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精)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精)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精)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精)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余杭塘栖中心区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简本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INSTITUTE OF INDUSTRY EP & D,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乙字第2007号

二OO八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由来 (1)

1.2项目地理位置 (1)

第二章建设项目内容 (3)

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3)

第三章周围环境概况 (4)

3.1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4)

3.2保护目标确定 (4)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6)

4.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6)

4.2空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6)

4.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7)

4.4固废物影响分析结论 (7)

第五章污染防治对策 (8)

5.1污染防治措施 (8)

5.2环保投资 (9)

第六章公众参与 (10)

6.1调查对象、方式与内容 (10)

6.2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10)

第七章环评总结论 (11)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由来

为进一步保护好京杭大运河,使大运河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上产生更大影响,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和运河沿岸十几个城市对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呼声日益高涨。京杭大运河被认为是我国申遗成功率极大的文化遗产地项目。

近年来,塘栖古镇的保护工作倍受各级领导关注。省委、市委相关领导在对塘栖镇进行专门考察后强调指出,保护好塘栖古镇,对于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京杭大运河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布的《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0)》,塘栖镇根据《塘栖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要求,计划将塘栖古镇保护与大运河保护开发有机结合,在加强古镇保护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京杭大运河杭州郊区段的文化内涵。目前,塘栖古镇保护工作已得到杭州市和余杭区的大力支持,并拟将保护内容纳入大运河浙江段塘栖节点综合保护项目。

因此,杭州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余杭塘栖中心区一期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求得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受杭州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承担此环评工作任务。为此,在征求环保主管部门意见的同时,我院相关人员在现场调研、资料收集、走访相关环保管理部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评价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供专家和领导审查。

1.2 项目地理位置

工程拟建地位于余杭区塘栖镇,按照保护工程的整体安排,本次项目的工程范围基本为《杭州市塘栖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所确定的塘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区域控制范围,包括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以及需要控制的区域,范围涉及的总面

积约为95.7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范围约为10.75公顷,传统风貌协调区为23.21公顷,需要控制的区域为61.74公顷。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余杭塘栖中心区一期工程简本

第二章建设项目内容

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1.1 工程性质

新建、整治。

2.1.2 工程地点

工程拟建地位于余杭区塘栖镇。

2.1.3 建设周期

建设期2年,预计2010年10月建成。

2.1.4 工程投资

项目总投资112560万元。

2.1.5 工程总范围

工程范围涉及的总面积约为95.7公顷。

2.1.6 工程主要建设项目清单

表2-1 项目建设清单

第三章周围环境概况

3.1 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3.1 水环境质量现状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2008年9月塘南酒厂渡口断面水质COD Mn指标为Ⅱ类、BOD5、NH3-N、石油类为Ⅳ类、DO指标为V类、TP指标为劣V类;2008年9月宏畔桥断面水质COD Mn指标为Ⅲ类、TP石油类为Ⅳ类、BOD5指标为V类、NH3-N、DO、指标为劣V类。因此,运河断面水质情况不容乐观,总体水质评价为劣V类水质,水体已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主要是由生活污染源、船舶运输有关。

3.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评价结果,龙船坞村常规监测因子中,SO21小时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07~0.036mg/m3,比标值范围为0.014~0.072,超标率为0;NO21小时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15~0.015mg/m3,比标值范围为<0.063~0.063,超标率为0;TSP日均浓度值范围为0.142~0.270mg/m3,比标值范围为0.47~0.90,超标率为0。评价结果表明,周围空气环境SO2、NO2和TSP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3.3 声环境质量现状

工程拟建址水北区块、新市街区块、住宅区1和住宅区2噪声昼间监测值范围为55.1~58.6dB,夜间43.5~47.6dB,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塘栖路由于交通车流量较大,昼夜均超4类标准,圆满路符合4类标准。声环境质量一般。

3.2 保护目标确定

根据现场踏勘和工程内容了解,工程区块内分布有历史文化遗存、原有居民住宅区、学校、运河等,以上均应作为保护目标。

具体见表3-1和表3-2。

表3-1 项目主要保护目标列表

表3-2 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4.1 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生活污水影响分析

项目废水经预处理至三级标准,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废水排放量约占污水处理厂废水接纳量0.99%,且项目生活污水中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污染物质可生化性好,因此,从受纳废水的复杂程度、可生化性分析,经预处理的项目废水纳管排放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项目废水经预处理达标接管送塘栖污水处理厂,不外排河道,企业只要严格落实达标接管,对周边水体环境基本无影响。

