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_贺灿飞(6)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_贺灿飞(6)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_贺灿飞(6)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_贺灿飞(6)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9卷第8期

2014年8月V ol.69,No.8August,2014

收稿日期:2014-04-23;修订日期:2014-07-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30)[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271130]作者简介:贺灿飞(1972-),男,江西永新人,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博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

(S110005164M),从事经济地理学研究。E-mail:hecanfei@https://www.doczj.com/doc/7c9348143.html,

1207-1223页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贺灿飞1,2,郭琪1,马妍1,范帅邦1,赵瑜嘉1,2

(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

广泛融合,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本文对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思潮演变、热点研究

领域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西方经济地理学在经历了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和

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两个影响深远的变革后,研究领域和主题逐步走向多样化与复杂

化。本文综述了8个热点研究领域,包括区域与地方发展、经济全球化、产业地理、劳动力地

理、创新与创意地理、消费地理、环境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经济地理

学与政策研究的关系,最后总结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特点。

关键词:西方经济地理学;后工业化;热点领域;学科进展

DOI:10.11821/dlxb2014080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社会经济制度剧烈变化。以欧美国家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型期。经济结构转变体现为去工业化,知识经济和服务业部门的兴起;生产方式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公司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推动生产组织的全球化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的组织者。

与此同时,社会科学正处于思维变革和快速成长时期。在巨变的现实背景与多元化的学术气氛下,西方经济地理学走出了20世纪中叶的“计量革命”和7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转向”,开始与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多学科广泛融合,呈现空前繁荣景象。本文对新时期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思潮演变、热点研究领域及其政策关注等进行了回顾,总结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西方经济地理学思潮演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经历了诸多思潮的演变。西方地理学家对“经济”和“区域”的再认识推动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从新古典经济地理学走向“新区域主义”,乃至“文化转向”、“制度转向”、“关系转向”和“演化转向”。政治经济学在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下,以一种新姿态重新出现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在主流经济学中,有部分学者重新发现了“空间”的重要性,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

1.1新区域主义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区域地理学”到二战后的“空间科学”,经济地理学实现了“数学化”和“计量化”。但这种以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为基础的空间科学并没有脱离实践,而是成为了二战后“区域主义”范式的实现工具和理论基础。“区域主义”范式使经济地理学在二战后以实践为导向,以解决现实的区域社会经济问题为目的,广泛地参与城

地理学报

1208

69卷市与区域规划,辅助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政策的实现。20世纪60年代中期,“区域主义”受到诸多批判。例如,其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上的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受到行为地理学的批判,其只见物不见人的规划受到人本主义地理学的批判,其自由主义改良发展道路受到激进地理学的批判。在80年代“新区域主义”作为一种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新思潮而逐渐显现。

“新区域主义”理论源于经济社会学、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在空间的扩展。这些学科共同决定了新区域主义的理论前提:经济活动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制度之中,其演化过程是动态的、路径依赖的。“新区域主义”在研究方向上大体可以分为3个理论学派:①弹性专业化学派,基于“第三意大利”和马歇尔的“产业区”提出“后福特主义”和“弹性专业化”等概念,强调制度、技术与组织变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

②加利福尼亚学派从产业组织和企业理论出发,建立劳动分工、生产垂直分散化、企业间联系的交易成本和地理集聚之间的理论关系,试图解释新产业空间的形成演化;进而强调非贸易相互依赖性的重要性和不同制度因素对集聚区交易关系演进的决定作用[2-3]。③技术创新学派,以欧洲的GREMI小组为代表,放弃了新古典的比较静态均衡假设和理性假设,将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学、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体”理论紧密结合,强调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认为经济行为者的创新行为与“创新环境”之间存在双向影响,这种创新环境具有地方化和地域特性[4]。

1.2制度、文化与关系转向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复杂背景下,社会科学出现多元化和交叉化趋势,欧美经济地理学与多个学科相融合,出现了制度转向、文化转向与关系转向等。由于其多元化和杂合性,这些转向被统称为“新经济地理学”。它仍坚持地理学“归纳法”的研究范式,是90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多元背景下的新发展。

“新区域主义”是欧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先锋,推动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5]。新古典经济地理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一般不考虑制度、社会与文化因素,即便考虑也是将其外生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理论的经典论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强调社会制度文化是被经济决定的因素。新区域主义首先打破了这些假设,提出“制度”、“嵌入”和“社会关系网络”等概念,制度、文化、关系转向和演化转向在新区域主义的基础上,极大地发展这些概念,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强调非经济要素对经济行为的作用,包括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等。

制度、文化与关系三个转向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制度转向关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在塑造资本主义空间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包括规则、程序、传统的软制度和作为机构、组织的硬制度。研究在制度“路径依赖”和“锁定”机制作用下资本主义空间经济的演化动态,以及区域和地方发展的社会管制与治理机制。制度转向开启了经济地理学从抽象走向现实的大门,拓展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和关系转向奠定理论基础。“文化转向”是“制度转向”的拓展,其研究的核心不仅包括制度,也包括社会文化传统、编码和规范,甚至还包括物质文化,这使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更加多元、开放和包容,当然也导致学科边界的模糊化。“关系转向”是“制度转向”的浓缩,把研究范围缩小到行为者的“社会—空间”关系,即行为者的空间行为、网络关系与其所处的制度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还有包括全球—地方的尺度关系,使“关系转向”成为“制度转向”后期的研究重点与核心[6]。

1.3演化经济地理学

演化转向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动态。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与“文化转向”、“制度转向”和“关系转向”相互交叉,例如对新产业区、产业集群、企业动态、空间创新的研究[7-9]。虽然研究对象存在交叉,但是演化转向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视角。

8期贺灿飞等: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1209经济地理学的“演化转向”,借鉴20世纪80年代的演化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以遗传、变异和选择作为解释社会经济演化的理论基石。在有限理性等假设的基础上,基于广义达尔文主义、路径依赖理论以及复杂科学等研究成果,将时间与空间要素、微观企业与宏观制度内在地联系起来。侧重于分析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历史演进过程,从而逐步构建出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在企业集群、网络演化、集聚外部性以及组织、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经验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

与其他三个转向一样,“演化转向”也关注制度、文化、关系和技术等环境要素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但更强调这一影响过程的“动态性”、“历史传承性”和“协同性”,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并强调这一过程中“新奇”(创新、新企业、新产业)对经济景观及其空间系统的变异作用。演化经济地理学发展十多年来成果丰硕,但是仍然处于创立和探索阶段,研究内容广泛而分散,相互联系不紧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也较为粗糙,仍需高级化和严密化。

1.4政治经济学

在挑战新古典经济地理学的队伍中,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地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在70年代和80年代盛极一时,例如阶级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对经济空间不均衡分布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者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发现空间作为过程对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解释力[10-14]。

20世纪90年代诸多社会学科出现了后结构主义方法、后现代主义以及女权主义,挑战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一元解释”,于是“后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15]。在后马克思主义的分支中,对经济地理学影响最大的是“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16]。其试图打破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分割,探讨政治经济学中既独立又相关的三个方面——反本质主义(Anti-essentialism)、超定(Over-determination)和对经济的话语建构(Discursive Construction),对地理学中的马克思主义重新定位,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获得重生。

法国学者引入“调节论”揭示资本主义成功经济增长的原因及其生产模式的不稳定性[17],强调政府与市场相关关系的调节,反映在经济地理学上就是其对经济空间差异的解释力。福特主义时期调节论的特征是生产空间规模扩张与资本循环周期的缩短以及凯恩斯主义或国家政府作用对生产过程在地方之间进行重新定位的战略[18];后福特主义调节论的特征是新技术模式与组织模式的快速引入,新公司组织形式的出现以及更加市场导向化的政策框架,总体格局表现为“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19-20]。

未来有望与经济地理学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分支是“多样化资本主义”学派('Varieties of capitalism')。它将全球经济看成一个两极化的经济体,由两种资本主义的竞争构成——莱茵模式和安格鲁模式。前者盛行于欧洲大陆,后者又称“新自由主义模式”,盛行于英美。目前只有少数经济地理学者涉足“多样化资本主义”讨论,如Christopherson[21]、Bathelt和Gertler[22]、Dunford[23]、Clark和Wojcik[24]。“多样化资本主义”与经济地理学在一些方面有结合的可能。例如,二者都认为制度很重要,都对“异端经济学”感兴趣,发展“中观”理论;二者都对经济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组织)的空间差异感兴趣。“多样化资本主义”可以拓宽经济地理学的宏观视野,金融地理可能会成为最好的阵地[25]。

