联成电池组件时,由于每片太阳能电池电性能不可能绝对一致,这就使得串、并联后的输出总功率往往小于各个单体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之和,称作太阳能电池的失配。在太阳能组件的制造以及组建安装为阵列的过程中,失配问题总会存在,并或多或少的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这是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

设计方案 恒阳2017年 6 月

1、项目概况 一、项目选址 本项目处于山东省聊城市,位于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116°32 ‘之间。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坡降约1/7500,海拔高度27.5-49.0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干燥度为1.7-1.9。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快,太阳辐射减弱。年平均气温为13.1℃。全年≥0℃积温4884—5001℃,全年≥10℃积温4404—4524℃,热量差异较小,无霜期平均为193—201天。年平均降水量578.4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为1004.7毫米,最少年降水量为187.2毫米。全年降水近70%集中在夏季,秋季雨量多于春季,春季干旱发生频繁,冬季降水最少,只占全年的3%左右。光资源比较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67小时,年太阳总辐射为120.1—127.1千卡/cm^2,有效辐射为58.9—62.3千卡/cm^2。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可利用地区。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根据公司要求的勘察单选定站址,并充分考虑了以下关键要素: 1、有无遮光的障碍物(包括远期与近期的遮挡) 2、大风、冬季的积雪、结冰、雷击等灾害

本方案屋顶有效面积60m2,采用260Wp光伏组件24块组成,共计建设6.44KWp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系统采用1台6KW光伏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220V 交流电,接入220V线路送入户业主原有室内进户配电箱,再经由220V线路与业主室内低压配电网进行连接,送入电网。房屋周围无高大建筑物,在设计时未对此进行阴影分析。 2、配重结构设计 根据最新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中,对于屋顶活荷载的要求,方阵基础采用 C30混凝土现浇,预埋安装地角螺栓,前后排水泥基础中心间距0.5m 。每横排之间间距为0.5m,便于组件后期的安装和维护。方便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安装角度。

软件开发设计实训报告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 软件开发设计实训 课程代码: 题目: 医院门诊管理系统 年级/专业/班: 组员姓名: 组员学号: 开始时间: 年月日 完成时间:年月日 实训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需求分析模型重构 (3) 1.1业务需求分析 (3) 1.2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4) 2 业务分析模型 (5) 2.1业务主角 (5) 2.2业务用例分析 (6) 2.3业务用例场景分析 (7) 2.4业务用例实现 (9) 2.5业务用例完整的包图 (10) 3概念分析模型 (11) 3.1核心业务活动图 (11) 3.2关键业务概念用例图 (11) 3.3概念用例分析(活动图) (12) 3.4概念用例实现分析 (13) 3.5概念用例完整的包图 (15) 4 系统分析模型 (15) 4.1系统用户分析 (15) 4.2系统用例分析 (15) 4.3系统用例实现分析 (16) 4.4分析类 (17) 4.5组件模型分析 (20) 4.6系统分析完整的包图 (21) 5系统设计模型 (22) 5.1软件架构/框架选择 (22) 5.2基于架构的设计类 (22) 6设计类优化 (23) 6.1采用的设计模式说明 (23) 7面向对象数据库分析设计 (23) 7.1概念数据模型 (23) 7.2物理数据模型 (24) 附录A 部分生成的SQL语句 (25) 附录B 部分生成的程序结构性代码 (27)

1 需求分析模型重构 1.1 业务需求分析 1.1.1.背景、业务概况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采用计算机软件来管理代替了以前的人工操作。随着医院的发展,当前使用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他们的需要。在软件的升级和外网的访问和管理上都存在一些缺陷,使用比较麻烦。所以考虑设计一个新的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来填补当前正在使用的系统的缺陷。 1.1.2业务目标 本系统为医院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主要分为四大功能模块: 1、挂号收费功能:医院门诊部工作人员为前来挂号看病的患者,提供挂号服务。医院门诊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描述,选择适当的科室,选择专家门诊或普通门诊,查看当前值班医生,可以向需要的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生的信息并进行挂号,并打印挂号凭证。可以对前来咨询医生工作时间或医院药品情况的就诊人员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 2、划价收费功能:医院门诊部工作人员为持有医生药单或处方前来划价或缴费的人员根据其所持有的药单或处方分别进行划价和收费。医院门诊部工作人员可以向系统输入所有药品名,查看并选择药品规格,输入购买数量,系统将自动进行药品总费用统计,医院门诊部工作人员可根据系统显示的药品总费用进行收费,打印票据。 3、病例管理功能:对与长期在医院进行看病或治疗的患者,系统将保留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就诊记录,便于医生和患者查询。避免患者病历丢失所带来的损失。 4、权限管理:该系统具有权限管理功能,对进入系统的人员进行权限验证,门诊工作人员在进入系统前,必须输入其工作号及密码,经系统验证成功后方可登陆。在门诊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系统将自动记录其操作情况,统计其收费总额,门诊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进行查看,便于门诊工作人员向财务部门交账时进行核对。 1.1.3涉众分析 1.1.3.1 涉众 通过需求陈述分析,得出医院门诊管理系统利益相关者(涉众)如图1.1以及涉众的信息如表1-1: 图1.1涉众分析

