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废料处理综述

核废料处理综述

核废料处理综述
核废料处理综述

中国核废料处理

中国核废料处理 处置库选址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投产发电以来,中国核电事业在十几年间获得了飞速发展。根据来自核工业部门的最新资料,2002年中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已达540万千瓦,预计到2005年,中国核电发电量将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左右。随着我国核电站数量的增加,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的巨大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但这些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核废料。目前我国核电站每年产生150吨具有高度放射性的核废料,预计到2010年这些核废料的积存量将达到1000吨。由于高度放射性核废料对环境与人体都有极大的危害性,中国百姓对于核电安全性的关注也日益增强。为了全面了解中国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理的详细情况,记者来到了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环保中心,对中国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理项目负责人王驹博士进行了专访。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对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理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经过对各种方法评估比较后,深地质处置法成为最佳选择,即将高放射性核废料保存在深入地下几百米处的特殊处置库内。由于核废料的高度危险性,一旦处置库选址不当,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核废料处置库选址必须非常慎重,需要综合考虑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布局、人口分布、交通设施、候选地的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王驹博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世界各国的核废料处置库都建在经济落后、人烟稀少的地区。那么中国的核废料处置库最终将建在哪里呢?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王驹博士起身走到办公室墙上的中国地图旁边,手指指向了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地区,“这个地区叫北山,是我国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库的重点候选地之一”。谈到为什么选在这里,王驹博士用略带兴奋的语气说道,“北山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这里是一片与海南省面积相当的戈壁滩,人烟非常稀少,整个地区人口不到1.2万人,可以说除了沙砾和枯黄的骆驼草以外,寂寞得连回声都没有。北山经济发展很落后,周围也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建设核废料库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小。这里气候条件也很理想,全年降雨量只有70毫米,而蒸发量却达3000毫米,因此地下水位很低,也就减少了放射性元素随地下水扩散的危险。北山还拥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库址距离铁路也就七八十公里。此外北山的地质条件非常优越,这里地处地壳运动稳定区,库址所在地有着完整的花岗岩体,而花岗岩是对付辐射的最好的…防护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们在北山进行考察之后称,北山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核废料库址之一”。 保障十万年安全 当记者问到核废料处置库是否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时,王驹博士信心十足地表示处置库绝不会对当地造成不良影响。他向记者介绍了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过程。这些核废料首先要被制成玻璃化的固体,然后被装入可屏蔽辐射的金属罐中,最后人们将这些金属罐放入位于地下500—1000米的处置库内。由于核废料的半衰期从数万年到10万年不等,在选择处置库时必须确保其地质条件能够保障处置库至少能在10万年内安全。为了更好地消除记者的顾虑,王驹博士做了一个形象的对比,“为核电站提供核燃料的铀矿矿藏一般都蕴藏在断层较多、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但是只要我们不开采它们,这些铀矿床并不会对地表环境造成什么影响。我们的核废料处置库建设在一个没有地质断层,地壳运动稳定的地方,深度比铀矿床要深很多,周围又设有防护辐射的工程屏障,使其与外部环境相隔离。既然与地表隔离条件不好的铀矿床都不会对地表环境造成什么影响,那么我们专门建设的核废料处置库必然比天然的铀矿床更加安全”。

外国放射性核废料处置方式

外国放射性核废料处置方式。 1、是直接把乏燃料当核废料,经过处理装在大罐子里直接埋到很深的地层下,像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幅员辽阔的国家目前都是这样做的。 2、是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罐投入选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将核废料埋在永久性处置库是目前国际公认为最安全的核废料处置方式。不过截止目前,全世界已经确定建设高放射核废料处置场厂址的国家只有芬兰。 国内放射性核废料处置方式。 1、高放废液:处理方式是蒸发浓缩,以便减容,通常用加甲醛的方法进行浓缩,可获得100倍的浓缩倍数。然后分别除有机相和储油后进入暂存罐,后用蒸汽喷射器注入到高放废液贮存大罐贮存。待条件成熟时实施固化。 2、中低放射液:中底放废液净化处理得到的浓缩物,包括沉淀后的残渣、废离子交换树脂以及蒸残液等,这些废物通常用沥青固话、水泥固化或聚合物固话处理。固化体包装送中间贮存库待最终处置。 3、低放固废物:用塑料袋封后放入200L或400L金属桶中包装运至暂存库。 4、中放固废物:用塑料袋封后放入200L或400L金属桶中包装运至暂存库。 5、高放固废物:装入专用容器(MERC)用专用车辆运至暂存库。 6、超铀固废物:装入专用容器(PADIRAC)用专用车辆运至暂存库。 焚烧 灰烬用水泥等固化剂固化 封存 暂存库 最终处置 图对可燃废物处理过程