1.5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

在地理学中的“新经济地理学”同一时代,空间经济学领域也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将空间引入新古典经济学模型,在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的假设下,运用严密的数学模型演绎解释经济活动空间集聚,被经济学界称为“新经济地理学”,被地理学界称为“地理经济学”。虽然新经济地理学者解释的是经济活动空间差异问题,但鉴于其运用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承袭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被地理学家们认为模型中的假设脱

地理学报

1210

69卷离现实,不足以解释复杂的现实世界。即使如此,由于该理论巨大的影响力,一些经济地理学者在其理论支持下开展实证研究。新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一次有意义的对话。

2基于CiteSpace的西方经济地理学知识图谱分析

在以上众多思潮的影响下,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也呈现多样化发展。本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来辨识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热点关注领域。科学知识图谱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识别和展示学科研究前沿,预测学科发展趋势,显示信息在学科知识版图中的相对位置。其辅助分析工具有VOSviewer、CiteSpace和Timeriver等多种,其中由Drexel University研发的CiteSpace是国内外文献研究中使用广泛、影响较大的分析软件[26-28]。本文运用CiteSpace对1980年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演进及知识结构进行分析,以期全景式描述学科发展概貌,并识别出经济地理学近期关注的热点领域。

2.1数据来源

按照CiteSpace对数据的要求,本文基础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经济地理学文献分布范围广泛,缺乏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因此,本文根据研究经验选取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4本杂志作为数据来源,它们是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和Regional Studies。为了涵盖全部研究成果,入库时间选择“全部”(1900年至今),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Proceeding Paper和Review。数据获取(截止)时间为2014年1月13日,共获得6449篇文献。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分析结果仅基于上述4本杂志所刊文章,所得结果虽具有一定代表性,但与对经济地理文献全样本进行的分析可能有一定差异。

2.2学科发展演进的知识图谱

本文使用CiteSpace对1980-2013年间4本杂志所刊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每2年作为一个时间切片,遴选每个切片中出现频率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形成知识网络,最后使用Pathfinder算法对每个时间切片的知识网络及所有切片的合并网络进行剪裁,以达到精简网络结构并凸显重要节点与联系的目的。经过上述处理后共得到55个节点(关键词),彼此之间有95条联系。

近30年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一些彼此相关的研究问题展开(图1)。创新是关注最多的热点问题,并衍生出对集群、本地网络、嵌入性、研发活动、知识等热点问题的探讨;与创新相联系的分别是全球化、经济增长和产业区位地理的研究。产业区位地理则通过汽车制造和产业组织两个热点与劳动力地理产生联系。劳动力地理的一系列研究热点包括就业问题、劳动力迁移等,并通过性别研究与公共政策产生联系。公共政策作为近年的热点领域,涉及劳动力政策及区域治理政策。上述研究热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领域:区域与地方发展、全球化研究、产业区位地理、劳动力地理以及创新与创意地理等。

为了识别经济地理学近年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特别对2000年以来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图2)。图2所展示的分析结果与图1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出现的新研究热点(在图2中以红色五星图案表示)。其一是由地区经济发展所衍生的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其二是对个人经济行为的研究,包括由“消费”及“市场”所代表的消费地理以及金融地理。环境、消费及金融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兴热点领域,虽然其出现频率尚较少,但是近年来热度快速上升,研究前景广阔。

图3展示了30年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热点关键词的时间变化趋势。创新、人口迁移、劳动力研究、产业区位地理等重要领域以及美国和英国等热点研究区域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中出现的。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就业及区域发展两个热点研究主题。

8期贺灿飞等: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图1基于关键词构建的经济地理学知识网络(1980-2013)

Fig.1Analysis of knowledge network of economic geography built with key words (1980-2013)

注: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节点内的圈层代表每一个年份该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当年出现频率越高对应圈层越厚,圈层的颜色随时间推进而由蓝色(1980年)变为红色(2013年),因此节点整体颜色越偏向暖色代表对应关键词在近年受到关注越多。节点最外圈如果出现粉色的圈层,则表明相应关键词受到的关注在近年突然增多,该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年的学

科研究热点;节点之间的连接线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引关系。

图2基于关键词构建的经济地理学知识网络(2000-2013)

Fig.2Analysis of knowledge network of economic geography built with key words (2000-2013)

1211

69卷地理学报2000年以来研究热点的出

现频率有显著下降,涌现

的新主题包括全球化、产

业集群及相关的网络和集

聚研究、贸易问题、全球

与地方关系等。热点关键

词间密集的连接线表明90

年代的热点话题在新世纪

仍然吸引着研究者的关

注。新研究主题与90年代

热点话题之间都有密集的

共引关系,说明经济地理

学研究热点的转变是建立

在此前研究基础上的进一

步发展,而非跳跃式的突

变进展。

3西方经济地理学

热点研究领域进展

根据西方经济地理学知识图谱分析和对经济地理学未来研究趋势的判

断,本文重点论述8个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

3.1区域与地方发展

区域与地方发展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典主题。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经济地理学对区域(地方)的研究一般停留在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80年代以来的“新区域主义”关注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从微观层面揭示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29]。

20世纪90年代,创新和创造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主流观点;同时,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对经济地理学思想也产生了影响,路径依赖对区域发展途径的形成[30]、区域性制度和社会特征对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鼓励[31]等观点开始融入区域发展研究。区域发展研究从对区域内物质联系和投入产出关系的关注开始转向对社会和制度网络的关注,学习型区域和创新环境成为这一领域占据支配性地位的理论[32]。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对生产活动及资本流动的控制力量逐步减弱,地区成为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地区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和经济环境,并在资本全球流动中展现自己的竞争策略[33]。面对这一新挑战,区域发展理论在新世纪也展现出多元化的视角[34],主要观点: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循环视角[35]、全球生产网络视角[36]、演化视角[37]、知识与创新视角[38]、文化与创意视角[39]等。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讨论还包括地方治理、地区间不平等、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全球化背景下后工业化的社会特点为区域发展带来全新挑战,使得区域发展研究成为经济地理学中历久弥新的研究主题。

3.2经济全球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全球劳动分工层次日益

深化,形成新型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格局。除了国际垂直专业化生产外,出现了外包等新的图3西方经济地理学关键词年度变化Fig.3Annual trend of key words in economic geography 1212

8期贺灿飞等: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1213生产组织方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低附加值的生产功能外包给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或区域,将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留在母国[40]。从产业内分工到产品内分工的新现象使传统经济地理学提出的国际劳动分工理论很难解释越来越复杂的全球化经济。

西方经济地理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借鉴价值链、嵌入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等理论来研究全球化,构建了以全球价值链、全球商品链和全球生产网络为核心的全球化经济分析框架。三种分析框架相互关联,均采用价值链和网络方法解释全球生产组织,体现了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转向。

20世纪90年,学者们将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概念在空间上扩展到全球尺度,广泛地描述了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商品链分析框架[41]。该分析框架在90年代中期以后获得蓬勃发展,对产业升级、地方发展、市场转变以及贸易模式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显示了很好的解释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忽略价值链上除企业之外的其他利益主体;忽略全球尺度以外的其他空间尺度;强调线性关系,忽略对高度复杂的网络结构的关注等等。

21世纪初,曼彻斯特学派提出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框架,充分考虑了全球经济的多层面(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空间尺度(全球、区域、国家、地方)和多样化行为者(企业、国家和地方政府、国际组织等)的网络结构特性,弥补了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商品链框架的不足。全球生产网络将全球与地方两个尺度连结起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关注复杂的地域嵌入和网络嵌入,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之一,在地理学乃至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2],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3.3产业地理

产业区位理论是西方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早期的区位理论经历了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为代表的成本学派、以中心地理论和市场空间竞争模型为代表的市场学派,均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因而又被统称为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区位理论,又被称为现代区位理论,突破了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艾萨德的“替代原则”和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为代表,试图建立一般均衡理论。

20世纪中期产业区位理论有了新进展,包括结构区位论、战略区位论和行为区位论,分别讨论了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企业内部的战略要求、决策者能力和信息掌握对产业区位的影响。20世纪后20年对产业区位理论有较大影响的分别是地理学界的“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界的“新经济地理学”,前者强调制度、文化、关系网络和历史演化等非经济要素,后者强调集聚经济对产业区位的影响。

集聚经济和产业集群一直是产业区位研究的重要议题。对集聚经济和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主要在于对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的讨论。马歇尔提出外部经济的概念对此进行解释,并将它区分为三个来源:中间投入品共享、劳动力共享和知识溢出。近年来对微观基础的讨论都是以这三个来源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发展,探讨从基础设施、中间投入品和劳动力共享,到创新扩散、知识溢出、以及资产组合、风险规避、沉没资本的再融资等因素对区位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地理学家开始进入服务部门的研究领域[43-44]。最引人关注的领域之一是21世纪兴起的金融地理学,后文有详细介绍。产业区位的实证研究紧随理论研究的进展,但涉及创新、环境规制、金融危机等现实问题的研究,相对超前于理论研究。20世纪后半期开始,实证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数据质量越来越高,研究尺度越来越微观。

