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人权差异及我国人权构建

中美人权差异及我国人权构建

中美人权差异及我国人权构建
中美人权差异及我国人权构建

中美人权差异及我国人权构建

近年来,中美就人权问题分歧很大,人权问题也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

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归根到底,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就是两国的历

史文化传统差异、社会制度差异和价值观差异。

一、中美人权观差异

(一)历史文化传统差异

美国是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美国是

在移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深厚的封建社会传统,没有专制帝

王和封建贵族。当时,欧洲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理论正处于全盛时期,

作为一个从殖民地脱胎出来的国家,美国从它产生的时刻起就深受古

典政治理论的影响。1258一是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是14-16

世纪在意大利发起的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在思想领域掀起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运动。”1260在这场运动中,各国的人本主义者高举人的旗帜,颂扬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尊严。他

们宣扬人的自然属性、尊严、人格与价值,使得关于平等、自由、独

立的道德主张得以明确和普及。当时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如洛克、孟德

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思想,主要有社

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和政治自由论等。这些理论和思想对美国的影

响比较长远。美国的《独立宣言》中就曾明确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

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

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

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

新的政府。”2这些原则成为以后美国的意识形态,为美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是16世纪欧洲新兴

的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的旗帜下发起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的社会政

治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强化了人的主体与平等观念,宗教改革还强调

个人与上帝直接沟通,主张信仰自由,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

扬“个人主义”精神。1261宗教改革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

样一个发达国家里,信仰宗教的人口占总人数的近91%。据统计,美国43位总统中就有39位是基督教教会成员,其余的4位也与教会关系密切。几乎每位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典礼上都要手抚《圣经》,在作公

开演讲时,他们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愿上帝保佑美国”。“与美国

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传承了中华五千

年的独立文化传统。”1269从人权方面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这样一

些特点:一是强调以人为本。中国“在西周时期,就有民本思想的萌芽。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民本思想”1271。儒家的出发点是人,

就是人与人的具体人伦道德,就是以人为本。在《礼记缁衣》中孔子

便指出:“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荀

子哀公》亦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1272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

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

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二是强调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在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家庭是一

个集体,一个宗族也是一个集体,这种集体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

基础的宗法制度。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殊的小经济基础的脆弱性,决

定了必须有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为了实现

国家安定和社会和谐,就需要牺牲个人,维护集体。这种以国家为主

体的价值观与美国崇尚的以个人为主体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三是

维护统一与崇尚权威。“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持小生产经济基础上

的社会秩序,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代表这个权威的就是封建

皇帝。崇尚权威这一思想对人权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拥护强有力的政府,并强调政府在保护人权方面的重要作用。”1274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改善人权状况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在2008年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政府不仅高

效实施了紧急救援和灾后援建,而且成功地在最短时期内使灾区得以

重建并整体达到或超过了灾前的社会发展水平。此外,在“十二五”

规划中,政府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规划中指出:要进一步深化

完善城乡一体化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吃、住、医、学等问题;要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持续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要保质

保量推进社会救助福利中心的新建任务,持续加快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

(二)社会制度差异

首先,从经济制度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

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所有制的

实质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

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美国最近发生的“占领

华尔街”抗议活动就充分暴露了美国经济制度的弊端。2011年9月中

旬开始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迅速在全美蔓延。抗议者认为,美

国1%最富有的人群掌握着社会财富的40%,却没有承担相对应的责任。华尔街是2008年金融危机和目前经济困境的始作俑者,却得到了政府

的巨额救助,导致危机的“苦果”由纳税人吞咽。这次抗议活动反映

出美国民众对这种美式金融独裁所带来的财富分配不均和高失业率表

现出明显的怨气和不满。与美国经济制度不同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社

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的核心和实质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

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在2008年

抵御和战胜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仍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有

较好的表现,更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其次,从政

治制度来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上

产生的,它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

自由民主、政治平等,即使这样,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改变它作为剥

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资本主义

国家的建立仅仅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

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3。2008年的这次规模空前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暴露出美国政治制度所固有的弊端。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的措施,又是用所有纳税人的钱去维护少数金融资本家的利益,陷入困难的穷

人却没有得到多少救助。而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无论是

在金融危机前还是金融危机后,它的政治制度始终体现出把最广大人

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从部分富裕到共同富裕,再到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三个代表”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理论指导都把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体

现得淋漓尽致。4

(三)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的差异首先直接影响了两国对人权概念理解的不同。美国社会

崇尚个人主义的人权观念。在美国文化中,“自由”、“平等”、

“民主”等所谓“天赋人权”的观念在价值观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

把人权仅理解为人的政治权利,强调人的政治、公民、自由方面的权利,而忽视了人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另外,美国在人

权保障上也存有着轻视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权利的问题。美

国的人权报告重复了卢梭的天赋人权论,指出人权是人生下来就有的

普遍权利,个人权利不可任意剥夺。而中国却认为主权高于人权,主

权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权力,国家行使主权对内保卫国家安全,对外进

行外交管理,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主权才能充分享受人权,主权是人权

的保障。此外,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一直认为,人权的内容不仅包括

生存、发展、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而且包括政治、自由

等方面的权利;人权不应该是一个政治概念,而应该是一个综合概念。在中国,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人权的理解也在持续地丰富和

发展。其次,价值观的差异还表现在两国对人权的评判标准不同。美

国一直崇尚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想,认为人的天赋是一生下来就具有的。“美国人权理论相信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想,以人的自然本性为

依据,抽象地谈论人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权利,认为这是超阶级的、

普遍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强调在人权问题上全世界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民主模式确定的标准。世界上所有国

家不管国情如何都必须遵循这个标准,人权高于主权。”5中国则认为,人权应该是有发展性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

性,人权也不例外,也有其共性,因为它是人类的共同要求。但人权

又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时期又有其独

特的个性。人权观念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同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以

