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期刊论文一稿多投的切身体会

关于期刊论文一稿多投的切身体会

关于期刊论文一稿多投的切身体会
关于期刊论文一稿多投的切身体会

现在在我国,许多期刊杂志都有了投稿平台,至少可以用电子邮件投电子版,一稿多投现象也是十分普遍。而且现在的电子版可比以前的纸质版方便多了,不用一字一字抄写。学术界可以说是严厉打击一稿多投现象,不过有一定梯度的“一稿多投”并非不可以,比如一二个月后投第二个期刊。

在学术界混了这么多年,也应该算是见多识广。知道别人违反学术道德的事情,也有一些。当然,通常情况下和别人前无仇,后无恨,也就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慢慢就淡忘了。然而,最近一篇学术论文,撞到了我们主办的一个国际会议,一时间勾起无限回想。

单位每年都给我安排“投稿策略”的讲座,在图书馆所开讲座中可说是最受欢迎的讲座之一,往往讲完还有很多人提问和咨询,其中绕不开的就是关于“一稿多投”的问题。说实话,在讲座中我会讲到这个问题,但一般不把观点写在PPT 上,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相对谨慎,不希望自己的回答给听众造成误导。

我的主要观点是:可以一稿多投,但应该绝对避免一稿多发。因为现在高校的情况,无论是研究生还是老师,对发表论文是很有压力的,研究生没有论文就不能申请答辩,老师没有论文就不能晋升职称,但科技期刊,特别是好一点的科技期刊都属于僧多粥少,除非你是大牛,一般的论文作者谁都不能肯定投去的论文一定会被录用,所以大多数论文不可避免会投给多个期刊。“一稿多投”可以分几种情况,一是先投一个刊,如果被拒了再投另一个刊;二是先投一个刊,还没得到被拒信息时就再投另一个刊;三是论文完成后就同时投多个刊。第一种情况其实期刊编辑部都是允许的,并没把它归入“一稿多投”,后两种是期刊编辑反对的,站在他们的立场可以理解,但如果站在作者的立场,却也情有可原。

我见过一次特别有意思的一稿“多”投,真的非常有意思。里面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作者单位相同,但是,作者完全不一样。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两篇稿件同时投给了一个优秀期刊。很快,该编辑部联系了相关人员,最后撤销了其中一篇。当然,好像这个责任人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可能是他的“犯罪”行为在过程中就被揭穿了。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有一个学生借同学的U 盘使用,发现里面有一个文件比较新颖,就把这个文件拷贝到自己电脑上了。后来通过检索,发现这文件里面的材料没有被别人发表过,于此,他把这个文件整理成了一篇学术论文,并投到了该期刊。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该文件的原主人也把这个文件整理成了一篇学术论文,稍晚一点时间段也投到了该期刊。这时,该期刊的编辑傻了。两论文的内容完全雷同,但是,作者却完全不一样。当然,由于两篇论文里面都挂了同一个“牛”人,编辑部也没有深究,故事也就结束了。

至于其他的一稿多投,可能就和我今天要说的很相似了。我们今年举办了一个国际会议。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有历史的国际会议,在很多国家轮流举办过,现在是第15 界了,在澳大利亚官方认定的国际会议中,是 A 级国际会议(最高)。也因此,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一共收到摘要1200 多份。我们计划录取全文400-450 篇之间,拒稿率还是非常大的。也因此,我们会议的外审要求非常严格。

由于我们会议的论文太多,在外审之前,我们自己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步,我们把所有论文都打印,并每一篇论文由三个老师负责初审。把最优秀的论文归为一类,只请一个审稿人。把普通的论文归为一类,请两个审稿人。其他,一部分直接拒稿,一部分再重新审理。在完成这些工作后,我们安排每一个稿件的评审,挑选合适的审稿人。与此同时,由于我们要对录用的稿件进行分期刊推荐,因此,又是新一轮评估。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一方面对会议负责,对支持我们的期刊负责,更是对支持会议的作者负责。当然,我们希望作者做到所投的稿件至少是:New,Original,Not under consideration。

不得不说运气很好,我们在外审过程中,发现了该稿件的问题,避免了可能发生更严重的学术事故。也维护了我们会议的声誉。但是,这样的事情,到底是我们期刊、会议组织方的责任,还是投稿人的责任,真是值得思考。的确,全世界的教授如此之多,同一篇稿件送到同一个审稿人手里的可能性不知道有多小。

这里我再说两个自己曾经的“一稿多投”的事件。

那应该在十多年以前,那时根本还没有E-mail,投稿是通过邮局邮寄,论文也是一字一字抄写的。我有一篇论文投给一个核心期刊后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因自己感觉文章还不错,便重抄一遍后投给另一个一级期刊,(学校在各学科核心期刊中选1--2 个为“一级期刊”,成果算分要高很多),不久收到该一级期刊的录用通知,心里还十分欣喜,但没想到大概一个月后却收到前一个核心期刊寄来的刊,我的文章已经在上面发表了。当时很是无奈,赶紧

