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哲学论文 个人

老子哲学论文 个人

老子哲学论文 个人
老子哲学论文 个人

老子哲学选修课论文课程名字: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标题:论老子的社会理想

学院: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采矿工程03班

姓名:------

学号: ------

指导老师:周开明

设计时间:2011-5-15

老子的社会理想

老子社会历史观的基本立足点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由于老子对当时的政治制度专横化、社会纷争动乱、精神生活推翻保的状况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否定,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极端不满。这种不满情绪促使他憧憬着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美好的世界,希望有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因此,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是以超越现存社会为基本特征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和超时代的理想价值。

一、小国寡民的社会

《老子》第八十章是被人们公认的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的典型描述: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里,老子描绘了一个小国寡民、生活古朴的理想社会图景。在这样的理想社会里,虽然物质生活较简陋,但由于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劳役和战争、没有人为的灾祸,人们都安居乐业、过着自给自足、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这里世风纯朴、道德澊厚,没有丑恶的斗争,没有文明病的污染,精神生活恬淡自适。人们不以追求财富、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发展为目的,而是以维护自然秩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本的价值追求。因此,这是一种近乎原始古朴的自然状态。

说老子的理想社会史原始古朴的自然状态,并非就是落后的,完全弃绝文明的,冯友兰说得好:老子所向往的自然状态,“此非只是原始社会之野蛮境界,此乃含有野蛮之文明境界也”,“可套用《老子》之言曰:‘大文明若野蛮。’野蛮的文明,乃最能持久之文明。”这里说的“野蛮文明”,实是剔除了社会之病态后的文明。是不雕琢不虚饰的自然真朴的文明。所以老子绝不是绝对的反对文明,而主要是反对统治者、特权阶层的淫奢、专横和腐败,以及圣贤的知识诈潏、民众的价值迷误。老子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个虽拥有基本的文明(什伯之器、舟舆兵甲等)却又不受文明之累、文明之害(“无所乘之”、“无所陈之”)的朴素的理想社会。

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普遍地把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看作是对原始社会状况的直接描摹可能是不够合适的。因为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虽然朴实自然,但却已有各种基本的文明,而真正的原始社会是没有这么高的文明的。我以为,老子所描绘的这幅理想画卷是以周初社会为具体原型加上理想化的建构拼接起来的。

具史料记载,周代商立国后实行分封制,各种小国林立,难记其数,有史书说达一千八百多国,至周王朝后期,经过大规模的吞并后,有记载的封国还有一百七十余。个风过的面积都很小,人口不多,二三十个封国加起来还没有国王所直辖的“王醯”面积大,所以中央政府可以完全控制封国。不过,中央政府与封国、封国与封国之间只不过是一种松散的联盟,最高统治者周天子对封国是放手自治,颇有“无为之治”的味道。在西周时代,特别是其鼎盛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各国间彼此平等、相安无事,还买有像后来那样的相互吞并和争霸,整个社会较为安定、繁荣。显然,小国寡民社会的一个巨大好出,就是小国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而不大会侵犯他国,相互之间容易保持和平安定。小国林立、相安无事、不起兵刃,人民安居乐业、统治者不胡作非为,这大概就是是老子十分怀念、追慕理想社会状态的缘故吧。

从社会形态上说,周初社会显然还留有许多古代农村社会组织形式,因而老子对周初社会的怀念和幻想。在这一意义上,苏联学者杨兴顺德观点与我们的是一致:“《道德经》所反映的是周代社会的公社农民的思想。”当然,老子所主张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不会也不可能是周初小国寡民社会的单纯复制,而是必定加进了许多理想化成分。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条件,老子虽然是一个应

该精通历史的史官和剥削的智者,但他所理解的人类社会的初始状态大概也只能以具有古代农村公社残余的周初社会为具体的模式,因为中国历史上由丰富的传说和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半信史和信史时代只是从那个时期才开始的。于是老子便依据周初社会的具体建制加上自己所了解和想象的初始社会的生活状况描绘了一个小国寡民、古朴自然的理想社会图景。实际上,它只是老子所理解的初始社会,却不是真正的原始社会,而是一个建立在一定基本文明基础上的理想化社会。

