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应用

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应用

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应用
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应用

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应用

【摘要】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 / Penicillin)是抗生素的一种,它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的、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青霉素的发现曾一时轰动了世界,它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本文主要通过对青霉素的发现、分类、制备、药理药效、应用、研究前景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述,这对于人们更充分地了解和认识青霉素的发现过程、充分掌握其药理药效、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青霉素,抗生素,弗莱明,杀菌

前言

青霉素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它的发现曾一时轰动了世界。青霉素帮助了无数二战的将军与士兵挽回自己的生命,它是被看作是与原子弹、雷达并列的二战三大发明之一。1944年,青霉素被中国科学家带回中国,译为“盘尼西林”,是有“一两黄金一支”之说的昂贵且珍贵的药品。神奇的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它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的、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青霉素的应用非常广泛,自从青霉素得到发现和大量生产,世界各地千百万的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等等当时被认为患上不久就会离开人世的疾病的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及时的抢救。

1. 青霉素的发现

发现青霉素前

20世纪30年代以前,青霉素尚未被发现,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可以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当时人一旦被检测患了肺结核,毫无疑问的是他不久之后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弗莱明的意外发现[1][2]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是长期从事抗菌物质研究的临床细菌学家,青霉素是在他转换研究课题时偶然发现的。在1928年夏天,弗莱明外出度假时,忘记了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当他3周后回实验室时,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霉菌。凭着敏锐的直觉,细心的弗莱明用放大镜发现这团青霉菌菌落周围的金色葡萄球菌菌落被溶解了。他紧紧地抓住这个细节,一步一步的研究,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可惜的是他未能将这种物质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对青霉素的研究成果,但这篇论文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青霉素的再发现[1][2]

1938年,德国化学家恩斯特·伯利斯·柴恩(Sir Ernst Boris Chain)在旧书堆里突然注意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激起了他对青霉素提纯的兴趣,于是开始做青霉素的提纯实验。由于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下去,并于1939年将这些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生物化学家柴恩。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亚历山大·弗莱明与恩斯特·伯利斯·柴恩及霍华德·弗洛里三人因对青霉素的研究取得突破而共同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此后,青霉素因其巨大的效用而影响着全世界。

2. 青霉素的分类[3]

耐酸性青霉素

此类青霉素耐酸性,在胃酸中稳定,可以口服。由于也能抵抗,青霉素酶,对于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的感染症是有效的。

化学名R一般名略号

Phenethicillin PE-PC

(D-L体)混合物

苯氧乙基青霉素

Propicllin PP-PC

(D-L体)混合物

苯氧丙基青霉素

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

此类青霉素对耐药菌,特别是对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显示了强的抗菌效力。化学名R一般名略号

甲氧苯基青霉素Methicillin DMP-PC

苯甲异恶唑青霉

Oxacillin MPI-PC

Cloxacillin MCI-PC

邻氯苯甲异恶唑

青霉素

双氯苯甲异恶唑

Dieloxacillin MDI-PC

青霉素

Flucloxacillin MFI-PC

氟氯苯甲异恶唑

青霉素

乙氧萘青霉素Nafeillin NF-PC

广谱青霉素

此类青霉素不仅对青霉素G有效的革兰氏阳性菌、阴性球菌作用,甚至对青霉素G无效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肠伤寒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抗菌作用。

化学名R一般名略号

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 AB-PC

缩酮氨苄青霉素Hetacillin IPAB-PC

氨环己青霉素Ciclacillin AC-PC

羟氨苄青霉素Amoxicillin AM-PC

羧苄青霉素Carbencillin CB-PC

硫苄青霉素Sulbenicillin SB-PC

3. 青霉素的制备[4][5]

天然青霉素G的制备

菌种发酵

首先将产黄青霉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7~10天,就可以得到青霉菌孢子的培养物。然后用无菌水将孢子制作成悬浮液再接种到种子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中,然后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24~28h。然后将种子培养液接种到发酵罐已灭菌的含有苯乙酸前体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7天。发酵的过程中需要补入苯乙酸前体和适量的培养基。

提纯

青霉素发酵液冷却后过滤。滤液在pH为2~的条件下,在萃取机内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逆流萃取,得到的丁酯萃取液转入pH为~的缓冲液中,然后再转入丁酯中。此丁酯萃取液经活性炭脱色后,加入成盐剂,共沸蒸馏可得青霉素G 钾盐。青霉素G钠盐是将青霉素G钾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钠型)而制得。

半合成青霉素

各类半合成青霉素可以6APA为中间体与多种化学合成有机酸进行酰化反应制得。

青霉素浓缩法

青霉素浓缩法是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筛选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细菌和放线菌。

4. 青霉素的作用及特点

药理药效

绝大多数细菌都是处于外界的渗透压低于细菌体内部的低渗环境中的,它们都会自发地吸收来自外界的水分。为了防止细胞自身因吸水过多而膨胀开裂,细菌便在其细胞壁中合成一种名为肽聚糖的可以抵抗细菌体自发吸水胀破的物质。而青霉素的结构恰恰作用于肽聚糖的合成过程中,可以阻断细菌的合成肽聚糖的过程,造成细胞壁的缺失,从而导致细菌体失去了抵抗渗透压的能力而胀破,进而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青霉素的毒性[6]

毒性较小

青霉素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体细胞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在一般用量下,青霉素对人体的毒性较小。

过敏反应

青霉素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却高居首位,其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可达5%~10% 。青霉素的过敏反应多数是皮肤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血管性水肿;而最严重的是导致人体过敏性休克,这种情况多数是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的,其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青霉素G的毒性

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钾盐不能直接静脉注射,只能静脉滴注,而且在静脉滴注时,也要十分仔细地计算钾离子的量,以避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

特别注意

口服或注射给药时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以防止青霉素分解失效。

青霉素不宜与盐酸四环素、卡那霉素、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混合静滴,以避免发生沉降而失效。

