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现状与优化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现状与优化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现状与优化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现状与优化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现状与优化

[摘要]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与管理活动特点的分析,指出当前管理方式与手段的局限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能力改进和效率配置。针对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帮助商业银行尽快完善其会计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业务流程;优化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系统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本质上讲是通过承担一定的风险来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因此经营风险往往存在于业务活动的始终。会计工作作为贯穿业务处理始终的特殊手段,对商业银行防范和管理风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近几年金融系统发生的重大案件来看,银行风险的出现大多和执行会计制度不严、监督乏力、内控薄弱等有着密切关系。可见,银行会计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对银行资金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威胁,进而扰乱金融秩序甚至社会经济秩序,导致银行资金损失或者发生支付危机,引发社会协调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因此,正确认识和审慎对待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现状,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是促进银行业务稳健发展,保证整个社会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

一、商业银行会计运行流程与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是以层级管理为特征,以层级最低层的网点为基础,以业务前后台一体化为核心的业务处理方式。业务由网点受理,网点柜员对客户提交的业务凭证进行审核后完成记账核算等操作,其中大额或特殊业务还需由授权人员进行事中审核和授权,然后打印凭证给客户签章确认,最后将业务凭证送至监督机构进行事后监督。主要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受到既定风险控制要求的约束,方法和程序比较明确,但管理会计的核算程序一般不固定,管理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临时定做;所提供的信息一般具有针对性,也是特定的;通常会以本单位的效益为目标来控制和评价银行的一切经济活动;会计主体往往涉及银行内部的各个责任主体,可不受公认原则或会计制度的制约,对他们的日常工作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必须服务于银行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决策。

二、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现状与诱因

(一)会计管理的现状

伴随商业银行业务品种持续增加和业务量的持续增长,现有操作流程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服务性行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涉及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特别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银行会计工作是银行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讨论了关于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内外因,并提出防范风险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内外因;防范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和扩大化。从当今我国金融系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大多数与执行会计制度不严,内控制度不全,会计监督乏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式的重要环节。 二、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 银行经营活动的运作过程,与银行会计十分密切,几乎每笔业务都需要通过银行会计进行核算与操作。银行会计风险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由于执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力,制度本身不完善,社会经济环境和会计人员素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使银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其

主要表现在: (一)会计制度风险 会计制度风险是指银行会计制度不健全可能带来的银行会计风险。一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金融行业创新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会计制度及规定相对滞后而会计业务先行的局面,致使金融创新给会计带来一定的风险;二是现有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不完善,也会产生会计风险。 (二)会计监督风险 会计监督风险就是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但是目前金融会计监督相对软弱,一些银行或其分支机构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只求存款数量和业绩,不讲存款结构,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盲目相互攀比增加费用开支,这些不合理或不合法的经营,会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无法体现,而这种经营亏损的潜在风险正在进一步的加剧。 (三)会计核算风险 银行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真实、完整、及时地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银行会计工作是银行正常营运所不可或缺的职能。如果会计核算方法不妥、核算程序不规范、核算质量不够高,就非常容易发生风险。 (四)票据结算风险 以票据为主要支付手段的结算也给银行带来了许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商业银行股东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股权监管,规范商业银行股东行为,保护商业银行、股东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村镇银行。法律、行政法规对外资银行变更股东或调整股东持股比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应当遵循分类管理、资质优良、关系清晰、权责明确、公开透明原则。 第四条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单独或合并拟首次持有或累计增持商业银行股份总额百分之五以上的,应当事先报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核准。对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拟持有商业银行股份总额百分之五以上的行政许可批复,有效期为6个月。审批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照银监会相关规定执行。

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单独或合计持有商业银行股份总额不足百分之五但成为商业银行前十大股东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备案。备案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银监会另行规定。 持有商业银行股份总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其他股东,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 第五条商业银行股东应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诚信记录、纳税记录和财务状况,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管要求。 第六条商业银行的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等各方关系应清晰透明。 股东与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第七条商业银行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法定义务。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应当遵守银监会各项审慎监管要求,并真实、准确、完整地报告相关信息。持有商业银行股份总额百分之五以上或持有股份总额不足百分之五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为主要股东。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股权事务的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中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思考

