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函数与面积专题训练

二次函数与面积专题训练

二次函数与面积专题训练
二次函数与面积专题训练

二次函数专题训练——抛物线与图形面积

1、抛物线y=x 2

-4x-5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则△ABC 面积为

2、若抛物线y=-x 2–x+6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则AB= ,此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则C 点的坐标为 ,△ABC 的面积为 .

3、已知二次函数y=x 2

–21x-2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顶点为C ,则△ABC 的面积为 .

4、若抛物线y=x 2

+ 4x 的顶点是P ,与X 轴的两个交点是C 、D 两点,则△PCD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

5、已知抛物线c bx x y ++=2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B 、C 两点,且BC=2,S △ABC =3,则b = ,c = .

6、已知二次函数y=ax 2

+bx+c 的图象经过(-1,2

5

-

),B(0,-4),C(4,0)三点,则二次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顶点D 的坐标是_______,对称轴方程是_______,

=_______

7、已知二次函数y=-2

1x 2+x+4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从右向左为A 、B 两点,与y 轴交点为C ,顶点为D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_______

9、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 (-12,0)、B (3 ,0),与y 轴交于点C ,∠ACB=90°.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P 为抛物线X 轴上方一点,若使得△PAB 面积最大,求P 坐标 (3)、P 为抛物线X 轴上方一点,若使得四边形PABC 面积最大,求P 坐标 (4) P 为抛物线上一点,若使得ABC PAB

S S ??=2

1

,求P 点坐标。

10、如图,抛物线8102

+-=ax ax y 经过ABC △的三个顶点,已知BC x ∥轴,点A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且

AC BC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探究:若点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且在x 轴下方的动点,是否存在PAB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坐标;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1如图,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 轴于点A(3,0),交y 轴于点B.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2)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A ,PB ,当P 点运动到顶点C 时,求△CAB 的铅垂高CD 及

CAB S ?

(3)是否存在一点P ,使S △PAB=89

S △CAB ,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如图,已知抛物线c x b x a y ++=2经过O(0,0),A(4,0),B(3,3)三点,连结AB ,过点B 作BC ∥x 轴交该抛物线于点C.

(1) 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 两个动点P 、Q 分别从O 、A 两点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 其中,点P 沿着线段0A 向A 点运动,点Q 沿着折线A →B →C 的路线向C 点运动. 设这两个动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 (0<t <4),△PQA 的面积记为S.

①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② 当t 为何值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并指出此时△PQA 的形状;

③ 是否存在这样的t 值,使得△PQA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P 、Q 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2-2

x

C

O y

A

B

D

1 1

13.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交x 轴于A (1,0)、B (3,0)两点,交y 轴于点C ,其顶点为D . (1)求b 、c 的值并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

(2)连接BC ,过点O 作直线OE ⊥BC 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E .求证:四边形ODBE 是等腰梯形; (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OBQ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ODBE 的面积的

3

1

?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4.二次函数62

5

412+-=

x x y 的图象与x 轴从左到右两个交点依次为A 、B ,与y 轴交于点C ,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

(2)如果P(x ,y)是抛物线AC 之间的动点,O 为坐标原点,试求△POA 的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PO=PA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5、如图,抛物线c bx x y ++-=2与x 轴交与A(1,0),B(- 3,0)两点,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1)中的抛物线交y 轴与C 点,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QAC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1)中的抛物线上的第二象限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BC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及△PBC 的面积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16、如图,已知抛物线243y x x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坐标为(1-,0).(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点A 的坐标;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是否存在点P ,与A 、B 、C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连结CA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两部分?若存在,请求出直线CM

A

B

C

二次函数的定义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二次函数的定义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有() 2y=③y=x(1﹣x)④y=﹣x(②1﹣2x)(1+2x)①y=1 A.1个B.2 个C.3个D.4 个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2.A是二次函数y=ax B.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所有实数C.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的特例 D.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非零实数 3.下列具有二次函数关系的是() A.正方形的周长y与边长x B.速度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 C.三角形的高一定时,面积y与底边长x D.正方形的面积y与边长x )是二次函数,则m等于()4.若y=(2﹣m ±2 B.2 C.﹣2 D.不A.能确定 2)是二次函数,则m的值是((m+m)5.若y= B.m =2 C.m=﹣A.1或m=3 D.m =3 ±2m=1