青霉素一般不要与氯霉素同时使用,因为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而氯霉素为抑菌剂,同时使用会影响青霉素的抗菌活性而降效。需要同时使用时,可以先用青霉素2~3小时后再用氯霉素。

④青霉素可以抑制某些肝脏酶的活性。

⑤婴儿、肝、肾功能减退者和妊娠末期产妇应在医嘱下谨慎使用,哺乳期妇女忌用。

5. 青霉素的应用[7]

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自1941年用于临床,青霉素为人类战胜多种传染病提供了有着绝对效力的武器。最初还未能量产的时候,青霉素非常稀缺和昂贵,它仅为二战中盟军将士服务。当时,英美有几百万军人被梅毒和淋病所折磨,为了保持部队的战斗力,英国首相丘吉尔很快就颁报号令“这种新药必须给最好的军队使用”,于是,青霉素很快就使疾病缠身的士兵恢复健康并鼓舞了士气。1944年10月,由美国援助的青霉素终于被运送抵达我国,这是首批由中国政府直接使用的青霉素,也是主要供给军队使用的。二战结束过后,青霉素的研究更进一步,使得青霉素可以大量生产。此后青霉素才被广泛用于民众来治疗肺炎、猩红热、白喉、脑膜炎、淋病、产褥热、败血症、梅毒等多种疾病。青霉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神奇的疗效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更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使得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人的寿命显著延长,因此青霉素被称为“抗感染的医学卫士”和“灵丹妙药”。

6. 总结与展望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青霉素及其衍生出的各类药物,虽然在治疗疾病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同时也有令人尴尬的一面,其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是高居首位的。所以,我们应当理性看待青霉素的作用,熟悉其药理药效,同时青霉素生产厂家应使其制备流程符合环境友好原则,将青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菌功效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傅杰青,还原青霉素发现史以本来面目[D].江西省新医学研究所,1983

[2]蕺纪刚,雀垦,黄小兵等.抗生素科学发展简史[J].中华医史杂志,1999,29(2):88-91

[3]王楠,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9}

[4]于红、杨峰,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有关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

[5]赵志全,青霉素类抗生素替卡西林钠的制备方法,中国CN4A[P].2010-06-16.

[6]张海青,再谈青霉素的不良反应,青海医学杂志,2009年第39卷5期

[7]边藏丽,青霉素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演变的思考[J].药学专论,2007{6}

青霉素的发展历史

青霉素的发展历史 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盘尼西林、配尼 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分 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 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等。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皮试,以防过敏。 一.青霉素的发现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亚历 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1928年2月13日英国伦敦大学圣玛莉医学院细菌学教授弗莱明在他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 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 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 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193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钱恩(Earnest Chain, 1906-1979)、弗洛里(Howard Florey, 1898-1968)及希特利(Norman Heatley, 1911-2004)领导的团队提炼出来。 二.青霉素的药效 1.青霉素的药理 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 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2.青霉素的分类 青霉素G类: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等。 青霉素V类:(别名:苯氧甲基青霉素、6-苯氧乙酰胺基青霉烷酸) 如青霉素V钾等(包括有多种剂型)。 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新青Ⅱ号)、氯唑青霉素等。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

青霉素的发现

1928年9月的一天早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一排排的架子上,整整齐齐排列着很多玻璃培养器皿,上面分别贴着标签写着:链状球菌、葡萄状球菌、炭疽菌、大肠杆菌等。这些都是有毒的细菌,弗莱明收集了它们,是在寻找一种能够制服它们,把它们培养成无毒细菌的方法。尤其是其中的一种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像葡萄球状的细菌,存在很广泛,危害也很大,伤口感染化脓,就是它在“作怪”。弗莱明试验了各种药剂,力图找到一种能杀它的理想药品,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弗莱明来到架子前,逐个检查着培养器皿中细菌的变化。当他来到靠近窗户的一只培养器前的时候,他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道:“唉,怎么搞的,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原来,这只贴有葡萄状球菌的标签的培养器里,所盛放的培养基发了霉,长出一团青色的霉花。 他的助手赶紧过来说:“这是被杂菌污染了,别再用它了,让我倒掉它吧。”弗莱明没有马上把这培养器交给助手,而是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使他感到惊奇的是:在青色霉菌的周围,有一小圈空白的区域,原来生长的葡萄状球菌消失了。难道是这种青霉菌的分泌物把葡萄状球菌杀灭了吗? 想到这里,弗莱明兴奋地把它放到了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青霉菌附近的葡萄状球菌已经全部死去,只留下一点枯影。他立即决定,把青霉菌放进培养基中培养。 几天后,青霉菌明显繁殖起来。于是,弗莱明进行了试验:用一根线蘸上溶了水的葡萄状球菌,放到青霉菌的培养器中,几小时后,葡萄状球菌全部死亡。接着,他分别把带有白喉菌、肺炎菌、链状球菌、炭疽菌的线放进去,这些细菌也很快死亡。但是放入带有伤寒菌和大肠杆菌等的线,这几种细菌照样繁殖。 为了试验青霉菌对葡萄状球菌的杀灭能力有多大,弗莱明把青霉菌培养液加水稀释,先是一倍、两倍……最后以八百倍水稀释,结果它对葡萄状球菌和肺炎菌的杀灭能力仍然存在。这是当时人类发现的最强有力的一种杀菌物质了。 可是,这种青霉菌液体对动物是否有害呢?弗莱明小心地把它注射进了兔子的血管,然后紧张地观察他们的反应,结果发现兔子安然无恙,没有任何异常反应。这证明这种青霉菌液体没有毒性。 1929年6月,弗莱明把他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他把这种青霉菌分泌的杀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人们向他祝贺。英国一位显贵建议他申请制造青霉素的专利权,那样将来就会发大财。弗莱明经过考虑,写信婉言拒绝了那位显贵的建议。他说:“为了我自己和我一家的尊荣富贵,而无形中危害无数人的生命,我不忍心。”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似乎是偶然的,但却是他细心观察的必然结果。让人又感到遗憾的是,当时青霉素还无法马上用于临床治疗,因为青霉素培养液中所含的青霉素太少了,很难从中提取足够的数量供治疗使用。如果直接用它的培养液来治病,那一次就要注射几千甚至上万毫升,这在实际上无法办到。因此,弗莱明只好暂时停止了对青霉素的培养和研究工作。但是他的发现,为后来的科学家开辟了道路。