2、道路水环境影响分析

公路营运期对水体产生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暴雨冲刷路面与桥面,形成路面径流污染水体和突发性事故污染物进入水体。暴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一般不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2小时后,暴雨径流对水体的影响会逐渐减弱。本项目雨水径流经道路自身雨水收集系统汇集后接入周边道路雨水管网,并由周边道路雨水管网排入附近水体,由于本项目规模不大,雨水量不大,分散流入附近各水体后工程雨水径流不会对周围水体造成大的不良影响。

3、新市河开挖对周围河道水质和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成后,通过河道开挖,增加了河道水域面积和水域容积,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项目区域及周边区块的河网水质。同时,随着本工程新市河河道岸边绿化带及护堤的建成,将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农业面源、生活污水入河量,岸上雨水径流夹带的污染物质不易直接排入河道,从而改善河网水环境。本工程实施后,对新市河开挖优化了原有河道断面形式与结构,提高了河道的蓄水能力和防洪排涝能力。

4.2 空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汽车尾气所排污染物对地面浓度的贡献值随距离变化减轻显著。

(2)交通高峰期汽车尾气污染物贡献值浓度分布CO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最大预测值(道路红线外15m处)占二级标准值15.1%。

(3)交通高峰期汽车尾气污染物贡献值浓度分布NO2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最大预测值(道路红线外15m处)占二级标准值52.1%。

(4)对道路两侧敏感点的影响预测,比标值分别为0.151和0.521,能够符合GB3095-1996《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由此可见,本项目建成通车后CO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较小,而NO2对周围空气环境有一定影响,其特征为交通流量越大,影响越大。

4.3 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正常运行年塘栖路道路两侧距道路红线外5m处昼、夜噪声贡献基本能符合4a类昼、夜标准;但超过2类昼、夜标准,昼间最大超标值为4.7dB,夜间最大超标值为8.1dB,高峰小时最大超标值为7.2dB。昼间约30m范围外能满足2类昼间标准要求,夜间2类标准的达标距离在90m外。

(2)正常运行年圆满路道路两侧距道路红线外5m处噪声贡献基本能符合4a 类昼、夜标准;但超过2类昼、夜标准,昼间最大超标值为1.9dB,夜间最大超标值为1.7dB,高峰小时最大超标值为4.4dB。昼间约20m范围外能满足2类昼间标准要求,夜间2类标准的达标距离在20m左右。

(3)位于塘栖路两住宅等敏感点第一排建筑面向道路侧昼间能够符合4a类标准要求,夜间超出4a类标准要求,超标值约为1.5~3.2dB,高峰小时符合4a类标准要求。

(4)位于圆满路东侧规划住宅第一排建筑面向道路侧昼、夜间能够符合4类标准要求,高峰小时符合4a类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工程建成后地面段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夜间,道路两侧敏感点噪声超标较为严重。

4.4 固废物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量约为750kg/d、27t/a。由环卫部门有偿清运,则固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第五章污染防治对策5.1 污染防治措施

5.2 环保投资

根据以上污染防治措施,环保总投资为187万元,占工程总造价的0.2%。

第六章公众参与

6.1 调查对象、方式与内容

1.调查对象

本项目主要团体调查对象为工程所在地余杭区塘栖镇镇政府、乐苑社区、南苑社区、西小河社区、东小河社区、广济路社区和水北社区等等有关单位和个人,其中团体、单位20份,个人50份。

2.调查方式

采用发放调查表、随机调查形式调查公众对本次建设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3.调查内容

该项目建成实施后对被调查人员的损益情况及可接受程度。

6.2 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个人调查表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团体调查表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被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另外,我们环评期间在余杭区塘栖镇镇政府、乐苑社区、南苑社区、西小河社区、东小河社区、广济路社区和水北社区对项目还进行了两次,各10个工作日的公示和公告,公示公告期间未收到任何意见。

