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

底、不坚决,只要统治者对其不太苛刻,能保持其现有的经济地位就知足常乐了,老子的哲学正是反映了当时这个阶层的要求和愿望。

老子是周王朝的史官,通晓天文星象历史文化知识,知道冬至夏至的周期,知道岁星约十二年一循环的规律能准确推算朔日认为天道并非高远莫测,在其着作中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和辩证法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同时老子还吸收了很多农业医学方面的经验如“治人事莫若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专气致柔”等。

史官出身的老子具有当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看透了奴隶制的腐朽和给农民小私有者带来的灾难,他反对奴隶制的典章制度、礼乐文化,也攻击这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上帝、鬼神宗教迷信思想。老子无神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产生是当时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反映农民小私有者的利益的老子地打击旧势力反对奴隶主阶级旧思想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

1.2老子学说概述

老子的学说见诸《道德经》即《老子》一书里。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老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道是什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就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恍惚”,也就是“无”。所以他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把这种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对我国的文化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儒家学派能够与道家学派齐名。由他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意义深邃博大,内涵极为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主张、社会理想、军事谋略等各个方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这是他的天道无为思想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反映。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道经常是无为的,但没有哪一件事不是它干出来的。他主张统治者要“无为”,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同时也使“民无知、无欲、无为”,这样才能使天下安定,政权巩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他反对儒家的“仁义”,同时也反对采用严刑峻法统治人民,认为“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警告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大家都过着简单的原始生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种违背历史发展、企图把历史拉回倒退的想法。

1.3对《老子》一书的认识

《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

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第二部分: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内容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其中的辨证法思想,更是《道德经》中的精髓,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提出了一系列颇为独特的观点,诸如对立转化、柔弱胜刚强、大成若缺等。这些观点都包含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2.1关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思想

关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下文凡引《老子》,只标章节)。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虽然老子已具有了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思想,但他还没有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包含着发展。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即认为万物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再如,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所谓“周行而不殆”,就是循环运行的意思。显然,老子还没有认识到事物在运动变化中会产生新质,会出现质的变化,并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苛求于老子,因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直观的,这是由那个时代的思维水平所决定的。

2.2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下、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他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有、无本来是矛盾的,但老子认为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比如车轮,它就是辐、毂(“有”)与毂中间的空洞(“无”)的统一体;正是因为有车的空处,才有车的功用。事物是这样,人又是如何的呢?他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二十七章)这就是说,善人是恶人的老师,恶人固然应该向善人学习,但善人也应该从恶人那里吸取教训,虽然善人很聪明,有时也会迷失方向。

2.3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二十章)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例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我表现的人反而不得自明;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

中的种种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老子不仅认识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还猜测到了在矛盾转化中的某些变化过程。如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在此老子以树木的生长变化、高台的修筑、千里的远行等等为例,说明了事物的变化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还包含着一个逐渐的质变过程。老子还将矛盾转化的思想应用于人生,说明人应该如何处世。如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七章)老子告诫人们,要效法天地,遇到利益把自身置之度外,而自身却能安存;自己不自私,反而能够成私。

总之,老子运用矛盾转化的辩证观点,提出了一套处世哲学。不论我们如何去评价这一套处世哲学,都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甚至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实践性。”

第三部分:老子中的辩证法的核心

我认为,老子中的辩证法概括起来有两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1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一切都处于变迁之中,没有永恒的东西;而所有的变迁又都是朝着本身的对立面,这是“道”作用的结果。

老子不但提出了对立转化的观点,还指出对立转化是一切事物的永恒规律的观点。在《道德经》第二章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熟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老子在这两章中列举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损益、祸福,告诉世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对立面都包含在事物内部,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关系中产生。既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一正一反,彼此互化。

老子认为,事物如果过分强盛,甚至暴烈,那就一定转到反面,一定灭亡。二十三章:“故飘风不崇朝,骤雨不崇日,孰为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暴风骤雨,短时间就过去了。过度的强盛好比暴风骤雨,即将衰亡。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由此可以得出:老子认为强盛是有限度的,超越这个限度,事物就会灭亡。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教父。”他还运用事物对立转化这条自然规律提出战胜对手的方法:让对手过分强大,自然衰退,就易于战胜。具体见于第三十六章“将欲擒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有意的纵容,有意的放任,任其强大,任其骄横,趁其不易,攻其不备。

既然有物极必反,那么就有延长事物存在的方法。老子运用“反者道之动”而提出延长事物存在的方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四十四章:“事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三十三章:“不矢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有生必定有死,只能求得死而不朽。由此推知:老子也再研究如何保持事物不转化,并提出不超过限度,知足知止,就可以长久;但同时提出保持不转化也只能是暂时的。可见,老子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并总结出了“反者道之动”这一观点。

