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TE测量过程

LTE测量过程

LTE测量过程
LTE测量过程

LTE测量过程

LTE系统中的测量主要是指连接状态下的移动性测量。网络给UE下发测量配置后,UE根据测量配置中指示的测量对象、上报配置等等参数侦测邻小区的信号状态,或者根据网络指示进行邻小区系统信息内容的读取,填写测量上报信息并反馈给网络,用于网络进行切换或者完善邻小区类关系列表。

1、测量配置

在LTE系统中,网络通过RRC信令向连接状态的UE发送测量配置信息,UE根据测量配置信息的内容进行测量(同频、异频、异技术),然后将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

网络使用RRC连接重配置进行测量配置,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如下内容:

(1)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

以频点为基本单位,每个被配置的测量对象为一个单独频点,拥有单独的测量对象标识(ID),对于E-UTRA同频和异频测量,测量对象是一个单一的E-UTRA载波频率。与该载波频率相关的小区,E-UTRA可能配置小区偏移量(Offset)列表和黑名单小区列表。在测量评估及测量报告中不对黑名单的小区进行任何操作,

(2)上报配置

按照类型分为事件触发上报和周期触发上报,每个上报配置拥有单独的标识(ID),事件触发上报配置包括事件种类及门限值,以及满足触发条件的持续事件(Time Trigger)周期性触发类型的上报配置包括上报周期,以及周期性触发的目的。

目前LTE系统内的同频/异频测量事件一共由5种:

事件A1:服务小区信道质量大于门限

事件A2:服务小区信道质量小区门限

事件A3:邻小区信道质量+偏移量优于服务小区信道质量

事件A4:邻小区信道质量大于门限

事件A5:服务小区信道质量小区门限1,同时邻小区信道质量

大于门限2。

(3)测量标识(Measurement ID):

单独的ID,将测量对象与特定的上报配置进行关联。如果UE达到了测量开启门限,UE会根据测量标识的有无判断是否进行该种测量。

(4)其他参数

包括测量间隔(Measurement Gap)、测量开启门限以及速度状态参数等其他参数。

2、测量上报

UE根据网络下发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当满足一定的触发条件时进行测量上报的评估,如果满足上报条件,UE将进行测量结果的填写,并包含在测量报告中发送给网络。

测量上报按准则分为3类:事件触发的一次上报,周期性上报,以及事件触发周期上报。UE采用哪种上报方式在测量配置下发时确定,包含在上报配置中。

(1)事件触发的一次上报

UE仅当满足了网络配置的测量事件进入门限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会触发测量报告的发送,测量报告发送一次后流程结束。此准则对应的上报配置为:

触发类型为“事件”包含A1~A5中得一种测量事件及其门限参

数;

上报次数为1

上报间隔无论配为何值,UE均忽略。

(2)周期性上报

在网络的测量配置完成后,UE就会按照配置内容,进行相应频点的测量,并按照规定的上报周期及间隔发送测量报告。测准则对应的上报配置为:

触发周期为“周期”,包含“reportCGI”、“reportStrongestCell”

如果上报目的为“reportCGI”上报次数等于1,如果上报目的

为“reportStrongestCell”,上报次数可以大于1。

UE一旦被配置了“reportCGI”目的的上报后将开启T321定时

器。为了网络能够尽快获得组建邻小区列表所需信息,如果在

定时器超时前已经获得了上报所需的内容,UE可以停止T321

并提前发起上报。

(3)事件触发周期上报

UE仅当满足了网络配置的测量事件进入门限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会触发测量报告的发送,上报被触发后,会开启多次测量之间的定时器以及测量次数的计数器,直至上报次数达到要求后流程结束。此准则对应的上报配置为:

触发类型为“事件”,包含A1~A5中的一种测量事件及其门限参

数;

上报次数大于1

上报间隔有效,网络按照配置的间隔参数设置上报周期定时

器。

3、测量报告填写

测量报告的内容包括:

(1)测量标识:通过该标识,网络从自身存储的测量配置能够获知本次上报所对应的频点、事件触发的测量事件门限、周期

触发目的等内容;

(2)服务小区测量量:包含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3)测量到的邻小区列表:包括物理小区标识、该小区对应的测量量的值、小区标识、跟踪区域码以及PLMN列表。

测量结果填写完成后,UE的RRC层需要将测量报告消息提交给底层进行传输。

事件触发的上报情况下,UE会保存将要上报的小区列表变量,在之

后的测量中如果该列表中的小区不满足保持条件,将从列表中删除,如果有新小区满足发出条件,这些小区将被加入到列表中。

4、测量启动规则

UE在服务小区接受服务,如果服务小区信号质量很好,不需要进行任何形式的移动性测量。当服务小区信号质量下降到一定程度,达到开启测量的门限时,UE将根据保存的测量标识(measId)自主启动同频、异频、异技术的所有测量。如果该门限值没有配置,则一直进行移动性测量而不考虑服务小区信号质量。

