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IP和OSPF协议工作原理分析

RIP和OSPF协议工作原理分析

宽带通信网论文题目:RIP和OSPF协议工作原理分析

班级:4班

学号:105508

姓名:郭晋杰

RIP和OSPF协议工作原理分析

郭晋杰 105508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内部网关协议中的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这两种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并从各个方面分析了这两种路由选择协议的区别,总结出了其分别适用的网络。

关键词:路由信息协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自治系统

引言

在如今的计算机网络中,当两台非直接连接的计算机需要经过几个网络通信时,通常就需要路由器。路由器提供一种方法来开辟通过一个网状联结的路径。那么路径是怎么建立的呢路由选择协议的任务是,为路由器提供他们建立通过网状网络最佳路径所需要的相互共享的路由信息。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作为基于TCP/IP的计算机网络中广泛应用的内部网关协议,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对研究计算机网络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1.路由信息协议

1.1路由信息协议简介

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内部网关协议IGP 中最先得到广泛应用的协议。这个网络协议最初由加利弗尼亚大学的BerKeley 所提出,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层网络的广播信号实现路由信息的交换,从而提供本地网络的路由信息。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

1.2路由信息协议的工作原理

路由信息协议功能的实现是基于距离矢量的运算法则,这种运算法则在早期的网络运算中就被采用。简单来说,距离矢量的运算引入跳数值作为一个路由量度。每当路径中通过一个路由,路径中的跳数值就会加1。这就意味着跳数值越大,路径中经过的路由器就有多,路径也就越长。而路由信息协议就是通过

路由间的信息交换,找到两个目的路由之间跳数值最小的路径。

具体来说,在起始阶段,每个路由器只含有相邻路由的信息,相邻的路由器之间会发送路由信息协议请求包以得到路由信息。以此方式,路由器得到了其所知的所有路由器的网络信息。之后,每个路由器都会检查,比较这些信息,并且把到达每一个不同路由器的路由量度———跳数值最小的路径信息储存在路由表中。最终,所有的路由器与其他路由器之间路径的量度值都会是最小的,即路径最短。为了避免在起始路由器和目的路由器之间的路径中出现回路,路由信息协议设定了每条路径中跳数的极限值。在路由信息协议中,每条路经中跳数的最大值设定为15。当跳数的值达到16时,路径将被认定为无限远,同时目的路由器也将被认定为无法达到。跳数极限值的引入避免了路径中出现无限循环的回路,但同时,这也限制了路由信息协议所能支持的网络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路由信息协议中的路由器以30s为一个周期,每经过一个周期或者当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时,路由器会发送路由更新信息。当其他路由器受到了路由更新信息时,路由器会检测信息中的改变,并且更新自身的路由数据库。在路由器更新其路由数据库的工程中,路由器只会保存到达目的路由器的最佳路径,即路径中跳数值最小的路径,以此来完成路由信息的更新。当一个路由器完成了路由信息的更新后,他将会把更新后的路由信息以广播的形式发送给相邻路由器,以此类推以完成整个网络中所有路由器中路由信息的更新。

需要注意的是,RIP不能再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RIP选择一条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器的路由(即最短路由),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延)但路由器较多的路由。同时,为了规范路由器的性能,在路由器资讯协议中还定义了路由更新计时器,路由超时计时器,以及路由更新计时器。

1.3RIP协议的特点

由RIP协议的工作原理可以得到,其有如下3个特点:

(1)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如果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经过另一个路由器,那么这两个路由器就是相邻的。RIP协议规定,不相邻的路由器不交换信息。

(2)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时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

表。也就是说,交换的信息时:“我到本自治系统中所有网络的最短距离,以及到每个网络应经过的下一跳路由”。

(3)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然后路由器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跟新路由表。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也及时向相邻路由器通告拓扑变化后的路由信息。

1.4路由信息协议的局限

虽然路由器资讯协议是具有简单,直接等特点。但是,由于本身的不足,路由器资讯协议在使用中也受到一些限制:

(1)由于跳数极限值的限制,路由器资讯协议不适用于大型网络。如果网络过大,跳数值将超过其极限,路径即被认定无效,从而使得网络无法正常工作。

(2)由于任意一个网络设备都可以发送陆游更新信息,路由器资讯协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3)路由器资讯协议所使用的均算法则是距离矢量运算,这仅仅考虑了路径中跳数值的大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网络时延以及网络的可靠性将成为影响网络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跳数值无法正确反映出网络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得路由器在路径选择上出现差错。

(4)路由信息的更新时间过长,同时由于在更新时路由器发送全部的路由表信息占用了更多的网络资源,因此路由器资讯协议对于网络带宽要求更高,增加网络开销。

2.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简介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ource Path First)协议,也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它是为克服RIP的缺点在1989年开发出来的。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主要用于在自主系统中的路由器之间传输路由信息。相较于路由信息协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适用网络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此外,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也摆脱了距离矢量的运算法则,而是基于另外一种运算,由Dijkstra 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同时,该协议也能够支持分层网络,这使得开放式最短路

径优先协议的应用更加具有灵活性,广泛性。OSPF的第二个版本OSPF2已成为因特网标准协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OSPF只是一个协议的名字,它并不表示其他的路由选择协议不是“最短路径优先”。实际上,所有的在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都是要寻找一条最短的路径。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工作原理