中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管理会计人才的现状,找出我国在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提高其对现代管理环境的适应性并积极促进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以期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通过利用有关信息,把财务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企事业规划、决策、控制及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活动。不难看出,管理会计不仅能够促进包含成本计算在内的管理会计改革,此外还有利于释放隐藏在经济转型中的管理因素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因而今后经济理论建设的重点就是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与此同时,在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关键在于人才建设。管理会计人才是建设其他各方面的依托,也是实施指引体系、理论体系、信息系统与咨询服务发展等各项工作的主要力量。我国虽然从数量上看是会计人才大国,但从质量上来说还不是会计人才强国。总体来说,我国在培养会计人才时过于偏重财务会计方面,泛泛而学,高端的会计人才相对缺乏,在管理会计人才上更是严重不足。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就需要培养大批新型管理会计人才,他们不仅要能够适应改革的需要、还要有勇气承担改革重任,将管理会计中各项建设实施完善,落到实处,带动管理会计全面

发展。 二、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自1992设立以来至2020年底,已经培养初级会计师326万人,中级会计师146万人,高级会计师近12万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自1991年正式创立到2020年6月30日,已经培养注册会计师超过20万人,培养会计领军人才1132人,但是,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其中能够为单位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尤为匮乏,力量较为薄弱,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管理会计发展的突出瓶颈。 三、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企事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迫使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大部分都放在财务会计上,仅仅局限于记账、报账方面,不能够较好的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大部分院校的会计学专业主要偏向于财务会计知识的学习,管理会计体系并不完善。我国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力量十分薄弱,与美国大部分企业中90%的会计人员主要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且75%的工作时间用于进行决策支持还存在很大差距。显然在培养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时我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管理决策型人才对管理会计缺乏全面的认识。管理会计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企业文化,然而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普遍缺乏相应的企业文化。领导层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很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也比较片面,不能准确的认识到管理会计存在的价值,加之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一般也没有能力胜任相对应的管理会计工作,从而导致管

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67242677.html, 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作者:张震 来源:《商场现代化》2020年第01期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规避金融风险,增大核心竞争优势,成为商业银行致力探究的新课题。对此,本文综合论述了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基本概念与分类标准,简要分析了各类会计风险诱导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策略,旨在推动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对策 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进程中,全面探究会计风险与防范措施具有如下几方面价值:其一,提高商业银行财务会计工作效率,为优化财会工作配置形式提供有利条件;其二,践行财务管理目标,优化资金配置,增大资金利用率,从而节约投资成本,维系经济链正常运转,推动商业银行良好发展。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基本概念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是指因银行经济业务增多、经济业务复杂性加大,使得财会工作出现误差或失误。与此同时,会计监督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会计人员责任意识淡薄、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匮乏,形成会计风险因子。而会计风险系数的提升,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合理性与可靠性,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战略决策,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制约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分类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产生大多是由于会计机构在工作中,存在信息输入错误、核算偏差、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导致的,会计风险的出现使得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间存在较大差异,商业隐患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阻碍银行运行。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存在的会计风险有: 1.会计信息风险 会计的信息职能也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商业银行繁重复杂的业务活动要求会计工作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完整、准确且可靠的财务信息,如实反馈银行的经营情况,帮助经营管理者制定宏观战略决策。

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

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 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是世纪之交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如何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切实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和抗风险能力,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紧迫。长期以来,在特有的运行机制下,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了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高的经营特点。这种经营方式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成本观念淡漠,忽视成本——效益的恰当配比,忽视经营中的成本控制,也缺乏成本资料和必要的成本管理技术手段。在逐步面向市场的进程中,这种积弊的消极越发凸现出来。譬如,当人民银行决定于2000年9月21日放开外币贷款利率以及300万美元以上的外币存款利率,迈出改革利率制度、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的时候,据了解,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在确定其各自的外币存、贷款利率时,手头并没有完备的成本资料。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道自己产品的成本构成及相关信息的,能够制订出合理而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 在这种背景下,在商业银行中推行旨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的管理,为提高经营效益服务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考虑到的环境和条件,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困难集中在哪里?是否该循序渐进,抓住重点?以及如何抓住重点,寻找突破口呢?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毕业论文 一、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难点

