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本科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护理本科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护理本科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1.课程代码:0502020

2.总学时数:90 ,其中理论环节学时数:60 ,实验实践环节学时

数: 30 。

3.学分:

4.适用专业:护理本科

5.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相互关系的科学。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相互关系,并对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新进展有所了解,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及护理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医学教育科学中的先修课和必修课。教学中要求正确阐述人体各系统、器官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及其功能,使护理学生能正确辨认和描述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关系及其功能意义。正确把握主要器官形态特征和重要的体表标志、脏器及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和常用穿刺部位的解剖学关系。使护理学生能较全面、完整和系统的获得有关人体结构知识,为以后学习其它基础课、专业课和国家执业资格认证考核打下必需的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培养基层护理人员所具备的基础医学知识为指导思想,并注重与其它基础医学学科的横向联系和相关临床医学的纵向联系。人体解剖学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功能,理论教学时数占该课程总学时数的66.6%;实验教学占该课程总学时的33.3%;

形态学的教学直观性很强,要求教师少而精的讲授,辅以标本、模型、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多媒体教程等多种教学手段,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在标本、模型和活体上辨认人体形态结构,并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学时分配

的总学时数相同。

四、大纲内容

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工

1.了解人体解剖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发展概况、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方法。

2.理解人体的器官、系统和分部。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工

掌握人体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人体的轴和面。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工

一、人体解剖学意义(概要写出各节基本要目、论点)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类

三、学习人体解剖学应注意的问题

四、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人体的组成

六、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

【本章节阅读书目工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人体解剖学》,丁国芳,张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3月第二版。

(二)参考书:

1.《系统解剖学》(七年制),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杨最素,丁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3.《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作业本》,杨最素、闫海强、丁国芳自编讲义,2009年7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课后,每位同学明确掌握人体的方位术语、轴和面

(一)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运动系统(字体:宋体小四加粗)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了解不同年龄骨的理化特性。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理解各部椎骨的特征。

3.了解肋骨的形态结构。理解胸骨的形态结构。

4.掌握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和位置。了解颅的整体观。

5.理解眶和骨性鼻腔的形态和毗邻,掌握鼻旁窦的名称。

6.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排列,理解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形态结

构,了解手骨的形态结构。

7.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及排列,理解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结构,了解足骨的分部、距骨和跟骨的形态。

8.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理解关节的辅助结构。

9.掌握椎间盘位置与结构,了解前、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理解脊柱的整体观,了解脊柱的运动。

10.理解骨性胸廓组成和形态,了解肋的连结。

11.理解颞下颌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掌握新生儿颅的特征。

12.掌握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3.掌握骨盆的组成、分部和性别差异。

14.掌握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全身的骨性标志、肌性标志。脊柱的组成、运动;,颅骨及颅底内面观、侧面观和前面观;上、下肢的六大关节及运动;躯干肌、颈肌、头肌、上肢肌和下肌。

难点:全身肌的作用。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骨学

1.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了解不同年龄骨的理化特性。

2.椎骨的一般形态,理解各部椎骨的特征。

3.肋骨的形态结构。理解胸骨的形态结构。

4.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和位置。

5.理解眶和骨性鼻腔的形态和毗邻,鼻旁窦的名称。

6.上肢骨的组成及排列。

7.下肢骨的组成及排列

8.全身骨的标志。

第二节骨连结

1.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辅助结构。

2.椎间盘位置与结构,前、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脊柱的整体观及脊柱的运动。

3.理解骨性胸廓组成和形态。

4.颞下颌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新生儿颅的特征。

5.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6.骨盆的组成、分部和性别差异。

7.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三节肌学

1.肌的分类、肌的形态构造、肌的起止和作用。肌的辅助结构。

2.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

3.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位置和作用。

4.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5.腹肌的分群、形态、位置和作用。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内容,了解腹直肌鞘、白线的结构特点,理解腹股沟韧带的形成。

6.咬肌、颞肌的位置和作用。

7.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8.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9.骼腰肌、臀大肌、梨状肌、缝匠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本章节阅读书目工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人体解剖学》,丁国芳,张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3月第二版。

(二)参考书:

1.《系统解剖学》(七年制),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杨最素,丁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3.《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作业本》,杨最素、闫海强、丁国芳自编讲义,2009年7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1.试述骨的结构。

2.试述眶的形态、构成及交通。

3.试述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

4.在第3〜4腰椎棘突间进行穿刺时,要依次经过哪些结构针尖才能到达推管?

5.试述肩关节的结构特点和运动。

6.椎体和椎弓是由哪些结构连结起来的?

7.骨盆的界线是怎样围成的?何谓大骨盆和小骨盆?

8.临床上常选哪些肌肉作为肌肉注射的部位?

9.试述膈裂孔的位置及通过的结构。

10.试述髋关节的结构特点和运动。

附:表面解剖

看录象,主是掌握全身主要骨性标志与肌性标志

第二章消化系统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掌握牙的形态和结构,咽峡的构成,大唾液腺的位置和导管开口部位。

3.掌握咽的位置、分部,腭扁桃体的位置。

4、掌握食管位置、长度、分部,食管的狭窄部位及其意义。

5.掌握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了解胃的毗邻和构造。

6.掌握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位置、分部及其主要结构。

7.掌握大肠的分部,结肠的结构特点;掌握阑尾的位置和形态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解结肠的分部和位置,理解直肠的形态、肛管的结构。

8.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及体表投影,了解肝的毗邻。

9.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10掌握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和开口部位,掌握胆汁的排出途径。

11.理解胰的位置和分部,了解胰液排出途径。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各段消化管的形态、结构、位置功能;难点是:胃的位置、阑尾的位置及体

表投影;肝的位置及体表投影;胆囊的位置体表投影。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消化管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牙的形态和结构,咽峡的构成,大唾液腺的位置和导管开口部位。

3.咽的位置、分部,腭扁桃体的位置。

4、食管位置、长度、分部,食管的狭窄部位及其意义。

5.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了解胃的毗邻和构造。

6.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位置、分部及其主要结构。

7.大肠的分部,结肠的结构特点;阑尾的位置和形态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分部和位置,直肠的形态、肛管的结构。

第二节消化腺

1.肝的形态、位置及体表投影,肝的毗邻。

2.胆囊的形态、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3.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和开口部位,胆汁的排出途径。

4.胰的位置和分部,胰液排出途径。

【本章节阅读书目工

(一)教材:《人体解剖学》,丁国芳,张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3月第二版。

(二)参考书:

1.《系统解剖学》(七年制),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杨最素,丁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3.《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作业本》,杨最素、闫海强、丁国芳自编讲义,2009年7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1.食管有哪几处狭窄?各距切牙多少厘米?

