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建设和运营情况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的现状,中国体育场馆协会近期对国内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现状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显示,截至1995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总数为615693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5个。根据近十年体育场地平均4.1%的年递增率,到2008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数量预计达到104万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7.9个,同时将建成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场馆,初步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调查,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呈以下特点:

(一)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期

随着国家和各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体育事业更加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从我们所调研的省市来看,近年来各省市陆续都对本地大型的体育设施进行了更新换代,从国家到地方在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资金、建设数量上都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这有力地推动了体育

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力度的增大改善了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数量还是建设投资规模,政府仍是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主体。

(二)社会投资逐渐增加,推动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目前,社会各界投资体育场馆热情高涨。在一些地方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成为了体育场馆建设的新渠道,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江苏省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为例,该会展中心由民营企业独立投资11.54亿元人民币建设,建成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全国范围讲,民营资本投资建设体育场馆成为了政府投资建设的有益补充,对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62个高尔夫球场中,有130个由民营或外资企业投资建设;其它如健身房、游泳馆、网球场、保龄球馆等体育场馆也成为民营或外资企业热衷的投资项目。此外,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代表的,以大型国资企业作为场馆投资建设主体的模式也成为我国场馆建设投资的新形式。奥运场馆投资巨大,国家为了减轻投资管理的财政负担,尝试由大型国资企业中信集团等四个公司组成投资管理股份公

司,对“鸟巢”、“水立方”等场馆进行投资管理,国家给予30年经营权。在场馆建设初期投资方即提出“后奥运的场馆经营管理”的课题,有效促进了场馆投资与赛后开发利用的相互结合。

(三)规划和建设理念不断更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建体育场馆数量的逐年增加,国家和地方更加重视体育场馆规划和建设,新理念不断出现。各地逐步做到了五个结合:一是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场馆建设成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二是体育场馆的规划和建设与城市经营相结合。很多地方开始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规划、建设体育场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三是体育场馆的规划和建设与自然环境以及旅游资源相结合,逐步做到了场馆与自然及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四是体育场馆的规划和建设与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需求相结合。随着全国竞赛市场的日趋活跃,赛事开始逐步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展,很多地方围绕打造品牌赛事的目的来建设体育场馆,提高了这些地方的体育设施水平;五是场馆规划和建设与运营使用相结合。如承担北京奥运会摔跤比赛的北京农业大学体育馆,在规划和建设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有效降低了场馆运营费用。

(四)体育场馆运营的内容和手段不断丰富

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内容体现了“以体为主、多种经营并存”的特点,经营结构也逐步完善。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培训等体育本体产业蓬勃发展,体检、康复、餐饮等配套服务项目不断增加,场馆冠名权、广告、连锁经营等无形资产开发形式日益丰富,形成了对体育场馆资源的全面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局面。有的地方以体为核心带动多种经营的发展,更是形成了以体为主的集运动、娱乐为一体的健身休闲圈。

(五)运营模式不断创新

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方面,除已经在许多地方采用的自管、托管和承包等方式外,最近一两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运营模式,其中以下两种较具代表性。

有的省市采用政管分离模式全面推进和深化体育事业改革。如江苏省无锡市实行体育事业管办分离,将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工作从体育局剥离,成立平级的场馆管理中心,代表政府行使政府出资人职责,确保体育场馆等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实施绩效管理,大力推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考核激励、优胜劣汰”的用人办法,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要求,拓展体育产业发展新途径。

部分地区按照市场机制投资管理城市大型体育场馆的模式,成为体育场馆管理的又一尝试。如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以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主体,聘请专业经理人进行管理,建立了盈利目标和成本控制目标,对经理人实行绩效利润提成的激励政策,并设置了一系列的标准进行控制监管。在目标范围内,经理人在经营上可以发挥更大的自由度,人事管理也完全按企业模式进行。由于完全的开放政策和责、权、利的明晰,经营效果非常显著。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多种多样的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不断涌现,充分反映了各地对体育场馆运营的积极探索。二、我国场馆建设与运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场馆的规划、建设方面的问题

1.体育场馆布局的不尽合理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体育场馆的布局在规划上仍不够完善,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体育场馆的建设过分依存于竞赛的需求,出现了场馆规划不尽合理的情况,在赛事日期的压力下,很多体育场馆缺乏足够的方案论证和规划设计时间,建成后的赛事利用水平低;二是体育场馆建设选址不当、功能定位不合理、影响赛后使用。如一些城市将场馆建在城市边缘地带,由于大型赛事活动与群众平时健身活动的服务半径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距离问题使场馆赛后运营受到很大影响;三是场馆布局与城市发展结合不够,各区域分布不均衡。有的地方体育

场馆的布局缺乏长远的目光,将大量的场馆集中在一个区域,不但不利于场馆功能的发挥还造成了场馆运营的困难。

2.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问题

我国体育场馆观众看台利用率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地方把体育场馆的建设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致使场馆建筑体积和观众规模过大。大型运动会后观众看台往往长期闲置,给政府造成了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缺乏吸引观众的高水平竞技项目,因此难以形成成熟的竞赛市场,尤其是受群众喜爱的三大球和田径项目水平偏低直接影响了群众到现场观看的热情,使体育场馆的观赏功能得不到有效利用。目前,我国体育健身消费市场和竞赛市场还不够成熟,因此为避免建设浪费,对于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给予认真研究。

3.场馆的环保节能与工艺质量问题

据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建筑能耗惊人,建造和使用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我国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增建筑中节能不达标的超过八成,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邓晓梅博士认为,很多大型建筑由于盲目求大求新求洋,在一次性的高额投资之后,往往还伴随着长期的高额运营维持费用。

上述意见是中国工程院的多名建筑专家针对我国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存在问题提出的批评。在我们对全国体育场馆现状的调查中上述意见已得到印证。例如:一些游泳跳水馆建筑风格虽宏伟壮观,但是由于建筑空间过大导致能耗过高而难以运营,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浪费。有些勉强运营的体育场馆,由于能源费用支出太高而加大了运营成本,直接导致健身消费者支出的增加。由于场馆建筑问题造成的体育场馆能源和维护成本支出过高的现实,已经成为影响场馆运营的难题。

另外场馆体育工艺技术质量问题,如:场地安全质量、采光照明、色彩噪声、使用流程等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场馆使用的重要因素。

(二)场馆运营中的问题

体育场馆的本体功能为观赏、竞赛和健身,由于受经济环境和竞技水平的制约,这三项功能的发挥均受到很大影响,目前体育场馆的运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定位不清,政策保障不足

《体育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国家法规对于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质已经明确规定。但是在公共体育场馆的实际运营中,各地普遍存在对体育场馆公益性定位不清晰的问题,给体育场馆和体育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造成较大影响,上述问题主要体现在:

