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

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

马润潮

(美国艾肯大学地理与规划系,俄亥俄州艾肯市)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变革。除了受到世界性生产制度

及新科技发展之影响外,其学术思潮也从早期的叙述性及二战后的科学的预测性,经历了制

度转向及文化转向,进入了8O年代以后的新经济地理学时期。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开

展,是以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础的,在发展中国家不是全然适用。我们不应将中国大陆

及台湾仅仅视为测试西方理论的试验场。应以实况为基础,开发适合国情的理论,建立我们

特有的学术身份,并用它来批判主流理论之不足,与主流对话,变成主流的一部分。这应是

我们学术国际化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西方地理学;制度转向;文化转向;主流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章编号:1000-0585(2004)05—0573—09

1 前言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经历了数次大变革,大幅度地影响了其理论取

向、学术观点、研究命题及分析方法。在人文地理学的范畴内,近2O年来经济地理更拓

展出了较多的理论,成为人文地理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提升地理学在社会科学界之学术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9O年代以后,所谓的“新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学界的出现,

更加强了经济地理之学术地位。以理论研究为基讽詹g经济地理学,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及工业地理两个领域,已成为当前西方人文地理自牲流,吸引了较多的精英分子,并主导了

人文地理理论发展之方向。

反观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近年来的发展,似乎尚未能与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建立起令

人瞩目之互动关系。导致此现象之原因,在台湾方面主要是从事经济地理学者人数较少,在国外以英语发表论文的数量不多之故。在大陆方面,经济地理学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的[1q],与西方学术界缺少交流,更谈不上学术观点之交叉。就国际视野而言,海峡两岸之经济在近年来皆有出色的表现,尤其是大陆的经济在国际上已扮演了一个主要的角色。加之中国又是历史悠久的人口大国,理应在每一门学科上,皆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大国,是不能在国际学术界中缺席的,包括经济地理学。从实际的工作考核层面而言,现在海峡两岸学术界皆强调学者须在有较高水平之国际

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因此,我们应该对国际学术之历史及当代的动向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以免走错方向、绕弯路、或去炒别人已抛弃的观念冷饭。每一个学术领域都是一个多

维的空间,由不同的知识论哲学取向、主要的现行理论在该领域中所占的地位、科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该领域的时空特性所构成。学者应知道个人在自己领域的多维空间内,已站在或应该占在什么位置。…

基于上述视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之历史演变及其近年来的

新动向提供一个较为广泛的介绍及论述,并借此机会倡导和鼓励海峡两岸的同行们走“学术国际化”的道路。我们要扩大视野,用主流理论来丰富我们的研究工作,以期早日迈向国际学术前沿,并能更上一层楼。本文第二部分先扼要介绍主流经济地理学流派的演变,以便了解当前主流经济学之来龙去脉。第三部分简短地评述经济学的“地理转向”及“新

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并对后一名词之适当性提出一点看法。第四部分讨论新区域地理学及其“制度转向”及“文化转向”之内涵。第五部分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与国际主流

经济地理学应有的关系,并提出未来工作应该努力的目标。

2 西方经济地理学流派的演变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的经济地理学,是区域地理与部门地理并重的,每一个

研究生都须要有一个自己的专业地区及专题领域。可以说,区域地理在这段期间是受到重视的。从现有文献来看(特别是教科书),50年代以前区域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是局限于地表事物的描述。有关一个区域的地理专书,皆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分章叙述起,如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等各占一章,然后是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及分区部分各有若干章。每章纪录了当地的有关现象,观念贫乏,更谈不上理论。这种作法被后人批判为“仅为描述”(mere description),被认为是低层次的工作。虽然与区域地理有密切关系的“地域

分异”之观念,早就被哈特向所提出[4],然而它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似乎不强。地区经济发展成为研究领域及地区经济不均衡发展之观念,在60年代才出现。总的来说,60年代以前,经济地理与区域地理的关系是较弱的,这与日后二者关系日趋密切的情况相比,颇为不同。相形之下,60年代前部门经济地理发展则颇有所成,除了聚落地理与城市地理外,商业、旅游、农业、矿产、交通及产业地理皆颇有建树 ]。

2.1 50至70年代地理学流派的演变

众所周知,西方地理学在50年代末期出现了所谓的计量革命,其高峰一直延续了1O

年。这是20世纪地理学的头等大事。应指出的是,其最主要的意义并不在于它将计量方法带进了地理学,而在于它是一场大型、猛烈及影响深远的思想革命。它强调了理论的重要性,及通过模型来分析人类空间活动的现况与预测其未来。一群年轻的计量学者严厉地批判了传统区域地理学是缺乏理论的,指出它仅从事地表细节的描述与流水账式的纪录,只偏重地域及事物的独特性而不注意其共性。他们认为仅描述事物的独特性,是无法累积形成具有预测能力的知识的,因为知识是必须建立在众多的相关事物上的。他们的目的,是要能够掌握规律,以便预测未来。这些学者们所追求的,乃是科学性的地理学;或者说,他们要地理学变成一种科学。而计量革命的主导者,正是经济地理学家。

在这段时间内,空间及空间分析成为地理学的中心。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就,因为

它强化了地理学的学术核心,也将地理学的学术身份明确化。这一成就是须要肯定的。然而经济地理学在科学主义的迷惑下,将其工作目标定位在客观地寻求及预测人类空间经济活动的秩序、规律及共性上,意欲开发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理论(meta—theory)。它设了人类的空间活动是有序的,地理学者的任务就是寻找空间秩序及规律。凡是无序的、不可验证的及模糊的空间事物,皆被认为不是知识,或者不属于知识的范畴,不予理会。在探讨人的空间经济行为时,假设了“经济人”和完全竞争。操作上,这些逻辑实证主义

者喜用计量的、抽象的和正式的数学及图形模型来代表现况及预测未来(预测被认为是科学的主要目的)。他们将复杂的和自认为已客观化的实况予以简化(有人称之为“简化主义”),以便实况及其内部元素间之关系,能清楚地在模型中表示出来。科学的地理学还要求模型内部的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都必须合乎逻辑。甚至有人将空间现象视之为几何学现象,将人类活动及其空间形态,简化为点、线、面,然后予以分析、量化。