2.试述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3.肛管内面有哪些重要结构?有何临床意义?

4.试述肝的位置及体表投影。

5.试述肝脏面的解剖结构。

6.试述胰的位置和分部,胰液排入十二指肠的途径。

7.试述胆汁在平时和进食时的排出途径。

8.试列表比较空肠与回肠的区别。

第三章呼吸系统(字体:宋体小四加粗)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2.掌握鼻腔的分部和形态结构,鼻旁窦的名称、开口,了解其临床意义。

3.理解喉的位置和喉软骨的名称;喉腔的形态、分部和功能。

4.理解气管的位置、分部、形态。

5.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和临床意义。

6.掌握肺的位置、形态,了解肺段概念。

7.理解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掌握壁胸膜的分部、肋膈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8.理解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9.了解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鼻腔及鼻旁窦、喉及喉腔;气管与支气管;肺及肺的位置,体表投影。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呼吸道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2.掌握鼻腔的分部和形态结构,鼻旁窦的名称、开口,了解其临床意义。

3.理解喉的位置和喉软骨的名称;喉腔的形态、分部和功能。

4.理解气管的位置、分部、形态。

5.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和临床意义。

第二节肺

掌握肺的位置、形态,了解肺段概念。

第三节胸膜与纵隔

1.理解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掌握壁胸膜的分部、肋膈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2.理解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3.了解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本章节阅读书目工

(一)教材:《人体解剖学》,丁国芳,张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3月第二版。

(二)参考书:

1.《系统解剖学》(七年制),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杨最素,丁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3.《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作业本》,杨最素、闫海强、丁国芳自编讲义,2009年7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1.鼻旁窦有哪几对?各开口于何处?

2.为什么气管内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

3.试述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

4.试述纵隔的定义及其境界。

第四章泌尿系统(字体:宋体小四加粗)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肾的形态、位置和剖面肉眼结构,了解肾的毗邻。理解肾的被膜及

固定装置。

3.掌握输尿管的分部及其狭窄部位,了解其狭窄的临床意义。

4.掌握膀胱的位置、形态和分部,膀胱三角的位置及其黏膜特点。

5.掌握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开口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肾的形态、位置;输尿管的位置、三个狭窄;膀胱的位置。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肾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肾的形态、位置和剖面肉眼结构,肾的毗邻。肾的被膜及固定装置。

第二节输尿管

输尿管的分部及其狭窄部位。

第三节膀胱

膀胱的位置、形态和分部,膀胱三角的位置及其黏膜特点。

第四节尿道

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开口位置。

【本章节阅读书目工

(一)教材:《人体解剖学》,丁国芳,张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3月第二版。

(二)参考书:

1.《系统解剖学》(七年制),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杨最素,丁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3.《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作业本》,杨最素、闫海强、丁国芳自编讲义,2009年7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1.写出尿的产生及排出途径。

第五章生殖系统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2.理解男、女性生殖器的组成及功能。

3.掌握睾丸、卵巢的形态和位置。了解附睾的位置和功能。

4.理解输精管的结构特点和射精管的合成、开口的开口位置;精索的组成和位置。

5.理解前列腺的形态、位置、毗邻及年龄变化。

6.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扩大、弯曲及其临床意义。

7.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形态结构。

8.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

9.掌握阴道前庭内尿道外口与阴道口的位置关系。

10.理解盆膈和尿生殖膈的概念及通过的结构。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睾丸、卵巢的形态和位置。了解附睾的位置和功能。

2.输精管的结构特点和射精管的合成、开口的开口位置;精索的组成和位置。

3.前列腺的形态、位置、毗邻及年龄变化。

4.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扩大、弯曲及其临床意义。

5.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形态结构。

6.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

7.阴道前庭内尿道外口与阴道口的位置关系。

难点:

精索,前列腺的位置;前列腺的位置;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扩大、弯曲。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固定装置。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男性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器的组成及功能。

2.睾丸的形态和位置。附睾的位置和功能。

3.输精管的结构特点和射精管的合成、开口位置;精索的组成和位置。

5.前列腺的形态、位置、毗邻及年龄变化。

6.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扩大、弯曲及其临床意义。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

1.女性生殖器的组成及功能。

2.卵巢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3.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形态结构。

4.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

5.阴道前庭内尿道外口与阴道口的位置关系。

6.盆膈和尿生殖膈的概念及通过的结构。

7.女性乳房的形态和构造。

【本章节阅读书目工

(一)教材:《人体解剖学》,丁国芳,张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3月第二版。

(二)参考书:

1.《系统解剖学》(七年制),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杨最素,丁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3.《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作业本》,杨最素、闫海强、丁国芳自编讲义,2009年7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1.试述男性尿道的分部、弯曲、狭窄及其临床意义。

2.精子产生和贮存于何处?其经过哪些途径排至体外?

3.简述子宫的正常位置以及固定装置。

4.广义会阴的定义与分部。

第六章腹膜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及腹膜的功能。

2.理解小网膜的位置、分部;大网膜的构成和功能。

3.掌握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及意义。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及腹膜的功能。

2.理解小网膜的位置、分部;大网膜的构成和功能。

3.掌握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及意义。

难点:

男、女性腹膜腔的特点;腹膜的系膜、网膜和韧带。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腹膜与腹腔、盆腔脏器的关系

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及腹膜的功能。

第二节腹膜形成的结构

网膜、系膜和韧带

第三节隐窝和陷凹

【本章节阅读书目工

(一)教材:《人体解剖学》,丁国芳,张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3月第二版。

(二)参考书:

1.《系统解剖学》(七年制),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杨最素,丁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3.《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作业本》,杨最素、闫海强、丁国芳自编讲义,2009年7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1.试述腹膜形成的结构有哪些。

第七章脉管系统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了解侧支循环的概念。

2.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和心的各腔形态与结构,掌握心传导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3.理解左、右冠状动脉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理解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

4.理解心包的形态构造,了解心的体表投影。

5.理解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掌握主动脉弓的分支。

6.掌握左、右颈总动脉的的行程;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形态、位置和功能。掌握颈外动脉的位置及其主要分支。

