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状况及原因分析上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状况及原因分析上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状况及原因分析上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状况及原因分析上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状况及原因分析(上)2013年11月25日10:10 来源:《产经评论》2013年第5期作者:张强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9

摘要:本文首先从香港在世界经济竞争力的排名、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以及在时间序列上发展等角度剖析其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然后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构造一个描述香港绝对经济竞争力的指数,量化分析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香港金融、贸易和物流、旅游服务和专业服务竞争力在受到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下产生波动,但是总体上还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后对香港经济竞争力变化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对如何提升香港经济竞争力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香港,经济竞争力,主成分因子分析

一导言

香港是一个“小型开放型经济体”,小型意味着系统对环境的依赖,高度开放则意味着环境对系统影响的直接和强烈。但也正因为其经济系统的特点,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条件下,香港的竞争力不断地面对着各种挑战和危机。自回归以来,在经历了一系列外部政治、经济事件冲击以后,人们越来越关注香港经济竞争力可能的与实际的变化,并反思香港自1997年以来经济竞争力的变化、香港经济发展的前景和走向光明未来的道路。回归之后香港经济遭遇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结果是房地产资格价格暴跌,失业率高企不下,经济萧条以及财务状况迅速恶化,GDP从1997的峰值1.365万亿港元衰退到1998年的1.292万亿港元。更有甚者,当与香港齐名的“亚洲四小龙”——台湾、韩国和新加坡从亚洲金融危机风暴冲击中复苏之际,香港却仍在经济衰退的泥沼中苦苦挣扎。而后美国“9·11”事件又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作为“小型开放型经济体”的香港自然难以独善其身,GDP从2000年1.317万亿港元降低到2001年的1.299万亿港元,随后香港经济进入缓慢的复苏阶段。2003年初,SARS爆发,香港经济更是雪上加霜,2003年GDP下降至1.234万亿,创下自回归以来的最低值。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香港经济再次受到重创,香港恒生指数从2007年的最高点27853暴跌至2009年的11542,失业率高达5.3%,经济增长率为-2.6%。从以上在各次外部冲击下的表现看,香港经济抵御外来冲击能力弱、自我修复功能差、经济系统比较脆弱。我们可以将香港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归结于各种金融冲击和外部事件,不过香港经济在这些事件中的表现让我们感觉剖析香港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这有利于我们认识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基本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自1997年回归以来,香港经济遭受到各式各样的外部冲击,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经济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调整。于是我们便有以下疑问,回归以来香港的经济竞争力发生那些变化?

应该如何看待香港经济随世界经济波动而波动的现象?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继续保持香港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发展呢?为了分析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分析框架如下:第二部分从香港在世界经济竞争力的排名、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从时间序列角度剖析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第三部分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构造一个描述香港绝对经济竞争力的指数,这是对第二部分经济竞争力剖析的数量化和补充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分析香港经济竞争力变化的原因;第五部分对于如何提升香港经济竞争力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动

(一)香港经济竞争力排名分析

1.香港经济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位置

本节以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为背景,从国际竞争力角度出发,参考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并结合香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探讨影响回归以来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因素。我们将经济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人均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能力”,认为竞争力强的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点是“权力机构和所实施的政策都以促进长期增长为目标”,并用经济的开放程度、政府作用、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质量、技术水平、企业管理质量、劳动力市场和灵活性以及政治司法制度的健全程度指标作为尺度来衡量竞争力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香港经济竞争力排名在回归之后经历了巨大的起伏波动,其中在WEF的世界排名从回归时候的亚军跌至2003年的第24名,然后逐渐恢复到2011年的第11名,但并未恢复到回归时候的峰值;而在IMD的排名则从世界排名第3经过颇多周折和波动之后终于在2011年之后问鼎冠军,这似乎又表明香港经济的竞争力与回归相比有所提升。然而真相是这样的吗?要得出香港经济竞争力的真实状况,就必须对香港经济竞争力做出深刻的分析。WEF全球经济竞争力的排名比较关注驱动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要素驱动、效率驱动以及创新驱动;而IMD则强调四个方面的表现: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表现、企业表现以及基础设施表现。综合香港的经济表现我们认为:(1)WEF全球竞争力指标体系可能更好测度出经济竞争力;(2)香港经苏相对竞争力是下降的。这从香港经济总量在世界上面的排名就可以看出来,1997年香港经济总量排名在世界前10,而到了2011年,香港经济总量已经在30名之外。

2.香港经济在中国经济版图中位置

1997年,香港经济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可谓是一骑绝尘,尚无城市望其项背。香港在GDP总量、人均GDP、劳动生产率、跨国公司分别指数、对外贸易量、专业服务和金融服务等方面高出内地城市不止一个数量级。经过15年,香港对宇内地城市不仅没有绝对和压倒性优势,反而在经济总量上,先是在2009年被上海超过,到2011年又被北京超过。而已按照广州、深圳的发展速度,她们超过香港也是指日可待。由此可见,香港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是相对下降的,经济竞争力地位也不能不说是相对下降的(参考表2)。

不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报告,香港经济的竞争力在中国城市当中依然排名第-,香港的人均GDP、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以及开发竞争力都位居第一,只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与其距离在不断缩小。

总而言之,香港经济竞争力在中国仍然排名第一,不过不再是一骑绝尘,正面临着内地一线城市的激烈挑战,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香港作为中国经济龙头地位将不保。