然而计量革命并没有达到其所定的目标,所出的成果是很有限的。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很难以科学方法来确切地量化出来。较受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心地理论、投入产出模型、重力模型及地租理论。由于模型建造者将复杂的情况予以过度地简化或者做了太多的不合实际的假设,所得成果的实用性较差。从7O年代初开始,他们即受到圈外及圈内同行的猛烈批判。人本主义的地理学家认为理性的“经济人”之假设,将经济活动过分

简化了。他们认为人是复杂及有感觉、有文化的动物,其行为是不能以数学模型来模拟或分析的。他们也质疑在探讨人及社会问题时,真正的客观性的分析是否存在。而激进的结构主义地理学者则指出,模型建造者的工作只顾及空间经济活动的平衡及优化,忽视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冲突及不正义(injustice)。因此,计量学派不久即因成果不佳及

受到强烈的批判而失去其光环。它在地理学界曾一度拥有过的、排它性的霸权地位也逐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百家争鸣。科学主义的人文地理学被多数学者所遗弃,但也为经济地理学解开了先前的理论桎梏,使学者们不必再徒劳无功地去寻求大而无当的大理论,让他们可以更务实地将人们的经济活动给予新的剖析。下列诸学派之先后出现,对近2O年来

的经济地理学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们扩大了经济地理学家的视野,也让大家对不同的学术观点能以容忍及尊重。这标志着西方地理学进入了多元化时期-7]。

2.2 70年代以后的多元化时期

对西方经济地理学历史演变著作甚丰的Trevor J.Barnes认为,计量革命以后西方经

济地理学研究总的变化,是从狭隘的科学性的“知识论型的理论化”,转变为颇为广泛及

自由的诠释性的理论化。前者的性质已略为述及,而后者则是以较为开放及较主观的态

度来对事物作出解释。它可以包括个人的反思,也鼓励与别人对话,并承认观察者的知识必然是片面不完全的,原因是知识乃主观创建出来的,受个人的社会处境之限制。诠释性的理论化的目的,并非像科学主义一样,要建造出一个固定而合逻辑的理论来反映现在及预测未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对事物的认识与了解。从7O年代开始,曾出现了下列

各个学派,它们对现时的经济地理学,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1)人本主义地理。它强调了个人是人类空间行为的主角,其行为及决策是受他的

经历及价值观所影响的,并认为每个人对世事的感受、观点与反映都是不同的。它特别强调人类空间活动的本地性及“地点”(place)的重要性,认为“地点”是蕴含有丰富的意

义之地方;并强调每个地点或地区都是当地历史及文化沉淀的产物,皆有其独特性。这将地理现象内的独特性,重新推上学术舞台。这与8O年代在英国出现的“地方研究”及现

时在主流经济地理学中所流行的新区域经济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都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的背景对事物的产生及其性质的影响之重要性-9]。这种重新思考及强调区域及地方特性之重要的学术态度,与计量革命时期将之彻底批判的情景大异其趣。其转弯之大令人惊叹。

(2)行为地理学。就研究方法而言,行为地理学仍采用科学的实证方法,侧重计量,

且受心理学影响较大。就其所探讨的主题而言,它侧重人们对空间及环境的认知、感知及学习,并分析人们的空间行为及其决策过程。行为地理学接受这样的事实,即历史、地理、文化及个人因素对这些决策过程是有深刻影响的。虽然行为地理学家人数不多,但他们对人口迁移、住房搬迁及环境认知等空间行为,有不小的贡献L1 。

(3)女性地理。此学派批判了主流地理的观点,认为它是男性观点,忽略了女性。

其研究方向,侧重于资本主义的性别不平等、女性的异质性,及性别与身份认同的关

系[1 ]。它除了在妇女就业及出行方面有所着墨外,与经济地理的关系似乎不是十分

密切。

(4)结构主义及政治经济学学派。此流派在七八十年代是十分有影响力的。它主要

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现象。侧重阶级关系、资本及生产的结构对社会形成及运行所产生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地理在90年代后渐失其影响力,原

因之一是它过分强调社会结构对人的规范力量(可将之视为一种“必然主义”,即任何现

象都可以简化为几个最基本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就决定了该现象的性质),而忽略了人的创造力和个人及群体在社会活动中可发出的力量。

(5)后现代化主义地理。80年代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反对任何方式的必然主义,反

对高层次和极端抽象的观念架构以及大时空尺度的大理论(meta—theories),而支持人们对事物可有不同观点并鼓励对事物应能有各式各样的理论性的相互对话(discourses)。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片面不完整的。不认为事物之产生有其必然的轨迹及特定的后果,而认为事物的形成依赖于大小社会环境的变化(即不确定性)。它反对所有的排他性的学术观

点及一言堂,反对大而标准化的、统一性的和均质形态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形态及城市景观设计),而喜欢事物的多样性及特性。如果说科学主义的地理学是意欲找出事物的共性

(求同),那么后现代化主义地理学则是强调了事物的异质性(求异)。在地理学中,它偏

重小尺度的视野及强调每个地点的特质,认为每个地方的特定之时空背景是影响该地社会建构的主要因素。

3 经济学的“地理转向”及“新经济地理学”之出现

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及影响它的地理因素(如距离、人口密度、城镇规模、企业区位等),一向是经济地理学者探讨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经济学家艾莎德

(Walter Isard)的倡导下,出现了跨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区域科学”。这一探讨

空间经济的新学术领域,对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及理论发展有颇大的影响,为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地理之发展确定了基调(即计量及理论地理学的工作方向及目的),将地理学演变成“空间科学”。就其本质而言,区域科学仍然使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逻辑、理论及方法,只不过加入了空间因素。其新发展出来的模型及对旧有地理理论所作的修改,仍不脱“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的范畴。计量地理式微后,区域科学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地位也随之明显降低。

但在9O年代初,经济学界又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地理学”。它指的是一部分经济学