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应用

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应用 【摘要】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 / Penicillin)是抗生素的一种,它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的、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青霉素的发现曾一时轰动了世界,它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本文主要通过对青霉素的发现、分类、制备、药理药效、应用、研究前景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述,这对于人们更充分地了解和认识青霉素的发现过程、充分掌握其药理药效、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青霉素,抗生素,弗莱明,杀菌 前言 青霉素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它的发现曾一时轰动了世界。青霉素帮助了无数二战的将军与士兵挽回自己的生命,它是被看作是与原子弹、雷达并列的二战三大发明之一。1944年,青霉素被中国科学家带回中国,译为“盘尼西林”,是有“一两黄金一支”之说的昂贵且珍贵的药品。神奇的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它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的、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青霉素的应用非常广泛,自从青霉素得到发现和大量生产,世界各地千百万的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等等当时被认为患上不久就会离开人世的疾病的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及时的抢救。

1. 青霉素的发现 发现青霉素前 20世纪30年代以前,青霉素尚未被发现,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可以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当时人一旦被检测患了肺结核,毫无疑问的是他不久之后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弗莱明的意外发现[1][2]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是长期从事抗菌物质研究的临床细菌学家,青霉素是在他转换研究课题时偶然发现的。在1928年夏天,弗莱明外出度假时,忘记了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当他3周后回实验室时,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霉菌。凭着敏锐的直觉,细心的弗莱明用放大镜发现这团青霉菌菌落周围的金色葡萄球菌菌落被溶解了。他紧紧地抓住这个细节,一步一步的研究,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可惜的是他未能将这种物质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对青霉素的研究成果,但这篇论文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青霉素的再发现[1][2] 1938年,德国化学家恩斯特·伯利斯·柴恩(Sir Ernst Boris Chain)在旧书堆里突然注意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激起了他对青霉素提纯的兴趣,于是开始做青霉素的提纯实验。由于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下去,并于1939年将这些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生物化学家柴恩。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亚历山大·弗莱明与恩斯特·伯利斯·柴恩及霍华德·弗洛里三人因对青霉素的研究取得突破而共同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此后,青霉素因其巨大的效用而影响着全世界。

青霉素的研究综述

姓名:何科伟学号:09312071 班级:09药学(2)班 有关青霉素的研究综述 摘要:青霉素是一类被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在与细菌作斗争和保护人类健康中起重要作用。第二次时间大战期间,青霉素青霉素拯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同时也成就了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人们把青霉素、原子弹和雷达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三大发明。时至今日它依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发现、发展、分类、作用机理、合理应用、耐药性、合成一、霉素的发现、发展史 (一)青霉素的发现 1928年9月,弗莱明来到实验室检查培养皿时发现一个没加盖的培养皿长出了一团青色的菌,但令他惊奇的是,与青色霉菌接触的葡萄球菌都在消。于是他又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惊讶的发现,不仅这种青色霉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而且培养汤也有较好的杀菌能力,于是他推论,真正杀菌的物质一定是青霉菌生长过程的代谢物,他称之为“青霉素”。[1]. 1935年钱恩正注重研究溶酶菌的效能[2],他在图书馆献时无意中发现了弗莱明发表的关于青霉素的文章,这篇文章极大地鼓舞了钱恩正的同事弗洛里。于是他们便把精力投入到青霉素的研究中去。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940年两人把研究成果刊登在著名的杂志上,一直在关注这项研究的弗莱明发现了这篇文章,深受鼓舞,于是他们便开始一起有关青霉素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派上了用场,一开始并不顺利,很多人对他表示怀疑,直到后来受伤的士兵越来越多,青霉素的需求也不断在增加,它的疗效也逐渐显露出来,救了许多受伤的战士。在诺曼底战役中,一位陆军少将由衷的称赞道:青霉素是治疗战伤的一个里程碑。并在军方的大力支持下青霉素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使得曾经危害人类的疾病,如猩红热、白喉、淋病、梅毒、肺炎、伤寒等,都受到了有效的抑制。

青霉素生产工艺

青霉素生产工艺 摘要:青霉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生素,其杀伤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神奇功效几乎人人都曾领教过。它的发现对药物学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以致于人们把青霉素的发现使用列入二十一世纪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科技贡献。本文将对青霉素的生产工艺及其提取进行深入的讲解。 关键词:青霉素生产工艺发酵提取 一、前言 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1929年英国学者弗莱明首先在抗生素中发现了青霉素,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病理学家弗洛里实现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并发现其对传染病的疗效,与英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共获1945年诺贝尔奖。青霉素分为天然的和半合成的,天然的青霉素是通过菌种发酵得到的。本文在简述青霉素作用的基础上,对发酵法生产青霉素的工艺流程和精制提取青霉素进行详细的讲解。 二、青霉素的生物学特性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但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以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 三、青霉素生长菌 青霉素最初是从点青霉素产生,生产能力很低,后来找到适于深层培养的产黄青霉菌,经一系列的诱变、杂交、育种,才得到高产的菌种。目前国内青霉素的生产菌种按菌丝的形态分为丝状菌和球状菌两种。丝状菌和球状菌对原材料和培养条件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别,产生青霉素的能力也有差异。球状菌的发酵单位虽高,但对原材料和设备要求较高,且提炼收率也低于丝状菌,因此国内青霉菌生产厂大都采用绿色丝状菌。