3.4劳动力地理

经济地理学对劳动力的关注可以追溯至经典区位研究中对劳动力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研究[45]。然而,劳动力地理学作为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出现的标志是1997年Andrew

地理学报

1214

69卷Herod将劳动力地理学定义为“以劳动力视角审视资本主义经济地理研究”[46]。此后Peck[47]、Mitchell[48]、McDowell[49]等学者奠定了学科早期理论基础。2003年Castree等学者所著劳动力地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劳动力地理学的成熟[50]。

劳动力地理学的学科基础根植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激进地理学研究,这也决定了劳动力地理学家普遍持有左倾政治立场的特点[51]。90年代末期,在Herod等学者的呼吁下,劳动力地理学家逐渐改变了将劳动力作为受资本推动被动作用于空间生产的观点,转而强调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

进入21世纪,经济地理学理论出现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主义的复兴及文化、制度转向;现实世界中后福特生产方式使社会福利制度转变为“工作福利”制度,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差异性及潜在风险。上述背景将劳动力地理学的研究代入对劳动力市场的关注,使研究范围由就业与生产活动逐步扩展至对劳动力市场内部结构及管制的研究[52-54]。目前,劳动力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反种族主义及制度主义理论。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也对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跨国劳动力组织、非正式就业、工会与新社会运动之间的关系等是未来研究的新方向[55]。

3.5创新与创意地理

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知识经济主导产业结构,增长动力转向创新、创造和创意。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区域增长、企业增长的相关理论受到冲击。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创新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动力[56]。20世纪70年代,虽然技术创新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的核心,但技术学习与创新过程机制并不明确。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在创新机制中发现了“地理”的重要性,创新地理研究由此诞生。此后对于创新地理的研究主要基于“新区域主义”理论,其中弹性专业化学派、加利福尼亚学派和技术创新学派达成共识:创新是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而学习则依赖于编码知识(信息)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分享和多样化知识的结合,并受制度化的惯例和社会的内在约束。而制度化的惯例和社会习惯乃是区域社会关系建造的产物,又是“集体社会秩序”的基础,因此区域成为“非贸易相互依赖”、“制度厚度”、“集体学习”、“合作经济”、“学习经济”的中心,区域支撑其企业学习创新的能力构成了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57]。

创新地理学主要研究三方面的内容:①创新在某些区域是否有集聚或分散的特征;

②这种布局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是什么;③创新的空间布局如何影响其他变量,如区域和国家经济增长[58]。经济地理学对于不同空间维度的创新地理运行机制做了探讨。创新的线性模型强调,创新经历三个阶段: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工业化生产[59]。而复杂机制则认为线性模型忽略了反馈和互动的作用。这种反馈和互动存在区域和国际边界[60],形成这种边界的是制度、文化和路径依赖关系[61]。这种边界使得经济地理学家开始关注跨国创新机制[62-63]。另一方面,较小尺度的区域创新体系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相比于国家层面,研究者更容易了解区域层面的活动、政策、生产和联系,并由此建立了大量理论和概念解释地方创新体系,包括集群、生产系统、社会环境和本地系统等[64]。

创意地理学从产业角度阐释了创意活动与“邻近”之间的关系。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需要地方宜人的环境、宽容的社会环境、地方品牌和传统以及各种创意人才组成的社区[65-66]。因此,知识、创新和创意都具有集聚的特征[67]。知识集聚的区域,知识转化和分享的有效性高,创新行为更容易发生,创意产业逐渐形成。虽然创新地理学已经对区域内的知识形成、溢出和创新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但是集中于研究知识的供给,忽略了对于知识的需求和消费的相关研究[68],未来需要在这方面更进一步。

8期贺灿飞等: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1215 3.6消费地理

消费地理研究伴随着生产范式的变化和零售业的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消费地理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生产范式由福特主义转向后福特主义,差异化的消费模式逐渐成为个人认同和自我表达的方式[69]。但是,90年代以前的消费地理学只是描述和定位商店区位布局特征[70-76]。90年代,零售业寡头在全球迅速扩张,其生产模式和空间布局都呈现新的经济地理特征[77-78]。经济地理学家开始强调零售资本和转型的重要性[79],吸引了大量地理学家对于零售行业空间组织的研究,关注零售行业的合作战略和市场结构[80-82]。消费地理从过去的经济地理学“边界学科”[83]转向“理论与实证并重”[84]的一个经济地理学分支。

近30年,消费地理学研究受到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影响,其研究范式不断转变。主要表现为:

(1)研究内容的变化。消费地理研究从研究市场和定位转而研究人类的行为。传统上,地理学家将消费定义为市场过程,分析其市场机制和生产布局[85]。经济地理学家转向“人本主义”,将短暂消费体验作为理解人类社会的现象。消费不再是一个价值交易行为,而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结果[86]。

(2)研究范围的拓展。消费地理学家将研究范围从具象转向抽象,从狭隘的“消费场所”,例如超市等拓展到道路、街区等边缘化的“消费空间”以及家庭这一内部“消费空间”。强调消费并不是一个发生在固定地点的临时过程,而是一个每时每刻可能发生的存在于流动空间中的过程[87]。

(3)研究对象的转变。经济地理学家从单纯的研究消费行业转向研究消费地理中对象之间的关系[88]。随着“消费场所”被“消费空间”所取代,消费场所的景观研究逐渐减少,而逐渐关注虚拟的消费空间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关注商品链和循环系统,关注商品从生产、购买、使用、丢弃等一系列的过程,从中理解人们在消费空间的行为活动。正如Louise Crewe所述[20],“研究消费地理学,是要将消费、密度、价值、交换和空间这些单一的准则纳入到一个案例分析中,分析在特殊的时间和空间情境下,消费者在哪儿、为什么如此行为以及怎样与商品互动”。

3.7环境经济地理

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速,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全球化使得区域环境问题将会影响全球经济。从中观尺度,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验证了“污染避难所”、“逐底竞争”等环境假说。在微观尺度上,环境规制政策逐渐普遍化、规范化,环境成本逐渐成为企业考虑的因素。但是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相互割裂,使得将经济地理学应用到环境问题的研究提议一直没有受到重视[89-90]。直到2004年,科隆大学会议明确提出了环境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学者们开始明确将环境与经济地理联结起来。

环境问题同时受到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关注,环境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分别发展形成了空间环境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地理学。前者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审视环境经济学,将空间作为经济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载体,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中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理[91-92]。后者主要采用经济地理学中的理论、方法与模型,强调环境要素,包括环境管制、环境污染等对经济活动的共同作用。部分经济学者试图将环境问题纳入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边缘模型[93]、两区域模型[94]等,通过模型定量分析环境污染和环境政策对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影响[95]。而主流经济地理学家尝试从制度、文化转向出发,将进化制度主义[96]、生态现代化和管制理论[97]、地理信息系统[98]、创新地理学[99]等研究理论应用于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空间评价和环境规制的研究中。

目前,环境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仍然处于个人零散、宽泛的研究阶段,具有碎片化和多视角的特点[2]。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经济地理学的文化、制度转向、演化经济地理等

地理学报

1216

69卷方向与环境问题的结合仍然有限。在西方经济地理学转向人本主义的趋势下,研究环境伦理道德与区域空间经济发展的关系或许将成为新的突破点。随着环境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交叉越来越深入[8,100],空间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地理学也将逐渐融合,取长补短,形成更完善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13]。

3.8金融地理

地理学界对货币和金融的关注源于戴维·哈维在1973年出版的专著《社会公平与城市》[101]。货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受此影响以哈维为代表的70年代的地理学家在进行金融地理学研究时所持有的普遍观点是: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向特定地点传输货币,这一行为是造成城市内部不平等的结构性原因[102]。在这一时期,金融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房地产市场,探讨信贷配给、客户选择、金融歧视等行为对社区的建设和破坏作用,以说明金融体系加深城市空间内部的不均衡[103]。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此类研究奠定了政治经济学传统在金融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104]。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金融活动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经历了产业结构向第三产转移的过程[105]。金融管制放松和通讯信息处理技术创新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产品、金融交易乃至金融体系[106]。在上述现实背景下,金融地理学迅速兴起。与早期同类研究相比,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关注地方金融问题的全球化属性和地方异质性。当然,90年代经济地理学科内发生的制度、文化转向对金融地理学理论的构建也有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挑战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理论[107]。这些新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强调了货币和金融地理分析中社会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金融活动嵌入制度文化环境的网络化视角[108]。

