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摘要: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概念不仅是理解康德哲学的钥匙而且是理解其全部哲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自由的提出、先验自由、实践的自由、自由感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的自由思想。

关键字:自由;康德;自由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追求自由,享受自由,自由究竟是什么,很难有统一完整的定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从意识形态来讲,自由分为感性的自由和理性的自由,理性的选择和感性的选择往往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可以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康德的自由观是伦理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他律伦理学的种种包围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首次将自由意志的规律确立为人自身的规律。

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之所以居于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它是“开启崇高的实践原理的钥匙”它是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

一、自由观的提出: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天生的, 德行不能传授, 只能教一些关于善的知识, 教会人们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辨善恶。智者派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尊敬和正义这些美德。苏格拉底和智者派都想给自由意志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 自由意志要么自发地行善, 要么自发地作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之初, 性本善”和“人之初, 性本恶”的争论。他们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

近代以来, 哲学家们对自由意志又进行了规定: 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问题。经验论者认为自由就是对自由意志的自然欲望的满足, 而唯理论者则认为自由就是一直遵从理性的指导而行动。这一切都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康德设立

了三条基本的道德规律, 他认为只要揭示了道德规律也就展现了自由意志的规律, 所以这三条道德的规律是从不同的方向指向一个共同的中心——“自由”。

总体上看,康德的自由概念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

二、康德的自由概念:

1. 先验的自由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个二律背反中, 从理性的角度提出了“自由的先验理念”的必要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及其注释中,从理论理性的角度提出了设定一种“自由的先验理念”的必要性 ,这就是: 机械因果律永远需要追溯更早的原因,因此其序列永远是未完成的和不充分的,这就违背了充足理由律,无法解释这个世界的现实存在;因此必须假设一个最初的纯粹自发的原因,它本身不再有别的原因,因而是自由的,这样才能够彻底解释世界的发生。

这一设定当然是超越经验世界之上或之外的,但康德由此进一步引伸出一种在经验世界之内的先验自由的设定: “但由于这样一来毕竟这种在时间中完全自发地开始一个序列的能力得到了一次证明 ( 虽然不是得到了洞察) ,所以我们现在也就斗胆在世界进程当中让各种不同序列按照原因性自发地开始 ,并赋予这些序列的诸实体以一种自由行动的能力。”

这就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自由行动的意志的理念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验性行动的“可归咎性”的真正根据。但这种开端不能按照时间来理解 ,而只能按照“原因性”来理解。因此它与机械的因果性并不冲突 ,而是被解释为一个因果过程的开始。

先验自由的内涵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方面它意味着对经验世界的独立性 ,即摆脱一切机械因果性的约束 ,这是消极意义上的自由;另一方面它意味着自行开始一个因果系列的原因性 ,这是积极意义上的自由。这两方面的内容实际上也正是一般实践的自由的内容 ,但先验的自由只是为一般实践的自由在理论理性中预留的地盘 ,虽然本身是空的 ,却对于实践的自由是不可缺少的。

先验的自由具有消极的意义,我们只是通过对表现与物自身的区别“理解”它的可能性,但它的可能性却使我们发现了两类不同的因果关系,这就是自然的因果关系与自由的因果关系。自然的因果关系是把自然因果关系,作为现象界的法则,自然因果关系在时间中发生作用,每一个产生事件的原因本身就是一个事件的结果 是预先假定有另一个事件作为其原因的,所以每一个发生的事件都只是这个因果序列的继续,无论原因还是结果都在时间之中,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自由的因果关系是自由因果关系。在这种因果关系之中,虽然结果作为现象服从于自然因果律,但其原因是“原始的”不再有原因的绝对原因,它不是现象而是纯粹理智的,这种因果关系其结果在现象之中而原因在现象之外,结果服从

于自然因果律而原因却是自由的。

所以康德说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 ,以这个自由的先验理念为根据的是自由的实践概念”。没有自由的先验理念 , 实践就会是盲目的因而不成其为实践 , 所谓实践的自由无非就是对先验的自由所包含的内容的实践。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康德为什么把实践的法则也称之为一种“知识”,因为先验自由在理论理性中虽然不是什么知识 ,但由于它毕竟来自理论理性 ,具有理论的态度 ,因而它在为实践理性提供根据时就使得实践法则在另一种意义上 (即实践意义上) 成为了知识 ,原本是一个空洞幻相的先验自由的理念就具有了实在性。于是“自由的概念 ,一旦其实在性通过实践理性的一条无可争辩的规律而被证明了 ,它现在就构成了纯粹理性的、甚至思辨理性的体系的整个大厦的拱顶石。”

2. 实践的自由

康德在他的自由观中对自由概念下了双重含义, 一是指人的自由选择, 即自由的任意。另一个是指人的意志的自立, 即自由的意志。这两个并不是两个外在对立的概念, 他们都属于欲求能力, 但有一种包含关系。