青霉素的发明

青霉素的发明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青霉素发明者、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他的实验室内 澳大利亚病理学家霍华德.弗罗里因进行 青霉素化学制剂的研究,而与弗莱明 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学术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但当时未引起重视,而且青霉素的提纯问题也还没有解决。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对弗莱明的发现大感兴趣。钱恩负责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提纯和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同,弗罗里负责对动物观察试验。至此,青霉素的功效得到了证明。 图中央是青霉菌,周围是致病细菌。距青霉素最远的细菌个大、色浓, 活力十足;距青霉菌较近的细菌个较小、色较浅,活力较差;而最接近青霉 菌的细菌个最小、色发白,显然已经死亡 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青霉素的出现,当时曾轰动世界。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弗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葡萄球菌这些形如珍珠的东西就是危害人体健康的葡萄菌,青霉素能消灭它们。

药学概论中国药科大学--青霉素发现过程的启迪

青霉素发现过程的启迪 学号姓名班级10439 专业生物技术院部理学院得分(教师填写) 摘要:从青霉素的发现历程认识到,从事和药学相关的职业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基本的专业素质包括敏锐的洞察力,有条不紊的系统性,同时还要有严谨的实验作风和协作精神。 关键词:青霉素;持之以恒;洞察力;严谨 一、从青霉素发现过程看药学人才的专业素质 青霉素的发现和研究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也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而青霉素这个漫长而严谨的发现历程让我理解了药学专业及其药学人才的培养特点。 药学是一门生命科学,从事和它相关的职业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基本的专业素质包括敏锐的洞察力,有条不紊的系统性等,同时还要具有严谨的实验作风和协作的精神。 一个新药物发现的核心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主要的途径有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中提取;从分子生物学途径发现;随机机遇发现;从代谢产物中发现;通过老药新用发现等等,但是这些都需要足够的信心,注意留心观察。 〔1〕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实验作风 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就属于随机机遇发现的先导化合物。它的发现可以说是一个偶然的过程,但是需要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心的观察以及严谨的实验作风。 1928年的9月,英国伦敦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在逐个检查着培养器皿中细菌的变化时,观察到一只贴有葡萄状球菌的标签的培养器里,所盛放的培养基发了霉,长出一团青色的霉花。他的助手认为这是一个被杂菌污染了的菌落,没有使用价值了,但是弗莱明仔细观察发现在青色霉菌的周围,有一小圈空白的区域,原来生长的葡萄状球菌消失了。于是他把培养皿放到了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青霉菌附近的葡萄状球菌已经全部死

青霉素发展史

青霉素发展史 在与疾病生死搏斗的漫长而悲惨的历史中,人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听天由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病人一个个死去。而1941年诞生并被运用到临床医学的青霉素的出现,点燃了人们内心希望的火种,传染病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了历史。 青霉素,又称盘尼西林(Penicillin)是一种全新的抗菌素,能杀灭多种病菌(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和治疗多种炎症(如肺炎、关节炎、脑膜炎、坏疽、梅毒等),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此外,青霉素使用的安全范围非常大,除少数对它过敏的人外,大多数病人都能用它来杀菌消炎。并且,它的毒性低,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理想药物。 青霉素是由英国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首先发现的。1928年,弗莱明因忘了清洗自己专门培养细菌的培养皿,意外地发现了一种能杀死葡萄球菌的青色细菌。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弗莱明证明这种青色细菌能杀菌,他将这个发现写进了论文,并把它命名为“青霉素”。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得到了英国和美国的相关组织和基金会的支持,经过不懈的努力提纯出青霉素的结晶。 1940年,青霉素时入临床试验阶段,经过对五位受试者的临床观察证明青霉素具有较好的效果。1942年,青霉素在美国大批量生

产。这些青霉素不仅纯度相当高,而且产量也很高,很快就被广泛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大大降低了疾病的死亡率,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在二战期间,青霉素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挽救了无数伤员的生命,与原子弹、雷达一起被视为二战中最伟大的三大发明。1943年青霉素药物完成了商业化生产并且正式进入临床治疗。 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1985-1990年,青霉素的产量急剧增长,市场需求扩大,发展十分迅速,可以说是进入了青霉素发展的黄金时期。 直到今天,青霉素仍然是流行最广、应用最多的抗菌素。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已有数十种之多,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葡萄球菌传染性疾病,如脑膜炎、化脓症、骨髓炎等;溶血性链球菌传性疾病,如腹膜炎、产褥热,以及肺炎、淋病、梅毒等。可以说,青霉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自它诞生起,便掀起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将人类带进了一个合成新药的崭新时代,是人类发展抗菌素历史上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目前在青霉素的生产中,主要是通过生物工程获取。发酵过程是制药企业和化工企业的重要生产环节,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各项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控制方案也向着更加复杂、更加高级的方向发展,这些都给青霉素的自动化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控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这种时代大生产的要求。因此,生产厂家也在不断