(1)维修费用问题

大部分场馆建设资金由政府投入,但场馆维修资金却得不到保障(按照正常标准,场馆应五年一中修,十年一大修)。由于目前各地普遍还没有制定对待场馆公益事业的相应政策,在没有大型赛事推动的情况下,政府很难再有款项对场馆进行正常的维修。这导致许多场馆由于年久失修而无法保证正常的安全使用寿命。

(2)税收和能源费用问题

虽然体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已经非常明确,但是由于体育场馆在服务竞赛、健身和开展多种经营时必然产生收费,各地财税部门便将体育场馆等同于商业企业而采取相同的税费政策,税费种类计有:营业税、房产税、原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城建费、教育附加费、文化事业建设费等十种左右。许多地方对体育场馆的能源使用费也完全按商业标准收取。

体育场馆的开放运营需要人力、水电和维护等各种成本支出,为保障场馆的公益性质,场馆一般采取低收入措施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但是目前的税收和能源费用已成为场馆公益性运营的沉重负担,甚至导致场馆无法正常开放,有的只能“关门了之”。

(3)缺乏促进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政策

利用场馆的附属资源开展多种经营,以达到“以商养体,良

性循环”的目的应是值得倡导和鼓励的。目前世界体育场馆建设发展已经进入第五代体育场馆的时代。即公共部门接受靠体育场馆本身很少能赢利这一事实,以体育场馆的竞赛、健身功能为主、向观光旅游、餐饮娱乐、购物休闲、会议展览等全方位商业服务发展.但在我国很多地方“以商养体”的经营模式却还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

目前,各级政府对体育工作的要求与期望很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得不到对体育场馆公益事业的政策扶持。使场馆难以生存发展,其后果是背离了城市建设体育场馆的初衷、弱化了体育场馆为群众健身的社会功能、缩短了体育场馆的使用生命周期、制约了体育场馆的可持续性发展。

2、人才问题——缺乏场馆建设和运营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产业的形成,出现了对多种新的专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像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中即需要既懂体育运动规律又懂场馆建设和运营规律的专业人才,但是国家目前没有进行这类人才的职业鉴定和职业培训工作,致使这方面人才缺乏,人才队伍也不稳定,直接影响了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的质量。

(1)体育工艺技术人才

体育场馆是建筑专业与体育专业完美结合的产物。但是在场馆建设中建筑人才不懂体育,体育人才不懂建筑的尴尬局面经常

发生。目前体育总局正式批准的体育运动项目为99项,各项目之间对竞赛场地和建筑的功能要求差异极大,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一批既懂建筑技术又能熟练掌握体育功能要求的体育工艺技术人才。

体育工艺技术是融合建筑和体育两个专业的边缘学科,是体育建筑的核心技术,达不到技术要求的体育场馆即使投资再大也不能称其为合格的体育建筑。在建筑实践中由此引起的返工浪费想象不胜枚举,培养体育工艺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

(2)体育场地施工技术工人

体育场地的施工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专业,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运动场地的功能质量,但是我国不但没有对其进行职业鉴定,也没有培训技术工人的任何机构。建设部颁发的《体育场地建筑承包企业资质标准》中也没有制定对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因此竞赛场地存在施工质量的问题较为普遍。如:由于塑胶跑的裂缝、起鼓和脱层等质量问题非常普遍。某大学新建的塑胶跑道只使用四个月便由于全部鼓起而报废,成为使用寿命最短的塑胶跑道,不但造成巨大浪费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3)场馆运营管理经理人

体育场馆经理人是需要具备策划、组织、管理等综合素质的职业。首先经理人能够根据当地群众的年龄、性别、爱好策划服务项目,以保证场馆正常运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要满足大多数

群众的健身需求,以体现场馆的公益性性质;另外还需科学运营,维持场馆的安全使用寿命。目前我国这方面专业经理人才非常缺乏,这也是影响体育场馆运营效益的重要原因。

(4)场馆维护技术工人

该项人才的职业鉴定工作已经由总局人力资源中心完成,并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目前正在进行培训试点工作。

3.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很多公共体育场馆属于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集社会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于一体,存在职责不分、管办不分的现象。由于管理体制问题,经营者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产生了管理制度建设和现代化服务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场馆的发展后劲。因此,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改革开放政策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积极成果,继续改革和完善体育场馆的现代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三、对场馆建设与运营问题的初步建议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时期,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新的动力。最近,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奥运建设工地时,也对场馆的赛后运营问题极为关注。因此,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对如何抓住机遇促进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公共体育场馆定位,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1、明确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质定位

根据国家颁布的《体育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的体育馆、场地和设备是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场馆属于公益性设施,体育场馆的经营是为了维持场馆的可持续性发展,其经营收入主要用于体育场馆的再发展,进而促进体育场馆功能的发挥、实现其社会效益。因此在实际定位上,相关部门应明确界定其公益性并给予政策扶持。

2、制定对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配套的扶持政策

限于目前体育健身和竞赛表演市场不成熟,依靠体育场馆本体经营难以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建设、维护好公共体育场馆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建议政府制定对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事业相配套的扶持政策,例如:促进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融资优惠政策,保障体育场馆维护保养的资金保障政策以及降低运营成本的税收和能源费用政策等等。

3、建立“公共体育场馆发展基金”

建立由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力量资助的“公共体育场馆发展基金”,是国外保障公共体育场馆维护发展的成功经验。

参照国外成功经验,我们号召各级政府建立“公共体育场馆发展基金”。该基金由以下资金组成:列入计划的政府财政拨款、场馆缴纳的税费(通过先征后返的形式投入基金)、一定比例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以及社会赞助费和捐赠。场馆发展基金与体育彩票公益金一样,由政府财政部门掌控,专款专用,以确保体育场馆建设与维修的良性发展。

(二)科学统筹体育场馆布局,合理规划体育场馆规模

1、合理规划不同规模体育场馆建设布局

发达国家一百多年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表明,体育场馆的建设必须遵循行业建设规律,量力而行,适度建设。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场馆的规划、建设要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二是场馆的规划、建设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三是场馆的规划、建设要与全民健身体系的建设相适应。目前对体育场馆的科学布局可以从全国层面上根据我国经济带发展格

局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将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布局在人口密集、信息发达的核心城市,以保证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益。

2、重点发展社区体育中心建设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基本完成了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具备了承接高水平比赛的能力,因此体育部们应立足于对现有大型体育场馆的维护与利用。据测算到2008年我国每万人体育场地7.9个的拥有量距美、日等发达国家每万人拥有200个的数量还有较

大差距。因此建议国家制定相关标准,适度规划各级城市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鼓励建设多功能、经济、适用的社区型体育中心,真正做到为全民健身服务。

3、建立《城市体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要改变场馆规划、建设中的问题,政府的责任是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建议制定《城市体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数量、新建场馆功能质量、保证体育场馆良性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促进全民健身保障制度等内容作为衡量各级政府体育部门工作绩效的评价指标,以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