家将地理一词及其一些观念用在空间经济现象中。有人称此一动向为经济学的“地理转向”(geographical turn)。但是,由于加入这一阵营的经济学家人数甚少,“转向”一词似乎有些夸张了。将经济地理学带入经济学领域的,主要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克鲁等现象,带进经济学,用规模收益递增、外部经济、不完全竞争、空间集聚等观念,来解释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并用数学模型来表达。

从经济地理的观点来看,这些经济学家所称的“新经济地理学”仅仅是将几乎在地理

界消失的“区域科学”带回来,将经济地理学家早已抛弃的研究课题及道路,以较成熟及

复杂的分析方法来重新做一次。其本质仍未超越新古典经济的范畴,它对社会及文化因素在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几乎完全忽视。可以说,这些少数经济学家所谓的“新经济地理学”,与当前经济地理学所注重的研究工作,是十分不同的。两者对经济现象的空间分析的视野及焦点,可说没有什么交集[】。另外应注意的是,“新经济地理学”这

一名词,在经济学及地理学上是指不同的东西。在经济学,它的范围较窄,只能说是“新

区域科学”;而在地理学,它指的是用各种社会科学的新观点来探讨经济的地理现象,包括新区域经济地理。

4 新区域经济地理学及其“制度转向”及“文化转向??

如上所述,六七十年代的计量及理论革命,将“区域研究”与“仅是描述”画上等

号,将区域研究打入学术冷宫,将所有研究区域地理者、包括研究中国地理的专家,视为次等学者。其后地理学经过多元发展,随着80年代“地点”及区域的特性之重要性日益

被多数的学者所承认,“区域”一词才得重新在经济地理学中占有重要之地位。但这种变化,并不是传统区域地理学家们做出了什么重要的贡献,而是因为主流经济地理学家在90年代扩充了区域研究的视野、将区域经济发展从制度及文化层面来剖析的结果。这大

幅度地丰富了经济地理的内容,提升了区域经济分析的层次、也抬高了区域研究本身的

地位。

90年代西方的人文地理学,特别是经济地理学,经历了“制度转向”及“文化转向”

两大变化,影响甚大_2卜。地理学的制度取向受到了法国“管制理论”(regulation theo—ry)的启发,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发展是受到正式及非正式社会制度(如法规及习

俗)的支持及制约的。从经济学家Douglas North的著作,经济地理学引进了“制度环

境”(包括各种正式的及非正式的社会、经济、文化及政治系统及常规)及“制度安排”

(指组织形态,如市场、公司商号、工会、议会、政府单位及国家福利制度等)之概念,

在地理界引出了诸如“制度厚度” (institutional thickness)[ 及具有吸引产业集聚力的

“地方的黏着性”[2 ]等相关观念。这种研究方向之转变,可称之为地理学的“制度转向”。 从经济社会学家Mark Granovetter 处,经济地理学引进了“嵌入性”(embeddedness)这 一

重要概念_2 ,认为空间及地方的经济活动是嵌入在当地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系统之中 的,与之有密不可分之关系。经济地理学将一地的经济现象与该地的制度及文化因素联系 起来,与经济学家仅用经济因素来分析经济现象,有本质上的不同。

近10多年来制度及文化转向之影响,在主流经济地理学工作中,至少表现在下列三 个具体的研究领域中,而三者皆有大量的相关文献:

网络研究,特别是对经济活动中主要角色间的信赖、互惠及合作关系,引起较多学者 的注意。此类关系被认为是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及经济活动之不确定性。

知识的获取、传递、外溢和技术创新,及其与提升区域竞争力之关系 。 产业集群、新产业地区及公司地理。在这方面,大陆学者已有丰硕的成果[30~32]。 5 与主流经济地理学对话的议题

虽然近年来欧美、香港及新加坡的经济地理学者对亚洲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其与全球 化的关系,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在某种程度上,这使中国及亚洲地理在西方地理界中之 地位有所提升。但是,主导经济地理学主流性质与流向的仍是西方学者,而他们的理论是 基于欧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的。学者们对亚洲及中国的研究,在主流期刊出现的 频率仍低,对主流影响甚小。从西方观点来看,这当然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西方

的社会科学是立足于西方社会的,仅少数学者从事西方以外社会的研究。长期以来,有关 发展中国家之理论较为贫乏,而西方学者又颇为自我中心 ,总是期盼别人将他们的理 论套用在其他地方,或用西方人的观点来衡量非西方地区。而许多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 学者(包括来自亚洲的),又是由欧美培训的,不少人就很自然地将非西方国家作为测试 西方理论的实验场地,看西方理论在非西方社会之实用程度如何,鲜有学者对某一个发展 中国家作深入的调查并能提出受人瞩目的理论。

也有一些学者认定了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动力、因素及过程,与西方先进国家是一 样的;他们看到了一些现有空间经济(及城市)形态是与西方相似的。这种趋同假说,认 为相同的因素必然会产生相同的后果。如Dick and Rimmer 就认为在19世纪西方殖民主 义到达之后,印度尼西亚首府雅加达的空间形态即开始与西方城市的形态趋同发展。此二 人认为,虽然在2O 世纪4O 年代到7O 年代间因殖民地主义式微及交通系统衰退而使城市 形态有趋异之现象,但那一段时间被这两位澳洲学者视作为长期现象的例外。他们认为, 二次大战后,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城市交通的发达及城市治安之恶化,大量郊区城市及

建有商业、旅馆及办公楼的综合性中心之兴起,使雅加达及其他东南亚城市的空间结构, 变成了美国式城市的了。这种单一视角的、对城市理论对话的方式,否定了“第三世界城 市”(Third world city)这一城市类型的存在。它将东南亚国家视为仅能对外来力量作出 被动的反应,而没有任何当地的内力来影响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似乎让人感到如果我们理 解了影响美国城市发展的原因及过程,我们就理解了东南亚城市的情况。