222中,二次函数的个数为(x),y=(x﹣1)6.,下列函数y=3x﹣x,,y=x(﹣2)5个4个D..A.2个B.3个 C )7.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二次函数中两个变量的值是非零实数A. xB.二次函数中变量的值是所有实数 2. C +bx+cy=ax的函数叫二次函数形如2 D .c的值均不能为零二次函数y=axa+bx+c中,b, )8.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2.A c为常数)一定是二次函数,函数y=ax(其中+bx+ca,b B.圆的面积是关于圆的半径的二次函数路程一定时,速度是关于时间的二次函数. C 圆的周长是关于圆的半径的二次函数.D 2)是二次函数的条件是(m﹣n)x+mx+n.函数9y=(n ≠n是常数,且m≠0 B.m、A.m、n是常数,且m 可以为任何常数m、nn≠0 D.C.m、n是常数,且 ).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属于二次函数的是(10 .速度一定时,汽车行使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A .质量一定时,物体具有的动能和速度的关系 B .质量一定时,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 C .从高空自由降落的物体,下降的高度与下降的时间的关系D )11.下列函数中,y是x二次函数的是(22 DC..A.y=x﹣1 B.1 y﹣=x+2x =xy210 y=x+﹣ 个函数:12.下面给出了6 222 y=y=;﹣②y=xy=x﹣3x;③;y=④(x⑥+x+1);⑤①y=3x.﹣1;)其中是二次函数的有(个D.4 C2A.1个B.个.3个 2)之间的关系是(t(g为常量),h13.自由落体公式与h=gt 以上答案都不对D.一次函数C.二次函数A.正比例函数 B. 的值一定是_________+kx+1是二次函数,那么k.﹣14.如果函数y=(k3 )

二次函数动点面积最值问题

二次函数最大面积 例1如图所示,等边△ ABC中,BC=10cm,点R, P?分别从B,A同时岀发,以1cm/s的速度沿线段BA,AC 移动,当移动时间 练习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 , BC=12cm,点P从点A岀发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岀发沿BC边向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岀发,分别到达B、C两点就停止移动。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 )设运动开始后第t秒,五边形APQCD的面积是Scm ,写岀S与t函数关系式,并指岀 t的取值范围。 (2) t为何值时,S最小?并求岀这个最小值。 A开始沿 Q B B边向点B以 A 2 如图,在△ ABC 中,/ B=9 0°, AB=22CM,BC=20CM ,点P 从点 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着BC边向点C以1cm/S的速度移动,P,Q分别从A,B 同时岀发。 2 求四边形APQC的面积y ( cm )与PQ移动时间x (s)的函数关系式, 以及自变 量x的取值范围。 C 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点P是BC边上不与B,C重合的任意一点点P作PQ丄AP交DC于点Q,设BP的长为x cm,CQ的长为y cm。 (1)求点P在BC上的运动的过程中y的最大值。 1 (2 )当y= cm时,求x的值。 4 4如图所示,边长为 在线段 记CD (1) 过A D P B B 1的正方形OABC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动点点E, 连接O BC上移动(不与B,C重合),连接OD,过点D作DE丄OD, 的长为 t o 1 当t=丄时,求线段DE 3 如果梯形CDEB的面积为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S,那么S是否 以及此时 (2) 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t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2 (3)当OD DE的算术平方根取最小值时, (4)求点E的坐标。 二次函数最大面积交AB D B E 能力提高 例题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 BC,AB=AD=DC=2CM,BC=4C在等腰△ PQR中,/ QPR=120 ,底边QR=6CM点B,C,Q,R在同一直线 1cm/s的速度沿直线I向左匀速移动, (1) (2) t秒时梯形 I上,且C,Q两点重合,如果等腰△ PQR以 2 ABCD与等腰△ PQF重合部分的面积记为Scm 当t=4时,求S的值。 当4< t < 10时,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A 并求岀S的最大值。 D 1 / 2

浅谈与二次函数有关的面积问题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柘城县牛城一中李中凯 一、知识和能力 能够根据二次函数中不同图形的特点选择方法求图形面积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等方法了解二次函数面积问题的基本类型,并掌握二次函数中面积问题的相关计算,从而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思想在二次函数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由简单题入手逐渐提升,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有兴趣和积极性参与数学活动。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不断反思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选择方法求图形面积 难点:如何割补图形求面积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面积问题 小结方法 1、三角形的边在轴上或与轴平行 2、不规则图形或三角形三边均不与轴平行

教学活动 例题: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D(1,-4),并经过点E(4,5),求(1)抛物线解析式 (2)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A、B,与y轴交点C 学生完成后展示过程、交流 (3)求下列图形的面积△ABD、△ABC、△ABE、△OCD、△OCE 思考:这几个图形求面积有何共同点?(三角形边特殊吗?) 小结: 教师活动追问:你能求四边形OCDB的面积吗?你有几种方法? 你肯定行:△ADE的面积如何求呢?