5、测量间隔使用

测量间隔用于UE接收机带宽不足以同时覆盖服务小区频点与待测小区所在频点时,以一定的间隙对待测小区进行测量。异频点给予UE 能力的不同,有时需要测量间隔的辅助才能进行测量,同频测量由于待测中心频点即为服务小区中心频点而无需使用间隔。

TD-LTE干扰分析、排查及解决措施(1001)--经典

TD-LTE干扰分析、排查及解决措施(1001)--经典

江西TD-LTE干扰分析进展及排除思路 目录 一、背景 (3) 二、TDD-LTE系统间干扰情况 (3) 三、干扰分类 (5) 3.1阻塞干扰 (5) 3.2杂散干扰 (9) 3.3GSM900二次谐波/互调干扰 (12) 3.4系统自身器件干扰 (14) 3.5外部干扰 (16) 四、排查方法 (17) 4.1资源准备 (17) 4.2数据采集 (18) 4.3制作RB干扰曲线分布图 (18) 4.4现场排查方法 (19) 五、江西LTE现网情况 (20) 5.1各地市干扰统计情况 (20) 5.2各地市干扰分布情况 (20) 六、新余现场干扰排查整治 (22) 6.1干扰样本站点信息 (23) 6.2样本站点案例 (24) 七、九江FDD干扰专题 (37) 7.1九江现网情况 (37) 7.2干扰样本点信息 (38) 7.3受干扰站点与电信FDD站点分布情况 (39) 7.4九江彭泽县FDD干扰排查 (39) 7.5抽样排查处理 (40) 7.6电信FDD干扰解决建议 (46) 八、后续计划 (46)

一、背景 ●使用频率:工信部批准电信和联通混合组网试点开展,随着1875~1880MHz保护带推移至1880~1885MHz,不排除电信不加滤波器提前使用1880频段; ●设备能力:我司早期采购设备抗阻塞能力不满足559号文要求导致TDS升级TDD的部分双模站点现网使用存在阻塞干扰; ●工程施工:现场施工问题导致各制式/系统间隔离度不够带来的干扰。 二、TDD-LTE系统间干扰情况 TD-LTE频 段容易受到的干扰

三线摆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过程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

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7.预习思考题回答 (1)用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时,为什么必须保持下盘水平? 答:扭摆的运动可近似看作简谐运动,以便公式推导,利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刚体转动定律均可导出物体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公式。 (2)在测量过程中,如下盘出现晃动,对周期有测量有影响吗?如有影响,应如何避免之? 答:有影响。当三线摆在扭动的同时产生晃动时,这时下圆盘的运动已不是一个简谐振动,从而运用公式测出的转动惯量将与理论值产生误差,其误差的大小是与晃动的轨迹以及幅度有关的。 (3)三线摆放上待测物后,其摆动周期是否一定比空盘的转动周期大?为什么? 答:不一定。比如,在验证平行轴定理实验中,d=0,2,4,6cm 时三线摆周期比空盘小;d=8cm 时三线摆周期比空盘大。 理论上,22010002 [()]04x gRr I I I m m T m T H π=-= +-> 所以2 2 000()0m m T m T +->= 〉0/T T > 1<,并不能保证0/1T T >,因此放上待测物后周期不一定变大。 (4)测量圆环的转动惯量时,若圆环的转轴与下盘转轴不重合,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三线摆在扭摆时同时将产生晃动时,这时下圆盘的运动已不是一个简谐振动,从而运用公式测出的转动惯量将与理论值产生误差。 8.数据记录及处理 表 1 待测刚体的有关尺寸数据的记录及简单计算 g(重力加速度)= 9.793 m/s 2 m 0(圆盘) = 380 g m 1(圆环) = 1182 g m 21(圆柱)= 137 g m 22(圆柱)= 137 g x(两圆柱离中心距离)= 4.50 cm

最新tdlte干扰分析、排查及解决措施(1001)经典资料

江西TD-LTE干扰分析进展及排除思路 目录 一、背景 (2) 二、TDD-LTE系统间干扰情况 (2) 三、干扰分类 (3) 3.1阻塞干扰 (3) 3.2杂散干扰 (5) 3.3GSM900二次谐波/互调干扰 (6) 3.4系统自身器件干扰 (8) 3.5外部干扰 (9) 四、排查方法 (9) 4.1资源准备 (9) 4.2数据采集 (10) 4.3制作RB干扰曲线分布图 (10) 4.4现场排查方法 (10) 五、江西LTE现网情况 (11) 5.1各地市干扰统计情况 (11) 5.2各地市干扰分布情况 (11) 六、新余现场干扰排查整治 (13) 6.1干扰样本站点信息 (14) 6.2样本站点案例 (14) 七、九江FDD干扰专题 (24) 7.1九江现网情况 (24) 7.2干扰样本点信息 (25) 7.3受干扰站点与电信FDD站点分布情况 (26) 7.4九江彭泽县FDD干扰排查 (26) 7.5抽样排查处理 (27) 7.6电信FDD干扰解决建议 (32) 八、后续计划 (33)