这也就是说,这种单一的、必然性的观点,将过程(process)与形态(form)视为

是有直接的关系的;即认为同样的过程会产生同样的形态。假如我们接受此论点,则是否 意味着我们如果懂了西方经济地理的理论,就清楚了海峡两岸的情况?或者,是否海峡两 岸的经济景观,在日益强烈的资本主义力量冲击及在全球化生产的日益重要及通讯、交通 的快速发展之情况下,必然会与西方经济的空间形态趋同?有无可能类似的空间形态是由 不同的因素及过程而引起的?就大陆而言,我们能否很肯定地说其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 发展及演变:必然会导致大陆原有的经济景观被西方式的景观所取代?抑或我们应该承认 西方的(特别是美国的)生活形态及城市和人居环境的设计方式的力量实在是太强了,以

至于任何地方性的不同点仅可视为在全球化洪流中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偏离?如果对此问题 的答案是肯定的,则我们应否就必须接受全球化确实会导致各地文化及景观的一致化、统 一

化及均质化呢?若对此问题的答案也是肯定的,则我们又应如何对待在地理主流内被广 泛接受的全球化并没有、也不能有一致化的效果的这个观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趋同假说只注意到西化的力量,它是单元化及片面性的解释,忽视了影响一个地区的 经济情况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也忽略了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互动关系及其后果。Sw — yngedouw 将全球及地方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其互动过程的本地化现象,称之为“全球本地 化”(glocalization) 。但在什么情况之下,国内及地方性的因素、机制及力量,才能因 为强于跨国的因素、机制及力量而产生出当地特有的经济形态及景观?假如不同的因素也 能导致类似的形态,其原因何在?这也值得我们思考。

如本文先前所提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家与西方经济地理学的主流之关系尚不密

切。我们须要有外来的、特别是来自主流的观念来充实我们的理论及扩充我们的视野。仅 从两岸的观点来了解两岸的经济地理发展是不够的,如此建构出来的知识的国际相关性 (international relevance)会较弱。它会使我们自我边缘化,让我们的研究成果难以引起 主流知识界的注意。要与主流对话,必须先充分掌握其理论及走向。需注意的是,在与主 流互动之时,我们要避免被主流所吞噬。我们必须保有我们特有的学术身份(intellectual identity),以实地研究为基础,作出掷地有声的学术成果,并以此成果来批判主流理论的 不足。我们先要建立自己的学术身份,别人才会认识我们,而此种身份,必须基于我们的 研究成果在本质及结论上是与众不同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一席之 地。假如我们的学术观点及结论与别人的相似,或认为海峡两岸的经济情况及其空间形态 只是西方的翻版,那么我们就不会有鲜明的学术立场,我们的工作也难以引起国际学术界 的注意。我们应有如下这个略微自我膨胀的观点,即“海峡两岸是重要的经济区,中

国是人口及经济大国;任何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如不包括有关海峡两岸的研究结论,就不 是完整的理论”。总之,我们应有加强及改变主流理论的抱负及信心。

我们应将中国转型期的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异同深刻地勾划出来。没有特 点的地方,较难引起别人兴趣。假如我们仅仅满足于将大陆与台湾当成主流理论的实验场 所,我们将永远被罩在西方理论的笼子下和处于学术的边缘地带。我们可以批判性地使用 西方的理论,但不能被它牵着鼻子走或迷恋它。西方经济地理学是以工业地理为龙头的, 但其理论的实证基础甚弱,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大陆的经济尚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政府 的角色虽一直在变,但仍在起着强大的作用。我们须要建造一些适合于当代中国的经济地 理理论,并将无所不在的政府与日益强大的市场力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厘清,然后将之用来 理解海峡两岸区域经济的运作情况及其空间形态。 ^ ■_t l 一.?—h 、I 、●

b h 息建以

(1)我们今后的工作,应以观念领军,以实证为基础,开展出适用于海峡两岸的经 济地理理论(如上述);

(2)我们应强调学术国际化及前沿化,具体做法为先从事主流认为重要的课题来做

研究,将成果发表在主要的国际性学术期刊中。以加强已见成果的少数研究领域为切人 点,不奢求在所有的经济地理领域上皆有亮丽的表现,但求能在少数几个前沿课题上能达 到“选择性的优异” (selective excellence)。这些课题可包括企业(特别是产业)集群、 新产业区、公司地理等。另外海峡两岸的同行们应积极展开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之合作研 究;在此领域,我们最有优势。

(3)加强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多吸收英语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经常阅读重要的、

特别是新出版的外语专业期刊,以期直接并快速地掌握最新的学术动向及热点,早日走向 国际学术前沿。

参考文献:

[1] Liu Weidong ,Lu Dadao .Rethink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Mainland Chin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2,(12):2107~2126.

[2] Wu Chua~u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recent trends of economic geographical studies in China .In :

C J Wu ,et

[3]

[4]

[5]

[6]

[7]

[8]

[9]

[1O3

[11]

[123

[13]

[14]

[15]

[16]

[17]

[18]

[19]

E203

E213

E223

1-233

[-243

E253

[26]

[27]

[28]

a1.,eds .Geography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4.117~132.

Ma L J C ,Noble A 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geographical research .Geographical Review ,1979,(1):

63~ 78.

Hartshorne R .The Nature of Geography .Lancaster ,PA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 939.

James P E ,Jones C F ,eds .American Geography :Inventory and Prospect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 954.

Johnston R J .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Anglo-American Human Geography since 1945.London :Arnold ,1997.

Scott A J .Economic geography :the great hal~eentury .In :Clark G L ,Feldman M P ,Gertler M S ,eds .The Ox —

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1 8~44.

Barnes T J .Retheorizing economic geography :from the quantitative revolution to the …cultural turn ?.Annals ,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1,(3):546~65.

马润潮.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地理学报,1999,54(4):365~72.

Golledge R G ,Stimson R J .Spatial Behavior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7.

MeDowell L ,Sharpe J .Space ,Gender ,Knowledge :Feminist Readings .London :Arnold ,1997.

Rose G .Feminism and Geograph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 993.

Peet R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 .Oxford :Blaekwell Publishers ,1998.

Peet R ,Thrift N ,eds .New Models in Geography :The Political-economic Perspective .2 vols .London :Unwin

Hyman 。1989.

Dear M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reconstructing human geography .Transactions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 —

phers ,1988,13:262~274.

