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描述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

3?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情感目标

1 ?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 ?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细菌和真菌的个体虽不及动植物高大,但它们在生物圈中却几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已有的生活常识思考几个问题一一

①家里吃剩的饭菜存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变酸,这是什么在作怪?

②橘子或面包存放久了,表面会有一些毛状物,为什么?

③腐烂的树枝上会长出一些木耳,木耳实际上是哪种生物?

④现代社会,啤酒是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你知道它是用一种叫酒曲的霉菌制出的

吗?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土壤、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外,甚至寒冷的极地和很热的温泉中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菌落的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用肉眼看到单独存在的细菌、真菌吗?

真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多细胞的,一类是单细胞的。像蘑菇、木耳这些是属于多细胞

的大型真菌,比较高等。单细胞真菌低等,个体也比较小,用肉眼很难看到。当家里的面包、馒头或

橘子等放久后,我们却能看到它们发霉了,霉菌个体微小,为什么我们又能看得到呢?

2、菌落的概念

因为数量多,所以聚在一起的时候目标就大,所以我们可用肉眼直接看到。像这样的,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产生许

多个体,形成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集合体,我们将其称为菌落。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变质或发霉的现象,这实际就是细菌或真菌不断增殖的结果。

3、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

请同学们观察、对比、总结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有什么不同,完成下表:

----- C接种后的培养皿尽量放在实验室的培养箱内,为了观察和记录的方便,也可自己带回培养皿,但要放在温暖的室内。

学生自学P68-69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讨论、完成课本69页的讨论题:

①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②第3条提示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③通过各组的交流,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

④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的情况是哪一种?为什么?

⑤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哪些基本条件?

通过讨论,得岀以上问题的答案:

①因为可以将里面的细菌或真菌的抱子等杀死。目的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②接种

③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境中分布的多少不同

④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的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经高温灭菌后一直密封的培养皿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⑤因为灭菌后一直处在密封状态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是: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通过探究,你认为什么样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含量较多?

1、细菌和真菌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无处不在。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到处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科学家还发现,在寒冷的极地,在很热的温泉中,甚至

在深海火山口等极端特殊的环境中,也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可以说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

分布最广泛的生物。

2、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里细菌和真菌的含量较多。

板书设计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的分布

一、菌洛

二、细菌或真菌的培养

1、一般方法步骤: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2、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

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等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说课稿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说课稿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从宏观上介绍细菌和真菌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培养基上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同细菌和真菌分布广,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习接种和对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了基础。教育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学会与人的合作与交流。 4.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5.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四)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做好观察记录。 二、说教法 以观察、自学讨论法为主,辅以讲授、演示、阅读等法。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三、说学法 通过观察,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有关细菌和真菌菌落分布特点的知识,使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进行探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提示帮助本组设计完善的方案,最后组织各小组汇报交流方案。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提前一个课时布置探究实验,让学生设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方案,鼓励学生提出多种不同的方案,并进行小组分工。设计实验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实验。对本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初步的小结,得出初步结论。 (二)、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等相结合。 (三)、教学步骤: 导言观察讲述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总结练习 (四)、板书设计: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描述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 3?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情感目标 1 ?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 ?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细菌和真菌的个体虽不及动植物高大,但它们在生物圈中却几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已有的生活常识思考几个问题一一 ①家里吃剩的饭菜存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变酸,这是什么在作怪? ②橘子或面包存放久了,表面会有一些毛状物,为什么? ③腐烂的树枝上会长出一些木耳,木耳实际上是哪种生物? ④现代社会,啤酒是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你知道它是用一种叫酒曲的霉菌制出的 吗?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土壤、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外,甚至寒冷的极地和很热的温泉中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菌落的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用肉眼看到单独存在的细菌、真菌吗? 真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多细胞的,一类是单细胞的。像蘑菇、木耳这些是属于多细胞 的大型真菌,比较高等。单细胞真菌低等,个体也比较小,用肉眼很难看到。当家里的面包、馒头或 橘子等放久后,我们却能看到它们发霉了,霉菌个体微小,为什么我们又能看得到呢? 2、菌落的概念 因为数量多,所以聚在一起的时候目标就大,所以我们可用肉眼直接看到。像这样的,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产生许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日常现象的观察,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菌落实物,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形态。 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3.探究实验的设计并实施实验的过程。 难点: 1.如何确认培养基中的菌落类型及描述它们的特点。 2.探究实验的组织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夏天,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些现象:吃剩的馒头长出黑色的毛,水果容易腐烂,隔夜的菜有股谡味等。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吗?要想解开这个谜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教学引导及点拨 同学们,你们对细菌和真菌了解有多少啊?比如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呢?细菌和真菌在哪里啊?我们是如何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啊? (学生发言) 老师:是的,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确实很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肉眼才能看到。那么,这个集合体叫什么呢?如何培养细菌或真菌呢?(板书:菌落的概念) 互动1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66页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培养细菌和真菌要用到什么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土壤”) ②.怎样配制培养基? ③.什么是接种? 回答非常好,你们想一想,在接种之前,我们把配置好的培养基应该 如何处理,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 接种后,应把培养基放在什么地方培养? 看来对于培养微生物并不那么简单,但大致过程是相同的。 配制培养基f髙温灭菌,冷却f接种f恒温培养 互动2 观察菌落(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 ①.细菌的菌落大小如何?颜色怎样?(细菌的菌落较小,呈白色。) ②.你认为细菌的表面怎样?光滑黏稠,还是粗糙干燥?(有的光滑黏稠,有的粗糙干燥。)