(二)香港经济转型和实际经济竞争力

香港自开埠以来,先后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型:即工业化和服务业化阶段。从1842年到1950年,香港是以转口贸易为主的自由港,这个时候香港经济竞争力优势主要是转口贸易。而自1950年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内地进行禁运,于是香港赖以生存的转口贸易萎缩,香港经济不得不开始转型。从1950年到1978年,香港经济实现了工业化,并实现经济的起飞,其中制造业生产占GDP比重一度超过31%,制造业人口超过就业人口的40%。这个阶段香港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工业上面,例如钟表、制衣业、玩具业等生产率水平较高。随着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1978午以后香港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逐渐转移至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与此同时,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的地位不断加强,实现了第二次转型,即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变为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香港回归之后,服务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制造业进一步萎缩。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和各种事件的冲击之后,特区政府开始意识到香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提出了要实现第三次转型的目标,强调要将香港经济发展成为知识型经济体,使其成为创新科技中心以提升其经济竞争力。目前香港经济正处于第三次转型过程中,但这个过程路途坎坷、充满荆棘,这次转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香港经济的未来竞争力。

(三)香港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绝对与相对变化

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是金融、旅游、贸易及物流,以及专业服务。金融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柱。下面将逐一对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以及香港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竞争力进行分析。

1.香港的金融

香港金融发展在WEF排名第1,这说明回归以来香港金融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从金融发展明细指标来看,香港的风险资本可得性、对于流动资本限制以及法律权利指数得分排名第1,从当地股票市场融资和可以负担金融服务则分别排名第2和第3;香港证券交易管制,贷款可得难易程度以及银行景气状况的排名分别为第11、第9和第8。香港名列前茅的风险资本可得和对于流动资本的限制得分,也同时说明香港金融系统对于风险的控制较为放松,管理较为放任。这样一旦发生金融危机,资本外逃极为容易,会造成金融市场动荡。当然本文对于香港法律权利指数以及香港证券交易管制、贷款可得难以程度等指标的排名表示认同,这些确实可以公平公正地反映香港金融的竞争力。

除了以上测度指标,本文根据Levine et al.(2000)以及Arestis et al.(1997)的建议分别使用M2/GDP、贷款/M2以及股市总市值/GDP等指标来反映香港金融的竞争力。其中M2/GDP测度香港金融发展水平,反映金融深度(financial depth);存款/M2表示银行系统的流动性指标;股市总市值/GDP表示香港证券业的发展水平。

从图1可以看出,自1997年以来,测度香港金融发展水平的M2/GDP处于一个上升的通道,表明M2的增速大于GDP的增速,说明香港金融总体竞争力保持着一个向上的势头。

金融发展指标股市总市值/GDP表明香港证券业发展跌宕起伏,证券市场波动剧烈:1997年初始值为2.35,在经历了美国“9.11”、SARS危机后开始复苏,经历2008年的金融海啸冲击之后跌至新的谷底,然后开始反弹,并在2011年恢复到9.21,说明香港证券市场得到了发展,竞争力与1997年相比增强了不少。总而言之,香港股票市场的变动基本反映了香港经济基本面,说明香港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成熟市场。不过香港证券市场的过度波动也给香港金融竞争力打了折扣。

LAON/M2表示贷款占广义货币M2总量的比例,表明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问题。香港的该指标从1997年的最高值3.54一直下降到2008年的1.08最低值然后开始恢复,说明香港银行业对于经济前景发展持谨慎态度,势必会影响到香港金融竞争力。

总而言之,香港金融竞争力在受到各事件的冲击后产生波动,但是总体上还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香港的贸易及物流从前述内容可知,香港经济起飞起始依赖于转口贸易,虽然经历两次转型之后,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贸易和物流发展依然强势,仍然是香港传统支柱产业。在此主要对比回归以来香港的航运、海运以及对外贸易来分析香港的贸易以及物流的竞争力相对以及绝对变化情况。

从表3可以得到关于香港对外贸易和物流业发展的两个特点:第一,香港对外贸易和物流业自1997年回归以来到2011年总体变强了。例如物流方面的航空货运从1998年的1628742公吨增长到2011年的3938025公吨,标准货柜吞吐量从1997年的14567千个标准货柜增长到2010年的23699千个标准货柜,对外贸易中的进口从1997年的1615090百万港元增加到2011年的3764596百万港元,而整体出口(港产品加转口)从1997年的1455949百万港元增加到2011年的3337253百万港元;第二,香港对外贸易和物流的竞争力在1998年、2001年、2003年以及2008年由于受到了外部冲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由于新经济泡沫破灭的影响,物流中的标准货柜吞吐量从2000年的18098千个标准货柜下降到2001年的17830千个标准货柜;而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物流中的标准货柜吞吐量从2008年24494千个标准货柜下降到2009年的21040千个标准货柜,同期对外贸易中的进出口同样也受到了类似的影响。

香港的对外贸易和物流业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动而变化,显示香港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度很高,是典型的小型开放型经济体,这是香港得以成为世界物流和贸易中心的前提条件。不过正是由于这种开放性,使香港经济难以避免外部冲击影响,这也使香港竞争力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脆弱性。

香港作为世界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自由港,其税收的优惠政策、良好的法律制度、健全的基础设施等优势使其在对外贸易和物流方面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

3.香港旅游业

香港的旅游业竞争优势体现在购物、主题公园、餐厅、酒店上,它是结合商业和度假的国际都市,而且还是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的地方,有着别样的风情。本文主要从访港旅客人数和与入境旅游相关总消费来考察香港旅游业的竞争力。

从表4可以看出访港旅客人次数从1997年的1127万增加到2010年的3603万,增长了2倍多,同时入境旅客香港的消费从1997年的778.3亿港元增加到2010年的2100亿港元,也增加了近2倍。这说明了两点事实:第一,香港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总体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香港旅游业的竞争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二,内地推出的自由行对于香港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作用比较显著。从2004年访港人数和总消费金额分别暴增40.4%和30.8%可见。