(三)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和促进体育场馆行业科学发展。

1、传达场馆呼声,做好政府助手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各类行业协会在这一时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了大批体育场馆,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场馆建设与运营暴露出很多共性问题,迫切需要专业机构进行协调。中国体育场馆协会应积极发挥政府与场馆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传达场馆的呼声,做好政府的助手。协会同时也要促进场馆与场馆之间、场馆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体育场馆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实现场馆行业的整体发展。

2、积极引导场馆建设与运营的发展

在引导体育场馆发展方面,协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响应国际奥委会倡议建立优秀体育场馆大奖赛制度。国际奥委会为提高体育场馆的建设质量,从1987年开始与国际体育设施与休闲协会和国际残奥会共同组织世界体育建筑大奖赛。该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对推动各国体育场馆建设向节能、环保及与自然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建筑政策要求,评选在建设中节约能源、环保、体育功能质量高、实用性强以及在场馆运营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优秀体育场馆,进行奖励并推荐参加国际比赛。通过评选活动的宣传,达到合理引导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发展方向的目的。

3、发挥协会人才优势,积极做好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及相关规范标准制定工作

积极完善场馆行业新职业鉴定工作,培养专业人才。该项工作可由场馆协会配合总局人力资源中心完成。近期需要进行新职业鉴定申请和培训工作的有:体育工艺设计师、体育工艺施工技术工人、场馆运营管理经理人。同时协会积极参与体育场馆的标准化制定工作,以提高协会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社会。

(四)提升体育场馆的文化内涵,大力开发无形资产。

开发体育场馆的无形资产,提升其文化内涵极其重要。例如:意大利的圣西罗、英格兰的老特拉福德等体育场,不仅仅是一处

球场的名称,更有其深刻的体育文化内涵。我国也有很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体育场馆,我们应该对其深刻的挖掘,根据其独特文化,建立自己的品牌。目前我国已有体育场馆利用现有的健身管理经验、管理品牌、管理人才和体育场地管理设备开展连锁经营的探索。

无形资产的开发在国外体育场馆经营中是最大的收入,包括冠名权、广告及知识性无形资产等。美国的大型体育场馆90%以上都进行冠名权的交易,而且收益不凡,美国休斯敦的某体育馆冠名权达到了一年一千万美金。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对无形资产重视不够,开发上更是欠缺,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一些体育场馆在无形资产开发的实际运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建议体育场馆借鉴社会上运作比较成熟行业的先进经验,聘请具有文化策划、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经理人或管理团队对体育场馆进行经营管理,提升场馆的文化内涵,做好品牌经营

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调研报告2

体育馆景观改造策划 首先对体育馆进行实地调研 一:调研地点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体育馆 二:调研时间 2012年3月2号 三:调研内容 (1):体育馆的地理位置,比 例尺度及对于校园文化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2):体育馆周围景观与建筑物之间及周边建筑之间的和谐性。(3):场地状况人群活动以及交通流线。 (4):场地的缺陷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体育馆地理位子,比例尺度及对于校 园文化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体育馆位于校园的东南角,在它的 正东面是浦江综合楼也是学校的大门 正入口,正北面是浦江食堂和宿舍楼, 东北方向是篮球场垒球场和图书馆,是 我们校园对外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我 们学校体育教育文化中心。 主馆周边还建有综合馆和游泳馆,

其中综合馆不仅作为羽毛球健美操等教育基地而且还是学校文化传播的地方;而我们学校的游泳馆又是对外开放的,在江浦地区也是设备最为齐全,面积最大的游泳馆。 整个体育馆占地面积大约30000平方米,整个建筑高度大概在二十米 左右,学校唯一可以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 比如上学期的“校长杯乒乓球赛”“谢娜个 人演唱会”等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对于学 校来讲,这里是文化传播的场所展示工大 魅力的地方,所以体育馆的重要性是举足 轻重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个经过这里的人们记住他,感叹他。 2.体育馆周围景观与建筑物之间及周边建筑之间和谐性。 作为学校标志性的建筑,必须要 有识别性和标识,而我们体育馆的标识 就是树立在广场上的“体育馆”竖式标 牌,从整体建筑上看,这个标牌显然小 了点,并且字的颜色与背景相似,很难分清。 从功能角度出发,体育馆主入口在平时基本是工作人员和学校的老师领导进出,所以平时人流量并不是很大,但是有活动的时候就很难说

城市规划专业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专业调研报告 篇一:城市规划专业历年获奖调研报告选题一览表 城市规划专业历年获奖调研报告选题一览表 篇二: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 精选范文: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共2篇)据统计,截止到XX年8月,在所有的专业院校中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有18所,占总数的十分之一;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有33所,占总数的五分之一。绝大部分院校因办学时间太短或自知办学条件与水平存在差距而未申请参加评估。通过对建设部《评估标准》的学习,对我校建筑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现状的分析,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评估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硬件(实验设备、教学科研面积、教学经费等)不足,软件(职称评定、成果认定、绩效考核)落后,迎评时间短,工作任务重。XX年6—9月,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先后考察浙江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等高校,对外校办学经验、评估经验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同时在“师生与教学管理用房”、“实验室”、“图书资料”、“科研与课程建设”四个方面与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进行了横向比较,提出基本问题与建设建议如下。 一、师生与教学管理用房建设建议1、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招生数量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为30人以上,满足

评估标准。2、增加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科教师数量按目前的招生规模来计,建筑学专业需要引进10名专业教师,城市规划专业学要引进7专业教师,建议XX年达到1:12左右。 3、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评估前应达到“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职教师人数不低于本系(学院)专职教师总数的30%,并有正教授2人以上”的评估要求,并需增加2-3名副教授以上教师。 4、扩大职称成果认定范畴(1)认可教师获奖作品和学生竞赛获奖作品,提高其科研级别,划入职称成果认定范畴;(2)增设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核心期刊种类。 5、增加教学管理用房根据生均10平方米的评估要求和其它高校平均水平,我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需教学管理用房的建筑总面积6880 m2。现有设计教室、办公室总建筑2400 m2,需增加面积4280 m2,必须增加以下用房,并满足相应的面积:(1)教学用房(使用面积2400 m2 建筑面积3500 m2 )①专业教室20间,按每间容纳30人,每间80 m2 左右,使用面积1600 m2建筑面积xx m2。②多媒体教室二间 90~100 m2/间③计算机教室一间 150 m2/间(现有学院机房70 m2/间)④评图室一间 90~100 m2/间⑤报告厅 300 m2⑥师生展览厅 200 m2(2)办公管理用房(使用面积290 m2 建筑面积450 m2 )①教学与行政办公室 250 m2②接待室 40~50 m2 6、相对独立并集中教学管理用房(1)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时期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规律,破解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难题,使体育场馆为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发展体育产业发挥更大作用。现对**州开展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 **体育场位于**市,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73503平方米,建筑面积18737平方米,能容纳观众3万人,有标准足球场和田径场各1块,配有160m2旋转彩屏和电子显示装置,以及灯光音响设备,体育场四周有商铺约3000平方米。2016年全年接待健身人数8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广场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开放场地面积12000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放时间90小时,全年经营收入万元,支出合计万元,上缴税金合计万元。 **体育馆位于**市朝阳路,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6332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有固定座位5197个,活动座位624个,有贵宾室、运动员裁判员休息室、新闻发布室等配套服务用房及设施,馆内设音响视频系统、演出灯光等,可举行篮球、排球、体操等多项体育赛事,同时也可承接各类文艺演出、商业会展等。2016年体育馆全年接待健身人数达10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