小结:不规则图形或三边不具特殊性的三角形如何求面积 能力提升: (4)若点F(x,y)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其 中-1≤x≤4,求当△AEF面积最大时点F的坐标及最大面积。 解决问题: (二次函数检测)17.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抛物线2(1) =-+与直线y kx y a x a x =的一个公共点为(4,8) A. (1)求此抛物线和直线的解析式; (2)若点P在线段OA上,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1)中抛物线于点Q,求线段PQ长度的最大值; (3)记(1)中抛物线的顶点为M,点N在此抛物线上,若四边形AOMN 恰好是梯形,求点N的坐标及梯形AOMN的面积.

初中二次函数计算题专项训练与答案

初中二次函数计算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 1、如下图,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C(1,0),直线与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其中A点 的坐标为(3,4),B点在轴上. (1)求的值及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A、B不重合),过P作轴的垂线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E点,设线段PE的长为,点P的横坐标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围; (3)D为直线AB与这个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的交点,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DC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原点为O,A点坐标为(4,0),B点坐标为(-1,0),以AB的中点P为圆 心,AB为直径作⊙P与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2)设M为(1)中抛物线的顶点,求直线MC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试说明直线MC与⊙P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函数是关于的二次函数,求: (1)满足条件m的值。 (2)m为何值时,抛物线有最底点?求出这个最底点的坐标,这时为何值时y随的增大而增大? (3)m为何值时,抛物线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这时为何值时,y随的增大而减小. 4、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已知AB∥CD,AD⊥DB,AD=DC=CB,AB=4.以AB所在直线为轴,过D且垂直于AB 的直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DAB的度数及A、D、C三点的坐标; (2)求过A、D、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L.

二次函数动点问题解答方法技巧(含例解答案)

函数解题思路方法总结: ⑴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⑵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⑶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ax2+bx+c=0中a,b,c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 中a,b,c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 ⑷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 坐标.或已知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ax2+bx+c﹙a≠0﹚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的二次函数;下面以a>0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总结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

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二、 抛物线上动点 5、(湖北十堰市)如图①. 已知抛物线32++=bx ax y (a ≠0)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M .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CM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②.若点E 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 、CE .求四边形BOCE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 点的坐标. 注意:第(2)问按等腰三角形顶点位置分类讨论画图再由图形性质求点P 坐标----①C 为顶点时.以C 为圆心CM 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②M 为顶点时.以M 为圆心MC 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③P 为顶点时.线段MC 的垂直平分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 。 第(3)问方法一.先写出面积函数关系式.再求最大值(涉及二次函数最值); 方法二.先求与BC 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点的坐标(涉及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再求面积。

二次函数动点问题解答方法技巧(含例解答案)33935

函数解题思路方法总结: 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ax 2+bx+c=0中a,b,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b,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 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ax 2+bx+c ﹙a ≠0﹚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a >0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总结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 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二、 抛物线上动点 5、(湖北十堰市)如图①, 已知抛物线32++=bx ax y (a ≠0)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与y 轴交于点C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M ,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CM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②,若点E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CE,求四边形BOC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点的坐标. 注意:第(2)问按等腰三角形顶点位置分类讨论画图再由图形性质求点P坐标----①C为 顶点时,以C为圆心CM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②M为顶点时,以M 为圆心MC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③P为顶点时,线段MC的垂直平 分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 第(3)问方法一,先写出面积函数关系式,再求最大值(涉及二次函数最值);方 法二,先求与BC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点的坐标(涉及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再求面积。

2020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面积问题 〖知识要点〗 一.求面积常用方法: 1. 直接法(一般以坐标轴上线段或以与轴平行的线段为底边) 2. 利用相似图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 利用同底或同高三角形面积的关系 4. 割补后再做差或做和(三边均不在坐标轴上的三角形及不规则多边形需把图形分解) 二.常见图形及公式 抛物线解析式y=ax 2 +bx+c (a ≠0) 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距离AB=︱x 1–x 2︱= a ? 抛物线顶点坐标(-a b 2, a b ac 442-) 抛物线与y 轴交点(0,c ) “歪歪三角形中间砍一刀” ah S ABC 2 1=?,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y 轴交PCD 的面 3、已知抛物线c bx x y ++=2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B 、C 两点,且BC=2,S △ABC =3,则b = , c = . 〖典型例题〗 ● 面积最大问题 1、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 (-1,0)、B (3 ,0),与y 轴交于点C ,∠ACB=90°.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P 为抛物线X 轴上方一点,若使得△PAB 面积最大,求P 坐标 (3)P 为抛物线X 轴上方一点,若使得四边形PABC 面积最大,求P 坐标 (4) P 为抛物线上一点,若使得ABC PAB S S ??=2 1,求P 点坐标。 ● 同高情况下,面积比=底边之比 2.已知:如图,直线y=﹣x +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C ,抛物线y=﹣x 2+bx +c 经过点B 、C ,点A 是 B 图1