阻碍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因素很多,既有诸如重经营轻管理的观念障碍,也有整个银行业管理素质和水平普遍不高的制约,还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自身的技术性困难。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系统基础落后。会计系统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也是如此。一方面,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为计划、控制、决策和业绩评价等部门解释和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它也需要财务会计、信贷管理、资产管理和统计等部门提供的信息。不仅如此,在评价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评价产品、部门的经营业绩时,还需要外部的市场、宏观政策、行业分析和同业竞争等有关信息。而目前国内信息系统基础还相当薄弱,不但许多经营管理急需的外部市场信息难以收集,还有待“金”字工程的展开,就连银行内部的金融化工作也还很不完善,亟待加强。在这种情况下,要全面推行管理会计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管理会计工作迟迟得不到开展的一个理由。 2.现有成本资料和分析手段的欠缺。管理会计特别注重对成本的分析和管理,它以贯穿于经营管理各个活动中的成本——效益分析而著称。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更有其独特的要求。从国外的资料来看,他们十分注重分产品、分部门和分地区的盈利能力报告,而盈利是和成本相配比的,这就意味着相应的成本资料也要分产品、分部门和分地

农村商业银行股金管理办法

农村商业银行股金管理办法 179号(5月26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股金管理,保护本行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精神,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要求及《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向本行入股,应坚持入股自愿、风险自担、服务优惠、利益共享的原则。 第三条本行对股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在章程、招股说明书等公开文字材料中载明,并置于营业场所,以供查询。 第四条本行股东以其所持股金数额为限承担风险和民事责任。并享有本行章程规定的权利。 第二章入股条件 第五条本行发起人(股东)资格 一、自然人作为发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2.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诚信记录; 3.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4.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二、境内非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 2.有良好社会声誉、诚信记录和纳税记录; 3.最近两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4.财务状况良好,最近两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境内非金融机构属重组改制的,重组改制后,该企业主营业务、主要控制人等未发生重大变化的,其重组改制前的经营年限及业绩可连续计算; 5.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 6.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30%以上(合并会计报表口径); 7.具备补充农村商业银行资本的能力,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持股公司外,权益性投资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含本次投资金额,合并会计报表口径); 8.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且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9.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三、境内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总额不低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10%; 2.财务稳健,资信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3.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4.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5.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且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6.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六条本行股东出资方式: 股东必须以货币资金入股,入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管理会计的理念和应用已非常广泛,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受到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力推崇。据美国劳动部2006年调查显示:90%以上美国的财务人士从事着管理会计职位,他们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工作。比如会计师、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以及首席财务官(CFO) 等。而国内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士担任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职位,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 随着目前对高质量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强调,管理会计师的作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重要。据统计,中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达300万,财务会计从业者面临着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巨大挑战。 近二十年来,企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势在必行。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短短二十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包括:成本中心会计、利润中心会计、产品成本核算、标准成本管理、成本计划、实时成本、作业成本、成本估算、项目成本会计、获利分析。 成本中心会计:支持灵活的间接费用分摊方式,支持间接费用在部门之间,部门向产品、项目的分摊,支持灵活的费用统计和各类成本动因数据的统计,支持图形化的费用跟踪等统计报表分析。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14项指标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14项指标 商业银行是一种高风险的特殊行业。高风险的突出表现在“硬负债”与“软资产”的矛盾上。即:银行必须无条件支付存款人的本金和利息,而贷款本息 收回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因此,安全经营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尤以信贷资产的安全经营为重,银行是否稳健经营,可选择以下指标分析:1、资本充足程序指标资本充足程序是维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因素。 我国按照“巴塞尔协议”,采用资本与权重风险资产相比分析资本充足程度。并规定资本充足率低限值为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选择这一指 标是因为核心资本是银行资本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各国银行来说是唯一相同的部分,具有资本价值相对稳定,其数据能在公开发表帐目中查找等特点。商业银行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来满足资本充足率:其一是增加资本总额,称 为“分子对策”,包括按要求增加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其二是缩小资产规模和调整不同风险权重的资产结构,称为“分母对策”。当然,资本充足率也不 能过高。比率过高,也许表明银行经营保守,不善于吸收外部资金转化为盈利资产。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是总分支行制,资本金绝大部分集中在总行,故这项经济指标主要考核总行。对总行以下的基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序分 析,可选择“资本/总资产”指标。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是各国商业银行广泛 使用的传统指标,它既反映资本与整体资产风险的联系,也反映银行对存款 人和其他债权人的最低清偿保障。(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权重风险资产总 额是一个间接和概略的指标,反映银行潜在风险和资本抵挡的联系,资产风 险加权过程中人为因素较大,技术处理环节多,具有较大的弹性。而资本/ 总资产比率则是一个直接和精确的指标。直接表明出银行可以为自身的债权 人提供的最低清偿保障。美国银行法第18条规定,资本/总资产指标的法定低极值为3%。 2、贷款风险度指标贷款风险度是综合评价商业银行贷款风程序的指标。商业银行贷款的综合风险度是按以下方法计算的。贷款风险度=∑贷款余额。其中:贷款加权权重额=贷款加权风险权重×贷款余额;贷款加权风险权重=