7.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其分支的位置和分布。

8.掌握骼外动脉、股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起止、走行,足背动脉的体表投影。

9.掌握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和位置及其分支。

10.掌握上、下腔静脉的组成、属支、起止及位置。

11.掌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的位置。

12.掌握颈外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的行程。

13.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间的吻合路径。

14.掌握胸导管的起始、位置、注入部位及其引流范围,乳糜池的位置、组成。

15.掌握右淋巴导管的组成和收集范围。

16.掌握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的位置、分群和引流范围,肺门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的位置和引流范围。

17.掌握脾的形态和位置。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心的形态及位置;全身动脉的分支及浅表的博动点。

2.全射的浅静脉。

3.全身地浅淋巴结。

难点:

洒巴管及淋巴的回流;淋巴结的位置。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侧支循环的概念。

2.心的位置、外形和心的各腔形态与结构,心传导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3.左、右冠状动脉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

4.心包的形态构造,心的体表投影。

5.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主动脉弓的分支。

6.左、右颈总动脉的的行程;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形态、位置和功能。颈外动脉的位置及其主要分支。

7.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其分支的位置和分布。

8.骼外动脉、股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起止、走行,足背动脉的体表投影。

9.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和位置及其分支。

10.上、下腔静脉的组成、属支、起止及位置。

11.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的位置。

12.颈外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的行程。

13.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间的吻合路径。

第二节淋巴系统

1.胸导管的起始、位置、注入部位及其引流范围,乳糜池的位置、组成。

2.右淋巴导管的组成和收集范围。

3.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的位置、分群和引流范围,肺门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的位置和引流范围。

4.脾的形态和位置。

【本章节阅读书目工

(一)教材:《人体解剖学》,丁国芳,张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3月第二版。

(二)参考书:

1.《系统解剖学》(七年制),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7

月出版;

2.《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杨最素,丁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3.《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作业本》,杨最素、闫海强、丁国芳自编讲义,2009年7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1.试述体循环、肺循环的具体途径及功能。

2.直接分布于胃的动脉有哪些,分别发自什么动脉?

3.当面部、上肢、下肢大出血时,可分别在何部位压迫何动脉进行止血?

4.有一阑尾炎患者,经手背静脉网的桡侧份滴注抗生素,请问抗生素经过哪些途径才能到达阑尾起消炎作用(可用“f”表示)?

5.有一肝硬化患者,晚期出现腹壁浅静脉曲张、呕血以及便血等肝门静脉高压症状,试用解剖学知识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

6.常用于静脉穿刺的浅静脉有哪些?它们分别注入于何处?

7.简述胸导管的起始、行程和收纳范围以及注入部位。

第八章感觉器管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第一节视器

1.掌握眼球壁的分层,各层的分部、结构特点及功能。

2.理解眼球内容物的构成及特点。

3.理解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及临床意义。掌握晶状体的位置与结构特点。

4.理解眼副器的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5. 了解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始、分支与分布。

第二节前庭蜗器

1.理解前庭蜗器的分部和功能。

2.理解鼓膜的位置、分部及临床意义。

3.了解中耳的构成,了解鼓室的结构特点和听小骨的名称。

4.理解咽鼓管的位置、作用及幼儿咽鼓管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5.理解骨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排列、骨半规管的名称、耳蜗的构成及主要结构。

6.掌握位觉器和螺旋器的位置和功能。

7.了解蜗管的结构,了解声波传导的途径。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眼球壁的结构。

2.眼球内容物。

3.房水的产生及回流途径。

难点:

光进入眼球,晶状体的调节;内耳的结构及功能。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1.眼球壁的分层,各层的分部、结构特点及功能。

2.眼球内容物的构成及特点。

3.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晶状体的位置与结构特点。

4.眼副器的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5.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始、分支与分布。

第二节前庭蜗器

1.前庭蜗器的分部和功能。

2.鼓膜的位置、分部。

3.中耳的构成,鼓室的结构特点和听小骨的名称。

4.咽鼓管的位置、作用及幼儿咽鼓管的结构特点。

5.骨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排列、骨半规管的名称、耳蜗的构成及主要结构。

6.位觉器和螺旋器的位置和功能。

7.蜗管的结构,声波传导的途径。

【本章节阅读书目工

(一)教材:《人体解剖学》,丁国芳,张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3月第二版。

(二)参考书:

1.《系统解剖学》(七年制),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杨最素,丁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3.《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作业本》,杨最素、闫海强、丁国芳自编讲义,2009年7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1.试述房水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2.试述光线从外界投射到视网膜的径路。

3.咽炎经何途径蔓延而致中耳炎、乳突炎,甚或可致面神经瘫痪?

4.试述声波从外界传入到内耳螺旋器,要经哪些结构到达螺旋器?

第九章神经系统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分类、常用术语,了解反射的定义和反射弧的组成。

2.掌握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3.掌握脊髓灰质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及功能。理解上行纤维束的起止、位置和功能。

4.掌握皮质脊髓束的起止、位置及功能。

5.掌握脑干的外形、分部及相连的脑神经名称。

6.理解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叉丘系的纤维来源、行程和功能。

7.理解小脑的位置、分部和功能,掌握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8.掌握丘脑腹后内、外侧核接受纤维的来源。

9.掌握大脑半球的分叶、主要沟和回。

10.理解脑室的位置、分部和交通。

11.掌握基底核的位置、组成及各核团的位置,了解新、旧纹状体的概念。

12.掌握内囊的位置、分部和通过的主要纤维束名称及临床意义。

13.掌握第I躯体感觉区、第I躯体运动区、视区和听觉区的位置及功能。

14.理解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15.掌握脊神经的性质、构成和数目。

16.掌握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

17.掌握膈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18.掌握各脑神经的性质。掌握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的出入颅部位、分布和功能。

19.掌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主要分布范围。

20.掌握深、浅感觉传导通路中的三级神经元胞体的名称、位置,纤维束交

叉的部位,在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21.掌握视觉传导通路的行程,各纤维束的交叉部位。

22.掌握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的传导途径及损伤后症状。

23.掌握锥体束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分部、起止、行程和功能,皮

质脊髓束损伤后的症状,核上瘫、核下瘫的概念。

24.掌握脑和脊髓被膜各层的名称、位置,硬脊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的概念,大脑镰和小脑幕的形态和位置。

25.掌握主要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及注入关系,海绵窦的交通及临床意义,蛛网膜粒和脉络丛的概念。