初中生物《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能够分辨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4)知道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菌落就是由一个__________或_________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的菌落比较:细菌菌落比较_____,表面_________或___________; 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________。真菌中的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_______状、_________状或_________状,有时还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不同的颜色。 3.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首先是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_________,然后是对它和用具进行__________,在它冷却到室温后进行________,最后是对接入细菌或真菌进行恒温_____________。 4.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有的还需要或一定不需要_________。 【课内探究】 1.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端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了什么问题? 2.炎热的夏天,为什么食物容易腐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鞋就容易长霉,这是为什么? 【拓展提升】 四川的泡菜很有名,味道酸,能增进人的食欲。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请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 【效果评价】 1.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 A、面积比较大,呈绒毛状 B、面积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 C、面积比较大,呈蜘蛛网状 D、面积比较小,表面絮状 2.“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封好”过程中相当于细菌培养的哪一个步骤( )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郯城三中个人备课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 八年级生物备课组 主备人鲁文兰课型新授 验收结 果: 时间2011年11 月7 日 分管 领导 课时1课时第11周第1 课时总第2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 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4. 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5.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比较的能力及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细菌和真菌培养熟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归纳出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3.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中探究方案的制定,经验交流后能够正确地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1.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探究实验的观察记录; 2.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菌是生物圈中分布最广泛的生物。在自然界中,只有少数的 细菌、真菌对人类、动物、植物有害,而大多数的细菌和真 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实施探究方案: 小结(教学反思)探究实验和比较归纳充分结合。在从宏观上观察菌落时,引导学生及时地归纳细菌菌落 和真菌菌落的特点;同学们在展示实验结果时,教师和其他同学不断质疑并加以补充,及时地归纳总结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板书设计: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附表: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完整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 设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北京市十一学校邢凤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培养菌落实物、培养基(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高温灭菌)、发霉的橘子、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实物、无菌棉签,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