进入21世纪,西方经济经历了金融主导的资本主义大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让位于国家涉足金融业的救助行动,金融业的经营方式及金融系统濒临崩溃,普通家庭及企业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109]。在这一背景下,金融地理进入了研究主题及理论多样化的空前繁荣时期。从总体上看,新世纪以来10余年金融地理学的发展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脉络基本一致,与之交叉的学科则从经济学更多地偏向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110]。代表性理论进展有:文化经济学视角的“综合行为主体(Agencements)”理论和“新福柯治理”理论[111-112]。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问题包括:金融化[113]、全球金融流的地方嵌入性[114]、家庭和零售金融[115]、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选择[116]等。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学者对金融问题的研究视角更多样化也更具有批判性。

4西方经济地理学与公共政策

传统上,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将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看成“学院派”。但经济地理学对公共政策的关注其实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戴维·哈维在1974发表的“What kind of geography for what kind of public policy?”文章成为经济地理实质性关注公共政策的标志。这一年英国地理学家年会的主题就是“地理学与公共政策”,这一时期地理学者开始研究地理学应该如何研究公共政策以及研究什么政策[118]。正是在哈维的影响下,经济地理研究开始注重理论研究并有较强的政策倾向,其中也受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政策学视角的研究逐渐淡化,西方经济地理学者逐渐放弃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社会问题的视角,政策研究淡出了经济地理学家的视野[119]。

伴随着经济地理经历“新区域主义”和“制度、文化、关系”转向,政策研究逐渐回归。经济地理学者认为,“我们需要为新经济地理学留出一席之地,使之与旧经济地理学相补充甚至取代旧经济地理学”[120]。事实上,新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问题被认为超出了传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121],至少新经济地理学家开始关注历史、文化、制度、政治、政策

8期贺灿飞等: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1217等因素,并重塑经济地理。在新经济地理中的抽象模型中,有两种可以用来进行政策分析:一是不涉及具体政策,可以用于塑造未来的政策;二是在抽象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和理论推导分析具体政策问题[122]。

经济地理学对于公共政策所产生的现实影响可以追溯到二战以后的“区域主义”范式。从这一时期以来经济地理学开始以实践为导向,以解决现实的区域社会经济问题为目的,广泛地参与城市与区域规划,辅助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政策的实现[123]。近年来,经济地理关注的政策领域更加广泛,包括产业集群、地区增长、高科技企业发展环境、企业动态的空间差异、就业机会和失业问题等等。这些研究均体现在当时西方国家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劳动力就业政策中,一些建议也被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采纳[124]。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地理学家尤其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产生重要影响,一些研究甚至发展为形成和评估城市发展的现实政策,这也成为推动美国和英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125]。

在西方经济地理中的政策研究经历了兴起、衰落与回归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经济地理学者重新认识政策研究的过程。然而,时至今日经济地理的政策研究仍然没有成为经济地理研究的核心主题,原因在于经济地理学者在进行政策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经济地理学更加理论化,缺乏实践性。Ward发现地理学家工作环境的物质条件会对其构成限制,这些约束影响研究的效用。鉴于地理研究的学科特点,他建议直接让公众了解而不是尝试影响政策制定者们[126]。

(2)经济地理对于政策研究的主题比较狭窄。经济地理学家对于经济发展研究存在着将经济增长作为唯一发展目的狭窄观点,也存在单纯地用理论解释当前政策结构而不提出建议的问题[127]。

(3)政策研究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受重视程度不足。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对政策研究存在某种偏见,认为政策研究缺乏实证分析,解释力也不强。目前,经济地理的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融合了经济学、地理学和政策学等多种理论。研究方法更是大胆地采用了政策学研究范式。研究模式从将政策作为研究对象逐渐发展为实践性更强的政策参与。研究主题仍比较聚焦于政策对于经济活动影响,探讨区域发展、区域治理、企业发展环境、全球化和区域化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环境地理、金融地理、消费地理等其他热点领域的政策转向[128]。

随着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兴起,一些经济地理学者也开始反思对于政策研究的偏见。一些研究即使是实证分析,也仍然无法解释一些概念,因为这些概念本身是模糊的,精确数据很难解释模糊概念[129]。伴随这些反思,在经济地理的政策研究中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理学家需要更频繁地应对大规模问题,要深入的理解多元化的世界,就需要提高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塑造地理工作和其他知识领域的讨论,并将这些讨论推进为政策议程[130]。

从研究尺度来看,近年来经济地理的政策研究趋向于从微观角度研究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研究对象由关注宏观的大众群体转向弱势群体和小众群体。Murphy(2006)认为经济地理政策研究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①经济地理更多寻找介入公共政策研究的意义和兴趣;②建立政策问题和空间地理分析的学科交叉分析;③运用更加严谨的数据分析和技术手段研究政策问题;④关注经济地理介入公共政策研究的实用性;⑤经济地理学家加强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参与,巩固和提高经济地理研究在政策导向和公共争论中的地位[131]。

总之,政策研究至今仍是经济地理研究中比较边缘的主题,尤其是西方经济地理学者对于政策的关注度始终不够,但随着经济地理研究对于实践性、应用性追求的不断提升,政策研究将成为未来经济地理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主题。

地理学报

1218

69卷5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特点

西方经济地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空前繁荣的快速成长期,对国际经济地理学有较大影响力,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启迪。总结和梳理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地理学的进展,我们发现西方经济地理学具有一些新的学科特点。

(1)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进入思维变革和快速成长时期,无论是理论发展、哲学基础、方法论,还是研究主题,西方经济地理学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一方面,在研究中体现出越来越强的学科交叉性,将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及理论都纳入分析框架;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地理学呈现出多种思潮共存的现象,从新区域主义,到制度、文化、关系转向,再到演化经济地理和政治经济地理学,甚至还与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展开激烈争论。通过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之间的开放而具有建设性的交锋,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将得到强化,这种多元化将是持续繁荣和创新的源泉[132]。

(2)呈现愈来愈强的制度、文化倾向。20世纪8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发展可以模拟空间集聚经济的新数学模型,自认为重新发现了经济地理学,将其称为“新经济地理学”。认同这一观点的地理学家不多,越来越多的经济地理学家开始倾向于用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来解释现实中的经济地理现象,也将其称为“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者们强调即使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活动也是嵌入在当地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系统中,并与之密不可分。

(3)积极应对后工业化社会提出的新问题。随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知识经济和服务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相应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也迅速转向知识创造、服务业及大众消费等新领域,出现创新地理、金融地理以及消费地理等分支。面对后工业化出现的城市与社会问题,西方经济地理学更加关注工人(尤其是女性劳动者)、种族与经济隔离等与经济地理学现象之间的关系。金融危机也激发了金融地理研究快速发展。

(4)地理尺度走向两端—全球与地方,国家的角色淡化。在全球化和后现代社会的双重背景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空间层次向全球和地方层面延伸,注重考查经济活动的全球组织方式及地方化的特殊性研究,强调全球—地方链接的重要性。

(5)研究视角越来越微观,定性研究方法凸显。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逐渐由宏观区域和产业转向微观企业、家庭和个人,在不同层次的研究中也更加强调“人”的作用及个体受到的影响。与此同时,案例分析、结构化访谈、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日益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出现这一转变的原因是经济地理学者更加关注经济活动的内在机制,而非表面的相互关系。当然,计量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空间分析等定量方法仍旧占据重要地位。

(6)研究具有更多政策含义。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经济地理学在政策研究中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对公共政策的评价、研究及制定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更加关注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大胆采用政策学的研究范式,从将政策作为研究对象,逐渐发展为实践性更强的政策参与,研究主题聚焦于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探讨区域发展、区域治理、企业发展环境、全球贸易与投资等领域,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很多热点领域的政策转向。

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和全球化时代,西方经济地理学重新认识了的“经济”和“空间”。这种重新认识基于经济活动的结构性变化及其与所在的制度环境的复杂关系。中国在过去30多年经历了社会经济制度环境的巨大变迁,经济转型是企业面临的最大制度环境,重塑了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系统深入地解读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变需要基于

8期贺灿飞等: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1219转型制度环境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理论突破,西方经济地理学者的理论自信值得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学习。

与侧重理论思辨的西方经济地理学相比,中国经济地理学更注重实践,学科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是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学术思维与研究成果更多以实践为导向。在多年的学科发展中,一些研究成果停留在一般的描述与汇总,缺乏纵深的原因挖掘和关联分析。因此,中国经济地理学应以本国的现实问题为基础,加强理论探索,尤其是对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的思考。

经济地理学虽是地理学的一支,但本身也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西方经济经济地理学已经进入大融合阶段,不仅受到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还吸引社会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探讨,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在这种大融合的背景下得到很大提高。中国经济地理学也可以提高学科包容性,加强多学科之间的理论辩论和方法上的相互借鉴,提高地理学的学术影响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Piore M,Sable C.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New York:Basic Brooks,1984.