26.掌握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27.掌握脑动脉的主要来源,椎动脉、基底动脉主要分支、分布和大脑动脉

环的组成和意义。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神经系统的分类、常用术语,反射的定义和反射弧的组成。

2.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3.脊髓灰质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及功能。

4.皮质脊髓束的起止、位置及功能。

5.脑干的外形、分部及相连的脑神经名称。

6.丘脑腹后内、外侧核接受纤维的来源。

7.大脑半球的分叶、主要沟和回。

8.基底核的位置、组成及各核团的位置。

9.内囊的位置、分部和通过的主要纤维束。

10.第I躯体感觉区、第I躯体运动区、视区和听觉区的位置及功能。

11.脊神经的性质、构成和数目。

12.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

13.膈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股神经、坐骨

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14.各脑神经的性质。掌握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的出入颅部位、分布和功能。

15.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主要分布范围。

16.深、浅感觉传导通路中的三级神经元胞体的名称、位置,纤维束交叉的部位,在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17.视觉传导通路的行程,各纤维束的交叉部位。

18.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的传导途径及损伤后症状。

19.锥体束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分部、起止、行程和功能,皮质脊髓束损伤后的症状,核上瘫、核下瘫的概念。

20.脑和脊髓被膜各层的名称、位置,硬脊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的概念,大脑镰和小脑幕的形态和位置。

21.主要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及注入关系,海绵窦的交通及临床意义,蛛网膜粒和脉络丛的概念。

22.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23.脑动脉的主要来源,椎动脉、基底动脉主要分支、分布和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和意义。

24.腰椎穿刺的结构层次。

难点:

1.皮质脊髓束的起止、位置及功能。

2.脑干的外形、分部及相连的脑神经名称。

3.丘脑腹后内、外侧核接受纤维的来源。

4.大脑半球的分叶、主要沟和回。

5.基底核的位置、组成及各核团的位置。

6.内囊的位置、分部和通过的主要纤维束名称及临床意义。

7.第I躯体感觉区、第I躯体运动区、视区和听觉区的位置及功能。

8.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主要分布范围。

9.深、浅感觉传导通路中的三级神经元胞体的名称、位置,纤维束交叉的部位,在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护理本科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护理本科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1.课程代码:0502020 2.总学时数:90 ,其中理论环节学时数:60 ,实验实践环节学时 数: 30 。 3.学分: 4.适用专业:护理本科 5.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相互关系的科学。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相互关系,并对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新进展有所了解,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及护理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医学教育科学中的先修课和必修课。教学中要求正确阐述人体各系统、器官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及其功能,使护理学生能正确辨认和描述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关系及其功能意义。正确把握主要器官形态特征和重要的体表标志、脏器及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和常用穿刺部位的解剖学关系。使护理学生能较全面、完整和系统的获得有关人体结构知识,为以后学习其它基础课、专业课和国家执业资格认证考核打下必需的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培养基层护理人员所具备的基础医学知识为指导思想,并注重与其它基础医学学科的横向联系和相关临床医学的纵向联系。人体解剖学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功能,理论教学时数占该课程总学时数的66.6%;实验教学占该课程总学时的33.3%;

形态学的教学直观性很强,要求教师少而精的讲授,辅以标本、模型、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多媒体教程等多种教学手段,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在标本、模型和活体上辨认人体形态结构,并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学时分配 的总学时数相同。 四、大纲内容 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工 1.了解人体解剖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发展概况、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方法。 2.理解人体的器官、系统和分部。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工 掌握人体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人体的轴和面。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工 一、人体解剖学意义(概要写出各节基本要目、论点)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类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一门必修基础课,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 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是学习其他基础理论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基石。医学院校人体 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八年制《人体解剖学》把两者结合了起来。矚慫润厲钐
瘗睞枥。
[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形态学课程。学习人体解剖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形态与机能 相关,局部与整体对立统一,进化发展和实践第一的观点来观察、学习和阐述人体结构。在 学习理论课的同时,结合学生亲自操作,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解剖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 的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人体各 部分的基本结构、形态、位置、层次关系;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术语,结合原版教科书 学习部分专业英语词汇。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教学方法] 采用文字、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其中以统编教材为主,其它教 材包括原版教科书为辅,以学习者为中心,带问题进行实习研究、实际操作。讲座与自学相 结合。各教学手段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建多层次、立体式人体解剖学教学体系。 残
骛楼諍锩瀨濟溆。
[教学内容和时数] 本课程90课内学时,其中讲课 50 学时,实习 40 学时。另外安排专题讨论 18 学时, 总课时108学时。 讲授内容 绪论 胸部 腹部 盆部及会阴 背部 下肢 上肢 头部 颈部 周围神经小结 中枢神经系统 讲评及测验 专题讨论 讲授时数 4 4 6 2 2 3 6 5 5 1 10 2 18 4 8 1 1 4 6 5 5 1 5 实习时数
1 / 147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人体由206块骨组成,中轴骨及四肢骨的分类、结构和形态特点。人体关节的特征和分类,重点放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椎间关节和颞下颌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人体肌肉的形态、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一些重要肌肉的起止点和神经支配。 2.熟悉:206块骨的位置、物理成份和化学性质,其它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肌群的配布与关节运动的关系。 3.了解:骨组织工程学的最新进展;关节损伤及外科修复;肌的发生及异常。 【教学内容】 1.骨的分类、构造和形态特点。 2.关节的特征和分类。 3.强调六大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4.肌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5.重要的肌肉的起止点、功能和神经支配。 【教学方法】 1.以实验教学和自学为主,结合病例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以瓶装标本、瓶外标本、尸体解剖为主,结合教材、图谱、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3.每次课前30~60分钟,阐述本次课的难点、重点。 4.下课前10分钟预留下次课的内容,以便学生预习。 【授课学时】