先验的自由在理性范围内,我们对它的意义一无所知,又无法确证它的实在性,只能通过自由的不可知性来理解其可能性。自由的先验性决定了我们无法直接发现它的积极意义,只能通过“先验的自由”间接地达到“实践的自由”。与此相反 “实践的自由”则是自由概念的积极意义。在实践理性范围内 自由这个在理论理性领域中只是不相矛盾或必然的概念,通过与道德法则的相互印证具有了客观实在性的确证。就其意义而言,自由之为自由只是实践的自由,先验的自由不过是发现实践自由的契机。实践的自由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实践自由从先验自由而来,指相对于受制感性冲动的意欲的独立性或不受外来原因的限制而独立起作用。另一方面,实践自由的积极意义即自律。这是实践自由与先验自由的区别。

康德最初从先验自由过渡到实践的自由就是通过自由的任意实现的。人的任意是带有感性的但却是自由的。自由的任意能够独立于感性的冲动, 包含有实践的理性。自由的任意正因为属于一般的实践理性, 其中也就潜在地包含着纯粹的实践理性的种子了。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 :“在实践的理解中的自由就是任意性对于由感性冲动而来的强迫的独立性。因为一种任意就其( 通过感性的动机而) 被病理学地刺激起来而言 ,是感性的;如果它能够成为在病理学上被迫的 ,它就叫作动物性的。”人的任意虽然是一种感性的,但不是动物性的,而是自由的 ,因为感性并不使它的行动成为必然的 ,相反人身上具有一种独立于感性冲动的强迫而自行规定自己的能力。“这里显然在动物性与人性之间作出了一种区别。“你需要这样行为, 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 总不能把他只当作工具。”康德认为, 只是依规律的概念去行动的能力, 只有理性主义者才有。当我们通过道德法则这一事实而认识我们自己的自由时, 自由也就因此而具有了实在性, 而且是实践上的实在性。这一事实也是康德建立

他的宗教哲学的基础。他说:“在三个纯粹理性理念上帝、自由和不朽中, 自由的理念是唯一通过自由在自然中可能的效果而在自然身上……证明其客观的实在性的超感官东西的概念, 并且它正是由于这一点而使另外两个概念与自然界以及所有这三个概念相互之间联结为一个宗教成为可能。”

因此真正说来,人并没有自由,世界上除了自然因果法则外不存在第二种法则一切都是必然的。与此相反,康德从批判哲学的立场出发竭力维护自由的先验性。人有两重性:自然必然性只从属于受时间条件所支配的那种事物的规定性。

在这个范围内这个主体的一切行为的动机都是寓托在属于过去时间而为他所不能控制的东西之内的,的确没有真正的自由。但这个主体在另一方面也是物自身或“我自身”。在这个范围内,又不受时间条件所支配的,即“先验的” 因而他自己只是由理性自身的法则所规定,任何经验的法则或自然因果法则对他都不起作用。如果我们只承认经验的实践自由,那么自由是不存在的,道德也是不存在的。人类理性就没有任何实践的能力。只有当我们把实践的自由看作先验的我们才能解释人这种有限的理性存在的两重性,说明人类理性的实践能力,为道德法则提供根据。

3. 自由感:

一般的康德研究者通常并不注意康德的“自由感”。其实这种理解下的自由在康德的后期著作中可以说比比皆是 ,它与前述“技术上实践的规则”一起 ,被包含在康德所说的那种感性“自由的任意”之中 ,虽然也没有达到自由意志的纯粹性,但已经不是像技术规则那样依赖于一个外在目的的实现 ,而是着眼于自由主体本身的情感活动。这种自由感的先天原则首先是从人类的审美判断力(即感性判断力) 中被发现出来 ,然后扩展到自然目的论上 ,最后集中于社会历史和政治方面。

这种自由感在《判断力批判》中有多种表达方式, 如“自由的愉悦”、“感到完全的自由”、诸认识能力的“自由游戏”、“自由美”、“自由的和纯粹的鉴赏判断”、“想象力的自由合规律性”、“自由的和不确定地合目的性的娱乐”、“各种表象力的自由活动”等等, 但始终没有使用“自由感”这一直截了当的说法, 似乎在回避什么。康德一直坚持认为, 自由作为人的本体不可能是感性的, “自然的合目的性这一先验概念既不是一个自然概念, 也不是一个自在概念”, 而只是这两个概念之间的“中介性概念”。我们在审美鉴赏( 感受美和崇高) 时反思到自己的自由本体, 但审美的对象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或“暗示”, 我们所感到的自由和我们所激发起来的情感都只是以“类比”的方式引导我们去发现自己真正自由( 道德律) 的手段。然而, 既然自由这个概念已经被用来描述人的感性生活, 给它一个在感性中的命名只是迟早的事。果然, 我们在康德由自己最后出版的一部著作《实用人类学》中发现康德确实使用了“自由感”一词, 他说: “单纯狩猎的民族……甚至通过这种自由感( 与别的和他们有亲缘关系的种族相区分) 而使自己确实高贵起来。所以自由概念不单只在道德法则之下唤起一种被叫做热