[2]Scott A.New Industrial Spaces:Flexi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North America and

Western Europe.Pion Ltd.,1988.

[3]Storper M.The Regional World: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Guilford Press,1997.

[4]Storper M.The Regional World: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7.

[5]Miao C H,Wei Y H et al.New Economic Geographies.Beijing,China:Science Press,2011.[苗长虹,魏也华等.新经

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Bathelt H,Glückler J.Toward a 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3,3(2):117-144.

[7]Storper M,Walker R.The Capitalist Imperative:Territory,Technology,and Industrial Growth.Oxford:Blackwell,1989.

[8]Cooke P,Morgan K.The Associational Economy:Firms,Regions and Innov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9]Rigby D L,Essletzbichler J.Evolution,process variety,and regional trajectorie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US

manufacturing.Economic Geography,1997,73(3):269-284.

[10]Debord G.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London:Rebel Press,1967.

[11]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Blackwell(Original work published1974),1989.

[12]Harvey D.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London:Edward Arnold,1973.

[13]Massey D.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ur.Macmillan:Basingstoke,1984.

[14]Castells,M.1977.The Urban Question.London:Edward Arnold.

[15]Barnes T J.Political economy I:'the culture,stupid'.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5.19(3):423-431.

[16]David Sadler.Concepts of class in the contemporary economic geography//Sheppard Eric.A Companion to Economic

https://www.doczj.com/doc/7c9348143.html,,2008.

[17]Aglietta M.A Theory of Capitalist Regulation:The U.S.Experience.London:New Left Books(Original work

published1976),1979.

[18]Swyngedouw E.Neither global nor local:'Glocalization'and the politics of scale.Spaces of globalization:Reasserting

the Power of the Local,1997,137:140-142.

[19]Swyngedouw E A.The Mammon quest.'Glocalisation',interspatial competition and the monetary order: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cales.Cities and Regions in the New Europe,1992:39-68.

[20]Swyngedouw E A.Territor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space/technology nexus.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92:417-433.

[21]Christopherson S.Why do national labor market practices continue to diverge in the global economy?The'missing

link'of investment rules.Economic Geography,2002,78:1-20.

[22]Bathelt H,Gertler M S.The German variety of capitalism:Forces and dynamics of evolutionary change.Economic

Geography,2005,81:1-9.

[23]Dunford M.Old Europe,new Europe and the USA:Comparative economic performance,inequality and market-led

models of development.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2005,12:149-176.

[24]Clark G L,Wojcik D.The Geography of Finance:Corporate Governance in a Global Marketpla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5]Dixon A D.Variegated capitalism and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Towards a common agenda.Progress in Human

地理学报

1220

69卷Geography,2011,35(2):193-210.

[26]Liao Sengjiao.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tools VOSviewer and Citespace.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2011,21(7):137-139.[廖胜姣.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VOSviewer与Citespace的比较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7):137-139.]

[27]Chen C.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4,101(Suppl.1):5303-5310.

[28]Chen 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29]Miao Changhong,Fan Jie,Zhang Wenzhong.New perspectives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economic

geography:A critical assessment of"The New Geography"of"The New Regionalism".Economic Geography,2002,22

(6):644-650.[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区域主义的兴起.经济地理,2002,22

(6):644-650.]

[30]Amin A.An institutionalist perspective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9,23(2):365-378.

[31]Morgan K.The learning region:Institutions,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Regional Studies,2007,41(S1):S147-

S159.

[32]MacKinnon D,Cumbers A,Chapman K.Learning,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cent

debate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2,26(3):293-311.

[33]Amin A,Thrift N.Globalization,Institutions,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4]Pike A,Rodríguez-Pose A,Tomaney J.Handbook of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Routledge,2010.

[35]Harvey D.The New Imperial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6]Coe N M,Hess M,Yeung H W et al.'Globalizing'regional development:A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perspectiv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4,29(4):468-484.

[37]Martin R,Sunley P.Path dependence and regional economic evolution.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6,6(4):

395-437.

[38]Asheim B,Cooke P,Martin R.Cluster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explorations.Economic

Geography,2008,84(1):109-112.

[39]Florida R,Mellander C,Stolarick K.Inside the black box of regional development:Human capital,the creative class

and tolerance.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8,8(5):615-649.

[40]Neilson J,Pritchard B,Yeung H W C.Global value chains and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in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An introduction.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14,21(1):1-8.

[41]Gereffi Gary,Miguel https://www.doczj.com/doc/7c9348143.html,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No.149.ABC-CLIO,1994.

[42]Peck J,Yeung H W.Remaking the Global Economy:Economic-geographical Perspectives.London,Thousand Osaks

and Delhi:Sagepublication,2005:3-23.

[43]Walker R L.Is there a service economy?Science and Society,1985,49:42-83.

[44]Allen J.Service industries:Uneven development and uneven knowledge.Area,1988,20:15-22.

[45]Jin Lixia,Li Xun.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modern labour geography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significance for

China.Human Geography,2013,28(3):7-14.[金利霞,李郇.西方现代劳动力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研究的意义.

人文地理,2013,28(3):7-14.]

[46]Herod A.From a geography of labor to a labor geography:Labor's spatial fix and the geography of capitalism.

Antipode,1997,29(1):1-31.

[47]Peck J.Work-place:The Social Regulation of Labor Markets.Guilford Press,1996.

[48]Mitchell D.The Lie of the Land:Migrant Workers and the California Landscap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49]McDowell L.Capital Culture:Gender at Work in the City.John Wiley&Sons,2011.

[50]Castree N,Coe N,Ward K et al.Spaces of Work:Global Capitalism and Geographies of Labour.Sage,2003.

[51]Castree https://www.doczj.com/doc/7c9348143.html,bour geography:A work in progr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7,31(4):

853-862.

[52]Cu?at A,Melitz M J.V olatility,labor market flexibility,and the patter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12,10(2):225-254.

[53]Fan C C.The elite,the natives,and the outsiders:Migration and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in urban China.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2,92(1):103-124.

[54]Kelly P F.Spaces of labour control: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from Southeast Asia.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2,27(4):395-411.

[55]Castree,https://www.doczj.com/doc/7c9348143.html,bour geography:A work in progr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7,31

(4):853-862.

[56]Schumpeter J 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 Inquiry into Profits,Capital,Credit,Interest,and the

8期贺灿飞等: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1221 Business Cycle.Transaction Publishers,1934.

[57]Liu Wei,Li https://www.doczj.com/doc/7c9348143.html,rmal institutions and linkage of regional technical innovation:perspectives of economic

geography.Human Geography,2012,27(2):107-112.[刘炜,李郇.区域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和联系: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人文地理,2012,27(2):107-112.]

[58]Polenske K R.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Innov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59]Mason C.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and 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high-tech cluster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Clusters:Cases and Policies.Cheltenham,UK and Northampton,MA,USA:Edward Elgar,2008:33-

53.

[60]Asheim B,Gertler M.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2005:291-317.

[61]Fischer M M.Metropolitan Innovation System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ree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Europe.

Springer,2001.

[62]Crevoisier O,Jeannerat H.Territorial knowledge dynamics:From the proximity paradigm to multi-location milieus.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9,17(8):1223-1241.

[63]Soete L L G,Verspagen H H G,Weel B J.Systems of innovation.United Nations Univ.,Maastricht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re on Innovation and Techn.,2009

[64]Handbook of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11.

[65]Scott A J.Creative cities:Conceptual issues and policy questions.Journal of urban affairs,2006,28(1):1-17.

[66]Drake G.'This place gives me space':Pla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Geoforum,2003,34(4):511-524.

[67]Feldman M P.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Springer,1994.

[68]Howells J R L.Tacit knowledge,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Urban studies,2002,39(5/6):871-884.

[69]Chen Lihui.Changing and its meaning of the issues on the consumption space discussing the trends on geographies of

consumption in the West.World Regional Studies,2010,19(1):86-93.[陈丽晖.消费空间研究关注点的转变及其意义:兼论西方消费地理研究动态.世界地理研究,2010,19(1):86-93.]

[70]Leach W R.Transformations in a culture of consumption:Women and department stores,1890-1925.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1984:319-342.

[71]Wolff J.The invisible flaneuse.Women and the literature of modernity.Theory,Culture&Society,1985,2(3):37-46.

[72]Benson S P.Counter Cultures:Saleswomen,Managers,and Customers in American Department Stores,1890-1940.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7.