从1997年到2011年,香港旅游业增加值占香港GDP的比重在增加,从2.6%上升到4.4%,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也在增加,从3.4%上升到6.2%。虽然旅游业对于GDP的贡献率还比较有限,但是旅游业是无烟产业,而且与商业、海陆空运、会议展览等经济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巩固香港商业中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

4.香港专业服务业竞争力

香港服务业能够顺畅运转,并发展成为地区服务中心,其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和其他工商业支持服务是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几乎各个行业都离不开这些支援服务的辅助。在某种程度上,香港的金融、物流和对外贸易以及旅游业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附属的支援服务之上的。

自回归以来,香港专业服务机构和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其中专业服务人数从1997年的35.52万人上升到2011年的46.67万人,而专业服务机构数目超过13500家。香港的专业服务主要包括法律、会计及核数服务、建筑及工:程活动、技术测试及分析、科学研究及发展、管理及管理顾问活动。其他专业服务例如:资讯科技相关服务、广告及专门设计服务、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表5给出了香港专业服务的总产值。

从表5可以看出香港的专业服务总体上在回归之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法律、会计和核数服务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4000百万港元增加到2010年的22400百万港元。专业服务和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的产值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为香港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香港的专业服务人士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一流的专业素养,又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化,同时加上香港自由的市场环境、体系及制度,这使香港专业服务业如虎添翼,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5.香港总体经济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

一个经济体的总体经济竞争力一般可以从其GDP、物价水平、失业率衡量;根据Romer(1990)的建议,一个经济体的科技能力可以用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表示,而研发活动的投入水平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经济体的科研能力。

从表6可以看出香港经济总量虽有波折起伏,但整体是呈增加趋势的,同时物价水平和就业率也相对稳定,说明香港经济总体水平表现尚可。而研究人员数量不多以及科研投入水平还很有限,这又制约着香港科技的发展。

图4给出香港经济增长率的走势,数据的频率为季度。我们可以看出香港经济在1998年、2003年以及2009年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这说明经济整体还是相当脆弱的,受外界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SARS事件、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相对于自身来讲仍然是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经济总体表现尚可,但是这只是时间序列上面自身数据的纵向比较。我们在世界范围内以及其在中国经济版图对其竞争力进行考察,发现其经济竞争力有相对下降的趋势。

三香港绝对经济竞争力指数的构造

上节本文从全球视角、中国视角审视了香港经济竞争力在世界范围和中国经济版图中的相对地位,另外还从香港自身的视角剖析香港经济竞争力绝对变化轨迹。基于以上分析以及研究需要,本文认为构建一个香港经济竞争力指数是有必要的。为了综合考虑世界因素、中国因素以及香港自身因素,本文将结合世界经济竞争力考察的子指标,中国城市竞争力子指标以及香港经济自身经济指标,构建出香港经济竞争力指数。

本文认为构建香港经济竞争力指数必须包含以下指标:第一,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具体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第二,金融发展指标,具体包括M2/GDP以及股市发展情况;第三,香港传统支柱产业部分指标,具体有香港专业服务发展指标(本文主要选取法律、会计及核数服务人数)、标准货柜吞吐量,以及与旅游相关的总消费支出;第四,包括香港制度设计的指标,比如说法律得分。

香港回归之后香港人们的生活如何

香港回归之后香港人们的生活如何? 香港在回归之后发展更迅速,它是国家依重的城市,是世界交易的窗口,发展壮大是在计划之内的事情,现在中国都在腾飞,香港能不好么,可以说现在香港的生活水平比起在回归之前大有提高。 香港回归之后香港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经历7年的风风雨雨,香港——这个令所有中国人自豪的东方明珠,在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精心呵护下,如今依然晶莹璀璨。“一国两制”显示强大生命力香港回归7年的历史,也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历史。7年来,香港经受了不少风雨,尽管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全球经济放缓以及非典疫情的严重影响,但是香港人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和基本法的保障下,港人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享有充分的民主。特区政府施政透明,市民得以更多参与香港政务。人权和新闻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目前,香港每天有50多份报纸出版、170个频道广播,充分反映着社会多种声音和不同阶层的意见,香港人均拥有报纸的比率依然在世界城市中名列前茅。香港回归以来的成功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扬。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去年访问香港时表示,他相信香港能够继续保持繁荣。金融、航运、贸易、信息中心地位不变香港一直拥有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系的美誉,是资本主义完全自由运作的成功例子。这份自由得到基本法的保障。香港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系”,被视为“最佳营商城市和最具有潜力的投资基地”,被公认为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进入中国的最佳桥梁和中介。香港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先进和稳定的金融中心之一。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和办事处的跨国公司数目,比亚太区其他城市都多。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银行有3/4在香港营业,香港的股票市场按资本市值计算在亚洲排第二,仅次于日本。香港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2003年,香港第11次被评为全球最繁忙货柜港。香港国际机场自1998年启用以来,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7年来,香港吸引外资有增无减。包括英、美在内的世界各国在香港都有巨大的投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初发表的《2003世界投资报告》显示,香港再次被誉为亚洲吸引外来投资表现最佳的经济体系,2002年接收外来投资仅次于中国内地居亚洲第二。目前,平均每周有一家外资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到去年6月底,在香港的外资总部和办事处已超过3200家。特区政府最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首季香港外汇储备大幅增加。香港经济迎来复苏的曙光香港经济在经过6年多的阵痛后,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曙光。今年首季香港经济增长达到6.8%,是自200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强劲的增长。众多机构和专家预测,接下来的第二季度将有望达到或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今年1月至5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前4个月零售业总销售价值同比增长11.6%。统计显示,从去年7月开始开放的内地“个人游”,令香港酒店、零售业、餐饮业“人财两旺”,香港旅游业已成为率先复苏的行业。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市场今年也重扬升势。5月恢复卖地以来,两次卖地成绩相当理想。业内人士分析,这显示香港经济基调向好,发展商对未来楼市感到乐观。至今年5月,失业率已从去年同期的8.7%下降至7%。最新统计显示,各大企业招聘员工的意愿已达到4年来的最高,增加员工薪酬也已成为超过半数企业明年的计划。