忱的激情, 而且单是外在自由的感性表象, 通过与权利概念相类比, 也把坚定不移地坚持或扩展自由的那种意向一直提升到强烈的情欲。”当然,虽然康德在这里涉及到人的情感, 但并不是直接针对审美而言的, 而是针对着与“权利”概念相类比的“自然的人生的意向”, 即“作为情欲的自然意向”, 它也属于前而所说的“自由的任意”。但这种自然人生的自由任意一旦进入到人类社会和文化, 即进入到人与人的关系, 就引起了“癖好”, 包括荣誉癖、统治癖和占有癖, 以及这些癖好所导致的权利或公正的问题。

康德为个人自由确立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因而他对自由的正当性论证比其他自由主义者更为深刻。作为大陆自由主义的代表之一, 康德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这表现为他为个人自由确立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可见 ,康德在许多文章和著作中有关于自由权的观点 ,以及在这种权利的形成和发展中人类相互冲突的最终趋势的论述 ,并不是什么“第四批判” ,而是第三批判即《判断力批判》中的一个分支 ,属于自然目的论的范畴。康德晚年在自由问题上对人的感性活动、包括人的情感和人在现实社会历史中的权利关系的这种让步当然是有条件的 ,即只承认这些活动和关系是在现象世界中对人的本体自由的某种暗示和类比。

综上所述, 我们似乎可这样说, 康德自由理论一方面开启了一条从主客体统一中思考自由的正确思路, 沿着这一思路马克思建立起科学的实践自由理论。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摘要: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概念不仅是理解康德哲学的钥匙而且是理解其全部哲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自由的提出、先验自由、实践的自由、自由感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的自由思想。 关键字:自由;康德;自由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追求自由,享受自由,自由究竟是什么,很难有统一完整的定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从意识形态来讲,自由分为感性的自由和理性的自由,理性的选择和感性的选择往往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可以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康德的自由观是伦理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他律伦理学的种种包围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首次将自由意志的规律确立为人自身的规律。 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之所以居于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它是“开启崇高的实践原理的钥匙”它是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 一、自由观的提出: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天生的, 德行不能传授, 只能教一些关于善的知识, 教会人们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辨善恶。智者派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尊敬和正义这些美德。苏格拉底和智者派都想给自由意志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 自由意志要么自发地行善, 要么自发地作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之初, 性本善”和“人之初, 性本恶”的争论。他们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 近代以来, 哲学家们对自由意志又进行了规定: 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问题。经验论者认为自由就是对自由意志的自然欲望的满足, 而唯理论者则认为自由就是一直遵从理性的指导而行动。这一切都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康德设立

哲学家康德名言名句大全关于道德的

哲学家康德名言名句大全关于道德的 哲学家康德名言名句大全关于道德的 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康德 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康德 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想要成就大事业,要在青春的时候着手。 人不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康德 所谓宗教,就是把我们的义务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的命令——康德

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康德 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康德 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 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去享用它,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它却离我而去。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不学会幽默和风趣,人就太苦了。 敬重始终只施于人,而决不施于物。事物能在我们心中唤起禀好,而且如果它们是动物(比如马、犬等),甚至唤起爱怜;它们也能唤起恐惧来,譬如一片大洋,一座火山,但是它们绝不会在我们心中唤起敬重来。……丰特奈尔说:在贵人面前,我的身子虽然鞠躬,而我的内心却不鞠躬。我还可以补充说一句:如果我亲眼见到一个寒微平民品节端正,而自愧不如,那么我的内心也要向他致敬,不论我愿意与否,也不论我怎样趾高气昂,使他不敢忽视我的高位。 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收稿日期] 2003 12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44页。康德这里所说的“第四个二律背反”,按《纯粹理性批判》 中的排列应为“第三个二律背反”。 ②这种证明实际上与牛顿对上帝的“第一推动力”的假设十分相似,但康德却把它放在代表理性派哲学的“正题”中提出来。 他考虑的只是莱布尼茨关于上帝存在的充足理由律证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 FUDAN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No.2 2004 ·康德逝世二百周年纪念·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系,武汉430072) [摘要] 文章把康德的自由观划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1)“先 验的自由”在理论理性中为实践的自由预留了一个可能的自由的“理念”;(2)“实践的自由”,分为“一般实 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的任意”(der freie Willkür)和“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意志”(der freie Wille), 两者都具有自由本体的意义(不纯粹的或纯粹的);(3)“自由感”,分为审美鉴赏的自由感和社会历史中的 “自由权”(言论自由、立法自由、财产权等),这两者都被划归“反思的判断力”的范围,并非人的自由本体, 但却都是人的自由本体的“象征”或“类比”。 [关键词] 康德先验自由实践自由自由感自由权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 0289(2004)02 0024 007 康德在其晚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曾说:“我的出发点不是对上帝存在、灵魂不朽等等的研究,而 是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世界有一个开端,世界没有一个开端’,等等。直到第四个二律背反:‘人 有自由;以及相反地:没有任何自由,在人那里,一切都是自然必然性。’正是这个二律背反,把我从 独断的迷梦中唤醒,使我转到对理性本身的批判上来,以便消除理性似乎与它自身矛盾这种怪事。”①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考虑一切哲学问题所围绕的核心。然而,到底什么是自由,它 和必然具有什么意义上的相关性,这却是长期以来康德研究者们聚讼纷纭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 给康德所使用的自由概念作一个层次上的基本划分,以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到解决这一难题 的关键。总体上看,康德的自由概念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 一、先验的自由(die transzendentale Freiheit)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及其注释中,从理论理性的角度提出了设定一种“自由的先验理念”的必要性,这就是:机械因果律永远需要追溯更早的原因,因此其序列