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设计方案及投资资料

湘潭彩钢瓦屋顶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湖南科比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7月

一、设计说明 1、项目概况 本项目初步设计装机容量为642.6K Wp,属并网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光伏组件安装在楼顶屋面彩钢瓦上。光伏组件采用与彩钢瓦平行的安装方式。本项目共安装2520块255Wp太阳能电池组件,8台15路光伏直流防雷汇流箱,1台8进1出光伏直流配电柜,1台630K Wp逆变器(无隔离变压器),1台630KV A带隔离升压变压器及1台并网计量柜。 项目于合同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即可开始建设,预计6周后可并网发电并投入运行。 光伏组件阵列发出的直流电分120串先经8台15路光伏直流防雷汇流箱汇流,再经1台8进1出光伏直流配电柜进行二次汇流,再连接到630K Wp逆变器,再经逆变器转换为315V交流,再经升压变将电压升至400V,最后经并网计量柜后接至低压电网,所发电量优先供工厂自身负载(机器、照明、动力和空调等)使用,余电送入电网。 太阳电池方阵通过电缆接入逆变器,逆变器输入端含有防雷保护装置,经过防雷装置可有效地避免雷击导致设备的损坏。 按《电力设备接地设计规程》,围绕建筑物敷设闭合回路的接地装置。电站内接地电阻小于4欧。 光伏系统直流侧的正负电源均悬空不接地。太阳电池方阵支架和机箱外壳通过楼顶避雷网接地,与主接地网通过钢绞线可靠连接。 屋顶设备,含电池板,支架,汇流箱等设备总质量约为50吨,单位面积载荷约为50吨÷(160m×60m)=10.2kg/m2 。 2、设计依据 本工程在设计及施工中执行国家或部门及工程所在地颁发的环保、劳保、卫生、安全、消防等有关规定。以下未包含的以国家和有关部门制订、颁发的有关规定、标准为准。如国家有关部门颁发了更新的规范、标准,则以新的规范、标准为准。 参考标准: GB 2297-89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术语

光伏组件与阵列设计

1.1 引言 太阳电池是将太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最基本元件,一个单体太阳能电池的单片为一个PN结,工作电压约为0.5V,工作电流约为20-25mA/cm2, 一般不能单独作为电源使用。因而需根据使用要求将若干单体电池进行适当的连接并经过封装后,组成一个可以单独对外供电的最小单元即组件(太阳能电池板)。其功率一般为几瓦至几十瓦,具有一定的防腐、防风、防雹、防雨的能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系统。 当应用领域需要较高的电压和电流,而单个组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把多个组件通过串连或并联进行连接,以获得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从而使得用户获取电力。根据负荷需要,将若干组件按一定方式组装在固定的机械结构上,形成直流发电的单元,即为太阳能电池阵列,也称为光伏阵列或太阳能电池方阵。一个光伏阵列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伏组件,具体需要多少个组件及如何连接组件与所需电压(电流)及各个组件的参数有关。 太阳能电池片并、串联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串联构成太阳能电池阵列。 1.2 光伏组件 1.2.1组件概述 光伏组件(俗称太阳能电池板)是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光伏电池片(整片的两种规格125*125mm、156*156mm),或由激光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按一定的排列串、并联后封装而成。由于单片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流和电压都很小,把他们先串联获得高电压,再并联获得高电流后,通过一个二极管(防止电流回输)然后输出。电池串联的片数越多电压越高,面积越大或并联的片数越多则电流越大。如一个组件上串联太阳能电池片的数量是36片,这意味着这个太阳能组件大约能产生17伏的电压。 1.2.2电池的连接与失配 失配的影响:失配损失是由于电池或者组件的互联引起的,这些电池或者组件没有相同的特性或者经历了不同的条件。在PV组件和方阵中,在某种条件下失配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一个组件在最差情况的输出是由其中的具有最低输出的太阳电池决定。例如,当一个太阳电池被遮挡而组件中的其它的太阳电池并没有被遮挡时,一个处于“良好”状态的太阳电池产生的功率可以被低性能的太阳电池耗散,而不是提供给负载。这可以导致非常高的局部电力耗散,并且由此而产生的局部加热可以引起组件不可恢复的损伤。 太阳能电池在串、并联成电池组件时,由于每片太阳能电池电性能不可能绝对一致,这就使得串、并联后的输出总功率往往小于各个单体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之和,称作太阳能电池的失配。在太阳能组件的制造以及组建安装为阵列的过程中,失配问题总会存在,并或多或少的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这是因为: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