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which》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1470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2.一支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入手,再通过马桶和手机比较,发现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二)菌落的观察 通过资料我们知道手机上的细菌数量可能要比马桶的还要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否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如果做实验,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会对此提出很多的疑问如“细菌太小,看不见”“数量太多,没办法计数”“如何取细菌?”等。教师展示电子扫描电镜下依次放大7万倍后的钉子表面的细菌,让同学们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而它们数量之多、个头之小的确成为我们实验中遇到的大难题。如何能让我们用教室现有的条件就可以进行探究呢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它们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发霉、腐败食物上的黄点或霉点。教师展示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的图片,这些培养基上呈乳白色的不同大小的圆点就是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真菌会不断地进行分裂生殖,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1 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亿个的个体。 每两个同学一组,教师给每组准备一个已经接种并培养好的培养皿,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参照教材,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区别并完成表格。 2.判断提供的实物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种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学习重点: 1、检测不同环境种的细菌和真。 2、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菌和真菌的分布学习难点:检测不同环境种的细菌和真菌预习案一、预习提纲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是怎样的 2、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 1、菌落就是由一个或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看图5-40填空,细菌的菌落比较,表面或。 3、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 4、真菌中的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状、状或状,有时还呈现出、、、、等不同的颜色。 5、从菌落的、和可以大致区别细菌和真菌。 6、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首先是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然后是对它和用具进行,在它冷却到室温后进行,最后是对接入细菌或真菌进行恒温。

7、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有、和,有的还需要或一定不需要。 【展示交流】 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 【合作探究】 1、养鸡场的饲养员为什么要穿白大褂,农民伯伯给散养的鸡喂食为什么不穿白大褂? 2、为什么培养用细菌时选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在培养细菌时,没有想好如何具体工作,为什么不要打开灭菌后的培养皿? 3、为什么要准备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4、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为什么要放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5、四川的泡菜很有名,味道酸,能增进人的食欲。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请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检测案 一、课堂检测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能够看见的集合体被称为()A 真菌 B 细菌 C 菌落 D 菌痕 2、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A 面积比较大,呈绒毛状 B 面积比较小,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北京市十一学校邢凤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培养菌落实物、培养基(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高温灭菌)、发霉的橘子、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实物、无菌棉签,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which?》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1470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2.一支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入手,再通过马桶和手机比较,发现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二)菌落的观察 通过资料我们知道手机上的细菌数量可能要比马桶的还要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否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如果做实验,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会对此提出很多的疑问如“细菌太小,看不见”“数量太多,没办法计数”“如何取细菌?”等。教师展示电子扫描电镜下依次放大7万倍后的钉子表面的细菌,让同学们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而它们数量之多、个头之小的确成为我们实验中遇到的大难题。如何能让我们用教室现有的条件就可以进行探究呢?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它们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发霉、腐败食物上的黄点或霉点。教师展示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的图片,这些培养基上呈乳白色的不同大小的圆点就是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真菌会不断地进行分裂生殖,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1 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亿个的个体。 每两个同学一组, 教师给每组准备一个已经接种并培养好的培养皿,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参照教材,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区别并完成表格。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2.判断提供的实物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通过教材的阅读和真实菌落的比较,同学们基本上能够区分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明确可以通过菌落大小、表面形态、颜色等综合分析菌落的类型。明确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集合体。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甘敏仪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联系日常现象,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菌落实物,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三)情感目标: 1.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的形态。 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3.设计并实施实验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1.如何确认培养基中的菌落类型及描述它们的特点。 2.探究实验的组织教学。 四.教学方法: 观察、探究和启发相结合。 五、学法指导: 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讨论、分析、综合→师生总结 六、课型:新授课 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片段;歌中提到一种我们最喜欢吃的生物是什么?蘑菇是植物吗?蘑菇是动物吗?那么,它究竟是什么生物呢?再请同学们观看图片。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吗?要想解开这个谜,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讲授新课: 同学们你们对细菌和真菌的了解有多少呢?是的,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确实很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肉眼才能看到。那么,这个集合体叫什么呢?如何培养细菌或真菌呢? 互动1 学习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菌落的概念及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菌落:指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培养的一般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6页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怎样配制培养基?