开放式最短路径协议是一种内向型自治系统的路由协议,但是,该协议同样能够完成在不同自治系统内收发信息的功能。为了便于管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将一个自治系统划分为多个区域。在自治系统所划分出的各个区域中,区域0作为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工作下的骨干网,该区域负责在不同的区域之间传输路由信息。而在不同区域交接出的路由器也被称作区域边界路由器(Area Boarder Routers),如果两个区域边界路由器彼此不相邻,虚链路可以假设这两个路由器共享同一个非主干区域,从而使这两个路由器看起来是相连的。此外,对于这些话分出的区域来说,各个区域自身的网络拓扑结构是相互不可见的,这样就使得路由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在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中引入了链路状态的概念。所谓链路状态,其包含了链路中附属端口以及量度信息。链路状态公告(Link-State Advertise-ments)在更新路由器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库时被广泛应用。路由器中的网络拓扑结构数据库就是对于同一区域中所有路由器所发布的链路状态公告的收集,整理,从而形成以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图。链路状态公告将会在自治系统的所有区域中传播,而同一区域中的全部路由器所广播的链路状态公告是相同的。但是,对于区域边界路由器来说,这些路由器则负责为不同的区域维持其相应的拓扑结构数据库。开放式最短路径协议定义了两种路由通路,分别为区域内路由通路和区域间路由通路。如果起始点和目的终点在同一区域中,数据分组将会直接从起始点传到目的终点,这叫做区域内路由通路。同理,当起始点和目的终点不在同一区域中的信息传输,叫做区域间陆游通路。而区域间路由通路则要更加复杂。由于起始点和目的终点不在同一区域中,数据分组将首先会从起始点传到其所在区域的区域边界路由器。之后,通过骨干区域中的陆游数据库,数据分组将会被传输送到目的终点所在区域的区域边界路由器上,进而通过该路由器最终传输到目的终

点。在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工作的起始阶段,路由器将会向所有端口发送问候信息分组。问候信息分组是开放式最短路径协议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发现,维持邻居路由器并选择指派路由器和备份指派路由器。此外,问候信息分组还保证了邻居路由器之间的双工传输方式。当两个共享同一数据链路的路由器对问候信息分组中的数据达成一致时,这两个路由器被称为邻居,即为邻居路由器。这个过程被称为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探索机制。在邻居路由器确定之后,他们之间以双工方式进行传输,并且周期性发送问候信息分组以确认邻居路由器是否有效。在一些邻居路由器之间,通过问候信息分组的交换,由于路由器类型和网络类型的设置,这些邻居路由器将会成为邻接路由器,即虚拟的点对点连接。邻接路由器之间的关系较邻居路由器更高一层,而这些邻接路由器之间链路状态数据库也是同步的。完成了邻接路由器的确定之后,每个路由器都会向其所有邻接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公告。链路状态公告记录了路由器的连接和端口信息,并且描述了链路的状态。这些链路分别通向子网,其他路由器,自治系统的其他区域或者外部网络。由于这些链路状态所含有信息的类型不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也定义了多种不同类型的链路状态公告。当路由器从其邻接路由器处收到链路状态公告后,路由器将会把这些链路状态公告将被储存在其链路状态数据库中,并且将这些链路状态公告的拷贝发送给与其相邻接的路由器。通过上述方式,链路状态公告在区域中传递,而同一区域中的所有路由器也实现了链路数据库信息的同步。链路状态信息库的信息收集过程完成之后,路由器会根据最短路径优先运算法则,生成一个无循环回路的路由通路图。该图描述了以该路由器自身为基点,到达所有已知目的路由器的最短路径,即开销最小的路径。这个路由通路图被称为最短路径优先树。以这种方式,所有路由器最终产生自身的最短路径优先树,从而完成对整个自治系统的路由配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采用的是触发更新机制,即当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时,发生改变部分的链路状态公告将会以广播的形式在网络中传播,而不是整个路由通路表,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工作效率。同时,路由器收到更新信息后,将会使用最短路径优先运算产生新的最短路径优先树,以此完成数据的更新过程。

2.3 OSPF的五中分组类型

OSPF共有以下五种分组类型:

(1)类型1,问候分组(Hello),用来发现和维持邻接站的可达性。

(2)类型2,数据库描述分株(Database Description),向临站给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所有链路状态项目的摘要信息。

(3)类型3,链路状态请求分组(Link State Request),想对方请求发送某些链路状态项目的详细信息。

(4)类型4,链路状态更新分组(Link State Update),用洪泛法对全网更新链路状态。这种分组是最复杂的,也是OSPF协议最核心的部分。路由使用这种分组将其链路状态通知给临站。

(5)类型5,链路状态确认分组(Link State Acknowledge),对链路更新分组的确认。

OSPF规定,每两个邻接路由每隔一段时间要交换一次问候分组。这样就能却只哪些邻站是可达的。其他的四种分组都是用来进行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所谓同步就是指不同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内容是一样的。两个同步的路由器叫做完全邻接的路由器。不是完全邻接的路由器表明它们虽然在物理上是相邻的,但是其链路状态数据库并没有达到一致。

2.4 OSPF协议的特点

OSPF协议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link state protocol),而不是像RIP协议那样的距离向量协议。OSPF协议有3个主要的特点:

(1)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这里使用的方法就是洪泛法,这就是路由器通过所有输出端口向所有相邻的路由器发送信息。而每个相邻路由器又再将此信息发往其所有的相邻路由器。这样,最终整个区域中所有的路由器都得到了这个信息的一个副本。

(2)发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但这只是路由器所知道的部分信息。所谓链路状态其实就是说明本路由器都和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该链路的“度量”。OSPF将这个“度量”用来表示费用、距离、时延、带宽,等等。

(3)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向所有路由器用洪泛法发送此信息,而不是向RIP那样,不管网络拓扑有无发生变化,路由器之间都要定期交换路由表信息。

2.5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局限

对于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来说,其更加适应于大型网络,保证可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较路由器资讯协议有更短的收敛时间等特点是路由器资讯协议等其他网络协议所不具备的。但是,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本身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

(1)相较于其他网络协议来说,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工作方式更为复杂,对于网络配置和操作人员的要求更高,需要操作人员对于网络进行前期规划和设计。