通知那个一级期刊撤稿。单位同事还劝我不要撤,两个期刊都发,只要算成果的时候选高的,不两个刊同时上报即可,但我觉得这对不起后面的期刊,还是坚决的撤稿了,不过说实在的是有点心痛的,后来也再没向前一个核心期刊投稿过,因为我自己把它打入了黑名单。

另一个是一篇小文章,所以投给了一个非核心期刊,二三个月没消息,便另投了一个期刊,也是非核心,不久便收到该刊的录用通知很快发表并寄来了期刊。因为这篇文章自己并没在意,发表后也就放在一边。若干年后有了数据库,偶然一次自己好奇,到数据库中搜索了一下自己的文章,很诧异的发现该文章居然在两个期刊都发表了,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却造成了“一稿多发”的局面。而前一个期刊却从来没给我寄过录用通知和样刊。

当然,有投稿平台的期刊社,可以看到论文处理的情况,对于已经送审的论文不妨先等等,尽可能别造成后一个期刊的损失。现在大多数期刊要收取版面费了,所以如1760405151期刊论文企鹅-我以前那样的“一稿多发”基本不会发生,但一个负责任的期刊对每篇来稿有收稿、登记、初审、外审等流程,如果走完大多数流程被通知撤稿,的确是非常恼火的,也浪费他们的人力和专家的精力。但有些期刊给作者规定“不能一稿多投,3 个月以内没收到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而作为作者,特别是急等论文发表的作者,3 个月的时间真的太长,如果是研究生,遇到2 个这样的期刊,就等于答辩延期半年,要再多几个转折,一年也就过去了,对他们也是不公平的。所以,我一般推荐大家投那些承诺一个月以内给予答复的期刊,或有投稿平台的期刊,而那些需要3 个月甚至半年的期刊,不妨作有梯度的“一稿多投”。

其中有一篇论文,我们也觉得比较有创新性,在最开始的分类过程中,觉得如果审稿意见好,就计划推荐到一个行业的知名期刊,影响因子 3 点多。然而,审稿意见却让我们大跌眼镜。大概审稿意见是这样的。“The authors have submitted a very similar manuscript to ****** by Elsevier. I am an associate editor of this journal and now am handling this manuscript. This manuscript should be definitely rejected.”当然,我们是直接拒稿了,但是,对这样的稿件的痛恨程度,无法用语言表达。

现在这种把发表论文当成答辩门槛的规定,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稿多投”助推者。当然,一稿多投,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迟早会露馅的.能避免的就避免吧,万一被发现,后果很严重!

”一稿多投“的界定

1.“一稿多投”的定义 国内定义: (1)一稿多投是指一篇内容相同或基本相似的稿子,由一个作者投往多家宣传媒体,犹如一女嫁多夫是件不道德和很不光彩的事。 (2)一稿多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将同一件作品投给多家期刊社的行为包括在法定或约定禁止再投期限以外或在明知自己的作品己经或将要发表情况下将同一件作品投给其他期刊社的行为。狭义上的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同时或先后将同一件作品投给两家或两家以上期刊社的行为。 (3)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禁投期间,或者在期限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已经发表而将同一作品或改头换面投向多家报刊社以供使用的行为。 (4)一稿多投是指将内容相同、基本相同或部分内容相同的论文稿件,同时或相继投向两家以上刊物企图发表的行为。 国外定义: 同样的信息、论文或论文的主要内容在编辑和读者未知的情况下,于一种或多种媒体(印刷或电子媒体)上同时或相继报道一次或多次。国外学界对“一稿多投”或“一稿两投”的行为有许多不同的称谓,最常见的是“重复发表”(repetitivepublieation),有的学者称作“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甚至有的学者称其为“剽窃”(plagiarism)。美国生物学编辑委员会(CBE,现扩大为科学编辑委员会,CSE)下属的编辑政策委员会1996年推荐用“多余发表”(redundantpublieation),因为其适用于无论重复发表事实上是否已经发生(即己经重复投稿)的情况。 在Harvard Continuing Edueation Home Page关于((学术诚信和到窃))讲义和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剽窃的时候,你是在拐走另一个人的脑产儿(braln child),不仅如此,你还在对其他人声称:这是你自己的脑产儿(brain child),你利用它给你自己并没有真正去做的工作赢得声誉,所以你又是在说谎和诈骗,你从原作者那里不公平地窃取了本应属于他的认可和荣誉。” 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 国外学者对“自我剿窃”(self-Plagiarism)定义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引用自己以前作品中的观点和方法,也称为“自引”,二是将自己的作品略微修改后,再次发表,即“一稿多投”。 这种“自引”的情况非常多见,指作者在一系列的作品中重复使用文章而没有引用之前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在国外,学者大量的“自引”被认为是剽窃。 2006年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如何保障学术诚信”的研讨会上,IBM公司watson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总裁技术助理王敏博士向与会者介绍了国外在学术诚信方面的一些做法时,提到了“自我到窃”(seif-pfagiarism)的问题,他是这样说的:“你做了一个东西,做得很好,你又加了一点东西,加的这点东西是不是可以写一篇新的文章,自己应该有一个认识,这个如果是新的,你可以写。如果只是一个小的改动,那是不可以写的。就是你投到会议或者投到刊物去,这个时候你必须要交代清楚你这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出这么多,而不能不提以前这一段了,给人的印象是你新做这么多,这就是自我剿窃了。” 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eation) 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eation)是指作者向不同出版物投稿时,其文稿内容(如假设、方法、样本、数据、图表、论点和结论等部分)有相当重复而且文稿之间缺乏充分的交叉引用或标引的现象。这里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行为主体,一种是指将自己的作品或成果修改或不修改后再次发表的行为,另一种是指将他人的作品或成果修改或不修改后再次发表的行为。后者是典型的到窃、抄袭行为,在这里所说的重复发表仅指第一种行为主体。国外所指的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中如果是指第一种行为主体的,便等同于我们所说的“一稿多投”。 根据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以下类型的重复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行为,可以再次发表: (l)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会议墙报的形式发表过初步研究结果的完整报告,可以再次发表,但不包括以会议论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发表的全文;