3.2弱者道之用

弱者道之用:一切柔弱的事物都会发展壮大,都有可能战胜强大的对手:这是“道”作用的结果。

老子的“弱者道之用”这个观点包含了以弱胜强的战略发展观和“以柔克刚”的战术策略观。三十六章:“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可见老子提出只有最深刻最聪明的人才懂得柔弱胜刚强。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说明生命与正在成长的事物是柔弱的,并认为柔弱是生命的一个特点:具有生命才有柔弱;丧失生命,表现为刚强。

老子着重说明了“柔弱”能胜刚强的原因是“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这是自然辩证法的观点。老子从人类和草木生存现象中,归纳出一条普遍原理:成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但有生命力,因为最终会强大起来,是“处上”的。“弱者道之用”,符合“道”的弱者就会战胜强者。接近死亡的东西是坚强的,但失去生命力,而实际上是脆弱的,是“处下”的。

在这里,柔弱与坚强,“生之徒”与“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在起作用。坚强的东西,生机正逐渐失去,所以居于下降地位;柔弱的东西,正在生长发展,所以居于上升的地位。这是老子对生命发展的深刻认识,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矛盾斗争发展过程和结果的一种规律性总结,是老子以弱胜强的略战发展观。

对待强大的敌人,不要硬碰硬,而要采取“以柔克刚”:这是老子在社会生活中,处理矛盾斗争的一种策略的考虑,是老子以弱胜强的战术策略观。七十八章以水为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天以易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是最柔弱的,但柔弱的水可以穿凿岩石,能够在最坚强的东西里穿来穿去,滴水穿石,天长日久,水可以冲垮拦阻它的河库堤坝。这是老子举出的柔弱胜刚强的最典型的例子。

3.3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当时重大社会变革的客观、深刻的反映。

第一,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而不孤立的矛盾统一体,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矛盾统一的观念基本明确。

第二,老子说:“反者,道之动”,事物无不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初步揭示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而主张贵柔、守雌(拙),贵自然,反对刚强和进取。

第三,初步认识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六十四章)。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六十三章)。明确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又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说明质变后的新质的情况。

但是老子的辩证法脱离条件讲转化,把转化看成是绝对的,因而注重柔弱,反对人的进取、反对人的主动性的发挥,难免产生一些消极性。同时还过分强调矛盾对立面的统一忽视矛盾对立面的斗争性,走向了相对主义,而庄子正是沿着这条道路发展的。

第四部分:老子辩证法小结

总的说来,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第五部分:老子朴素辨证法思想局限性

古语有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如荀子批评老子那样:“老子有见于屈,无见于伸。”(《天论》)老子的朴素辨证法虽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

第一:老子认为向对立面转化是个普遍的现象,是没有条件的,不是人所能决定的,这个规律性现象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他提出“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即认为:既然祸福、好坏、强弱、美丑是不可避免的,都要向对立面转化,那就没有必要为任何目标而争。用不着思索奋斗,安于现状,听天由命,这就走向消极的宿命论和循环论。这是一种消极朴素辨证法思想。

第二:老子的认识论中关于“动”与“静”的认识是错误的。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唯物辨证法认为静是相对的,动是

绝对的,并且认为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但从二十五章可知老子认为静是绝对的,是万物的根本,认为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就犯了循环论的错误。

第三: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方法是错误的。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方法不是通过矛盾斗争实现的,而是通过矛盾的消解,弱势一方的忍让、“守柔曰强”不争而胜。他认为水的力量,并不是因为它争,而是因为他顺势而下,合乎“道”,做了利于万物生长的善事,因此“万物莫之能胜”。这是主张忍,主张自然而然,不作主观努力。这也是一种消极朴素辨证法思想。

第四:老子辩证法思想中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错误的:老子认为物质与意识是合二为一的,既“道”一方面"寂静无声,清澈无形",另一方面又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精”,是一个时时在在的事物,是合二为一。现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并且二者是分开的。又如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的事情,这显然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是唯心主义的体现,是错误的。

第五:老子关于矛盾双方转化是无条件的观点是错误的。例如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认为二者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现代唯物辨证法指出: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第六:老子提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辩证法观点不符和现代社会的。现代社会所要求人们要善于竟争,要富有挑战精神。既别人强,你最好比他更强。但老子鼓励自损。第四十二章:“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他提出了物体损益相因,前后转化,谦虚者自贬有益,强梁者自逞招损,意在鼓励自损、忍让。第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由此可知老子推崇不争、忍让。这与现代社会不符,是忍让的做法,是错误的观点。