《真菌》教学设计

《真菌》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fungi

《真菌》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 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 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 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 打印。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本章 第一节内容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内容是《细菌》,通 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并 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 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 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所以本节 教学充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 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设计思路

1 知识目标 a、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 b、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1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霉菌和新鲜蘑菇及蘑菇的营养菌丝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说出蘑菇和霉菌的营养方式,描述霉菌的形态结构。 重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真菌。 3、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

初中生物教案细菌和真菌

初中生物教案---细菌和真菌 第一课《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教案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教案策略 在本节教案一开始,教师应该让学生交流一下对以下问题的看法:“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细菌和真菌在哪儿?”“我是怎样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的?”通过学生的发言, 教师就能够了解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细菌和真菌方面知识的情况。 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或教师培养的菌落实物,阅读有关的文字材料,让学生知道如何从不同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知道如何在培养基上区分它们。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之前,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培养细菌和真菌所采用的方法,知道生物技术在探究活动中的应用。 如何去研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呢?教师可以利用课文

创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课上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设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方案,鼓励学生提出多种不同的方案,并对实施方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在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讨论,同时建议全班各组选择的环境尽可能不同,以保证探究实验的结论更接近事实。教师要关注各个小组的观察情况,在实验结束后,要利用课上时间让各个小组交流对细菌和真菌分布特点的研究成果,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注意到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下的细菌和真菌 探究讨论 1.因为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实验前不要盲目打开培养皿,以防止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落在培养基上。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目的同样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2.提示4中的操作相当于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 3.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境中分布的多少不同,如手、硬币上附着的细菌和真菌较多。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导学案精品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导学案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 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4. 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5.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比较的能力及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细菌和真菌培养熟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归纳出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3.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中探究方案的制定,经验交流后能够正确地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1.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探究实验的观察记录; 2. 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培养的不同形态的菌落、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枝、蘑菇、足癣和背癣的图片、实物投影仪、培育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琼脂、培养皿、 烧杯、牛肉膏、蛋白胨、酒精灯、吸管、三脚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等)。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枝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下列问题: (1)馒头存放时间久了为什么会长“毛”? (2)腐烂的树枝怎么会长有木耳呢? (3)营养丰富的牛奶和米饭为什么变质了?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食物变质、物品发霉等生活经验,尝试回答: (1)存放久了的馒头会长出“毛”,这是真菌中的霉菌; (2)腐烂树枝上长出的木耳实际是真菌; (3)牛奶和米饭变质了,这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在作怪。 师生达成共识:自然界广泛分布着细菌和真菌。由此导入新课。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在生态系统中和___被称为分解者。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1 .感知细菌、真菌的存在(阅读P66第一自然段) 在我们的身边广泛分布着细菌与真菌,如蘑菇属于______,衣物食品上的霉和水果上长的“毛毛”都属于真菌中的_______,在我们的体表与体内以及周围环境中还有数不清的肉眼看不见的________。 2. 区分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阅读P66~67,并观察图形) 三、精讲点拨精练提升 (三)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阅读P68~69,讨论与交流) 3.下面是某同学“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或真菌”探究时,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请分析回答: ①把甲乙培养皿放到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②将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制成培养基 ③把培养基装入甲乙两培养皿中进行高温灭菌④用无菌棉棒蘸取池水、土壤或手心等处,在甲培养基 上轻轻涂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4.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1470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2.一支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入手,再通过马桶和手机比较,发现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二、菌落的观察