论文标准格式范本

XX 学院 XXUNIVERSITY 题 目 院(系专业年级姓 学

Thesis: School or Department: Grade and Specialty: Name: Advisor: April20,2020 (说明:该页为扉页,在封二位置)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试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XX学院。本人完全了解XX学院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XX学院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XX 学院。本人离校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XX学院。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HPGe γ谱仪系统死时间校正方法的实验研究 摘 摘 要(200-250字) 给出了HPGe γ 谱仪系统死时间校正的一种实用方法。用强源干扰找到了HPGe γ 从而解决了放射性定量测量中的一些困难。 谱仪,死时间,校正因子 注意标题上边有一空行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1.5行,段后1.5行。 小四号宋体/ Times New Roman ,1.5倍行距。 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0行,段后1行。 小四号黑体,加粗 小五号宋体/ 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宋体/ Times New Roman

关于期刊论文一稿多投的切身体会

现在在我国,许多期刊杂志都有了投稿平台,至少可以用电子邮件投电子版,一稿多投现象也是十分普遍。而且现在的电子版可比以前的纸质版方便多了,不用一字一字抄写。学术界可以说是严厉打击一稿多投现象,不过有一定梯度的“一稿多投”并非不可以,比如一二个月后投第二个期刊。 在学术界混了这么多年,也应该算是见多识广。知道别人违反学术道德的事情,也有一些。当然,通常情况下和别人前无仇,后无恨,也就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慢慢就淡忘了。然而,最近一篇学术论文,撞到了我们主办的一个国际会议,一时间勾起无限回想。 单位每年都给我安排“投稿策略”的讲座,在图书馆所开讲座中可说是最受欢迎的讲座之一,往往讲完还有很多人提问和咨询,其中绕不开的就是关于“一稿多投”的问题。说实话,在讲座中我会讲到这个问题,但一般不把观点写在PPT 上,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相对谨慎,不希望自己的回答给听众造成误导。 我的主要观点是:可以一稿多投,但应该绝对避免一稿多发。因为现在高校的情况,无论是研究生还是老师,对发表论文是很有压力的,研究生没有论文就不能申请答辩,老师没有论文就不能晋升职称,但科技期刊,特别是好一点的科技期刊都属于僧多粥少,除非你是大牛,一般的论文作者谁都不能肯定投去的论文一定会被录用,所以大多数论文不可避免会投给多个期刊。“一稿多投”可以分几种情况,一是先投一个刊,如果被拒了再投另一个刊;二是先投一个刊,还没得到被拒信息时就再投另一个刊;三是论文完成后就同时投多个刊。第一种情况其实期刊编辑部都是允许的,并没把它归入“一稿多投”,后两种是期刊编辑反对的,站在他们的立场可以理解,但如果站在作者的立场,却也情有可原。 我见过一次特别有意思的一稿“多”投,真的非常有意思。里面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作者单位相同,但是,作者完全不一样。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两篇稿件同时投给了一个优秀期刊。很快,该编辑部联系了相关人员,最后撤销了其中一篇。当然,好像这个责任人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可能是他的“犯罪”行为在过程中就被揭穿了。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有一个学生借同学的U 盘使用,发现里面有一个文件比较新颖,就把这个文件拷贝到自己电脑上了。后来通过检索,发现这文件里面的材料没有被别人发表过,于此,他把这个文件整理成了一篇学术论文,并投到了该期刊。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该文件的原主人也把这个文件整理成了一篇学术论文,稍晚一点时间段也投到了该期刊。这时,该期刊的编辑傻了。两论文的内容完全雷同,但是,作者却完全不一样。当然,由于两篇论文里面都挂了同一个“牛”人,编辑部也没有深究,故事也就结束了。 至于其他的一稿多投,可能就和我今天要说的很相似了。我们今年举办了一个国际会议。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有历史的国际会议,在很多国家轮流举办过,现在是第15 界了,在澳大利亚官方认定的国际会议中,是 A 级国际会议(最高)。也因此,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一共收到摘要1200 多份。我们计划录取全文400-450 篇之间,拒稿率还是非常大的。也因此,我们会议的外审要求非常严格。 由于我们会议的论文太多,在外审之前,我们自己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步,我们把所有论文都打印,并每一篇论文由三个老师负责初审。把最优秀的论文归为一类,只请一个审稿人。把普通的论文归为一类,请两个审稿人。其他,一部分直接拒稿,一部分再重新审理。在完成这些工作后,我们安排每一个稿件的评审,挑选合适的审稿人。与此同时,由于我们要对录用的稿件进行分期刊推荐,因此,又是新一轮评估。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一方面对会议负责,对支持我们的期刊负责,更是对支持会议的作者负责。当然,我们希望作者做到所投的稿件至少是:New,Original,Not under consideration。 不得不说运气很好,我们在外审过程中,发现了该稿件的问题,避免了可能发生更严重的学术事故。也维护了我们会议的声誉。但是,这样的事情,到底是我们期刊、会议组织方的责任,还是投稿人的责任,真是值得思考。的确,全世界的教授如此之多,同一篇稿件送到同一个审稿人手里的可能性不知道有多小。 这里我再说两个自己曾经的“一稿多投”的事件。 那应该在十多年以前,那时根本还没有E-mail,投稿是通过邮局邮寄,论文也是一字一字抄写的。我有一篇论文投给一个核心期刊后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因自己感觉文章还不错,便重抄一遍后投给另一个一级期刊,(学校在各学科核心期刊中选1--2 个为“一级期刊”,成果算分要高很多),不久收到该一级期刊的录用通知,心里还十分欣喜,但没想到大概一个月后却收到前一个核心期刊寄来的刊,我的文章已经在上面发表了。当时很是无奈,赶紧