第六部分:综述

总之,老子与任何伟大的学者一样,有他的时代局限性,这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生产力发展非常缓慢的缘故,他所看到的无非是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循环往复。恰好这个时期的社会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动乱频繁,他不可能像近代的历史唯物主义者那样,看到社会进步的前景,所以,他憧憬初民时代(原始氏族社会)的自然、朴实、安静、平等。在我国哲学史上,《道德经》的诞生,影响着自它问世以来的整个中国社会。虽然其中的辨证法思想缺乏发展的观点,还有消极的思想,例如忍让,不争,听天由命等,但这并不影响老子与《道德经》闪烁的光辉。无论如何:老子永远是一位受中华子孙所崇敬的先哲;由他撰写的《道德经》,更是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其意义深邃博大,内涵极为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主张、社会理想、军事谋略等方方面面,是我国一部非常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国粹。

附录:参考文献

[1]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14.

[2]老子[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3]古棣.老子校诂[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21-

122.

[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6]王先谦.庄子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1987:101.

[7]姚鼐.古文辞类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6.

[8]魏源.老子本义[M]//诸子集成:第3卷.北京:团结出版

社,1999.

[9]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74.

[10]王弼.老子注[M]//诸子集成:第3卷.北京:团结出版

社,1999.

[11]高亨.老子正诂[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91.

[1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李维武.徐复观

文集:第3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309.

[13]高亨.老子注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14]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中国哲学论文

老子之“道” 内容摘要:“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由道家首先提出。道,原指道路、坦途,后逐渐发展为真理,规律,基本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虽然没有在中国正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却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道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无为,无欲,无我;居下,清虚,自然。道家学说以探索自然、社会、人生为宗旨,以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心灵平衡的合一为目标,表述严谨,逻辑性极强。 关键词:道,矛盾转化,无为,为人处事,管理 正文:一、何为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道”,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轴心。道最初的含义是指道路,也就是说,道是有形的、多变的、可名的,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研究、认识或处理某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他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存在着一个无形、无相、无声、无名的“道”,它是一种规律,是物质的本初,是揭示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本质,是一种无形的、不变的、不可名的恒道,是万事万物发展的总根源。 老子的“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做出了最高概括。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无为即自然”,是道家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道德经·德经第42章》中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德经第六十二章》并进而指出:“道者万物之奥?”他认为万事万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时刻变化而非静止的,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并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祸福,刚柔,兴衰,智愚,生死,进退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排斥,相互依存的。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4]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敞则新”[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6]、“祸兮福之倚,福兮祸所伏”[7]。他认为祸福、正邪、善恶都会由于其内部存在着两种对立因素而可能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负阴抱阳”的万物都是如此。因此他指出“反者,道之动”[8],把事物的相互转化,当作一条重要规律。既然有规律存在,那么我们在处事时就必须遵循规律,“无为”乃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9],实质在于顺应规律?而遵循规律并不等于抱着现成规律停步不前,因为规律本身也不是一种常态,要明白“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1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万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效法自然,就是认识、遵循客观规律,使规律为我所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1]。无不是空洞的东西,而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既是万物之所出,又是万物之所归。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相对于有的概念,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读史笔记之五 一般地说,《老子》开篇就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了“道”、“名”这二个哲学概念,和“无”、“有”这二个抽象思维的成果,全书反复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形象地阐述了对立与统一、世界本源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所以认为其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毫无疑问的。但就全书的最主要内容而言,该书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是为了来探究治国救民的方法,追索世界的本源是为了让统治者依据这一亘古不变的规律统治国家。全书八十一章中,涉及治国治民的内容远比阐述哲学概念要多。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老子》是一部关于国家治理的书。 老子生活的年代,周王朝日渐衰弱,诸侯割剧纷争,社会动荡日益加剧,奴隶制社会行将崩溃。老子身为周王室的一位史官,从历代王朝兴衰中吸取了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面对残酷的现实,既为周王室前途唉叹,又为百姓生活担忧。《老子》这部书,是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治国策略的总结与发展,实际就是他治国思想的宣言,也是他对统治者如何治国的劝诫。 老子在书中反复提到了圣人这个概念。在老子眼中,圣人以国为重,以民为本,是完全得道之人,所以国家才可以托负给他,人民才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在这一点上,这个圣人的概念与先人们对尧舜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老子》第二章就对圣人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仅要求圣人主宰一切而又不占有一切,成就一切而又不居功自傲,其实也鲜明地对夏以后的统治者把天下当作家天下,把百姓当作奴仆,随意渔肉百姓,暴虐天下的做法提出了强烈质凝。与这种统治方法相对应,在第三章中,老子就提出了圣人治国的思想,认为只有圣人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得国家大治。 老子认为,圣人是与百姓“二不相伤”的,通过圣人的无为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得“百姓皆注其耳目”,成为圣人的追随者,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之治的最高境界是“不知有之”,即人们根本不知道有统治者的存在,民众自然地生存和自由地发展。当然,这样的圣人之治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老子对“其次,亲而誉之”也有较高评价。这种圣人之治的思想在历经夏桀和商纣酒池肉林荒淫无度残暴得今人发指的统治后,在当时周王室气数将尽之时,无疑是有其积极进步意义的。更为伟大的是,老子这种圣人治国的思想,不仅被国人所接受,而且历经几千年的王朝变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份。从此以后,圣人之治就是国人衡量对照统治者的一把尺度。 然而,长期以来对圣人的“亲而誉之”,使得人们把国家治理完全寄托于圣人之上。历朝历代演绎多少圣人出则天下大治的悲欢离合,由此人们逐步习惯了对圣人的崇拜,习惯了对圣人的依赖,最后把一个国家的复兴,把一个民族的强盛之希望完全寄托在圣人身上。这就是圣人之治的另一面。 《老子》一书中,非常强调相对立的事物,“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与圣人相对的,就是愚民。愚民政策既是与圣人之治相对而存在的,又是圣人治国之策的重要辅助手段和组成部分。“是以圣人之治也,。。。。。。恒使民无知无欲。”由是,历代统治者一方面不断压制不同言论,另一方面使教育贵族化,剥夺绝大部分平民的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变成没有思想,没有愿望的顺民,以利于统治者奴役驱使。 美国《独立宣言》作者托马斯﹒杰弗逊说:人人生而平等。其实老子也说过:“不尚贤”。圣人与平民本没有区别,但“圣人在天下”即圣人治理天下时,要做到圣人与普通百姓平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百姓对圣人“皆注其耳目”,而圣人必能对百姓“皆孩之”。所以圣人之治一方面造就了中华民族不同朝代各有千秋的兴盛,同时也造就了统治者的高高在上和国人的人格依赖。小小七品县令徐九斤有句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方面说