二次函数培优专项练习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个单位,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是 2)1(2-+=x y 则原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二次函数的图象顶点坐标为(2,1),形状开品与 抛物线y= - 2x 2 相同,这个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 3.如果函数1)3(2 32 ++-=+-kx x k y k k 是二次函数, 则k 的值是______ 4.已知点11()x y ,,22()x y ,均在抛物线2 1y x =-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12y y =,则12x x = B .若12x x =-,则12y y =- C .若120x x <<,则12y y > D .若120x x <<,则12y y > 5. 抛物线 c bx x y ++=2 图像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图像的解析式为 322--=x x y ,则b 、c 的值为 A . b=2, c=2 B. b=2,c=0 C . b= -2,c=-1 D. b= -3, c=2 ★6.抛物线5)43()1(2 2+--++=x m m x m y 以Y 轴为对称轴则。M = 7.二次函数52 -+=a ax y 的图象顶点在Y 轴负半轴上。且函数值有最小值,则m 的取值范围是 8.函数245 (5)21a a y a x x ++=-+-, 当a =_______时, 它是一次函数; 当a =_______时, 它是二次函数. 9.抛物线2 )13(-=x y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 大 10.抛物线42 ++=ax x y 的顶点在X 轴上,则a 值为 ★11.已知二次函数2 )3(2--=x y ,当X 取1x 和2x 时函数值相等,当X 取1x +2x 时函数值为 12.若二次函数k ax y +=2 ,当X 取X1和X2(21x x ≠) 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 取X1+X2时,函数值为 13.若函数2)3(-=x a y 过(2.9)点,则当X =4 时函数值Y = ★14.若函数k h x y ---=2 )(的顶点在第二象限则, h 0 ,k 0 15.已知二次函数当x=2时Y 有最大值是1.且过(3.0)点求解析式? 16.将121222--=x x y 变为n m x a y +-=2)(的 形式,则n m ?=_____。 ★17. 已知抛物线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6.且顶点 的顶点到x 轴的距离是3, 那么c 的值等于( ) (A )8 (B )14 (C )8或14 (D )-8或-14 19.二次函数y=x 2 -(12-k)x+12,当x>1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值应取( ) (A )12 (B )11 (C )10 (D )9 20.若0 B.1a < C.1a ≥ D.1a ≤ 30.抛物线y= (k 2-2)x 2 +m-4kx 的对称轴是直线x=2,且它的最低点在直线y= - 2 1 +2上,求函数解析式。 31.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2,0)(-1,0)与y 轴交点是(0,-1)求解析式及顶点坐标。 32.y= ax 2 +bx+c 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与y 轴交于C ,OA=2,OB=1 ,OC=1,求函数解析式 32.抛物线562 -+-=x x y 与x 轴交点为A ,B ,(A 在B 左侧)顶点为C.与Y 轴交于点D (1)求△ABC 的面积。 (2)若在抛物线上有一点M ,使△ABM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2倍。求M 点坐标(得分点的把握) (3)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 △QAC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四边形PBAC 是等腰 梯形,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面积问题) [08湖北荆州]已知:如图,R t △AOB 的两直角边OA 、OB 分别在x 轴的正半轴和y 轴的负 半轴上,C 为OA 上一点且OC =OB ,抛物线y=(x -2)(x -m )-(p-2)(p-m)(m 、p 为常数且m+2≥2p>0)经过A 、C 两点. (1)用m 、p 分别表示OA 、OC 的长; (2)当m 、p 满足什么关系时,△AOB 12220.(1)0 2)()(2)()0 )(2)0,222020 2,1(2),2 11 (2) 2211 (2)22 1 (2) 1 2(2)1 2 2()2 AOB AOB AO y x x m p p m x p x m p x p x m p m p m p p OA m p OC P OC OB S OA OB S OA OB P m p P m P m p m S =-----=---+=∴==+-+>>∴+->>∴=+-===∴==+-=-+++∴=-=+?-令得:(整理得:(当时,. B 最大 [08湖北荆州]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AB C 中,AC =BC =4,∠ACB =90o,直角边AC 在x 轴上,B 点在第二象限,A (1,0),AB 交y 轴于E ,将纸片过E 点折叠使BE 与EA 所在直线重合,得到折痕EF (F 在x 轴上),再展开还原沿EF 剪开得到四边形BCFE ,然后把四边形BCFE 从E 点开始沿射线EA 平移,至B 点到达A 点停止.设平移时间为t (s ),移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平移中四边形BCFE 与△AEF 重叠的面积为S. (1)求折痕EF 的长; (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平移中直角顶点C 经过抛物线243y x x =++的顶点?若存在, 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直接写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 25.145101ABC BE EA FE EA Rt AC BC CAB EF EA A OA OE AE EF ∴⊥=∴∠=?∴=∴===∴=()折叠后与所在直线重合又中(,) ,折痕 ∥BA 交Y 轴于P , 2()存在.设CP 413 POC C CP AC OA OC OP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在射线上移动 ,