香港回归历程

香港回归历程 见证香港回归历程的外交巨子柯华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 在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中,有一位特殊的中国外交官是不能不提到的,他就是原中国驻英大使柯华(1978-1983年在任)。 柯华,这个名字伴随着的是一段不平常的历史。 但他却总谦虚地说:我不是历史人物,我只是历史的见证者。 大学生?八路军战士?大使柯华,原名林德常,1915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鲤湖镇。 小时家境贫寒,父亲到南洋打工维持全家生计,母亲除做家务外还要织布挣钱贴补家用。 1935年,柯华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科,并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1937年4月,柯华参加了一个由十人组成的燕大学生代表团秘密到延安参观学习,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抗日战争爆发后,柯华怀着抗日的满腔热情,脱掉学生装,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 柯华先到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陆定一为他改名柯华。 不久柯华去了延安,在那里工作了整整十二年。 期间,他进过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毕业后主要

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参加过整风运动,当过土改工作团长等,一直到1949年5月西安解放到西安工作为止。 西安解放后,柯华先后任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西安市委副书记。 1952年8月,他调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委副书记兼秘书长,文化部第一副部长。 1953年7月又调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 1954年底,柯华出任外交部礼宾司第一任司长。 从此在周恩来的亲切教诲下,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1955年初,柯华刚上任后几天的一天上午,印度驻华大使打来电话,询问周恩来的电话号码,要直接同周恩来通话。 礼宾司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经几位司领导反复商议后,由一位专员出面婉言拒绝。 此事后来受到周恩来的批评,原来是周恩来在不久前陪同毛泽东接见印度总理尼赫鲁时,曾和印度大使说过,有事可直接给他打电话。 周恩来同柯华单独谈话,询问柯华到外交部工作前担任什么职务,接着耐心地向他谈了中印关系的重要和毛泽东对中印关系的重视。 周恩来对柯华说:做外交工作,可不像你当市委书记,那是一方诸侯,权力大得很,许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主。 而外交工作的每一件小事都疏忽不得,搞不好,都关乎国家大事,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影响。

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三篇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心得体会一 在殖民主义者罪恶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那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但是,中国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同野蛮的强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香港同胞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殖民者的扩张行径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三元里人民抗英”就是铁的明证。但是,他们始终敌不过野蛮的强盗。只有在血与泪中企盼着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那一刻。 然而,对于这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是从来不承认的,香港是中国的领土,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刻也没有放弃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努力! 母亲期盼的目光穿过了一个世纪,送走了多少春风秋雨,终于盼来了重聚的春天。 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刻,中国人民永远记住那一刻:1997年7月1日零时,激动人心的高潮来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那回归的游子,幸福和激动的泪眼汇成对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追忆,聚成对强大祖国的诚挚祝福!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是的,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今天,我们正是沿着这位伟人设计的宏伟蓝图,向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进。今天,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神州大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太平洋上出现了一条条白练,那是中国新一代核潜艇浮出了水面。听,雅典的体育场上空正在回响《义勇军进行曲》,那是中国体育健儿在摘金夺银。瞧,太空上的点点繁星,那是中国火箭发射上去的人造卫星。中华民族真正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香港回归祖国,还源于高瞻远瞩的伟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为了使香港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经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批准,我国宣布在香港回归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问题的成功实践,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而且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史上,精彩绝伦的浓笔重彩,丹青垂史。香港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澳门回归21周年心得感想精选5篇

澳门回归21周年心得感想精选5篇 澳门回归21周年心得感想 xx年前那一声母亲,我回来了响彻中华大地,让多少人热泪盈眶。 如今,澳门回归祖国怀抱xx周年。当年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这一幕的孩童已长大,而澳门也迎来了他成年后的第一个纪念日。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这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 澳门的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中国女神天后,又名娘妈。根据传说,一艘渔船在一个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风雷暴,渔民们处於危急关头。这时,一位少女站了起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娘妈。 十六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在后来的四百多年时间里,东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许多历史文