青霉素的发现

敏锐的观察——青霉素的发现 1928年的夏天,天气不热而潮湿,喜欢低温和潮湿的霉菌就污染了许多培养皿。通常弗莱明在观察完一个培养皿后就除去菌落好让助手洗净培养皿再用,但是他在暑假前将其放置一边。在细菌生长完成之前,一段凉快的天气促使霉菌生长并分泌青霉素,而细菌生长则需要较高的温度。在弗莱明回到实验室时他观察培养皿发现青霉菌附近已生长的菌落发生部分溶解,如果天气较热的话溶菌作用就不会发生,因为天热会使葡萄球菌先生长,青霉素只能引起生长过程中的细菌溶解,而不能使培养基上已经生长完毕的细菌溶解。弗莱明是一位意外事件的敏锐的观察者,他对这现象感到好奇,并深入进行研究。他将霉菌的孢子取出来单独培养,这种霉菌生长得很快,白白的象绒毛团,慢慢变成暗绿,放久了的培养基简直暗得成了带绿的黑色。弗莱明对霉菌的知识并不渊博,但他知道这是青霉属的一种,于是他就命名为青霉素(盘尼西林)。弗莱明不是第一个发现青霉菌对细菌有拮抗作用的人,如1870年山德森(Sanderson),1871年李斯特(J.Lister),1974年罗伯茨(W.Roberts),1876年丁达尔(J.Tyndall)和1896年法国一医学院的学生都注意到这种现象。但是这些研究者是否观察到青霉素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各种青霉菌的分泌物是不一样的。弗莱明后来实验证明青霉菌能杀死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和白喉杆菌。这些都是凶狠的病菌,使得弗莱明感到青霉素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但是研究所长一直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只是浪费时间,几乎不愿意供应仪器设备来帮助实验。弗莱明只有两个对化学方面有些知识的助手,利用空闲时间为他改进分离工作,由于青霉素对热很不稳定,因此蒸发时必须减压,以降低温度,所以不得不在狭小的房间内用简陋的设备进行减压蒸发,但是进一步的分离没有成功。除了这两个没有本事的助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理由使得弗莱明失去成功的希望。例如配培养基的牛心肌肉不易得到;培养时很难保持菌种纯净;青霉素不纯时就不能长久保持效力等等。尽管许多困难,弗莱明仍然认为青霉素可能成为有用的药物,但是科学家们对他的试验报告完全不感兴趣。他给英国实验医学杂志写论文,多数看过他论文的医生仍然记得绿脓杆菌脂质的无效,因此也判定青霉素没有希望。弗莱明对他的发现的重大意义也认识不足,虽然他好几次用青霉素作局部消毒剂,但是他没想到将青霉素注射到人体中去。现在我们知道一个药物要从试管中用到人的身上,还要经历许多关卡和考验才能作为一个良药,这个过程要由许多人共同来完成的。 当时大家对青霉素不感兴趣,只有弗莱明的一位老朋友-雷士特利克,深信青霉素大有用处。他仔细地研究了弗莱明的文章,并开始研究青霉素的化学性质。雷士特利克的助手有化学家枯禄特布克和细菌学家罗培尔以及一位真菌学家。他们改进了培养液以代替价格昂贵的牛肉汤。他们改进了青霉素的提取过程。酸化后的青霉素溶液用乙醚提取,然后用冷冻法除去乙醚,这样就能够保持青霉素的杀菌效力。雷士特利克和他的助手们虽然在分离青霉素的工作中有一些进展,但是进一步的分离和提取没有成功。他们一直继续研究到1932年秋天。以后细菌学家罗培尔离开这儿到另一大学工作。那位真菌学家又因一次车祸而丧生。雷士特利克只好结束他的计划。他写了一篇最后的报告,就和弗莱明的报告一样,被塞在许多论文堆里,成为一个无人知道的谜。 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被埋没了十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客观上对传染病的防治有急迫要求,所以抗菌药品又成了医药界注意的中心。重新发现青霉素的任务落在弗洛利(Howard Walter Florey)和钱恩(Ernst B. Chain)的身上。弗洛利的实验室有完美的设备,经费充足,可作大规模研究。协助的人员有二十几人,包括病理学家、生化学家、细菌学家、医学家的分工合作,只用了一年多时间便奠定了青霉素的治疗学基础。 哈瓦德?弗洛利是在澳大利亚取得学位的,在英国剑桥大学做研究工作时研究了弗莱明的溶菌霉素,后来到雪菲尔大学任病理学教授时仍然继续研究。1935年他到牛津大学威廉?

《青霉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青霉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青霉素的发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霉、弗、溶”等7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弗莱明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霉素的发现经过,学习弗莱明的探究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与学生共同收集有关生理学家弗莱明以及青霉素应用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认识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放射元素镭的发明者居里夫人,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等。今天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让每个人都为之骄傲的科学家,他就是英国生理学家弗莱明,你们知道他发明的是什么吗?是挽救无数人生命的药品——青霉素。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默读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青霉素发现的经过?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边读边想,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一共做了几次实验,结果如何? ★边读边画,把体现弗莱明认真钻研精神的语句画出来。 ★边读边品,有感情地品读这些语句,体会弗莱明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此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为今后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出示重点语句; ☆“这太奇怪了!葡萄球菌怎么会不见了呢?难道绿色霉菌与葡萄球菌相克?”弗莱明这样问自己。他决定重新做一次试验。(从这两个问句中,让学生感悟到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位真正科学家必备的素质。) ☆“弗莱明先培养出绿色霉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得到了一小瓶澄清的绿色滤液。然后又将绿色滤液滴在长满葡萄球菌的菌丛上,几个小时以后,他发现原先长得非常茂盛的葡萄球菌已经完全消失了。”(按照“先……经过……然后……”的顺序,来说明弗莱明的试验研究是有条不紊的,行动是果断的。) ★“那么这种绿色滤液对其他细菌有没有作用呢?”弗莱明又一次问自己。这种念头在脑海里一出现,弗莱明就马上着手试验。(弗莱明从葡萄球菌到肺炎菌再到链球菌,一项接一项的试验,把研究向纵深推进。) 4.弗莱明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发现青霉素的?此时你最想对弗莱明说些什么? [通过细读弗莱明反复试验,发现青霉素的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弗莱明的探究精神和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浅析青霉素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药物化学》 课程考核论文 题目:浅析青霉素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班级:化学11-1BS 学号:14111700401 姓名:米庆芳

浅析青霉素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摘要:青霉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生素, 其杀伤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神奇功效几乎人人都曾领教过。它的发现对药物学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要意义可以说是有口皆碑, 以致于人们把青霉素的发现使用列入二十一世纪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科技贡献。本文主要对青霉素的发现历程、药理、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做出了论述。 关键词:青霉素;药理;作用机制;代谢物;应用 T 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penicillin is analysed and its applicatio n Abstract: antibiotic, penicillin is the earliest discovered its magical effect to kill your gram positive bacteria almost everyone had learned Its findings on pharmacology and even the entire to significance of human development is high, so that people take into the 21st century the discovery. of penicillin u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ibute to human life bring great changes. This article mainly to the discovery of penicillin, pharmacology,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mad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penicillin; Pharmacology; Mechanism of action; Metabolites; application