开放场地面积6000 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放时间90小时,全年收入合计76万元,支出合计万元,上缴税金合计万元。 **州民族体育馆位于个旧市金湖东路,建于1997年。为便于管理,**州人民政府于1997年9月批准成立**州民族体育馆,为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10人。目前**州民族体育馆主要运营管理的场馆有四馆一场,即体育馆、网球馆、体操馆、游泳馆、体育场。 体育馆有固定座位3338个,其中活动座位270个,有配套比赛和大型活动的会议室、办公室、运动员和裁判员休息室,馆内设音视频系统装置,配有文艺演出的基本灯光。馆外四周有面向大众开放的健身房、体育用品经营部、休闲娱乐茶庄、汽车美容等多种经营场所。 网球馆建于2016年,由6块标准的塑胶场地和一幢三层楼的配套服务功能房组成。配套用房一楼设有休闲厅、淋浴室。二楼、三楼设有对外营业的豪华标准间18间。四楼有面向社会开放的乒乓球室。网球馆既作为**州网球项目的训练场地,同时大量的时间对社会有偿开放。 体操馆建于2016年,在建盖时就着眼于面向市场。总层高为三层,一二层已面向社会出租,经营面积平方米,目前经营项目有餐饮和KTV娱乐会所。三层作为**州体操项目的训练场地,同时,训练之余对外举办健美操、幼儿体操

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建设和运营情况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的现状,中国体育场馆协会近期对国内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现状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显示,截至1995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总数为615693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5个。根据近十年体育场地平均4.1%的年递增率,到2008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数量预计达到104万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7.9个,同时将建成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场馆,初步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调查,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呈以下特点: (一)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期 随着国家和各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体育事业更加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从我们所调研的省市来看,近年来各省市陆续都对本地大型的体育设施进行了更新换代,从国家到地方在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资金、建设数量上都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这有力地推动了体育

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力度的增大改善了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数量还是建设投资规模,政府仍是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主体。 (二)社会投资逐渐增加,推动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目前,社会各界投资体育场馆热情高涨。在一些地方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成为了体育场馆建设的新渠道,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江苏省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为例,该会展中心由民营企业独立投资11.54亿元人民币建设,建成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全国范围讲,民营资本投资建设体育场馆成为了政府投资建设的有益补充,对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62个高尔夫球场中,有130个由民营或外资企业投资建设;其它如健身房、游泳馆、网球场、保龄球馆等体育场馆也成为民营或外资企业热衷的投资项目。此外,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代表的,以大型国资企业作为场馆投资建设主体的模式也成为我国场馆建设投资的新形式。奥运场馆投资巨大,国家为了减轻投资管理的财政负担,尝试由大型国资企业中信集团等四个公司组成投资管理股份公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调研报告 专业班级环艺《4》班 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2014年10月 大河博物馆调研报告 一、调研题目:博物馆设计 二、调研目的: 1.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内的空间功能布局,实地的体验其内部的 空间感受,了解博物馆内部功能的布置方法。 2.加强了解多重空间与复杂功能之间的关系,学习和借鉴他们 的设计方法和原理。 3.加深了解周边环境对博物馆的影响和关系。 4.了解认知防火消防在博物馆建筑中的作用和处理。 5.对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和拍摄。 三、调研对象:

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展示博物馆。 2、基地及其周边环境。 3、关于博物馆的资料及规范图书等。 4、河南省博物馆。 四、调研成果: 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12公里处,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从历次发掘的大量墓葬、房基等遗迹看来,这个遗址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文化层深达4-7米。引人注目的是残存的房屋。目前已发掘出房基30多座,建筑方式各异,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一号房基的墙壁高达1米,距今约有5000年,属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晚期建筑,为目前国内该时期仅存的房基。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红陶黑彩、白衣彩陶。彩陶片上绘有各种天文图像如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日珥纹等。发掘表明,先民们曾在此延续居住长达3300多年,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和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占地17亩,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馆内建有仰韶文化房基保护房、陈列室、陶艺馆、办公楼(兼文物库房)等。保护房为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四面坡瓦顶,面积400平方米;陈列室为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平面呈亚字形,面积80 0平方米;陶艺馆为砖混结构的仿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办公楼为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面积650平方米。 大河博物馆给我的感受就是尽管此处的交通便利,但是没有好好的利用,可能是由于基金不够得原因,只有一条后来修建的水泥路可以到达博物馆,其后面的一条田间小道没有利用。其西面的仓库还有一些建筑可以说是把整个博物馆挡在了后面,在107国道上还有在其北边的路上很难发现这一个建筑,这就显得其价值一般。博物馆的路标也不明显,我们几个调研的问了周围的住户,他们很多的人竟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博物馆,问路找到这个博物馆的我们竟然发现我们是在博物馆绕了一圈才找到得,当我们走在那条博物馆后面的小路上的时候还不确定我们看见的四坡屋顶是博物馆的,太不可思议了。 由于我们几个没有能进到博物馆里面,就算是馆的环境布置也没有办法看到,所以···太可悲了! 2、基地及其周边环境 基地位于现在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西边,临近老107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现在是农田,基地的西边是一些公司的仓库,很多的货车等在此过,就我感觉而言

生态建筑调研报告

生态建筑调研报告

生态建筑调研报告 班级:建筑0901 小组成员: 孙黎 01209062 9杨梓欣 01209062 9郭姝妮 01209062 2罗华钰 01209062 1 亚森 3

.09.28 1 摘要: 根据<生态建筑概论>课程调研任务 书要求,本报告选取了两个覆土建筑实例 以及两个当代的国外生态建筑实例展开 讲述,作为了解生态建筑的两个侧面。 2 关键词:生态建筑;覆土建筑;南京香榭 岛低密度住宅区生态会所;韩国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校园中心;雷根斯堡住宅;法兰 克福大厦。 3 正文: 3.1 生态建筑概述 3.1.1 生态建筑简介 生态建筑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生态建筑学的概念由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于20世纪 图1 马来西亚米那亚 大厦

60年代初提出,她将生态学结合建筑学结合在一起,将自然生态的理论同建筑设计相结合,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1969年,美国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3.1.2 生态建筑设计准则 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生态建筑不是仅靠几位建筑师就可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 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 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 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 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 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 —自然环境 (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 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图2 大别山度假别 墅