破碎 压实 装入不锈钢桶内水泥固化 封存 暂存库 最终处置 图对不可燃废物处理过程 2.核废料的处理方法设想 2.1使用液压笼, 使用该方法,一旦渗入地下水,地下核废料储存设施将变得尤为危险。而液压笼的作用则是防止地下水污染这一最严重的情况发生。图片展示的是捷克的理查德核废料储存仓库。这种方法占地较大,不实用! 2.2封入合成岩, 当前最为现实的做法,将放射性核废料封入合成岩中。合成岩于上世纪70年代研制,用于储存高放核废料。在设计上,合成岩可以吸收清水反应堆和钚核裂变产生的特定废物。它们是一种陶瓷制品,能够将核废料封入晶格内,用以模拟在地质构造上较为稳定的矿石。 2.3海床下储存 在海洋的大部分区域,海床都由厚重的粘土,构成,最适合吸收放射性衰变产物。1973年,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海洋学家第一次提出海床下储存的建议。1986年,美国曾认真考虑这种处理方式。海床下储存需要在水下钻孔,当前的“深海地平线”原油泄漏事故让这

中国发展核能利大于弊

中国发展核能利大于弊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2010年7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称,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09年年中国消费了22.52亿吨油当量,较美国高出约4%,美国消费了21.70亿吨油当量. 而纵观当今中国能源的结构,2011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达到10.5亿千瓦。其中,火电7.6亿千瓦,占装机总量72.4%;水电装机2.3亿千瓦,核电装机1191万千瓦,风电装机47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27.5%。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仍是以火电为主。中国的核电发电量,仅占全部发电量的2%,与14%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而火电的主要燃料是煤。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吨,即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匡算,只能在开采100年左右。而煤炭的形成要经过上亿年的时间,这就表示,一百年后中国的煤炭储量将消耗殆尽。 再看其他的能源。 全球天然气储量为143万亿立方米,按1991年全世界天然气消费是2.1万亿立方米估算,可供消费67年。 全球石油探明储量达13331亿桶,其中包括处于积极开发阶段的加拿大油砂储量和由委内瑞拉政府上调的本国官 方储量。以2009年的年开采速度计算,可开采45.7年。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但发展太阳能投资太大,再加上光辐射的不稳定性,以及材料的寿命限制,太阳能很难在全国普及。据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占全球总电量的比例不会超过10%。 潮汐能、地热能、风能都是新型清洁能源,但它们都受到严重地域限制,无法成为未来的主导能源。 由此看来,加速发展核能并且广泛普及核能是中国应对能源危机的最好出路。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核能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甚至让人感到恐惧(也许是因为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核能固然有弊有利,弊端好比成本,利益好比收益。于是,我们就来具体探究一下,生产“核能”这种商品是赚了还是亏了。 我们先来看看核能的威力。到家都知道,核能的产生是因为铀235在裂变的时候发生了质量亏损。根据质能方程,一千克铀235完全裂变所释放出的能量为7.68×1013焦耳。说形象一点,这个能量相当于2500吨煤完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再举一个熟悉的例子吧,原子弹的爆炸原理与和发电原理相同,都是通过铀235的裂变释放能量。广岛原子弹爆炸形成了10 亿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象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离中心远

中国固废处理市场十三五规划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固废处理市场十三五规划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发展背景 36 1.1 固废处理行业相关概述 36 1.1.1 固废处理行业研究范围 36 1.1.2 固废处理行业统计标准 36 1.1.3 固废处理行业数据来源 36 1.1.4 固废处理行业影响因素 37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7 1)政策驱动 37 2)市场需求驱动 37 3)技术驱动 37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7 1)理论技术基础薄弱 37 2)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37 3)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37 1.2 环保产业投资路线分析 38 1.2.1 环保产业投资规模分析 38 1.2.2 环保产业投资规划分析 39

