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⑤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 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变形缝是伸缩缝 ( 温度缝 ) 、沉降缝和抗震缝的总称。规范所指建筑物内的变形缝是与建筑物相连通的变形缝 , 即暴露在建筑物

内 , 在建筑物内可以看得见的变形缝。

2. 走廊、檐廊、橱窗、门斗

走廊是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 ; 挑廊是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

交通空间 ; 檐廊是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 ; 架空走廊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 , 在二层或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

设置的走廊。( 如图 1-8)

落地橱窗是指突出外墙面根基落地的橱窗 ; 门斗是指在建筑物

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

(1) 架空走廊

①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 , 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 并以层高划分。

②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 1/2 计算。

(2) 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

①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 ,

应以层高的相关规定 , 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②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 l/2 计算。

3. 楼梯、井道、建筑物顶部范围的建筑面积

(1) 楼梯、井道

①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所依附的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 , 并入建筑物面积内。

自然层是指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②如遇跃层建筑 , 其共用的室内楼梯应按自然层计算面积 ; 上下两错层户室共用的室内楼梯 , 应选上一层的自然层计算面积。( 如图 1-10)

③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 , 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以水平投影面积的 1/2 计算。

室外楼梯 , 最上层楼梯无永久性顶盖 , 或不能完全遮盖楼梯的雨篷 , 上层楼梯不计算面积 , 上层楼梯可视为下层楼梯的永久性顶盖 , 下层楼梯应计算面积。

(2) 建筑物顶部

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 ; 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 l/2 面积。

如遇建筑物屋顶的楼梯间是坡屋顶 , 应按坡屋顶的相关条文计算面积。

4. 雨篷、阳台、车 ( 货 ) 棚、站台等

(l) 雨篷

雨篷是指设置在建筑物进出口上部的遮雨、遮阳篷。

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 2.l0m 者 , 不论有柱雨篷或无柱雨篷 , 均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 l/2 计算。

(2) 阳台、眺望间

阳台属于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晒衣物的建筑空间。

建筑物的阳台 , 不论是凹阳台、挑阳台、封闭阳台、不封闭阳台 , 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供人们远眺或观察周围情况的眺望间 , 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 , 按建筑房屋有关规定计算面积 ; 如挑出楼层房间的应按其水平投影

面积的一半计算。

(3) 车 ( 货 ) 棚、站台等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 , 不论有柱、无柱 , 均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 1/2 计算。

在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内设有有围护结构的管理室、休息室等 , 另按相关条款计算面积。

5. 场馆看台、舞台灯光控制室

(1)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 1/2 计算。

本条所称“场馆”实质上是指“场”( 如 : 足球场、网球场等 ) 看台上有永久性顶盖部分。“馆”应是有永久性

顶盖和围护结构的 , 应按单层或多层建筑相关规定计算面积。

(2) 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 , 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并结合层高划分界限分别计算。

6. 立体库房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 , 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 , 有结构层的应按层高划分界限对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

( 二 )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 建筑物通道 , 包括骑楼、过街楼的底层。

建筑物通道是指为道路穿过建筑物而设置的建筑空间 ; 骑楼是指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房;过街楼是指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房。

2. 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3. 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 , 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等。

4. 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5. 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体的平台。

6. 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设置在建筑物墙体外起装饰作用的装饰性幕墙、空调室外机搁板

( 箱 ) 、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 2.10m 及以内的雨篷以及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

飘窗是指为房间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出外墙且有一定高度窗台的窗。

7. 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室外楼梯和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

8.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9 . 独立烟囱、烟道、地沟、油 ( 水 ) 罐、气柜、水塔、贮油 ( 水 ) 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

三、建筑面积计算规定的应用

( 一 ) 计算建筑面积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建筑面积时 , 应注意分析施工图设计内容 , 特别应注意有

不同层数、各层平面布置不一致的建筑。通过对设计图纸的熟悉 , 确定建筑物各部位建筑面积计算的范围和计算方法 , 注意分清哪些应计、哪些不计、哪些按减半计算。根据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 可按以下不同情况予以区分和确定。