内脏学 【目的要求】 掌握: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的组成和上、下消化道的构成;大消化腺的组成、功能和导管开口。 2.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 3.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男、女生殖器的组成及功能。 5.腹膜的分类、名称和功能。 熟悉:1.内脏的组成及各系统的功能。 2.内脏的位置和基本结构特点。 3.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了解:1.胸腹部脏器的位置关系及外科手术的解剖学基础。 2.肝、肾移植的解剖学基础。 3.各脏器的内分泌功能。 【教学内容】 1.消化管和大消化腺的组成、位置、功能及肝和肝外胆道。 2.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结构特点。 3.肾、输尿管、膀胱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点。 4.男、女内生殖器的形态、位置及乳房和会阴的概念和内容。 5.腹膜的分类及功能。 【教学方法】 1.以实验教学为主,辅以多媒体理论教学。 2.实验课中以重要脏器示教为主,坚持以病例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方法,结合标本、挂图,引导学生多动手、多看、多联想式思考。 3.课前1~2小时讲解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并示教。 4.每次下课前15分钟,让同学讨论临床病例的解剖学基础。 5.课中,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与观察实际标本相结合。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授课专业:四年制生物技术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数为45(理论讲课18学时,实验课27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一)性质和任务: 系统解剖学是器官系统来阐述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是 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目的与要求: 1、通过课堂讲授,实地解剖或标本观察,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在教学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人体器官与结构的基本知识,培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3、在教学中,要注重智能型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当地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必要时介绍与本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展。 (三)教学内容分类: 本大纲供本科口腔、预防专业、信息、检验、护理专业使用,讲授内容分为三个等级。 1、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实地解剖或标本示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达到说得出、认得准、记得住、用得上的程度。 2、凡属“熟悉内容”,应该重点讲授,要求学生概念清楚、印象深刻、内容熟悉、记忆牢固。 3、凡属“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及规律、使学生知其要点,一般理解。 (四)教学方式(法)与课时数: 1、本大纲要求的内容可通过讲课,标本与模型的示教、尸体解剖操作、活体观察与触摸、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录相、幻灯片、图谱、以及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2、根据医学专业五年教学计划规定,本课程教学时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9011201 学时:56 学分:4 适用专业:护理学 开课部门:医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以形态与功能相联系、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熟悉人体的形态结构,同时适当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目的性。教学中强调按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的要求,来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系统解剖学基本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树立辨证唯物的世界观。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无 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2)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3)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和面 2.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解剖学姿势与方位术语、轴和面。 难点:解剖学姿势与方位术语、轴和面。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定义;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和面; 熟悉:人体的分部;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史。 (二)第二章运动系统总论 1.教学内容 (1)骨的形态、构造 (2)骨连结的形式、关节的构造 (3)肌的形态、构造、辅助装置 2.重点与难点 重点:骨的形态、构造、关节的构造。 难点:关节的构造、肌的辅助装置。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关节的构造; 熟悉:骨连结的形式;肌的形态、构造; 了解:肌的辅助装置。 (三)第三章内脏学总论 1.教学内容 (1)胸部标志线 (2)腹部标志线 (3)腹部的分区 (4)内脏的组成;内脏器官的分类及特点 2.重点与难点 重点: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难点:内脏器官的分类及特点。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胸部标志线,腹部的分区; 熟悉:内脏的组成; 了解:内脏器官的分类及特点。 (四)第四章消化系统 1.教学内容 (1)消化管 (2)消化腺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研究人体结构和器官的解剖学知识,培养 学生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理解和感知。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1. 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位置和功能; 2. 理解人体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作用; 3. 理解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相应的解剖结构; 4. 掌握常见疾病与解剖学之间的关联。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本课程将根据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划分,分为以下主 要内容: 1. 人体基本组织结构 - 细胞结构与功能 - 组织学分类与组织结构

2. 骨骼系统 - 骨骼的分类和组成 - 骨骼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 3. 肌肉系统 - 肌肉组织的分类和结构 - 肌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肌肉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 4. 消化系统 -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消化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 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 5. 呼吸系统 -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呼吸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

6. 循环系统 - 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心血管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 循环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 7. 泌尿系统 - 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泌尿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 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 8.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神经组织的分类和特点 - 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 9. 生殖系统 - 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雌雄生殖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 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

人体解剖学 一、课程简介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的形态学范畴,其目的是使学生 掌握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重要的毗邻关系等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人体解剖学 是系统阐述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专业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 具备判断人体器官正常与异常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学习其他 基础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理论和形态学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 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独立自学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培养具备扎实医学知识背景、良好科学研究素养,富有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的基础医学科学研究和教学高层次专门人才服务。 二、理论教学内容 1.绪论 掌握内容:人体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 了解内容:人体解剖学的任务与分科;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骨学 掌握内容:骨的形态和分类;骨的构造;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特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胸骨的分部;胸骨角的概念;颅底内面观、颅侧面观、前面观的主要形态结构;翼点的概念;鼻旁窦 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主要形态结构;髋骨、股骨、胫骨、腓 骨的主要形态结构。 了解内容: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肋骨的形态特点;肋弓的 概念;脑颅骨和面颅骨的组成;下颌骨的形态特点;颅的顶面观、后面观、颅底外面观的主要形态 结构;新生儿颅的特征;颅囟的概念;上肢骨的组成;下肢骨的组成。 3.关节学 掌握内容: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椎骨的连结;脊柱的整体观;胸廓的组成;颅骨 的连结;肩关节、肘关节的组成、特点、辅助结构及运动;桡腕关节的特点;骶髂关节的组成;坐 骨大、小孔的构成;骨盆的构成;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特点、辅助结构及运动;踝关节的组成 及运动;足内翻和外翻的概念。 了解内容:直接连结的分类;滑膜关节的运动;脊柱的运动;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胸锁关节、肩 锁关节的组成及特点;喙肩韧带的位置及作用;前臂骨的连结;手关节的组成;耻骨联合的构成与特点;胫腓骨连结;足弓的构成、维持因素和生理意义。 4.肌学 掌握内容:面肌的名称和作用;咀嚼肌的名称及作用;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斜角肌间隙 的构成及通过的结构;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胸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膈的位 置和作用;膈裂孔的名称、位置及通过的结构;腹肌前外侧群的名称、位置和作用;腹直肌鞘的构成;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臂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前臂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髋肌的位置和 作用;大腿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了解内容:肌的形态和结构;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命名法;肌的辅助装置;颈肌的分 布和作用;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腹白线的位置;腹股沟管的位置及内容;上肢 带肌的名称和位置;手肌的分群和作用;小腿肌的分群及作用;使足内翻和外翻的肌。 5.消化系统(英文)

《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教授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系统地了解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和组织结构。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能够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相关临床案例。 三、课程内容 1. 人体解剖学引论 - 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 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分类 2. 头颈部解剖学 - 头颅骨骼和面部解剖 - 头颈部肌肉和血管解剖

