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按“性别”和“教育程度”分类的平均工资

答:(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41283.90;女性的平均工资为26037.59。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受教育年限为8年的女性;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受教育年限为19年的男性。

2.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答:

(1)一月份A产品的销售总量是486,其原始资料共有四笔:王小毛123,吴燕燕123,95,朱青新145

(2)八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24,其原始资料共两笔:王小毛12,吴燕燕12

(3)十一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22,其原始资料只一笔:王小毛22

4. 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 仿照例题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

(2)(分)

2.(1)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

(2)实际优质品率:

3.(1)

(2)乙菜场比甲菜场平均价格高0.16元,原因是销售结构不同,乙菜场价格高的蔬菜销售的比重占得较大。

4.(1);;

(2)

(3)、(4)原数列原数列+10 原数列-10 原数列×10 原数列/10

平均数54.0556 64.0556 44.0556 540.5556 5.4056

标准差27.7438 27.7438 27.7438 277.4381 2.7744

标准差系数51.32% 43.31% 62.97% 51.32% 51.32%

5.(1)、(2)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数标准差

专业98 45 72.73 10.92

一班91 56 72.65 8.98

二班98 45 72.82 12.70

(3)、(4)

一班成绩 f 比重(%) 向上累计次数向上累计频率向下累计次数向下累计频率60分以下7 11.29 7 11.29 62 100.00

60-70 12 19.35 19 30.65 55 88.71

70-80 27 43.55 46 74.19 43 69.35

80-90 15 24.19 61 98.39 16 25.81

90以上 1 1.61 62 100.00 1 1.61

合计62 100.00 - - - -

二班成绩 f 比重(%) 向上累计次数向上累计频率向下累计次数向下累计频率60分以下8 13.33 8 13.33 60 100.00

60-70 16 26.67 24 40.00 52 86.67

70-80 15 25.00 39 65.00 36 60.00

80-90 15 25.00 54 90.00 21 35.00

90以上 6 10.00 60 100.00 6 10.00

合计60 100.00 - - - -

6.(1)A (2)E (3)C (4)D (5)D (6)B (7)C (8)B (9)D (10)C

第五章参数估计

1.

该产品直径平均数的置信区间:

置信上限的单侧置信区间:

2. (1)

(2)

3. 平均数双侧检验:

平均数单侧检验:上侧:

下侧:

方差双侧检验:上限:下限:

标准差双侧检验:上限:下限:

4.

5.

.

6.

7.取的最大值计算如下: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8.

9.

10.(1)2969.562;(2) 849.8273;(3) 258;(4) 2887.377~3051.746;(5) 58.89%~68.20% 11.(1)5.72-6.12 (2)7.80-8.51 (3)(-2.73)-(-1.75)

第六章假设检验

1.依题意建立假设:325 :325 检验统计量:

由标准正态分布表,得。Z<1.96,从而拒绝,即不能认为这批钢索的平均断裂强度为。

2.依题意建立假设:3140 :3140 检验统计量:

由分布表,得。t<2.8609,从而不能拒绝,即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新生婴儿的体重有显著变化。

3.依题意 S=11.04 ::

检验统计量

由分布表,得。t>-1.833,从而不能拒绝,即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这批保险丝的平均熔化时间小于65s。

4.依题意建立假设::

由标准正态分布表,得。从而拒绝,即认为处理前后羊毛含脂率有显著变化。

5.依题意;

::

检验统计量

,t<-2.552,从而拒绝,即认为改进后的新方法能使得率显著提高。

6. 依题意:30% :30%

根据检验统计量

因为,从而拒绝。

7.依题意建立假设

根据检验统计量

显著性水平,,。由于27.26>19.02因此,拒绝原假设。

8.(1)A (2)D (3)C (4)D (5)B

9.(1)D (2)D (3)A (4)B (5)B

第七章方差分析

1.原假设:;备择假设:不全等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162.8571 2 81.42857 1.305705956 0.309879107 3.982307817

组内686 11 62.36364

总计848.8571 13

因为,所以接受原假设,即三种广告对销售量的增长没有影响。

2.对化肥因素,原假设:;备择假设:不全等

对土地因素,原假设:;不全等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行(化肥) 38 2 19 10.36364 0.026168 6.944276