第七章环评总结论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余杭塘栖中心区一期工程拟建于余杭区塘栖镇,项目符合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建设项目基本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建设单位在建设本项目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要求,认真执行本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大的不利影响,并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环保角度论证,该项目的实施基本可行。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各位朋友,欢迎来杭州旅游!我们面前这条河,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它纵贯南北,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水上干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嘉兴的运河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文两位权威专家曾说:“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 京杭大运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世事沧桑,运河几度兴衰。三年前,按照还河于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要求,杭州全面启动“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一句话概括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一馆两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运河一期工程最北端——北星公园,它因紧邻北星桥而得名,大家注意公园里这7组江南水乡风格的建筑,它们是按“北斗七星”位置整体布局的,中间最高的观景阁取名北星阁,意喻北极星。夜晚上北星阁东望,可见广场上七星闪耀,非常漂亮。 请问有谁看过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的文章《故乡》?陈从周先生所说的“故乡”,就指运河边的青莎古镇。 大家现在游览的,就是依《故乡》描述设计的青莎公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浓浓古镇味,路边一丛丛的是芒草,园里还种了文竹和凤尾,樱花、紫荆花交杂其间,到了春天,你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1、航道疏浚工程中常见的难点 1.1 水文气象条件对施工定位与深度(标高)控制的影响 航道疏浚工程受水文条件(流速、流向)、水位变化和风力的影响,给施工作业带来困难。如高流速区域、横流(斜向流)作用区域、双向流区域以及风力作用,给施工定位带来难度;水位变化快(如水库调度对下游航道的影响、涨退潮影响等)、变幅大和河床演变快对开挖深度(标高)控制带来难度。如某工程千里迢迢将在沿海和平原河流有施工经验的疏浚船舶调往具有山区河流水文特性的区域,在施工定位时即险遭翻船事故而不得不自行退场,就是典型的案例。 1.2 施工期挖槽的回淤问题 航道疏浚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回淤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回淤量小,只是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带来影响,如果回淤速度快、回淤量大甚至出现挖多少淤多少和越挖越多的情况,就会出现施工效率低、效益差以致无法实施合同责任的后果。如某工程初设阶段的物模试验报告已揭示了挖槽的淤积规律,初设文件也作了详细的论述,但施工图阶段却忽视了水文泥沙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将施工期安排在泥沙淤积的高峰期,其结果是每天开挖量小于淤积量而被迫停工。 1.3 特殊河床土层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特殊河床土层是指黏土层、卵砾石层、软岩层等,或者是在普通河床质即泥沙层中局部出现特殊河床土层的情况,将造成施工效率低

甚至不能施工。 1.4 施工与通航的矛盾问题 施工与通航的矛盾问题是航道疏浚施工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予重视,通过分析其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减少对施工安全、进度的影响。 2、应对航道疏浚施工难点常用的技术措施 2.1 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充分分析水文气象条件对施工定位与深度控制的影响因素,并采取如下应对技术措施: (1)选择适合于该水文条件下作业的疏浚设备和有相应经验的疏浚技术人员、作业船员,尽量避免将适应沿海和平原河流作业的设备和作业人员调往高流速的山区河流作业。 (2)在高流速区、斜流区进行定位前,应对挖泥船主锚的绞锚能力进行核算,并根据斜流方向、流速确定敷设边锚的数量和先后顺序,防止船体打横失控而造成翻船事故。 (3)在水位变化快的区域施工时,应尽量设置遥测水位计,或者加密人工观测水位的方法,随水位变化及时调整挖泥设备的下放深度。 2.2 施工期挖槽的回淤问题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内河航道疏浚施工一般宜选在中、枯水期施工。对于汛期淤积、退水期冲刷规律明显的航槽,应尽量抓住淤积和冲刷转换期,利用水流自然冲刷的作用和疏浚手段挖出或松动河床泥沙,使淤积泥

京杭大运河途中经过何些城市_范文

京杭大运河途中经过何些城市?范文 京杭大运河途中经过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滕州市、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2、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 扩展资料: 1、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