银行管理会计

银行管理会计 一、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目标管理责任制。 1、责任会计制: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核心 责任会计制是为适应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在商业银行内部根据职能分工划分不同的责任中心,并对各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一套专门制度,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如下: (1)划分责任中心。分部门管理体制可以银行内部各部门为责任中心;分产品管理体制可以银行内部各产品营销部门、处室、科组或团队为责任中心;分客户管理体制可以银行内部各客户经理、客户营销服务处室或客户营销团队为责任中心。商业银行还需按部门权责范围及业务活动特点,划分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利润中心通常包括信货业务部、中间业务部和营业部等部门,其收入和成本可以清晰地分辨。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与考核,主要是一定期间的实际利润同部门预算利润比较。成本中心通常包括人事部、办公室和机关服务中心等部门,其基本上没有银行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及支出,只负责对银行内部提供后勤服务、自行产生租金、折旧和人事费用等成本,并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与考核,主要是一定期间的实际成本同预定成本比较。 (2)明确各部门的收益和成本项目。明确收益项目较为简单,明确成本项目则较为复杂:①设立部门成本收集方法;②明确各种成本处理方法,区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全行性费用;③明确各部门成本核算分摊流程,区分直接费用、全行性费用和未能及时处理分配的费用;④设定成本分摊基础,如员工数、使用面积或存放款平均余额等;⑤明确责任成本制度,各部门只需对可控成本负责。 (3)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实行内部资金有偿使用。内部资金价格是部门核算的关键,既可用于衡量存贷部门等内部机构的业绩,又具有杠杆作用,可引导资金流向;内部资金价格还是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手段。如存款部门将存款“卖”到“内部资金市场”、信贷部门从“内部资金市场”买入资金发放贷款,都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利率、期限缺口等问题。通过这些内部资金的交易过程可以进行缺口风险的量化、转移和控制。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确定要以成本、市场或经营战略为依据,定价政策要透明、公平并

某农商银行股权管理办法26页word文档

ⅩⅩ农商银行股权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ⅩⅩ农商银行(以下简称本行)的股权管理,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发挥股权经济价值,保护股东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19〕23号)、《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2019年第3号)、《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9〕92号)、《关于加强商业银行股权质押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9〕43号)、《浙江农信系统股权管理指导意见》(浙信联发〔2019〕6号)以及本行章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股权管理主要包括增资扩股管理、股权质押管理、股权变更管理、股权证书管理和股权信息管理等。 第三条本行按照合法合规、股权优化、操作规范和依法纳税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股权管理。 (一)合法合规原则。本行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股权管理,严格履行规定手续,确保入股资金来源、股权变更和股利分配依法合规。 (二)股权优化原则。加快推进股权改造,既要避免股权过于分散,又要避免股权过度集中,限制法人股向自然人转让。通过引导自然人股向法人股转让、增资扩股、定向增发企业法人股等方式,逐步优化股权结构。 (三)操作规范原则。本行根据相关规章制度,不断规范股权管理办法,明确操作手续、程序、审批权限等,确保股权管理有序进行;涉