化遗产,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 离家四百余载,归来仍是少年。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后,澳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总是担心家中被盗,现在不再担心路遇黑帮火并;从前,澳门制造业已看不到发展希望,现在澳门博彩业为他带来新的发展生机;从前,亲身骨肉也只能隔海相望,现在60%的游客都来自中国大陆;目睹南中国海的百年沧桑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在通车首月,澳门口岸出入车辆便超过80万人次。 曾几何时,中国还饱受欺辱,任人宰割;而如今的中国,已经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G20峰会在我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拉动了四十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航空母舰成功起航。如今的中国,已在政治、经济、科技方面举得傲人成绩;如今的中国,已有足够的资本让每个中国公民为之自豪。如今的我们,可以响亮的拍着自己的胸脯和别人说我,是一名中国人! 历史的书籍仍在不断翻动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在古老的版图上回荡不息,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在未来的雄谱上写出无愧于千秋万代的新篇章吧! 澳门回归21周年心得感想二 1887年12月,腐败的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确认葡萄牙可长驻澳门管理,就此,澳门沦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 1999年12月20日,澳门这个被割让出去几百年的孩子,终于正式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状况及原因分析上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状况及原因分析(上)2013年11月25日10:10 来源:《产经评论》2013年第5期作者:张强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9 摘要:本文首先从香港在世界经济竞争力的排名、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以及在时间序列上发展等角度剖析其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然后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构造一个描述香港绝对经济竞争力的指数,量化分析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香港金融、贸易和物流、旅游服务和专业服务竞争力在受到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下产生波动,但是总体上还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后对香港经济竞争力变化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对如何提升香港经济竞争力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香港,经济竞争力,主成分因子分析 一导言 香港是一个“小型开放型经济体”,小型意味着系统对环境的依赖,高度开放则意味着环境对系统影响的直接和强烈。但也正因为其经济系统的特点,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条件下,香港的竞争力不断地面对着各种挑战和危机。自回归以来,在经历了一系列外部政治、经济事件冲击以后,人们越来越关注香港经济竞争力可能的与实际的变化,并反思香港自1997年以来经济竞争力的变化、香港经济发展的前景和走向光明未来的道路。回归之后香港经济遭遇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结果是房地产资格价格暴跌,失业率高企不下,经济萧条以及财务状况迅速恶化,GDP从1997的峰值1.365万亿港元衰退到1998年的1.292万亿港元。更有甚者,当与香港齐名的“亚洲四小龙”——台湾、韩国和新加坡从亚洲金融危机风暴冲击中复苏之际,香港却仍在经济衰退的泥沼中苦苦挣扎。而后美国“9·11”事件又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作为“小型开放型经济体”的香港自然难以独善其身,GDP从2000年1.317万亿港元降低到2001年的1.299万亿港元,随后香港经济进入缓慢的复苏阶段。2003年初,SARS爆发,香港经济更是雪上加霜,2003年GDP下降至1.234万亿,创下自回归以来的最低值。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香港经济再次受到重创,香港恒生指数从2007年的最高点27853暴跌至2009年的11542,失业率高达5.3%,经济增长率为-2.6%。从以上在各次外部冲击下的表现看,香港经济抵御外来冲击能力弱、自我修复功能差、经济系统比较脆弱。我们可以将香港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归结于各种金融冲击和外部事件,不过香港经济在这些事件中的表现让我们感觉剖析香港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这有利于我们认识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基本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自1997年回归以来,香港经济遭受到各式各样的外部冲击,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经济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调整。于是我们便有以下疑问,回归以来香港的经济竞争力发生那些变化? 应该如何看待香港经济随世界经济波动而波动的现象?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继续保持香港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发展呢?为了分析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分析框架如下:第二部分从香港在世界经济竞争力的排名、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从时间序列角度剖析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第三部分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构造一个描述香港绝对经济竞争力的指数,这是对第二部分经济竞争力剖析的数量化和补充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分析香港经济竞争力变化的原因;第五部分对于如何提升香港经济竞争力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香港经济竞争力的变动 (一)香港经济竞争力排名分析

香港回归后的经济发展

香港回归后的经济发展 新中国诞生以后,香港一直是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窗口和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和香港已经建立了日益密切的互利互补的经贸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保证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对内地沿海地区的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香港在1998年及2003年分别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及“沙士”爆发的影响,经济受到冲击。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自1998年至2003年共下跌16%,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更累积下跌了23%。但凭着香港人的干劲,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香港经济不但逐步摆脱困境,并且强劲复苏。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6.8%。经济增长在过去连续三年都在趋势之上,平均每年增长达7.6%,而且经济增长层面不断扩阔。在消费方面,2006年全港零售总额较三年前增长23%。在投资方面,2006年整体投资增长8%,是连续四年加速增长,也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升幅。 这个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小岛,已经成为居于世界前列的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十五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香港有着奇迹般的变化。过去20年, 香港经济增长接近3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实质增长明显高于“经济及合作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率。在最新按经济活动划分的本地生产总值数据中,服务业占超过90%,制造业占不足4%。在二十一世纪,香港面对科技急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越趋激烈的竞争,香港经济加入高增值行列,向着较高增值服务和知识为本的经济活动转移。 香港经济将继续努力善用其“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优势。香港贸易的重点已经逐渐由转口向供应链管理及高增值物流服务转移,离岸贸易发展蓬勃;香港的金融市场不但成为内地企业的主要集资管道,更是协助内地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运作效率、推广品牌、迈向国际市场的平台。香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正积极为内地提供更多元化的专业服务。 总之,香港回归祖国,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本世纪的宏伟目标,将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同时,使香港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也有了保证。香港的未来会更美好。

香港回归20周年重要试题及答案

《香港回归20周年》重要试题及答案 1. (单选题)“一国两制”作为国家结构的一种形式是()。 A. 单一制 B. 复合制 C. 基本上是单一制,但具有复合制的某些特征 D. 基本上是复合制,但具有单一制的某些特征 参考答案: C 2. (多选题)根据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A. 独立外交权 B. 行政管理权 C. 独立防务权 D. 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 参考答案: BD 3. (单选题)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三部分组成。 A. 新界 B. 铜锣湾 C. 尖沙咀 D. 维多利亚港 参考答案: A 4. (多选题)解决祖国大陆与台湾统一问题,必须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导下,坚持的原则包括()。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参考答案: ABCD 5. (单选题)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B. 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 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参考答案: C 6. (单选题)“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获得成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①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②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④体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趋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香港作文之香港回归的意义作文800字