论文格式范文模板

论文格式范文模板 导读:范文论文格式范文模板 【篇一:大学学术论文格式范文模板】 一、论文格式要求 (一)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5000字。 (二)应完整扼要,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不能缺少,正文要有“结论”部分。如稿件内容不清或文章篇幅超长等原因,编辑有权删改。 (三)论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排列: 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字体,居中排。 2.姓名(第二行):小三楷字体,居中排。 3.作者单位或通信地址(第三行):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用小三楷字体。

4.关键词。需列出4个关键词,小三楷字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关键词后请列出作者的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个人会员的登记号 5.正文。小四号宋体。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下表: 表;标题体例 标题级别字体字号格式说明 一级标题三号标宋居中题目 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顿号,如“一、” 三级标题四号仿宋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括号,如“(一)” 四级标题小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阿拉伯数字加下圆点,如“1.”

五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左空2字,右空1字,接排正文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允许用于无标题段落 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内容字体字号格式说明 图题五号宋体排图下,居中,单占行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图2” 图注小五号宋体排图题下,居中,接排序号按流水排序,如“1.”;“2.” 表题五号黑体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如“表2几种发动机的最大功率/kW”“表5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 表栏头小五号宋体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 图文/表文小五号宋体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

标准论文格式范例

标准论文格式范例 篇一:论文标准格式范文 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朱峰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深化“两课”改革必须解决“两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过去“两课”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使“两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挥新技术优势,开辟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高校“两课”教学工作的新课题。本文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在角色方面的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两课”教学工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角色转变、两课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角色的挑战 与传统教育的教师相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两课”教师在内涵、作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及设计、解惑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的传统角色发起了挑战。 (一)、教师由教学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学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中,“两课”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者”转换为“导学者”。所谓导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指导及辅导学生完成学业。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多大是以自我研究、自己学习为主,这种自学是在教师的导学下完成的,所以说,导学就成为教师的

重要工作。导学和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其一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教学媒体,帮助其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其二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对学生进行辅导,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解惑”。它包括单元的总结。重点、难点的讲解等。根据“两课”课程的特点,教师要重点介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研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借助于课程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指导学习活动,扮演了设计者、指导者和学习活动参与者的角色。教师角色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讲人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导演者。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亦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和智力水平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要完成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要做到熟练掌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没有教师的引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必须全面考虑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安排有关细节,其重要的内容包括如何运用计算机以及各种媒体和网络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从网上浏览的信息更有价值。因此导学对学生完成学业是至关重要的。 (二)、“两课”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鼓舞者、心灵的塑造者。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技术媒体代替了常规的、口头讲授的、以及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自主学习、自我研究,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除了要参与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丰富的网络化学