诺奖药物-抗生素青霉素的发现的故事

抗生素青霉素的发现的故事 1945年,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恩斯特·伯利斯·柴恩(Ernst Boris Chain )和霍华德·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三人共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为:发现青霉素及其对各种传染病的疗效。 青霉素类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于其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迄今仍是处理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转肽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达到抗菌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下青霉素的发现历程。 首先,青霉素是由弗莱明发现并命名的。在弗莱明的医学生活早期,他对血液对细菌的自然作用和防腐剂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决定研究对动物组织无害的抗菌物质。1928年,他偶然发现,一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板被霉菌污染,长出了霉菌,但在霉菌的周围出现了一圈清澈的无菌的环状带。他马上着手对这种霉菌进行研究,证实它的确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1929年6月,弗莱明将他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在《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在文中,他将青霉菌分泌的这种极具杀菌力的物质起名为“盘尼西林”,即“青霉素”。 但是当时,青霉素的发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在20世纪40年代初,恩斯特·伯利斯·柴恩和霍华德·弗洛里两人重复了弗莱明的实验,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感染,具有治疗作用,并建立了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青霉素的方法。经过临床实验,发现青霉素在猫、大鼠、小鼠、兔子体内都没有明显毒性。随后医生第一次用青霉素救治一位患败血症的危重病人,使当时无法治疗的败血症病人恢复了健康。于是青霉素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成了家喻户晓的救命药物。后来在二战期间,通过大量研究,青霉素得以批量生产,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伤残战士。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伟大的发明可能来源于偶然之间的发现,但是,往往拥有敏锐的眼光以及刨根问底的精神的人才能从偶然中发现奥妙。在研究之中,还需要其他人的合作与专研,建立并拓展科学知识,将理论具体化,并应用于实际之中。

青霉素的研究进展l论文

浅谈青霉素研发进展 班级生化1406 专业名称生化制药技术 系部名称制药工程系 指导教师马丽锋 提交日期 答辩日期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

目录 一、青霉素的开发历程…………………………………………………………………. 二、青霉素结构确定…………………………………………………………………….. 三、青霉素结构与性质…………………………………………………………………. 四、青霉素分类……………………………………………………………………………... 五、青霉素的合成…………………………………………………………………………. 六、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 七、青霉素抗生素的耐药性…………………………………………………………. 八、青霉素的结构改造…………………………………………………………………. 九、青霉素的生产方法………………………………………………………………… 十、青霉素使用现状…………………………………………………………………….. 十一、结语………………………………………………………………十二、参考文献…………………………………………………………

青霉素的研发进展 摘要:青霉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在与细菌作斗争和保护人类健康中起重要作用。青霉素的出现,使人类终于有了对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在二战时期欧洲战场上无数伤员因伤口感染化脓而死亡,当时的抗菌良药磺胺也无济于事,此时青霉素发挥了它的作用,挽救了成千上万伤员的生命。 青霉素的发现,引发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时代。本文主要对青霉素的发现、发展、结构和分类, 以及青霉素的作用机制、生产方法和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青霉素;青霉素的结构、分类;抗菌作用机制;生产方法 一、青霉素的开发历程 1928年9月,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的一间实验室里发现,青霉菌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而且就连其培养汤也有较好的杀菌能力。于是他推论,真正的杀菌物质一定是青霉菌生长过程的代谢物,并将青霉菌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1]。并于1929年在《不列颠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的研究论文,介绍了青霉素的杀菌作用等性质,由当时提取的青霉素杂质较多,性质不稳定,疗效不太显著,人们没有给青霉素以足够的重视。 1939年钱恩、弗洛里等人在检索文献时,意外地发现了弗莱明10年前发表的关于青霉素的文章。他们立刻把所有工作转到对青霉素的专门研究上来。到了年底,钱恩终于成功地分离出像玉米淀粉似的黄色青霉素粉末,并把它提纯为药剂。实验结果表面,黄色粉剂稀释三千万倍仍然有效且其抗菌作用比磺胺类药物还强9倍,比弗莱明当初提纯的青霉素粉末的有效率还高一千倍,而且没有明显的毒性。 1940弗莱明动身赶到牛津会见钱恩和弗洛里,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培养了多年的青霉素产生菌送给了弗洛里,利用这些产生菌,钱恩等人培养出效力更大的青霉素菌株。 弗洛里等人四处奔波,希望英国的药厂能投产这一大有前途的新药,遗憾的是多数药厂都借口战时困难而置之不理。最后,他们带着满身的疲惫和残存的希望,远涉重洋,来到了美国,

浅谈青霉素的发现,运用与发展

浅谈青霉素的发现,运用与发展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 1206班 组员:谭凯茜(2208120611)薛扶摇(2208120612) 徐灵齐(2208120614)吴哲(2208120619) 一.青霉素的发现 科学史上记载着青霉素的发明者是英国的佛莱明。伦敦圣玛丽医院的亚历山大佛莱明从事细菌研究工作很多年,直至1929年的夏天,这位不年轻的细菌学家查看细菌培养皿时,突然发现金黄色的葡萄球菌的菌落死亡,菌落的空圈上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的霉菌。本来这种培养细菌时感染上杂菌的现象应该视为一种失败,即便是具备良好的空气净化和杀菌措施的现代实验室里也难免会出现。而佛莱明看到了这种霉菌的强大杀菌能力。于是佛莱明把这种青绿色的霉菌培养起来,并将其培养液滴入葡萄球菌的菌落中,终于证实了培养液的杀菌能力。青霉素就这样露面了。 二.青霉素的发展: 自青霉素投入使用以来,该类抗生素以其疗效确切、对人体细胞毒性小且价格低廉而广泛应用,临床首选于G+球菌所致的感染。目前,青霉素类抗生素已从抗阳性窄谱品种发展到广谱的品种,按其抗菌作用可分为:①主要抗G+菌的窄谱青霉素,如天然青霉素G、青霉素V,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甲氧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②主要作用于G-菌的窄谱青霉素,如美西林、替莫西林。 ③抗一般G-杆菌的普青霉素,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仓氨西林。④抗绿脓杆菌的广谱青霉素,如羧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阿扑西林等。 世界青霉素的产量从1975年到2000年的25年间,已经有了迅猛的增长:产量从1975年的8000-10000吨,增加到2000年的27000吨,其增长量为1975年的2.7-3.38倍;但是世界青霉素产量的增加与减少,同青霉素工业的发展一样,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不同的时期又反应了青霉素市场的需求与变化。 三.青霉素的应用原理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青霉素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指天然青霉素,如青霉素G;第二代指以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改变侧链而得到半合成青霉素,如甲氧苯青霉素;第三代是母核结构带有与青霉素相同的β-内酰胺环,但不具有四氢噻唑环,如硫霉素。 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青霉素的发现(教案)【新版】