通过资料我们知道手机上的细菌数量可能要比马桶的还要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否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如果做实验,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会对此提出很多的疑问如“细菌太小,看不见”“数量太多,没办法计数”“如何取细菌?”等。教师展示电子扫描电镜下依次放大7万倍后的钉子表面的细菌,让同学们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而它们数量之多、个头之小的确成为我们实验中遇到的大难题。如何能让我们用教室现有的条件就可以进行探究呢?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它们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发霉、腐败食物上的黄点或霉点。教师展示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的图片,这些培养基上呈乳白色的不同大小的圆点就是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真菌会不断地进行分裂生殖,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1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亿个的个体。 每两个同学一组, 教师给每组准备一个已经接种并培养好的培养皿,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参照教材,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区别并完成表格。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2.判断提供的实物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通过教材的阅读和真实菌落的比较,同学们基本上能够区分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明确可以通过菌落大小、表面形态、颜色等综合分析菌落的类型。明确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集合体。 设计意图:以探究验证手机上的细菌是否要比马桶上的多为切入点,让同学们认识到要想了解细菌和真菌,首先要了解如何观察它们。再通过教材中文字资料和实际菌落的比较,让同学对于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一个直观准确的认识。 三、细菌和真菌的培养一般方法 细菌和真菌通过不断的生长和繁殖,从单个细菌或真菌长成菌落。教师展示发霉的桔子实物,而霉菌能够生长,就是因为橘子为其生长提供了所需的条件。而在实验室中,则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为其生活提供营养物质。教师介绍培养基的配制原料,即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等,这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活提供营养物质,并且琼脂是一种极不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能够保持培养基的形态,易于观察。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仅有培养基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就可以培养出细菌和真菌了吗?学生认识到除了微生物生活所需的营养条件外,适宜的温度和环境等其他条件的适宜也是必须的。因此我们一般要将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放在

八年级《细菌与真菌的分布》 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详案 教学课题: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课程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会描述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二.能力目标: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探讨问题能力,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 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2min 师:上课! 同学们好,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的相关知识,动物和植物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可能在同 学们的印象之中自然界只有动物和植物这两类生物,其实 不然,自然界中除了植物和动物之外还有其他类的生物,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然界中的另一类生物真菌和细菌。(板书) 图片展示 创设情景 3min 师:可能大家之前已经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细菌的相关知识,只是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是真菌大家可能觉得会很陌生,觉得 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管是细菌还是真 菌,,在我们生活中都是是很常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几张图片,大家在观看图片的时候仔细观察,注意细节。(播放PPT)师:大家第一张图片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现象? 生:受伤的手臂和感冒 师: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在大家进行运动的时候不小心就会很容易受伤,在我们受伤以后如果处理不当伤口就会发炎 甚至是伤口化脓,这些都是因为细菌所引起的,所以在我们受 伤后要对伤口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严重的时候我们甚至还需 要打预防针,防止伤口感染细菌,右边的这张图片呢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感冒,可能大家之前一直以为只有病毒性感冒,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学习目标: 1、知道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以及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 2、培养细菌和真菌,提高动手能力,认真观察菌落,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科学的制定探究方案,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科学性。 重难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培养细菌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的人得了痢疾,你知道是什么引起的吗?现代社会,啤酒是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你知道它是用一种叫做酒曲的霉菌制出来的吗?再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准备的(展示长 毛的苹果、发霉的馒头、变质的牛奶)。 这些现象都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看来细菌和真菌在我们身边还真是无处不在! 二、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教材,结合刚才观察到的,采用对比方法,思考下列问题: (1)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在大小、形态、颜色上有什么区别? (2)请总结一下,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可以分为那几个步骤? 2、参照课本,各小组讨论设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方案,看哪个小组设计得更加合理! 你想要检测的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做出你的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制定计划: (1 )贴标签:将两套培养皿贴上标签,编号为1号、2 号;

(2)接种:1 号培养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号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恒温; (4)观察记录。 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问题: (1)你如何说明细菌和真菌是分布广泛的生物?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三、拓展创新 1、生活中常有人用盐腌蔬菜,也有人把肉挂在室外风干,这样存放时间会长一些,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2、你见过泡菜坛吗?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四、网络构建(我当老师,我来总结!)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看见的集合体被成为() A、真菌 B 、细菌C 、菌落D 、菌痕 2、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 A、面积比较大,呈绒毛状 B 、面积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 C面积比较大,呈蜘蛛网状、面积比较小,表面絮状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人教版初二 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用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2.学会观看培养基中细菌和真菌菌落同时能够用语言描述其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提高实验能力、观看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推理、判定,从而提出假设并去证明这种假设正确与否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围绕探究目标、设计实验、预备器材、物品及实际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依照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分析、判定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设计并实施实验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谈话法 ●教具预备 1.教师预备: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差不多高温灭菌〕、无菌棉棒、放大镜、标签纸、透亮胶带。 2.学生预备:课余查找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用谈话式教学法与学生共同简要复习上节课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具体活动如下 〔师生活动〕 教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细菌和真菌的一些知识,你们能简单回忆一下吗? 学生:细菌专门小,用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看到。 学生:细菌繁育专门迅速,它们繁育后就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学生:细菌的菌落专门小,它的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学生:真菌有大型的类型如蘑菇,也有用肉眼看不到的酵母菌和霉菌。 学生:真菌的菌落一样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常形成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落。 学生:真菌菌落还能出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教师: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把握得专门牢固,上节课安排了你们课余分小组去不同地点接