关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关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哪些情况不属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呢? 通常情况下, 以下情况不属于重复投稿或重复发表: (1) 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 或者以摘要或会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但不包括以会议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公开发表过的全文); (2) 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 (3) 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但此类报道不应通过附加更多的资料或图表而使内容描述过于详尽)。以上再次投稿时均应事先向编辑说明, 并附上有关材料的复印件, 我个人认为:如果在后续的论文中引用一下这些前期发表的文字则更为稳妥。 另外一种在国内科学界和编辑界难得一致的是二次发表或再次发表(Secondary Publication)。由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制定、已被千余种生物医学期刊采用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指出, 以同种或另一种文字再次发表, 特别是在其他国家的再次发表, 是正当的, (对于不同的读者群)可能是有益的, 但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1) 作者已经征得首次和再次发表期刊编辑的同意, 并向再次发表期刊的编辑提供首次发表文章的复印件、抽印本或原稿。(2) 再次发表与首次发表至少有一周以上的时间间隔(双方编辑达成特殊协议的情况除外)。(3) 再次发表的目的是使论文面向不同的读者群, 因此以简化版形式发表可能更好.(4) 再次发表应忠实地反映首次发表的数据和论点。(5) 再次发表的论文应在论文首页应用脚注形式说明首次发表的信息。 目前国内仍有少数期刊(如《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等)在其中英文版中分别发表某些重要论文,这应该是可被接受的,当然,如果在首页脚注或参考文献中注引首次发表的信息,就更为“合情合理”了。 实际上,国内相关部门对二次发表或再次发表的合理性也有过明确的认同。2000年3月,根据周光召主席的批示,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召开了专门会议,就同一论文(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后又用外文投给国外期刊并被发表是否为“一稿两投”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会议邀请科技部、国家版权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上述问题开展讨论后认为:根据我国对著作权的有关法律规定,一篇论文(成果)的作者在国内、国外两个学术期刊上用中、外文分别发表其论文(成果),在不违反国内、国外两个期刊有关编辑出版规定的前提下,不应被认为是“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的界定 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体不同作者, 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 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国际上也称该种现象为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 多余发表(redundant publication)或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 典型的相同研究成果的重复发表很少, 更常见的是作者就某个较大的课题发表多篇论文. 如果资料没有重复且每篇论文所讨论的问题各不相同, 这种做法是合理的. 重复发表常出现在上述二个极端中间的灰色地带, 例如: 就同一问题对不同组病人的研究, 或针对同一组病人不同侧重点的报道. 可以由对以下问题的回答来判断是重复发表或零碎发表(香肠论文): (1) 用一篇论文更具有信息量, 且比多篇文章更为关联和完整; (2) 可以在同一篇论文中表达所有必要的信息而无需增加篇幅; (3) 用多篇论文发表可能会降低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4) 用多篇论文发表时, 读者可能阅读其中某一篇论文即已足够.

一稿多投,重复投稿,二级发表

一稿多投!重复发表与二级发表 汪谋岳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北京市东四西大街’#号中华医学会,.&/012"3/04/56#789:;< 摘要提出了一稿多投的含义=指出国内不应混淆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以及重复发表与二级发表的概念,国内科技期刊应提高工作效率并适当宣传,以减少造成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的主客观成因=国内科技期刊在对待一稿多投及有关问题时,既要维护自身利益,还要尊重作者的基本权益> 关键词科技期刊一稿多投重复发表二级发表 一稿多投?@A B2130<;C A D/1C C1E:F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国内编辑出版界对其及与其有关问题的理解甚至基本概念还没有取得共识>笔者发现,国内有不少人对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A B2130<;B A D2130<1E:F以及重复发表与二级发表?C;3E:@0G5B A D2130<1E:F的概念不清>笔者想就此问题,结合有关文献,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愿与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道商榷> %一稿多投 一般而言,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将同一文稿同时投向不同的期刊>也有作者将其定义为"同一作者的%篇原始研究性文稿在#种期刊同时或前后刊登,或同一单位的不同作者投来相同内容的#篇文稿>尽管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H%I> 在笔者看来,上述两种定义都存在缺陷>第一个定义的问题在于仅限J同一作者K!J同一文稿K>如果真是J同一作者K将J同一文稿K投向不同期刊,判断起来自然容易,然而实际上很多时候作者姓名和排序不完全相同,文稿内容也不完全相同但部分或大部分相同>而且,如果不是J同时K而是相隔%周投向不同期刊呢L第二个定义中只指J原始研究性文稿K,那其他各种文稿就可以随便投吗L另外,该定义中提及的J同时或前后刊登K是一种结果,要是同一作者同时或前后向不同期刊投了内容完全或基本相同的文稿却没有被同时或前后刊登呢L这样可以不算一稿多投吗L而且,这两个定义都忽略了电子出版形式> 判断是否系一稿多投有三种情况需要考虑和讨论>一是作者不完全相同时如何界定>二是内容相同到何种程度才算一稿多投>三是投稿的受体是否仅限于期刊>实际工作中作者不完全相同!内容部分雷同的例子并不少见,不仅同一单位的作者姓名和排序可能不同,有时还涉及其他课题协作单位作者,给判断和处理增加了难度>一稿多投的定义中仅指J同一K作者是不够的>就同一个课题从不同角度撰写不同的论文,似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同一课题不同论文中交叉部分占多大比例才会引起期刊不悦,从而引起一稿多投之嫌>目前国内外对此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英国医学杂志?M NO F H#I将标准定在%$P以上,而且文章内容重复的程度是否达%$P以上由该刊决定>该刊认为作者投来的论文与已经发表或已经投向别处的论文有%$P以上的重复,有权拒绝在该刊发表>电子印刷H8I特别是网络印刷是一种新兴的出版方式>国内在判断和处理一稿多投问题时,还没有考虑到电子印刷形式,而国外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各刊对电子印刷的态度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医学会杂志?O Q NQ F H’I在稿约中就明确表示,该刊不考虑发表已经以电子方式发表的论文>而M NO H#I则在稿约中表示,接受以电子形式发表过的论文>国内就算暂不考虑电子出版形式,在传统的纸质印刷中,也还有期刊!书籍和报纸之别>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一稿多投的定义似应为"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和?或F同一单位及不同单位的合作者,将同一文稿或将内容基本相同的文稿,同时或先后投向不同的期刊等载体>至于内容相同到何种程度才算J内容基本相同K 以及投稿的受体是否包括电子出版形式,由各刊自己决定>至于在投稿时间上是否有一稿多投之嫌,应依据著作权法H R I 的有关规定>投以下论文不应属于一稿多投"被其他期刊拒绝发表的论文=发表了研究的初步结果?如以摘要形式或在专业会议上以壁报形式交流F后的全文=在学术会议上交流但没有被全文发表的论文或被考虑作为论文汇编或类似形式发表的论文>在投上述文稿时,也应提前向有关期刊的编辑说明情况> 一般意义上的一稿多投多指作者的不道德行为,但有两种情况需区别对待"一是作者为了职称晋升和职位提升等原因,故意所为,期刊可酌情处理=二是期刊对稿件处理不及时,违背了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和与作者的约定,导致作者无意所致,则责在期刊> S % - S T<