[73]Abelson E S.When Ladies Go A-thieving:Middle-class Shoplifters in the Victorian Department Sto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74]Buck-Morss S.The Dialectics of Seeing:Walter Benjamin and the Arcades Project.Mit Press,1991.

[75]Dowling R M.Shopp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emininity in the Woodward's Department Store,Vancouver,1945to

1960.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1991.

[76]Williamson J.I-less and gaga in the West Edmonton Mall:Towards a pedestrian feminist reading//The Anatomy of

Gender:Women's Struggle for the Body.Ottawa:Carl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97-116.

[77]Coe N M,Kelly P F,Yeung H W C.Economic Geography: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Oxford:Blackwell,2007.

[78]Mackay,H.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7.

[79]Ducatel K,Blomley N.Rethinking retail capit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0,14(2):

207-227.

[80]Christopherson S.Market rules and territorial outcomes:The case of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3,17(2):274-288.

[81]Clark G L.Costs and prices,corporat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nd region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3,25(1):

5-26.

[82]Clark G L.Strategy and structure:Corporate restructuring and the sco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nk cost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4,26(1):9-32.

[83]Sheppard E.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John Wiley&Sons,2008.

[84]Flynn A,Marsden T.Food regulation in a period of agricultural retreat:The British experience.Geoforum,1992,23

(1):85-93.

[85]Crang P.Displacement,consumption,and identit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6,28(1):47-67.

[86]Miller D.A Theory of Shopping.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8.

[87]Gregson N,Crewe L,Brooks K.Second Hand Worlds.Second Hand Worlds,2002.

[88]Crewe L.Geographies of retailing and consumption:markets in motion.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3,27(3):

352-362.

[89]Bridge G.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A sympathetic critique.Geoforum,2008,39(1):76-81.

[90]Soyez D,Schulz C.Facets of an emerging 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EEG).Geoforum,2008,39(1):17-19.

[91]Siebert H.Spatial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1985.

地理学报

1222

69卷[92]Deacon R T,Kolstad C D,Kneese A V et al.Research trends and opportunities in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1998,11(3/4):383-397.

[93]Quaas M,Lange A.Economic geography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Mimeo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2004.

[94]Grazi F,van den Bergh J C J M,Rietveld P.Spatial welfare economics versus ecological footprint:Modeling

agglomeration,externalities and trade.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7,38(1):135-153.

[95]Rauscher M.International trade,foreign investment,and the environment.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2005,3:1403-1456.

[96]Hayter R.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Geography Compass,2008,2(3):831-850.

[97]Gibbs D.Prospects for an 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Linking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regulationist

approaches.Economic Geography,2006,82(2):193-215.

[98]Brereton F,Clinch J P,Ferreira S.Happiness,geography and the environment.Ecological Economics,2008,65(2):

386-396.

[99]Costantini V,Mazzanti M,Montini A.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innovation and regional spillovers//Paper presented

at the DIME Final Conference,2011,6:8.

[100]Heidkamp C P.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spatially conscious'economic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Geoforum,2008,39(1):62-75.

[101]Leyshon A.The limits to capital and geographies of money.Antipode,2004,36(3):461-469.

[102]Harvey D.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2010.

[103]Harvey D,Chatterjee L.Absolute rent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space by governmental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tipode,1973,6:22-36.

[104]Leyshon A.Geographies of money and finance I.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5,19(4):531-543.

[105]Wu Wei,Liu Weidong,Liu Yi.Progress in financial geography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geographers.Progress in Geography,2006,24(4):19-27.[武巍,刘卫东,刘毅.西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地理科学进展,2006,24(4):19-27.]

[106]Li Xiaojian.A theoretical review of financial geography and study of financial geography in China.Economic Geography,2006,26(5):721-725.[李小建.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经济地理,2006,26(5):721-725.]

[107]Leyshon A.Geographies of money and finance II.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7,21(3):381-392.

[108]Leyshon A.Geographies of money and finance III.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8,22(3):433-446.

[109]Martin R.Financialization of Daily Life.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02.

[110]Hall S.Geographies of money and finance I:Cultural economy,politics and place.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1,35(2):234-245.

[111]Hall S.Geographies of money and finance II:Financialization and financial subject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2,36(3):403-411.

[112]Langley P.The Everyday Life of Global Finance:Saving and Borrowing in Anglo-America:Saving and Borrowing in Anglo-Americ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113]French S,Leyshon A,Wainwright T.Financializing space,spacing financialization.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1,35(6):798-819.

[114]Clark G L,Wójcik D.The Geography of Finance: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OUP Catalogue, 2007.

[115]Smith S J,Munro M,Christie H.Performing(housing)markets.Urban Studies,2006,43(1):81-98.

[116]Leyshon A,Roger L,Colin C W.Alternative Economic Spaces.Sage,2003.

[117]Liu Weidong,Jin Fengjun,Zhang Wenzhong et al.Progress in Economic Geography(2006-2011).Progress in Geography,2011,30(12):1479-1487.[刘卫东,金凤君,张文忠等.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2):1479-1487.]

[118]Harvey D.What kind of geography for what kind of public policy?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74:18-24.

[119]Miao Changhong.Western economic geography in transformation:Institutional,cultural,relational and scalar turns.

Human Geography,2004,19(4):68-76.[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人文地理,2004,19(4):68-76.]

[120]Barnes T J,Peck J,Sheppard E et al.Introduction:Paradigms Lost//Barnes T J,Peck J,Sheppard E.Reading Economic Geography.Oxford,UK: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8:13-18.

[121]Peck Jamie.Fuzzy old world:A response to Markusen.Regional Studies,2003,37(6/7):729-740.

[122]Martin R,Sunley P.Deconstructing clusters:Chaotic concept or policy panacea?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3(1):5-35.

[123]Newman P.Changing patterns of regional governance in the EU.Urban Studies,2000,37(5/6):895-908.

8期贺灿飞等: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1223 [124]Massey D B.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ur: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London:Macmillan, 1984.

[125]Ji Xiaolan.An analysis of the British urbanization and its revelation.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ECUST,2004,19(2): 97-101.[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2):97-101.] [126]Ward K.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Activist,participatory,and policy geographie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7.

[127]Peck J,Barnes T.Introduction:Dispatches from the Fifth Summer Institute in Economic Geography.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14,66(1):1-3.

[128]Gereffi G,Humphrey J,Sturgeon T.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5,12(1):78-104.

[129]Markusen A.Fuzzy concepts,scanty evidence,policy distance:The case for rigour and policy relevance in critical regional studies.Regional Studies,1999,33(9):869-884.

[130]Murphy A B.Geography's plac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7,31(1):121-141.

[131]Murphy A B.Enhancing geography's role in public debate.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6,96(1):1-13.

[132]Sheppard Eric.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John Wiley&Sons,2008.

Progress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West:

A literature review

HE Canfei,GUO Qi,MA Yan,FAN Shuaibang,ZHAO Yujia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Peking University-Lincoln Institute Center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Land Polic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Since the1980s,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into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with the dominance of knowledge based economies and services.The societ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make the space-economy relations more complex.Economic actors are embedded in the complex global-local system.Economic geography starts to go beyond economics and widely borrows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sociology,management, institutional economics,anthropology,and cultural studies.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the progress in the western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documenting the changes of research perspectives,progresses in hot research areas and policy relevance.The mainstream economic geography has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turns in research perspectives,including new regionalism,institutional turn, cultural turn,relational turn and evolutionary turn.Political economy remains one of the influential perspectives in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geography,especially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network of economic geography built with key words,this paper identifies eight hot research areas in the wester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views their progresses in research.Those areas include reg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industrial geography,economic globalization,labor geography,innovation geography,consumption geography,financi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Finall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key features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west and proposes some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geographers in China.