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说课稿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第四章第一节。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该章的要求是学生能够描述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同时倡导学生掌握培养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科学方法。用培养基培养细菌和真菌菌落,是认识细菌和真菌的一项重要方法。教材中对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内容没有直接讲述,而是通过“探究实验”由学生亲自体验。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细菌和真菌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无处不在,从而更深的认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习接种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体验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一定基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将涉及的“菌落”“培养基”和“接种”等重要的生物术语会起到铺垫的作用。这一节也对下面学习细菌和真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与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养成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引发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和真菌培养的实验操作,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条件。 只有掌握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操作过程,才能理解和掌握细菌和真菌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说教法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态,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 2、通过学生介绍,分析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操作过程,尝试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3、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 4、根据所学知识,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阐述自己的论据,培养相关的科学素养; 5、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2、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课前准备 1、变质的水果等食物、发霉的食物、感染细菌和真菌的花卉 2、生长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平板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实物 3、空白培养基以及配置培养基所需要的药品; 4、放大镜 5、有条件的可配备实物投影仪 6、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兴趣小组,进行配置培养基和培养菌落的实验 教学设计 本节教学分为两课时。 课时一: 课时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教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存在很多细菌,可谁也没有真正看见过。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它们太小了,要用显微镜看。 教师:在我们的生物小组里,同学们却用肉眼观察到了细菌的生长。他们是怎么看到的呢?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一下: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首先,我们看到的不是细菌,是细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菌落。 我们先制作了培养基。我们把牛肉膏、蛋白胨、盐、琼脂和水加热混合, 教师:对不起,打断一下。哪位同学能分析一下,培养基里为什么需要牛肉膏? 学生:牛肉膏应该是营养物质。 教师:还有什么成分属于营养物质吗? 学生:蛋白胨、盐, 有的同学提出琼脂,在同学中引起了争议。经过阅读课本和兴趣小组同学的说明获得了答案。 学生:琼脂是凝固剂。 学生继续汇报:配置好培养基后必须高温灭菌,否则细菌就长得到处都是了。灭菌后趁热分装在培养皿和试管中,试管和培养皿也要灭菌。等培养基凝固后,我们将其暴露在空气里,细菌就落到培养基上,这是接种。然后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到温暖的培养箱里培养,细菌就大量繁殖形成一个个菌落。 教师:为大家展示学生们培养的细菌和真菌菌落,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菌落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的光滑,有的长了很多毛,有的凹凸不平,有的是绿色、黑色、米色、黄色等。 教师:根据课本中的描述,你能从菌落形态、大小和颜色区分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吗?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指认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那么在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细菌真菌比较多呢?各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设计实验方案,限时5分钟,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方案,同学们投票选出最感兴趣的选题,中选的小组将从老师这里领取两个配置好的培养基,继续进行自己的探究实验。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投票评选最有科学性的、最吸引人的实验方案。 教师:虽然这一次我们只有三个小组获得了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但其他同学可以利用自己家里现成的材料来培养细菌和真菌。下节课希望大家都能参与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 课时2: 教师:上节课后同学们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分别进行了实验,下面就请同学们将实验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进行简短汇报。 学生:我们比较了厕所和食堂空气里的细菌。实验方案是:准备两个同样的培养基,一个放在厕所中央的地面上,一个放在食堂中央的地面上,打开盖暴露在空气中三分钟,盖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