二次函数压轴题专题分类训练

中考二次函数压轴题专题分类训练 题型一:面积问题 【例1】如图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 (1,4),交x 轴于点A (3,0),交y 轴于点B .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2)求△CAB 的铅垂高CD 及S △CAB ; (3)设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一点P ,使S △PAB = 8 9 S △CAB ,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练习】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0),连结OA ,将线段OA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 . (1)求点B 的坐标; (2)求经过A 、O 、B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 ,使△BOC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果点P 是(2)中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x 轴的下方,那么△PAB 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及△PAB 的最大面积;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2.如图,抛物线y = ax 2 + bx + 4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4,0)、B (2,0),与y 轴交 图2

于点C ,顶点为D .E (1,2)为线段BC 的中点,BC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F 、G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顶点D 的坐标; (2)在直线EF 上求一点H ,使△CDH 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最小周长; (3)若点K 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当K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 △EFK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3.如图,已知:直线3+-=x y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抛物线y=ax 2+bx+c 经过A 、B 、C (1,0)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 的坐标为(-1,0),在直线3+-=x y 上有一点P ,使ΔABO 与ΔADP 相似,求出点P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 ,使ΔADE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 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E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C E D G A x y O B F

二次函数中动点图形的面积最值专题

中 学 复 习 学 案 年级: 9年级 科目: 数学 执笔: 内容: 《二次函数中动点图形的面积最值专题一》 目 标:1.学会用代数法表示与函数图象相关的几何图形的长度,面积 2.能用函数图象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重 点:二次函数中动点图形的面积最值的一般及特殊解法 难 点:点的坐标的求法 学习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填空 如图,抛物线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与y轴交于点C.则点A 坐标为 , 点B 坐标为 ,点C坐标为 , ΔABC的面积为 . 顶点坐标为 ,对称轴为 .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 . (2)观察下列图形,指出如何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322++-=x x y

小结:规则图形的面积可直接套用公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用割补法。 二、“二次函数中动点与图形面积”试题解析 例题:如图二次函数43 4312--=x x y 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A ,过点A 作一条直线与x 轴平行,与抛物线交于点B. (1) 求直线AC 的解析式; (2)连接BC ,求ΔABC 的面积. 变式1:若抛物线的顶点为B ,求ΔABC 的面积.

变式2:若点B 是线段AC 下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 那么,ΔABC 的面积有最大值吗?如果有,请求出. 最大面积和此时点B 的坐标. 变式3:如图,抛物线中的点A 、B 、C 与例题中的点A 、B 、C 一样,点P 是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的动点,是否存在点P ,使ABC PAC S S ??=2,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变式4:若B 、C 是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A 是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点D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大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动点问题

函数性问题专题—动点问题 函数及其图象是初中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相联系的纽带.它与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有着密切联系,中考命题中既重点考查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基础知识,同时以函数为背景的综合性问题也是命题热点之一,多数省市作压轴题.因此,在中考复习中,关注这一热点显得十分重要.以函数为背景的综合性问题往往都可归结为动点性问题,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七种题型(附例题) 一、因动点而产生的面积问题 例1:如图10,已知抛物线P :y =ax 2 +bx +c (a ≠0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与y 轴交于点C ,矩形DEFG 的一条边DE 在线段AB 上,顶点F 、G 分别在线段BC 、AC 上,抛物线P 上部分点的横坐标对应的纵坐标如下: (1 求A 、B 、C 三点的坐标; (2 若点D 的坐标为(m ,0 ,矩形DEFG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并指出m 的取值范围; (3 当矩形DEFG 的面积S 取最大值时,连接DF 并延长至点M ,使FM =k ·DF ,若点M 不在抛物线P 上,求k 的取值范围. 若因为时间不够等方面的原因,经过探索、思考仍无法圆满解答本题,请不要轻易放弃,试试将上述(2、(3小题换为下列问题解答(已知条件及第(1小题与上相同,完全正确解答只能得到5分: (2 若点D 的坐标为(1,0 ,求矩形DEFG 的面积 . 例2:如图1,已知直线