1.2.3 环保产业投资前景分析 40 (1)大气污染治理市场投资前景 40 (2)污水处理市场投资前景分析 41 (3)固废处理市场投资前景分析 41 1.2.4 环保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42 (1)工业固废投资机会分析 42 (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投资机会分析 44 1.3 固废处理产业链结构概述 45 1.3.1 固废处理产业链全过程分析 45 1.3.2 固废处理产业链分析 45 1.4 固废处理行业政策背景 46 1.4.1 行业发展规划 46 1.4.2 行业补贴及收费政策 47 1.4.3 行业鼓励政策 48 第2章:中国固废处理产业链上下游分析 50 2.1 固废处理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50 2.1.1 固废处理技术结构分析 50 2.1.2 传统固废处理技术发展分析 50 (1)固废填埋技术现状及研发进展 50 1)固废填埋技术现状 50 2)填埋技术研究进展 51 (2)固废堆肥技术现状及研发进展 51

环保行业市场分析

一:环保行业的分类: 1大气污染治理:脱硫,脱硝,除尘 2固废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工业固废处理,危险固废物处理。 3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 4噪声污染处理 5其他 二:环保细分行业- 大气污染治理之脱硫 1大气污染治理之脱硫 1.1 现状 我国电力行业脱硫发展的高峰期已过,2008年我国电力SO2排放绩效已经超过美国。截至2013年底,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7.2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燃煤机组容量的91.6%,未来电力脱硫市场主要在新建火电机组和现有火电机组的改造。脱硫行业已经进入平稳发展的时代,未来脱硫市场拓展的领域主要在钢厂脱硫。 1.2、火电脱硫 附:火电脱硫行业10大企业(按中电联发布:2013年底累计装机容量) 1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13.79% 2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7.28% 3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7.05% 4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6.44% 5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 6.11% 6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5.60% 7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5.02% 8山东三融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3.81% 9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3.47% 10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3.36% 10家占据市场份额的61.93% 1.3、钢铁行业脱硫 1.3.1行业现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4年7月8日印发《关于公布全国燃煤机组脱硫脱硝设施等重点大气污染减排工程名单的公告》为督促重点减排工程的正常运行,现将全国已建成投运的燃煤机组脱硫脱硝设施、钢铁烧结机及球团脱硫设施、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设施、石化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硫设施名单予以公告。其中,全国燃煤脱硫机组共4467台,总装机容量7.5亿千瓦;燃煤脱硝机组共1135台,总装机容量4.3亿千瓦;钢铁烧结机脱硫设施526台,烧结机总面积8.7万平方米;占比69%。 1.3.2、行业竞争格局 进入该行业较早且投运业绩较多的公司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冶系统工程公司,主要包括: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北方院、山东冶金设计院股份公司、宝钢设计院等;第二类是长期在钢铁行业从事环保业务的公司,如大连绿诺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第三类是拥有众多火电脱硫项目经验并较早涉足钢铁烧结脱硫的公司,如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在钢铁烧结脱硫行业,位列业内第一名等)。

核废料处理工艺流程实习

核废料处理工艺流程实习 一、实习时间 2013年6月14日下午 二、实习地点 四川省绵阳市九院核废料处理实验中心 三、实习单位及单位概况 绵阳九院,全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CAEP)又叫科学城,中物院,或839 。国家高度保密单位,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计划单列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 四、背景现状: 目前,世界上约有12万吨高级核废料,而且每年正以7200吨的速度增长。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废料国家,有5万吨左右;欧洲和亚洲分别有3.5万吨左右。 中国过去的核军事工业,造原子弹氢弹产生了一些高放废物, 这些废物现在是液体, 将来要变成固体, 要最终处置。现在中国在大力发展核电站,也要产生乏燃料,乏燃料要经过后处理。处理的整个流程是乏燃料从反应堆里拿出来以后,要经过后处理,把铀和钚回取出来。剩下的是高放废液,这种液体要变成玻璃固化体,最终埋到地底下去。 据了解,在核工业产生的废物中99%属于中低放废物,处理起来相对容易。而剩下的1%含有多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高浓度放射性核素,其中一种被称为钚的核素,只需摄入10毫克就能让人致死。其毒性尚不能用普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使其降解或消除,只能靠自身的放射性衰变慢慢减轻其危害。高放废物要达到无害化需要数千年、上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现阶段深地质处置是高放废物处置最现实的一种方法:即在地下建造一个处置库。为了保障核素不会向外迁移,必须设置层层屏障。首先将高放废液进行玻璃固化,再将玻璃固化体装入金属罐。在处置库中这些废物罐周围充填有回填材料。同时还要找到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做处置库的外壳。因为稳定完整的岩体才是确保核素不向外迁移的最强有力的保证。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26条132点)