3. 躯干解剖学 - 脊柱和骨盆解剖 - 胸部和腹部器官解剖 4. 上肢解剖学 - 上肢骨骼和肌肉解剖 - 上肢神经和血管解剖 5. 下肢解剖学 - 下肢骨骼和肌肉解剖 - 下肢神经和血管解剖 6. 解剖学与临床 - 常见疾病与解剖学联系 - 解剖学在医学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授课:通过讲授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程内容。

2. 实验:组织实验室实,帮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人体标本,加深对解剖结构的认识。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临床案例,通过解剖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相关疾病。 五、考核方式 1. 期末考试:覆盖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室实所得数据和观察结果,编写实验报告。 3. 小组讨论:根据分配的临床案例,展开小组讨论,撰写相应的分析报告。 六、教材 1. 主教材:《解剖学教程》(作者:XXX) 2. 参考书籍: - 《解剖学图谱》(作者:XXX) - 《解剖学临床案例分析》(作者:XXX) 七、参考资料 1. 《解剖学导论》(作者:XXX)

护理学人体解剖学教学指导大纲

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部 《解剖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三年制中专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 6学分。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88学时,实验20学时。 四、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解剖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了解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术语,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同时,本课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 重点学习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各个主要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 七、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熟悉人体的分部,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3.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分科和发展史概况。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人体结构概述 2.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3.人体形态学描述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第一章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骨的分类和构造。 2.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3.熟悉颈、胸、腰椎和骶骨的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4.掌握上、下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形态、位置。 5.掌握颅的组成及分部。 6.熟悉新生儿颅的特点。 7.掌握各骨的骨性标志。 8.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 9.熟悉关节的辅肋结构、分类和运动形式。 10.掌握脊柱的组成;椎间盘的形态、结构。 11.掌握胸廓的构成、形态和运动。 12.了解颅骨的连结形式。 13.掌握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颞下颌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14.熟悉骨盆的组成;了解骨盆的性别差异。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骨的形态、构造。 2.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概述。 2.躯干骨的连结。 3.颅的连结。 4.上肢骨、下肢骨的连结。 5.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第二章消化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熟悉食管的形态、位置和分部。 3.掌握胃的形态、位置和分部。 4.熟悉盲肠和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5.熟悉肝、胆囊的形态、位置。

解剖学教学大纲

解剖学教学大纲 简介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解剖学课程提供清晰的指导,确保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有全面的了解。通过本课程,学生将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组织,深入了解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 了解人体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系统的名称和组成部分。 - 熟悉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方法。 - 理解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应用。 教学内容 1. 人体解剖学概述 - 人体结构的分类和组成 - 解剖学的历史和发展 2. 组织学 - 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器官和器官系统的组织学特征3. 骨骼系统 - 骨骼的组成和生理功能 - 不同部位的骨骼结构 4. 肌肉系统 - 不同类型的肌肉组织及其功能- 肌肉与骨骼系统的协调运动5. 循环系统 - 心血管解剖学和生理学 - 血液循环的路径和心脏功能6. 呼吸系统 -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呼吸过程的调控和气体交换7. 消化系统 - 消化器官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消化过程的控制和营养吸收8. 泌尿系统 - 泌尿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 尿液形成和排泄过程 9. 神经系统

- 神经元和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0. 生殖系统 - 雌雄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过程 教学方法 - 讲授:通过讲课方式传授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 实验:进行解剖学实验,直接观察和探索人体结构的特点。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解剖学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 评估方式 -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通过解剖学实验获得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参考资料

护理《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54学时)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护理54学时) 一、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颁布的护理人才的专业规范,适用于以下护理专业:护理学(涉外)、护理学、护理学(中医护理方向)、护理学(高职专科)。人员学以便指导学生学习。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0.5学时) 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切面术语。 了解: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和目的。 第一章运动系统(11.5学时) 第一节概述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二节骨学 一、总论 掌握:骨的基本形态和骨的构造(骨质、骨髓、骺软骨)。 了解:骨的理化特性。 二、各论 (一) 躯干骨 掌握:躯于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 椎骨:椎体、椎弓、七个突起、椎孔、椎管、椎间孔。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胸骨角、剑突、颈静脉切迹。 了解:各部椎骨的特点。 (二) 上肢骨 掌握:上肢骨的分部、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 肩胛骨:关节盂、肩胛冈、肩峰。 肱骨:肱骨头 桡骨:桡骨头。 尺骨:滑车切迹。

了解: 肱骨:外科颈、桡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尺骨鹰嘴、桡切迹。 桡骨:腕关节面、桡骨茎突。 (三) 下肢骨 掌握:下肢骨的分部、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 髋骨:髂骨、耻骨和坐骨的位置;髋臼。 股骨:股骨头。 了解: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坐骨结节、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胫骨粗隆、内踝、外踝。 (四) 颅骨 掌握:颅骨的组成、名称、数目 了解:眶、骨性鼻腔、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五)了解重要的骨性标志:枕外隆凸、第七颈椎棘突、腰椎棘突、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鹰嘴、髂前上棘、髂嵴、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胫骨粗隆、内踝、外踝。 第三节骨连结 一、总论 掌握:关节的主要结构和运动。 了解:关节的辅助结构。 二、各论 (一)躯干骨的连结 掌握:脊柱的组成、椎间盘的结构、胸廓的组成, 了解:脊柱的生理弯曲。 (二)上肢骨的连结 掌握:肩、肘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了解:、桡腕关节(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三) 下肢骨的连结 掌握:膝、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骨盆的组成。 了解:髋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四)颅骨的连结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课程得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得基本知识与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得形态结构特点,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课程及运动康复与健康实践等奠定坚实得人体形态学基础。 通过实践课程得学习,使学生加深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形态结构得理解,并掌握解剖学中基本得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得能力。 二、教学内容、形式与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部分 绪论 内容提要: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我国人体解剖学发展历程;人体得器官系统;解剖姿势、方位术语与人体得轴与面。 教学重点: 人体解剖学得标准姿势、轴、面与方位术语。 教学难点: 人体得体型、器官得变异与异常。 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内容提要:总论;中轴骨骼;附肢骨。 教学重点: 骨得形态、构造与功能;躯干骨得组成;上肢骨得组成与排列;下肢骨得组成及排列。