1. 按工程性质确定。房屋建筑工程除另有规定外应计算建筑面

积 ; 构筑物及公共市政使用空间不计算建筑面积 ( 如 : 烟囱、水塔、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以及建筑物通道等 ) 。

2. 按建筑物层高 ( 单层建筑物高度 ) 确定。高度在 2.2m 及

以上的按全面积计算 , 不足 2.2m 的按 1/2 面积计算 ( 如 : 单

层、多层建筑物、地下室、屋顶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 。

3. 按使用空间高度确定。净高 >2.1m 的按全面积计算 ,1.2 ≤净高≤2.lm 的按 1/2 面积计算 , 净高<1.2m 的不计算建筑面积

( 如 : 坡屋顶内、看台下的利用空间 ) 。

4. 按有无围护结构、有无永久性顶盖确定。如 : 有围护的架空

走廊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全部或 l/2 计算 , 无围护结构有永久

性顶盖的按结构底板的水平面积的 1/2 计算 ,无永久性顶盖的不计

算 ; 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技影面积计算 ,

无无永久性顶盖的不计算。

5. 按利用与不利用确定。如 : 深基础架空层、吊脚架空层、坡屋顶内及看台下的空间 , 设计加以利用的 ,应计算建筑面积。

6. 按使用功能和使用效益确定。如 : 阳台按水平投影面积的

1/2 计算 ;伸出建筑物外宽度雨篷 >2.1m 的雨篷 , 按结构板水平投影面积的 1/2 计算 ; 管道设备层不予计算。

( 二 ) 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1. 按照规范规定应该计算建筑面积的 , 其面积的计算一般有以下方法 :

(l) 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如 : 单层及多层房屋、室外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等。

(2)按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如 : 单层房屋内无围护结构的局部楼层、有永久性顶盖而无围护结构的挑廊及走廊、大厅内的回廊、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向外倾斜的建筑物等。

(3) 按结构顶板 ( 或顶盖 ) 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如 :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站台、加油站等。

(4) 按其他指定界线计算。如 : 作为外墙起围护作用的幕墙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 , 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等。

2. 尺寸界线。

(l) 外围水平面积除另有规定以外 , 是指外围结构尺寸 , 不包括 : 抹灰 ( 装饰 ) 层、凸出墙面的墙裙和梁、柱、垛及附墙的烟道

和排气道等。

(2) 同一建筑物不同层高要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 , 其分界处的结构应计入结构相似或层高较高的建筑物内,如有变形缝时,变形缝的面积计入较低跨的建筑物内。

变形缝设置规范-12页word资料

变形缝设置规范 篇一: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9)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9)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9)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19)第4.3.1条等。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

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 某些标准图集和《2019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 (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19)第5节。 篇二:变形缝设置一般要求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

变形缝在建筑中的应用

变形缝在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在建设工程中,大量设缝的建筑物因变形缝的施工方法错误、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原因导致建筑物交付使用后短时间内就出现渗 漏的现象.变形缝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外观.根据缝的宽度大小,缝可分为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及防震缝)和小 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及混凝土裂缝).本文针对如何保证建筑物变 形缝的施工质量,就变形缝、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物变形缝设置方法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建筑物已不再是人们简单的居所,而逐渐成为人们生存空间中的一个个景点,建筑物的 形态越见参差不齐,错落有致了。丰富的立面使设计工作者需要考 虑的问题越来越多,变形缝就是其中之一。有些建筑物由于长度过长,或平面曲折变化较多,或者同一建筑物中个别部分高度、荷载 或所处地基土承载能力差异悬殊,往往使建筑物在受到温度变化、 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等作用时产生变形、裂缝,甚至使建筑物遭 到破坏,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需要人为地设置相应的构造缝, 使建筑物能相对位移,以防止或减轻建筑物可能受到的损坏,这种 人为设置的使建筑物可以自由变形的竖向缝就是通常所说的变形缝。 一、变形缝概述 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建筑物已不再是人们简单的居所,而逐渐成为人们生存空间中的一个个景点,建筑物的形态越见参差不齐,错 落有致了。丰富的立面使设计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变 形缝就是其中之一。有些建筑物由于长度过长,或平面曲折变化较多,或者同一建筑物中个别部分高度、荷载或所处地基土承载能力