列(土地) 10.66667 2 5.333333 2.909091 0.165981 6.944276

误差7.333333 4 1.833333

总计56 8

①因为,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化肥对作物产量有影响。

②因为,所以不能拒绝假设,即土地类型对作物产量没有影响。

3.对化肥因素:;不全为零;对土地因素:;不全为零

对因素化肥和土的交互效应:;不全为零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样本116.77778 2 58.388889 19.830189 0.000503271 4.2564947 列15.444444 2 7.7222222 2.6226415 0.126640152 4.2564947 交互15.555556 4 3.8888889 1.3207547 0.333435063 3.6330885 内部26.5 9 2.9444444

总计174.27778 17

①因为,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化肥对作物产量有影响。

②因为,所以不能拒绝假设,即土地类型对作物产量没有影响。

③因为,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交互作用对作物产量没有影响。

4.(1)C;(2)A;(3)B;(4)A;(5)D

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1. 原假设:两变量独立,即态度和年龄没有关系

期望数据

16.333333 9.3333333 14.333333 40

16.333333 9.3333333 14.333333 40

16.333333 9.3333333 14.333333 40

49 28 43

临界值=9.4877 故:不能拒绝原假设

2.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n=10

临界值为0.546,故样本等级相关系数有统计意义。

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

n=10

临界值为0.467,故样本等级相关系数有统计意义。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1.(1)正相关(2)r = 0.9865,呈高度正相关;(3)自变量为产品销售额,y = -8.41+0.078x;(4)4.08(5)0.078

2. (1)负相关(2)r = -0.9835,呈高度正相关;(3)自变量为产量,因变量为单位生产成本,y = 170.42-0.6978x;(4)4.66(5)临界值为0.632,故计算得到的样本相关系数有统计意义(6)检验统计量t=-15.38,对应概率为

3.18E-07,小于0.05,故回归系数有统计意义。

4.(1)C;(2)D;(3)A;(4)B;(5)D

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1.

年份销售额(万元) 3年移动平均4年移动平均7年移动平均趋势值1992 60 52.87 1993 54 62.00 59.46 1994 72 68.67 69.38 66.05

1995 80 78.33 76.38 75.00 72.65 1996 83 83.33 82.63 80.00 79.24 1997 87 86.33 86.63 86.71 85.83 1998 89 90.33 90.75 89.14 92.42 1999 95 95.00 93.25 94.14 99.02 2000 101 95.00 96.75 100.14 105.61 2001 89 101.67 103.75 106.29 112.20 2002 115 109.67 111.13 113.57 118.79 2003 125 123.33 121.13 122.00 125.39 2004 130 131.67 132.38 130.86 131.98 2005 140 141.33 142.00 138.57 2006 154 152.33 145.16 2007 163 151.76 直接以年份为t,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直线:

将年份序列定义为t=1,2,3,……,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直线:

2.

该数据适合用按季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

时间一季二季三季四季

2003 30 10 15 80

2004 29 11 18 92

2005 32 11 17 85

2006 31 12 20 91

季平均30.5 11 17.5 87

季节比率83.56% 30.14% 47.95% 238.36% 6.

该数据适合用趋势剔除法计算季节比率:

月份季节比率调整后

1 0.200022991 0.22720 0.2136 0.2150

2 0.281784636 0.30250 0.2921 0.2940

3 0.412289395 0.3944

4 0.4034 0.4060

4 0.68103683

5 0.63858 0.6598 0.6641

5 0.892416418 0.83431 0.8634 0.8690

6 2.439485258 2.23974 2.3396 2.3548

7 4.25140 4.054361362 4.1529 4.1799

8 1.80060 1.789093263 1.7948 1.8065

9 0.56903 0.622370474 0.5957 0.5996

10 0.26754 0.319742143 0.2936 0.2956

11 0.18088 0.167238422 0.1741 0.1752

12 0.13525 0.143490098 0.1394 0.1403

11.9224 12.0000

4. (1)A (2)B

5. (1)C (2)C

6.(1)

第十二章指数

1. (1)公式:皮鞋、布上衣、呢帽的个体价格指数分别为:

(2) 拉氏价格指数公式:

派氏价格指数公式:

(3) 拉氏销售量指数公式:

派氏销售量指数公式:

(4) 马艾价格指数:

(5) 理想价格指数:

2.