颅得组成、位置与功能。 第二章关节学 内容提要:总论;中轴骨连结;附肢骨连结。 教学重点: 滑膜关节得基本结构与辅助结构;滑膜关节分类;滑膜关节运动形式;脊柱得组成与功能;胸廓得组成与功能;肩、肘、腕关节得组成、形态、结构特点;髋、膝、踝关节得组成、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肩、肘、腕关节得结构特点与运动;髋、膝、踝关节结构特点与运动。 第三章肌学 内容提要:总论;头肌;颈肌;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 教学重点: 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得分群、分层与排列概况。 教学难点: 骨骼肌得形态、构造与起止点;肌群配布与关节运动轴得关系。 内脏学 第四章总论 内容提要:内脏得概念、形态、结构、位置及功能特点;内脏得一般形态构造。 教学重点: 内脏得概念、形态、结构、位置及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内脏得一般形态构造。 第五章消化系统 内容提要: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胰。 教学重点: 消化系统得组成及功能,咽淋巴环得组成、功能,胃得形态,小肠、大肠得形态,肝得形态、功能。

《人体解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人体解剖学 课程名称(英文):HUmanAnatOmy 课程编号:50101092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基础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医用解剖学,基础解剖学实验(自编) 学时学分:总学时应总学分色实验学时应实验学分§ 开出时间:二年级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护理、康复、生物医学工程 先修课程:组织胚胎学(同时开课)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的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操作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四年制人体解剖学的课程在五年制的基础上删减局部解剖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在更短时间内完成解剖课程学习,本大纲主要两部分内容即:系统解剖学和中枢神经解剖学,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安排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模型、实物标本、塑化标本等正确、完整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学到扎实的解剖学知识。 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学术语,并掌握适量的常用解剖学外文名词,为阅读外文书籍创造条件。为避免学生负担过重,以利自学,大纲以“掌握、熟悉、了解”表明对教学内容把握程度的三个等级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倡自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本课程实验,严格遵循我院的特有解剖学教学特色,在五年制的基础上删减局部解剖学的内容,以“掌握、熟悉、了解”表明对教学内容把握程度的三个等级要求,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安排组织教学,该

大学人体解剖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大专】)课程 教 学 大 纲 编写者:葛雯 编写日期: 2013年9月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二级学院(部):护理学院 专业名称:护理专业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课程编码】166012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时】68学时 【学分】4.0 学分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本课适用于参加普通高考入学的护理专业的学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人体解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期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护理必要的解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标: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为其他各门医学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以讲述人体九大系统的形态结构为主要内容,在运动系统教学中突出重要关节和主要肌肉、骨性和肌性标志、皮肤标志,这样能更好地为中医骨伤、中医外科、针灸取穴定位、推拿科服务;在消化、呼吸系统教学中重点突出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各脏器名称、组成、体表投影和毗邻关系,为内、外、儿科诊断和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在泌尿、生殖系统教学中突出各脏器名称、体表投影和毗邻关系,为泌尿科和妇科服务;在心血管系统教学中突出心脏瓣膜、传导系、全身大血管组成和投影,为心血管疾病打下解剖学基础;在淋巴系统教学中突出二条淋巴导管、九条淋巴干、各部主要淋巴结,为肿瘤细胞转移提供形态学基础;在内分泌系统教学中介绍内分泌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为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提供解剖学基础;在感觉器教学中介绍眼、耳的组成、形态和功能,为五官科、眼科打好形态结构基础;在神经系统教学中介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成、形态结构、各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为神经科、骨伤科、推拿科提供解剖学基础。 教学要求(含实训):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按照人体九大系统来讲授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器官组成、位置和重要的形态结构,了解本学科在相关专业的应用,为学习后期各门课程打下基础。 1.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即掌握、熟悉和了解,要求掌握内容必须充分理解、牢固记忆、融会贯通。 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和形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配合各种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标本、自身触摸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自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本课程总学时为8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80学时,实验4学时。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是按人体器官的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使学生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专科,乡村医学及护理本科等。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解剖学术语。按要求程度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熟记,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 本大纲根据柏树林主编《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修订。

绪论 解剖学的定义,人体解剖学的分科,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解剖学姿势、 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第一章骨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骨的分类;骨的表面形态。掌握:骨的构造。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骨的发生和发育;骨的可塑性。中轴骨骼: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熟悉: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肋的一般形态。掌握:颅的组成;脑颅骨的组成;面颅骨的组成。了解:颅盖和颅底的构成;颅的整体观(颅顶面观、颅底内面观、颅底外面观和颅侧面观。掌握:翼点)。熟悉:眶、骨性鼻腔、鼻旁窦和骨性口腔;了解:新生儿颅骨的特点。掌握:上肢骨的分部、组成和排列。熟悉: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和尺骨的基本形态及主要。结构;上肢骨的骨性标志。掌握:下肢骨的分部、组成及排列。熟悉: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基本形态及主要结构;下肢骨的骨性标志。 课程内容 一、总论:骨的概念;骨的分类;骨的表面形态(自学);骨的构造;骨的理化特性;骨的发生与发育;骨的可塑性与骨组织工程。 二、中轴骨骼 (一)躯干骨:躯干骨的构成;椎骨的分部,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胸骨的形态结构;肋的构成、分类和形态结构。 (二)颅:脑颅骨的组成和分类,颅盖和颅底的构成,额骨、筛骨、蝶骨、颞骨、枕骨和顶骨的形态结构;面颅骨的组成和分类,鼻骨、泪骨、上颌骨、颧骨、下鼻甲、下颌骨、犁骨、腭骨和舌骨的形态结构;颅的整体观(颅顶面观、颅底内面观、颅底外面观和颅侧面观);眶、骨性鼻腔、鼻旁窦和骨性口腔;新生儿颅骨的特点及生后的变化。 三、附肢骨骼 (一)上肢骨:上肢带骨(锁骨和肩胛骨的形态结构),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的形态结构)。 (二)下肢骨:下肢带骨(髋骨、坐骨和耻骨的形态结构),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的形态结构)。 考核知识点 一、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 二、脑颅骨和面颅骨的组成;颅的整体观(颅底内面观和颅侧面观);鼻旁窦。 三、胸骨和肋的基本形态结构。 四、附肢骨的配布和基本形态及主要结构。 考核要求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 掌握:颅的组成;脑颅骨的组成;面颅骨的组成。颅的整体观(颅顶面观、颅底内面观、颅底外面观和颅侧面观。 掌握:翼点。 掌握:上肢骨的分部、组成和排列。 掌握:下肢骨的分部、组成及排列。 熟悉: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肋的一般形态。 熟悉:眶、骨性鼻腔、鼻旁窦和骨性口腔; 熟悉: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和尺骨的基本形态及主要结构。 熟悉: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基本形态及主要结构。 了解:颅盖和颅底的构成。 了解:新生儿颅骨的特点。 复习思考题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课程编号: 授课学时:170学时(理论42学时,实验128学时)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承担单位: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适用专业:本科临床各专业 一、课程简介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重要毗邻和各器官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大体形态学基础。 人体解剖学课程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按我院教学计划规定,不开设局部解剖学课。本大纲不仅确定有关系统解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还包含对部分局部解剖学的要求。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以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机能相互联系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来解释人体的形态结构,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使学生掌握适量的常用解剖学外语词汇,为阅读外文书刊创造条件;采用理论课和实验课紧密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辨认和识别,活体触摸,体表投影确定,来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适当的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要特别加强实验课,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标本,辨认结构,并辅以模型、挂图、录象、多媒体等,结合作业、病历分析、讨论等多种手段,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本课程在第一、二学期开设。总学时170,其中理论学时42,实验学时128,理论和实验课比例为1:3。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1.了解人体器官功能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2.掌握各器官功能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掌握各器官功能系统的器官形态、位置、结构、功能及主要脏器毗邻。 4.了解四肢肌的局部记载,腹壁的层次、结构特点及局部记载,纵隔及会阴的层次、结构特点。 5.掌握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大血管、神经干体表投影和重要脏器的体表定位。 (二)基本技能 1.人体解剖学的名词多,形态描述多,要学懂记牢,必须做到读书要图文结合;理论学习与观察实物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建立形体概念,形成形体记忆,培养自学能力。 2.熟练地运用解剖学方位术语描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准确地摸认人体的体表标志;正确地画出大血管、神经干及重要内脏器官的体表投影;辨认人体器官结构的正常或异常。能用绘图、列表、归纳、病历分析等方法,形象地描述、分析、归纳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 3.掌握适量的常用解剖学外文词汇,为阅读外文书刊创造条件。 (三)基本素质 1.态度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献身医学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培养,既观察标本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描述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 3.体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三、学习分配