12 y x =-与抛物线2 164 y x =- +交于A B ,两点. (1)求A B ,两点的坐标; (2)求线段A B 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 (3)如图2,取与线段A B 端点分别固定在A B ,两处.用铅笔拉着这根橡皮筋使笔尖P 在直线A B 动点P 将与A B ,构成无数个三角形,这些三角求出最大面积,并指出此时P 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图2 图1 图10 第-2-页共4页 例3:如图1,矩形ODEF 的一边落在矩形ABCO 的一边上,并且矩形ODE F ∽矩形ABCO ,其相似比为1 : 4,矩形ABCO 的边 AB=4,BC=4

2017二次函数应用题专题训练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 创作者:玫霸* 2017二次函数应用题专题训练 1.利达经销店为某工厂代销一种建筑材料(这里的代销是指厂家先免费提供货源,待货物售出后再进行结算,未售出的由厂家负责处理).当每吨售价为260元时,月销售量为45吨.该经销店为提高经营利润,准备采取降价的方式进行促销.经市场调查发现:当每吨售价下降10元时,月销售量就会增加7.5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每售出一吨建筑材料共需支付厂家及其它费用100元,设每吨材料售价为x元,该经销店的月利润为y元. (1)当每吨售价为240元时,计算此时的月销售量; (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 (3)该经销店要获得最大月利润,售价应定为每吨多少元? (4)小静说:“当月利润最大时,月销售额也最大.”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2.(2010德州)为迎接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德州市把主要路段路灯更换为太阳能路灯.已知太阳能路灯售价为5000元/个,目前两个商家有此产品.甲商家用如下方法促销:若购买路灯不超过100个,按原价付款;若一次购买100个以上,且购买的个数每增加一个,其价格减少10元,但太阳能路灯的售价不得低于3500元/个.乙店一律按原价的80℅销售.现购买太阳能路灯x个,如果全部在甲商家购买,则所需金额为y1元;如果全部在乙商家购买,则所需金额为y2元. (1)分别求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市政府投资140万元,最多能购买多少个太阳能路灯?

3.(2010恩施)恩施州绿色、富硒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其中香菇 远销日本和韩国等地.上市时,外商李经理按市场价格10元/千克在我州收购了2000千克 香菇存放入冷库中.据预测,香菇的市场价格每天每千克将上涨0.5元,但冷库存放这批香 菇时每天需要支出各种费用合计340元,而且香菇在冷库中最多保存110天,同时,平均每 天有6千克的香菇损坏不能出售. (1)若存放x 天后,将这批香菇一次性出售,设这批香菇的销售总金额为y 元,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李经理想获得利润22500元,需将这批香菇存放多少天后出售?(利润=销售总金额-收购成本-各种费用) (3)李经理将这批香菇存放多少天后出售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4(2010河北)某公司销售一种新型节能产品,现准备从国内和国外两种销售方案中选择一种进行销售.若只在国内销售,销售价格y (元/件)与月销量x (件)的函数关系式为y =100 1 x +150,成本为20元/件,无论销售多少,每月还需支出广告费62500元,设月利润为w 内(元)(利润 = 销售额-成本-广告费).若只在国外销售,销售价格为150元/件,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成本为a 元/件(a 为常数,10≤a ≤40),当月销量为x (件)时,每月还需缴纳100 1x 2 元的附加费,设月利润为w 外(元)(利润 = 销售额-成本-附加费). (1)当x = 1000时,y = 元/件,w 内 = 元; (2)分别求出w 内,w 外与x 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x 的取值范围); (3)当x 为何值时,在国内销售的月利润最大?若在国外销售月利润的最大值与在国内销售月利润的最大值相同,求a 的值; (4)如果某月要将5000件产品全部销售完,请你通过分析帮公司决策,选择在国内

中考二次函数动点问题(含答案)