康德的名言50句

康德的名言50句 2017-07-021、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他的时代,他的美德和伟大却属于自己。 ——康德2、哲学的义务是,去除因误解而生的幻想。 ——康德3、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 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康德4、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康德5、男人是容易被考察的,女人却并不泄露自己的秘密。 ——康德6、只要你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尊敬。 ——康德7、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康德8、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 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 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康德9、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康德10、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

考。 ——康德11、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 ——康德12、不学会幽默和风趣,人就太苦了。 ——康德13、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康德14、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康德15、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 ——康德16、人不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 ——康德17、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18、贪是人类内心对外界无止境的欲望。 ——康德19、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 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 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康德20、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

名人名言100条短句

名人名言100条短句 1、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2、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温。卡维林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4、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理。——马云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6、工作中最重要的是高效率。——艾迪生 7、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8、删掉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鲁迅 9、泉水,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徐志摩 10、技术的价值不在于领先而在于应用!——小坑 11、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柴静 12、当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爱迪生 13、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爱默生 14、成功是用努力,而非用希望造成。——约翰赫斯金 15、人不能绝灭爱情,亦不可迷恋爱情。——培根 16、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17、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爱默生 18、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19、一时的成就以多年的失败为代价而取得。——勃朗宁 20、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21、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巴尔扎克 22、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鲁迅 23、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苏轼 24、全盛时期的朋友无价值。——亨利·亚当斯 25、没有力量的意志就如同假装士兵的孩子。——坎宁 26、友谊最高的境界是守护彼此的孤独。——里尔克 27、没有理智决不会有理性的生活。——斯宾诺莎 28、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富兰格林 29、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30、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屈原 31、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32、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让人愉快的。——康德 33、人生是绘画,不是做算术。——霍姆斯 34、有好学识、好技能,最容易交好运气。——佚名

结合康德的自由观评论孙悟空的自由与天法

结合康德的自由观评论孙悟空的自由与天法 摘要:自由是我们常谈常新的话题,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的目标。我们一直在为自由而奋斗。康德的自由思想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文化的特色,由经验自由向实践自由迈进,讨论自由意志的实现过程。而经典著作孙悟空大闹天空的画面也让我们看到了自由的影子,孙悟空向天法挑战,追求平等尊严,不受束缚。本文我将具体阐述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并就此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关于自由的看法。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自由观反映的是西方人的自由意识和自由理念,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所展现出来的反天法、秩序,争自由平等则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由思想。当两种自由碰撞时,我们如何用康德的自由观剖析孙悟空的自由与天法呢? 一、康德的自由观 自由,我们的意志体现,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和目标。自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他们的观点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而到了近代,哲学家们提出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前人丰富的思想,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立足于人的本性,提出了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 并且设立了三条基本的道德规律, 他认为只要揭示了道德规律也就展现了自由意志的规律, 所以这三条道德的规律是从不同的方向指向一个共同的

中心———自由。 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考虑一切哲学问题所围绕的核心。在他看来,自由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的自由选择, 即自由的任意:另一个是指人的意志的自立, 即自由的意志。基于自由概念,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个二律背反中提出了“自由的先验理念”,此时的自由缺乏实在性。然后他通过自由的任意将先验自由过渡为实践自由,把悬设的先验自由落实到行动中去,自由成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拱心石。他指出“你需要这样行为, 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 总不能把他只当作工具。”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通过道德法则这一事实而认识我们自己的自由时, 自由也就因此具有了实践的实在性。 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是康德发现自由的关键。他指出:“人有自由;以及相反地:没有任何自由,在人那里一切都是自然必然性”。康德的二律背反通过物的两重性而将必然与自由分属两个不同领域,避免二律背反的自相矛盾,并且挽救自由,从消极的理论理性过渡到积极的实践理性。康德认为自由是应当存在的,也是可能存在的,它就存在于理性世界和理性者的道德活动之中。如果我们把自由因果论和自然因果论看作同一对象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规定,那么就能实现二者的统一。 康德认为自由意志不是单纯的选择力,而是自律,不是孤独的个人的能力,而是本身就有普遍性、社会性的实践理性原则。道德性并非仅仅从经验上保障人的自由,自由也并非仅仅是衡量道德的标准,相反,

哲学家康德名言大全,康德关于自由的名言、道德律名言

哲学家康德名言大全,康德关于自由的名言、道德律名 言 1、Freedom is not letting you do whatever you wanna but teaching you not to do the things you don't wanna do.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伊曼努尔·康德 2、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 3、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康德 4、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康德 5、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微笑。——康德 6、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康德 7、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康德 8、天才是自创法则的人。——康德 9、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实践理性批判》10、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1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12、