一、背景 ●使用频率:工信部批准电信和联通混合组网试点开展,随着1875~1880MHz保护带 推移至1880~1885MHz,不排除电信不加滤波器提前使用1880频段; ●设备能力:我司早期采购设备抗阻塞能力不满足559号文要求导致TDS升级TDD的 部分双模站点现网使用存在阻塞干扰; ●工程施工:现场施工问题导致各制式/系统间隔离度不够带来的干扰。 二、TDD-LTE系统间干扰情况

上行干扰影响 干扰对TD-LTE上行性能影响如下表: 三、干扰分类 根据射频特性和频谱关系分析出F 频段TD-LTE 基站会受到电信与联通FDD-LTE、DCS1800、GSM900 和PHS基站的干扰,按照干扰类型又分为阻塞干扰、杂散干扰、谐波/互调干扰等。 注:F 频段TD-LTE 终端也会对DCS1800 终端造成干扰。经分析由于DCS 终端抗阻塞能力较强且终端间相对位置随机性较大,因此干扰强度不高。 3.1 阻塞干扰(注:全频段干扰) 由于TD-LTE 基站接收滤波器的非理想性,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还将接收到来自邻频的1800-1880MHz 频段基站的发射信号,造成TD-LTE 基站接收机灵敏度损失,严重时甚至将无法工作,称为阻塞干扰。 DCS1800、友商FDD-LTE均工作在以上频段中,可能F 频段TD-LTE 基站的抗阻塞能力不足时,将产生严重的阻塞干扰。 (注: 阻塞干扰:问题出在我们接收机滤波器性能不好,没有滤除掉带外强干扰信号,导致接收机性能下降,出现阻塞干扰 杂散干扰:问题出在对方发射机滤波器性能上,干扰信号落到我们接收机频带内,造成杂散干扰) 阻塞干扰示意图

LTE干扰处理

LTE干扰处理_ 王楠 一、TD-L TE干扰概述 1.TD-LTE频段分析 目前TD-LTE主要使用三个频段,F、D、E。

2.TD-LTE内外干扰分析 1)内部干扰 交叉时隙干扰:上下行时隙干扰 远距离同频干扰:站A和站B间距>GP传播距离 GPS失步:失步基站与周围基站上下行收发不一致,相互干扰 小区间同频干扰:同PCI同mod3 设备故障:RRU故障;天馈故障 2)外部干扰 同频干扰:杂散干扰,互调干扰,谐波干扰 异频干扰:阻塞干扰

3)干扰表现 上行底噪≥=105db ping包延时大于正常小区,或无法ping成功KPI:切换、接通、掉线 4)外部干扰分频段分析

①F频点干扰状况 ?DCS1800阻塞干扰:16~30dB底噪抬升,UL吞吐量损失严重,甚至无法建立连 接 ?DCS1800杂散干扰:5dB的底噪抬升, UL吞吐量损失约10% ?DCS1800互调干扰:8~16dB的底噪抬升, UL吞吐量损失超过30% ?GSM900谐波干扰:约5dB的底噪抬升 ?PHS杂散:一般情况下轻微干扰,严重时TD-S或TD-L无法建立连接

②E频段干扰状况 ?E频段和Wifi相隔30MHz,比较近,且Wifi不遵循3GPP协议,射频指标比较差?普通室分系统下,80dB的合路器基本可以消除干扰,两者频率越远,受到的影响 越小。 ?外挂情况下,空间隔离需1m以上 ③D频段干扰状况 ?从频谱状况来说,存有各运营商TD-LTE间的干扰、与雷达间、射频天文、北斗、 Wifi以及MMDS、Wimax间的干扰 ?MMDS和WiMAX对D频段的同频干扰,可使底噪抬升20dB以上,严重时更会 导致TD-LTE业务无法建立连接

关于LTE干扰处理

关于LTE干扰处理 一、TD-L TE干扰概述 1.TD-LTE频段分析 目前TD-LTE主要使用三个频段,F、D、E。

2.TD-LTE内外干扰分析 1)内部干扰 ?交叉时隙干扰:上下行时隙干扰 ?远距离同频干扰:站A和站B间距>GP传播距离 ?GPS失步:失步基站与周围基站上下行收发不一致,相互干扰?小区间同频干扰:同PCI同mod3 ?设备故障:RRU故障;天馈故障 2)外部干扰 ?同频干扰:杂散干扰,互调干扰,谐波干扰 ?异频干扰:阻塞干扰

3)干扰表现 上行底噪≥=105db ping包延时大于正常小区,或无法ping成功KPI:切换、接通、掉线 4)外部干扰分频段分析

①F频点干扰状况 ?DCS1800阻塞干扰:16~30dB底噪抬升,UL吞吐量损失严重,甚至无法建立连 接 ?DCS1800杂散干扰:5dB的底噪抬升, UL吞吐量损失约10% ?DCS1800互调干扰:8~16dB的底噪抬升, UL吞吐量损失超过30% ?GSM900谐波干扰:约5dB的底噪抬升 ?PHS杂散:一般情况下轻微干扰,严重时TD-S或TD-L无法建立连接