Martin R .Editorial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challenge or irrelevance?Transactions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99,(24):387~391.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近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分析.经济地理,2002,22(2):129~133.

李小建,李庆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地理科学进展,1999,18(2):97~102.

Martin R .The new …geographical turn ?in economics :some critical reflection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99,(23):65~91.

Sheppard E .How …economists ?think :about geography ,for example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1,

(1):131~136.

Amin A .Moving on :institutionalism in economic geograph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1,33:1237

~ 1241.

Martin R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in economic geography .In :Sheppard E ,Barnes T J ,eds .A Companion to E —

conomic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77~94.

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新区域主义的兴起”.经济地理,2002,22(6): 644~ 650.

庞效民.90年代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文化研究趋向评述.经济地理,2000,20(5);5~8.

North D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Amin A ,Thrift N .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al thickness"and the local economy .In :Healey P S ,eta1.eds .Man —

aging Cities :The New Urban Contest .Chichester :Wiley ,1995.91~108.

Markusen A .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 :a typology of industricts .Economic Geography ,1996,72:293

~ 313.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eiolo gY , 1985,91:481~ 510.

维普资讯 https://www.doczj.com/doc/0815137334.html,

5期 马润潮: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 581

[29]

[303

[313

[323

[333

[343

[353

[363

MaeKinnon D ,Cumbers A ,Chapman K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 —

cent debat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2,26:293~311.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朱华晟.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与发展动力.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李小建.公司地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Yeung H W C .Redressing the geographical bias in social science knowledg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1,

33:2~ 9.

Yeung H W C ,Lin G C S .Theorizing economic geographies of Asia .Economic Geography ,2003,79(2):107~

128.

McGee T G .Eurocentrism in geographyt the case of Asian urbanization .Canadian Geographer ,1991,35:322~

344.

Swyngedouw E .Neither global nor local :gloealization"and the politics of scale .In :Cox K R ,ed .Spaces of Glo — balization :Reasserting the Power of the Loca1.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7.137~166.

[37] Ma L J C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1949~2000: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2,34:1545~1569.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geograph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Laurence MA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University of Akron ,Akron ,Ohio ,USA)

Abstract :Since the 1 950s ,Western economic geography has undergone major paradigmatic

transformations ,influenced in part by institutional and technical changes in global eco — nomic production .Mainstream economic geography has witnessed major epistemological

shifts away from earlier “mere description ”to logical positivism .and from meta —theoriza — tion aiming at scientific prediction to place — and region —centered analysis for hermeneutic understanding .A new economic geography has ap peared characterized by institutionalism , “cultural turn “and pluralism .Geograph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have not

had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with mainstream economic geography .

Not only should we be

familiar with the theories of mainstream economic geography ,we should also critique them and modify them using the findings of our fieldwork conducted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in Taiwan .W e should establish our own intellectu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e our

scholarship .

Key words :Western geography ;institutional turn ;cultural turn ;mainstream economic ge — ography ;new economic geography

维普资讯 https://www.doczj.com/doc/0815137334.html,

[第一章第三节详案:-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第一章第三节详案: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 一、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 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 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1.一个研究的基本宗旨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不论其理论 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 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 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 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 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 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2.两大研究领域 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和政府行政领导理论研 究领域。其中,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 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K.布兰查德和S.约翰逊的《一分钟经理》、约翰.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彼得.圣吉的《第 五项修炼》等。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领袖论》等。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 业高度发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上、规模上,都占绝对优势,并且,企业的生存竞争非常激烈, 这迫使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不断创新领导模式,这推动了企业领导科学的深入发 展。西方一般领导理论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领导研究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促进政府的领导改革,推动政府 行政领导科学的发展。企业的领导活动与政府的行政领导活动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 是如此,如企业要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战略发展计划,政府也要为国家确定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 社会的发展战略;企业要为顾客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政府也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企业 要关注效率,政府也要注重效率,等等。因此,在西方的政府行政改革中经常借鉴企业领导的一些理论和 方法。如当前西方比较盛行的“政府再造”活动,就是运用企业的领导方法和精神来改造政府,提高政府 的效率,改善政府形象。但是,毕竟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在领导的本质、领导的原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 的差异,不能完全等同与互相照搬照抄,只能借鉴和改造。 3.两种研究范式 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一是从研究领导者(Leader)的角度入手来 研究领导理论(Leadership),二是从领导活动(Lead)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理论。领导科学创立的初期, 主要是从领导者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不仅时间长,研究者多,而且成果多,影响大。西方领导理论在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基本上都是从领导主体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素质、领导作用、领导方法的。尽管研究者 也离不开领导活动,但研究的重点在于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领导权力和权威、领导方法和艺术等,这些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电话的历史演变过程