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基本功能的形态科学,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解剖术语,掌握常用解剖学英文词汇; 另一方面培养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基本功能的形态科学,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 (二)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人体解剖学的学习,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解剖术语;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和分科; 二、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四、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和面;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解剖学术语,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方法; 2、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发展概况与分科,体型、变异与畸形的概念; 教学内容 一、人体结构概述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三、形态学研究方法 四、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人体形态学描述的标准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

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骨学总论 第一节概述重点与难点 重点: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教学目标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2、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教学内容 一、骨的形态 二、骨的构造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四、骨的发生和生长 五、骨的表面特征 学时 2学时理论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共五篇)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共五篇) 第一篇: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前 言 [目的要求]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功能系统(运动系统、内脏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研究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主要分科之一,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在总的培养目标下,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为其它基础课、临床课以及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以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逻辑思维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系统解剖的主要内容,了解相关知识,增强运用人体形态结构的“三基”内容的灵活性和实践性。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人体解剖学绪论。 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形态结构特点、位置关系及机能意义,血管的分支走行等(包括运动系、内脏系、脉管系)。常用的表面解剖学及体表投影等。 神经系统的组成、位置、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功能意义及其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感觉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意义。 内分泌腺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意义。 (二)实践部分 按各系统顺序在讲授的基础上进行分组示教与实践,结合活体、标本、模型、投影片、挂图、录像、等反复实践。建立立体形象,增强记忆,从纵的方面加深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技能要求:能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和正常位置与形态;能正确应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人体的各形态结构等内容。

[教学安排] 1 根据口腔、预防、高护各系的特点及学校对五年制教学计划的安排、系统解剖学暂定32学时,以小班讲课与实验相结合为特点的教学模式。 本学科是实践性强的科学,通过标本、模型、多媒体等各种教具的形态学教学,充分理解其形态结构与功能意义。 [使用说明] 1.本大纲按运动系、内脏系、脉管系、感觉器、神经系、内分泌等顺序排列。 2.本大纲依据解剖学的教学模式,以小班讲课与实验为主,可以小班讲授、示教、自学与实践及小结。通过标本、模型、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本大纲是在1982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经多年来的反复修改和实践后而制定的,其内容可分为两级。 掌握内容是属一级内容,本级内容必须通过反复学习与思考达到熟练的描述、准确指认和联系实际应用。 了解内容:本级内容可通过讲授、示教能较熟练地描述、一般的了解和一般认识。 教材中凡未在大纲中要求的均属参考内容。 [大纲特点] 1.本大纲在通阅系统解剖学第五版教材后,并结合参考82年以来所用教学大纲修改。 2.本大纲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做到删繁就简。 3.本大纲分掌握和了解两级内容,便于学生掌握其重点。4.本大纲条理清楚,要求明确。对本学科进展,大纲也有所体现,增添要求(神经系统较明显)。 绪 论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概念、范围及分科。了解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意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了解人体解剖学历史概况。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了解人体的变异、异常和畸形的概念。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1526007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开课专业:护理学 总学时/实验学时:72/32 总学分/实验学分: 3.5/1 综合实验室(实验中心)名称:医学实验中心二级实验室名称:形态学实验室 一、课程简介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其毗邻的学科,它和医学各科联系密切,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必需的基础。 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课程,实践性强,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为4/5。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使护理专业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其毗邻,培养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的观察、辨认能力及协作沟通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形态学基础。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主要通过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等方式,熟悉人体各部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达到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巩固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为学习其它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报告与考核 学生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总分的20%。 学生实验成绩包括实物考试和实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实物考试占本课程总分的15%,实验平时成绩占本课程总分的5%,实验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占本课程总分的3%)、 实验态度和操作能力(占本课程总分的2%,由任课教师、学习委员、小组长共同评定)两部分组成。 五、设备及器材材料配置 尸体标本,解剖台,人体模型,动物器官(如心脏、肾等),常用解剖器械(手术刀柄、手术刀片、无齿镊、有齿镊、手术拉钩、直手术剪、弯手术剪、卵园钳、咬骨钳),医用手套等。 六、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 实验指导书:教研室自编教材《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 参考书目: 1、韩永坚.系统解剖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丁国芳.人体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柏树令.系统解剖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郭光文.人体解剖学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5、Susan Standring..格式解剖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七、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