香港回归的意义作文800字 【篇一:毛概论文。观看香港回归有感】 观看香港回归有感 姓名:刘瑛学号:201096250105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短短的历史一刻,米字旗降下, 五星红旗升起,香港告别了一百五十六年的殖民统治,重新回到了 故国家邦。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在这个强有力的母 亲的庇佑下,她的儿女不管是遭遇到多大的风雨,都有一个健壮的 母亲关怀着,支撑着。香港回归十年经历了金融风暴、非典疫情等 重大事件的考验,社会稳定繁荣成为了一流的国际大都会,离不开 中央政府的支持。香港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是中国政府的成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已经走向了富强繁荣、史无前例的 太平盛世。 1. 香港简介 香港是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1842年至1997年,香港是英国的殖 民地;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地处珠江口以东,北接广东深圳市,南望广东珠海市的万山群岛,西迎澳门特别 行政区。香港是国际重要的金融、服务业及航运中心,也是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同 时为全球最安全、富裕、繁荣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之一,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香港把华人的智慧与西方社 会制度的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 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 2.电影内容 1997年7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百余年前,香港 被强行掠夺,从此成为名远离父母的游子,他如同一叶小舟,在无 边无际的大海上漂荡。是中国的伟大舵手——邓小平伸出巨手,绘 制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蓝图。香港600万同胞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驶向祖国母亲的怀抱。随着倒计时牌上数字跳动,亿万人民急切盼 望香港回归。7月1日凌晨,亿万双眼睛注视着香港回归仪式。天安门广场上,火树银花,百万群众热情欢呼,普天同庆。 3.历史 香港自中国秦朝起明确成为那时的中原王朝领土(狭义的中原,指 今

一、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

一、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 一、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香港回归对国内的意义 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同时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香港回归对国外的意义 香港的顺利回归不仅是给西方大国以有力的回击,而且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香港回归的历史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

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2000字的香港回归20周年学习心得

香港回归20周年学习心得 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刻,中国人民也永远记住那一刻,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激动人心的高潮来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在此时此刻,那回归的游子,幸福和激动的泪眼汇成对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追忆,聚成对强大祖国的诚挚祝福!这一天点点滴滴将永远载入史册,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刻,中国人民也永远记住那一刻。香港的回归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今年是香港迎来回归20年的大庆,全中国人民和全海外的同胞共庆这个期待好久的日子,在个举国欢渡的日子中,全国人民欢歌载舞共同迎来香港回归20年大庆。 回想一百多年前,异邦的铁蹄,飘洋过海,惊飞了憩息的海鸥,惊散了香港的美梦:软弱的清朝政府让国人被欺压,让国家遭耻辱。一度被各国列强分割得四分五裂。《南京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香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锁,使香港失去了自由,坠入了深渊。凌厉着海啸,漫卷着台风的香港,已不再属于母亲。 在殖民主义者罪恶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那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但是,中国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同野蛮的强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香港同胞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殖民者的扩张行径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三元里人民抗英”就是铁的明证。但是,他们始终敌不过野蛮的强盗。只有在血与泪中企盼着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那一刻。然而,对于这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是从来不承认的,香港是中国的领土,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刻也没有放弃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努力!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双方经过多次的会谈在1984年6月进入最后阶段。7月份,英国外相再访北京。8 月1日,贺维抵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中英双方已同意协议大纲及主要条款。再经过许多阻碍的情况下,我国终于在1982年9月26日与英国在北京草签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在签署声明后,香港进入过渡期。 后来我国外交官安文彬就香港回归当天国旗必须在0时0分0秒在香港升起,与英国外交官谈判,前后共进行了20余轮的谈判,其中就英国国旗在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28秒落下,中国国旗0时0分0秒升起,前后就进行了16次的谈判,英国外交官百般阻挠,但最后在我国的努力下,最终达成了该约定,我国国旗准时在0时0分0秒升起,这体现了中国对香港回归的百般努力,不容任何人侵犯我国领土。 香港回归之初,我们的领导人物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的发展与和平统一的进程。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回归,主权移交。“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问题的成功实践,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而且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史上,精彩绝伦的浓笔重彩,丹青垂史。