学校体育馆、风雨操场设计调研报告

风雨操场 设计调研报告

针对这次设计任务,我认为风雨操场作为一个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其设计的核心问题就是各种功能区的布置和流线的组织,那么如何设计出合理的流线来组织各个功能分区将成为风雨操场设计的关键所在。为了做好这一设计,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选取了部分学校的风雨操场进行了实地调研,现介绍如下: 一、风雨操场设计分析 (一)、风雨操场的定义和功能 就我的理解来说,风雨操场就是在室外天气条件不适宜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一个可以进行各种基本体育运动的室内空间就是风雨操场,或者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小型的体育馆。 (二)、风雨操场的设计要点 1、风雨操场的面积应满足日常体育教学的需要,也应考虑全校师生聚会的需要,在面积上应符合建设标准的规定,在设计上应符合规范要求。 2、风雨操场可具备满足学校举办各种集会、活动的使用要求,在纵轴线一端设置简易型舞台,并考虑在适当位置设置存放活动座椅的库房。 3、风雨操场的位置应与室外运动场地靠近,以便二者连成一体综合使用。 4、为方便使用,风雨操场内应设置必要的辅助用房,如体育器材室、体育教研室、更衣室、淋浴及卫生间等。 5、出入口的数量和宽度,以满足最大容纳人数的紧急疏散要求。

6、当风雨操场有对外开发的可能性时,应考虑其出入口的位置与学校出入口的关系,不应使外来使用者的交通流线穿过教学区。 7、风雨操场应采用自然采光通风,主要采光面为南北向,即风雨操场的长轴为东西向,但东西山墙上不得开设采光窗以防止产生眩光。 8、风雨操场的室内空间应满足下表要求 9、运动区四周(沿墙边)可布置活动座椅。可利用层高设置跑马廊,用来观看比赛及休息。 10、根据建筑功能,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并处理好大小空间的有机转换。充分利用建筑层高的变化及结构特点,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及建筑形象。 11、处理好风雨操场和校园整体环境的关系,对建筑风格和尺度准确定位;结合周边运动场地,合理组织各种流线设计,避免交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了解建筑系馆这一种教 学建筑的空间组成,功能分区,流线组织以及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和 各种设计要求,为自己接下来要做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调研时间:2012年5月 调研对象:郑州大学建筑系馆 建筑系馆是培养建筑师的场所,学生们从这里开始一生的建筑 师职业生涯,其建筑形式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对建筑的认识,因 此建筑系馆建筑设计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建筑系馆的设计应满足 以下的设计要求 1.建筑功能满足相应规模及行为要求; 2.功能合理,流线顺畅,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3.建筑造型在符合该类建筑特征,体现建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可有个人风格,注意与周围建筑的呼应,突出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色; 4.教学用房部分设计结合环境与气候; 5.室外场地应考虑汽车和自行车的停放; 6.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7.与现在建筑馆有方便的联系。 功能空间按照主要教学计划要素分类: 功能空间组 成

教室用房专用设计教室、评图 室 专业教育用房美术教室、计算机房、实 验室、展厅、报告厅 管理和资源区普通办公室、资料室、研 究所、工作室 功能空间按照对空间的私密程度分类: 功能空间组成 公共空间报告厅、沙龙、图书馆、资料室等, 以及开敞的公共空间 半公共半私密空间学生专教、讨论教室、讲课 教室 私密空间教师办公室,工作室、行政 办公室 实地调研: 鉴于我们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建筑系馆,我们平时也无法近距离 的接触它,感受建筑系馆里面的气氛。因次我对建筑系馆的了解也 不多,我们这次专程前往郑州大学,去参观了一下郑州大学的建筑 系馆,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的最高学府,是河南声实力最强的大学, 就全国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大学,其新校区建设也是颇为引人注目, 郑大新校区面积4845亩,在河南省绝对是其他学校所不能比的,

建筑气候分区调研报告(2013版)

《建筑物理(上)》课程调研报告(一) 调研对象:中国五大气候区代表城市及气候适应性建筑实例分析 调研时间:2013年9月16日—29日 专业班级:建筑学XXX班 姓名: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XX

摘要 通过对中国五大气候区代表城市的气候特征进行资料调查,认真分析各气候区代表城市的气候特征,并选取各气候区城市有代表性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进行探究,总结归纳出我国不同气候区气候条件对建筑的影响。从而总结得出各地建筑应该如何做到和气候很好地结合,从而达到因地制宜、节能环保的目的。 关键词 气候分区气候特点气候适应性建筑 正文 一.我国五大气候区及建筑设计要求 1.中国五大气候区: 我国一共有五大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以及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区。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房屋建筑提出不同的要求。炎热地区需要通风、遮阳、隔热,以防止室过热。寒冷地区需要采暖、防寒和保温。 2.五大建筑气候分区 为了明确建筑和气候两者之间的科学联系,使建筑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和适应气候条件,做到因地制宜,从建筑热工设计角度分区,我国可分为五个气候区,分别是:严寒地区、寒冷地区、温和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

3.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各个气候提出了相应的适应各自区域地域性气候的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二.夏热冬冷气候区 1.气候特征概述 位于省中部、江汉平原东端,位于长江中游、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区地貌为江汉平原和大别山延伸的丘陵,其中平原地区平均海拔为50米,而丘陵地区则为200米。夏季酷热、冬季寒冷。根据中国建筑气候分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ⅢB)。 号称长江沿岸三大“火炉”之一(另外二者为、),夏天闷热,冬天阴冷。一般年均气温15.8℃-17.5℃,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0.4℃;7、8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7℃。夏季极长达135天,因地处北纬3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38°,又地处陆、距海洋远,地形如盆地故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故夜晚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十分闷热,夏天普遍高于37℃,极端最高气温44.5℃。 市年降水量平均为1259.4毫米,最少仅680.5毫米;最多达2047.5毫米。 2.气候形成原因 众所周知,与所在的同气候分区的其他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地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水文状况。 地处海拔较低的长江流域河谷中,三面环山,一面敞口,呈“凹”字形地理布局,每年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云量稀少,辐射强烈,会出现几段持续性的晴热天气,使得蒸发的水气不易分散,使气温不断升高,又因地处在长江汉江两江交汇之处,并且市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大量蒸发,团团热气会将整个城市罩住,使其像一个“蒸笼”更使人感到闷热。 是一个有8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工业发达,高楼林立,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导致市闷热潮湿,素有“火炉”之称。 的冬天也异常的冷,虽然地处秦岭分割线的南方,但的冬天并不比北方城市温暖,由于处于长江,汉江两江交汇地带,市湖泊众多,造成在冬季空气十分潮湿,加上较低的气温,造成冬季气候阴冷。 3.与同气候区城市气候比较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3.1海陆影响: 上海(ⅢA):上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上海地处江海交汇的长江三角洲东部,受冬夏季风进退的影响,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上海气温最高的是7、8两月,,超过35℃的高温天数10天左右;冬季1月下旬到2月初(通常是春节期间)最冷,降雪的日子不多,有时终年无雪。3月到5月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是最好的旅游季节。这与