电话的历史演变过程 摘要:从古时候的鸽子传信到如今的“瞬间交流”—移动电话通信,不可否认电话的问世,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存在使距离不再是沟通、交流的阻碍。不管多远,不到一分钟信息便可传入对方耳中,如此速度,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它的魅力。从1983年贝尔发明这场革命至今仍未结束,让我们一起去走走这条电话百年的发展之路。 关键字:电话、贝尔、发展历程 1876年,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了电话,以此开创了人类的通讯革命。从有线到无线,从台式到移动电话,从仅是通话功能到如今的手机上网,这场革命至今仍未结束。 在贝尔发明电话之前,传递消息的最快方式是通过电报线用莫尔斯码发送电报。而电报这个通讯方式这时也刚刚问世不久,在这之前,紧急信息只能由驿马、烟火信息、鸽子或船只传送。 自从人类发明电以后,就有人想利用电来进行通信。有个叫摩尔逊的人,曾架设26根电线,代表26个字母,来传递信息。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电报机"了。但其设备庞杂,传递不远,终究没能达到实用的阶段。 18世纪30年代,由于铁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天气影响、没有时间限制又比火车跑得快的通信工具。 1844年5月24日,是世界电信史上光辉的一页。莫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厅里,亲自按动电报机按键。随着一连串嘀嘀嗒嗒声响起,电文通过电线很快传到了数十公里外的巴尔的摩。他的助手准确无误地把电文译了出来。莫尔斯电报的成功轰动了世界各国,他的电报很快风靡全球。但是莫尔斯电报也有其缺点,就是从发报人到收报人需利用专门的电码译本经过两次翻译才能把信息传递过去,而且发报人不能立即获得收报人的反馈信息。 贝尔对莫尔斯电报的缺点作了分析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制造出一种直接传递入的语言的装置?能否把人说话的声音通过导线传到很远的地方? 他在研究一种为耳聋者使用的"可视语言的实验中,听见一个震颤声沿着电线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原是从事语音教学的教授,对人类耳朵的震动原理有着充分的了解,他立即发现通过电线传递人类的声音是可行的,电话诞生了。10年之内它遍及美国,很快又传遍全世界。 电话发明至今,从工作原理到外形设计都有不小的变化,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们一起去走走这条电话百年发展的道路。 1878年,手持电话 这部电话是由Werner Siemens于1878年在德国制造的。它的听筒和话筒是一个,听话和说话时交替使用。 1880年,贝尔电话 这是第一种在欧洲使用的电话。它取代了电报,比装有手柄的磁力发动机电话先进。1885年,“埃菲尔铁塔”磁力发电机电话 这款电话由L. M. Ericsson于1885年制造。在当时这是第一款放在桌面上的电话。麦克风设在旋转臂上,曲柄用来接通交换机。 1897年5月18日,马可尼进行横跨布里斯托尔海峡的无线电通信取得成功。 1901年,马可尼实现了隔着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 1903年,无线电话试验成功。

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1.题目: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摘要:自然辨证法中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通过对东西方自然观的分析以及东西方自然观形成的基础,最后从本专业方面分析了自然观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观主客二分古代自然观机械 1. 什么是自然观 所谓“自然观”,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者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世纪,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形态。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2. 西方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由于发生了物理学的革命,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现代科学自然发展阶段。这场革命起源于19世纪末的经典物理学危机。所谓主客二分学说,是指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的二分对立的学说,在西方思想界,主客二分学说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古希腊哲学中,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笛卡尔开创了“主客二分”式的哲学主导原则,缔造了一个新的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在笛卡尔看来, 有两种实体: 一种是灵魂或

心灵、精神、自我(这些概念在他那里是同义词) , 其本质是能思维而无广延;另一种是物质实体,包括人的躯体,其本质是有广延而不能思维。这两种实体不仅本质不同,而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这样,笛卡尔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西方哲学的二元论思想从此发端。 当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被一分为二时,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必然产生一个问题, 即主体怎么能够走进客体, 认识客体?精神怎么能够把握或认识那本质上是非精神的自然? 弗兰西斯·培根极力鼓吹发展自然科学。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而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 而且几乎是一样的”,鼓动人们发展科学技术, 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建立人对自然的统治。在康德的哲学中, 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被视为一种立法关系:“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心中, 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 我们不必借助经验从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 而是相反, 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存在于我们感性和理智中的经验可能条件里去寻找自然”。他认为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自主的、能动的,尽管唯物主义论者认为意识是无法决定物质的。黑格尔则以无比乐观的笔调写道:“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 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费尔巴哈将神学溶化在人学之中,在他看来,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东西,能够得到人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是()、()和()三个阶段。 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地理学文献:()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成最是()提出的。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 )、()。 5、经济地理学研究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十年代(),近二十年来( )。 6、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 (1)经济活动的内容(三大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场所发生、为什么会在这个场所发生,作用: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预测) (3)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相互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简述经济地理学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通论-(区域)(部门)-{(农)(工)(交)(商)(信)}(公司) 8、分析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 9、简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 (3)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益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事物所占有的场所,位置、位置关系、分布、布局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简述区位理论的含义 (1)由区位主体选最佳区位。 (2)已知区位研究区域,研究区位主体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条件:即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 主要包括:主要区位条件:劳动力、资源、原料、能源、运输、市场。 次要: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等 5、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等) 6、需求门槛:能支持任何经济活动的基本运营成本,达到的需求规模。 7、定价制度:(距离比例)、(区段)、(远距离递减)、(均一)定价。 8、交通网络连接度:β=边数/点数 9、通达度:可以用(通达指数)、(分散指数)来衡量。 10、通达指数:A i=一个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的区间个数,指数越小,该点越通达。 11、分散指数:各个点的通达指数之和,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指数越小,该网络越通达。