及一个国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观念紧密相关。

二、美国人权观的弊端及表现

(一)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众所周知,美国在人权问题上采用双重标准,对自己严重的人权问题

视而不见,还对别国人权状况横加指责,并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美国国内社会暴力犯罪严重,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缺乏应有

的保障。“美国司法部2009年9月的报告显示,美国12岁以上公民2008年共经历490万起暴力犯罪,1630万起财产犯罪,13.7万起个人盗窃犯罪,其中,暴力犯罪的发生率为每千人19.3起。”6此外,美

国的种族歧视仍很严重,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报告“,2008年美

国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平均年收入50303美元,其中白人为55530美元,而拉美裔则为37913美元,相当于白人的68%;黑人仅为34218美元,相当于白人的61.6%。在同等学历和技能下,少数族裔的平均收入仅为多数族裔收入的60%-80%”6。这些数据都显示出美国国内人权的

糟糕状况,对此,美国并不理睬,却对别国的人权状况横加指责。美

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力量在国际上推行霸权主义,粗暴侵犯他国

主权,肆意践踏他国人权,对其他国家人民的人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以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为例,它们不仅给美国人民增加了沉重的

负担,更给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伊拉克战争已给伊拉克造成逾百万平民死亡、逾百万人无家可归以

及巨大的财产损失。在阿富汗,美军滥杀无辜的事件至今仍然持续发生。2009年8月5日,5名正在货车上搬运黄瓜的阿富汗农民在美军

发动的空袭中丧生。美国国防部2009年6月8日表示,美军2009年5月5日在打击塔利班时,没有遵守适当的方法和程序,造成阿富汗平

民死亡。阿富汗官方目前已收集到了147名遇害平民的姓名,其中包

括妇女和儿童,而美国指挥官则称死亡人数不超过30人。”6

(二)以国家利益为中心

2003年3月,美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

模军事打击。在美军进入伊拉克时,美国政府又高喊着“解放伊拉克,铲除萨达姆暴君政权”的口号,打着帮助伊拉克人民获得“民主、自由”的旗号,利用心理战效果,使部分伊拉克民众对美国抱有一定的

幻想,以为美国真的能给伊拉克人民以幸福、自由和民主,而结果却

事与愿违。美国在经历了“911”事件之后对恐怖主义的打击逐渐提上

日程,在美国开列的敌人和威胁者清单中,伊拉克总是榜上有名。美

国认定伊拉克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萨达姆在“911”之后还“持

续地与美国叫板”,这些都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伊拉克便

成为美国首选的打击目标。从美国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角度看,美

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动机是十分清楚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最终是维

护其国家利益的,而“反对独裁”、“解放伊拉克人民”、“建立民

主自由的伊拉克政权”这些战争借口仅仅为了不再遭受第二次“911”、维护国家利益的幌子而已。美国不仅针对伊拉克,对中国也是如此。

美国年年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却唯有4次异乎寻常,但这并不是美

国的本意,而都是事出有因:1991年美欲攻打伊拉克,担心中国在安

理会动用否决权;1998年因克林顿总统当年6月访华,美国担心破坏

克林顿访华氛围;2002年美国在人权委员会选举中落选;2003年在对

伊拉克动武问题上有求于中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美国在对一

个国家的人权状况进行“评估”时的随意性,即衡量一个国家人权状

况“好”与“坏”、“进步”与“退步”时,人权状况本身并不是重

要的依据和标准,真正起作用的是美国总体战略的需要和对国内利益

的考虑。这就是美国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搞双重标准的

原因之所在。

(三)在人权外交上以政治制度划线

美国政府自1977年卡特总统上台以后就把人权正式纳入外交政策,

而美国在人权外交时对待不同制度的国家的态度是有明确区分的。美

国对与它社会政治制度相同的国家的人权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而对与它社会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则持续以人权问题横加指责和干涉。而一旦这些国家社会政治制度有了改变,对其人权问题的指责也

顿然消失,如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就是这样。几十年来,原苏联一直

是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主要攻击目标,而当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对此

就不再提及。俄共中央主席团主席久加诺夫在1996年发表的《十二个

历史教训》一文中写道:“现在有80%的居民被掠夺一空,却无人提出人权问题。现在有几百万同胞被不合理的国界隔开来,2500万俄罗斯

人流落到俄罗斯境外,这时也无人再谈起人权问题。”7美国不仅针对社会主义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的中国当然

也少不了引起美国的注意。美国从1990年开始就一再试图在联合国人

权会议上炮制反华议案,但均因人权委员会多数成员国的反对而未得逞。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6届会议上,美国又一次提出“中

国人权状况”反华议案,试图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但最终被

联合国否决,认为这是歪曲事实。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权大

使乔宗淮针对此事指出:“美国搞反华议案的真实原因是不喜欢中国

的发展模式,不喜欢中国人走自己的路,想主宰中国的命运。中国13

亿人民豪迈的前进步伐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企图支配他国人民命运的做法只能是绝

路一条”8。

三、中国的人权建设

(一)主权高于人权

旧中国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之下,工业发展缓慢,人们常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吃饱穿暖”是

长期陷于饥寒交迫困境中的中国人民的最高要求。在旧中国,只占农

村人口10%的地主和富农却占有7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70%的贫雇

农却只占有10%的土地;占人口极少数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垄断着80%

的工业资本,操纵着全国的经济命脉。中国人民遭受着地租、赋税、

高利贷和工商资本的层层盘剥,其所受的剥削和贫困的水准是世界上

罕见的。在那样的社会状况下,人们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更别

提人权了。1949年10月成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倡民族平等团结,建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人权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

达到小康水平。同时,中国共产党已明确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

治国的根本理念和重要任务。当前,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

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权状况呈现

全面改善的良好态势。以上事实证明,中国的实际国情决定了只有国

家独立才能保证人权独立,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只

有国家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权事业的持续进步。因此,中国将人

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摆在首位,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条件下全面改