老子的思想哲学法则:“自然”

老子的思想哲学法则:“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万物创生的根源,所以人、地、天 都要法“道”,但道并不是毫无规则的,为所欲为的,她还必须以自然为法则。这并不是说“道”的上面还有一个自然的东西,要道去遵循。“自然”是自然而然,是自然就如此的意义,应理解为道的精神所在。是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中最主要的部分,或者说是主导性的部分。是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道和德之所以得到万物的仰尊,就在于 她们常法自然,道和德的价值就在于自然,若不以自然为法就会失去其价值。老子的思想以“道”为基础,但是他的思想却在“自然”两个字上。他的人生哲学、政治思想哲学故都是 以自然为宗,他的宇宙论观念也以自然为法。因此我们若把老子的哲学,说成是“自然哲学”,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的哲学观念是“自然”, 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也是“自然”。老子的思想体现在人生的哲学上时,就是无欲——无私、无为——无争,前者是修己的根本,后者是处人的原则,因为无欲所以能够知足,因为不争说以能够谦和;知足者常乐,谦和者者受益。“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其争。”无私则能成其私,不争则莫能与此争。都是依据自然的结果, 这和道德依循“自然”,“万物莫不尊而贵德”是同出一理的。无私——无欲、无为——无争,还表现在“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所谓的无常心,就是无私心。若是作为管理者或 统治者,既然是无私心当然也就会以百姓心为心了。若用现在的理念来说的话就是民主之心了,也就是民主的思想了。难怪有人在评点道德经时说,这是民主国家运用思想和法则。但在老子来说,只是顺其“自然”,只是顺应自然而已。“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管理 者的目标就是要“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自身又怎么能有为呢?“我无为而民自化”管理者又何必要有为呢?自然无为的结果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无论是 面对自然界,还是面对人生或治政以及修身,老子的思想无不是以自然为本。因此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老子的思想的哲学观念是“自然”,老子的思想的哲学法则是“自然”,无不都 是以“自然”为本。“自然”是老子思想学说的精神之所在。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的哲学思想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与怪异可互相转变,善良与邪恶也能彼此循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著作《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以道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中古代所有文化的精髓及自己观察思考的心得,博引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凝炼成五千字,分八十一章阐述“道”的神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不贯通,把上古思想汇成深深的海洋,因而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广博深邃,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座辉煌的思想丰碑。人是社会的人,又本是自然的人。在昔日有“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之说,今天开展的人体科学的研究,更加肯定了人的存在和宇宙自然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老子却领先提出了这一法则,能不让人称叹其前识! 何为“道法自然”?何又为“直觉”?先说“道”是什么?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它们的规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道所使用或运用的是弱而不是强,是柔而不是刚)。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是混成的,绝对的(独立不改),是“有象、有情、有信”的物,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天下之物生于有,有是“一”,是万物的根子。有生于无,无是宇宙万物滋生的元始因子。有和无的统一就是“道”。 事事物物都有各自发生发展的途经,有各自前进的路;所以说“夫道若大路然”。大、逝、远、反,是道周行的历程。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自然生生不息的内在因素。沿此历程循环往复,不可穷极,所以物质是不灭的。万物的历程是这样,人因物行事,又岂能改变那历程而不这样?只要掌握古已有之的道,来统率现有的种种事物,也就认识了自然的规律,认识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法自然《广雅-释诂》:“然,成也。”“ 道法自然”,即道法自成。道取法自己生成的样子,取法天然自然。凡事顺其自然,认其自生自成,听其自然而然。“万物作焉而不为始”,顺着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便是“处无为之事”。这因物而为,即是法自然。如果违法自然规律来处事,则是逆天行事。逆天者亡,正是没有取法自然。