差异悬殊,往往使建筑物在受到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 等作用时产生变形、裂缝,甚至使建筑物遭到破坏,因此在进行建 筑设计时就需要人为地设置相应的构造缝,使建筑物能相对位移, 以防止或减轻建筑物可能受到的损坏,这种人为设置的使建筑物可 以自由变形的竖向缝就是通常所说的变形缝。 变形缝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1.伸缩缝也叫温度缝,作用是将过长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长度较短的单元来减少温度应力产生的破坏。为使伸缩缝两侧的建筑物能自由 伸缩,须将基础顶面以上的地面、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完全断开,埋于地面以下的基础因受温度影响小而无需断开。伸缩缝设置间距 及缝宽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砌体 结构设计规范》中已有明确的规定。 2.沉降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破坏设置的竖向缝,它将整个建筑物分隔成若干个自行独立沉降的单元,从 而可以避免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开裂。沉降缝的设置部位 及缝的宽度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已有具体规定,这里就 不再重复了。

伸缩缝设置要求

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重力式挡土墙应每间隔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当地基有变化时宜加设沉降缝。在挡土结构的拐角处,应采取加强的构造措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mm。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如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2m。当不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沉降缝地面以下处应用粗砂填实,以确保主楼基础四周的可靠侧向约束; 2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后浇带混凝土宜根据实测沉降值并计算后 期沉降差能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浇注; 3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允许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验算时需考虑地基与结构变形的相互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注:1 框架-剪力墙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2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小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宜适当减小 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⑤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 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变形缝是伸缩缝 ( 温度缝 ) 、沉降缝和抗震缝的总称。规范所指建筑物内的变形缝是与建筑物相连通的变形缝 , 即暴露在建筑物 内 , 在建筑物内可以看得见的变形缝。 2. 走廊、檐廊、橱窗、门斗 走廊是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 ; 挑廊是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 交通空间 ; 檐廊是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 ; 架空走廊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 , 在二层或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 设置的走廊。( 如图 1-8) 落地橱窗是指突出外墙面根基落地的橱窗 ; 门斗是指在建筑物 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 (1) 架空走廊 ①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 , 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 并以层高划分。 ②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 1/2 计算。 (2) 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 ①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 ,

应以层高的相关规定 , 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②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 l/2 计算。 3. 楼梯、井道、建筑物顶部范围的建筑面积 (1) 楼梯、井道 ①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所依附的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 , 并入建筑物面积内。 自然层是指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②如遇跃层建筑 , 其共用的室内楼梯应按自然层计算面积 ; 上下两错层户室共用的室内楼梯 , 应选上一层的自然层计算面积。( 如图 1-10)

伸缩缝设置要求

伸缩缝设置要求

————————————————————————————————作者:————————————————————————————————日期:

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重力式挡土墙应每间隔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当地基有变化时宜加设沉降缝。在挡土结构的拐角处,应采取加强的构造措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mm。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如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2m。当不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沉降缝地面以下处应用粗砂填实,以确保主楼基础四周的可靠侧向约束; 2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后浇带混凝土宜根据实测沉降值并计算后 期沉降差能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浇注; 3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允许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验算时需考虑地基与结构变形的相互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结构体系施工方法最大间距m 框架结构现浇55 剪力墙结构现浇45 注:1 框架-剪力墙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2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小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宜适当减小 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设置要求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着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