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3、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他的时代,他的美德和伟大却属于自己。——康德14、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康德15、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康德16、如果竭尽自己最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Only two things in this world so that our souls are deeply shocked First, 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our brilliant stars overhead, First,"ourheartslofty morallaws."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18、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康德19、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康德20、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康德21、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观念,一面使我们从

浅议康德的艺术天才观

浅议康德的艺术天才观 11-汉本-丁小龙-32 艺术天才理论是康德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判断力批判》一文中,在对纯粹审美判断进行演绎时,康德提出了“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继而对天才进行了论述。康德讨论的天才是指某些人具有的某种与生俱来的特殊才能,这种才能为艺术制定法规,使艺术得以现实地产生。 一、天才是自然的禀赋 康德在判断何为美的艺术时指出,“自然是美的,如果它看上去同时像是艺术;而艺术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它是艺术而在我们看来它却又像是自然时,才能被称为美的。”在康德看来,我们能意识到它是艺术,因为它包含了某种人的确定的创作意图。但是如果它是美的艺术,就该是显不出有意为之的迹象,显不出为了美而人为地创造,而是自然而成的,也即像自然那样。在这里,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统一的。 然而艺术舶确要依据某种规则才能成为它之所以能被命名为艺术的那个东西。一幅画,有色彩,有形象,有大小远近的安排,要把色彩、线条、光线等组合起来成为一幅作品,需要规则,需要来实现人在其中的主观目的性。而真正的艺术,每个因素是不能单独拆开分析的,它们组织在一起是浑然一体的,像自然那样。艺术不能为本身制定产生出作品的规则。那么,这个规则到哪里找,这个规则是怎样在艺术中隐身的呢?康德的回答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使自然能够为艺术提供这个艺术品创作需要的规则。而自然却不能在艺术中自我现身,如果它想转为艺术本身,变成人们能领略的对象,自然就需要一个中介,一个通道,这就是艺术天才。 因此,“天才就是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禀赋)。”这种才能是自然赐予的,天生具有的,学而不得的,属于自然的禀赋。自然是经由天才给艺术提供规则的。因为艺术创作需要一个先行的规则,而除了自然,无处可寻,如果没有天才这种才能,自然为艺术确立规则的使命不会成为现实的、可感的。 二、天才具有独创性 康德论述天才具有四个特性。独创性是其第一特性。 在天才创作出艺术作品之前,即自然作用于天才为艺术制定规则之前,此种艺术还不存在这样的规则。或还不能被批评家发现。正因有了这种天然的禀赋,自然借助于天才而提供这个新的规则。这个艺术规则不同于科学上的规则。不是学习他规则的结果,而是产生出新的确定规则的原因。艺术家用天才来产生这个规则,批评家根据艺术家的创作作品利用审美判断来提出这个规则,来丰富艺术创作的理论。这种独创性,就是单独的、唯一的、无前例的创作。这是天才要去完成的事业,正因为这种才能能够发展和创造艺术创作的新规则,才称为天才。