二、自由的乌托邦

其实,老子推崇小国寡民的社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是自由的社会,而不是强权的社会。这也是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第一个突出的特征。老子哲学的一个总则就是“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在行动上就体现为自由、无为。老子坚决反对以政治干预人生,追求各种各样的作为(有为政治、仁义礼智等)造成的,因而要消弭社会动乱及灾祸、建构理想的社会,就不能再用其他“有为”的方案,而应走另一条道路,这就是以超越的态度追求向自然状态复归的“无为主义”。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老子相信,只要为政能做到“无为”,给人民以自由,那么人民就能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采取无为、放任、不干涉的态度,让人民由最大的自主性,允许个人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充分发展,社会才能安定富足。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诌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诌狗”(第五章),“不仁”,就是要其效法和顺应自然,以无为处世、以不言行教,消解政治的强制性、干预性,使社会中充满自由的空气。所以在老子的理想社会里,人人课的充分的自由,无所谓政府和领袖,既有亦等于虚设。这就是老子所谓的“太上,不知有之”(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

有一首相传为帝尧时代的民歌《击壤歌》,我们若从思想意义上去解读,则可以发现它更生动自朴的表达了与老子相似的理想。这首迄今所流传下来最古老的民歌全文仅有五句: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首古歌把劳动者的作息饮食完全纳入宇宙的自然运作过程之中,描述了一幅在远古的也是理想的农耕社会中人们顺应自然、自立自足、自由安定的生活图景。古歌由此种顺应自然的淳朴生活最后推出了“帝力于我何有哉”的深刻政治见解。实际上是对人为的政治统治的必要性、合理性的根本质疑,从而把社会的安定和谐看作不仅不是帝王统治和道德政治的结果,反而是摆脱了政治统治所获得的自由的结果,是完全遵循自然运行秩序的结果。这与老子反对强权及仁义德治的有为政治,而主张无为自然的纯朴社会理想是一样的。

三、平等的自然秩序

老子的理想社会除了是小国寡民的、自由的社会以外,这是一个平等的社会。平等是构成自由社会的基础。

由于老子思想带有古代公社生活的深深烙印,加上其思想立场的农户人民性,所以他对原始平等及平均主义思想能有较深入的认识。

如前所述,老子的平等观首先是基于他对现实社会中严重的不平等现象的深切体察和批判,并由此发现了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老子定律”。老子坚决反对现实社会中的等级秩序和人剥削人的现象,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违背“天道”的丑恶现象。老子认为,天道是自然平等的,能够效

法天道的理想的人类社会也应是人人平等的。对此,老子还从形上学的高度予以了论证,老子的“道”与以往的“天”和“帝”不同的一个重要地方在于它是终极实在性的存在,是完全非人格化的概念。“道”既不会恩赐于人,也不会偏爱于物,他对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不偏不倚、无亲无私的,因此,一切事物,一切人在“道那里都是平等的,老子“道”的根本观念中实包含着本体论上平等的观念。这样,根据老子的观念,万事万物虽然表面上千差万别,但从他们的根溯上看,都是基于同一个“道”,又归于同一个“道”,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差异。这正如庄子所说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的平等观,正是以这种“道”的观念为基础,更进一步地发展了关于老子世间一切事物在本轮上平等的新思想。

除了从本体论上论证了其平等观之外,老子还从辩证法的角度阐述了其平等观。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章),高低贵贱具有相对性,它们即互为条件又可以相互转化,并不是绝对的、不可移易的。高、贵只有相对于下、贱而言,没有下、贱作为基础,也就无所谓高、贵,如高台起于累土。同样,高、贵者随着条件的变化可以成为下、贱者,而下,贱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为高、贵者。总之,;老子认为,天然的高低贵贱是不存在的,人类社会中高低贵贱的不平等现象是人为地,非自然的,是对人的本性的扭曲和异化,老子本人曾为王室史官,处于社会等级的较高层,但他后来却辞官为民,悄然隐去,表现了对身份等级制的超然态度,《老子》书中讲“圣人”、“愚人”、“上德之人”、“下士”等,都是从道德境界上对所作的区分,均无身份等级上的歧视色彩。老子甚至认为,在价值的意义上,下、贱、愚不仅不低于高、贵、智,反而高于后者。如老子自己就经常以愚人自诩。这样,老子不仅坚持了彻底的平等观,而且进一步前无古人的实现了价值转换,在实际上强调了上、下贱者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具有强烈叛逆精神的观念对于消解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冲破僵固思想的束缚是有着巨大的激荡作用的。

老子平等观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其平均主义思想。老子的平均思想表现为先是对现实中普遍存在并日趋严重的强凌弱、贵侵贱、“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剥削事实进行否定,进而提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均主义思想。本来,自从古代社会出现了剥削和不平等现象以来,被剥削被压迫者们就逐渐产生了均贫富的要求,早在《诗经》中就对贫富不均发出来这样的不平之鸣:不稼不樯,胡取禾三百厲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豹乎?