外墙伸缩缝规范

外墙伸缩缝规范 篇一:变形缝设置一般要求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都有伸缩的余地,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变形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所以伸缩缝又称温度缝。建筑物上设置单个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以及当地气温和湿度变化等因素确定,砖石结构为100~15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为35~75米,无筋混凝土为10~20米,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各种结构的设计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规定,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伸缩缝的构造,必须满足建筑结构沿水平方向变形的要求。外墙上的伸缩缝,为防止风雨侵入室内,要求用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材料填嵌缝隙。常用的材料有沥青麻丝、浸沥青木丝板、氯丁橡胶、泡沫塑料等。缝口还须用镀锌铁皮、铝板或塑料板等作盖缝处理。内墙伸缩缝的处理,随室内装修不同而异,可选用木条、木板、塑料板、金属板等盖缝。楼层地面伸缩缝,可在缝口填嵌沥青麻丝等,上铺活动盖板或橡皮条等,以防灰尘落至下一楼层。屋顶的伸缩缝,则用镀锌铁皮、铝板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等作盖缝处理,着重作好防水。地下建筑、地下室等处的伸缩缝,出于防水要求,常在防水结构层的外侧或底部加铺玻璃布油毡、橡胶片、镀锌铁皮、紫铜片,以及采用内埋式或可卸式止水带(如橡胶、塑料、金属等),并用沥青砂浆、沥青麻丝或浸沥青木丝板等填嵌缝隙。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由于混凝土在浇灌后的一段时间内有较大的收缩变形,以后才趋于稳定,可利用这一特性,将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向分成几段,中间留缝,待第一期工程施工1~2个月后,再浇灌合缝。这种只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缝,称为后浇缝,或称收缩带。后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厘米,缝的间距约为20~25米,并尽量和施工时的接缝结合设置;缝的

建筑物变形缝的种类及设置方法

论述建筑物变形缝的种类及设置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变形缝的特点,针对其种类及设置方法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在以后的结构设计工作中把变形缝处理得更完美,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变形缝;种类;设置方法 一、变形缝的特点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由于受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如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产生裂缝甚至倒塌,影响使用与安全。其解决办法有: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之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来克服这些破坏应力,而不产生破坏;预先在这些变形敏感部位将结构断开,留出一定的缝隙,以保证各部分建筑物在这些缝隙中有足够的变形宽度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损。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预留缝隙被称为变形缝。 变形缝的材料及构造应根据其部位和需要分别采取防水、防火、保温、防虫害等安全防护措施,并使其在产生位移或变形时不受阻、不被破坏(包括面层)。 二、建筑物变形缝的种类 1、伸缩缝 伸缩缝亦称温度缝,是指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使建筑物出现裂缝或破坏的变形缝。伸缩缝可以将过长的建筑物分

成几个长度较短的独立的部分来减少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在建筑施工中设置伸缩缝时,一般是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条伸缩缝,或者是在建筑变化较大的地方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自由伸缩的部分,通过这些做法来使伸缩缝两侧的建筑物能自由伸缩。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伸缩缝设置的间距一般为60m,伸缩缝宽度在20~30mm 之间。 2、沉降缝 沉降缝是指当建筑物的建筑基层土质差别较大或者是与建筑物相邻的其他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时设置的变形缝,因为如果建筑物地基土质差别较大或者是与周围的建筑环境不统一,就会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的沉降,甚至会导致建筑物中一些部位出现位移。为了预防上述不良情况的出现,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垂直缝隙,把一个建筑物按刚度不同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部分,从而使建筑物中刚度不同的各个部分可以自由的沉降,沉降缝与伸缩缝不同,沉降缝可以从建筑物基础到屋顶在构造上完全断开,而伸缩缝则不能这样,同时沉降缝的宽度也可以随着建筑物地基状况和建设高度的不同而不同。 3、防震缝 防震缝是指将形体复杂和结构不规则的建筑物划分成为体型简单、结构规则的若干个独立单元的变形缝,变形缝的主要目的是为

工程中常见的变形缝、结构缝

工程中的变形缝、结构缝 一、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十种类型: 1.膨胀缝(伸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膨胀(伸长)变形的结构缝; 2.收缩缝(缩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收缩(变短)变形的结构缝; 3.沉降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变形差的结构缝; 4.抗震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强迫移位时,能够消解、缓和结构不同部分碰撞损坏的结构缝; 5.体型缝:结构形状或体量发生突变时,将结构在体型突变处分割为不同部分而设置的结构缝; 6.局部缝:在结构形状突变的部位,为缓和应力集中影响而设置的局部结构缝; 7.控制缝:在结构容易发生裂缝的部位,通过预先设置薄弱截面或其它措施,主动引导裂缝出现并加以控制的缝; 8.拼接缝:预制构件装配连接时,拼接处所形成的缝; 9.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时,按预定位置划分不同的施工浇筑区域,接槎出所形成的缝; 10.界面缝: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建筑构件,不同建筑材料之间在界面上所形成的缝。