中考二次函数动点问题(含答案) 1.如图①,正方形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顶点在第一象限.点从点出发,沿正方形按逆时针方 向匀速运动,同时,点从点出发,沿轴正方向以相同速度运动.当点到达点时,两点同时停止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 (1)求正方形的边长. (2)当点在边上运动时,的面积(平方单位)与时间(秒)之间的函数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如图②所示),求两点的运动速度. (3)求(2)中面积(平方单位)与时间(秒)的函数关系式及面积取最大值时点的坐标.(4)若点ABCD保持(2)中的速度不变,则点ABCD沿着ABCD边运动时,ABCD的大小随着时间ABCD的增大而增大;沿着ABCD边运动时,ABCD的大小随着时间ABCD的增大而减小.当点ABCD沿着这两边运动时,使ABCD的点ABCD有个. (抛物线ABCD的顶点坐标是. [解] (1)作轴于. , . . (2)由图②可知,点从点运动到点用了10秒. 又. 两点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 (3)方法一:作ABCD轴于ABCD,则ABCD. ABCD ,即 ABCD . ABCD .ABCD .ABCD,

ABCD . 即 ABCD . ABCD ,且 ABCD , ABCD当 ABCD 时,ABCD有最大值. 此时 ABCD , ABCD点ABCD的坐标为 ABCD .(8分) 方法二:当ABCD时, ABCD . 设所求函数关系式为. 抛物线过点, . ,且, 当时,有最大值. 此时, 点的坐标为. (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性质的简单运用和几何知识,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结合题目的要求动中取静,相信解决这种问题不会非常难。 . 2. 如图①,中,,.它的顶点的坐标为,顶点的坐标为,,点从点出发,沿的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从点出发,沿轴正方向以相同速度运动,当点到达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 (1)求的度数. (2)当点在上运动时,的面积(平方单位)与时间(秒)之间的函数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②),求点的运动速度. (3)求(2)中面积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面积取最大值时点的坐标. (4)如果点ABCD保持(2)中的速度不变,那么点ABCD沿ABCD边运动时,ABCD的大小随着时间ABCD的增大而增大;沿着ABCD边运动时,ABCD的大小随着时间ABCD的增大而减小,当点ABCD沿这两边运动时,使ABCD的点ABCD有几个?请说明理由. 解: (1)ABCD.

二次函数的最大面积问题

初四数学二次函数中的最大面积专题练习题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OB ,O 为坐标原点,OA=1,tan ∠BAO=3,将此三角形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OC .抛物线y=ax 2+bx+c 经过点A 、B 、 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其横坐标为t . ①设抛物线对称轴l 与x 轴交于一点E ,连接PE ,交CD 于F ,求出当△CEF 与△COD 相似时点P 的坐标. ②是否存在一点P ,使△PCD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PCD 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抛物线c x ax y +- =2 32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并与直线221-=x y 交于B ,C 两点,其中点C 是直线221-=x y 与y 轴的交点,连接A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证明:△ABC 为直角三角形; (3)△ABC 内部能否截出面积最大的矩形DEFG ?(顶点D 、E 、F 、G 在△ABC 各边上)若能,求出最大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某基地计划新建一个矩形的生物园地,一边靠旧墙(墙足够长),另外三边用总长54米的不锈钢栅栏围成,与墙平行的一边留一个宽为2米的出入口,如图所示,如何设计才能使园地的而积最大?下面是两位学生争议的情境: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解决问题:

(1)设AB=x 米(x >0),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BC 的长; (2)请你判断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4.如图,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 过点A (6,0),B (-2,0),C (0,-3).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H 是该抛物线第四象限的任意一点,求四边形OCHA 的最大面积; (3)若点Q 在y 轴上,点G 为该抛物线的顶点,且∠QGA=45o,求点Q 的坐标. 5.如图,抛物线y=-x 2-2x+3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 (1)求A 、B 、C 的坐标; (2)设点H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且△HAB 的面积是6,求点H 的坐标; (3)点M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M 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AC 交于点E ,与抛物线交于点P ,过点P 作PQ ∥AB 交抛物线于点Q ,过点Q 作QN ⊥x 轴于点N .若点P 在点Q 左边,当矩形PQMN 的周长最大时,求△AEM 的面积. 6.如图,△ABC 中,∠C=90°,BC=7cm ,AC=5,点P 从B 点出发,沿BC 方向以2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C 出发,沿CA 方向以1m/s 的速度移动.