优秀报告范文:市体育中心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体育中心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运营效率,使体育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xx月18日至20日,xx新区党工委统战部、农工党xx支部委员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对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与市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就体育中心的基本情况、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运营计划等情况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体育中心的基本情况 (一)场馆情况。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位于xx新区东北方向的高新科技园区阿布亥沟南岸,总占地面积70.8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5.xx万㎡,主体建筑包括“一场两馆”即体育场、综合体育馆和游泳馆,为20xx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主会场。其中,体育场总建筑面积约13.xx万㎡,座位数xx万席,可以举办大型会议、展览、酒会等;综合体育馆总建筑面积约7.7万㎡,座位数1.2万席范文内容地图,设有标准篮球比赛场地,体育馆均为开敞大空间,可以进行灵活的转换分隔,赛后可承办大型文娱活动及商业展览;游泳馆总建筑面积约xx.8万㎡,座位数xx000席,设有1个国际标准跳水池、1个国际标准游泳比赛池和赛事相关功能用房,与游泳池相配套的热身训练池以及嬉水乐园等赛后设施。 目前,冰雪馆和游泳馆嬉水乐园两处规划建设项目仍未完成,其

他体育场馆已全部建设完成,同时还有配套宿舍、功能用房等;从提供的服务项目看,既可举办大型会议、展览、酒会、演唱会等商务项目,还可举办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足球、田径等体育项目。 (二)运行情况。自20xx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之后,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正式接手开始运营。到目前为止,运营主要以承办体育赛事为主,20xx年共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xx项;201xx年1月11日至3月11日,体育中心实行免费对外开放,期间共接待市民2xx5xx8人次,其中,游泳馆接待21xx08人次、体育馆接待1xx30人次、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体育场接待12xx0人次。201xx年体育中心承接各类赛事活动xxxx项,其中国家级赛事xx项、自治区级赛事8项、市级赛事52项。 二、体育中心存在的问题 体育中心因受经济环境、专技人才、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其功能和利用率发挥受到一定影响,目前体育场馆的运营及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场馆有支无收,运营成本较高。体育中心建设标准为大型甲级体育建筑群,总占地面积70.8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5.xx 万㎡,可以举办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赛事,从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结束后运营到现在,主要场馆日常开支包括水、电、燃气、供暖、物业、维修等费用,其中电费

体育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附件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填表日期:2012年月日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高校体育馆建筑设计 研究目标与内容(包括基本内容、方案论证、设计思路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这次的毕业设计的学习过程中 着重检验和培养建筑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应用实践能力 并且在这一阶段检验和复习本科阶段所接触到的相关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体育的认识也有了改观 体育馆建筑属于大型公共建筑 建筑规模大、内部功能要求较高 只有在设计前期进行详尽的结构概念设计才能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体育馆是室内进行体育比赛和体育锻炼的建筑 在交通疏散上要求规划布点要合理 充分考虑人流以及车流的影响 并且要保证大量观众的安全疏散 在平面布置上应严格按照各项国际标准 观众席要安排在最佳视觉范围内 比赛场地和练习场地应联系方便 主席台位置应按比赛仪式要求选择地位适中、视线最佳的地段 主席台人员、观众和运动员的进出路线和房间应分开 运动员入口宜设在主席台对面 裁判席、记分牌、计时装置、广播、电视和电气控制室的位置均应合理安排 以使比赛顺利进行 在剖面设计上 观众席看台的剖面设计直接影响观赏质量 看台多设计成阶梯形 坡度一般不超过30度 台阶高度一般不大于45厘米 在剖面设计中 对于场地高程的确定 应根据交通疏散、机械运输、建筑造价综合考虑 一般体育馆场地高程宜接近天然地坪和场外地坪 在屋顶结构上

体育馆跨度大 屋顶结构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占重要地位 对建筑造型起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在此南方高校体育馆的设计上 如何满足建筑的多功能使用性 以及如何是体育场地和辅助用房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使之成为一座现代化 多功能 人性化的高品质校园体育建筑是此次设计的重要任务 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1、设计问题:体育馆要求使用简便 功能齐全 其建筑形式和结构存在多样性 在设计上容易追求建筑的外观形式 而忽略了实用性 对周边环境缺乏考察调研 容易造成建筑的孤立 无法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环境影响: 2.1、采光:体育馆的侧界面采光、顶界面采光在照度、照度分布、眩光控制、阴影控制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 体育馆建筑结构选型与内部材料选择不合理 造成反光、眩光、光线过暗、光线过亮等问题 容易对"观"与"赛"的功能造成影响 2.2、通风:体育馆室内空间大、体积大、人员灯光密集对室内热环境要求较高 空气不流通常常造成热量散发不及时 增加空调系统能耗 空气流速过快或者气流组织不合理会对比赛的进行造成影响 2.3、声学:体育馆内声音容易产生混响、回声 容易对比赛产生影响 而且由于体育馆的使用需要 常常需要使用到扩声器 声音传到场外对附近地区造成噪声干扰 2.4、视觉:在高校中 体育馆可能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或者背景 在设计上一味地追求体育馆的外观形式 不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以及地域特点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姓名:吕艳臻 学号:200804411 指导老师:程炎焱

作为教学活动的场所,建筑系馆应起到贯彻教育思想和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场地的功能,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建筑系学生感受空间和环境的最直接的对象。而国内建筑系馆建设现状是,许多院系并没有专门的系馆,而旧有的教学环境已经很难满足新的需要。正如我们学校没有建筑系馆,所以导致我对建筑系馆的认识不是很深,通过这次调研,让我对建筑系馆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包括它的功能分区,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 此次调研我去了郑州大学的建筑系馆。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的概况,它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城市规划与设计两个硕士点。建筑学专业每年招生60人,城市规划专业每年招生30人,艺术设计每年招生30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城市规划与设计两个硕士点每年招生硕士生25人。建筑学院现共有教职员工68名,其中专业教师59名,实验员2人,行政管理人员7人。另返聘教师6人,外聘教师4人。建筑学院学科比较齐全,教师的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相当多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经验,并具有较强的整体环境意识。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学和科研工作尽心竭力。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和教学行政管理楼位于郑州大学新校区工科园内,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教学楼配置专用的绘图教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学生交流空间、学生作业作品展示室、评图室等,而且还有五个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建筑构造实验室、计算机室。它的设施很齐全。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郑州大学建筑系馆的设计。 功能组织分析:首先来介绍一下它的平面,它的功能组织的比较合理,把主要的使用空间也就是教学部分,布置在了主要的部位上,把次要的使用空间也就是办公及辅助空间,安排在次要的位置上,使空间的主次关系顺理成章,各得