会计的历史演变过程

会计的历史演变过程 会计,这一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社会现象由来已久,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产物。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一方面进行生产,同时对生产活动进行计数。人类从学会计数开始就产生了会计的萌芽。在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低级阶段,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数量方面,还知识凭头脑去记忆,后来就逐渐发展到使用各种符号和标志。例如,在树干上,在石头上,刻画各种实物的形象。经过漫长的岁月,数量的计量由简单趋向于复杂,加上文字的出现,这给会计记录带来很大的方便。从此以后,使用文字来记录实物的数量。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很长时间内,人们所关心的还是生产本身,会计还不占重要地位,因此会计还知识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可能有专职人员去担任会计工作,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劳动产品增加,特别是出现了剩余产品后,这种情况才可能得到改变,开始有可能和必要吧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带有一定程度独立性的会计工作,这是会计管理的雏形。这种变化初步改变了会计工作的地位,从附带的职能变为独立的职能,逐渐发展到承担生产管理的人物,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会计之所以从生产的附带职能变为独立的职能,主要是由于产生了商品货币。从此,社会在生产过程中一切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和叫唤都要通过货币来计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理论、方法、程序和组织模式,也从简单到复杂,并逐步完善起来。因此,会计是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及由此产生经济管理的需要分不开的。会计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会计这一个古老的名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770年之间的西周时代就已出现“会计”一词。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有为王朝服务的会计,有专职官吏专司其事。春秋时代的孔子就曾当过管会计的官员。“会”和“计”都有计量方面的含义,并奇瑞都有汇总计算的意思,据有关历史资料考证,会计在当时的基本含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的核算,又有年终的总和核算,称“月计岁会”。清朝焦循在《孟子正义》中对会和计两字作了具体说明,“零星之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这就是说,平时进行零星计算,期终办理决赛,把日常的核算与定期的总括核算两方面的含义都包括在一起。虽然这种简单的字面解释无法概括现代会计的丰富内容,但基本上能表达会计在核算部分的基本特征。 会计作为一项经济活动的记录、计算和汇总工作,无论在中国货在国外都有悠久的历史了,但是,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具有一套科学的计量、确认和记录的方法,则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商品都有价值,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就有价值的耗费和形成、价值的实现和收回,价值的分配与积累等经济活动,对于这些经济活动从价值上进行核算和管理,离开会计工作就无法实现。会计以其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分析检查为手段,目的是从一个特定的侧面管理一个单位占用财产物资和发生的劳动耗费,确保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参与经营决策,实行会计监督,并为宏观经济管理和有关个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一次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做为一种那个管理形式并具有特定的技术方法,在我国有着长期的历史。自奴隶社会周朝开始,会计就有了发展。周朝廷和各地的奴隶主已经利用会计来管理一切贡、赋、徭、役等的征收和分配,并设有“司会”的专门官职,掌握钱粮,赋税收支,进行“月计岁会”,从秦朝到汉朝,都设有掌握钱粮、赋税和官廷财务收支的官吏。在古代,会计实际上市经济工作的主管。在会计技术方法方面,秦汉建立了一“入”、“出”为记账符号的定式会计记录方法,从西汉开始,会计与统计就分别在不同的账册中加以处理,会计账册成为簿,而统计账册成为籍。唐宋之际产生并完善了相当科学的会计结算方法,即“四柱结算法(四柱清册)”,“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为“旧管(初期余额)+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余额)”。明末清初,在“四柱结算法”的影响下,民间出现了可以核算盈亏的“龙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第四章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第一节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 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研究的基本宗旨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不论其理论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二、两大研究领域 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 1、企业领导研究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 2、政府行政领导研究领域。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伯恩斯的《领袖论》等。 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业高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 论文题目: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学院理学院 专业物理

学号 姓名+++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摘要:自然观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的哲学概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自然观的变化不断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自然观的形成。本文从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科技发展史出发,比较两者的异同,说明两个文件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自然观和科学技术间的关系,论证人类认识对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文章最后指明认识到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辩证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字自然观科学技术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辩证关系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的自然观也不同。其中,科技对自然观的演变起着重要的导向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共经历了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下面通过分析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及科技发展史来探讨其辩证关系。 一、中国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史 1、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蒙昧之初,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都是从很直观的自然现象出发,在中国人看来,天地万物是由五行组成的,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五行学说解

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阴阳学家认为是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世间万物。这种观点带有浓郁的思辨性质,讨论的是世界的本源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辨解说,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注重的是辨证统一。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由起初的认为天定胜人,对自然界的恐惧和绝对服从,到后来尊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产生的儒家、道家等学派,与其说是结果还不如说是原因。然而这种思维也潜移默化中限定了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长于整体性思维、重直觉和顿悟, 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类比, 然后用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进行归纳、总结, 说理往往带有玄虚、混沌色彩, 缺少严密推理的逻辑过程, 有时甚至带有几分神秘色彩, 对事物发展的深层原因追究甚少。因此,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一体、万物有情的自然观, 不但化解了人与自然的争斗, 也阻碍了传统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使我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科学技术一直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化、系统化科学。 2、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整体上有三个阶段:初期为春秋战国到南北朝;全盛时期从隋唐到两宋;到元明清时开始衰落。其中,天文学从商代就开始有记载,数学中计算工具的发明,医学体现在大量的医药著作,四大发明,水利水系,都代表了各个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正如李约瑟所言: 在公元3 世纪和13 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高峰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大约是公元前700 年到公元前200 年前后的五个世纪。周王朝的衰落,导致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的崩溃。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改革内政,有力地推动了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军事家、纵横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思想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春秋时期的各大学术流派大都拒绝拜倒在宗教迷信的鬼神之下,因此这段时间的中国始终是政教分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享有思想和职业上的自由与平等对待。随着魏晋时期进一步的思想解放,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却很快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时间进入大约13世纪时,中国出现了一股对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影响最为严重的哲学思潮——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不仅抛弃了古典哲学中对自然界和理想社会的追求,而且阉割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的人文精神。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一种思想禁锢保守、等级制度森严的专制社会。在社会上也形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从事自然科学和技艺的人成了只是会一点“雕虫小技”的小人。天文学、数学和医学家们在社会地位、生活待遇上和“科举出身、八股取仕”的进士们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

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第一章第三节详案: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一、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 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 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1.一个研究的基本宗旨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不论其理论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2.两大研究领域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和政府行政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其中,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K.布兰查德和S.约翰逊的《一分钟经理》 约翰.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等。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领袖论》等。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业高度发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上、规模上,都占绝对优势,并且,企业的生存竞争非常激烈,这迫使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不断创新领导模式,这推动了企业领导科学的深入发展。西方一般领导理论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领导研究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促进政府的领导改革,推动政府行政领导科学的发展。企业的领导活动与政府的行政领导活动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如企业要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战略发展计划,政府也要为国家确定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社会的发展战略;企业要为顾客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政府也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企业要关注效率,政府也要注重效率,等等。因此,在西方的政府行政改革中经常借鉴企业领导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如当前西方比较盛行的“政府再造”活动,就是运用企业的领导方法和精神来改造政府,提高政府的效率,改善政府形象。但是,毕竟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在领导的本质、领导的原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能完全等同与互相照搬照抄,只能借鉴和改造。 3.两种研究范式 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一是从研究领导者(Leader)的角度入手来 研究领导理论(Leadership),二是从领导活动(Lead )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理论。领导科学创立的初期,主要是从领导者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不仅时间长,研究者多,而且成果多,影响大。西方领导理论在20 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都是从领导主体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素质、领导作用、领导方法的。尽管研究者也离不开领导活动,但研究的重点在于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领导权力和权威、领导方法和艺术等,这些内容不仅构成了领导理论的传统内容,而且成为领导理论不断创新的生长点。近20 多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不少学者从领导活动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理论。尤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如何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尤其就是到了近代,人类开始直观地认识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不就是依赖自然的给予,而就是依赖自己对自然的改造。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人们不惜把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瞧得轻而易举,并加以夸大与绝对化。随着对自然控制与支配能力的急剧增强,以及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人类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 化了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也不得不面对人口剧增、能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的种种现实。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当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力求正确认识与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与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目标,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 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的新理念,对我们推进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与现实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要达到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生产力发展与自然与谐“双赢”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与生态环境双重保障,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而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特别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确立一大战略。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树立一个观念。即在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观。反思人类干预自然的限度及其合理性基础,扎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们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愿望; 运用法律、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环境问题,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与监督环保工作;对环境资源成本与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进行核算,用绿色GDP真正体现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形成三种思想。一就是天人一体的思想。认识到人类生存资料的有限性与地球的唯一性,