善人权状况,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也是举世公

认的。美国一直宣称的“人权高于主权”不适用于中国,美国在人权

方面对中国所要求的也是极不合理的,在中国只能也必须坚持主权高

于人权的人权建设理论。

(二)中国人权事业的持续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把尊重和保

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庄严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中国政府将人权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

成就。2007年,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

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

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持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持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

地位,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09年4月,国务院

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份人权行动规划从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公

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

权利保障,人权教育,国际人权义务的履行及国际人权领域交流与合

作五个方面进行了人权保障的详细阐述。这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份

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是全面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政

策文件。2011年中国推出了首部《人权蓝皮书》,这是迄今为止最全

面的中国人权百科全书。蓝皮书指出:“中国在人权理论上进行了不

懈的探索,提出了‘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等一系列重

要观点,不仅对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世

界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法律上,中国先后制定了一系

列人权保障的法律,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使人权得到了法律的有效保障。”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

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的发展已经进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

最好时期,并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充分肯定人权事业取得

进展的同时,应该看到,我国在人权领域也存有一些问题。中国是一

个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尽管中国政府为

促进和保障人权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是受自然、历史和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的人权状况的确还存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重要的是,中

国政府高度重视存有的问题,正在采取有力的立法、司法、行政和政

策措施,持续改善人权状况。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中国的人

权状况必将越来越好。

总之,因为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

中美两国在人权观上的分歧。而美国不顾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实际国情,毅然推行它在人权方面的“双重标准”,肆意践踏别国人权,却无视

自己国家的人权状况。美国根本没有资格和权力对别国的人权品头论足。美国政府应该汲取历史教训,摆正自己的位置,着力改善自身人

权状况,改正在人权领域的所作所为。我们相信,中美两国在人权领

域本着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态度,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

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益于自身的进步和中美两国关系的更好发展。

中美人权差异及我国人权构建

浅谈中美人权观差异

浅谈中美人权观差异 周齐力 201001417 一.美国人权观 《独立宣言》把“天赋人权”作为其理论核心,因此美国一直认为人权是天生的,绝对的,一味强调人权的普遍性,认为这个世界只存在一个人权标准,即按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民主模式确定的标准,因此美国具有一种以自由人权为基础的道德优越感,并希望其他民族分享他们所享有的自由民主与人权希望“解放全人类”。九十年代初,美国提出“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认为人权问题在本质上不再属于任何国家内部管辖的,因此当一国的人权状况存在问题时,其他国家可以超越该国主权进行直接干涉。美国对国际事务的这种干涉,既与美国所理解的自身利益有关,也与这种美国价值观念有密切关联。美国受人权原则影响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干预主义,例如台湾问题,这显然违背中国一直信奉的大一统价值取向,因此就会十分容易引发中国人对自身心腹之患的担忧,并激活中国人深层的“受害者意识”,形成两国对峙局面。冷战结束以后,制约美国国际行为的另一极的消失,美国国力的空前膨胀,都使美国的干预得以在世界事务中长驱直入,更使这种政治文化中的人权观显示出巨大的影响。 二.中国人权观 中国方面则认为,人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历史性的概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近代以来是一个不断由于被迫失去主权而遭受外族侵凌的国家,这就使中国人对“主权”保持着高度珍视的社会价值理念。“没有主权就无所谓人权”的观念被中国当代政治家接受。中国认为主权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内政,人权在本质上试主权范围内德事情,因此要维护主权,反对以人权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中国人近代的苦痛的历史经验使之对“主权”还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理解,认为主权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权”。中国人的集体人权观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强烈的集权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对人们深层的影响力有关。 三.浅谈中美人权问题实质 中美两个在人权看法上的分歧,我认为主要是两国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发展水平,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美国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崇尚自由民主,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下,美国把人权当作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最高准则。而我国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我国最基本的人权,因为我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比重大,尽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生活状况很差,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才是政府面临的最大人权问题。正因为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各自关注的人权焦点才不同。中美之间始终存在着的这些政治文化差异,在当某种国际矛盾出现时会特别明显,中美两国将会以自己特有的政治文化来对国际冲突与事态作出不同的解读,从而引发严重的信任危机,形成与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我们希望两国能进行更多的了解和对话,这必将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

美国的人权现状没有“吹捧”的那么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615318194.html, 美国的人权现状没有“吹捧”的那么好 作者: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2017年第04期 美国以“人权警察”自居,动辄指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问题。其实,美国的人权状况是相当堪忧的。 一直以来,美国以“人权警察”自居,动辄指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问题,认为这个国家人权不好、那个国家人权情况每况愈下,仿佛自己的人权问题完美无缺。在他们看来,西方制度代表了人类最好的制度,其他国家一定要向西方学习。换言之,你的制度跟我不一样,那你整个制度就是违反人权的。 其实,要说人权,美国的状况是相当堪忧的。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按保守估计,美国发动的战争造成了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数超过10万,流离失所的有数百万。美国至少要把这个事情向伊拉克人民、向整个国际社会解释一下,剥夺了这么多人的生存权,是不是侵犯人权,而且是最基本的人权? 美国国内,人权状况也并不够好。比如,种族主义持续存在,种族关系日趋恶化。非洲裔仅占美国总人口的14%,却占联邦和各州囚犯总数的36%,非洲裔男性被监禁的比率是白人 男性的5.9倍。非洲裔自小就被视作危险的犯罪群体,比白人更可能面临严厉的刑事惩罚,尤其是在死刑上。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也处于严重不平等状况。26%(超过1000万)的非洲裔处于贫困状态,12%生活在极度贫困状态。2015年美国50多万无家可归者中,非洲裔占了40.4%。 美国是世界上参加人权公约最少的国家,几乎没有之一,且拒不接受联合国有关人权决议草案,至今仍未批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公约》和《残疾人权利公约》等核心国际人权公约。 美国的妇女儿童老年人权利保障状况未见改善,弱势群体权利受到严重侵犯。儿童贫困率居高不下,680万名10-17岁的青少年处于食品匮乏状态。美国虐待老年人事件时有发生,每年约有500万老年人遭到虐待。《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2016年,在工作量同等的情况 下,美国女性平均薪资仍然大幅低于男性,且据预测这种悬殊的收入差距至少将会持续到2058年。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堪忧。过去30年,美国将近70%的收入流入到最富有的10%的人的腰包,中产阶级规模出现了拐点式萎缩。美国劳工总会与产业劳工组织的分析发现,500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实得平均工资为1240万美元,是普通员工工资的340倍。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全美处于非管理岗位的普通劳工2015年的收入大约为36900美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个工资已经大约50年没变了。