2、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发达。在兖州、济宁、滕州、丰县、沛县、徐州、邳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连接上海、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杭州等工业城市。 3、2013年11月,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被列入申遗项目的8个重点河段、15个重要遗产点保护项目已全部完成,重点河段保护展示整治工程已完成80%以上,且顺利通过世界遗产组织专家的现场评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京杭大运河 走在运河边人烟稀少的柏油路蔚蓝的天空,轻柔的白云,享受秋天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冷风透身,不由得让我站在田间想吸尽这花草的芳香,陶醉其中久久不疲。 低头瞄了眼,看到一株曼陀罗,它的花期就像这秋的万里晴空偶尔有白鹭闪过,显得有些凄冷。 这被称作天使的号角的曼陀罗冰冷的花期。 京杭大运河各位游客,山是骨架,水为灵魂。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精)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余杭塘栖中心区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简本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INSTITUTE OF INDUSTRY EP & D,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乙字第2007号 二OO八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由来 (1) 1.2项目地理位置 (1) 第二章建设项目内容 (3) 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3) 第三章周围环境概况 (4) 3.1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4) 3.2保护目标确定 (4)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6) 4.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6) 4.2空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6) 4.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7) 4.4固废物影响分析结论 (7) 第五章污染防治对策 (8) 5.1污染防治措施 (8) 5.2环保投资 (9) 第六章公众参与 (10) 6.1调查对象、方式与内容 (10) 6.2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10) 第七章环评总结论 (11)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由来 为进一步保护好京杭大运河,使大运河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上产生更大影响,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和运河沿岸十几个城市对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呼声日益高涨。京杭大运河被认为是我国申遗成功率极大的文化遗产地项目。 近年来,塘栖古镇的保护工作倍受各级领导关注。省委、市委相关领导在对塘栖镇进行专门考察后强调指出,保护好塘栖古镇,对于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京杭大运河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布的《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0)》,塘栖镇根据《塘栖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要求,计划将塘栖古镇保护与大运河保护开发有机结合,在加强古镇保护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京杭大运河杭州郊区段的文化内涵。目前,塘栖古镇保护工作已得到杭州市和余杭区的大力支持,并拟将保护内容纳入大运河浙江段塘栖节点综合保护项目。 因此,杭州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项目——余杭塘栖中心区一期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求得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受杭州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承担此环评工作任务。为此,在征求环保主管部门意见的同时,我院相关人员在现场调研、资料收集、走访相关环保管理部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评价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供专家和领导审查。 1.2 项目地理位置 工程拟建地位于余杭区塘栖镇,按照保护工程的整体安排,本次项目的工程范围基本为《杭州市塘栖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所确定的塘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区域控制范围,包括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以及需要控制的区域,范围涉及的总面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 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 现在运河广场上人山人海,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便在运河广场上。运河广场是建在运河的东面,离开博物馆,穿过人群,便走到运河边,连接西岸是一座古桥——

浅谈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的滨水景观设计

浅谈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的滨水景观设计 【摘要】以京杭大运河嘉兴段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背景与运河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国内外运河滨水景观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对京杭运河嘉兴段的滨水景观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设计,设计出具有嘉兴地方文化特色的运河滨水景观,打造嘉兴城市新风向,起到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嘉兴整个城市形象的作用。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嘉兴段;滨水景观;设计 京杭运河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水航道,流经嘉兴段的河道长约81.22公里,嘉兴这座城市也因此兴起繁荣。自新的千年开启之际,对于大运河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也正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大运河申遗,到各地政府如火如荼地挖掘运河文化,进行滨水景观进行改造与设计,国外的运河研究也是开展得轰轰烈烈,古运河在新时代展现出了新的活力。而对于嘉兴这个依水而兴旺的城市,大运河不仅仅是珍贵的水文化遗产,更是生活在运河两岸人们个人情感的寄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运河,不仅是作为城市形象的展示,更是新时代文明新风向的明信片。 1.京杭运河嘉兴段的现状 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南段,江南运河北起镇江,流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嘉兴,桐乡至杭州。大运河嘉兴段是江南运河在嘉兴市境内的主要河段,从北至南包括苏州塘、嘉兴环城河、杭州塘、崇长港、上塘河等河道,全长81.22公里。 根据调查发现以下问题:嘉兴市的水道众多,周围的景观缺乏合理统一的开发与管理;运河周围的景观独立单一,且市民与景观互动不足,导致大片城市景观用地处于少有人烟的窘境;滨水景观功能单一,没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参与其中。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市民与水边环境的主动接触,使其本身的亲水性大打折扣 作为历史文明中,贯穿始终的重要运河,京杭运河嘉兴段也随着时代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曾经物竞天择的时代,依赖和恐惧占据主流,如今,人们似乎已经失去了敬畏之心,日益恶化的水质,更是让人敬而远之。这使得京杭运河嘉兴段的保护和开发任重道远,迫切地需要一个全新的方式,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出自身的价值。 2.国内外运河滨水景观设计案例 在全球经济迅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开始进行滨水景观设计,以此来满足人们对滨水景观的需求,并且希望拉动国内经济。 以韩国首尔ChonGae运河公园为例,从本土文化提取元素,在大时代背景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管理调研报告22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环境 管理调研报告 1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环境管理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上世纪末,杭州市的运河水环境恶化程度趋于不利,与杭州历史文化名和风景旅游名城不相协调。而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生态杭州”,开展运河综合整治,要为运河“申遗”做好准备,需要运河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自 2000年5月起,政府组织开展运河治理活动,通过截污、清淤、配水、驳岸等综合措施改善水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 当年完成了运河底泥清淤约200万m3,通过三堡船闸输水通道每天引入钱塘江清洁水源50~100万m3。配水入运河,在当年召开的首届西博会前就实现了消除黑臭现象。以后数年里,旧城改造截污纳管率达到60%左右,减少了污水排入运河总量,并建成了四格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83万m3占总污水量的75%以上。由于城市发展迅猛,旧城改造也不能一蹴而就,城郊结合部污水的排放管理难度较大,引钱塘江水与三堡船闸营运的矛盾突出等原因,仅从三堡船闸现有输水廊道引水,每天进水量不能满足需要,使得进一步改善运河水质符合环境水质的要求,遭遇了“瓶颈”。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办法,打破“瓶颈”,这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调研目的 通过了解运河杭州段存在的水质问题以及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运用自身所学对环境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调研时间: 2011年11月11日—11月13日 四、调研人员: 陈聪,陈卫芳,甄丽婷,虞儒鹏,游伟婷