(2)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工作基于最短路径优先运算法则,而该运算法则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CPU和内存资源,对于路由器性能要求更高,增加了组网时的开销。

4.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比较

下面将从复杂度、算法、可靠性等几个方面对这两种路由选择协议进行一个详细的比较。

就复杂度而言,SIP协议相对较简单,也便于设置;OSPF协议则复杂度较高,配置要求也高,并且需要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由于跳数的限制,SIP协议更适用于小型网络;而OSPF协议更适用于复杂网络,分层网络,其引入边缘概念,将自治系统划分为多个区域对于系统没有特殊限制。SIP协议使用距离矢量运算法则,而OSPF协议使用最短路径优先法则。SIP协议的分组结构是基于UDP协议的,而OSPF协议是基于IP协议的。就两者的收敛时间而言,SIP协议的更新时间更长一些。由于SIP更新信息需要在网络中传递,所以其网络带宽占用多,周期性传输这个路由表,对带宽要求高;而OSPF协议发送链路状态信息而不是整个路由表,更新信息只在毗邻路由器间传输,同时区域的划分使得对于网络带宽的要求降低———在同一区域中其他区域的信息将不会被处理。在工作

方式方面,SIP协议每30s发送一次完整的路由表,路由器如果180s没有发送更新路由表,那该路由器将被标记为失效,120s之后该路由器将被标记为不存在;而OSPF协议每10s发送一次Hello分组,超过40s不发送Hello分组,路由器将会被认定为无效,每30min更新一次路由数据库。

5.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的工作原理。并详细阐述了其各自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接着对这两种协议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比较。综上所述,路由信息协议(RIP)主要适用于小型的简单网络结构;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更适合于在较复杂的大型网络中应用。同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也更加符合未来的网络向大型、高速和可靠的方向的发展的需求。

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要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要点 篇一: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及协议流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及协议流程 姓名实验日期:20xx/04/20 学号实验报告日期:20xx/04/24 一.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网络拓扑图)操作系统: windows7,32位 网络平台: 控制面板-程序-程序和功能,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然后telnet服务器和telnet客户端打开(因为win7默认关闭)。 控制面板-系统与安全-管理工具-服务,开启telnet服务; 网络拓扑图: 二.实验目的

1、复习和进一步掌握实验一二的内容。 2、自己会设计较复杂的网络物理拓扑和逻辑网段。 3、掌握路由器上Rip协议的配置方法,能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路由器上Rip协议的配置,并能通过debug信息来分析Rip协议的工作过程,并观察配置水平分割和没有配置水平分割两种情况下Rip协议工作过程的变化。 4、掌握路由器上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能够在模拟环境中上进行路由器上ospF协议的配置,并能够通过debug 信息分析ospF协议的工作工程。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配置流程,重要部分需要截图) 主要配置流程:1.实现rip路由协议: 首先启动每台设备 分配cpu,然后按照设计的拓扑图给每台设备的相应端口分配ip,并启动端口,然后给两台pc配置默认路由,最后在每台路由器上配置rip协议: R1配置完后的路由表: R2配置完后的路由表: R3配置完后的路由表: R4配置完后的路由表: 2.实现ospF路由协议: 在实现了rip协议之后,先给每个路由器去除rip,然

RIP和OSPF协议工作原理分析

宽带通信网论文题目:RIP和OSPF协议工作原理分析 班级:4班 学号:105508 姓名:郭晋杰

RIP和OSPF协议工作原理分析 郭晋杰 105508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内部网关协议中的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这两种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并从各个方面分析了这两种路由选择协议的区别,总结出了其分别适用的网络。 关键词:路由信息协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自治系统 引言 在如今的计算机网络中,当两台非直接连接的计算机需要经过几个网络通信时,通常就需要路由器。路由器提供一种方法来开辟通过一个网状联结的路径。那么路径是怎么建立的呢路由选择协议的任务是,为路由器提供他们建立通过网状网络最佳路径所需要的相互共享的路由信息。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作为基于TCP/IP的计算机网络中广泛应用的内部网关协议,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对研究计算机网络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1.路由信息协议 1.1路由信息协议简介 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内部网关协议IGP 中最先得到广泛应用的协议。这个网络协议最初由加利弗尼亚大学的BerKeley 所提出,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层网络的广播信号实现路由信息的交换,从而提供本地网络的路由信息。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 1.2路由信息协议的工作原理 路由信息协议功能的实现是基于距离矢量的运算法则,这种运算法则在早期的网络运算中就被采用。简单来说,距离矢量的运算引入跳数值作为一个路由量度。每当路径中通过一个路由,路径中的跳数值就会加1。这就意味着跳数值越大,路径中经过的路由器就有多,路径也就越长。而路由信息协议就是通过

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配置

实验二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IP、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 (2)掌握查看RIP、OSPF协议产生的路由 (3)熟悉广域网电缆的连接方式 二、实验内容: (一)动态路由协议RIP配置-三层交换机 1绘制拓扑图 2配置PC的IP、掩码、网关 分别:PC1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 PC2 192.168.2.2 255.255.255.0 192.168.2.1 3.三层交换机配置 (1)划分VLAN,将接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中 (2)配置每个虚接口(VLAN)的IP (3)配置RIP 4 R1上的配置 (1)配置配置两个接口的IP和串口时钟 (2)配置RIP协议:发布直连路由 5.R2上的配置 (1)配置配置两个接口的IP (2)配置RIP协议:发布直连路由 6测试 1、分别在R1R2上查看路由表 2、在PC1中ping PC2 三、实验步骤 1绘制拓扑图 2配置PC的IP、掩码、网关 分别:PC1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 PC2 192.168.2.2 255.255.255.0 192.168.2.1