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万元)

3.根据:

(1),单位成本下降2.81%(2),工资总额增长15.99%。

(3),销售量应增长22.22%(4) ,物价指数为111.11%。

4. (1)2005年平均周工资比2001年增长:

(2)2005年平均周工资比2001年增长:

结论:从面值看,工资是增长的,但如果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则实际工资水平是下降的。

6.(1)97.8971 (2)103.2945 (3)D (4)D

7.(1)D (2)A (3)B (4)C (5)B (6)D (7)B (8)C

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按“性别”和“教育程度”分类的平均工资 答:(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41283.90;女性的平均工资为26037.59。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受教育年限为8年的女性;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受教育年限为19年的男性。 2.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答:

(1)一月份A产品的销售总量是486,其原始资料共有四笔:王小毛123,吴燕燕123,95,朱青新145 (2)八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24,其原始资料共两笔:王小毛12,吴燕燕12 (3)十一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22,其原始资料只一笔:王小毛22 4. 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 仿照例题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 (2)(分) 2.(1)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 (2)实际优质品率: 3.(1) (2)乙菜场比甲菜场平均价格高0.16元,原因是销售结构不同,乙菜场价格高的蔬菜销售的比重占得较大。 4.(1);; (2) (3)、(4)原数列原数列+10 原数列-10 原数列×10 原数列/10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单选 问题: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3 )。 选项一:企业的投资与产出 选项二:居民的收入与存款 选项三:电视机产量与西红柿产量 选项四:商品销售额与商品销售价格 问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指(3 ) 选项一: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选项二: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选项三: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选项四: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2 )。 选项一:10.0% 选项二:7.1% 选项三:7.0% 选项四:7.2% 问题: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3 ) 选项一:都有可能被接受 选项二:都有可能不被接受 选项三:只有一个被接受而且必有一个被接受 选项四:原假设一定被接受,备择假设不一定被接受 问题:小王收集了1978年以来历年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额的资料,如果要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2 ) 选项一:直方图 选项二:散点图 选项三:饼图 选项四:折线图 问题: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为0,则直线相关系数( 3 )。 选项一:r=1

选项二:r=-1 选项三:r=0 选项四:r 无法确定 问题: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95%,则表示( 4 )。 选项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 选项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下跌了 选项三: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上涨了 选项四: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下跌了 问题: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 1 )。选项一:230 选项二:200 选项三:210 选项四:180 问题:若两变量的r=0.4,且知检验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 选项一:40%的点都密集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 选项二:40%的点低度相关 选项三:两变量之间是正相关 选项四:两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问题:下列指标中包含有系统性误差的是(1 ) 选项一:SSA 选项二:SSE 选项三: 选项四: 问题: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1 )。 选项一: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选项二:将来资料具有可比性 选项三:确定调查单位 选项四:登记的方便 问题:SST的自由度是(4 )。 选项一:r-1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南财统计学活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共933篇 分享站内信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2012年06月20日20:13:59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与“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问:(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_;女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 (2)平均工资最低的就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 最高的就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___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与“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与“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根据王小毛、吴燕燕与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问: (1)一月份A产品的销售总量就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就是: (2)八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就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就是: (3)十一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就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就是: 4、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仿照例题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与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与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算术平均数;(2)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7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品率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两个菜场蔬菜的平均价格;(2)比较价格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4.打开Ex4_1,其中有15个数据。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南财统计学活页标准答案

. 上一篇下一篇共933篇 分享站内信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2012年06月20日20:13:59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问:(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_;女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 最高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___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问:(1)一月份A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2)八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3)十一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4. 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根据Excel 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 仿照例题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一个车间200名工人某日生产零件的分组资料如下: 零件分组(个)工人数(人) 20 -50 4040 60 50-80 60-70 50 80 70-10 90 -80200 合计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算术平均数;(2)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7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品率资料如 下: 企业实际产量(万件)完成计划(%)实际优质品率(%)