及股权变更的,按规定报银监部门审批,并向有关部门报备。 (四)依法纳税原则。本行应积极向股东宣传、解释股权管理过程中涉及税费的相关规定,积极推动依法、诚信纳税。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四条本行的注册资本为实缴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 第五条无论持有主体是法人还是自然人,本行所有股份均为普通股,且同股同权、同股同利。本行印发记名股权证书(也称股金证),作为入股股东的所有权凭证。 第六条本行的股权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法人股比例高于35%,且有3-5家持股比例5%以上的法人大股东。 (二)单个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股本总额的2%;单个境内非金融机构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股本总额的10%,超过5%的需事先报银监部门批准。 (三)内部职工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20%,原则上单个职工持股比例控制在股本总额的0.5%以内。单个领导班子成员持股与普通员工(除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以外的员工)平均持股的倍比应适度,原则上最高比例不超过10 倍(交流的领导班子人员含原任职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 第七条自然人作为本行股东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二)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诚信记录; (三)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doc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 1.信贷。 银行信贷是商业银行为保证贷款业务而从事的与之相关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信贷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是以偿还为条件,并且收取利息为获取报酬的借贷行为.它的运行方式为:吸收来自个体储户的存款,然后将之发放给信用可靠的贷款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人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通过利息的不同来获取收益.银行信贷具有聚集,分配社会资金,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职能. 2.信贷风险的含义。 风险在经济领域中,一般将之理解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损失的发生因为影响因素的大量性,无规则性和随机性而具有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与信贷活动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在广义上它指因客户违约引发的风险,在狭义上指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也即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张淼) 3.信贷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只要银行经营信贷活动,就不可能完全规避信贷风险,信贷风险在信贷活动中是客观且肯定存在的。换句话说,没有信贷风险的信贷活动是不存咋的。 (2)隐蔽性。 信贷活动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信贷风险难以直接的、精确的被观察和度量。 (3)可控性。 虽然信贷风险具有隐蔽性,但银行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前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从一般意义上考察,任何经济活动风险的存在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和政

治环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人的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这些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使得信贷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变得复杂化. 1.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巨额不良债权上。债权是指商业银行(债权人)按信用原则和交易准则,以贷款为形式、以契约承诺为载体,让渡信贷资金使用权给借款人(债务人),并藉此拥有向借款人追索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经济权利。根据贷款契约的履行情况,商业银行的债权可分为正常债权和不良债权。就一笔贷款而言,如果该贷款能够按贷款契约规定的期限要求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那么该项债权就属于正常债权。否则,就属于不良债权范畴。“不良债权”是指按期很难收回或无法收回的贷款,即通常所说的呆账、坏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分析—王红夏) 2.产生原因。 不良债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低,其体现在以下方面:(1)银行对经营对象了解不深入,分析不透彻.信贷风险的产生与银行工作人员对贷款对象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发放贷款前,没有对贷款对象进行深入调查,没有对其资产状况和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就像对方贷款.这样做的后果是某些贷款人信用低,不具有偿还能力.而一些贷款单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导致其不具有偿还能力. (2)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无论哪一种业务,事先都应进行可行性评估.对于银行来说,在贷款之前,应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评估.如果凭借决策者的主观经验进行决策贷款,无疑会产生信贷风险. (3)信息不灵.银行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及时,可靠的信息上,并且贷款之后,也应跟踪调查贷款对象的最新信息,确保其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4)国家体制原因。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也会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行政干预,指令贷款会形成贷款风险.由于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银行的资金流向,投量的掌握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政