不过,平均主义勃兴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理想,还是春秋晚期以后的事,老子就是较早从理论上阐述平均主义理想的思想家。老子的平均主义既是对现实社会中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状况的一种反动,也是对古代农村公社生活中的人际平等和财产评定制度的向往,因平均主义能够成为老子所设计的理想社会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对后世许多进步的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及几千年来中国历次农民起义运动均高举平均主义的大旗,在平均主义基础上勾画理想社会的蓝图是有着深远影响的。尽管老子的平均思想实际上没有摆脱农民小私有者的局限、其实现平均主张的措施也具有空想性,但它所具有的反对剥削、反对社会不平等的立场仍有着积极、进步的意义。

总之,老子把本然的理想的社会状态看成是一种体现着人人平等的自然状态,要求以自然秩序代替社会的等级秩序、伦理秩序。老子的这种平等观,与主张“爱有差等”、“尊卑有序”、极力维护现存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儒家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儒家是从狭隘的世俗观念和统治者的辩护士的立场出发看待现实社会的不平等问题的,而老子等道家则是从辩证超越的态度和百姓的利益意愿出发提出自己的平等观的。从这一点说,我们是应该充分肯定老子及道家在这方面的进步性和人民性的。总之,老子对于压迫者充满了炽热的愤恨,对灾难深重的人民给予了真挚的同情,对压迫掠夺人民的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结局抱有深刻的信念——这些不能不说是老子社会历史观中的

突出特点。

四、无争的和平世界

老子所理想的社会模式还是一个“无争”的和平世界。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无论上下左右都能挫平棱角,解脱纠纷,泯灭亲疏、贵贱、利害之别,不存在矛盾和对立。老子所主张的“玄同论”在社会生活中就体现为和同不争。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的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天下贵。”(第五十六章)老子认为,“无争”是天道的自然德性,所以他说天之道就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人若玄同于“道”,就要学习“道”的这种不争之德,使人类社会臻没有纷争、自然和谐的境界。那么怎样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老子认为,只要不标榜贤能技巧、不赞许逞强作为,这样也就能从根本上消弭各种纷争。特别是圣人要发挥“不敢为天下先”、谦虚待人的垂范作用,处处不与人争。当然,讲“不争”并不意味着要人人无所作为、无所事事,社会死气沉沉,而是说要“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老子鼓励人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的创造性,只是他同时要求人不必要把自己的成果把持为己有、不要从一种占有欲出发伸展自己的活动,不要作功利性的争夺。这就是他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第二章),“功成名遂身退”的不争姿态。可见,不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更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老子说:“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则宜天下。”(第六十一章)这即是说,大国如能以谦下对待小国,就可以取得小国的归顺;小国如能以谦下对待大国,就可以得到大国的宽容保护,这样,大国和小国都各得其所欲,从而友好相处,建立和平的国际关系。老子把人类社会的战争看作是违背自然本性的可悲行为,他说“夫兵者,不详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三十一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第三十张)。老子主张以谦下不争的和平手段消除国际冲突,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又是要知足知止,能克制一己的扩张欲、占有欲、独霸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少数统治者的一己私心和无穷尽的贪欲正是制造出把成千上万的人推入火海的战争及其其他各种灾难的主要原因。所以虽然老子也承认在某些不得已的情况下仍需要战争(如反对强暴的正义战争),但在理想的层面上却对战争保持了深刻的批判和否定态度,提出了一个“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而且“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第八十一章),甚至不存在任何国际关系,自然也就更没有国际冲突了。

总起来说,老子在批判、否定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为人类的未来设计了一个小国寡民、生活淳朴、自由平等、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状态。从广泛意义上看,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表达了人类对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的一种最基本的愿望和最普遍的向往,因而它与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大同理想、乌托邦思想、原始共产主义学说都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当然,老子也有其他古代思想家相同的局限,即未能为其社会理想找到正确的实现途径,特别是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设想,反而只着意于以道德手段改造社会,这就注定了其必然具有过于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和空想性质。不过,虽然老子主张的解决方案是空想性的,但却不能因此认为老子的社会理想是没有价值的、错误的,更不能因此认为老子与此有关的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没有价值的、错误的。

采矿工程03班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