康德自由观的学习思考

爱好的行为也能是自由的,因为他可能是推动的,但原因却不一定是它。爱好的推动的是现象,可能本质的原因是自由。 现象表现出都是偏好、信念等推动,但是真正的原因却不一定是他们。认为他们是原因,只是可以解释行动,不是说原因肯定是它。 正是由于这复杂性,所以才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表象的一切你都可以解释,但最终的原因是复杂,可能不是表面的。 一个行为表面是有动机,背后还有深层的真正动因。 导致与推动理性导致且推动的才是道德自由永恒行为能力,意志本来就在时间之外。(独立于时间不用于永恒,永恒是一种确定性。而独立于时间仅仅是一定否定,不是肯定。)一直同时起作用,看何者占优势。理性占优势则是自由,动机必然都是自然原因。动因却是理性。排除感性因素只是排除其影响,不能去掉,二者都是一起的。 不是理性导致,而是理性立法,法则规定意志,以致自由行动。 现象与物自身是两个世界吗?还是一体两面?那么经验性品格与知性品格如何共存于一个主体?? 现象是感性存在物,感性直观与知性概念共同作用而产生。直观离开概念则无法思考,概念离开直观则为空。 物自身是物之在其本身的样子,消极来说是脱离人的感性直观,积极来说是有某种知性直观。但是由于人没有这种直观,所以知性的概念也不知道是否适用,所以直观与概念都无,我们对其一无所知。 本体就消极来说的,现象背后的根据,没有感性直观。先验对象是虚幻之物,是知性的一般对象,没有直观对应,所以是幻象,我们所知一切都是理性必然产生的东西,不适合做自然解释,但可做范导的使用,补充自然解释的不足,也可引导向深处研究。同时也提供实践的利益,为道德树立必不可少的假设基础。 人是由理性者,所以必然意识到其有意志,有理性者必然产生自由的理念,意志只属于有理性,无理性之物依靠感性冲动而活动。 德性只属于有理性者,而德性来自自由,所以自由属于每个有理性者,所以自由是意志的属性。自由=意志=有理性者 各种不同的自由概念 阿利森自由与道德律的循环论证,与失败的演绎,推翻了康德的各种试图打通的企图,独创了交互论或结合论。从这种立场看,人的非道德的他律行为都是自由的,因为它同道德行为一样都是出自主体的自发性,而后者尽管有抽象自律的动机,但效果上(即经验的实在性上)与却是与前者一样都符合自然因果律的。但作者是结合论的立场,所以没有展开这个观点,而是折中为先验观念性模型的考虑,视为理性行为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现象与物自身结合在一个理性行为者身上!!!!黑格尔辩证理解的趋势! 道德律是一个理性的事实。自由的理念也是一个事实,在第三批判中。虽没有直观,不能在理论上证明。但是它的实在性作为特种的因果性(其概念在理论上看将是一种超越),可以通过纯粹理性的实践法则、并据此在实际行动中因而在经验中得到阐明。-----这是纯粹理性一切理念中唯一一个,对象是事实,并且必须被算作是可知悉的东西一列。 自由和道德律哪个是更基本的事实。值得研究!!康德本人是否摆脱了循环论证??? 相对来说没有争议的是:康德三大批判及相关论述中。康德论述自由的核心是,先验自由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2004)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他被人们寄予很高的评价。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懂康德,他还算是一个小孩子。”可见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之高。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总结经验和理性主义,重新为哲学理出新方向及模式,奠下现代哲学基础。他是公认的近代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与德国古典唯心哲学的开创者。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包含了“先验论”,包括“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先验理性论”与“自由意志论”等。 康德所具有的人本精神,源于他的“自由意志”。因此,个人不受知识与欲望所影响的自由意志,乃是康德式人本的重要基石。康德用狭义的实践概念来讨论人类道德活动的基础。他认为,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而不是经验论者和启蒙学者所说的感觉或情感。对于康德而言,理性是一种自发的能动力量,如果理性能够不受任何外在于自身的因素约束,这样的理性就是纯粹的,而纯粹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康德指出:在自然领域,一切都是被决定的,理性只能服从决定论和自然规律;但在实践领域,理性是自由的,不为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他还指出,人是理性存在者,不受经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是自由的。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惟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行善;惟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情,即不是善,也不是恶。康德认为,人生是痛苦的经线,纬线编织成的地毯,只有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才是值得追求的至善和人生境界;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用他的“先验演绎”的形式论证道德存在的问题。他说:“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自由,使得道德成为可能,”康德从自由意志推出一种责任,推出一种普适原则下的个人责任。“人的自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得人成为自由的主体。”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它本身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康德的自由意志是一种属于人类自我的意志。 康德把自由的伦理意义阐述为“善良意志”。自由的无条件性的一个意义是无外在的目的,否则的话,自由便成了追求目的的手段,不得不为目的服务,为目的所制约,这样也就不称其为自由了。康德认为的善良意志,就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康德深化了“自由意志”的内涵。康德所讲的意志自由是完全不受现实世界物质约束的个人意志,是一种精神。善良意志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只以自身为目的,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包括社会的约束力、自然情感以及个人好恶等等方面的约束。善良意志以自身为目的,就要以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的理性规则为指导。服从规则与自由不是矛盾的,因为善良意志所服从的是运用自身的力量、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制定的规则,这样的规则叫自律。善良意志自己立法,自己守法,这就是道德自律。我们要全面把握康德的这种区分的关键是要看到,一方面,自由意志不但不取消自由的任意,而且是通过人的自由的任意表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自由意志是一个理性的事实,那么自由的任意则是经验的事实;另一方面,“只有存在者有了自由,亦即从肯定的角度被视为基于理性的根据而自我规定的能力的那种自由,他被设想为拥有相应的偏离理性规定的能力才可能是有意义的。”(引《康德的自由理论》)康德在他的道德公设中,把道德规律与自由意志的关系进行了归结:人只有是自由的,道德才有立足之地。自由已经作为纯粹理性的现实、道德的先决条件。 对于康德这个观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体现,就是结交朋友,我们交朋友,都要先看

德国哲学家康德经典名言30句

德国哲学家康德经典名言30句 1.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2.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3.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4.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微笑。 5.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6.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7.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必须是真的,但是他没有必要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 8.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9.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 10.一个人没有信心,第二天都不想起床。 11.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12.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13.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14.如果竭尽自己最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 15.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16.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17.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18.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19.只要你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尊敬。

20.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 21.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 22.经验虽然告诉我们某物是如此这般的状况,但并不告诉我们它不能是另外的状况。 23.美,是没有目的的快乐。 24.教育之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 25.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他却离我而去 26.假如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并不是真的自由,因为我们成了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我们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服从。唯有自律,自律使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得更高级。 27.美最忌讳的是使人反感,而和崇高相去甚远的是令人失笑。因此男人最痛苦的是你说他无能,女人最讨厌你说她丑陋。 28.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29.事实上只有三种人适合结婚:傻瓜、恶棍和牧师。牧师习惯受缚于义务,恶棍希望他的太太不贞,傻瓜则相信他的太太是忠实的 30.我已选择了一条路,将要终身实行;我要继续我的事业,任何事都不能加以阻挡。