中美关系分析

中美关系分析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美关系分析 回眸中美建交30年,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既饱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对平稳的一面。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深受世界总体形势、各自国内政治文化因素以及台湾、人权、经贸等问题的牵制和影响。中美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只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中美是可以找到智慧和途径,推动双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的。在美国新政府任内,中美关系总体趋势仍可望是积极的,中美关系的基础日益牢固。 就如何看待当前中美关系的问题,中美关系虽然有合有分,有聚有散,但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维系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终归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福祉,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缔造新的中美关系,需要登高望远,着眼大局,以图开创新的局面。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中美关系,似乎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割舍不开又带有一定排斥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很独特,它不同于昔日的英美关系,也不同于冷战时代的美苏关系,它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是中国倡导和平图强理念的必然产物。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当前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重要发展机遇。 虽然两国社会制度、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不同,但双方都应该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对方,用积极的行动推进各领域对话和合作。双方应该携手应对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棘手的挑战和问题,实现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双方不仅应该深化经济、反恐、防扩散、执法、能源、气候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交往,还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战略内涵。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事热点专题23中国国务院发表2018年美国人权白皮书练习含解析

中国国务院发表2018年美国人权白皮书 【背景材料】 2019年3月1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1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2018年美国侵犯人权事记》,对美国侵犯人权的状况进行揭露。人权纪录分为导言、公民权利屡遭践踏、金钱政治大行其道、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种族歧视变本加厉、儿童安全令人担忧、性别歧视触目惊心、移民悲剧不断上演、单边主义不得人心,全文约1.2万字。美国侵犯人权事记全文1万余字。人权纪录说,当地时间3月13日,美国国务院发布《2018年国别人权报告》,继续对世界上190多个国家的人权状况指手画脚、抹黑污蔑,而对自身存在的严重人权问题却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如果人们对2018年美国的人权状况稍加检视便不难发现,自诩为“人权卫士”的美国政府,其人权纪录依然是劣迹斑斑、乏善可陈,其奉行的人权双重标准昭然若揭。人权纪录指出,2018年美国共发生涉枪案件57103件,导致14717人死亡、28172人受伤,其中未成年人死伤3502人。2018年美国发生94起校园枪击案,共有163人伤亡,是有记录以来校园枪击案数量最多、伤亡最重的一年。、人权纪录称,美国网络监控司空见惯。美国政府的“棱镜”项目24小时运行,未经授权恣意对公民的电子邮件、脸谱网消息、谷歌聊天、Skype网络通话等进行监听监控。人权纪录强调,美国悍然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大西洋月刊》网站的报道文章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最阴险的意图是为了防止自身受到侵犯人权的指控。 【考点链接】 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国家性质决定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美国独立战争以后,资产阶级把人权概念转变为国家的法律和政治制度。它对内以少数人统治、剥削、压迫多数人,对外则侵略、干涉和践踏其它国家的主权,充满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具有明显的欺骗性和反动性。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国家间冲突的根源。美国对中国人权事业视而不见,全面抹黑中国人权状况,体现了国家间利益的对立。共同利益是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中美应加强合作对话。 3.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人权的重要内容。《新闻周刊》网站6月26日报道,民意调查显示,5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美国的民主“很薄弱”,6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的民主正在“变得越来越弱”。美国公民政治权利无法得到应有保障。 4.人权是公民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统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是实现多方面人权的政治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享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物质基础。这两大类权利是不可分割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论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论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0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1班朱杰丹41号[摘要]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铁定的事 实是广为人知的。在许多条例与法律都明确有规定。例如,中美之间三个联合公报(条约) 的规定,从法律上可以证明美国已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美国违反条约必守原则向 台湾出售武器,允许李登辉访美是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违约(法)行为;美国认真履行中美 三个联合公报(条约)所规定的国际义务,放弃“以台制华”的违约(法)行径,对中美双 方都有利。 [关键词] 中美关系;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台湾问题 在2010年03月0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由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问题答记者问。外交部杨洁葳在回答记者中讲到:最近,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中美双方就中美关系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讨论。中方进一步全面阐述了自己在中美关系、台湾、涉藏等重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我们指出,美方近一时期的相关行动,严重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损害了中美关系大局,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当务之急是美方认真对待中方的立场,切实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地处理有关敏感问题,同中方一道努力来推动中美关系恢复稳定发展。 其次,在2001年10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上海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会谈。江泽民说,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的问题,希望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布什表示他向中国重申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那为什么说“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呢?这要从中美联合公报以及20世纪开始讲起了。 一、根据中美之间签订的三个联合公报(条约)的规定,可以从法律上证明美国已承认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从来是无可争议的。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签订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都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从国际法的角度讲,1949年中国