家用臭氧机可以帮你清除蔬菜上的农药; 富含84种矿物质的玫瑰盐纯天然无污染,可以让我们吃得更健康; LED美容仪能够帮助改善皮肤; 吃大蒜可以抗癌; 吃烧烤可以致癌 …… 这些通通都是骗人的!类似的谣言扰乱了我们的生活,甚至还会带来生命危险。如何防止被忽悠?那就是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 4月21日,科技部官方网站发布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基准》共有26条基准,涵盖132个基准点,包括了解阴阳五行等传统哲学思想、宇宙大爆炸等天文知识、生物进化等生物知识;了解人体生理知识;知道常见疾病和安全用药的常识;掌握饮食、营养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掌握常见事故的救援知识和急救方法等内容。 制定《基准》是健全监测评估公民科学素质体系的重要内容,将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 测评时,从500道题库中随机选取50道题目(必须覆盖26条基准)进行测试,形式为判断题或选择题,每题2分。正确率达到60%视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 以下为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快来仔细对照看看,你的科学素质能打多少分?

1. 知道世界是可被认知的,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 (1)树立科学世界观,知道世界是物质的,是能够被认知的,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 (2)尊重客观规律能够让我们与世界和谐相处。 (3)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知识本身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 (4)知道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5)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科学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2. 知道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能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7)知道系统内的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结构可能是由很多简单的结构构成的;认识到整体具备各部分之和所不具备的功能。 (8)知道可能有多种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知道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9)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及应用进展综述

广州大学 高等钢筋混凝土 结业论文 题目: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进展 学生:王康 学号:0 6 1 1 4 2 2 6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6 级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进展 王康 摘要:在21世纪,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因为它是混凝土目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介绍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优越性能、实现途径等。总结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的现状,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本领域的研究理念。 关键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生态环境; STUDY 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Wang kang Abstract: People must be harmonious to get along with the na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must develop Gree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because that it is the trend of concret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and futur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the way of realizing the GHPC were presented. The present statuses of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GHPC were reviewed. The problems of GHPC were analyzed. The principles of research on the GHPC were summed up. Key words:Gree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environment; 0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高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为经济发展而欢呼的同时,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水泥工业亦是如此:水泥生产过程中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我国是世界水泥生产第一大国,每年排出CO2近4亿t、SO260万t、NOx100万t、粉尘2000万t左右,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1]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政府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了实现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 为了实现城市垃圾的再次利用,有学者对生态混凝土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是以后混凝土的发展方向。冯乃谦教授指出生态水泥(Eco-cement)是以生态环境(Ecology)与水泥(Cement)的合成语而命名的,它是一种新型的波特兰水泥。这种水泥以城市垃圾烧却灰和下水道污泥为主要原料,经过处理、配料,并通过严格的生产管理而制成的工业制品,从而把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变成了一种有用的建设资源。再生利用是生态水泥的特征。[2] 为了更好的处理废弃混凝土,实现混凝土的循环利用。有学者提出了再生混凝土的概念: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混凝土经过清洗、破碎、分级和按一定比例相互配合后得到的“再生骨料”作为部分或全部骨料配制的混凝土。[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环境混凝土[4]、环保型混凝土[5]等概念先后出现。 吴中伟院士提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GHPC)的发展方向。[6]国外学者Aitcin 提出21世纪水泥工业应改名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工业,他预言21世纪的混凝土发展方向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7] 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世界环境组织提出广义“绿色”概念,其三大含义为:节约资源、能源;不破坏环境,

核废料的处理与利用

核废料的处理与利用 随着人类的日益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煤电和水电已经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于是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效率更高的核电。经过及时年的发展,核电已经与水电、煤电一起构成了世界能源供应的三大支柱,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核电站。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底,全世界共有441台核电机组在运行,总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及东亚的一些工业化国家,其中美国有104台、法国58台、日本54台、俄罗斯32台、韩国21台。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6%,其中法国高达75.17%,日本为29.23%,美国为20.17%,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核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比例超过20%。目前全球在建核电机组63台,装机容量为608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 然而就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核电显然也不例外。核电拥有诸多优点,比如: 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 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3.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4.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 然而其缺点也显而易见,首先核电站要求极其高的防护系数,一旦出现微小额疏漏,就会酿成难以挽回的巨大灾祸(如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而更让人头疼的就是核废料的处理了。 核废料是核物质在核反应堆(原子炉)内燃烧后余留下来的核灰烬,具有极强烈的放射性,而且其半衰期长达数千年、数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也就是说,在几十万年后,这些核废料还能伤害人类和环境。由于核废料已经无法发电,显然不能在把他作为原料投入核反应堆,但是有不能随便丢弃,因为其有极其强烈的放射性,一旦流入自然环境,将使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需