《老子》论文

读《老子》第八章的感想与收获 学院:xxxxx 专业:xxxxx 姓名:xx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xxxxx

我以前一直崇尚道教,喜欢他们的清静无为,喜欢他们的逍遥飘渺,于是读道教经典《老子》便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一直没有读懂,没有真正的理解,感觉就像是囫囵吞枣一样,读完没有任何收获,只是记住了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语句。所以就一直想选修《老子》解读这门课程了,想在老师的帮助下认真的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真正的体会到中国古代先贤的超凡智慧,了解中国的文化传承,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通读整篇《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5000字左右,但是全书意简言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以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而我对第八章的内容感触最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高尚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施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安居于所有事物讨厌的低洼之地,因此水的行为差不多符合道的原则。 这两句话表明了水的特点,老子认为水是接近于道的事物,因为它和道类似。从前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以知道“道”的表现就是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水则是不因外物而改变,至柔至善,水不与万物相争,因此老子认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局。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即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应自然不提倡人为,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提倡言语教化,老子借此告诉世人,无论是从政治国,还是养生处世,都要了解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不必固执地去追求某一面,只要像水一样淡然处之,遵循其客观规律就可以了。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这句话更加明了的表明了老子对人民的期望,他认为上善之人就要像水那样做到:安居卑下之位,思想深邃难识,交往仁慈友爱,言语真实无欺,为政清静安定,做事无所不能,行为择时而动。正因为他与人无争,所以没有灾难,这句话从分的体现出了贯彻整本书的“无为”思想。在这里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总之,这句话表明了自然之道,老子觉得为人处世就应该顺其自然,不强求,要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如果人人都可以处于这种状态的话,社会自然就会和谐。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本章不仅提出了水的性格、品德和行为,指出水具有滋润万物,又不与任何事物相争,自然下流处人之所恶,却又清净透彻、洗涤万物,春散冬凝、