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 2013-7-11 9:3袁萌 一、管理会计的现状 20世纪初期,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管理会计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特别是世界经济在最近的高速发展在西方国家的各大企业中获得了推广和运用。 管理会计在我们国家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但在三十几年短暂的时间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开始涉及从战略总体上进行成本管理。管理会计在我们国家已渐渐从定额数量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转变,从项目、部门区域管理演变为全面的战略管理。管理会计相关理论成果研究的逐步拓展和实际经验的逐渐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趋于融合。管理会计高速发展能够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但由于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短,仍然有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硬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 近些年来,伴随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高速进步和信息产品的迅猛发展,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企业面临很多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大企业深刻分析对经济环境,采取新的积极的管理方式强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各种管理会计方法的出现,强化了企业质量管理的水平,也提高了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一)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事实上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非制造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等行业。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2、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也在不断壮大。作为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商业银行,其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商业银行在发展的同时使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扩大化,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成了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重点,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决策。 [关键字]商业银行银行会计风险会计风险防范 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银行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特别是会计风险问题,已成为银行风险控制的重点。近几年金融系统案件频繁发生,大多源于会计监督乏力。因此,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是我国当前金融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剖析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风险主要是指会计核算的随意性和制度的缺失导致的风险。会计核算指准确、及时、真实、合法地对银行业务及财务活动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反映,是银行会计的主要任务,也是银行会计的基础工作。然而目前银行会计不论是在日常办理对外的存、放、汇等传统业务,还是在办理综合核算轧帐的过程中,或是在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及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各个环节无一不存在着风险。近年来,金融系统发生经济案件屡见不鲜,据了解在金融业发生的众多经济案件,往往是与我们会计核算某个环节失去控制有关,如滥用会计科目、篡改帐表、造假帐等,从媒体的有关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了解到。 (二)会计信息失真风险 银行的一切业务活动都要通过会计信息进行反映。从近年来发生的银行

案件中,可以看出不少银行都存在违反国家金融政策,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不真实、不充分,真账假表、假账假表、任意调整收支科目等现象,掩盖了信贷资产的质量和风险,影响了对银行经营状况的客观评价。 (三)会计监督乏力风险 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就是对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但是目前银行会计监督职能相对软弱。我国多数银行的会计工作还停留在会计核算阶段,热衷于账务处理,对于资金运动过程的监督较为淡化。在不正当利益的驱动下,银行发放超规模贷款违章拆借、账外投资、私设小金库、越权承兑、贴现银行汇票等违规情况屡禁不止,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相应的处罚制度不健全,从而变相地助长了违规经营情况的蔓延。 (四)印、押、机、证管理风险 银行会计的印章、压数机、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等按制度规定应专人保管以明确职责,并且必须分人保管以达到相互制约、监督的目的。一般银行在分人保管方面都做得较好,但往往未落实定向交接代班制度。这样时间一长就可能造成人员交叉或重叠代班,同一人既有可能接触印章,又有可能接触压数机、密押及重要空白凭证,极易产生银行内部人员盗窃或骗取重要空白凭证偷开汇票、私自汇划资金、诈骗和盗窃银行资金等现象,且发生后很难确定作案人。另外,对印、押、机、证的保管未能做到人走上锁,也存在着内部人员利用时机作案的可能。 (五)会计电算化风险 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和银行会计电算化的推广,银行的很多业务都通过上机操作完成,但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进行盗窃、贪污、诈骗、挪用银行或他人资金的高科技犯罪案例也层出不穷。这类风险一方面源于银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有些银行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落实上还不到位,极易为金融犯罪提供条件,并造成很大的风险。

农村商业银行股金管理制度

**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股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股金管理,保护本行和入股者的合法权益,根据监管部门有关文件及《**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向本行入股,应坚持入股自愿?风险自担?服务优惠?利益共享的原则? 第三条本行股东以其所持股金数额为限承担风险和民事责任? 第四条本行股东享有按规定获取优惠服务和参与收益分配的权利? 第二章入股条件 第五条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符合向金融机构入股条件,承认本行股东章程,承担股东义务的,均可向其户口所在地或注册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入股,成为本行的股东? 第六条本行股东应以货币资金入股,不得以实物资产?债权?有价证券等形式作价入股? 第七条本行股东必须以自有资金入股,不得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贷款入股?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资金不得直接向本行入股? 第三章股权设置 第九条本行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本行根据股金来源设置自然人股?法人股?