关于核燃料循环之乏燃料后处理的报告

关于核燃料循环之乏燃料后处理的报告经过对2010~2011下半年的核燃料循环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循环的概况:1.铀矿冶;2.铀转化;3.铀浓缩;4.核燃料元件制造;5.反应堆燃烧;6.核燃料后处理;7.高放废物贮存;8.玻璃固化;9.地质处置。学习中我们认识到每个环节都极其重要,下面我们将针对核燃料循环之核燃料后处理进行详细论述。 一、乏燃料定义 乏燃料又称辐照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烧过的核燃料。核燃料在堆内经中子轰击发生核反应,经一定时间从堆内卸出。它含有大量未用完的可增殖材料238U或232Th,未烧完的和新生成的易裂变材料239Pu、235U或233U以及核燃料在辐照过程中产生的镎、镅、锔等超铀元素,另外还有裂变元素90Sr、137Cs、99Tc等。经过冷却后把有用核素提取出来或把乏燃料直接贮存。 二、我国乏燃料的来源 1.已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未来还 将会有多座核电站建成) 2.用于核技术研究的实验堆(401、903等) 3.核动力潜艇(未来还将会有核动力航母) 4.军用生产堆(一部分已经处于退役阶段)

三、乏燃料的管理办法 目前,对于乏燃料的管理,国际上主要有两种战略考虑: 其一是“后处理”战略。即对乏燃料中所含的96%的有用核燃料进行分离并回收利用,裂变产物和次锕系元素固化后进行深地质层处置或进行分离嬗变,这是一种闭路核燃料循环。其特点是铀资源利用率提高,减少了高放废物处置量并降低其毒性,但缺点是费用可能较高,可生产高纯度的钚,有核扩散的风险。 其二是“一次通过”战略。即乏燃料经过冷却、包装后作为废物送入深地质层处置或长期贮存,美国曾经支持此战略,但其最终处置场尤卡山项目碰到了困难,现在美国已转向了后处理。该战略特点是费用可能较低,概念简单;无高纯钚产生,核扩散风险低。但缺点是废物放射性及毒性高,延续时间长达几百万年;没有工业运行经验。 乏燃料后处理是核燃料循环后段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目前对核反应堆中卸出的乏燃料的最广泛的一种处理方式。 四、乏燃料后处理 1.乏燃料后处理的定义 乏元件从堆内卸出后,从“燃烧过”的乏燃料和辐照过的转换材料中,提取未耗尽的和新生的易裂变核素,并从裂变产物 中提取有用的同位素。

关于“核废料污染100万年”,你真的要看看

关于“核废料污染100万年”,你真的要看看 这篇文章 2015.11 导读:从《核电将毁灭中国》一文发布以来,关于核安全的讨论就没停过。如何保障核电的安全运行?核废料怎么处理?退役的核电站怎么办?这些问题能豆君都说不清,但是能豆君的小伙伴们很了解!曾在中广核研究院工作的中科院等离子所博士Mr.Zhang就来给大家讲讲核工业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为什么要讨论核问题?先讲两组事实: 一组数据: 截至 2014 年6 月 1 日,全球在运核电机组共434台,总装机容量 374.611GW。目前,全球核电机组已产生约351500 T乏燃料,按照当前核电装机规模,每年将产生约10000 T乏燃料。 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24.14GW,跻身世界前五名,在建规模则雄踞全球之首。 一组事件: 2009年9月,瑞典奥萨马尔在投票中胜出,将于2020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永久性核废料存储库。

图一与核为邻的小镇 2010年3月,奥巴马政府撤销了永久性核废料存储库——尤卡山存储库的许可申请,进行了22年时间的尤卡山计划正式终止,美国国内5万吨核废料无处安放。 图二Yucca Mountain乏燃料填埋场(计划已终止)