Key words:western economic geography;postindustrial society;hot research areas;literature review

地理学名词

地理学名词 地理学思想史history of geographic thought 总结和归纳地理学各学派的概念、观点、理论、方法、学科结构等学术思想及其社会影响的历史线索,以启发未来学术创新的系统思想。 地理学geography 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 区域地理学regional geography 研究地球表层某一地域地理环境的形成、结构、特征、演化过程以及区域分异规律,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地理系统geographical system 地球表层中所有地理要素构成的时间、空间动态整体。可分为自然地理系统和人文地理系统,二类系统相互作用,紧密联系。 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 地带性zonality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近于带状分布,按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更叠现象。 自然区划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根据自然环境的及其组成成分发展的共同性、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地表划分为具有一定等级关系的地域系统。包括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自然区划。 自然景观natural landscape 景观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综合体,是文化景观形成的基础。 土地覆被land cover 覆盖地表的自然营造物或人为建造物。 地貌学geomorphology 研究地球表面(包括大陆和海洋)形态发生、发展和分布的学科。又称“地形学”。 地貌landform 地球表面(包括海底)的各种形态。由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而形成。河流阶地river terrace 由河流作用形成沿河谷两侧伸展、且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形。阶地高度由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间的垂直距离来确定。 构造地貌structural landform 地质构造和地壳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地貌。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 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气候学climatology 研究气候的特征、分布、形成和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物候学phenology 研究自然界动、植物生命各阶段因受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季节性现象及其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季风气候monsoon climate 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干冷,夏季湿热。 水文地理学hydrogeography 研究地表各类水体性质、分布、形态特征、动态变化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 流域drainage basin 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或湖泊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的总和。 水系river system 地表径流对地表产生侵蚀以后所形成的河槽系统。由干流、各级支流及与河流相通的湖泊、沼泽、水库等组成。 水资源评价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对某一地区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进行定量计算,并分析供需平衡及预测其变化趋势。 生态需水ecological water need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维系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存和一定生态环境质量(或生态建设要求)的最小水资源需求量。它包括天然生态系统保育 与人工生态建设所必需的水量。 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研究生物有机体过去和现在的地理分布的学科。 染色体地理学chromosome geography 以细胞遗传学为背景,研究种系发生、地理分布、区系起源和演化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1

《经济地理学》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6.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7.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8.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9. 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10. 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概念题:

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11.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2.简述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3.简述胡佛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简述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基本思想。 15.简述霍特林模式。 16.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分析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方法特点。 18.简述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19.简述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2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2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1.概念题: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概念题: 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接触扩散;等级扩散。2.简述企业成长的动因。 3.简述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4.试述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 5.简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 6.试述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演化经济地理_经济学与地理学之间的第二座桥梁_颜银根(1)

第32卷第5期2013年05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2,No.5May,2013 收稿日期:2012-09;修订日期:2013-0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AZD00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001)。作者简介:颜银根(1981-),男,江苏大丰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演化经济地理、区域与城市经济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 政策等研究。E-mail:yyg1981@https://www.doczj.com/doc/7c9348143.html, 通讯作者:安虎森(1952-),男,朝鲜族,吉林安图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E-mail:husen@https://www.doczj.com/doc/7c9348143.html, 788-796页 1经济学与地理学的对话 长期以来,经济学和地理学并没有太多的互动。经济学教科书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生产和消费活动都发生在针尖上,没有任何空间维度;土地或者距离在主流经济学中很少被涉及到;空间及其主要组成要素在很大程度上,要么被等同看待,要么被忽略(Combes et al,2008)。而在经济学家看来,地理学家的分析和评论缺乏严谨的定量分析,只是一些描述性的概念(Jovanovic,2009)。作为两大独立的阵营,经济学和地理学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 经济学和地理学之所以没有共同的语言,是因为两者相互融合并不容易。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中缺乏空间维度,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想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中,只是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V on Thunen(1826)在研究工业经济时期农作物的区位时,尝试性的将空间纳入到经济学中。然而,这一研究并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家们的 足够重视,直至Alonso(1964)将之发展并形成了城市经济学。但是,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过窄,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或区域的经济活动时就好像城市或区域是“漂浮的岛屿”,没有考虑城市或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Fujita et al,2005)。Hotelling(1929)的空间竞争模型是经济学中融入空间的另一尝试,然而与他同时代的经济学们只是将之看作是解释市场失灵的双寡头垄断(Combes et al,2008)。这两次尝试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与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放弃传统的规模报酬不变范式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经济活动规模报酬不变,那么任意细小的生产单元都将相似,自给自足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流。商品无需流动,经济也不会出现集聚。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能够解释活动的空间集聚,但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框架下探讨这些问题并不容易,直到Dixit 等(1977)为此提供了合理的工具。 Krugman(1991)借助Samuelson(1952)的“冰山贸易成本”将空间因素融入到经济学中,由此构建 了经济学和地理学的桥梁。然而在地理学者看来, 演化经济地理:经济学与地理学之间的第二座桥梁 颜银根1,安虎森2 (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开封475001;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摘 要:经济学和地理学长期以来互动并不明显。文中首先对经济学与地理学忽视以及可能的合作进行了分 析。如果说新经济地理学构筑了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第一座桥梁,那么演化经济地理学则构筑了经济学和地理学之间的第二座桥梁。随着演化经济学的逐渐成熟,以演化经济学为基础的演化经济地理这一新兴学科逐步发展起来。文中对演化经济地理的形成、优势以及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演化经济地理继承了演化经济学中的时间和历史的因素,将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加以融合。演化经济地理在微观、中观以及宏观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演化经济地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一些重要的启示:①产业的动态化认为产业梯度转移并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②关系网络指出户籍制度放开的必要性与无效的可能;③多样性则认为单一产业发展战略具有风险性;④再演化的政策则指出政策需要具有“连贯性”。关键词:演化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产业动态化;多样性;再演化doi:10.11820/dlkxjz.2013.05.010

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习题

成本理论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 2、显形成本与隐含成本 3、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4、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5、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6、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二)难点 1、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 2、固定成本与沉淀成本的区别 3 、生产函数与成本方程的区别 4、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区别 二、关键概念 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沉淀成本 成本函数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长期成本二、习题 (一)选择题 1、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 ) A.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 .先增后减 E.无法确定 2、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 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D ) A. 1 元 B . 19 元 C. 88 元 D . 20 元 E.无法确定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 A.外部经济问题 C.规模收益问题U型,是因为(A ) B ?内部经济问题 ?边际收益(报酬)问题

E.固定成本 4、 关于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 A. 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B. 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上 C. 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某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假定两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 200公斤大饼,六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 400公斤 大饼(A ) B. 平均可变成本是上升的 C. 边际产量比平均产量高 D. 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200公斤 E. 以上说法全不准确 6. 对于一个既定的产量,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比长期边际成本大 (B ) A. 长期平均成本在上涨 B. 长期平均成本在下降 C. 短期平均成本处于最小点 D..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E.只有C 和D 正确 7、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 固定成本 C 会计成本 8、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 LAC 曲线是( A 上升的; C 垂直的; 隐性成本 生产成本 下降的; 水平的 9、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与 TC 的切点上,AC ( A ) A 是最小的; 等于MC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 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 马润潮 (美国艾肯大学地理与规划系,俄亥俄州艾肯市)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变革。除了受到世界性生产制度 及新科技发展之影响外,其学术思潮也从早期的叙述性及二战后的科学的预测性,经历了制 度转向及文化转向,进入了8O年代以后的新经济地理学时期。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开 展,是以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础的,在发展中国家不是全然适用。我们不应将中国大陆 及台湾仅仅视为测试西方理论的试验场。应以实况为基础,开发适合国情的理论,建立我们 特有的学术身份,并用它来批判主流理论之不足,与主流对话,变成主流的一部分。这应是 我们学术国际化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西方地理学;制度转向;文化转向;主流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章编号:1000-0585(2004)05—0573—09 1 前言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经历了数次大变革,大幅度地影响了其理论取 向、学术观点、研究命题及分析方法。在人文地理学的范畴内,近2O年来经济地理更拓 展出了较多的理论,成为人文地理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提升地理学在社会科学界之学术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9O年代以后,所谓的“新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学界的出现, 更加强了经济地理之学术地位。以理论研究为基讽詹g经济地理学,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及工业地理两个领域,已成为当前西方人文地理自牲流,吸引了较多的精英分子,并主导了 人文地理理论发展之方向。 反观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近年来的发展,似乎尚未能与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建立起令 人瞩目之互动关系。导致此现象之原因,在台湾方面主要是从事经济地理学者人数较少,在国外以英语发表论文的数量不多之故。在大陆方面,经济地理学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的[1q],与西方学术界缺少交流,更谈不上学术观点之交叉。就国际视野而言,海峡两岸之经济在近年来皆有出色的表现,尤其是大陆的经济在国际上已扮演了一个主要的角色。加之中国又是历史悠久的人口大国,理应在每一门学科上,皆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大国,是不能在国际学术界中缺席的,包括经济地理学。从实际的工作考核层面而言,现在海峡两岸学术界皆强调学者须在有较高水平之国际 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因此,我们应该对国际学术之历史及当代的动向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以免走错方向、绕弯路、或去炒别人已抛弃的观念冷饭。每一个学术领域都是一个多 维的空间,由不同的知识论哲学取向、主要的现行理论在该领域中所占的地位、科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该领域的时空特性所构成。学者应知道个人在自己领域的多维空间内,已站在或应该占在什么位置。… 基于上述视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之历史演变及其近年来的 新动向提供一个较为广泛的介绍及论述,并借此机会倡导和鼓励海峡两岸的同行们走“学术国际化”的道路。我们要扩大视野,用主流理论来丰富我们的研究工作,以期早日迈向国际学术前沿,并能更上一层楼。本文第二部分先扼要介绍主流经济地理学流派的演变,以便了解当前主流经济学之来龙去脉。第三部分简短地评述经济学的“地理转向”及“新 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并对后一名词之适当性提出一点看法。第四部分讨论新区域地理学及其“制度转向”及“文化转向”之内涵。第五部分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与国际主流 经济地理学应有的关系,并提出未来工作应该努力的目标。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5)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与篇章安排 1.何谓经济地理学?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与其意义。 6.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7.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8.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9.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5)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五节交通与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4)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1.概念题: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人文地理学考研配套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考研真题解析