2018统计学习题(1-10)(1)(1)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方法论 科学。() 2.统计活动与统计数据的关系是统计资料与统计实践的关系,统计学与统计活动是理 论与实践的关系。() 3.政治算术学派提出了一个世界公认的名词“统计学”,该学派是“有统计之名,无统 计之实”的学派。() 4.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学科,它能解决各门学科的所有问题。() 5.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6.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7.个体的变异性也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 8.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9.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 10.标志按标志值的表示方式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11.电话号码是数量标志。() 12.蓝色是品质标志。() 13.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存在具有相对性。() 14.不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体现,而可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体现。() 15.任何总体,其所包含的个体必须具备多个可变标志和至少一个不变标志。() 16.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来的。() 17.品质标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 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18.一个统计指标只能反映总体某一方面的数量特征。( ) 19.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20.可变标志、统计指标都是变量。() 21.连续型变量的变量值均是带有小数点的。() 22.人的体重是离散型变量。() 23.统计上的变异是指可变标志的标志表现之间的差别。() 24.大量观察法就是对尽可能多的总体单位进行观察,越多越好。() 25.统计描述法是在整个统计研究过程中都很有用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客观现象的内在规律 B.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C.统计活动过程 D.统计活动结果 2.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3.要了解50所中学的学生视力状况,则个体是()。 A.每所中学 B.全部中学 C.每名学生 D. 每名学生的视力 4.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 A.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各个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也是在变动的 B.随着人们对客观认识的不同,对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认识也是有着差异的 C.随着统计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和总体单位的角色可以变换 D.客观上存在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 1.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B )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 B.在不同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 C.两者都可以随时变换 D.总体可变换成总体单位,而总体单位不能变换成总体 2. 下列标志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C ) A. 产品成本 B. 企业增加值 C. 企业经济类型 D. 企业职工人数 3. 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D ) A. 只能有一个指标 B. 只能有一个标志 C. 可以有多个指标 D. 可以有多个标志 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有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A.520 B.510 C.500 D.540 5. 社会经济现象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总体单位之间必须存在( B ) A. 差异性 B. 同质性 C. 社会性 D. 综合性 6.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D. 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7.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C ) A.普查 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一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分,则85分是( D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数量指标 D. 标志值 9.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 职工人数 B. 设备台数 C. 学生体重 D. 工业企业数 10. 某企业1994年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提高8%,实际提高6%,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75% B.98.15% C.133.33% D.101.89% 11. 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 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12.“平均每个人占有钢产量”这个指标是( D )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13. 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要分别计算其( 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C.极差 D.均方差 14.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这四个指标中有几个属于质量指标?( C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15.在校学生数和毕业生人数这两个指标( A ) A. 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B. 均为时期指标 C. 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 均为时点指标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

1111统计学考题集及答案

练习1. 采用简单随机重置抽样的方法,从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 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 以%概率保证程度,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目进行区间估计。 (3) 如果合格品率的极限误差为%,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已知 ()()()% %Z F n N 31.245.952000002=?===件件 ()%p 95200 190 1==样本合格频率为: ()()% n P P p 54.1200 95.0195.01=-= -= μ ()()()()()()() 件%%:合格产品数估计区间:%%,%%::产品合格率的估计区间 , NP % , % P % %Z Z %Z F 9611838108.98000292.91000208.9892.9108.39508.39508.354.1229546.02=??=+-=?=?=?∴==μ()()()% F Z F % % Z Z 64.865.15.154.131.23==== ? =?=?μ μ 练习2.某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在3000小时以下为次品,现在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5000个产品中抽取100个对其使用寿命进行测试,其结果如下: 电子产品使用寿命表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 (1)按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计算该产品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计算该产品次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3)以95% 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和次品率进行区间估计。 解:

(1)()()()小时小时 x S x 7.7341 100000 440533404100000 434=-=== 重置抽样() ()小时 5.73100 7 .734n X x == = σμ 不重置抽样:765.7299.05.73)1(2 x =?=- = N n n σμ (2)重置抽样:()()% 4.1100 02.01 02.0 n P 1 P p =-=-= μ 不重置抽样:%386.199.0%4.15000 100 1%4.1)1()P 1(P p =?=-?=--= N n n μ (3)()96.1% 95==Z Z F ()小时1445.7396.1=?=?X %7.2%4.196.1p =?=? 估计区间为: ()()() , X 小时,:4844196414434041443404=+- () () %. , P P 740:7.227.22即%%,%%:+- 1. 假设检验: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双侧和单侧; 练习3. 某牌号的彩电规定无故障时间为10000小时,厂家采取改正措施,现在从新批量彩电中抽取100台,测得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150小时,标准差为500小时,能否据此判断该彩电无故障时间有显著增加(01.0 =α ) 解 :()()() 150 10x 100n 000 10X 0小时件小时已知: === ()() 01.0 500X (大样本)小时==ασ