二、按做法,可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1.全部断开的缝:将结构分割成完全独立的若干部分; 2.上部断开的缝:基础部分相连而上部结构断开所形成的缝; 3.局部断开的缝:结构局部在一定范围内,分割所形成的缝; 4.钢筋断开、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不考虑传递内力的预制构件之间的拼接缝; 5.钢筋后连接、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施工阶段不考虑传力,后用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实现钢筋连接形成整体而可以传递内力的缝; 6.钢筋连通、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从受力上按整体考虑,但在施工时混凝土在此接槎而形成的施工缝; 7.钢筋和混凝土连续、后期引导出现的缝:通过在预定部位削弱截面或采取其他措施引导产生并加以控制的缝。 (常见的几种) 1、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20~30mm,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在桥涵混凝土防撞护栏设计中因钢筋混凝土浇筑长度不一会隔比例适当的地方设计一条或几条伸缩缝以防止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因自然、外界、钢筋混凝土本身的力学条件产生不均匀的断裂或缝隙。

变形缝种类及要求

概念: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1伸缩缝 定义: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作法: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缩缝间距为60m左右;宽度20mm ~30 mm。 2沉降缝定义: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作法:从基础底部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设置原则: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宽度:2、3层50~80mm;4、5层80~120mm;5层以上≥120mm 3、防震缝 定义: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 作法:从基础顶面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多层钢筋砼15m以下70mm;15m以上按烈度增大缝宽。 缝的两侧应有墙,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设置原则: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 规定:在地震设防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八.结构变形缝 1.伸缩缝:为防止因温度、混凝土收缩等原因引起的过大结构附加应力而设置。(1)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结构类别室内或土中露天 排架结构装配式100 70 框架结构装配式75 50 现浇式55 35 剪力墙结构装配式65 40 现浇式45 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装配式40 30

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建筑中须设置伸缩缝的情况主要有三类: 一是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 二是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三是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 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有关结构规范。P167页表8.1和8.2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二、伸缩缝的构造: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1、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 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 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2、楼地板伸缩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3、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

施工缝, 变形缝的区别

变形缝、施工缝和后浇带的区别: 和后浇带、变形缝及施工缝的区别 浇带 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臵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浇带的位臵、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求的部位设臵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臵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带部位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带的作用 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小温度收缩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变形可完成30%~40%。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二、变形缝 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通常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被用作将房屋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从而消除沉降差、温度和收缩应力以及体型复杂对结构带来的危害。 1、伸缩缝 伸缩缝指的是为适应材料胀缩变形对结构的影响而在结构中设臵的间隙。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臵竖缝,自基础 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 分。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 某些标准图集和《2003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

变形缝建筑构造

变形缝建筑构造 一、变形缝的分类及其设置条件 (一)、沉降缝: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采取的措施,设置的变形缝,即沉降缝。沉降缝应从基础断开。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宜设置沉降缝: 1.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 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摘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 4-1-20】(二)、伸缩缝:对于砌体结构乃是由于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砌体竖向裂缝而采取措施设置的变形缝。对于混凝土结构乃是由于温差引起的而采取措施设置的变形缝。砌体结构的伸缩缝设置于墙体中,基础和地梁可不设伸缩缝(即不断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独立基础的排架,框架结构设置伸缩缝时,其双柱基础可不断开。对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差引起的而采取措施设置伸缩缝,实际设计时,考虑地下室,基础可不断开。伸缩缝设置的具体条件: A、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注: 1 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取表数值乘以0.8的系数。当有实践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时,可不遵守本表规定; 2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3 按本表设置的墙体伸缩缝,一般不能同时防止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 4 层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5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6 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在进行立面处理时,必须保证缝隙的伸缩作用。【摘自《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2-1-18】 B、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物内 的变形缝