浅议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关系

存档编号: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议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关系 专业:XXXXXXXXXXXXXX 院系:XXXXXXXX 年级:20XX级 学号:XXXXXXX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职称:XXX XXXXXX教务处制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一、文献综述 5 二、“人民币升值论”产生的背景及中美贸易关系演变过程7 (一)人民币波动现状7 (二)中美双方的人民币汇率之争7 (三)美方为何抓住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放7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两国贸易的影响8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8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美国的影响9 (三)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9 (四)正确看待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关系10 四、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真正原因10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10 (二)美国国内储蓄不足与财政赤字11 (三)中美产业结构中的差异11 (四)美元为世界主要国际货币11 (五)美国对华出口管制11 (六)中美统计口径的差异12 五、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对策建议12 (一)采取措施主动限制出口12 (二)寻找多元化的国际市场13 (三)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13 (四)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13 (五)完善央行外汇干预制度13 结束语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摘要 近年来,中美贸易发展迅速,但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中美贸易的分歧焦点。伴随着贸易的迅速发展,双边贸易摩擦不断,美国把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归因于人民币被人为低估所导致的商品价格的低廉。美国一直高姿态的以人民币升值能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为由要求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自2010年以来,美方更是一直在喋喋不休,督促人民币升值。 美国为何一直抓住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放?人民币汇率真的是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核心问题吗?在巨额的贸易顺差背后,中国真的是最大的受益者吗?汇率真的是巨额逆差的罪魁祸首吗?中美贸易的实质是什么呢?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影响的角度分析,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来自美国国内经济的失衡,这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也是影响中美贸易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研究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探寻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实原因,分析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美经济贸易的影响,建议中美双方理性认识人民币汇改与中美贸易关系问题。并针对如何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旨在积极推进中美经贸稳定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美贸易关系;贸易顺差 ABSTRACT 一、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中美自1979 年建交以来,双方贸易发展迅速。尤其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已从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目前我国已从美国的第九大出口市场跃居到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家。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两国间对外贸易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由经济问题转变成为中美两国最敏感的政治话题,也是最大的分歧。许多美国经济学家都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2010年3月,奥巴马政府首次提起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在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以后,美国却针对中国举起了贸易摩擦的大旗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2.研究的目的与实际意义 理论上讲,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必然会对中美贸易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实际分析上来看,要切实解决中美贸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则必须从本质上去认识和了解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结合中美发展现状,在中美贸易摩擦剑拔弩张的形势下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关系具有如下现实意义: (1)有利于中美双方实事求是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共同发展良好的贸易关系。 (2)敦促我国进行汇率改革,关注急需扶持的出口企业。现阶段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虽然效益较低,但在解决就业上有较大的社会效益。我国可以调整税收政策,为企业解困。 (3)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方式的转型,加速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 (二)本选题研究状况综述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多年来西方国家争论的焦点,认为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以及常年的国际贸易顺差,完全归功于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因此西方国家一直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求扭转其本国国际贸易不平衡的现象。而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压力,在

中美人权差异及我国人权构建

中美人权差异及我国人权构建 近年来,中美就人权问题分歧很大,人权问题也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 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归根到底,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就是两国的历 史文化传统差异、社会制度差异和价值观差异。 一、中美人权观差异 (一)历史文化传统差异 美国是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美国是 在移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深厚的封建社会传统,没有专制帝 王和封建贵族。当时,欧洲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理论正处于全盛时期, 作为一个从殖民地脱胎出来的国家,美国从它产生的时刻起就深受古 典政治理论的影响。1258一是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是14-16 世纪在意大利发起的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在思想领域掀起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运动。”1260在这场运动中,各国的人本主义者高举人的旗帜,颂扬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尊严。他 们宣扬人的自然属性、尊严、人格与价值,使得关于平等、自由、独 立的道德主张得以明确和普及。当时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如洛克、孟德 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思想,主要有社 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和政治自由论等。这些理论和思想对美国的影 响比较长远。美国的《独立宣言》中就曾明确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 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 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 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 新的政府。”2这些原则成为以后美国的意识形态,为美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是16世纪欧洲新兴 的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的旗帜下发起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的社会政 治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强化了人的主体与平等观念,宗教改革还强调 个人与上帝直接沟通,主张信仰自由,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

美国的人权

美国的人权 姓名:汤文雅班级:081国政0班学号:200833043 关键词:人权美国人权报告 当今国际社会,“人权”之词所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众所周知,美国常常用“人权自由”来干涉我国的内政,诽谤我国的制度。美国的人权观是双重标准的,是自私自利的,无原则可言。也可以说,美国的人权观是霸权主义的人权观,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美国的这种人权观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同时,对美国的这种虚伪的人权观也越来越厌恶了。 人权,不仅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提出和确认,使人权概念突破了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的狭隘界限。当今国际社会的人权概念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权利,而是将集体人权即民族自决权、发展权、和平权、种族平等权等也纳入其中。相对于个人的财产权、自由权和安全权而言,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实现民族自决、维护国家独立的权利,发展中国家人民自由处置其自然资源和财富、发展民族经济的权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和平与安全的权利,都更为重要。集体人权的确认,反映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坚持反帝、反殖、反霸,维护国家独立和人民生存与发展的要求。这是人权概念在国际范围内的重大突破。 人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助获权、公正权。人权的基本内容仅仅一种最低限的保障,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又出现了很多对人权的扩充。人权的进阶内容一般都是基本内容的融合、扩展、深化。进阶内容主要包括发展权和民族自决权。 生命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如果无法充分保障人的生命权,那么一切其它权利都是空中楼阁。无端剥夺人的生命,或者肆意对人施加恐吓、虐待和折磨,就是用一种非人权的待人方式。 “自由权”这个混合体词语不应存在,“权”已经是个包含了具体的规范,有容许和禁止的条文,而"自由"是含有无限制无约束性的主观感性概念性形容词,把无限局限于规范性"权"之内是合逻辑的表达。 财产权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延伸。如果一个人要生存下去、要有能力选择他喜欢的方式生存下去,一定要有物质作为支持,那么,对自我劳动的所得进行排他性的占有,就是生命权与自由权必不可少的保障。 尊严也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合理延伸。如果一个人若无尊严,那么他的生命至多是一种无人格的形式。尊严权主要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互敬互爱,文明礼貌。如果一个人的尊严权被否认,就意味者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羞辱,威胁,骚扰,中伤他,那显然他就失去了“作为人类”的资格,这无疑是和人权所不容的。 获助权常常和“人道主义”联系在一起,出现于天灾、人祸之后。由于种种不可预知的灾祸,人的生命权无时不刻受到威胁。在危难关头得到伙伴的帮助,是生命权的必要保障。 公正权是为了将人权平等的扩展到每一个人身上。公正权不仅是人权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人权中其它部分的必要条件。 发展权是一项人权,平等发展的机会是各个国家的天赋权利,也是个人的天赋权利。发展权在坚持个人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集体人权”这一新生概