体育馆设计调研报告赵振军

体育馆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3月1日、3月2日 调研地点:河南科技大学体育馆、新区体育馆 调研目的:1、了解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特点及内部空间组织形式;大致了解其用途。 2、学习体育馆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方法,建筑与环境及建筑内部的 功能流线和交通流线;要了解疏散的各注意事项,由于其特定的用途 和使用特征,如何疏散成了重中之重。 3、了解大空间建筑的设计要点、结构选型要求、消防疏散设计等; 4、体会立面设计和体型设计的建筑规律,体会其是以何种形式与体 育馆建筑特征的形象相吻合的。 一、体育馆建筑综述 1、体育馆建筑概述 体育场馆,作为大空间公共建筑在我国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类型不断丰富,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体育馆建筑的发展动态 体育馆建筑的发展应该朝着普及为主,多向发展,多元组成,功能多样,量体裁衣,设施机动,设备求新,复归自然,重视环境,崇尚纯真的方向前进。 3、观念的更新: 一个新的建筑类型出现的初期,人们关心的主要是满足使用需要,用途专一是首要目标。但是,当实践证明它得不到充分利用时,人们就进而考虑如何发挥潜力、提高效率而不拘泥于它是什么建筑类型,观念上的界限就会被打破。4、体育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

5、体育馆的功能分析: (1)以观众厅、比赛场地为中心,环以上各功能房间,且上述房间都容纳在观众厅升起看台的下部空间内。 (2)贵宾、领导使用房间和大部分工作人员使用房间设置在一层,观众使用的房间设置在二层。 (3)各类人员使用的功能区都有单独出入口,且在体育馆主体建筑的不同方位。 6、体育馆的内部人流分析: (1)观众人流路线是体育馆的主要流线,观众一般从室外广场上二层平台通过检票后达到观众休息厅,然后进入观众厅的观众席位上。 (2)贵宾、领导人流路线通常从一层通过单设的出入口经休息厅进入观众厅内的贵宾席或主席台。 (3)运动员人流路线从一层单设的入口进入大厅,再到运动员休息室、更衣室。比赛前可在练习场地做准备活动后,到检录处整队进入观众厅比赛场地。(4)工作人员人流路线应该设单独出入口,然后到各自岗位。在平面上应与全馆各处都有方便的联系。 (7)体育馆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a)只有观众席及比赛场地在大跨度空间内,从而节约主跨空间。 (b)在体育馆短轴两端根据需要局部附加边跨到顶从而节约建筑面积。 (c)把风道、计分记时等附属用房移出主跨外或采用悬挑的方式争取多观众席。 二、基地分析: 1、项目概述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位于河 南省开封市金明区,西邻金明大 道,北依东京大道,处于开封市 未来发展的核心地带。基地位于 金明校区东侧运动场的中心地 带,在整个校园中的位置十分突 出。基地位于一块临时苗圃内, 地形平坦,几乎没有高差。基地 周围与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 等运动场地相邻。东侧和南侧为 宽度为5m的道路,北侧为一条 同学们自发走出来的宽度达6m 的道路。 项目要求建筑面积10000 ㎡,三层以内,为乙级中型体育 馆,按举行篮球、排球等小型运 动项目的练习和比赛为主设计, 兼做文艺表演、集会、展览等多 功能用途。满足体育馆的视线设 计和声学要求。

旅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旅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旅馆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物。旅馆向顾客提供一定时间的住宿,也可提供饮食、娱乐、健身、会议;购物等服务。旅馆还可承担城市的部分社会功能。 一、旅馆建筑的发展概况 旅馆建筑、住宿设施的历史是人类文明与流动的历史,其发展过程漫长而复杂,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亦存在差异。旅馆建筑随社会生产力、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并受当时、当地的文化、艺术、建筑思潮的深刻影响。许多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也往往先用于旅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旅馆是时代的橱窗西方旅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商务旅馆时期、现代旅馆时期。各个阶段的发展有交错与渗透,并非截然隔断。

1、客栈时期: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商业、手工业繁荣的城市,庙宇已是城市活动的中心。当时宗教活动盛行,圣地庙宇举行节庆时,吸引各地人们汇集于此,在宏伟的庙宇群周围有巨大的竞技场、祭品堂,还有供人们宿食的客栈以及供国外使节住宿的迎宾馆,此即西方旅馆历史的史前期。 2、大饭店时期:十八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获得广泛发展,大资产阶级迅速掌握政权,城市逐渐成为工商业中心。至十九世纪,欧美各国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生产力提高 促进城市和交通事业发展,国内交往迅速增 加,各种旅馆应运而生。 1854年,英国伦敦建成了著名的“西方 皇家大饭店” 。1882年,在海德公园内建成 了“海德公园旅馆” ,这座爱德华时代的传 统宫殿式大饭店如今仍是五星级旅馆。1906 年建成的伦敦“皮卡迪利旅馆” 有290间客 房,至今仍受欢迎。 大饭店的建筑平面常采用对称形式,旅馆功能简单分区,首层、二层往往是公共活动用房,客房布置在上部或两翼,体型与立面则采用宫殿、府邸的形式,材质与细部,室内空间高大,装饰图案纤巧,家具豪华,陈设高雅。现在经过改建后,多数仍是世界各地区著名的高 级旅馆。 十九世纪末,在休养地、山地开 始建造休疗养、体育旅馆,1874年在 蒙布朗高地建起了法国第一个阿尔卑 斯山俱乐部。而法国第一个滑雪旅馆 建于1878年。其中,建在山地的“佩 尔纳松旅馆” 的造型使人联想到贵 族的城堡式府邸。 3、商务旅馆时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交通发展、城市膨胀,资本主义经济向全球扩展,大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开始形