香港与新加坡经济发展比较

香港与新加坡经济发展比较 林锡星 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长,以“亚洲小龙”和“亚洲双城”著称。在1970年以后的20年间,香港和新加坡的年均GD P分别增长了813%和7165%。在80年代,新加坡的边际资本产出率是香港的两倍。这意味着新加坡为了增加单位产出所需要付出的额外资本数量之大。不断增加投资无非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回报,但新加坡是世界上资本报酬率最低的国家之一。60年代初,它的资本报酬率是40%,但到了80年代末却下降到11~12%。在1970年以后的20年间,香港每个工人产出的增长有56%来自总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但同期新加坡的总要素生产力却下降6%。简言之,香港的富裕和发展是靠提高使用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效率,而新加坡则主要靠增加资本投入、征税和强制储蓄。 香港的经济发展比新加坡稍胜一筹,主要归因于三个因素:一是香港居民主要是解放前后来自上海的移民,其中有不少名流精英和实业家。他们精明能干,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和具有国际性。直到80年代,香港对新加坡仍占有这方面的优势。二是香港政府执行积极的“不干预政策”,甚至对投资、基础事业都不加干涉。新加坡却与此截然相反,干预甚多。三是新加坡在整个工业发展过程采取了资本密集与劳力密集相结合、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相结合的方式。新加坡制造业的资本密集程度相当高,尤其是电子、石化、机械、造船之类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香港制造业则偏重于轻工业,主要行业有纺织、制衣、塑胶及电子业。这些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不高,规模偏小。香港虽然有若干亿万富翁和大财团,但大多集中于房地产、金融、贸易和运输等第三产业,属于制造业的屈指可数。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香港和新加坡长期以来是对手,亚洲经济危机加剧了这两个亚洲城市历来就存在的竞争。但今非昔比,香港已丧失了对新加坡的绝对优势。两者只能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争取成为21世纪的双赢家。 香港和新加坡都由于当地居民的勤劳和智慧才有了今天的繁荣,而不是依靠富饶的自然资源而致富。两地的居民绝大多数是华人。但作为前英国殖民地,两地都适于讲英语的人居住,并吸引了不少移居国外的专业技术人员。但从目前情况看,新加坡人讲英语的水平要比香港人稍胜一筹。 两者都在金融市场上占有自己特殊的位置。新加坡在外汇交易方面超过香港,每天的成交额逾1000亿美元。但香港在投 42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又称香港主权移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政府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双方共同承诺,于1997年7月1日开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联合王国政府将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历史事件。1997年7月1日当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结束长达155年的英国殖民地身份,香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为政府首长。绝大部份香港华裔居民自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同时有350万香港居民终身保留英国国民(海外)身份。 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清朝战败于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清朝再次被英法联军打败,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清朝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99年,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这三份条约正本由台湾当局外交部典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1982年,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了1997年7月1日起,中国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行使主权和治权。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同志因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中英谈判。 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规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双方于1984年签订协议。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1]之幕。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声明表示将会通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进行商谈。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年7月12及13日两天,地点在北京。中方团长姚广、英方团长是驻华大使柯利达。不过,由于双方在初期的会议中,1983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案例分析 人教版(优秀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案例分析 一、课标要求: “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二、教材各子母间的关系及如何体现课标要求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 本课的重点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1984年底,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据此,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的仪式;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了联合声明,据此,1999年12月20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澳门主权的仪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和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课的难点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台湾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完整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概念。也就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尊重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在统一祖国的前提下,允许存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其中的主体,中国大陆必须是社会主义。 三、教学处理设想 在该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香港、澳门历史脉络的梳理(过去——今朝),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去深思、去感想,最后在观看“港澳回归”的纪录片中,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载雄壮的国歌声中学生热血沸腾,民族之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该课的历史基础知识教育与历史德育教育充分展现,学生充分吸收。 1.关于导入新课,建议教师使用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仪打出“香港回归的倒计时牌”的图片,引导学生作出观察和判断,渲染、烘托全国人民期盼香港回归的迫切心情,从而反映出血浓于水的同胞情结,爱国情结。由此导入新课。 2.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一目,可由教师先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教师总结,简要介绍“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什么提出的及其具体的含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补充,并使用多媒体演示香港地区被侵占的三个阶段。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割香港岛,1860年的中国和英法的《北京条约》中的割九龙司(九龙半岛),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的租借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99年。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并归纳出基本的史实,明确我国政府从未承认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并要在适当的时候收回香港,训练并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目。可以引导学生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实况纪录片等,回顾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并且可以提问学生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是哪七子(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并让学生推选一名同学演唱这首

香港回归与中国经济发展(毛概论文)

香港回归与中国经济发展 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一件彪炳史册的盛事,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新中国诞生以后,香港一直是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窗口”和“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和香港已经建立了日益密切的互利互补的经贸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保证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对内地沿海地区的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在1982年到过香港。当时,香港正陷于困境。受西方经济衰退的影响,香港的制造业出口额和就业率普遍下降,房地产业也不景气,固定资本投资减少,许多人对香港前途缺乏信心。1996年我第二次到香港,那里已经发生奇迹般的变化:过去1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199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5300美元,居亚洲第二位,高于英国;外汇储备600 多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这个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小岛,已经成为居于世界前列的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14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香港为什么会有如此奇迹般的变化?对此,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作过分析。尽管看法不尽一致,但有两点大家的看法是共同的: 第一,是邓小平同志及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宣告香港回归后社会经济制度不变。这一构想,为香港各阶层和英国政界有识之士所接受。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以后,香港前途明朗,稳定了人心,增强了海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第二,内地坚持改革开放,为香港的经济繁荣和转型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香港的制造业纷纷迁入内地,利用内地的低成本,提高了香港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加速了香港的经济转型,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业比较发达的经济体系。目前,服务业已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83%,服务出口规模居于世界第九位。 香港的繁荣和发展,也为内地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活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内地的对外贸易有一半通过香港,外汇收益有1/4到1/3来自香港,引进的外资有60%来自香港或通过香港。香港在内地的企业大约有5万家,拥有四五百万职工。由于大规模地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不仅加速了经济特区的建设和沿海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80年代以来,香港和内地在经贸关系方面相互依存,已经连成一体。可以这样说,香港没有内地,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和稳定;内地没有香港,也不会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好形势。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要变为现实。香港回归以后,内地和香港多年形成的这种互利互补的经贸合作关系肯定会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展开,香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会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第一,在内地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和市场多元化的外经贸格局中,香港仍将是内地连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香港是单独关税区和自由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内地还没有哪一个港口能够代替它。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和金融组织都看好未来香港的地位和作用,把它当作进入内地市场的“桥梁”。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将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乃至内地与台港澳的经济合作,也会加强正在崛 起的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这些,都极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但就其运行机制来说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无本质区别。香港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市场体系,对市场机制的运用有丰富的经验。大

关于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和香港专利申请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和香港专利申请   【分类号】 402001199730 【标题】关于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和香港专利申请若干问题的说明【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 【颁布日期】 19971229 【实施日期】 19971229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专利申请审批程序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公告第五十七号 【名称】关于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和香港专利申请若干问题的说明【题注】现将《关于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和香港专利申请若干问题的说明》予以公告。 【章名】说明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单独的专利制度,施行香港《专利条例》和《注册外观设计条例》。为方便中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申请人办理有关申请专利手续,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人和居民提交专利申请的问题 1 / 17