康德美学的基本内容

康德美学的基本内容 康德美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曾以美论、崇高论、艺术论加以概括,下面我们换一个角度,试从范畴论、体系论、方法论和心理美学四个方面加以概括。 1、范畴论 范畴是美学理论的基本元素或基础,西方美学的基本范畴是“美在和谐”,但在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从而构筑其不同的范畴体系。康德美学也有其特有的范畴体系,其范畴体系的内涵特点决定了它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即决定了它作为德国古典美学奠基者的地位。 首先是“美”。康德提出著名的“无目的的合目的的形式”的著名命题,实际是对感性派(无目的)和理性派(合目的)的综合,既突破了传统的感性派的“摹仿说”,也突破了理性派的“灵感说”,成为感性和理性由对立走向统一的新时代的开端。而且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的形式,涉及到特殊的主观心理状态,情感领域,这更具有开创的意义。这—点被席勒注意到,在《美育书简》中提出情感教育问题。但却被黑格尔所忽视,在其庞大而严密的辨证的美学体系中,只剩下概念的逻辑发展,而相对忽略了蓬勃激动的情感,这正是其缺陷所在。康德的局限在于否定了美的客观性,当然也否定了自然美的存在。 其次是“崇高”。康德把崇高的过程描述为对象压倒主体,主体又借助理性压倒对象,因而崇高感最终是一种理性的伟大胜利,是道德的象征,其根源不在对象,而在人自身的理性精神。康德对崇高的论述也是有历史意义的。西方最早提出崇高概念的是古罗马时代的朗吉努斯,他的《论崇高》一书曾经论及自然界的崇高对象,但主要论述的是文采风格的崇高,修辞的宏伟等等,基本局限在修辞学范围之内。18世纪英国的经验论者博克最早从美学的角度对崇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优美的对象偏重于小巧、光滑、娇弱;而崇高的对象则巨大、阴暗、孤寂,美以快感为基础,崇高以痛感为基础。博克的论述极富启发性,但仍多局限于经验论的感觉的范围,只有康德的崇高论才在前贤论述的基础上,第一次赋予崇高以深刻的哲学内容,使之成为系统的理论,包括崇高的对象,崇高与优美的区别,崇高的心理过程,崇高的根源等等。康德在崇高论中实际上也将丑带入美的领域,大大地拓展了美与审美的范围。因为,崇高的对象作为“无形式”带有巨大的可怖的特点,已不是什么对称、和谐、合比例的优美,而是属于丑的范围。但只有人类在特定的鉴赏的角度上,这种丑才能由痛感成为快感、而进入美的领域,这比亚里士多德从认识论的角度解释由痛感到快感要深刻而高明得多了。 关于艺术,历史上曾有过表现、再现等等的争论,可是康德独辟蹊径,提出“审美观念”的概念。所谓“审美观念”就是“它生起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即一个概念能和它相切合,因此没有语言能够完全企及它,把它表达出来”(11)也就是说,在有限的表象中包含了无限的理性内容,不涉及任何概念,但却包含无尽的理性精神。这样的艺术观也是对形而上学的突破,对辩证的艺术哲学的开拓。 关于“天才”。康德关于“天才”的理论,实际上涉及的是创作论和作家论。“狂飙突进”运

康德及罗曼罗兰名句

康德 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2.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3.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4.不学会幽默和风趣,人就太苦了。 5.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6.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类别:道德 7.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8.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9.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10、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11、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12、想要成就大事业,要在青春的时候着手。 13、活动或运动是人体健康的导师. 14.人不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 15.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 16.“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17.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去享用它,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它却离我而去。。。。。。 18. 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19.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20.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21.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22.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23.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 24.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25.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26.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27.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28.天才是自创法则的人。 29.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30.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31.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康德的自由思想

康德的自由思想中涉及的五对关系 政治学理论082200271 郭礼峰在康德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自由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康德所考 虑的自由,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自由,而且是要从哲学本质上来考察人类实践生活中自由所赖以成立的理性的先决条件,考察自由的哲学基础以及人类的天职、希望和未来。康德的自由思想既不是宗教主义奴役人的“神性自由”,也不是经验主义浅薄无聊的“任性自由”,而是“理性自由”,实践的理性自由,是站在人类理性的高度对自由的一种审视。康德对自由的阐述与论证,改变了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方式,把人们从对自由的错误认识中拉出来,使人们认清自由的本质,明确自由的价值,使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达到一种理性的、辩证的高度。 自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个时期人们对自由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其内涵也发生着变化。自由问题是西方哲学中最核心的问题。自由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是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束理性思维的闪光,也是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朵理性之花。在古希腊自由起初是指一种国家生活原则,直到赫拉克立特,自由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自由由一种政治概念发展出独立性和能动性的涵义来。但随着政局的动荡,古希腊哲学家的一切美好而崇高的理想都被罗马统治的冷酷和残暴扫荡殆尽,这使得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逐步转向内心。 人们认为人的自由仅在于超出一切,对一切现实漠不关心,以达到内心安宁。中世纪哲学是唯灵论的哲学,它由新柏拉图主义特别是柏罗丁的“太一学说”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自由学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认为人没有意志自由,主要代表是早期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一类则认为人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其主要代表为托马斯.阿奎那和经院哲学时期的约翰·邓·司各脱派。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在中世纪唯名论和经验论的争论以及希腊哲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要求对宗教进行改革。一种回到古典文化范本,复兴人性,摆脱教会控制的文化和宗教改革运动应运而生。文艺复兴主要复兴的是古希腊哲学,这一时期人们以古希腊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对人的意志和情感进行肯定,反对基督教的精神统治,要求信仰自由和肉体自由。 近代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反权威、反专制、反集权主义,要求思想自由,行为自由的时代。唯理论坚信理性和知识的能力,认为自由就是对理性的符合和认识;经验论将自由归于意志、情感,认为自由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这样他们的论述在近代就形成了一场围绕着自由与必然之间关系而展开的混战。对西方自由观历史发展轨迹的考察表明,人类对自身自由奥秘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苦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前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不少富有启迪性的见解,留下了一大笔优秀的思想成果,这些见解与思想成果无疑是康德自由观的理论前提与思想来源。尽管许多哲学家都对意志自由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但几乎所有哲学家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自由观念。这也预示着,随着哲学新变革的到来,自由理论的逻辑进程将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从自由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虽然自由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它的理解和界定不同,但每个过程都显示出了人们对人类自由生活的追求。每个时期人们所追