3.三层交换机配置 (1)划分VLAN,将接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中(2)配置每个虚接口(VLAN)的IP (3)配置RIP (3)配置RIP协议:发布直连路由 4 R1上的配置 (1)配置配置两个接口的IP和串口时钟(2)配置RIP协议:发布直连路由

5.R2上的配置 (1)配置配置两个接口的IP (2)配置RIP协议:发布直连路由

RIP、OSPF、BGP三种协议的区别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AS内部路由(本质区别),采用链路状态路由选路技术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种为IP网络开发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其由三个子协议组成hello协议,交换协议,扩散协议,其中hello协议负责检查链路是否可用并完成指定路由 器和备份路由器;交换协议完成“主”,“从”路由器的选择和交换各自的路由数据库信息,扩散协议负责完成各路由器中路由数据库的同步维护 不同厂商管理距离不同,思科OSPF的协议管理距离(AD)是110,华为OSPF的协议管理距离是10。 OSPF 采用链路状态路由选择技术,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路由器互相发送直接相连的链路信息和它拥有的到其它路由器的链路信息。每个 OSPF 路由器维护相同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数据库。从这个数据库里,构造出最短路径树来计算出 路由表。当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 OSPF 能迅速重新计算出路径,而只产生少量的路由协议流量。 此外,所有 OSPF 路由选择协议的交换都是经过身份验证的。 主要优点 收敛速度快;没有跳数限制; 支持服务类型选路 提供负载均衡和身份认证 适用环境 规模庞大、环境复杂的互联网 OSPF协议的优点: OSPF能够在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内表示整个网络,这极大地减少了收敛时间,并且支持大型异构网络的互联,提供了一个异构网络间通过同一种协议交换网络信息的途径,并且不容易 出现错误的路由信息。 OSPF支持通往相同目的的多重路径。 OSPF使用路由标签区分不同的外部路由。 OSPF支持路由验证,只有互相通过路由验证的路由器之间才能交换路由信息;并且可以对不同的区域定义不同的验证方式,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OSPF支持费用相同的多条链路上的负载均衡。 OSPF是一个非族类路由协议,路由信息不受跳数的限制,减少了因分级路由带来的子网分离问题。 OSPF支持VLSM和非族类路由查表,有利于网络地址的有效管理 OSPF使用AREA对网络进行分层,减少了协议对CPU处理时间 BGP(边界网关协议):AS外部路由,采用距离向量路由选择 BGP是唯一一个用来处理像因特网大小的网络协议,也是唯一能够妥善处理好不相关路由域间的多路连接协议。BGPv4是一种外部的路由协议。可认为是一种高级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动态路由协议RIP与OSPF的配置

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动态路由协议RIP与OSPF的配置 学号:20151681310139 姓名:李新宇班级:电子信息类05班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ISCO IOS和CLI命令模式的使用; 2、了解和掌握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的使用; 3、掌握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 4、掌握VLAN中路由器的设置; 3.掌握RIP与OSPF路由协议及其配置。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 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主机局域网、CISCO Catalyst 2950交换机和2600系列路由器,Cisco Packet Tracer 7.0软件。 三、实验内容 3.1 课内实验任务 (2)实验过程 0)创建拓扑图

1)采用配置PC1和PC2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2)连接到路由器Router3,配置路由器的RIP,命令如下: Router>enable Router#conf terminal Router(config)#hostname R3 R3(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3(config-if)#ip address 11.0.0.1 255.255.255.0 R3(config-if)#no shutdown R3(config-if)#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R3(config-if)#ip address 12.0.0.1 255.255.255.0 R3(config-if)#no shutdown R3(config-if)#interface serial 0 R3(config-if)#ip address 10.0.0.1 255.255.255.0 R3(config-if)#bandwidth 128 //设置链路带宽为128kbit/s 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设置DCE设备的时钟速率 R3(config-if)#no shutdown R3(config-if)#exit -------------设置路由器R3的RIP -------------------------------------- R3(config)#router rip //设置RIP R3(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设置接口S0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network 11.0.0.0//设置接口E0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network 12.0.0.0 //设置接口E1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end R3(config)#router rip//设置RIP R3(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设置接口S0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network 11.0.0.0//设置接口E0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network 12.0.0.0//设置接口E1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end R3#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静态路由,RIP和OSPF路由协议

网络工程结课论文 题目:静态路由,RIP和OSPF路由协议学院: xxxxxxxxxxxx学院 专业班级:xxxxxxxxxxxxx班 任课教师: xxx 姓名: x x 学号: xxxxxxxx 日期: 2010年01月

静态路由,RIP和OSPF路由协议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路由技术在网络技术中已逐渐成为关键部分,路由器也随之成为最重要的网络设备。用户的需求推动着路由技术的发展和路由器的普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在本地网络上共享信息,而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网络资源。路由协议可分为两类:在一个AS(Autonomous System)内的路由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AS之间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这里网关是路由器的旧称。现在正在使用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有以下几种:RIP-1,RIP-2,IGRP,EIGRP,IS-IS和OSPF。其中前4种路由协议采用的是距离向量算法,IS-IS 和OSPF采用的是链路状态算法。对于小型网络,采用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路由协议易于配臵和管理,且应用较为广泛,但在面对大型网络时,不但其固有的环路问题变得更难解决,所占用的带宽也迅速增长,以至于网络无法承受。这使得OSPF正在成为应用广泛的一种路由协议。现在,不论是传统的路由器设计,还是即将成为标准的MPLS (多协议标记交换),均将OSPF视为很好的路由协议。 关键词 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RIP OSPF 网络工程 正文 一、各个路由协议的概况 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臵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