②E频段干扰状况 ?E频段和Wifi相隔30MHz,比较近,且Wifi不遵循3GPP协议,射频指标比较差?普通室分系统下,80dB的合路器基本可以消除干扰,两者频率越远,受到的影响 越小。 ?外挂情况下,空间隔离需1m以上 ③D频段干扰状况 ?从频谱状况来说,存有各运营商TD-LTE间的干扰、与雷达间、射频天文、北斗、 Wifi以及MMDS、Wimax间的干扰 ?MMDS和WiMAX对D频段的同频干扰,可使底噪抬升20dB以上,严重时更会 导致TD-LTE业务无法建立连接

图像分析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

图像分析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 概述 在生物及医学研究中,对图像的判读与分析特别是对显微镜下微观图像的观察研究从来都是重要的研究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分析图像的方法也从眼观尺量进入到了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的阶段。计算机软件的发展速度呈加速前进,采集图像的设备也不断更新,这使得我们能有更多的手段来分析测量复杂的生物图像。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CCD数码相机来采集图像。使用功能比较强大的图像分析软件来进行图像分析测量。相比之下,在不太久远的十来年前使用的图像分析仪及单色的图像采集摄像机已经过时了。而图像分析的手段也比以前丰富。简单地引用以前的分析方法未必就是最佳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需要我们依据软件及相机的情况设计与研究目标相适应的分析方法。 分析测量图像绝不仅仅是一个软件使用的问题,而是从实验设计开始,就要综合考虑研究目标、样品制作方法、拍摄方式、选择视野等各方面因素,最后才是通过软件实现最有效的图像分析测量。一个完整的图像分析过程应该包括: 1.明确需要测量分析的对象。 2.使用适当的方法拍摄下这个对象,包括进行适当的染色及取样,采集到突出显示的测量对象的照片。 3.分析照片上的图像元素,确定能反映测量对象的图像图形 4.测量照片上的图形的测量参数,进而得到测量对象的测量数据 5.对测量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图像分析的最佳效果,是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可以自动地判断测量目标,准确分析测量出目标对象的数值。由于生物图像的复杂性,软件往往作不到这一点。此时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抽样统计,手工选择等方法进行近似的测量。测量方法本身有时候也能成为一个研究课题。 一、把研究目标转换到图像分析问题上。 在丁香园混了好几年了,虽然很喜欢与大家讨论图像分析的问题,但是却经常对一些求助视而不

LTE干扰

TD-LTE系统干扰分析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移动通信理念的变革,为了把握新一轮的技术浪潮,保持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导地位,2004年底3GPP启动了关于3G演进,即LTE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随着LTER8、R9标准的冻结,LTE正日益成为业界的热点。 LTE系统同时定义了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FDD) 和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两种方式,但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各个厂家的利益等因素,LTE FDD 支持阵营更加强大,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都领先于LTE TDD。2007年11月,3GPP RAN1会议通过了27家公司联署的LTE TDD融合帧结构的建议,统一了LTE TDD的两种帧结构。融合后的LTE TDD帧结构是以TD-SCDMA 的帧结构为基础的,这就为TD-SCDMA成功演进到LTE乃至4G标准奠定了基础。 在工信部TD-LTE工作组的领导下,规范制定、MTNet测试和6城市试验网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随着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产业链不断成熟、系统能力不断提高,TD-LTE将很快进入商用时代。 众所周知,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以及网络的覆盖、容量等均有显著影响。如何降低或消除干扰是TD-LTE网络性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TD-LTE组网干扰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包括同频组网干扰和异频干扰,外部干扰又包括系统间干扰及其它随机干扰。本文将重点分析系统内的同频和异频干扰,以及系统间与TD-SCDMA的干扰。 1. 系统内干扰 TD-LTE的组网包括同频和异频两种方式,对于同频组网,整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为本小区内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频谱效率高。但是对各子信道之间的正交性有严格的要求,否则会导致干扰。对于异频组网,由于频率的不同产生了一定的隔离度,但是仍然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确保网络干扰最小,同时由于受限于频带资源,所以存在着干扰控制与频带使用的平衡问题。 1.1.同频组网 1.1.1. 小区内干扰 由于OFDM的各子信道之间是正交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小区内干扰可以通过正交性加以克服。如果由于载波频率和相位的偏移等因素造成子信道间的干扰,可以在物理层通过采用先进的无线信号处理算法使这种干扰降到最低。因此,一般认为OFDMA系统中的小区内干扰很小。 1.1. 2. 小区间干扰 对于小区间的同频干扰,可以采用干扰抑制技术,主要包括干扰随机化、干扰消除和干扰协调。干扰随机化和干扰消除是一种被动的干扰抑制技术,对网络的载干比并无影响。 干扰随机化通过比如加扰、交织,跳频、扩频、动态调度等方式,使系统在时间和频率两个维度的干