第十条本行股本划分为等额股份,每股金额为人民币1元? 第四章股金管理 第十一条本行使用记名式股金证,作为股东所有权凭证和参与利益分配的依据?本行不得接受本行股金证作为质押标的? 第十二条本行股东享有以下权利: 1?参加或委派代理人参加股东代表大会,行使表决权; 2?选举董事?监事和被选举为董事?监事; 3?对本行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提出建议和质询; 4?获得本行金融服务的优先权和优惠权; 5?享有股金分红和参与其他形式利益分配; 6?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转让股金和优先认购股金; 7?本行终止和清算后依法参加剩余财产分配; 8?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及本行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三条本行股东承担以下义务: 1?承认并遵守本行章程; 2?按其所认购的股份向本行缴纳股金; 3?以其所持股金数额为限对本行承担风险和民事责任; 4?维护本行的利益和信誉,支持本行合法开展各项业务; 5?服从和履行股东代表大会的决议; 6?服从和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以及本行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四条本行根据盈利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对股东分配红利,但不对股金支付利息?本行当年亏损不对股东分配红利? 第十五条本行股东持有的股金,经董事会同意,并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后,可依法转让?继承和赠予,但不得退股? 第五章股金证管理

管理会计论文会计发展趋势会计会计管理论文:浅析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管理会计论文会计发展趋势会计会计管理论文: 浅析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属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浪潮纷至沓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当时伴随着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将从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简略阐述。 关键词:管理会计, 现状, 发展趋势 一、我国管理会计的产生背景 20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由产品化时代进入市场化时代,生产经营的复杂化也随之加大,此时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越来越重要,开始强调计划与控制,这就对会计提出新的要求,会计不仅要进行事后记账、算账,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由此产生了标准成本法,强调预算的控制作用,通过差异分析寻找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并对管理人员的业绩作出客观的评价。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差异分析是管理会计的雏形。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接近炽热化,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为此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事前预测和决策。于是管理会计独立分支,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学科理论。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基本现状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短短几十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管理会计在

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 (一)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等所建立和使用的模型就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必须假设。 (二)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有些传统管理会计的方法所赖以立足的观念变得陈旧。例如,传统管理会计允许存货存在,一直在主张计算最优经济批量,来实现对存货的最优控制,但这种观念却会给管理人员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只要严格按照经济批量来采购,就能降低成本,于是在实践中他们为了获取数量折扣而往往大量采购,由此造成原材料大量积压和资金大量被占用。 (三)目光短浅,只重视眼前利益 传统管理会计在制订经营目标、进行决策分析或成本控制时,往往只关注企业内部环境及现有产品的降本节流等问题,其所关心的是眼前利益,追求的是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忽视对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忽视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忽视追求长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 (四)方法落后,信息失真 随着当代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管理会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

【摘要】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我们研究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演进,是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审视管理会计各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结合考察管理会计研究焦点的演变及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动趋势,试图从中得出对管理会计学术研究和实务运用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管理会计、核心、措施 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发展起来的标准成本系统,是管理会计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企业经营管理中对决策、控制和考核的需要,加之计算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逐步完善,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及职能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 管理会计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他们承担经济责任。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是以适应市场竞争、满足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对会计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管理会计的内容看,他完全冲破了传统会计的束缚,广泛吸收了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理论,形成了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的科学。它既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1. 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会计控制制度,编制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会计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观念和技术来处理企业个体的历史或预测性的经济资料,已达到预期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的目的。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商业银行股东资格相关监管规定