人文地理学考研配套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考研真题 解析 一、真题 一、名词解释 《货殖列传》[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真题] 答:《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二、论述题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研] 答: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如下: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①20世纪上半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就是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区位论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区域经济的整体研究。 ③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 ②一些学者根据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①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思维方式。 ②20世纪60年代末,规范区位论和实证区位分析受到行为学派的冲击。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③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的增加,一些地理学家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第1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名词解释 通达指数[中科院2012年研]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通达指数是指交通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通达指数越小,点的通达性越好,指数越大,点的通达性越差。 交通网的连接度[西北大学2012年研] 答:交通网的连接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 经济活动区位[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经济活动区位作为人类活动区位一个主要方面,在地理空间之中存在,同时地理空间也通过经济活动区位而发生作用。经济活动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生态学的理念来考察创新系统而形成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创新系统”的“生态学隐喻”;它的提出和兴起,既是创新模式演进的规律使然,也是全球创新实践的共同选择。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界掀起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潮和持续关注,但从“演化”的视角来审视区域或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学术领域。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生物进化视角揭示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功能及其演化的一般模式和动力机制;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的分析逻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要素E-关系R-功能F三维模型(ERF模型),并以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例,从构成要素(创新物种)、网络联系(创新网络)、系统功能(创新功能)等三个层面,探讨其演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同时,设计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系统演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演化状况进行综合测度;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提出推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创新生态系统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梳理阐释了生态系统、演化经济地理学、自组织理论以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发展脉络及其分析框架。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详细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结构模型及其主要功能。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创新主体(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复杂的知识、技术、文化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大小和特定结构的功能复合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发展驱动和文化引领等功能,一般由知识生产群落(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也包括一些具有知识生产功能的企业研究机构)、知识应用群落(主要是各类企业)、知识扩散群落(主要是指各类服务机构和组织)和创新环境要素(经济、政策、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构成。第二,基于“演化”的基本要义,分析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 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协同性、路径依赖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一般可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或再生期等几个阶段。演化过程和路径通常受到不同因素和多种动力的共同作用。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西方行政组织理论演变史

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一、西方早期行政组织思想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柏拉图: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政治家》。主要的观点有: (1)分工原则。社会分工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国家是由不同职业的人员所构成。主要包括三个等级:统治者,武士和工匠,分别从事管理、打仗和生产的工作。 (2)学者治国。柏拉图认为,治理国家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只有具备丰富知识的人才能担当此任,最高的统治者就是有大智慧的“哲学王”。 (3)重视教育。因为从政者需要具备很高的智慧,因此国家的统治者当以教育为首要任务,培养后备人才。 (4)依法行政。这是柏拉图晚年的结论,他认为,在现实中,紧紧依靠“哲人治国”是很困难的,应该通过制定完备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亚里士多德: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学》中。 (1)区分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行政权力;指出任何政体的国家都应该有相对应的三种机构,即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审判机构。可以说是西方三权分立制的雏形。 (2)指出了行政机构设置的重要性,认为行政机构应该按照城邦事务管理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管理的对象应当是公众事务,不同的政体应当设立不同的行政机构。 (3)崇尚法治,主张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 (4)对于从事管理的人员要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 (5)担任国家官员的人员应当具备很高的素质,既具有专业知识,也应当品德高尚。 2、16-18世纪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行政组织思想主要表现在《君主论》和《讲话集》里。主要论述了国家行政组织管理的四项原则:群众支持、组织凝聚、超人领导、生存。 官房学派:是指16-18世纪德、奥国家的财政、行政改革家和学者,因为观点彼此接近而形成的特殊集团。主张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实行有效的行政和财政制度。主要观点是:(1)建立统一有效的行政组织制度; (2)选用优秀的人才治理国家; (3)将行政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部门划分; (4)强化国家和政府的权力。 3、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汉密尔顿:主要观点体现在《联邦党人文集》中: (1)扩大行政部门的权力。洛克、孟德斯鸠等人重视立法而忽视行政,但汉密尔顿则提出应该提高和加强行政机关的权力。 (2)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组织。体现为统一(统一的行政组织)、稳定(稳定的成员和政策)、充分的法律支持(可靠的法律保障)和足够的权力(政府首脑有权否定议会制定的法律)。 密尔:主要作品是《代议制政府》。主要观点是: (1)衡量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2)行政组织的分工要合理; (3)政府的职能不当妨害公民的自由;

【发展战略】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学科体系与任务 一、研究对象与性质 二、学科体系及其任务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二、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三、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对当今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新世纪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热点 本章讨论议题: 1、理论上而言,如何认识我国经济地理研究落后于自然地理学? 2、如何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些认识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古代~19世纪末) (一)史志描述阶段(17世纪前) 1、特点 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2、代表著作 ◆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 ◆欧洲:赫尔泰的《地球的描述》(B550-475年);斯特拉波的《地理学》(B64-A20年) 此外,还有如东晋高僧法显的〈佛国记〉、唐三藏的〈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阶段(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1.特点

1)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2)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2、代表著作 ◆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阶段 1.概念的提出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标志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纵向演变, 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 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 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 (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1.区域研究尺度的变化 1)区位论 ◆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2)区域科学研究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此外,其它区域研究及全球化研究—— ◆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全球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活动全球化与信息化日益加强,把区域研究放在全球背景下,以扩大研究视野。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麦克尼提出的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的研究。 3、研究思维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 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行为主义分析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参 考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简答题 1.十八、十九世纪,对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主要有哪些? 答:1.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和利己主义的人性观 2.萨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管理作为生产的第四个独立要素。 3.欧文:对人事管理方面的探索。 2.简述西方管理理论的五个演变方向。 答:1.从总结企业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演变; 2.从“经济人”假设到“复杂人”假设的演变; 3.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的演变; 4.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演变; 5.从学派分化到相互综合的演变。 3.为什么说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一次变革? 答:1.对人性的认识有了重大升华; 2.首次提出了管理应该注重对人的研究; 3.缓和了当时的劳资矛盾; 4.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仍有巨大的现实指 导意义。 4.什么是管理运动? 答:人们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的过程。 5.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 答: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主张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

6.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和精髓是什么? 答: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精髓是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7.简述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及其基本含义。 答: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基本含义: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8.韦伯的组织理论提出官僚制有哪些特征? 答:1.合理而明确的职位分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7.合理合法的认识行政制度 9.简述韦伯组织理论关于组织类型及其权力基础的观点。 答:1.神秘型组织 2.传统型组织 3.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 10.“随大流”行为在管理理论中叫做什么行为?它属于哪一个理论的观点?该观点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经济地理学》课程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课程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3、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5、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新进展。 6、经济地理学可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哪些现实问题。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区位的含义。 2、区位理论的内涵。 3、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4、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含义。 5、影响生产活动区位的主要生产要素。 6、土地经济区位的含义及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形成的影响。 7、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8、能源及能源革命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9、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0、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1、知识经济的含义。 12、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3、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4、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5、规模经济的含义。 16、产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7、政府如何通过制定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18、区域可进入性的含义及类型。

19、区域如何通过改善可进入性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20、交通运输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21、交通网密度、连接度、通达度的含义。 22、知识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区位选择的特点。 23、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布局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传统区位理论 1、经济区位理论的内涵。 2、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3、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 4、原料指数的含义。 5、胡佛运输区位论的核心思想及对现代运输与贸易的启示。 6、廖什市场区位论的核心思想。 7、中心商品、中心地、补充区域的含义。 8、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所揭示的在市场、交通、行政三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空间系统模型。 9、中心地理论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产业区位布局原理 1、农业的涵义与特点。 2、现代农业的特征及类型。 3、影响农业区位布局的主要因素。 4、现代城郊农业园区区位布局因素。 5、工业的含义与特点。 6、影响工业区位布局的主要因素。 7、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布局产生的影响。 8、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区位布局要求。 9、现代工业区位布局的基本趋向。 10、商业的含义及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