测量与分析

1.1概述 在软件开发中,测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管理的需要。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没有对软件过程的可见度就无法管理;而没有对见到的事物进行适当的量化,就难于通过适当的准则作出判断、评估和决策,也无法进行优秀的管理。 软件测量(Software Measurement)是按照一定的尺度用测量项给软件实体属性赋值的过程。它强调对软件实体属性进行量化的过程性,简单说就是对软件开发项目、过程及其产品进行数据定义、收集以及分析的持续性过程。 软件测量用于理解、预测、评估、控制和改进软件过程。 1)理解----获得对过程、产品、资源等的理解,是评估、预测和改进活动的基础;定量的理解才是对事物本质的了解,才能做到真正“心中有数”。 2)预测----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可以对项目进行估算和计划;历史数据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和计划。 3)评估----产品的质量、过程改进的效果等需要通过数据的比较得出,历史数据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和计划。 4)改进----根据得到的量化信息,确定潜在的改进机会。测量本身不会改进过程,但它为我们提供了对计划、控制、管理和改进的可视性。 1.测量项的选取和描述 选取具体的测量项是制订测量分析计划的重要工作。可供测量的软件属性有很多,根据测量目标侧重点不同,常按项目、过程、产品三类进行区分,见下表。 表1-1测量项分类

测量项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数据可能会模糊真正想要了解的东西,要根据组织和项目的测量目标,分析具体需要哪些信息支撑,并综合考虑测量的成本,选取测量项。 下面以GQM(Goal-Question-Metric)方法为例。 GQM方法是以产品的商业目标为导向,通过一系列步骤转化为可执行的测量指标。因此,这是一种自顶向下的目标驱动的方法。主要步骤是:(1)确定测量的目标; (2)提出能够满足目标的问题; (3)确定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测量项。 例如: (1)目标为:掌握项目是否按计划实施? (2)实现目标需要回答: 问题1,项目进度是否发生了偏差? 问题2,项目工作量是否发生了偏差? (3)回答上述问题需要测量: 里程碑实际到达时间; 任务包完成的数量,各种任务的实际工作量等。 选定了测量项后,就要对测量项的具体采集和分析的规程进行描述。1.2策划测量分析 制订和维护测量分析的计划是CMMI共用实践2.2的要求,也是实际开展测量分析活动的前提。 1.入口准则及输入 制订测量分析计划的前提条件是软件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配置管理计划等策划中存在对项目、产品、过程等进行监视和控制的要求。所需要的输入包括:软件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配置管理计划、软件研制的其他要求等。 2.主要活动 【活动1】测量分析人员根据项目开发计划、组织需求、项目特点等,识别和标识本项目的信息需要,定义测量目标并排列优先次序。一般优先级为高的组

GJB5000A测量与分析过程说明

GJB5000A-2008 II级体系文件 测量和分析过程域过程说明 二〇一〇年一月

目 次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职责 (1) 3.1软件高层管理者(资质认可领导小组) (1) 3.2软件项目经理(软件研制负责人) (2) 3.3软件质量控制组 (2) 3.4软件开发组 (2) 3.5软件配置管理员 (2) 4 测量与分析过程域说明 (2) 4.1构成 (2) 4.2流程 (2) 4.3其他说明 (3) 5 测量与分析过程实践过程 (3) 5.1策划测量与分析活动(SG1) (3) 5.1.1 确定测量目标(SP1.1) (3) 5.1.1.1确定测量目标步骤 (3) 5.1.1.1.1 信息需要和测量目标文档化 (3) 5.1.1.1.2 排定测量目标的优先级 (4) 5.1.1.1.3 评审和更新测量目标 (4) 5.1.1.1.4 提供反馈 (4) 5.1.1.1.5 维护测量信息和测量目标追溯性 (5) 5.1.1.2工作产品 (5) 5.1.1.3 职责分配 (5) 5.1.2 指明测量项 (5) 5.1.2.1 指明测量项的步骤 (5) 5.1.2.1.1标识备选测量项 (6) 5.1.2.1.2 定义测量项规格 (6) 5.1.2.1.3评审、更新测量项 (6) 5.1.2.2工作产品 (6) 5.1.2.3 职责分配 (6) 5.1.3指明数据采集和存储规程 (7) 5.1.3.1 指明数据采集储存规程步骤 (7)

5.1.3.1.2 指明数据源的采集和存储方法 (7) 5.1.3.1.3 创建数据采集机制和过程指南 (7) 5.1.3.2 工作产品 (7) 5.1.3.3 职责分配 (8) 5.1.4 指明分析规程 (8) 5.1.4.1 指明分析规程步骤 (8) 5.1.4.1.1 指明要进行分析和准备的报告 (8) 5.1.4.1.2 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8) 5.1.4.1.3 数据分析和结果交流的管理 (8) 5.1.4.2 工作产品 (8) 5.1.4.3 职责分配 (9) 5.2测量结果的提供 (9) 5.2.1采集测量数据 (9) 5.2.1.1 采集测量数据步骤 (9) 5.2.1.1.1 获得基本测量项的数据 (9) 5.2.1.1.2 产生导出测量项的数据 (9) 5.2.1.1.3 数据完整性检查 (9) 5.2.1.2 工作产品 (10) 5.2.1.3 职责分配 (10) 5.2.2 分析测量数据 (10) 5.2.2.1 分析测量数据步骤 (10) 5.2.2.1.1 初始分析 (10) 5.2.2.1.2 测量结果评审 (10) 5.2.2.1.3 分析结论提炼准则 (11) 5.2.2.2 工作产品 (11) 5.2.2.3 职责分配 (11) 5.2.3 存储数据和结果 (11) 5.2.3.1 存储数据和结果的步骤 (11) 5.2.3.1.1 明确存储对象 (11) 5.2.3.1.2存储数据及存储数据检查 (11) 5.2.3.2 工作产品 (11) 5.2.3.3 职责分配 (12) 5.2.4 交流结果 (12) 5.2.4.1 交流结果步骤 (12)