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当然,网管员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臵使之成为共享的。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臵正确的路由信息。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RIP 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在国家性网络中如当前的因特网,拥有很多用于整个网络的路由选择协议。作为形成网络的每一个自治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 AS 系统,路由选择技术也不同。作为一种内部网关协议或 IGP(内部网关协议),路由选择协议应用于 AS 系统。连接 AS 系统有专门的协议,其中最早的这样的协议是“EGP”(外部网关协议),目前仍然应用于因特网,这样的协议通常被视为内部 AS 路由选择协议。RIP 主要设计来利用同类技术与大小适度的网络一起工作。因此通过速度变化不大的接线连接,RIP 比较适用于简单的校园网和区域网,但并不适用于复杂网络的情况。 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A utonomous System),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在这个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

rip协议有几个版本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rip协议有几个版本 篇一: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对比 rip协议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metric)是跳数,最大跳数是15跳,如果大于15跳,它就会丢弃数据包。 ospf协议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是带宽,延迟。 Rip的局限性在大型网络中使用所产生的问题: Rip的15跳限制,超过15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达 Rip不能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导致ip地址分配的低效率 周期性广播整个路由表,在低速链路及广域网云中应用将产生很大问题 收敛速度慢于ospF,在大型网络中收敛时间需要几分钟Rip没有网络延迟和链路开销的概念,路由选路基于跳数。拥有较少跳数的路由总是被选为最佳路由即使较长的路径有低的延迟和开销 Rip没有区域的概念,不能在任意比特位进行路由汇总

一些增强的功能被引入Rip的新版本Ripv2中,Ripv2支持Vlsm,认证以及组播更新。但Ripv2的跳数限制以及慢收敛使它仍然不适用于大型网络 相比Rip而言,ospF更适合用于大型网络: 没有跳数的限制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收敛速度快 具有认证功能 ospF协议主要优点: 1、ospF是真正的loop-FRee(无路由自环)路由协议。源自其算法本身的优点。(链路状态及最短路径树算法) 2、ospF收敛速度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路由变化传递到整个自治系统。 3、提出区域(area)划分的概念,将自治系统划分为不同区域后,通过区域之间的对路由信息的摘要,大大减少了需传递的路由信息数量。也使得路由信息不会随网络规模的扩大而急剧膨胀。 4、将协议自身的开销控制到最小。见下: 1)用于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的是定期发送的是不含路由信息的hello报文,非常短小。包含路由信息的报文时是触发更新的机制。(有路由变化时才会发送)。但为了增强协

动态路由协议:RIP与OSPF

动态路由协议:RIP 与OSPF 1. 动态路由特点:减少管理任务、增加网络带宽。 2.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路由器之间用来交换信息的语言。 3. 度量值:带宽、跳数、负载、时延、可靠性、成本。 4. 收敛:使所有路由表都达到一致状态的过程 动态路由分类: 自治系统(AS ) 内部网关协议(EIGRP 、RIP 、OSPF 、IGP ) 外部网关协议(EGP ) 按照路由执行的算法分类: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 )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 ) 两种结合(EIFRP ) RIP : RIP 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RIP 基本概念:定期更新(30秒)、邻居、广播更新、全路由表更新 RIP 最大跳数为15跳,16跳为不可达 RIP 使用水平分割,防止路由环路:从一个接口学习到的路由信息,不再从这个接口发出去 RIPv1:有类路由、RIPv2:无类路由 OSPF : OSPF 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Router ID 是OSPF 区域内唯一标识路由器的IP 地址。 Router ID 选取规则:先选取路由器lookback 接口上最高的IP 地址,如果没有lookback 接口,就选取物理接口上的最高IP 地址。也可以使用Router-id 命令手动指定。 OSPF 有三张表:邻接关系表、链路状态数据库、路由表》》首先建立邻接关系,然后建立链路数据库,最后通过SPF 算法算出最短路径树,最终形成路由表 OSPF 的度量值为COST (代价):COST=10^8/BW 接口类型 代价(108/BW ) Fast Ethernet 1 Ethernet 10 56K 1785 OSPF 和RIP 的比较: OSPF RIP v1 RIP v2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没有跳数的限制 RIP 的15跳限制,超过15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 达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 (VLSM ) 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 收敛速度快 收敛速度慢 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 周期性广播整个路由表,在低速链路及广域网中应用将产生很大问题

RIP和OSPF协议

2.2 RIP协议 2.2.1 RIP的工作原理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该协议主要应用在个人计算机网络中,而且许多其他路由协议的实现都是以该协议为基础。有关路由信息协议的最新内容在RFC2453文档中介绍。 路由信息协议所采用的路由表算法为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在该算法中,每个路由器每隔30秒将其距离矢量发送给相邻的路由器。各路由器根据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将当前网络环境下最优的路由保存到路由表项相应的表项中。 在路由信息协议中规定,每个路由最大路程段树木最大值为15,不能超过该值。如果超过则认为该路由所指的目的地是不可到达的。 另外,由于路由信息协议没有对线路速度进行考虑,所以,在该协议中不允许对度量单位的参数进行定义,例如,度量单位中的成本参数。而对于度量单位中的路程段数目参数,该协议中只是基于最小路程段数目。 此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路由信息协议(RIP)的收敛速度很慢,所以,这种协议只适合作为小型网络的内部网关协议(IGP)。 在路由信息交换方面: RIP协议让互联网中的所有路由器都和自己的相邻路由器不断交换路由信息,并不断更新其路由表,使得从每一个路由器到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路由都是最短的(即跳数最少)。 虽然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拥有了整个自治系统的全局路由信息,但由于每一个路由器的位置不同,它们的路由表当然也应当是不同的。 RIP主要有几个特点: ①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 ②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③RIP 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2.2.2 RIP距离的定义 RIPv2 报文中的路由部分由若干个路由信息组成。每个路由信息需要用 20 个字节。地址族标识符(又称为地址类别)字段用来标志所使用的地址协议。