《青霉素的发现》教案 教材简析 《青霉素的发现》是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叙事性文章。文章主要写了英国生理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课文通过写弗莱明的实验过程,让学生看到弗莱明热爱科学、善于思考、勤于动手、行动果断的科学家形象,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设计理念 坚持“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快乐读书屋”中感受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搜集、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霉、弗、溶”等7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弗莱明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霉素的发现经过,学习弗莱明的探究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与学生共同收集有关生理学家弗莱明以及青霉素应用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认识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放射元素镭的发明者居里夫人,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等。今天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让每个人都为之骄傲的科学家,他就是英国生理学家弗莱明,你们知道他发明的是什么吗?是挽救无数人生命的药品——青霉素。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默读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青霉素发现的经过?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1)边读边想,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一共做了几次实验,结果如何? (2)边读边画,把体现弗莱明认真钻研精神的语句画出来。 (3)边读边品,有感情地品读这些语句,体会弗莱明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此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为今后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2 3收获。 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出示重点语句: (1)“这太奇怪了!葡萄球菌怎么会不见了呢?难道绿色霉菌与葡

传染病的克星——青霉素发现记

传染病的克星——青霉素发现记 很多人对青霉素并不陌生。在现代医院里,青霉素是一种非常普通而常用的药物。然而,有谁知道,就在三、四十年前青霉素还是价值千金的名贵药品。那时流行着许多传染病,如猩红热、白喉、脑膜炎、淋病、梅毒等,这些疾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病人悲惨地死去。但是,青霉素的发现,给那些在种种传染病折磨下的人们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希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霉素的发现开辟了全世界现代医疗革命的新阶段。 偶然的发现 青霉素——这一医药学上的重大发现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促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的一间小小的实验室里,一个叫亚历山大·弗莱明的苏格兰人正在忙碌。他是一位细菌学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抗菌物质的研究,试图发现白血球是怎样抗击入侵的病菌的,以及白血球是怎样在伤口愈口时帮助新的组织生长的。为此,他在实验室中放置了许多玻璃器皿,里面培养着各种菌种。弗莱明的实验室摆设得像旧货店一样杂乱无章。这位苏格兰细菌学家有个奇怪的习惯,他在初步研究过自己培养的细菌后,往往顺手把那些玻璃器皿随便地放置起来。过一个星期以后再打开来看看发生了变化没有。可是就在这间充满灰尘的房子里,甚至就在有意无意之间,苏格兰人弗莱明做出了医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发明。 1928年 9月的下午,弗莱明和往常一样来到了实验室。他培养了一些葡萄球菌。这是一种引起传染性皮肤病和脓肿的常见细菌。弗莱明一边察看着菌种的生长情况,一边和一位同事闲谈。忽然,他的视线被什么东西吸引了,感到情况有点不对头。话没说完,他就凑上前去观察其中的一个培养皿。这个培养皿中原本生长着金黄色的葡萄球菌,却变成了青色的霉菌。由于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开启培养皿,因此,弗莱明心中暗想,一定是葡萄球菌受到了污染。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凡是培养物与青色霉菌接触的地方,黄色的葡萄球菌正在变得半透明,最后完全裂解了,培养皿中显现出干干净净的一圈。毫无疑问,青色霉菌消灭了它接触到的葡萄球菌。对于这一现象,一般的细菌学家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因为当时已经知道有些细菌会阻碍其它细菌的生长。可是这种不知名的青霉菌居然对葡萄球菌有如此强烈的抑制和裂解作用,要知道葡萄球菌是极其重要的人类致病细菌。因此,这一发现就非同寻常了。 良好的科学研究素质促使弗莱明立刻意识到可能出现了某种了不起的东西。他要知道这种神秘的具有如此效力的霉菌究竟是什么。他迅速地从培养皿中刮出一点霉菌, 小心地放在显微镜下。透过厚厚的镜片,他终于发现那种能使葡萄球菌逐渐溶解死亡的菌种是青霉菌。随后,他把剩下的霉菌放在一个装满培养基的罐子里继续观察。几天后,这种特异青霉菌长成了菌落,培养汤呈淡黄色。他又惊讶地发现,不仅这种青霉菌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而且就连黄色的培养汤也有较好的杀菌能力。于是他推论,真正的杀菌物质一定是青霉菌生长过程的代谢物,他称之为青霉素。此后,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弗莱明对这种特异青霉菌进行了全面的专门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是