tdlte系统干扰解决方案

烽火科技TD-LTE系统干扰分析 烽火科技李翔周勇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移动通信理念的变革,为了把握新一轮的技术浪潮,保持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导地位,2004年底3GPP启动了关于3G演进,即LTE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随着LTE R8、R9标准的冻结,LTE正日益成为业界的热点。 LTE系统同时定义了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 和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两种方式,但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各个厂家的利益等因素,LTE FDD支持阵营更加强大,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都领先于LTE TDD。2007年11月,3GPP RAN1会议通过了27家公司联署的LTE TDD融合帧结构的建议,统一了LTE TDD的两种帧结构。融合后的LTE TDD帧结构是以TD-SCDMA的帧结构为基础的,这就为TD-SCDMA成功演进到LTE乃至4G标准奠定了基础。 在工信部TD-LTE工作组的领导下,规范制定、MTNet测试和6城市试验网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随着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产业链不断成熟、系统能力不断提高,TD-LTE将很快进入商用时代。 众所周知,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以及网络的覆盖、容量等均有显著影响。如何降低或消除干扰是TD-LTE网络性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TD-LTE组网干扰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包括同频组网干扰和异频干扰,外部干扰又包括系统间干扰及其它随机干扰。本文将重点分析系统内的同频和异频干扰,以及系统间与TD-SCDMA的干扰。 1.系统内干扰 TD-LTE的组网包括同频和异频两种方式,对于同频组网,整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为本小区内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频谱效率高。但是对各子信道之间的正交性有严格的要求,否则会导致干扰。对于异频组网,由于频率的不同产生了一定的隔离度,但是仍然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确保网络干扰最小,同时由于受限于频带资源,所以存在着干扰控制与频带使用的平衡问题。

TD-LTE干扰排查

TD-L TE干扰及分析处理 TD-LTE干扰及分析处理 (1) 一、概述 (2) 二、干扰的基本原理 (3) 1、杂散干扰 (3) 2、阻塞干扰 (3) 3、交调干扰 (4) 4、三阶交调干扰 (4) 三、干扰影响程度 (4) 四、干扰分析及处理 (4) 阻塞干扰 (5) 互调干扰 (6) 杂散干扰 (8) 外部干扰 (11) 网内干扰 (13) 混合干扰分析和整治 (15) 五、小结 (15)

一、概述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保证业务质量的前提是使用干净的频谱,即该频段没有被其他系统使用或干扰。否则,会使受干扰系统的性能以及终端用户感受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4G LTE基站的逐步建设,目前已形成了2/3/4G基站共存的局面,系统间干扰的概率也大幅提升,在目前已建设的基站总,已发现大量的TD-LTE基站受到干扰。这些干扰主要包括2/3G小区对TD-LTE小区的阻塞、互调和杂散干扰,此外还有其他无线电设备,如手机信号屏蔽器带来的外部同频干扰,具体如下表: TD-LTE各频段上行容易受到的干扰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F频段与干扰源系统的频率比较接近,因此F频段受到的干扰最多。

二、干扰的基本原理 1、杂散干扰 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器和滤波器等器件的非线性,会在工作频带以外很宽的范围内产生辐射信号分量, 若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的工作频带内时,会抬高了接收机的底噪,从而减低了接收灵敏度。 2、阻塞干扰 当输入信号为小信号,输出与输入成线性关系,当有用信号和强干扰一起加入接收机,系统工作在饱和区,输入输出不再是线性关系。 阻塞干扰是指当强的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同时加入接收机时,强干扰会使接收机链路的非线性器件饱和,产生非线性失真。

测量和分析过程 XX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培训教材

密级:内部公开 文档编号:BCI-MA-PROC-CLHFXGC 版本号:V1.0 测量和分析过程 XX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XX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本文件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本文件(全部或任何部分)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文件更改摘要