OSPF协议与RIP协议的原理及脆弱性分析

OSPF协议与RIP协议的原理及脆弱性分析 范红艳1,成军2 1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876) 2西安邮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E-mail:fanicy@https://www.doczj.com/doc/059330855.html,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和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工作的基本原理,之后分析研究了两种协议的脆弱性及攻击方法。 关键词:OSPF , RIP , 路由协议 , 脆弱性 , 攻击方法 中图分类号:TP 393.08 1.引言 这些年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路由技术已经成为网络技术中的关键部分,路由器(Router)是因特网上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而运行在这些路由器上的路由选择协议实现了一种用于在终端之间发现最佳路由,描述对等关系,交换信息方法以及其他各种策略的机制。正是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数以万计的路由器构成了因特网这个庞大的网络神经系统,而路由器正是扮演着中枢神经的角色。 目前互联网安全方面已经定义了四大最高级别的要求:终端系统安全,端到端安全,服务质量安全(QoS),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本文中,我们关注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问题,尤其是对常用的路由选择协议RIP和OSPF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的关注。 本文接下来首先阐述了两种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以便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发现这两种协议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对RIP和OSPF协议的脆弱性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2.工作原理 2.1 RIP协议的工作原理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协议是基于贝尔曼-福特(Bellman-Ford)算法的,也称为距离矢量(Distance Vector)算法,该算法自从ARPANET网络初期就一直用于计算机网络的路由计算。 作为一种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用于在一个自治系统(AS)内的路由信息传递。 RIP 协议适合于在中小型的网络上配置,不适合复杂的大型网络环境,因为RIP协议的设计者当时认为一个网络的直径不应该超过15跳,所以RIP协议只支持15跳以内的中小型网络的路由。 2.1.1 RIP的路由表 RIP协议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标准(metrics)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路由距离。每个运行RIP协议的路由器都维护着一张路由表,这张路由表中至少要包括以下信息[3]:(1)IP地址:该地址是所要到达的目的主机或网络的地址。 (2)下一跳:数据包所要到达的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 (3)接口:数据包到达下一跳所使用的物理网络接口。 (4)跳数:即度量值。RIP的度量是基于跳数(hop count)的,并规定两个直连的路由器间的跳数为1,因此,每经过一台路由器,路径的跳数就加一。跳数越多,路径就越长,RIP

rip协议与ospf协议

实验四RIP2与OSPF的配置与应用 实验目标: 1.掌握RIP协议与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 2.掌握查看通过动态路由协议RIP学习产生的路由; 3.掌握查看通过动态路由协议OSPF学习产生的路由; 4.熟悉广域网线缆的连接方法。 实验内容: 背景: 假设校园网通过一台三层交换机连接到校园网出口路由器上,路由器再和校园外的另一台路由器相连。现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之间的相互通信。为简化网关的管理维护工作,学校决定分别采用RIP2协议和OSPF 协议实现互通。 要求: 一、RIP协议的配置与模拟 1.建立如图4.1所示的拓扑连接图 图4.1 RIP协议与OSPF协议应用场景图 2.在三层交换机3560中配置vlan10和vlan20,分别将交换机的端口1和端口24划归到vlan10和vlan20中,并未vlan10和vlan20分别设置IP地址为192.168.10.254 255.255.255.0与192.168.20.254 255.255.255.0;开启路由模式,

配置路由协议为rip,发布该交换机的直连路由为192.168.10.0与192.168.20.0,将rip协议的版本设置为version2。 3.在路由器0中,启用fastethernet 0/0和串口2/0,设置两个端口IP地址分别为192.168.20.1 255.255.255.0和192.168.30.1 255.255.255.0;配置路由协议为rip,发布该交换机的直连路由为192.168.20.0与192.168.30.0,将rip协议的版本设置为version2。 4.在路由器1中,启用fastethernet 0/0和串口2/0,设置两个端口IP地址分别为192.168.40.1 25 5.255.255.0和192.168.30.2 255.255.255.0;配置路由协议为rip,发布该交换机的直连路由为192.168.30.0与192.168.40.0,将rip协议的版本设置为version2。 5.设置pc0与pc1的ip地址分别为192.168.10.1和192.168.20.2,并设置匹配的子网掩码与网关。 6.通过模拟模式,观察RIP协议的工作过程。 7.在pc0的命令行界面中,通过ping命令验证是否可以与pc2互通。 8.将配置文件另存为RIP.pkt,连同实验报告提交。 二、OSPF协议的配置与模拟 在以上搭建的环境中继续完成以下工作: 1.在三层交换机、路由器0和路由器1中使用NO命令,分别删除routerip命令。其余设置不做改变。 2.在三层交换机3560中配置路由协议为OSPF,发布该交换机的直连路由为192.168.10.0与192.168.20.0,注意配置过程中的相关细节。 3.在路由器0中,配置路由协议为OSPF,发布该交换机的直连路由为192.168.20.0与192.168.30.0。 4.在路由器1中,配置路由协议为OSPF,发布该交换机的直连路由为192.168.30.0与192.168.40.0。 5.通过模拟模式,观察OSPF协议的工作过程。 6.在pc0的命令行界面中,通过ping命令验证是否可以与pc2互通。 7.将配置文件另存为OSPF.pkt,连同实验报告提交。

动态路由协议RIP与OSPF的配置

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动态路由协议RIP与OSPF的配置 学号:20151681310139 姓名:李新宇班级:电子信息类05班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ISCO IOS和CLI命令模式的使用; 2、了解和掌握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的使用; 3、掌握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 4、掌握VLAN中路由器的设置; 3.掌握RIP与OSPF路由协议及其配置。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 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主机局域网、CISCO Catalyst 2950交换机和2600系列路由器,Cisco Packet Tracer 7.0软件。 三、实验内容 3.1 课内实验任务 (2)实验过程 0)创建拓扑图 评定成绩指导教师