老子的哲学

《老子》的哲学 《老子》又称作《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因为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2、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一、柔弱胜刚强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老子》一书论兵之处甚多,有对当时战争情景的描绘,有对战争态度的表述,有对选将用兵的要求,有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和作战经验的总结,然而“柔弱胜刚强”贯穿于《老子》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是它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老子》指出:“兵强则灭、守柔曰强”,这是它言兵的总结论。从战争的规律看,《老子》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从实战的经验看,《老子》认为:“抗兵相加,哀者胜”;从对将帅的要求看,《老子》提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从敌我态势的发展上看,《老子》与古代许多军事家一样,以水喻兵,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因此,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在研究《老子》时,都把“贵柔”看成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老子》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这一论兵的基本思想出发,观察自然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搞”。又用这一基本思想论及人生,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从而概括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就是说,坚强是走向灭亡的道路,柔弱是走向新生的道路。因而告诫人们凡事都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还把这一基本思想引伸到政治上,主张以柔取天下,指出:“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把这些现象提到哲学高度加以概括,从而看到了“物壮则老”这一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且试图用宇宙的本体论来进行说明,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作为他的理论基础,由此看来,柔弱胜刚强不仅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而且也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础。 《老子》讲的“柔弱”是指初生的事物,将此比之于初生的婴儿,又比之于刚出土的幼芽,这些事物从表面现象虽然柔弱,但实际上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所讲的“刚强”是指强盛的事物,将此比之于人生的壮年,又比之于成熟的草木,这些事物看起来坚强茂盛,“但木强日则折”、“物壮则老”,实际上日益走向死亡和枯稿。《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建立在朴素的辩证法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猜测到了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一科学真理,为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找到了理论根据。但《老子》虽然看到了“柔”和“刚”“弱”和“强”的对立,也看到了柔弱刚强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由于他没有看到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因而他提出一整套“守柔”、“守雌”、“守静”、“守辱”等回避斗争、安于现状、反对转己化的哲学。所以它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正如他自已经觉察到的那样,“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唯心主义的“道”毛主席对于古代辩证法思想给了最科学最精辟的结论,指出:“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提当时社会的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柔胜刚,弱胜强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赋予科学的意义,才能真正认识它掌、握它、运用它指导现实的革命斗争。唯物辩证法在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全面地概括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给“柔弱胜刚强”做了科学的解释。新生事物一开始看起来是柔弱的,但它代表着事物前进运动的方向,它的发生和发展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因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在阶级斗争中代表新兴阶级的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弱国能够打败强国,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春秋战国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人类阶级

老子的政治思想

不折腾的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的政治思想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同情,对贪得无厌的统治者的憎恨。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道德经》)老百姓之所以忍饥挨饿,就是由于统治者收的苛捐杂税太多。老子更进一步尖锐地批判腐败的统治者,痛斥他们的强盗行径:“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道德经》)大道平平坦坦,但是君王偏偏喜欢走邪路。朝政腐败极了,农田已经非常荒芜,百姓的粮仓已经十分空虚,但统治者还照样地穿着绫罗绸缎,佩着锋利的宝剑威吓百姓,精美的饮食都吃厌了,国家的财富都刮净了。这就叫强盗头子呀,他们是多么的无道啊!老子由此感慨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间的规律却是剥夺不足的来供奉有余的。 损不足以奉有余,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就是今天的经济学家们经常谈起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的典故出自《圣经》。《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主人远行前,把仆人叫来,按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都来向我汇报。”主人回来时,第一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五千银子,我又赚了五千。”主人听了非常高兴,于是把更多的事务交给他管理,让他享受当主人的快乐。第二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给我的二千银子,我又赚了二千。”主人听了也很高兴,于是也让他享受当主人的快乐。第三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给我的一千银子,我一直埋藏在地里,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现在你回来了,我原封不动地还给你吧!”主人听了很生气,于是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千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后来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将这个故事拿过来打比方,把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社会经济现象称为马太效应。 在中国,老子最早揭示了这个马太效应。“损不足以奉有余”,七个字精练地概括了所谓马太效应。老子如果活到今天,恐怕还要产生关于马太效应的知识产权纠纷。他会不会和西方人打打官司,说应该将马太效应改成老子效应呢?当然不会,老子奉行的是不争哲学,他是不会为任何问题去打官司的。 有人批评老子不讲感情,专谈权术,十分冷酷,但从老子的政治批判来看,他其实非常关注民间疾苦,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和贪婪,抨击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很有正义感,是个热心肠的老头儿。政治如此黑暗,出路何在?老子不仅是批判家,他还热心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政治理想。谈到老子的政治理想,人们立刻就会想到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意思就是说统治者的政策要顺其自然,不要骚扰老百姓。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符合正义的执政者绝不自作聪明,异想天开,更不会心存私欲,他们把老百姓的愿望当做自己的愿望,把老百姓的心当做自己的心,这就是无为而治,很像今天我们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政治家真难找,将希望寄托于圣人的政治道德,来实现“以百姓心为心”,恐怕很不可靠,必须得有个制度,真正让百姓的心决定官员的命运,他得不到百姓的心就保不住乌纱帽,这样他才会不得不以百姓之心为心。 老子关于治国还有一句千载传诵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这句话最生动地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小鲜就是小鱼的意思,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煎一条小鱼一样。会煎鱼的都知道,煎鱼不能总去翻腾它,翻来翻去就翻碎了。治国的道理也是这样,不能总去折腾老百姓,这就是无为而治。这有点像今天我们说的政府职能转换,多服务少命令,行政权力的干预越少越好,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越少越好。 (老子的政治观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老子认为,道存在于作为政治主体的人的秉性之中。百姓构成了政治人的最主要部分,所以理想的统治者即“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将百姓之所想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即与善人同在。) 古代政治思想:()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1)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今天,当我们研究老子和《道德经》的81个章节时,我们感觉就像面对传说中的皇帝似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无法马上领悟的思想世界。在《道德经》一开始的几句诗行之后不久,读者就会碰到反映老子思想特征的“无为”的概念。圣人理应学会“无为”。 人们该如何从这里着手呢?“无为”难道应该成为经理人的准则吗?“无为”难道是经理人的职责吗?老子回避日常生活,是一个对自己周围的生活不感兴趣的遁世者,人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印象。不,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完全可以证明他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是一个思想家。我们必须多多研究老子的忠告“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的世界观包括天和地。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动。在这一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秩序,但一旦人和自然秩序这两者发生对立,那么人的有为将使秩序遭到毁灭。这和老子公元前6世纪在战国时期的经历相一致;它也同样符合当今发生的世界大事。我们可以努力地纠正自己的过错,比如对制造混乱的人进行处罚,或者,只要能够捕获他们,我们甚至可以将他们集中安置。老子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他不是针对作恶者,而是将精力集中在行动上。假如行动妨碍了事物的自然河流,那就会引起混乱。他由此推断出,无为可以带来和谐。然而他拒绝采取任何行动。所以人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世上有着各种不同的有为方式。 老子试图解释,和谐和平衡通过调解相互受到制约的矛盾而产生。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很好地揣摩他的思想: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译)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的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有不善的了。 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成,长和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互相对立而出现。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2)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行事,用不言去教导,听任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加干预,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培育了万物而不自以为是,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永在。 《道德经》第2章