如果弗莱明没有发现青霉素

如果弗莱明没有发现青霉素,世界将会怎样? 姓名:李梦婕班级:2011级护理学3班学号:201123010329 当老师问我们如果没有青霉素,世界会怎样?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只看到了有了青霉素之后,整个世界,都被它拯救了。那如果弗莱明没有发现青霉素,世界将会怎样呢?我们都知道,在二战期间,原子弹杀死了无数人,那又是什么拯救了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呢?1928年,弗莱明首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并逐渐加以推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为第三个重大发明。弗莱明教授发现的青霉素不知拯救了过去根本无法拯救的生命,真是为全人类造福不浅。 在这个抗生素泛滥的年代里,我们根本觉得青霉素那么的不起眼。可是如果真的没有了青霉素,当我们得了小感冒,有了皮外伤,我们还能挺过去吗?通过查阅了资料我了解到,在青霉素发明之前人们是用磺胺消炎的,磺胺比青霉素早十年左右,更早就只能用外用消毒或者草药等方法了,但这些只能对创伤感染有点效果,体内感染就没有办法了,那时候欧洲人动不动感冒就转成了肺炎,病死率超高,那时基本一感染就只有等死。而在没有青霉素前的中国,人们都是用草药,民间传说再早得就是挖肉了,烂了就挖掉,长好了就不挖了,长不好再挖,光听听都觉得眼前触目惊心的。现在人们的抵抗力越来越差,如果我们没有青霉素,也许一个小小的感冒就完全可能要了我们的命。青霉素的出现,对于治疗各种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大叶性肺炎等都不在话下。青霉素诞生了快一百年了,但是目前仍是治疗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的首选药。

弗莱明如果没有发现青霉素,估计全世界的科学家也正在愁细菌治疗如何解决研究呢!就像现在的性病艾滋病一样,是交给我们这一代一个大大的考验。在旧社会的中国,青霉素比黄金还贵,而且中国还不能制造,当时得了个小病也没药治疗,是改革开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才能制造了青霉素,而且还发明了庆大霉素,如果没有了青霉素,也许就没有了现在的我们。而且青霉素产量亦高,作用较强,价格低廉。价格低廉是最重要的,让每个人都负担得起,不至于失去生命。我在想,如果弗莱明没有发现出青霉素,而是发明出了另一种昂贵的消炎药物,让大众不能够负担得起,那么不知道又要失去多少无辜的生命。 如果没有青霉素,我们将会还一直处于病痛之中。如果没有青霉素,我们将还会活在一个浑浊的世界。如果没有青霉素,世界将不会有我们。可是,虽然有了青霉素,可是我们依然要将病毒细菌的战斗进行到底。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 提起青霉素,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大概除了青霉素过敏者之外,没有一个人没用过它。从它用于临床至今的短短50多年间,它到底拯救了多少生命,已经无法统计;它到底对人类的健康作出多大贡献,也已经无法估量。我们只能说,它的出现,是我们人类的福音,它是“上帝”恩赐给我们人类的礼物,这个“上帝”就是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 弗莱明是休二世·弗莱明的第7个孩子,当他在洛区菲尔庄园呱呱坠地时,他的父亲已经60多岁了。当然,留给弗莱明和老爸相聚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弗莱明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弗莱明对父亲没有留下更多的印象,只依稀记得他坐在火炉边慈祥地摸着自己的头的情景。母亲虽然还年轻,但由于孩子众多,也实在没有过多的精力奉献给每一个孩子。好在兄弟姐妹多也有多的好处,至少对于小弗莱明来说并不缺少游戏的伙伴。当大哥哥、大姐姐在庄园里挑起家庭生活的一部分重担时,弗莱明和小哥哥、小姐姐还有弟弟就在庄园内外的原野中尽情享乐。他们在山上设圈套抓野兔,空手在小河中抓鱼,甚至将从鸟妈妈那儿偷来的鸟蛋卖给过路的游客……广袤的大自然永远是孩子们“撒野”和抛洒无穷好奇心的最佳去处,在洛区菲尔庄园内外的这种无拘无束的玩耍,使弗莱明获得了日后科学研究所必需的敏锐观察力。 由于人口众多,弗莱明一家的生活是相当贫困的。穷则思变,大概正因为物质上的贫乏,才使他们对外界尤其是大都市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他们渴望到外面闯世界,以使自己能比在闭塞落后的农庄有更好的发展。闯世界要有闯世界的资本,他们认为最好的资本就是知识,因此弗莱明一家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教育,都对知识充满了渴求。 当弗莱明14岁在基尔马诺克学校毕业时,他的两位哥哥和一个姐姐已经在伦敦立下了足。他们邀请弗莱明去伦敦,一向对大都市向往的弗莱明欣然前往。在哥哥汤姆的资助下,弗莱明进入一所技艺学校学习。由于基础扎实,再加上天资聪颖,弗莱明竟然创下了一周内连跳四级的记录。仅仅两年时间,他便掌握了技艺学校所能给予他的一切。此时,16岁的弗莱明虽然还想继续学习,但考虑到自己两年来已经给哥哥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他决定参加工作。就这样,弗莱明当上了一家船务公司的小职员,负责记账。这一工作对于聪明的弗莱明来说,实在太单调乏味了。为了调剂生活,他加入一支义勇队,成了一名出色的射击手和水球手。那时,他们经常和圣玛利医学院的水球队进行比赛,与圣玛利医学院水球队比赛的经历,使他日后与这家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当弗莱明在他的小职员岗位上尽情供职的时候,飞来了一笔意外“横财”——弗莱明的一个单身却富有的伯父去世了,他给亲戚们留下一笔财产,弗莱明分得了250英镑。250英镑,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弗莱明欣喜若狂,他可以利用这笔钱再进校门了。这真是太好了!可是该到大学学什么呢?没有明确目标的弗莱明犯了愁。这时,哥哥汤姆再次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建议弟弟也像自己一样从医。对于经济基础不够雄厚的人来说,从医是个收入稳定的不错的行业。弗莱明的两个哥哥都走上了这条道路,并且干得不错;两个姐姐嫁给了医生,日子过得也挺滋润。基于这个原因,弗莱明听从了哥哥的建议,决定学医。而在选择医学时,尽管有好几所相当不错的医学院可供他选择,但弗莱明却选择了不怎么出名的圣玛利医学院,仅仅因为他曾经与该院的水球队交过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