1)采用配置PC1和PC2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2)连接到路由器Router3,配置路由器的RIP,命令如下: Router>enable Router#conf terminal Router(config)#hostname R3 R3(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3(config-if)#ip address 11.0.0.1 255.255.255.0 R3(config-if)#no shutdown R3(config-if)#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R3(config-if)#ip address 12.0.0.1 255.255.255.0 R3(config-if)#no shutdown R3(config-if)#interface serial 0 R3(config-if)#ip address 10.0.0.1 255.255.255.0 R3(config-if)#bandwidth 128 //设置链路带宽为128kbit/s 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设置DCE设备的时钟速率 R3(config-if)#no shutdown R3(config-if)#exit -------------设置路由器R3的RIP -------------------------------------- R3(config)#router rip //设置RIP R3(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设置接口S0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network 11.0.0.0//设置接口E0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network 12.0.0.0 //设置接口E1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end R3(config)#router rip//设置RIP R3(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设置接口S0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network 11.0.0.0//设置接口E0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network 12.0.0.0//设置接口E1连接的网络地址 R3(config-router)#end R3#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4)按照步骤(3)分别完成对路由器R1、R2、R4的接口配置。 //配置过程不再列出 5)按照步骤(3)分别完成对路由器R1、R2、R4的RIP配置。 R1(config)#router rip //设置路由器R1的RIP R1(config-router)#network 11.0.0.0 R1(config-router)#end R1(config)#router rip //设置路由器R1的RIP R1(config-router)#network 11.0.0.0 R1(config-router)#end

华为eNsp关于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配置文档及拓扑图

华为eNsp关于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配置文档及拓扑图 每一个路由器的配置文档: R1: sys [Huawei]undo info-center enable [Huawei]interface giga 0/0/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0.1 24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nterface giga 0/0/2 [Huawei-GigabitEthernet0/0/2]ip address 192.168.1.1 24 [Huawei-GigabitEthernet0/0/2]q [Huawei]rip 1 [Huawei-rip-1]ver 2

[Huawei-rip-1]network 192.168.1.0 [Huawei-rip-1]q [Huawei]ospf 1 [Huawei-ospf-1]area 0 [Huawei-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10.0 0.0.0.255 [Huawei-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1.0 0.0.0.255 [Huawei-ospf-1-area-0.0.0.0] [Huawei-ospf-1-area-0.0.0.0]q [Huawei-ospf-1]q R2: sys [Huawei]undo info-center enable [Huawei]interface giga 0/0/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0.2 24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nterface giga 0/0/1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92.168.12.1 24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q [Huawei]rip 1 [Huawei-rip-1]ver 2

实验5 动态路由协议RIP与OSPF的配置

实验5 动态路由协议RIP与OSPF的配置 实验学时:2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ISCO IOS和CLI命令模式的使用; 2、了解和掌握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的使用; 3、掌握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 4、掌握VLAN中路由器的设置; 3.掌握RIP与OSPF路由协议及其配置。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 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主机局域网、CISCO Catalyst 2950交换机和2600系列路由器,Cisco Packet Tracer 7.0软件。 三、预备知识 3.1动态路由配置 两个重要的命令用于配置动态路由:router和network。Router命令启动一个路由选择进程,格式:router(config)#router protocol [keywork],network命令是每个IP路由选择进程所需要的。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number 参数如下表: 3.2 RIP协议配置 RIP的关键特点如下: ·它是一个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选用跳计数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标准; ·跳计数允许的最大值是15; 缺省情况下,路由选择的更新数据每30秒种广播一次。第一版本不支持子网划分,如使用子网划分应使用第二版本(命令:version 2)。 router rip命令选择RIP作为路由协议: Router(config)#router rip network命令指定基于NIC网络号码,选择直连的网络: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number 路由选择进程将接口与适合的地址相关联,并且开始在规定的网络上处理数据包。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实践实验报告-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及协议流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及协议流程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2014年4月11日 实验报告日期:2014年4月12日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

一、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网络拓扑图) ●操作系统:windows8.1 ●网络平台:Dynamips 仿真平台 ●网络拓扑: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配置流程,重要部分需要截图) RIP: 1.设计网拓扑 2.配置ip地址 以配置R1的s1/1 的ip地址为例: 配置完后,输入命令no shutdown打开端口。 类似的配置完一共12个端口的ip地址。 3.配置rip路由协议: 以配置R1的路由协议为例:

4.配置PC的默认路由,以PC1为例: 5.配置完成后,测试从PC1到网络中各个节点的连通情况: a)到5.1.30.2: b)到1.1.30.2: c)到2.1.30.2: d)到3.1.30.2:

e)到4.1.30.2: f)到6.1.30.1: 6.打开调试模式: 以R1为例: 不久之后接收到R4发来的路由信息: 同时,R1也在向周围路由器发送路由信息: 从上图中我们路由器R4从端口S1/0发送路由信息告诉R1,R4到网络2.0.0.0需要两跳,到网络3.0.0.0需要一跳,到网络6.0.0.0需要两跳。 R1通过计算从各个端口接收到的路由信息,需要到各个网络的最优路径之后,也会向外发出路由信息。如上图所示,R1把路由信息从S1/0端口发出。他告诉这个端口另一端所连的设备,R1到网络 1.0.0.0需要一跳,到网络 2.0.0.0需要两跳,到网路5.0.0.0需要一跳。 收到这个路由信息的设备也会根据这个路由信息来计算自己到各个网络的最优路径。 通过获得的路由信息不难看出rip协议的工作过程: 每个路由器都维护这一张路由表,这张路由表中写明了网络号、到该网络的最短路径(实验中的路径长短由跳数来衡量)以及转发的出口。路由器会周期性得向周围路由器发送自己的路由表,同时也会接受周围路由器发来的路由表,以此来刷新自己的路由器,适