老子思想研读论文

“道’’是“无为”却“有为’’ -----浅谈老子思想对领导者个人修为的启示 孙连超 “实际上道家的‘无为’,也就是‘无不为’,以道家的精神做事做人,做到外表看来不着痕迹,不费周章。譬如盖一栋房子,就在最初,把这栋房予将来可能发生的毛病,都逐次弥补好了。所以房子盖完了以后,看起来轻而易举,没有什么麻烦和困难,而事实上是先把问题都化解了,没有了,这就叫‘无为’。” 一一南怀瑾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再次,畏之;再次,悔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他把统治者分为四种类型:最好的统治者是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是人民亲近而赞美他;再次是人民畏惧他;最差的统治者是人民轻视他。人们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是悠然的,很少发号施令,所有事情是顺理成章地办成的,一切顺乎自然。辅万物之自然,顺应造化,这就是老思想中的核心-----“无为”。 老子“为”的最高原则是“为无为”。“为无为”首先是为。但是,“为”绝对不是滥为。而是要通过为达到无为,同时达到想要的目的。那么,这是怎样一种“为”呢?老子中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自然而然是道的原则。因此,人做事(即“为”)就应该遵循道,顺应自然。只有根据规律和自然趋势,才能达到为所想要的结果。而“无为”强调的其实就是这种遵循和顺应。因此,“为无为”就是这样一种为:在不为的时候不为,该为的时候就要为,恰如其分而恰到好处。 “无为”是老子对理想的领导提出的要求,一种领导风格的形成与领导个人的修为息息相关,因而,笔者以为,从老子中探寻老子思想对领导者个人修为的启示是研究老了领导风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下面,笔者将从领导者个人和领导者处理与属下关系这两个方面这一启示进行阐述。 其一,领导者个人-------不争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推己及人,由内而外,老子对领导者提出了德化自身、不断成长的要求。领导者所处的地位和角色要求领导者是一个有着高尚而宽广的内在修为的人。“其德”之“真”“余”“长”“丰”“溥”对领导者是一种要求,那么对整个组织就是一种财富了。那么这种领导者对于自己高尚的人格修为的高要求主要体现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子是怎么说的。 首先,老子日: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见”就是不自己去显明自己,只要你做得对,对人有益自然会有人来显明你的好处。“不自是”就不自以为是、自己去肯定自己。“不自伐”就是不自己夸奖自己,不自我夸耀才显得有功。“不自矜”就是不自高自大,不白以为了不起,这样才能保持长久。这里老予的“无为”要求领导者学会谦逊,而不是居功自傲自命不凡。谦逊的人才能够建立起与其他更多的人的广泛沟通。尤其,