建筑物理

理论课和理论实践课内容 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源于建筑热工学,本课程自上世纪50年代初设置建立以来,向前苏联学习,以传热学为学科基础。尽管与当时的应用需要基本相适应,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本专业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展,对本学科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尤其是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原有的以“改造世界”为主要目标的主动式调节控制技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建筑热工学的“被动式”设计观念逐步为大家认同,“设计结合自然”、“设计结合气候”的认识使得建筑热工学对于建筑学教育更加重要。 建筑热工学是一门关于建筑热环境的内在特征与理论的课程,它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我们要创造并控制的热环境有什么特点,和哪些因素有最重要的关联。学生在充分掌握了建筑热环境这样一个研究对象的特性的基础上才能创造性地、合理地运用现有技术,才能创造新技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打下基础,使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成为重视人-环境-自然之间关系的具有综合知识和创造力的现代建筑设计师,对学生今后无论从事科研工作还是从事设计工程应用工作都十分重要 本课程建设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建筑物理》为主干教材,配合《室内热环境设计》、《建筑物理实验》、《建筑节能设计-气候与建筑》教学参考书,将传统的建筑热工学课程逐步扩充为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课程体系。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探讨外部热环境要素的特性、室内热环境的形成原因与特性,以及人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如何通过建筑的手段去实现、创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同时,节约采暖与空调能耗。本课程是一门反映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通过学习这门科学,我们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热环境;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形成特征和影响因素;掌握改变或控制这些室内、外热环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同时,本课程也为建筑学专业学生将来参与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实践奠定理论基础、知识基础。 课程内容体系: 本课程的知识模块除绪论部分以外,主要由以下6个知识模块组成: (1)建筑传热(4学时),主要讲解建筑传热现象和建筑热过程的基础知识; (2)建筑热环境(6学时),主要讲解室内热环境各个要素的特征和关系,以及室内人体热舒适的评价; (3)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6学时),主要讲解建筑保温与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4)建筑防潮设计(4学时),主要讲解建筑防潮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5)建筑防热设计(4学时),主要讲解建筑防热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6)建筑日照设计(3学时),主要讲解建筑日照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 此外,课程内容体系的实践性环节包括以下三个模块: (1)课程实验教学(4学时),配合建筑热工与建筑节能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测试训练,增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对环境量化认识; (2)课程设计教学(0.5K),通过完成设定的设计任务,训练学生的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和表达手段; (3)调研作业(课外),调查测绘学校内主要建筑在冬季保温及夏季防热设计方面优缺点,并完成调研报告;对学生进行初步科研训练。 课程建设重点: (1)课程的建立:包括核心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研讨; (2)教材建设:主编了第一、二、三版教材,根据几年来对教材使用的经验和发现的不足,同时根据近年的摸索中对大纲的完善,目前正在编写第四版教材,对原有教材进行修订与充实完善。新版教材除了内容调整和充实以外,还附以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供兄弟院校的教师使用。 (3)学术讨论网站建设:随着在网站建设方面经验逐年成熟,担任版主的助教也越来越称职和有经验,进一步强化网络上的师生对话和交流,并进一步吸引兄弟院校的学生加入讨论。 (4)内容组织和教学引导方法的研究:组织教学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展研究,参考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课程建设难点: (1)如何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妥当地引入国际前沿性、以及课程建设小组的科研进展阶段性成果; (2)如何使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本课程的知识;

体育馆建筑调研报告

1、体育馆的功能定位 体育馆各项功能将受体育设施规格标准和规模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比赛大厅、观众席位、管理和设备用房以及附属设施和停车场,我们应分别从平面和剖面上对它们室内外的相互关系及动线计划进行分析研究。 2、平面布置 体育馆的平面、朝向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都是以自然条件为中心进行规划设计的。体育馆在总体布置的时候,应按东西为长轴,南北采光进行设计,,为避免西晒和眩光,应尽量应用自然采光。另外,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夏季的自然通风和换气,还应考虑风向因素; 相反,像田径运动场和游泳馆等室外场地,就应按南北长轴,主看台位于西侧进行设计。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西晒与迎风面的风力减小到最低限度。 3、建筑主次出入口 显而易见,处理好人流关系是设计主次出入口的关键,体育馆的人流组大致可以分为:观众、运动员和工作人员。 4、出入口与环境、道路的关系 交通方便。根据体育设施规模大小,基地至少应分别有一面或二面临接城市道路。该道路应有足够的通行宽度,以保证疏散和交通;然而,在主要出入口与干道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缓冲好集散空间,以保证不会和其他外来人流发生冲突。 便于利用城市已有基础设施; 环境较好。与污染源、高压线路、易燃易爆物品场所之间的距离达到有关防护规定,防止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并注意体育设施使用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功能流线 人流分析 体育馆人流分三种,一是观众,占总人流量的90%以上;其次是运动员或表演人员,一般50~100人;最后是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裁判、记者、来宾),占总人流量的1~3%

人流组织 人流组织的核心是路线直接短捷,避免相 互干扰,观众和工作人员、运动员、贵宾设专 门的出入口和通道、楼梯,一般将表演人员、 贵宾和工作人员的用房划归为内场,观众用房 划归为外场,内外场应有所分隔(一般将底层 归为内场,二层以上归为外场,如果两者在同 一层,则应分区布置) 6、观众厅场地设计 一.设计要点 1)场地形式、尺度除考虑较大单项运动项目之外,还应注意场地总和利用以及比赛和练习的需要 2)赛前练习场地与比赛场地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如练习场设在馆外时应有地道或暖廊联系 3)比赛场地一般按篮球场地尺寸设计,其边线以外应留有一定的缓冲地带,比赛场地≥3~5m,练习场地≥2m,如有比手球或篮球场地尺寸更大的场地要求时,可仍按篮球场

(整理)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了解建筑系馆(教学楼)建筑的设计要求,学习功能组织与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建筑造型手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调研时间: 2010年10月11日 调研地点:郑州大学新校区 调研内容:郑州大学建筑系馆 一、建筑系馆概况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为建筑学院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与条件。郑州大学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建筑系馆位于理科园之中,建筑造型符合整个理科园的建筑风格。 1 、院图书资料室 建筑学院图书资料室位于院楼一层,建筑面积321㎡,分为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档案室三部分。拥有建筑类及相关类别的中文图书7100余册,外文图书2868册;藏有建筑类及相关专业中文过刊2148册(含合订本),外文过刊3132册。图书资料室订阅的中文期刊81种,外文(包

括英、日、德、法等语种)专业期刊20种。并备有齐全的建筑法规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院图书资料室全部开架,全天对师生开放,图书利用率高。 档案室藏有专业幻灯片41475张、照片和教学录像带、光盘300余册(盘)以及相关教学文件和五年的学生作业。 2、教室情况 建筑学院教学楼和教学行政管理楼位于郑大新校区工科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教学楼配置专用的绘图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还设有学生交流空间、学生作业作品展示室、评图室,设施齐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建筑主入口空间意境的营造 建筑系楼由于其特殊的功能要求,建筑本身 往往具有教化的功能。其主入口空间意境的营 造,应在注重整体校园人文环境塑造的同时, 创造出开放的、亲切宜人的环境氛围,并努力 构建出具有一定稳性作用的多样的交流空间。 对教学楼建筑入口的处理可以用植物的构建、 台阶的起伏。栏杆的分割等等方法加以对空间 的限定和组织,丰富空 间层次,增强空间变 化,形成轻巧的室外空 间品质,使建筑入口空 间生动活泼。 建筑的出入口部分,既是室内空间的过渡空间区 域,也是室内空间的继续和延伸,它既有功能上的 要求,也有艺术处理上的要求。此外,门厅出入口 部分还需有较好的天然采光和一定的照明措施,以 满足要求。 例如郑州大学新区建筑学院主入口设计。两边的四个大柱子和黄色的框架,起到主入口导向的作用,柱子上的字体也是其更加丰富。主体建筑不规则曲向的雨棚不仅使主入口凸显出来,更使建筑系馆恢弘大气显现出来。 广州大学建筑学院入口的设计原则 运用许多建筑外部构建,如室外构建的 穿插,楼梯,连廊等等,这些建筑外部 构建都配合主题教学楼精心设计,并用 形成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的景观设计, 使其达到美的创造意境,并体现校园外 部环境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