五、调研方法: 文献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电话访谈法。 六、调研过程 阶段一: 发现问题,查找相关背景资料,了解运河杭州段水质基本状况。 阶段二: 参观运河博物馆,坐水上巴士(从武陵门码头至拱宸桥)实地了解水质状况。 阶段三: 拟定访谈内容,拜访市林业水利局和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 阶段四: 汇总访谈内容,撰写调研报告。 七、调研结果分析 (一)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概况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运河是杭州的母亲河,杭州因湖而名,因西湖而闻名于世界;因河而兴,杭州这个城市真正兴旺发达还是靠运河。 运河杭州段自三堡船闸起到余杭与桐乡交界处大麻镇,总长约49km,河道面宽平均80m,主航道日常水深4m,平均深 2.31~ 4.77m。两岸汇入运河的支河在城

(完整版)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刘山船闸下游引航道整治工程投标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5.1 工程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进场计划 ..............................................................3 5.1.1 编制依据 ...................................................................................................................3 5.1.2 工程概况 ...................................................................................................................4 5.1.3 建设目标 ...................................................................................................................7 5.1.4 参建优势 ...................................................................................................................8 5.1.5 拟投入的施工机械及进场计划 ...............................................................................9
5.2 劳动力投入计划 ............................................................................................................10 5.2.1 施工劳务组织方案 .................................................................................................10 5.2.2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 10
5.3 工期进度安排 ................................................................................................................11 5.3.1 总体施工部署 .........................................................................................................11 5.3.2 总体施工流程 .........................................................................................................11 5.3.3 总工期及节点目标 .................................................................................................12 5.3.4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3
5.4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18 5.4.1 施工前扫床测量 .....................................................................................................18 5.4.2 钢板桩施工 .............................................................................................................18 5.4.3 模袋混凝土施工 .....................................................................................................23 5.4.4 疏浚施工 .................................................................................................................25
5.5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28 5.5.1 质量保证的组织体系 .............................................................................................28 5.5.2 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 .............................................................................................30 5.5.3 质量保证的组织措施 .............................................................................................33
5.6 确保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的措施 ................................................................................38 5.6.1 环境保护组织体系 .................................................................................................38 5.6.2 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39
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1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 1 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 2 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 3 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 ,里运河,,7,中运河,,6

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地理位置: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4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5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txt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没了。我和你说了10分钟的话,但却没有和你产生任何争论。那么,我们之间一定有个人变得虚伪无比!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相遇是缘,相知是份,相爱是约定,相守才是真爱。各位朋友,欢迎来杭州旅游!我们面前这条河,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它纵贯南北,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水上干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嘉兴的运河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文两位权威专家曾说:“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 京杭大运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世事沧桑,运河几度兴衰。三年前,按照还河于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要求,杭州全面启动“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一句话概括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一馆两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运河一期工程最北端——北星公园,它因紧邻北星桥而得名,大家注意公园里这7组江南水乡风格的建筑,它们是按“北斗七星”位置整体布局的,中间最高的观景阁取名北星阁,意喻北极星。夜晚上北星阁东望,可见广场上七星闪耀,非常漂亮。 请问有谁看过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的文章《故乡》?陈从周先生所说的“故乡”,就指运河边的青莎古镇。