国学论语老子中的治国思想和做人修身之道

国学论语老子中的治国思想和做人修身之道 《论语》的治国思想和为人之道 《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书,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西汉时候有几个本子,都早已佚失了。东汉的郑玄根据他还能看到的《鲁论》、《齐论》等本子,给《论语》做了一个注,这个注本成为后来《论语》流传本的基础。 《论语》是儒学和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汉后2000多年,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而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的基本思想都在《论语》中,所以《论语》也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的治国思想 春秋末期,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力量衰落,各诸侯纷纷攻城略地,大小战争不断。诸侯国内,父子兄弟之间篡位夺权的事层出不穷,礼崩乐坏。各家各派都提出了恢复秩序的办法,孔子的全部思想和活动也都是为了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变天下无道为有道。 治国为政方面,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政者正也”。这个“正”有两方面的含义:正人和正名。正人,是要使人走上正道,包括正人和正己。不只是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当权者自身要正。 “正”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正名”。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人人都安于其位,按他的身份做该做的事,享受该享受的权利,恢复原来的礼制秩序。过去人们批判说,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但我们要看到,任何一个社会要发展,都要求各阶层、各部分人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守其道,各取其酬。没有这一点,就会陷入混乱。现在许多乱象,都来自这里。 怎样做到“正”呢?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制刑政依靠的是强制,它的作用是惩罚犯罪,使人不敢做坏事;道德礼教依靠的是教育和自觉,它的作用是使人知耻,不愿做坏事。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础。

老子与道论文

老子与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大智慧的象征,他的许多思想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他的道家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老子思想极具原创性,但有其文化积累、经验性和实践智慧为基础,班固《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之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老子作为周王室守藏史的身份及其知识结构,对于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哲学的本质就是探究世界本源,而道成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经历了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由道路之道上升为具体规律或法则之道,再上升为普遍规律法则之道;最后上升为宇宙的本源之道。而老子实现了这最后最关键一步。老子贡献就在于以“道”为中心,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道家哲学体系,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左传》、《国语》中,人们已经完成了由一个具体对象的名称向哲学概念上升和抽象的转变。而老子对道最关键的提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道由一个哲学概念明确地上升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源或本源范畴,即作为本源之道。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境界更深远了。 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起源就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没根据的,有点根据的都有,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但这

些都未能说清世界的本源。寻找一个最终的本源来作为人和万物的开端,寻找一个最高统摄物来说明宇宙和人生,这是人之为人、文明之为文明的根基所在。孔子的“一以贯之”、墨子的“同归之物”、屈原的“遂古之初,上下未形”的本然状态等,都是此种寻找探究的结果。老子的思考更早并落实为“道”。 老子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发现天下有始、有根、有母。其思维的路线有二:一从具体事物的往复运转和生灭变化来推测其将来之所归;一从具体事物出发来追溯它们产生的源头。老子的这种道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很有借鉴意义,对于同一问题,一般人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判断和解决。举一个例子,中国为什么会经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有人会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有人会说这是人们不断起义反抗的结果,还有人会说朝代更替就像事物新旧交替一样,是自然规律。但这都没从本质上回答问题,该问题的本质原因是当一种社会制度不适应当时社会,并阻碍社会发展时,它就会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只有认识了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了,但制度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我们国家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制度。

论老子的军事思想

论老子的军事思想 摘要:《老子》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军事哲学思想。“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战略思想的核心;后发制人是老子战略思想的基本方针;以奇用兵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知人”、“自知”、“胜人”、“自胜”是老子的军事指挥原则。而且, “不以兵强天下”的朴素唯物主义战争观、“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的军事认识论和“以奇用兵”、“柔弱胜刚强”的战争指导思想, 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深入发掘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 取其精华, 避其糟粕。 关键字:老子思想军事反战柔 引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一、老子与《老子》 1老子与《老子》简介 (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老子哲学》主要思想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摘要:《老子》中的哲学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智慧,本文主要从修身养性和辩证观两个方面论述老子的思想,并结合当前社会问题谈老子的哲学观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老子老子思想哲学观 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唯一的著述《老子》中。老子的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文学、心理学、军事学等方面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其很多哲学观点,对中国的文化更是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的心理问题也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很多人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和迷茫,有的甚至绝望,而走向不归路,很多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再来看老子智慧对我们的启示。 一.修身养性 老子多次以水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修养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但是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微之地,所以它更接近大道。它总是处在亲和的地方,思想上总是保持深藏不漏,总是倾向于仁爱,言语总是守信,政治上保持安定,做事情很干练,举动也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老子和孔子都以水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老子眼中,修养到达最高境界的人就像水一样,水的特性就是谦和柔顺,但是它与世无争。做人如果能做到这样,也就达到了境界。老子的这段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做人也应该像水一样,能处于卑下,能包容一切,能服务他人,能做到不争名夺利,这样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水的特性还表现为“柔”,老子贵“柔”的思想在很多章节都有所表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