最新班级学号姓名统计学习题活页

最新班级学号姓名统计学习题活页 1.一个车间200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2)说明该数列的分布特征;(3)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2 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3.某企业2007 要求:(1)计算平均等级指标说明二季度比一季度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2)由于质量变化而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4 要求:(1)计算两个菜场蔬菜的平均价格;(2)比较价格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5.打开Ex4_1,其中有15个数据。 要求:(1)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3)将这组数据减少10、增加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4)将这组数据乘以10、除以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6.打开Ex4_2,其中是经济学专业2个班级的微积分的期末考试成绩。 要求:(1)计算这个专业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2)分别计算这两个班级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3)分别统计并做表列出两个班级各档分数的次数(用函数“Frequency”)与所占比重、列出向上、向下累计的次数与频率。 7.打开Ex4_3,其中是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要求:计算各项指标,并选择答案: (1)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 A. 20725 B. 18674 C. 15721 D. 19711 E.85124 (2)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 A. 36023 B. 11969 C. 9837 D. 5632 E. 21773 (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 A. 6923 B. 4292 C. 13119 D. 5798 E. 14992 (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 A. 0.55 B. -1.23 C. 2.56 D. 2.48 E. -0.10 (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 A. 8.92 B. -5.28 C. 2.02 D. 6.57 E. -0.54 (6)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 A. 10964 B. 108647 C. 108586 D. 32948 E. 25124 (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 A. 9 B. 5 C. 7 D. 6 E. 8 (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的组距是多少? A. 18500 B. 16300 C. 29400 D. 17000 E. 23200 (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600~36900元之间的县市个数是多少? A. 35 B. 8 C. 5 D. 6 E. 20 (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于20600元的县市个数占全部县市比例是多少? A. 32.7% B. 20.2% C. 25.0% D. 15.6% E. 28.8%

活页习题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有关汽车信息数据集ex3_1,(1)按“产地”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不考虑权数),回答问题。(2)按“汽缸数”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不考虑权数),回答问题。(3)按“产地”和“汽缸数”交叉分类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保留两位小数),作出标准的统计表。 问:(1)哪个产地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最多______________; 哪个产地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最少______________。 (2)汽缸数为4的车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为__________; 汽缸数为8的车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为__________。 2. 根据有关1995年各国信息数据集ex3_2,(1)将所有国家按“地区类型”进行分类,回答问题;(2)将各国人口分为5组,生成新变量“人口类型”:500万人(不包括500万)以下为特小国;500-1000万人(不包括1000万)为小国;1000-5000万人为中等国家;5000-1亿人为大国;1亿人以上为特大国,回答问题;(提示:用Excel帮助功能学习IF函数的用法)(3)按“人口类型”和“地区类型”交叉分类计算平均人均GDP(不考虑人口权数,保留到整数),作出标准的统计表。 问:(1)拉丁美洲有__________个国家;OECD有__________个国家。 (2)特大国有________个国家,占所有国家个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特小国有________个国家,占所有国家个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3. 四位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小组,用一周的时间销售各类报纸与杂志。根据四人的销售记录ex3_3_1~ex3_3_4,汇总出各类报纸与杂志的销售量。问: (1)“扬子晚报”在一周中销售总量是_________, (2)“扬子晚报”周一的销售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3)“读者”在一周中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 (4)“读者”周一的销售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5)四位同学在一周内共销售了多少报纸与杂志?________ (6)哪天销售的报纸与杂志的总量最多?________,销售了多少?________ 4. 根据数据集ex3_2,用Excel绘图功能分别绘制条形图和饼图以反映1995年人口类型数据。手绘出统计图的大概形状。 5. 根据数据集ex3_4提供的1952-2009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绘制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请大家用折线图和散点图分别作图,考虑一下对于我们给出的资料,应该用哪个作图功能是正确的。)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三、简达题(共30分) 1.简述统计的职能 2.简述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3.简述季节波动及其特征 4.简述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若干因素 5.简述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 统计学试题答案 三、简答题: 1. 统计是现代国家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信息、进行咨询、实行监督,也即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2. (一)无偏性:指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二)有效性: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若某样本指标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则称该样本指标是总体指标的最有效的估计量。 (三)一致性: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当样本单位数相当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则称这个估计量为一致的估计量。 3. 季节波动是指某些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季节性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随着时间的重复变化,而引起的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变动。 季节波动一般有三个基本特征:(1)季节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2)季节波动每年重复出现,具有重复性。(3)季节波动的波动轨迹具有相似性。4. (一)总体单位之间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二)样本单位数目 (三)抽样方法 (四)抽样的组织形式 5. 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在于对现象之间所存在的依存关系以及所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数量上的推断和认识,以便作出预测和决策。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判断相关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密切程度。判断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一般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编制相关图表,计算相关系数等指标,反映相关方向和密切程度。