一、目的和背景 (1) 二、范围 (1) 三、术语 (1) 四、角色与职责 (1) 五、读者 (2) 六、主要活动 (2) 6.1流程图 (2) 6.2策划测量和分析 (2) 6.2.1 入口准则 (2) 6.2.2 输入 (2) 6.2.3 工作程序 (3) 6.2.4 出口准则 (9) 6.2.5 输出 (9) 6.3制定测量计划 (9) 6.3.1 入口准则 (9) 6.3.2 输入 (9) 6.3.3 工作程序 (9) 6.3.4 出口准则 (10) 6.3.5 输出 (10) 6.4实施测量和分析活动 (10) 6.4.1 入口准则 (10) 6.4.2 输入 (10) 6.4.3 工作程序 (10) 6.4.4 出口准则 (12) 6.4.5 输出 (13) 6.5测量和分析监控过程 (13) 6.5.1 入口准则 (13) 6.5.2 输入 (13) 6.5.3 工作程序 (13) 6.5.4 出口准则 (13) 6.5.5 输出 (13) 七、引用文档 (14) 八、使用模版 (14)

一、目的和背景 测量和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MA)的目的在于开发和维持度量能力,以便支持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过测量和分析,对组织产品和服务提供各环节的指标进行监控,客观了解组织各部门的过程和产品的实施情况;识别组织的薄弱环节,为组织过程改进和产品改进提供定量信息;并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定量信息。 组织/项目应依据本过程: 策划测量和分析,使测量目标和测量行为与信息需要和目标取得一致;实施测量和分析活动,收集分析测量数据,提供结果。 二、范围 适用于组织和项目的测量和分析。 三、术语 无 四、角色与职责

测量和分析过程

密级:内部公开 文档编号:NTT_MA_CLHFXGC 版本号:V1.0 测量和分析过程 惠州市新中新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惠州市新中新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本文件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本文件(全部或任何部分)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文件更改摘要

一、目的和背景 (1) 二、范围 (1) 三、术语 (1) 四、角色与职责 (1) 五、读者 (2) 六、主要活动 (2) 6.1流程图 (2) 6.2策划测量和分析 (2) 6.2.1 入口准则 (2) 6.2.2 输入 (2) 6.2.3 工作程序 (3) 6.2.4 出口准则 (8) 6.2.5 输出 (9) 6.3制定测量计划 (9) 6.3.1 入口准则 (9) 6.3.2 输入 (9) 6.3.3 工作程序 (9) 6.3.4 出口准则 (10) 6.3.5 输出 (10) 6.4实施测量和分析活动 (10) 6.4.1 入口准则 (10) 6.4.2 输入 (10) 6.4.3 工作程序 (10) 6.4.4 出口准则 (12) 6.4.5 输出 (12) 6.5测量和分析监控过程 (13) 6.5.1 入口准则 (13) 6.5.2 输入 (13) 6.5.3 工作程序 (13) 6.5.4 出口准则 (13) 6.5.5 输出 (13) 七、引用文档 (13) 八、使用模版 (14)

一、目的和背景 测量和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MA)的目的在于开发和维持度量能力,以便支持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过测量和分析,对组织产品和服务提供各环节的指标进行监控,客观了解组织各部门的过程和产品的实施情况;识别组织的薄弱环节,为组织过程改进和产品改进提供定量信息;并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定量信息。 组织/项目应依据本过程: 策划测量和分析,使测量目标和测量行为与信息需要和目标取得一致;实施测量和分析活动,收集分析测量数据,提供结果。 二、范围 适用于组织和项目的测量和分析。 三、术语 无 四、角色与职责

LTE NI干扰分析方法

LTE NI干扰分析方法 一、互调干扰 由于发射机的非线性特点,当多个不同频率的干扰信号通过非线性电路时,将会产生和有用信号相同或者相近的频率组合,形成干扰。 在同一个地点,有两台发射机以上,就可能产生互调干扰。发射机A发出的射频信号f A从空中再通过发射机B的天线,进入发射机B的功放级,与该机发射频率f B相互调制,产生出第三个频率f C。反之,同时产生f D。所以,在该处两台发射机发出四个频点的射频功率信号。其中f C和f D是互调产物(见图一)。 简单来说,当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同时加到接收机时,由于非线性的作用,这两个干扰的组合频率有时会恰好等于或接近有用信号频率而顺利通过接收机,其中三阶互调最严重。由此形成的干扰,称为互调干扰。 1 干扰来源 从频谱上看(见附录),LTE互调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种: 1、GSM900下行信号(包含移动联通信号)二阶互调影响F频段。 2、DCS1800下行信号(包含移动联通信号)三阶或五阶互调影响F频段。 3、CDMA下行信号(800MHz)三阶互调影响E频段。 4、多网合路室分系统,GSM900与DCS1800三阶或五阶互调影响E频段。

2 波形特点 1)小区级平均干扰电平跟2G话务关联大,2G话务忙时TD-LLTE干扰越大。 2)PRB级干扰呈现的特点是有一个多个干扰凸起,突起范围2~3RB数。 3 定位干扰小区方法 定位干扰小区主要有以下几步: ①频段定位 由于互调干扰主要来自GSM频段(包括移动联通),且主要影响F频段(D、E频段互调干扰来源为非移动手机无线频段,该干扰源必须通过现场扫频去定位)。CDMA下行占用800MHz频段,可能对E频段造成三阶互调。 ②站点勘察,筛选干扰小区 通过上站勘察,或根据小区工参,筛选出附近GSM小区,由于同一扇区的GSM900小区频点产生的二阶互调所对应的频率和LTE受干扰的PRB所对应的频率相同,可通过计算,列举出疑似干扰小区集。 ③GSM后台调整参数,LTE后台观察干扰 GSM后台逐个对“疑似干扰小区”进行临时降功率或更换频点方式调整15至30分钟,LTE 后台同步观察干扰情况,若调整后干扰明显减弱,则可定位该小区为干扰小区。 4 建议解决方案 定位干扰小区后,建议可以对干扰小区进行如下调整: ①更换频点,避免同一小区频点二阶互调频率落到F频段中。