⑤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且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变形缝是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总称。规范所指建筑物内的变形缝是和建筑物相连通的变形缝,即暴露 在建筑物内,在建筑物内能够见得见的变形缝。 2.走廊、檐廊、橱窗、门斗 走廊是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挑廊是挑出建筑物外墙 的水平交通空间;檐廊是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 通空间;架空走廊是指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在二层或二层之上专门为水平交通设置的走廊。(如图1-8) 落地橱窗是指突出外墙面根基落地的橱窗;门斗是指在 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 (1)架空走廊 ①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 围水平面积计算,且以层高划分。 ②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2)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 ①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应以层高的相关规定,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②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l/2计算。 3.楼梯、井道、建筑物顶部范围的建筑面积

(1)楼梯、井道 ①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所依附的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且入建筑物面积内。 自然层是指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②如遇跃层建筑,其共用的室内楼梯应按自然层计算面积;上下俩错层户室共用的室内楼梯,应选上壹层的自然层计算面积。(如图1-10) ③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以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室外楼梯,最上层楼梯无永久性顶盖,或不能完全遮盖楼梯的雨篷,上层楼梯不计算面积,上层楼梯可视为下层楼梯的永久性顶盖,下层楼梯应计算面积。 (2)建筑物顶部 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层高在2.20m及之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l/2面积。 如遇建筑物屋顶的楼梯间是坡屋顶,应按坡屋顶的相关条文计算面积。 4.雨篷、阳台、车(货)棚、站台等 (l)雨篷 雨篷是指设置在建筑物进出口上部的遮雨、遮阳篷。

建筑变形缝类型

建筑变形缝类型 现阶段,建筑变形缝常见种类有哪些?建筑企业在进行变形缝施工设计中,各变形缝施工设计原则情况怎么样?以下是建筑术语变形缝种类基本介绍: 首先我们先了解常见的建筑变形缝种类: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 防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沉降缝: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 建筑变形缝设计原则: 伸缩缝的设置原则:伸缩缝的位置和间距与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及当地温度变化情况有关。 建筑中须设置伸缩缝的情况主要有三类: 是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 是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是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抗震缝设置原则:依抗震设防烈度、房屋结构类型和高度不同而异。对多层砌体房屋来说,遇下列情况时宜设置抗震缝:房屋立面高差在6cm以上; 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房屋相邻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选用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不设抗震缝。当需要设置抗震缝时,其抗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框架结构房屋,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超过15m 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抗震缝宽度,可采用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抗震缝宽度,可采用第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70mm。 抗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抗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沉降缝设置原则: 建筑平面转折部位; 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地基土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建筑结构类型不同处; 分期建造房屋的交接处。

变形缝的种类及构造

变形缝的种类及构造 一、变形缝的概念: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地变化,这种讲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 二、变形缝的种类: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1、伸缩缝:为防止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而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 方向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 、伸缩缝的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结构而定。 、伸缩缝的构造: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分开,病在两部分中间留出适当的缝隙,隙宽一般在20~40mm。 比如墙体的伸缩缝构造:砖墙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或错口缝,一砖半厚外墙应做成错口缝或企口缝。外墙外侧长用浸沥青的麻丝或木丝板及泡沫塑料条、油膏弹性防水材料塞缝,隙缝较宽时,可用镀锌铁皮、铝皮作盖缝处理,内墙可用金属皮或木条作为盖缝。 这是我们学校的某教学楼外墙的一处伸缩缝

这是我们食堂内墙的伸缩缝 2、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竖向缝 称为沉降缝。 、沉降缝的设置: 、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两部分之间。 、当同一建筑物的相邻部分高度相差超过10米。 、当同一建筑物相邻基础的结构体系、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时。 、当原有建筑物和新建筑物紧相毗连时。 、沉降缝的构造:沉降缝与伸缩缝最大的区别在于沉降缝非但将墙、楼层及屋顶部分脱开,而且其基础部分亦必须分离。沉降缝的宽度随地基情况和建筑物的高度不同而定,地基越弱的建筑物,沉陷的可能性越高,沉陷后所产生的倾斜距离越大,要求的缝宽越大。沉降缝宽度有表如下: 基性质房屋高度H缝宽B(mm) 一般基地<5m 5~10m 30 50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设置要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着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