(一)提交国际申请 中国专利局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法人和居民根据《专利合作条约》提交国际申请的受理局。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人和居民也可以直接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提交国际申请。 (二)提交中国国家专利申请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人和居民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中国国家专利申请的,仍按照中国专利局1995年8月21日公告的《关于港澳地区专利申请若干问题的规定》办理。 二、关于国际申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获得专利保护的问题 (一)申请人在提出的国际申请中指定中国并希望其申请在香港获得专利保护的,除应向中国专利局办理有关手续外,还应当按照香港《专利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标准专利的请求注册批予手续或短期专利的请求批予手续。 (二)要求获得中国发明专利的国际申请在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申请人为获得香港标准专利的保护,应当向香港知识产权署办理标准专利的注册手续,即:自该申请由中国专利局以中文公布之日起六个月内,或者该申请已由国际局以中文公布的、自中国专利局国家申请号通知书发文日起六个月内,向香港知识产权署办理记录请求手续;并自该申请由中国专利局授予专利权之日起六个月内向香港知识产权署办理注册与批予请求手续。以上程序适用于公布日或国家申请号通知书发文日是在1997年6月27日或之后的申请。

两个历史遗憾的小故事一个香港回归一个台湾回归

两个历史遗憾的小故事:一个香港回归,一个台湾回归 今天逛书店,突然翻到一个故事,以前看过,再相遇,意味更浓。 1、您身体还非常好 李嘉诚作为香港最大的富豪,参与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也因此和邓小平同志单独见过几次。 1990年1月18日的第二次见面,有个故事。

李嘉诚对邓小平说:“您身体还非常好。” 邓小平说:“毕竟八十五了,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嘉诚说:“我敢买保险,您能超过这个。” 邓小平说:“一年比一年困难了。” 李嘉诚说:“希望你能够到香港来看一看。” 邓小平说:“我活到一九九七年,就是要等到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后,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以上对话凤凰网有据可查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离世,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他老人家把香港从英国人手中要了回来,却没有去看上一眼。 历史的细节就是这样遗憾… 2、君且去,不须顾 第二个故事是很久以前看的,89岁的蒋中正在台湾逝世的消息是在毛主席起床时告诉他的。 年轻的警卫人员当时一脸欢快。 毛泽东却一脸凝重的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当时毛主席在杭州,蒋介石去世的4月5日正是清明后几天。 蒋介石1887年,毛主席1893年。 “知道了”除了一辈子的纠缠情结外。 还有个小细节。 蒋介石一直反对台湾独立,公开场合都有记录,“谁搞台独我搞谁脑袋”就是他的表态。 1975年,蒋的最后一年,让陈立夫向中共发出了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的信息。陈在香港公报的“假如我是毛泽东”希望毛泽东“以大事小,不计前嫌,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毛主席对副总理邓小平说“两岸要尽快实施三通,你可以代我去台湾访问。”同时释放了国民党多名政军特人员,以示友好和诚意。 没想到蒋介石就这样永远的走了,但一直未下葬,要等统一葬到大陆。 时日,毛泽东沉默庄严的放了一天的《贺新郎》演唱录音。

香港回归20周年演讲稿

香港回归20周年演讲稿 香港回归20周年演讲稿每天看着一些香港回归二十年的电视节目,心总会跟着激动,血总会跟着沸腾。二十年前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仍盘旋在耳畔,深深地刻进了脑海。当年那个躺在我怀里陪我看香港回归仪式的懵懂小孩,现在也已长成了有志青年,他神情严肃地对我说:“妈妈,香港回归了二十年,您就没有感想?”儿子你是妈妈我的骄傲,亦是我的自豪。香港,他是祖国母亲的儿子,亦是祖国母亲的自豪与骄傲。 香港,你百年怒涛,百年沧桑,终于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扑进祖国母亲的怀抱;百年漫长的岁月,足以让一位母亲满脸褶皱,足以让一位母亲肝肠寸断;百年的思念,足以让一位母亲的泪水干涸;可百年后的回归,却让母亲喜笑颜开,你终于不再让母亲魂牵梦萦,终于能让祖国母亲用海纳百川的气魄,来抚慰和呵护你这个漂泊百年的游子。你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神州,我的骄傲!我的自豪!我的尊严已然找到,家母乃是我的依靠,在祖国母亲二十年的孕育下,屈辱已去矣。 香港,你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是北京的十五分之一,人口六百九十多万,相当于北京的一半。然而就是在香港,每秒钟,就有一万多美元的外资流入,每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每小时,就有两千六百多个货柜在装卸,每

一天,就有四十二万旅客进出香港,我们感受着你的成长,感受着你的繁荣,感受着你的昂然之姿 感谢小平的“一国两制”,港人制港,高度自制。体现了祖国母亲宽阔博大的胸襟和对炎黄子孙的关怀与尊重。而这颗东方之珠的璀璨、耀眼,让世界瞩目,让国人炫耀。香港,你在华夏母亲深厚雄浑的怀抱中,生长了二十年,你十岁了,全国各民族的兄弟姐妹捧百合为你庆祝,掬玫瑰为你祈祷,你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一样的心愿,万种期盼。愿五星红旗飘地庄严神圣,紫荆花开得灿烂永恒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伟大不朽的中华民族风风雨雨几百年。当崭新的镰刀锤头举过头顶的时候,有个东方巨人,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每每听到这伟大庄严的声音,眼眶还会发热。祝祖国母亲越来越强大,前进的脚步越来越稳健;香港、澳门越来越繁荣茁壮;更希望离开祖国母亲怀抱很久的台湾兄弟能够早日归来.深深地祝福你们,中华的孩子们,愿你们永远这么年轻!永远健壮!永远蓬勃!祝愿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香港回归20周年演讲稿香港,在英国殖民者统治百年后终于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在这百年中,香港的人民无时无刻不想念,远在祖国疆土的亲人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隔海相望,97年的7月1日香港终于向祖国母亲,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