标准论文格式+要求+范文(超全)

标准论文格式 一: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一稿多投怎样发道歉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一稿多投怎样发道歉信 篇一:一稿多投怎样发道歉信 关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哪些情况不属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呢?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不属于重复投稿或重复发表:(1)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 告,或者以摘要或会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但不包括以会议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 公开发表过的全文);(2)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3)有关学 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但此类报道不应通过附加更多的资料或图表而使内容描述过 于详尽)。以上再次投稿时均应事先向编辑说明,并附上有关材料的复印件,我个人认为:如 果在后续的论文中引用一下这些前期发表的文字则更为稳妥。另外一种在国内科学界和编辑界难得一致的是二次发表或再次发表(secondary

publication)。由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制定、已被千余种生物医学期刊采用的《生 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指出,以同种或另一种文字再次发表,特别是在其他国家的再 次发表,是正当的,(对于不同的读者群)可能是有益的,但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作 者已经征得首次和再次发表期刊编辑的同意,并向再次发表期刊的编辑提供首次发表文章的 复印件、抽印本或原稿。(2)再次发表与首次发表至少有一周以上的时间间隔(双方编辑达成 特殊协议的情况除外)。(3)再次发表的目的是使论文面向不同的读者群,因此以简化版形式 发表可能更好.(4)再次发表应忠实地反映首次发表的 数据和论点。(5)再次发表的论文应在 论文首页应用脚注形式说明首次发表的信息。目前国内仍有少数期刊(如《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等)在其中英 文版中分别发表某些重要论文,这应该是可被接受的,当然,如果在首页脚注或参考文献中 注引首次发表的信息,就更为“合情合理”了。实际上,国内相关部门对二次发表或再次发表的合理性也有过明确 的认同。2000年3月,

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

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已搜索无重复) 案例分析: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 我本以为一稿多投(Duplicate Submission)与重复发表(Redundant(or Duplicate)Publication)的是同一回事,可仔细回想和分析一下,发现有些“一稿多投”的作者还真的没有“重复发表”的动机。 作为编辑,我们时常遇到作者收到退改意见后坚持要求撤稿的情况,不久前,一位博士生作者坦白自己是一稿四投,并且是奉“老板”之意而为的,当我们与这位“老板”沟通时,他竟然振振有词地表示:为了学生能准时毕业,我们只有一稿多投,但我们最后只选择一种能最先发表的期刊,这不能算作重复发表吧? 还有,有些给国内“高水平”英文刊投稿的作者,其目的为了获得评审意见和英文润色,在稿件的评审、修改、文字加工等完成之后,看作者校样时再提出撤稿,理由是“还需要增加一些新的研究结果和讨论”、“感觉还不满意”,等等,最终目的是要把通过“骗改”而得到提高的稿件投到国外的“高级别”期刊发表。 我不知道有多少重复发表是在上述过程中“阴差阳错”造成的,但我丝毫不怀疑有相当多数的重复发表是作者蓄意而为的:有些内容和形式完全相同的论文十余次重复发表;有些重复发表的论文实质性内容相似,但形式上显然经过了作者的刻意“装扮”。 从编辑角度看,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的性质是同样恶劣的,因为它不必要地