关于变形缝及其防火要求的探讨.docx

关于变形缝及其防火要求的探讨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温度、沉降、防震等原因,常在某些部位留设缝隙,这些缝隙将高层建筑划分为若干个结构独立的部分,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可以解决高层建筑产生的过大变形和内力问题,但却又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如立面处理困难、地下部分渗漏、防水困难等等,而更具隐蔽性和危险性的是建筑防火问题。变形缝上下贯通整个建筑物,嵌缝材料具有一定的燃烧性,而且此处涉及的部位不大,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存在烟囱效应,火势和烟气可以通过此部位迅速蔓延扩大,从而导致垂直防火分区完全失效,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变形缝分为温度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温度缝又称为伸缩缝,高层建筑结构不仅平面尺度大,而且竖向高度也很大,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不仅会产生水平方向的变形和内力,而且也会产生竖向的变形和内力。当采取下面一些必要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时也可以在较长的区段上不设温度缝。1、在温度影响较大的部分提高配筋率;2、加厚屋面隔热保温层;3、施工中留后浇带。 当同一建筑物中的各部分由于基础沉降而产生显著沉降差,有可能产生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时,可采用沉降缝将两部分分开。基础沉降的差异有两种情况,一是地基明显不均匀,二是同一高层建筑中层数相差很多,荷载相差很大,最典型的是主楼和裙房在沉降中的差异。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应贯通基础本身。设沉降缝后,上部结构须在缝的两侧均设独立的抗侧力结构形式双梁、双柱、双墙,建筑结构问题较多。建筑投入使用一定时间后,各部分自由沉降,虽然避免了由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内力,但是缝的基层及表面装饰材料将出现裂缝,增大了火灾沿缝蔓延的可能性。当采用在施工过程中留后浇段作为临时沉降缝,等到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连为整体,就可以不设永久性沉降缝。高层建筑的主楼和裙房就可以使用这种办法。 设防烈度在6度以上地区的高层建筑各部分层数、数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要设置防震缝,各结构单元设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缝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沿全高设置,当不作为沉降缝时,基础可以不设防震缝。由于地震时各单元之间,尤其是高低层之间的震动情况是

【建筑构造课件】变形缝

房屋建筑学 第十一章建筑变形缝目录 第一节概述 一、变形缝的类型▼ 二、变形缝特性和关系▼ 三、变形缝构造原则▼ 第二节变形缝设置和构造要求 一、伸缩缝▼ 二、沉降缝▼ 三、抗震缝▼ 第三节变形缝构造 一、墙体变形缝▼ 二、楼地层变形缝▼ 三、屋面变形缝▼ 四、基础变形缝▼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概述 一、变形缝及类型 ?变形缝: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补规则开裂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 ?建筑变形缝类型:按变形缝的功能作用可分为三种: –伸缩缝:防止构件因温度变化(或称热涨冷缩)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温度伸缩缝,或叫温度缝,或叫伸缩缝。 –沉降缝: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沉降缝。 –防震缝:防止因地震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防震缝。 二、变形缝的特性和关系 特性: ?伸缩缝:因建筑过长,不能释放温度引力而设置,基础因埋在地下受气温变化影响小而不需设缝。 ?沉降缝:因地基和基础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而设置,基础必须设缝,满足建筑独立沉降的要求。 ?抗震缝:为避免或减少地震时可能发生的不规则开裂而设置,地震力的作用以水平晃动为主,地基稳定性较好的基础可不设缝。 三缝设置原则: ?应统筹考虑,合并设置,缝宽取大的; ?沉降缝与伸缩缝合并设置时,基础应按沉降缝要求,从基础到屋顶设缝断开; ?在抗震设防地区,变形缝均按抗震缝要求(主要是缝宽)设置;在软土地基上,抗震缝应从基础开始设置。 三、变形缝构造原则 1. 保证缝隙的有效宽度和缝两边构件的独立活动性。 2. 防止风和雨水、垃圾进入室内和缝隙内。 3. 一定的保温隔热和隔声性能。 4. 安全、美观。 第二节变形缝设置及构造要求 一、伸缩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