京杭大运河历史变迁

大运河历史变迁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又名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运河路线随着历代京都的改变和黄河的改道,曾几经变迁。隋朝以后,大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而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用。 京杭运河的干流与支流 京杭大运河又称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京杭运河镇江至杭州段称江南运河,在杭州市内流域面积726.6平方公里,主要接受余杭泰山、石鸽、闲林及杭州城郊部分径流,经水网调节后,通过运河干线,分别注入太湖和黄浦江,还通过海盐长山闸往南,排入杭州湾。枯水时,水源由太湖补给。 1.京杭运河干流 京杭运河南端原起自艮山门,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后,起点为三堡船闸,经艮山门、中山北路桥、江涨桥、大关桥、拱宸桥、义桥、武林头至塘栖,由杭申甲线、杭申乙线出境。 杭申甲线。由塘栖向东经博陆镇东边出余杭县境,再经过桐乡县

崇福、嘉兴市向东北流入江苏省吴江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49.2l公里。杭申甲线为运河古道,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X60吨级。 杭申乙线。由塘栖向北经邵家村进入德清县,通往上海及长江沿岸各城市。杭申乙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39.78公里,河道宽60―70米,通航高水位4.25米,低水位2.40米,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X100吨级。 2.京杭运河支流 京杭运河干流以西的支流主要有沿山河、余杭塘河、西塘河、良渚港、中塘河、东塘河、郁宅港、獐山港等。 京杭运河干流以东的支流主要有中华桥港、鸭栏港、横泾港、康桥新河、新河(杭钢进水河)、瓜山桥港、登云桥港等。 大运河历史演变 从周至隋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工程东段自荣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

京杭大运河介绍(最新)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想知道更多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吗?随来看看吧! 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景点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 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主要景点通惠河 历史性通航河道。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纪以来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当前该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北运河 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航道整治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综合概述 第二节工程概况 一、项目概况 ****航道整治工程位于境内,京杭运河至绕城高速之间,整治河段北侧紧贴路。本次航道整治范围桩号米,本标段施工桩号为,长度米,涉及新建、加固驳岸米。 二、招标范围 本标段为大型土石方、驳岸工程,内容为施工图设计范围内的土方开挖、土方回填、地基处理、护岸工程(含老护岸加固)以及相关临时工程的施工与缺陷修复。 三、结构形式 护岸的结构型式主要有重力式挡墙护岸和悬臂式挡墙护岸,对沿线利用的老护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加水下混凝土进行加固。航道北侧与有轨电车并行段护岸顶设计标高按照3.4m控制,护岸结构采用悬臂式挡墙结构;航道南侧及北侧其余段落护岸顶设计标高按照2.5m控制,护岸结构采用重力式挡墙结构。

第二章施工总体计划和关键节点计划,各项工程施工安排,施工方法的一般描述,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衔接 第一节施工总体计划 一、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二、质量安全进度控制总目标 1、工程质量目标:合格工程 2、工程工期目标:9个月, 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和责任事故。 4、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目标:施工现场做到文明施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施工时确 保不污染周围环境。 三、施工部署 工程开工立即进行水上方的开挖和围堰施工。水上方先开挖到护岸顶标高的位置,分段开挖,余下的待护岸施工结束后再开挖。围堰分段填筑、护岸分段施工。合理安排各段施工工艺,实行平行流水作业。 四、施工计划安排 1、施工准备: 2、土方开挖: 3、围堰施工: 4、护岸施工: 5、土方回填: 6、防撞墩施工: 7、工程扫尾、竣工资料移交及竣工验收等: 第二节施工方法的一般描述,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衔接 一、施工准备 施工前明确施工任务,切实履行职责,全面理解设计意图,深化施工组织设计,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各方做好施工组织部署。 为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开展施工现场水深、地形、地质、水文情况、施工临时设施规划及用地的调查,资料收集及核实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会同业主选定合适