南财统计学活页标准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共933篇 分享站内信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2012年06月20日 20:13:59 第三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 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问:(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_;女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 最高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___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问: (1)一月份A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2)八月份F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3)十一月份F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4. 根据数据集01中C 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 的趋势图。根据Excel 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 仿照例题,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 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 第四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一个车间200名工人某日生产零件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算术平均数;(2)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7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品率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 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3.甲、乙两个菜场三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

统计学试题库及试题库答案解析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题库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就是指( )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就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 A 、576户 B 、144户 C 、100户 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就是合而为一的 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 A 、520 B 、 510 C 、 500 D 、490 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就是均匀的 C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各组必须就是封闭组 9、n X X X ,,,21 就是来自总体 ),(2 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 N B 、、)1,0(N C 、、),(2 n n N D 、) ,(2n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就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2

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最佳选择题 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 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 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 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 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偏态E.正态 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E.对称 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 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 二、简答题 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 外,还可计算,S 和,问各说明什么? 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 联系和区别。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 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0.6~ 1 0.7~ 3 三、计算分析题0.8~ 9 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0.9~ 13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 请据此资料: 1.1~ 25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1.2~ 18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1.3~ 13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95%参考值范围。 1.4~ 9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在0.8mmol/L 1.5~ 5 以下者及1.5mmol/L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1.6~1.7 1 合计116 1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统计学 >>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 1.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二一8% 100% =10 2.9% 1+5% 2.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二 1 一6 % 100% =97.9% 1—4% 3. 4. 5.解:⑴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4 防 13 100 %" 5. 56 % (2)从第四年二季度开始连续四季的产量之和为: 10+11 + 12+14=47 该产品到第五年第一季 已提前完成任务,提前 完成的天数 90 ?该产品总共提前10个月零15天完成任务。 6.解: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 11 12 14-45 V 天 14 一10

156 230 540 279 325 470 535 200 1040.1% 100% =126.75% (2) 156+230+540+279+325+470=2000 (万吨) 所以正好提前半年完成计划 7. 第五章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 1 . X 甲= :.26 27 28 29 30 31 3 2 3334=30 9 —20 25 28 30 32 34 36 38 40 '1.44 X乙二9 AD甲二 26-30卩27 -30 28-30 29 -30 30-30 |31 -30 32 - 30 亠|33 - 30 叫34 - 30 9 -2.22 AD乙二 20—31.44” 25—31.44 十2〔8—31.44 屮30—31.44 +|32|— 31.44 + 34卜31.44 + 網 + 31.44 + 38— |31.44 + 4Q — 9 = 5.06 R 甲=34-26=8 R 乙=40-20=20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原理试卷1(专科) 05工商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得就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她们得工资加总除以100,这就是对100个( )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3.统计设计得核心问题就是( )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得设计 B、统计分类与分组得设计 C、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得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得具体设计 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得不同可以分为() 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 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 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得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得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得调查组织形式就是 (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 普查 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得方式方法就是(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报表 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 A、就是时期指标B、就是时点指标 C、前者就是时期指标,后者就是时点指标 D、前者就是时点指标,后者就是时期指标 8。加权算术平均数得大小( )。 A、受各组次数得影响最大 B、受各组标志值得影响最大 C、受各组标志值与次数得共同影响 D、不受各组次数得影响 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得指标数值( )。 A、只能就是绝对数 B、只能就是相对数 C、只能就是平均数 D、可以就是绝对数,也可以就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得关系就是( )。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 C、定基增长速度得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得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11、抽样调查得目得在于( )。

南财统计学活页标准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共933 篇分享站内信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2012年06月20日 20:13:59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 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问:(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 ;女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 。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哪类人? _______ 最高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问: (1)一月份 A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 ___ ,其原始资料是: (2)八月份 F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 __ ,其原始资料是: (3)十一月份 F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 ___ ,其原始资料是: 4.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 年GDP 的趋势图。根据Excel 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仿照例题 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 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 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 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 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 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一个车间200 名工人某日生产零件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算术平均数;(2)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7 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 品率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3.甲、乙两个菜场三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 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 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