金灿荣:中美关系:问题与希望

金灿荣:中美关系:问题与希望 内容提要:今年来中美关系发生的波折表明,中美关系是一对重要而复杂的关系。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具有了一个基于双边利益的关系框架,限制中美关系发展和支持中美关系发展的因素长期同时并存,问题和希望并存,因此,这种框架是比较稳定的,处于非敌非友的状态。 中美关系的走向涉及中国外交的整体态势,?同时也对国际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任何关于中国外交或国际格局的讨论都绕不开这个话题。特别是今年以来,中美关系波折不断,从而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一、今年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与现状 过去半年的中美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从2001年1月20日布什政府上台到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发生是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美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1)与克林顿的第二任期相比,布什当局的对华政策有一些变化,主要包括:对中国的定位是往“敌”而非“友”的方向偏移一点儿(强调中国不是“战略伙伴”而是“战略竞争者”),对中国的态度强硬一点儿,对华政策在其整体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下降一点儿,等等。但是,总的看来,布什当局的对华政策尚未成型。 (2)正因为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还不确定,所以涉及中美关系的思想库和特殊利益集团的活动特别频繁,以图影响新政府的对华决策。当时人们感觉中美关系的气氛不佳,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上述利益集团的活动造成的,而不是美国新政府的政策直接导致的。 (3)当时中美关系中的主要亮点是中国政府的对美政策,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一方面,对于美国方面的霸权主义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0年美

国人权报告》;另一方面,对中美关系中出现的一般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冷静处理、积极沟通的态度。在布什就职之后,中国方面派出前任驻美、加大使和现任高级官员等数个代表团访问美国,向美国新政府阐明中国政府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总的效果是好的。钱其琛副总理于3月18日至24?日对美国的访问,对于加强中国政府与美国新政府的交流与信任,对于稳定中美关系,更起到了积极作用。 2.撞机事件发生后,中美关系进入第二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美国政府对撞机事件态度强硬,而且立场出尔反尔。此外,美国政府在4月?24日出台一揽子武器售台计划,4月25日布什本人发表武力保台论,?允许李登辉再次访美和陈水扁再次“过境”,在推进NMD?计划时漠视中国的立场,调整美国全球军事战略并向亚太地区倾斜,巩固美国与亚太盟国的政治、军事联系,加强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凡此种种,都说明布什当局对华政策的敌意和调整幅度比此前人们预计 的要大,中美关系又一次跌到了谷底。 撞机事件后的美方言行集中反映了冷战后美国外交决策中 的两个问题:一是美国的政治家从捞选票的角度出发,过于

中美言论自由的对比 (2)

人权的现代发展研究——中美人权发展之言论自由的对比 1.言论自由的概念和特征 2.言论自由的价值 3.中美对待言论自由态度的差别 4.我国言论自由的发展与瓶颈 摘要: 言论自由一个宽泛而时髦的名词,她内容庞大而繁杂,涉及颇多,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更新着自身的内涵。这样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包含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奋斗和抗争。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如今的民主社会,人们的血和泪大多都是因了她而流。 本文主要是简略地探讨言论自由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谈论其本身的价值。当然本文重点是在中美两国的人文历史和政治背景下去分析中美两国对待言论自由态度的差别,再从这差别之中探讨原因和内在实质。最后结合我国的发展历史来讨论我国言论自由的发展前景及其发展瓶颈。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言论自由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民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几乎人尽皆知,它似乎是一个公理性的东西,是无须解释并且不证自明的。仔细思量,我们就会发现,并不尽然。 马克思曾说:“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由此可见,言论自由对人类自身理性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何其重要的意义。 一、言论自由的概念和特征 如果我们要谈言论自由这一样东西,那最先要做的,肯定是对言论自由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简单来说,即什么是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又称表达自由,即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及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而在近年来,它通常被理解为包含了充分表述的自由,包括创作及发布电影、照片、歌曲、舞蹈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富有表现力的资讯。在我国加入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0条第2款中,就这样表述了言论自由:“人人享有表达自由,该权利应该包括以口头、书面或印刷物、艺术或自己选择之其他方式,不分国界的追求、接受和传播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 由此可见,言论自由是一种“表达”的自由。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言论自由是公民在公共场所发表意见或讨论问题的权利,广义的言论自由则包括出版自由、学术自由、新闻自由等。 表达是一种形式,表达的内容“包括意见、思想、观点、主张、看法、想法、

浅谈当前中美关系

浅谈当前中美关系 2013:中美关系迎来新“窗口期” 2012年对于中美关系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快速发展的一年。中美间一系列高层交往和民间互动都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将成为中美关系的第二个开局之年。对双方来说,能否为未来5-10年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新的基础,不仅对两国,而且对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美中关系将是“3C混合体” 中美建交34年来,双边关系既有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合作、相对平稳的一面。中美关系的发展深受世界总体形势、各自国内政治文化因素的牵制和影响。但也正是在这种碰撞和磨合中,中美关系日趋成熟,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同时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两国能否友好相处,其影响远远超出双边关系范畴,关乎全球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美中关系始终存在明显的特点:一面是合作,另一面是竞争,以前相对保持平衡,但现在这种平衡发生了转移,竞争在上升,在加剧。现在的美中关系就是“竞争共存”。这种态势注定了美中关系将是“3C混合体”,即合作(Cooperation)、竞争(Competition)、碰撞(Conflict)并存。 避免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冲突 美国必须清楚地看到,中国还有很大的崛起空间,美国既无法阻挡,也无法颠覆。因此,最有效的共处方式就是双方在现有合作基础上,继续寻找共同点,探索共同利益的深层内涵。 中国顺利完成了领导人交接,对于奥巴马政府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奥巴马应该抓住机遇,迅速改善美中关系,趁势加强美中关系新的“窗口期”,通过明智的外交战略,减少美中之间的冲突,加强合作,扩大两国贸易和投资。