2017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二、交通项目(329个) 171.杭黄铁路工程(浙江段) 172.G25长深高速公路德清至富阳段扩容杭州段及G25富阳至G60诸暨高速公路联络线工程▲ 173.杭绍台高速公路工程 174.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175.衢宁铁路工程(浙江段) 176.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177.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178.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杭州至金华段 179.九景衢铁路工程(浙江段) 180.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建设工程 181.商合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浙江段) 182.临金高速公路建德至金华段工程▲ 183.钱塘江中上游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工程 184.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 185.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文成至泰顺段工程 186.杭长客运专线工程(浙江段) 187.金甬铁路工程▲ 188.龙丽温高速公路文成至瑞安段工程 189.杭绍台铁路工程▲ 190.金建铁路工程▲ 191.钱塘江中上游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 192.嘉兴市独山煤炭中转码头项目 193.金温铁路扩能工程 194.嘉兴市丁诸线航道整治工程 195.杭宁高速公路(浙江段)改扩建工程 196.杭温铁路一期工程▲ 197.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二期工程 198.瓯江航道整治工程丽水段(船寮镇黄言村至温溪镇驮滩上游) 199.湖苏沪铁路工程▲ 200.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 201.千黄高速公路淳安段工程▲ 202.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 203.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 204.杭州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 205.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杭州至绍兴段工程 206.杭州至临安城际铁路工程 207.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 208.杭州至富阳城际铁路工程 209.杭州市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临江至九工段连接线工程▲ 210.杭黄铁路建德站配套场站及进场道路建设项目▲ 211.杭州大江东G104至临江连接线(江东三路)工程 212.杭州港萧山港区义桥作业区工程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

青通河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

第一篇设计说明书 第1章总论 1.1 前言 青通河为长江右岸重要支流,跨南陵、泾县、青阳、贵池、铜陵等五县区。东界铜陵市大通镇,西邻九华河,南依九华山脉,北临长江。青通河上游主要支流有青阳河、七星河。七星河在新河口汇入青通河,绕铜陵县的白浪湖,经大通镇,注入长江。青通河自1971年至1975年经过疏浚、裁弯取直,大通~童埠段航道达到Ⅵ级标准,新河口~湘家潭达到Ⅶ级标准,目前童埠港常年可通航100吨级船舶,季节性通航300-500吨级船舶。 根据《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3-2020年),安徽省内河航道布局为:以四级及以上航道为主体,由“两干三支”水运主通道和“五条区域性重要航道”共同形成安徽省内河航道的骨架体系,辅以一般航道,实现对省内主要工业城市、能源及矿建基地、水上旅游风景区和周边相邻航区的有效沟通,青通河被规划为“一般航道”。随着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出台,江南产业集

中区规划在青通河沿岸,凸显了青通河航道治理的重要性。青阳县以及池州市亟需进行青通河航道整治。 1.1.1前期工作和设计过程 在《安徽省内河航道技术等级评定》中,省政府皖政秘[1998]149号文批准:青通河童埠~大通段15km,为Ⅴ级通航标准。 我院于2006年12月完成《青通河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交运以[2007]541号《关于青通河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对工可报告进行了批复。 受安徽省港航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于2007年9月完成初步设计初稿,距今已有5年时间。 期间宁安城际铁路跨青通河大桥已于2011年建成,与沿江高速公路平行布置;大通至大拐段规划为江南产业集中区范围;十八索养鱼场规划为十八索湿地生态保护区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对本项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故受省港投和池州市港航管理局的委托,本次对青通河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进行调整完善。 1.1.2工可研主要结论 (1)建设标准 随着腹地内国民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尤其是非金属矿石和矿建材料资源的开发,青通河运量将不断增长,预测2020年达400万吨。 青通河为长江(安徽段)重要支流,为了适应长江水运建设发展以及内河航运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实施长江航道干支联动,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青通河主干14.3km按Ⅳ级航道标准建设:底宽40米,最小水深2.5米,最小弯曲半径320m。支流七星河新河口至铜九铁路桥段2.0km按Ⅳ级线型、Ⅴ级断面航道标准建设:底宽35米,最小水深2.5米,最小弯曲半径320m。桥梁改建按Ⅳ级航道标准:净空7m,净宽55m。 (2)建设规模和内容 青通河整治工程航道长度16.3公里。其中,青通河童埠~大通段14.3公里,七星河铜九铁路桥~新河口段2公里。疏浚土方586万m3,陆上挖方39万m3,退建堤防1.1km,护岸34.2万m2,全线配布26座航标,改建桥梁1座,征地99亩、拆迁民房6830m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