TD-LTE干扰排查总结1012

TD-LTE干扰排查总结 1.概述 通过干扰排查宏工具筛选出来的阻塞干扰小区数量以及区域,先判断为大片区域干扰还是零散站点干扰。 所谓大片区域干扰就是全网突然出现大片区域阻塞干扰小区区域干扰特点:干扰时段、强度以及波形图几乎一致,存在一定的规律以及区域性(区域干扰主要有远端干扰、GPS跑偏干扰、时隙不一致干扰); 所谓零散站点干扰就是阻塞干扰基站不存在区域性零散站点干扰特点:干扰站点少、干扰不存在一定的规律以及区域性,个别干扰小区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的波形图。(零散站点干扰主要有:外部干扰、干扰器、工程问题、部分通道故障、设备问题) 2.阻塞干扰判断方法 区域阻塞干扰主要有远端干扰、GPS跑偏干扰、时隙偏移干扰,零散阻塞干扰主要有:外部干扰、干扰器、工程问题、部分通道故障、设备问题 2.1 区域阻塞干扰判断方法如下: 2.1.1 远端干扰 A.远端干扰的背景 TDD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某种特定的气候、地形、环境条件下,远端基站下行时隙传输距离超过TDD系统上下行保护时隙(GP)的保护距离,干扰到了本地基站上行时隙。这就是TDD系统特有的“远距离同频干扰”。 B.远端干扰的表现 受干扰的小区存在一定的时段性、规律性但是受到气候、地形、环境条件下因素干扰强度有一定的差距(相比GPS跑偏基站间干扰强度大、影响范围广) C.分析远端处理的流程: A.先通过观察干扰小区时段与干扰图形发现存在一定的时间性、规律性如下图分析:全网阻塞干扰IOT指标时段主要集中在00:00-9:00时段,9点以后,干扰小区恢复到正常,干扰小区数与频域干扰图形变化趋势如下:

B.使用mapinfor将干扰小区图层绘制出来,看看干扰分部是否存在一定区 域性 标注: C.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怀疑为远端干扰,判断是否为远端干扰最快的方法, 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下倾角以及方位角可以判断是否为远端干扰以及远-120 -115 -110 -105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19 1 7 2 5 3 3 4 1 4 9 5 7 6 5 7 3 8 1 8 9 9 7 1 5 1 1 3 1 2 1 1 2 9 1 3 7 1 4 5 1 5 3 1 6 1 1 6 9 1 7 7 1 8 5 1 9 3 2 1坐 标 轴 标 题 子帧1/6干扰指标

测量、分析与改进

4.6测量、分析与改进 4.6.1总则 绩效测量、分析与改进是公司进行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和动力。通过测量、分析与评价公司绩效,来支持公司的战略制定和战略部署,促进公司战略部署与日常运营的紧密结合,推动绩效管理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加快公司的发展速度,增强企业实力。 4.6.2测量分析和评价 4.6.2.1提要 依据公司战略部署及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与信息,对公司战略规划、日常运营管理、过程绩效进展情况实施监测,并且坚持持续测量、分析与改进的原则,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图表4.6.2.1-1 监测流程图

4.6.2.2.1建立自上而下的绩效测量系统,收集、整理并应用相关的数据信息,监测公司整体绩效及日常运营管理 公司建立了财务、客户和市场、内运营部、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的绩效测量与分析体系,并从公司战略层、职能部门层、执行层(项目部)三个层面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公司的日常运作和组织整体绩效,实行监测。 1、公司层:公司领导通过战略管理委员会、各种战略发展研讨会及各部门提供的各类分析报告,结合相关方信息,对公司战略绩效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为战略决策和战略的修订提供充分的依据。 2、职能部门层、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公司通过分管副总、安全分析报表、质量分析报表、职能部门例会,部门、分公司季度、年度绩效考核等进行绩效监测。各业务管理部门及时收集各条业务线对应的绩效数据信息,同时通过网络、办公平台、调研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外部市场、标杆、竞争对手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形成各种形式的季度、年度报告、报表等。 3、项目部层:通过各项目部项目经理、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项目部例会、监理例会、工程进度计划表、施工日志、办公平台和施工管理系统,月度评比考核等形式对项目部执行层进行绩效监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目标,每个施工工序确定了相应的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及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通过对各类报表对基础绩效数据进行补充,再按任务、效率、质量、费用等分类进行有效整理后,形成了公司绩效数据信息的各种报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