浪费了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并且,如果一稿多投演进为重复发表,就会对相关期刊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不仅有违版权法,而且也对依据论文发表所建立的学术奖赏机制造成冲击。当然,某些期刊编辑高高在上,作者的投稿和问讯宛如石沉大海,从而使得作者不得已而一稿多投乃至重复发表,这是期刊编辑需要深刻反省的。 2001年Schein在一篇题为“重复发表的外科学论著: 冰山一角?”中披露:1998年发表于三种国际顶尖外科学期刊的660篇论文中,约有1/6涉嫌重复发表。据悉,爱思唯尔即将在其平台上提供剽窃稽查工具CrossCheck(https://www.doczj.com/doc/0517200106.html,/latest.htm#045),不知道这在出版界能否起到“国际警察”的作用。如果抽样调查一下国内科技论文重复发表的比率,结果也许会令人很吃惊。我见过“中国知网”(https://www.doczj.com/doc/0517200106.html,/grid2008/index.aspx)有关查对重复发表新功能的演示,估计我国科学界和编辑界拥有快速稽查重复发表的工具也已为期不远了。 Jerome将重复发表的动机总结为:为了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作者本人认为论文内容有变化不构成重复发表;学术评价与奖励体系助长了某些急功近利的心态。郭胜锋博主最近披露了一个一稿17投的事例(难说一稿多投),我实在想不通:这种一年内一篇稿件17次发表的东西有什么用呢?作者总不能在晋升或报奖的时候把它们全部列出来吧? 哪些情况不属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呢?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DOC)文件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

一: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 篇一:论文标准格式范文 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朱峰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深化“两课”改革必须解决“两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过去“两课”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使“两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挥新技术优势,开辟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高校“两课”教学工作的新课题。本文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在角色方面的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两课”教学工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角色转变、两课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角色的挑战 与传统教育的教师相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两课”教师在内涵、作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及设计、解惑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的传统角色发起了挑战。 (一)、教师由教学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学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中,“两课”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者”转换为“导学者”。所谓导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指导及辅导学生完成学业。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多大是以自我研究、自己学习为主,这种自学是在教师的导学下完成的,所以说,导学就成为教师的

重要工作。导学和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其一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教学媒体,帮助其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其二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对学生进行辅导,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解惑”。它包括单元的总结。重点、难点的讲解等。根据“两课”课程的特点,教师要重点介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研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借助于课程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指导学习活动,扮演了设计者、指导者和学习活动参与者的角色。教师角色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讲人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导演者。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亦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和智力水平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要完成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要做到熟练掌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没有教师的引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必须全面考虑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安排有关细节,其重要的内容包括如何运用计算机以及各种媒体和网络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从网上浏览的信息更有价值。因此导学对学生完成学业是至关重要的。 (二)、“两课”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鼓舞者、心灵的塑造者。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技术媒体代替了常规的、口头讲授的、以及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自主学习、自我研究,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除了要参与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丰富的网络化学

期刊论文标准格式范例

期刊论文标准格式范例:某中文学报投稿模版 中文题目* 作者一1,2,作者二2,作者三1 (1.单位名称,省市邮编;2. 单位名称,省市邮编) 摘要:中文摘要必须200字,概括论文内容,写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文摘要具体化,如结果的百分比等。文摘要开门见山,只叙述新信息和发现,而不必写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和的研究细节。文摘要表明作者原创性工作,突出要点。文摘中只要最关键的数据。文摘中不能出现图、表、参考文献等数据。文摘中不表述个人观点,不出现未来计划。文摘中的缩写要有全称,专业词汇准确。不说无用的话,不需要自己标榜自己的研究结果,避免类似下列的句子该出现在文摘中:“本文的有关研究工作是对以往工作的一个极大的改进”,“本工作首次实现了...”,“经检索尚未发现与本文类似的文献”等。具有自我独立性。文摘第一句应避免与题目(Title)重复。文摘中应避免出现特殊字符,即各种数学符号、上下脚标及希腊字母,相应内容改用文字表达或文字叙述。 关键词:三个左右为宜,用分号;分开 Title Name1,2, Name2 ,Name1 (1.Unit ,city, province zip code, China ; 2. Unit, city, province zip code ,China) Abstract: 与中文文摘相对应,英文文摘应符合英文语法,概括论文内容,写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尽量用短句子并避免句型单调。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避免以下字句出现:如”It is reported …”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The author discusses …” “This paper concerned with …” ;文摘开头的”In this paper,”。一些不必要的修饰词,如“in detail”、“briefly”、“here”、“new”、“mainly”也尽量不要。能用名词做定语不要用动名词做定语,能用形容词做定语就不要用名词做定语。例如:用selection method不用selecting method用experimental results不用experiment results,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定语的情况下,要少用of 句型。例如用selection method 不用method of selection 用camera curtain shutter不用curtain shutter of camera用sentence structure不用structure of sentence注意冠词用法,不要误用,滥用或随便省略冠词。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可以将这些词分成几个前置短语,用连字符连接名词组,

论文格式模板(例文)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2014届高职高专学生毕业论文 Noggin、BMP2和IGF-I对成骨细胞 生长的调节作用 系别: 专业: 指导老师: 学生: 中国﹒贵州﹒贵阳 2013 年 6 月