商业银行股东资格相关监管规定 《中国银保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根据年第号令修正)相关条款规定: 第九条境内金融机构作为中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的发起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二)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三)最近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四)社会声誉良好,最近年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因内部管理问题导致的重大案件;(五)银保监会规章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十条境外金融机构作为中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的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原则上不少于亿美元; (二)银保监会认可的国际评级机构最近年对其长期信用评级为良好; (三)最近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四)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应当达到其注册地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且不低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总额不低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五)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六)注册地金融机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 (七)所在国(地区)经济状况良好; (八)银保监会规章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境外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商业银行应当遵循长期持股、优化治理、业务合作、竞争回避的原则。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银保监会根据金融业风险状况和监管需要,可以调整境外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的条件。 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作为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商业银行,参照本条关于境外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商业银行的相关规定。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第十一条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中资商业银行,按照入股时该中资商业银行的机构类型实施监督管理。境外金融机构还应遵守国家关于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投资的有关规定。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第十二条境内非金融机构作为中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发起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或有效的组织管理方式; (三)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诚信记录和纳税记录,能按期足额偿还金融机构的贷款本金和利息; (四)具有较长的发展期和稳定的经营状况; (五)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 (六)财务状况良好,最近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七)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合并会计报表口径); (八)权益性投资余额原则上不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合并会计报表口径),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除外;计算方式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类本次划转股权价值)÷净资产;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九)入股资金为自有资金,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入股,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十)银保监会规章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十三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企业不得作为中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的发起人: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 R esearch on the A pplicati on ofM anage m ent A ccoun ti ng i n Co mm ercial Banks 肖文东1,2 X IAO W en dong (1 中国农业银行 北京 100005 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872) [摘 要]管理会计是现代商业银行实现优良业绩的重要工具。笔者从管理会计理论的历史演进出发,阐述了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及国外同业中的应用现状,然后试探性地提出了未来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 [关键词]管理会计 商业银行 业绩 [中图分类号]F81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11)04-0001-05 考察国际上业绩优良的商业银行,如花旗银行、劳埃德银行和美洲银行等不难发现,它们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借此实现了对机构、产品、条线、部门、客户和员工的多维度业绩评价,有效支撑了价值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反观中国商业银行,大多数仍以基于财务会计的机构维度的单维业绩衡量为主要管理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管理决策需要的各业务单元和客户的盈利能力、成本状况和风险程度信息无从获取,从而在发展战略、资源配置、激励机制和产品定价等方面无法做到精细化管理。 一、管理会计文献回顾 一般认为管理会计萌芽于20世纪20至30年代。1911年,泰罗发表了著名的 科学管理原理 ,与之相关的 预算控制 、 标准成本 、 差异分析 等技术方法很快被引入到会计体系中来。1922年奎因坦斯(H W Quaintance)出版了 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 ,书中首次提出了 管理会计 一词。1929年学者海斯在 供经理控制用的会计 一书中,进一步论述了管理会计的基本思想。之后,研究者陆续提出了成本习性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等管理会计基本方法 。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开始了战后迅速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明显受到了新的经济环境的冲击和挑战,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应运而生。基于此,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现代管理会计体系正式形成。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穆尔(M oo re)和杰德凯(Jaedli k e)合著的 管理会计 、纳尔逊(N elson)和米勒(M iller)合著的 现代管理会计 。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不确定条件下经济学研究成果和统计决策理论的发展,促使管理会计学研究者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管理会计进行反思,进而逐步将行为科学 、代理人学说和信息统计学引入管理会计的研究,使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进一步得到拓宽。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是卡普兰(K aplan)和阿特金森(A tk i n son)合著的 高级管理会计 (Advanced M anageria lAccounti n g)。20世纪80年代管理会计的研究重点转向如何推广和应用,碰到了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 的挑战。因为,在之前二、三十年的研究中,管理会计的实务技术方法的革新较少,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1987年卡普兰与约翰逊出版的专著 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 轰动了会计界,认为应改变管理会计从属于财务报告而与规划和控制不再相关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三个领域:管理会计在组织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收稿日期:2011-1-16 作者简介:肖文东,男,山西人,中国农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金融理论、管理会计。 这一时期的代表研究成果还有哈里森1930年出版的 标准成本 、 利润工程学 促使企业盈利的应用经济学 等。 美国学者阿格里斯(Argris)发表的 The I mpact of Budgets on People 一文,被认为是最早注意和研究管理会计行为特征的研究成果。 1974年英国学者Anthony H opw ood指出, 会计程序的有效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它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