面临不容忽视的干扰和挑战 就目前形势而言,中美关系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干扰和挑战:一是美国国内政治争斗殃及中美关系,此外,售台武器、西藏、人权等问题仍是中美关系间挥之不去的阴影;二是美中在亚太的战略竞争,中国的快速上升使美国感到其在亚太的领导地位受到了挑战;三是合作中存在分歧与矛盾,中美两国在诸多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合作是维系双边关系的重要纽带,但这些合作并非一帆风顺。 对美中两国来说,努力降低各种负面的政治成本,将是美中关系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管控分歧推进合作是明智的选择 美中两国应建立新的战略对话,将包括更广泛的话题,就合作、关切和分歧进行直接交流,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意图,以提升互信,降低互不信任。中国和美国不可能事事都有一致的看法,包括人权问题和如何对待叙利亚的暴力政治动荡。中美双方应学会如何处理并有效地管理分歧,在出现误解时,开诚布公地解决它,并保持尽可能透明和清晰的交流,与不健康的竞争相比,两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将为两国带来巨大的利益。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

余云辉:中美汇率博弈的分析和对策

作者:余云辉文章来源:乌有之乡点击数:更新时间: 中美汇率博弈地分析和对策(上) 年月日第一财经日报 余云辉 从人民币升值地那一天起,中国财富就开始了国际化地转移:从中国本土转移到海外.人民币加速升值只是加速这种财富地国际转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国央行采取持续加息、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紧缩银根,使得中小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却仍然抑制不了物价上涨地趋势,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人民币快速升值之后,外资地人民币资产一旦选择撤离中国,将更快地、更多地消耗掉中国外汇储备.实际上,人民币地大幅度升值将把中国经济逼进越来越缺乏回旋余地地境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国经济地外贸依存度高达%,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均位居全球首位,海外资本正逐步主导或已主导中国地不少产业,同时,相对应地国内情况是生产和消费结构失衡、环境有所恶化.中美汇率博弈正在中国经济最易于受攻击地情况下拉开了序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美地汇率和货币政策博弈本质上是一场国与国之间地财富再分配之争.美国实行弱势美元政策、持续降息、推动人民币升值,其目地是将中国民众积累起来地财富转移走,并通过温和乃至动荡地方式,逐步削弱中国经济地核心竞争力.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然而,我们目前地货币和汇率政策对此似乎没有清醒地认识.如果我们被动地契合美国开出来地政策清单,而不是基于对中国价值立场地清醒认识,选择主动、针对性地措施,保卫国家地经济安全和经济成果,如果货币和汇率政策不是从开放地、系统地角度重新评估目前地国际和国内经济局势,从而牢牢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地主导权和主动权,那么,中国将非常被动.这样地案例在南美、日本和东南亚地金融危机中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加速升值将产生严重后果 中国位居世界第一地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已成为国际游资地猎物.它让国际猎手们感到极度兴奋.其实,从人民币升值地那一天起,中国财富就开始了国际化地转移:从中国本土转移到海外,主要是美国.人民币加速升值地政策只是加速这种财富地国际转移,并没有解决中国面临地其他问题.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事实上,中国央行客观上在配合着美联储地货币政策.与美联储地货币政策相反,中国央行对应地货币政策是升息、人民币升值、紧缩货币.中国地货币政策在美元地攻势之下疲于奔命,丧失了货币主导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美央行之间政策客观上契合地结果是:美国通过持续降息、美元贬值甚至宣称无限量地提供美元,正逐步消化次级贷款危机,维持物价基本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快速恶化;而中国正好相反,中国央行采取持续加息、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紧缩银根,使得中小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却仍然抑制不了物价上涨地趋势,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面对通胀压力和严重地经济结构失衡,某些舆论仍然在进一步呼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地升值.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笔者认为如果继续采取加速人民币升值、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简单机械地加息等调控政策,将会导致中国地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加速升值会使预期加大 中国经济目前地外贸依存度高达%,在世界主要国家中首屈一指.年底,官方公布地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并且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市场.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浅析尼克松时期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浅析尼克松时期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摘要:中国台湾地区曾被日本强占,抗日战争结束后回归中国,內战后由国民党军队占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插手台湾问题,鼓吹“两个申国”,以中国台湾地区来制约大陆。尼克松上台后,开始着手改善中关关系,先通过第三国家通气,到基辛格两次秘密访华,最后1972年尼克松正式访华,签署了《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迅速发展,走上了正常化道路。但与此同时,在中关关系申最核心的台湾问题上,美、中各自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竭力保护各自的利益。美国在与中方取得突破后,与中国台湾地区却依然保持密切的联盟关系。 关键词:中国台湾地区;中美关系;共同防御条约;联合公报;尼克松;基辛格 一、中国台湾地区的历史问题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将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政府根据1943年12月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以中美英三国首脑名义发表的《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于1945年9月4曰宣告:中国政府将根据有关协议,接受治理台湾地区全境及澎湖列岛。10月25日,中国政府派军政人员到台湾接受曰军投降。以此为标志,日本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占领彻底结束,从1943年的开罗会议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收复中国台湾地区的整个过程中,美国政府不仅从未提出过异议,而且积极主张将台湾归还中国。 1946年,中国爆发全面内战。辽沈战役结束后,美国看到国民党的彻底失败已无可挽回,便开始认真考虑未来中国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的关系。为此美国政府曾作出各种设想,并尝试可能实施的办法,以达到将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分离的目的,但终未得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内部经过再三权衡,决定设法从中国内战中“脱身”,于是宣布美国无意插手中国台湾地区问题。 但到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情势发生了逆转。两天后美国政府宣布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从此形成了美国以武力介入中国内部事务,阻止中国大陆与台湾统一的局势。杜鲁门公开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这是美国在中国台湾地区问题上从准备不介入到重新干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美国支持和援助台湾当局可达到如下几个目的:第一是使台湾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以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上继续孤立中国:第二,使台湾成为包围