2021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哲人名句专题6 康德+黑格尔名言精选

专题6 康德+黑格尔名言精选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哲人名句 康德 1、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2、只要你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尊敬。 3、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4、如果竭尽自己最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 5、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6、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7、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8、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9、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思索得越久,就越是对它充满赞叹和敬畏:那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10、所谓宗教,就是把我们的义务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的命令。 11、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12、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13、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14、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15、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16、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17、所谓的宗教,是指我们的一切义务都要当做上帝的命令而言。 18、谁只有按照别人的选择才能幸福,他是理应感到不幸的.因为,他怎么能担保他的强有力邻人在对于选择的判断将会与他自己的判断相一致呢? 19、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20、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21、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观念,一面使我们从头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同它有欠符合,并因些挫抑了我们的自负心,同时却使我们明白地看出了我们的天性的崇高;这个观念就是在极平常的人类理性方面也是自然发生\显而易见的.凡稍知廉耻的人不是有时会发现,他原来可以撒一次无伤大雅的谎,以便摆脱某种可厌之举.甚或为其可爱可敬的友人求得某种利益,可是他却仅仅因为害怕暗自鄙弃,而毕竟不曾撒谎吗?一个正直的人只要废弃职责,原可摆脱某种惨境,而其所以能够不辞辛苦,坚持下去,不是由于他自觉到这样才可以身作则,维护人的尊严,加以尊崇,才可以内省不疚,不怕良心谴责吗? 22、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23、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24、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25、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论艺术与自然、科学、手工艺的区别

康德论艺术与自然、科学、手工艺的区别 (1)艺术被区别于自然,像动作被区别于行为或作用一般一样,而成品,或前者(艺术)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作品被区别于后者的结果,即效果(effect)。 正当地说来,人们只能把通过自由而产生的成品,这就是通过意图,把他的诸行为筑基于理性之上,唤做艺术。因为,虽然人们爱把蜜蜂的成品(合规则地造成的蜂窝)称作艺术作品,这只是由于后者对前者的类似;只要人一思考,蜜蜂的劳动不是筑基于真正的理性的思虑,人们就会说,那是她的(本能的)天性的成品,作为艺术只能意味着是一创造者的作品。 当人们探查沼泽时见到一块被削正的木头,像通常会有的情形,这时人们不会说它是自然的成品,而是艺术的。产生这一物的原因是自己设想过一个目的,这物的形式当归原于这一目的。固然人们也在一切事物上见到艺术,只要这事物的构造是这样的:即在它的实现之前必须先在它的因里面先行一个表象(甚至于在蜜蜂那里),而正无须真正预想过它的结果;但人们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2)艺术作为人们的技巧也和科学区分。技能区别于知识,作为实践的和理论的机能,作为技术和理论(像几何学中的测量术一样)区别开来。因此在下列的场合不叫做艺术,即:人能够做,只要人知晓什么是应该做的,因此充分地知晓这欲求的结果。只是那人们尽管是已经全部地知晓了,却还未具备技巧立刻来从事,在这范围内才隶属于艺术。坎伯尔(Camper)曾描写得很仔细,最好的鞋子应该是怎样做的,但他却肯定地做不出一只来。 (3)艺术也和手工艺有区别。前者唤做自由的,后者只能唤做雇用的艺术。前者人看着好像只是游戏,这就是一种工作,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地成功。后者作为劳动,即作为对于自己是困苦而不愉快的,只是由于它的结果(例如工资)吸引着,因而能够是被逼迫负担的。至于在行会的级表上是否钟表匠被认为是艺术家,而与此相反,铁匠作为手工艺匠工,这需要和我们现在所探取的观点不同的另一评判观点,即是作为这一事业或那一事业基础的才能的比例。现在有一些教育家认为促进自由艺术最好的途径就是把它从一切的强制中解放出来,并且把它从劳动转化为单纯的游戏。 ——康德:《判断力批判》,《西方文论选》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561—565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