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不随人的意识而改变的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在唯心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人的精神或上帝的世界中的产物;在辩证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时时刻刻不停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在机械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静止的,是形而上学的。总的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以自然界的发展为基础,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改造才会引起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中国人的自然观与西方的自然观是不同的,首先西方的自然观是主客体分明的,西方常把世界万物分为两种:物质和精神。在他们心中自然界中可以被人们认识的被叫做物质的,而那些人类所不能解释的自然之谜被他们戏谑为精神的。在这些原因的指导下,他们懂得利用自然,努力去改造自然,认为自然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存在而存在的物质。在他们的自然观指导下,他们创造了神话,上帝等等。例如在西方产生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他们认为人与自然万物虽然是神所造,但是人的地位高于物质,人类研究自然万物为的是寻找失落的神性。在他们的世界当中他们认为神是第一,人是第二。他们极力的推崇神的力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他们就是被神学的氛围笼罩着。例如,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其后半生也是极力的探寻神的存在,再者在神学界极力推崇的地心说的时期当中,他们不相信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真理,无情的用火烧死了日心说的忠实拥护者布鲁诺。西方一直鼓吹人类至上论和自然科学万能论。认为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 一定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为人们的利益而服务,自然只不过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虽然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整个人类的力量却是无限的。人类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当中,现在不能克服的困难将来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在西方一些早期的哲学家、科学家眼中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又是什么呢?弗兰西斯·培根极力宣扬自然科学的发展。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二为一,通往人的力量的道路和去向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极力怂恿人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以实现人对自然的完全控制。康德的哲学体系中,他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看做一种立法关系:“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心中,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我们不必借助经验从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而是相反,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存在于我们感性和理智中的经验可能条件里去寻找自然”。他认为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自主的、能动的。黑格尔则很兴奋的写道:“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费尔巴哈则认为神学是人学的一部分,人类可以战胜一切,能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任何财富。按照历史的视角,过去所渴望的,现在可以得到;现在不能得到的,将来一定会得到。以上就是西方的自然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刀耕火种维持了早期中国人民的繁衍生息。在早期中国一直想要的是风调雨顺那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收成,即所谓的“靠天吃饭”。土地、农业、自然与民生密切相关,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了。它视人与自然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自然的统一。“天”是指外在于人类的客观世界, 即大自然。“人”则是指人类或人类社会。对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中国哲学强调的是天与人统一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观念中,自然孕育出万类霜天和万物的灵长——人类,人与世界万物一样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他们之间存在着和谐共鸣。中国哲学的最高状态就是“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达到一种物我两相忘的关系。这样的自然观深刻地影响到后世的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于是山,水,石,树,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被赋予生气,在自然母亲的观念当中,人与物是平等的,正如宋代哲学家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鉴于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由自然观衍生出来的科学技术也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的。从文学方面来说,西方的文学没有中国的那种细腻的情感,例如《希腊神话》、《故事圣经》

西方行政组织理论演变史

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一、西方早期行政组织思想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柏拉图: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政治家》。主要的观点有: (1)分工原则。社会分工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国家是由不同职业的人员所构成。主要包括三个等级:统治者,武士和工匠,分别从事管理、打仗和生产的工作。 (2)学者治国。柏拉图认为,治理国家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只有具备丰富知识的人才能担当此任,最高的统治者就是有大智慧的“哲学王”。 (3)重视教育。因为从政者需要具备很高的智慧,因此国家的统治者当以教育为首要任务,培养后备人才。 (4)依法行政。这是柏拉图晚年的结论,他认为,在现实中,紧紧依靠“哲人治国”是很困难的,应该通过制定完备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亚里士多德: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学》中。 (1)区分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行政权力;指出任何政体的国家都应该有相对应的三种机构,即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审判机构。可以说是西方三权分立制的雏形。 (2)指出了行政机构设置的重要性,认为行政机构应该按照城邦事务管理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管理的对象应当是公众事务,不同的政体应当设立不同的行政机构。 (3)崇尚法治,主张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 (4)对于从事管理的人员要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 (5)担任国家官员的人员应当具备很高的素质,既具有专业知识,也应当品德高尚。 2、16-18世纪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行政组织思想主要表现在《君主论》和《讲话集》里。主要论述了国家行政组织管理的四项原则:群众支持、组织凝聚、超人领导、生存。 官房学派:是指16-18世纪德、奥国家的财政、行政改革家和学者,因为观点彼此接近而形成的特殊集团。主张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实行有效的行政和财政制度。主要观点是:(1)建立统一有效的行政组织制度; (2)选用优秀的人才治理国家; (3)将行政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部门划分; (4)强化国家和政府的权力。 3、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汉密尔顿:主要观点体现在《联邦党人文集》中: (1)扩大行政部门的权力。洛克、孟德斯鸠等人重视立法而忽视行政,但汉密尔顿则提出应该提高和加强行政机关的权力。 (2)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组织。体现为统一(统一的行政组织)、稳定(稳定的成员和政策)、充分的法律支持(可靠的法律保障)和足够的权力(政府首脑有权否定议会制定的法律)。 密尔:主要作品是《代议制政府》。主要观点是: (1)衡量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2)行政组织的分工要合理; (3)政府的职能不当妨害公民的自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