浅谈当前中美关系

浅谈当前中美关系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既饱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对平稳的一面。一直以来,中美关系都是中国外交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所以,中美关系的变化,不仅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和平与稳定。 目前中美关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权问题:一方面,美国为了稳固自己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领导位置,与要为其代言,即向别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推销其人权理论,美国当权者这也需要以此来获得国内民众的支持。另一方面,美国出于自己立场已的考虑,在很多方面需要中国的合作,有不得不忽略中国的问题,拖延时间以换得中国得支持。 二,贸易逆差: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相对于外因,内引起主导作用。这个内因,除了“过度消费引起过度进口”以外,还与“美国的市场不够开放和出口不足”有关。第一,面对全球产业结构和全球市场格局的变化,美国没有主动调整过时的贸易战略和政策。第二,面对全球浪潮,美国“害怕与贫穷国家竞争。第三,美联储在较长时期内实行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第四,美国用超额发行的美元纸币大量购买囤积石油和其他稀缺程度较高的物质,加剧了内外需失衡。第五,无节制的对外战争和全球扩张使得美国政府的公共开支不断膨胀。 三,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牵一发动全身,是我们最重要的外交事务,也是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台湾问题。中央处理台湾问题的战略是“使用政治、外交、军事以及其他手段促使台湾一边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现状,为国家的快速崛起赢得宝贵时间。当我国综合国力

简析中美汇率之争

1中美汇率之争解析 1.1中美汇率之争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越来越多地成为经济外交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总量的持续扩大,汇率问题就逐渐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问题: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美国不断以“中国政府操纵汇率,导致中美贸易中美方出现大量赤字”为名,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实施浮动汇率制度,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中国政府则坚持根据既定目标循序渐进且自主地推行市场化取向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其实美国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经初见端倪。早在1994年, 美国国会就曾企图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目的是阻止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尤其是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 积累了对美国大量的贸易顺差,于是在2003年2005年间, 美国国会再次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挑起争端, 指责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是造成美国对中国大量贸易逆差的原因。此后,我国央行于2005年7月21 日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比价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自此,我国开启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代。自此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已累计高达近22% ,但是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却未见明显缓解。随着2007 年8月美国爆发次级债危机并迅速演近年来,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争锋不断升级,以至于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最敏感话题之一。对此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决策的战略考量是相当复杂和周密的。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采取咄咄逼人策略的真正原因,是美国人认为人民币“被人为的”低估从而造成了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和国内就业岗位被中国挤掉。人民币汇率在中美关系中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中美关系的互动和演变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 1.2中美汇率之争的深层原因分析 目前,中美汇率交锋的分歧在于人民币币值的确定上,面对美国和其他地方的许多决策者和经济学家宣称,中国人为地将其货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在低水平,使得出口商品更廉价并使中国在全球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由于中国拒绝了要求其重估货币的呼声,并宣称任何向其施压的努力都将适得其反,进而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因此,以下将从五个角度剖析中美汇率交锋的深层原因: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存在至今与美国干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是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外部障碍。。围绕台湾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在不同时期对台湾政策的变化,从而揭示出美国干涉台湾的目的以及导致中美关系不能完全正常化的原因, 并对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方针以及中美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进行阐述和剖析。中国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有利于维护亚太 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统一 1945 年,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台湾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采取了扶蒋反共政策, 遂为今后中美两国之间对立埋下隐患。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与斯大林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从而挫败了美国分裂中苏关系的阴谋。中美两国关系也随之更加恶化。 进入21世纪后,中美关系虽时有波折,但仍保持着向前发展的势头。台湾问题作为中美之间最重要、敏感的问题,仍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回顾历史,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在美国插手作用下形成的,美国坚持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这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而干预台湾

问题,目的是从在亚洲战略利益出发。早在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就看到了台湾对美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他曾提出:美国要在亚洲有所作为,必先控制台湾。因而就此形成迄今为止美国历代决策人的一致见解。麦克阿瑟更把台湾称作“一艘航空母舰”。可以说,控制了台湾就可以对中国和亚洲的战略安全造成重要影响。另外,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资本快速涌入台湾,此后,从经济利益方面增加了对台湾的控制。同时为美国在东南亚的海外贸易开通航道,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利益不断向亚太地区拓展。意识形态的影响。美国是个意识形态非常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是左右美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五、六十年代,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力量在二战后的迅速发展,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为洪水猛兽。对中国实行了封锁、孤立、包围政策,且把台湾作为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政策的重点,在远东反共、反华的基地。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一些具有冷战思维定式的美国人又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视其为对手,硬要把中国塑造成“假想敌”,主张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美国部分人认为,美国靠扩大自己的意识形态赢得了冷战,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应以传播美国民主为对外战略宗旨,以保持美国的霸主地位。而台湾则是他们眼中“民主”的一个典范,企图以此瓦解中国的社会主义。“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人们都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开始兴起了“中国威胁论”,即“中国军事威胁论”; “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全面危机论”;还有以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书为代表的中国“儒家文明威胁论”等等,他们认为一个强大的中国必然会威胁到美国。因此,要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而台湾问题是遏制中国的一张好牌。如果美国能把由台独而引起的台湾海峡紧张局势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则不仅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