目录 中文摘要......................................................................................................................................... I II 英文摘要......................................................................................................................................... I V 前言.. (6) 1. BMP蛋白 (6) 1.1 BMP结构和功能 (6) 1.2 BMP诱导成骨机制 (7) 2. Noggin基因的概况 (8) 2.1 Noggin基因的结构 (8) 2.1.1 Noggin基因结构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果 (9)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术不端:论文重复发表与一稿多投

在学术界,每一位学术人都有义务牢记:符合道德规范的研究与发表行为,是诚信学术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如今,大多数期刊都敏锐地意识到:他们应公布关于这类问题的政策,并期望作者了解并遵守最佳发表行为准则。本文中笔者将讨论两种普遍存在且又相关的违规发表行为,即重复发表与一稿多投。 首先我们谈谈重复发表,重复发表是指某作者发表与自己已发表论文大体相似的论文,而且不注明来源也未经原版权持有者同意。原论文和新论文可能存在着没有意义的差别,例如:采用新标题或经过修改的摘要,但是数据集和研究结果完全相同。 未经允许或确认的论文重复发表是一种严重违反发表道德的行为,其理由如下:大多数情况下会侵犯版权,论文的版权属于期刊而不是作者;因此,作者不能随意重复发表论文。可能误导实验性证据,因为本学科的研究者会将某组结果误解为两组(因为研究结果分别包含在两篇独立的论文中)。由于实验性研究是制定政策和其它医学/科学决策的基础,因此,这是个严重的问题。这相当于“自我剽窃,”因为其涉嫌使用其它作品的材料而未注明出处。导致编辑和评审资源的浪费。不合理地占用竞争激烈的有限期刊空间,减少了其他作者的论文发表机会。是一种“不良学术现象”,其后果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研究对文献的贡献度。”? 举个例子:一位作者在由其大学出版的区域性英文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作者后来又将论文投递至美国的一家期刊。这种行为应视为重复发表吗? 回答:是!作者必须告知第二家期刊论文已在大学期刊上发表。 大家不能重复其它任何已发表论文的内容。未经期刊允许,不能向媒体、公司或其它机构提供关于未发表论文的初步报告。引用自己已发表论文的材料时,只能从发表论文中摘录少量句子。另外,引用文字应添加引号并注明出处。当使用单组数据撰写多篇论文时,必须确保 每篇论文分别解决具有独立性和重要性的问题,论文应交叉引用,在投稿信中将相关事项告知期刊编辑。如果已发表了相关论文,应在投稿时向期刊编辑提供这些论文的详细信息。投稿时应同时提交这些论文。这样才会确保完全的透明度并帮助期刊编辑做出正确的决定。 道德和编辑委员会及学术期刊都明确要求作者不能提交已在其它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或变型论文。好几个期刊出了严厉的规定,要求作者在研究结果和主题存在重叠的情况下,投稿时须一并提交以前发表过的相关论文。某些期刊规定的非常具体,要求在重叠率超过某特定比例时必须提交以前发表过的相关论文。而有些期刊则只允许存在少数与已发表论文相同的句子;照搬已发表结果或作者已发表论文的大部分文字的论文将被拒绝但是,某些特定类型论文则允许重复发表。虽然存在一些例外,但作者在这些情况下也必须遵守以下规定:获得版权持有者的允许;既要获得原先发表论文的期刊编辑的允许,也要获得将要重新发表论文的期刊编辑的允许;确认论文为整体性重新发表或基于已发表论文,并提供原论文的完整引文。 一稿多投是指在未告知期刊编辑的情况下,“同时向两家或两家以上期刊投递同篇论文的行为”。一稿多投也称为多重投稿或一稿两投。一稿多投包括向其它期刊投递已发表论文,也包括投递另一家期刊正在评审中的论文。 但是,在某些例外情况下,如果作者将一稿多投的情况告知所有的相关期刊编辑,可允许一稿多投行为。这些例外情况包括:?两家(或多家)期刊编辑同意同步或联合发表论文时,因为这样做符合全社会的最佳利益;当学术或科学会议明确授权作者在相互同一投稿时间范围内向其它会议同时投稿。 为什么一稿多投是个严重的问题?虽然某些研究者认为这种行为并非欺诈,而只是为了解决期刊漫长的发表过程的一种方法,但期刊却将其视为“不道德的发表行为”。如果有多家期刊决定发表论文,肯定会导致侵犯版权或版权纠纷。可导致学术和科学资源浪费,因为将有两家(或多家)期刊耗费时间和财力从事相同的工作。 作者必须保持谨慎,不得尝试重复发表和一稿多投。这类行为除严重违反版权法及危害科技文献的公信度外,还被视为可“危害作者的诚信”及严重影响作者的声誉或学术能力。因此,我们建议,作者应参阅以下参考资料中的资源,并阅读相关案例研究,以了解并遵守道德的投稿规范。 国内大多数医生研究者都背负着科研压力,或为了学术成就,或为了职称晋升,发表论文的数量、发表杂志的水平与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之路息息相关。在巨大的论文311064318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