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对比

rip协议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metric)是跳数,最大跳数是15跳,如果大于15跳,它就会丢弃数据包。 ospf协议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是带宽,延迟。 RIP的局限性在大型网络中使用所产生的问题: RIP的15跳限制,超过15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达 RIP不能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导致IP地址分配的低效率 周期性广播整个路由表,在低速链路及广域网云中应用将产生很大问题 收敛速度慢于OSPF,在大型网络中收敛时间需要几分钟 RIP没有网络延迟和链路开销的概念,路由选路基于跳数。拥有较少跳数的路由总是被选为最佳路由即使较长的路径有低的延迟和开销 RIP没有区域的概念,不能在任意比特位进行路由汇总 一些增强的功能被引入RIP的新版本RIPv2中,RIPv2支持VLSM,认证以及组播更新。但RIPv2的跳数限制以及慢收敛使它仍然不适用于大型网络 相比RIP而言,OSPF更适合用于大型网络: 没有跳数的限制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收敛速度快 具有认证功能 OSPF协议主要优点: 1、OSPF是真正的LOOP- FREE(无路由自环)路由协议。源自其算法本身的优点。(链路状态及最短路径树算法) 2、OSPF收敛速度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路由变化传递到整个自治系统。 3、提出区域(area)划分的概念,将自治系统划分为不同区域后,通过区域之间的对路由信息的摘要,大大减少了需传递的路由信息数量。也使得路由信息不会随网络规模的扩大而急剧膨胀。 4、将协议自身的开销控制到最小。见下: 1)用于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的是定期发送的是不含路由信息的hello报文,非常短小。包含路由信息的报文时是触发更新的机制。(有路由变化时才会发送)。但为了增强协议的健壮性,每1800秒全部重发一次。

实验4:RIP与OSPF路由协议分析

实验4:RIP与OSPF路由协议分析 1实验题目 采用Opnet仿真并分析RIP和OSPF协议 2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路由协议RIP、OSPF的工作原理 2)掌握Opnet仿真RIP和OSPF协议的方法 3实验设备及材料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XP主机 网络模拟器:OPNET 4实验内容 4.1 RIP路由模拟与性能测试 本实验的环境如下:Intel(R) Core(TM)2 Duo CPU T7100 @1.80GHz,0.98GB内存;Windows XP Professional v.2002 SP2;网络仿真平台为0Pnet Modeler 14.0。 网络模型的规模为10kmx10km的大小。 导入RIP-RIPv1场景。

图1 导入场景

、 图2 选择RIP-RIPv1 图3显示了进行路由协议性能分析所建立起来的网络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四个主干路由器以及一些子网,每个子网是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到主干路由器上(图4),且配置了相应的业务流量。路由器间互连的链路采用的是PPP DS3链路。该模型中共四个子网,其IP地址配置如下表所示。 表1 IP地址分配

图3 RIPv1网络仿真模型 图4 子网络内的仿真模型 子网内的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由West和East两个局域网和一台中心路由器组成。两个局域网拥有相同的网络结构,均是采用100BaseT的局域网模型,该模型是快速以太网模型,它包括任何数量的工作站和一个服务器,在本模型中

工作站的数量是十个。 针对协议的性能仿真主要是从路由协议网络收敛性,协议开销,网络延时三个方面进行仿真分析。 路由协议网络收敛性是指路由域中所有路由器对当前的网络结构和路由转发达成一致的状态。收敛时间是指从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到网络上所有的相关路由器都得知这一变化,并且相应的做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 协议开销是指网络节点为了获得路由信息所引入更新网络状态信息的通信开销,它随网络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触发状态信息更新发布策略与QOS路由性能密切相关。此外,网络拓扑和流量分布对协议开销也有一定的影响。 时延定义了一个IP包穿越一个或多个网段所经历的时间。时延由固定时延和可变时延两部分组成。固定时延基本不变,由传播时延和传输时延构成;可变时延由中间路由器处理时延和排队等待时延两部分构成。 添加统计信息量: 1)添加路由协议收敛性和协议开销 场景空间空白处右键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Choose Individual DES Statistics” 图5 添加路由器协议的统计信息量 在弹出窗口中选择RIP协议统计量,如图6所示:

路由协议RIP、OSPF、BGP比较

根据是否在一个自治域内部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这里的自治域指一个具有统一管理机构、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自治域内部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常用的有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主要用于多个自治域之间的路由选择,常用的是BGP和BGP-4。 协议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议:是在一个AS系统中使用地内部路由选择协议,是基于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的协议。RIP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它们均基于经典的距离向量路由算法,最大跳数为15跳。 RIP的算法简单,但在路径较多时收敛速度慢,广播路由信息时占用的带宽资源较多,它适用于网络拓扑结构相对简单且数据链路故障率极低的小型网络中,在大型网络中,一般不使用RIP。 RIP使用UDP数据包更新路由信息。路由器每隔30s更新一次路由信息,如果在180s内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回应,则认为去往该路由器的路由不可用,该路由器不可到达。如果在240s后仍未收到该路由器的应答,则把有关该路由器的路由信息从路由表中删除。 RIP具有以下特点: 不同厂商的路由器可以通过RIP互联; 配置简单; 适用于小型网络(小于15跳); RIPv1不支持VLSM; 需消耗广域网带宽; 需消耗CPU、内存资源。 协议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采用链路状态路由选择技术,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路由器互相发送直接相连的链路信息和它拥有的到其它路由器的链路信息。每个OSPF 路由器维护相同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数据库。从这个数据库里,构造出最短路径树来计算出路由表。当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OSPF 能迅速重新计算出路径,而只产生少量的路由协议流量。 主要优点: 收敛速度快;没有跳数限制; 支持服务类型选路 提供负载均衡和身份认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