广州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练习题

一、二次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10分)(2015?佛山)如图,一小球从斜坡O点处抛出,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y=﹣x2+4x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y=x刻画. (1)请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 (2)小球的落点是A,求点A的坐标; (3)连接抛物线的最高点P与点O、A得△POA,求△POA的面积; (4)在OA上方的抛物线上存在一点M(M与P不重合),△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 【答案】(1)(2,4);(2)(,);(3);(4)(,).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配方法抛物线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即可求出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 (2)联立两解析式,可求出交点A的坐标; (3)作PQ⊥x轴于点Q,AB⊥x轴于点B.根据S△POA=S△POQ+S△梯形PQBA﹣S△BOA,代入数值计算即可求解; (4)过P作OA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连结OM、AM,由于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根据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设直 线PM的解析式为y=x+b,将P(2,4)代入,求出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3.再与抛 物线的解析式联立,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M的坐标. 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y=﹣x2+4x=﹣(x﹣2)2+4, 故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为(2,4); (2)联立两解析式可得:,解得:,或. 故可得点A的坐标为(,);

(3)如图,作PQ⊥x轴于点Q,AB⊥x轴于点B. S△POA=S△POQ+S△梯形PQBA﹣S△BOA =×2×4+×(+4)×(﹣2)﹣×× =4+﹣ =; (4)过P作OA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连结OM、AM,则△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 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b, ∵P的坐标为(2,4), ∴4=×2+b,解得b=3, ∴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3. 由,解得,, ∴点M的坐标为(,). 考点:二次函数的综合题

二次函数中动点图形的面积最值(初三数学)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GLOBE学科课程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中动点图形的面积最值问题》 初三年级数学备课组 一、聚焦问题 因为点动产生图形发生变化,从而面积发生变化.利用二次函数求以动态几何为背景的最值问题,是中考中的一类重要题型。这类试题能有效整合代数和几何的部分重要知识,适于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较好地渗透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 中考考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和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应用意识),GLOBE教学法要求教师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用跨学科知识、思维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根据以上的要求,本课聚焦问题如下: 1.学科知识层面: 复习强化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学会用代数式表示函数各个点的坐标,能够利用坐标计算、利用代数式表示二次函数中特定图形、动态图形的面积及其最大值。 2.学科素养层面: 通过利用代数式表示面积的方式,培养学生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能力,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和转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3.价值观引领方面: 从数到式、从点到线再到面,从静到动,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因此,本课聚焦的重点问题是:“以静制动”把动态问题变成静态问题来解、“复杂问题简单化”归纳总结提炼出这类面积问题解题模型,让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简便的解题路径,正确、快速地解题。 二、核心问题:利用割补法求多边形面积 方法要点是:把所求面积的图形进行适当割补,转化成有利于面积表达的常规几何图形。 三、分解问题 分解问题一:如何求底边平行于坐标轴的三角形面积? 问题引领1:通过坐标求三角形的底和高表示面积. 问题引领2:如何求底边平行于坐标轴的三角形面积? 分解问题二:如何利用割补法求两边均不平行坐标轴三角形的面积? 问题引领:如何利用割补法求两边均不平行坐标轴三角形的面积及其最值? 分解问题三:如何求二次函数中动点四边形的面积及最值? 问题引领:如何求二次函数中动点四边形的面积及最值?

二次函数复习专项练习

二次函数专项练习 一、二次函数图像及其性质有关 1、经过原点的抛物线是() A y=2x 2+x B 2 21) y x =+ ( C y=2x2-1 D y=2x2+1 2、已知反比例函数 x k y=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2 2 2k x kx y+ - =的图象大致为 () 4.在反比例函数y= x k 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二次函数y=kx2+2kx的图 象大致是() 5.二次函数y=ax2与一次函数y=ax+a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为() 6二次函数y=ax2+bx+c与一次函数y=ax+c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 7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ax2+bx与y=x b 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 y O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x A B C D

8图中各图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二次函数y=ax 2 +(a +c )x +c 与一次函数y=ax +c 的大致图象,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正确的是( ) 9.如图,若a <0,b >0,c <0,则抛物线y=ax 2 +bx +c 的大致图象为( ) 10.函数y=ax 2 +bx +c 和y=ax +b 在同一坐标系中,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二、与移动有关 1、抛物线y= 2 1x 2 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抛物线表达式是 A 、y= 2 1 (x -3)2-2 B 、y= 21(x -3)2+2 C 、y=21(x+3)2-2 D 、y=2 1 (x+3)2+2 2.将抛物线y=2x 2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其表达式为( ) A .y=2(x +1)2+3 B .y=2(x -1)2 -3 C .y=2(x +1)2-3 D .y=2(x -1)2 +3 3.将抛物线y=3x 2 -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抛物线为( ) A .y=3(x +2)2+1 B .y=3(x -2)2 -1 C .y=3(x +2)2-5 D .y=3(x -2)2 -2 4.抛物线y=2x 2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表达式 为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