2011年11月,从法国拉阿格核废料处理厂运往德国核废料暂存地的核废料运载列车,遭到反核组织成员的阻拦。(当然,当从法国捷克进口的核电顺着电网入境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阻拦) 图三反对核废料入境的德国人 2013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和法国阿海珐集团签署中国大型商业后处理 - 再循环工厂项目意向书,计划在我国建设一座年处理规模达到800 吨的乏燃料后处理基地,工程造价预计达到2000 亿人民币。 随着后福岛核事故时代的到来,世界核工业开始缓慢复苏,中国进入核能快速发展时期,“十三五”末中国核电机组的总数很可能会达到90余台,总装机容量将近90GW,在不久的将来,核废料这柄核工业领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势必寒光闪闪。 核废料是什么? 核废料问题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已经毋庸置喙,一座百万kW 的压水堆(PWR)核电站,每年卸出乏燃料约25 t;其中含有可循环利用的铀约23.75t, 钚约200 kg, 中短寿命的裂变产物(FPs)约1000 kg;还有次锕系核素(MAs)约20 kg,长寿命裂变产物( LLFPs)约30 kg。 什么是核废料?核废料,是指带有放射性的废料,它不仅产生于核电站中,也产生于核燃料生产加工、医院、同位素生产等领域。

核废料处理综述

核废料处理方法的综述 一、核废料定义 核废料[1](nuclear waste material ), 是指在核燃料生产、加工或核反应堆用过的,含有a、B和丫辐射的不稳定元素,并伴随有热产生的无用材料。核废料含有一定放射性,可以对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和生长造成影响,甚至杀死细胞。核废物进入环境后,可以通过呼吸、饮食、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 当放射性辐射超过一定程度时,便可以损害机体的健康。研究表明,长年受放射性污染的人,癌症、白内障、失明、生长迟缓、生育力降低等病症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常人。另外,如果母亲在怀孕初期腹部受过x 光照射, 她们生下的孩子可能出现胎儿畸形、流产、死产等遗传效应,而且与母亲不受x 光照射的孩子相比, 死于白血病的概率要大50%。因此,核废料具有极大的危害。 二、核废料的分类 核废料按物理状态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按比活度又可分为高水平(高放)、中水平(中放)和低水平(低放)三种。高放废料是指从核电站反应堆芯中换下来的燃烧后的核燃料[2]。中放和低放主要指核电站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废液、废物,占到了所有核废料的99%。按半衰期不同,将放射性核素分为长寿命(或长半衰期)放射性核素、中等寿命(或中等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和短寿命(或短半衰期)放射性 核素。 三、核废料的特征[3]

1.放射性。核废料的放射性不能用任何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人工方法消 除,只能靠自身的衰变而减少,而其半衰期往往长达数千年、数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也就是说,在几十万年后! 这些核废料还能伤害人类和环境。 2.射线危害。核废料放出的射线通过物质时,发生电离和激发作用,对生物体会引起辐射损伤。而且在这些射线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极强的穿透力,甚至能穿过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3.热能释放。核废料中放射性核素通过衰变放出能量,当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时,释放的热能会导致核废料的温度不断上升,甚至使溶液自行沸腾,固体自行熔融,比如福岛核电站的堆芯就是这样熔毁的。 四、核废料的管理原则[4]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废料产生并开展回收利用。 2.对已产生的核废料分类收集,分别贮存和处理。 3.尽量减少容积以节约运输、贮存和处理的费用。 4.向环境稀释排放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规。 5.以稳定的固化体形式贮存,以减少放射性核素迁移扩散。 五、核废料处理技术的介绍 (一)地质处理 1.近地表埋藏处置法[5] 近地表埋藏处置法是中低放废物处置的主要方法,占处置法80% 左右。它分为近地表简易处置法、近地表工程处置法两种,其中近 地 表工程处置法居主导地位 1.1近地表简易处置法

核电站放射性固废处置技术概述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第4期 引言 核电站废物90%以上是固体废物,假若处理不当会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灾难性的破坏。核电站放射性固废的处置技术与整备是制约许多国家核电发展与产能扩大的重要因素,并且对核废料的积压情况有着直接影响,当前有些国家的核电机组就因为核废料积压问题而陷入减产或停产的困境。因此,研究核电站放射性固废处置技术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对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地表/浅埋处置法 地表/浅埋处置法是比较传统和常用的核电站放射性固废处置整备技术,处置场所建在陆地表面或者地表以下50米内(部分在130米内),放射性固废整备桶必须与与水、大气、土壤等自然介质隔离,要求处置场四周建设封闭的安全隔离防护层。根据处置场建设深度的不同分为地表式与浅埋式两种,根据建设的特点又可分为地表混凝土堡垒式、浅埋简易坑式、浅埋混凝土沟壕式、地下竖井式、大口径浅钻式、地下平巷式等方式。 2废矿井处置法 废矿井处置法是利用开采完的废弃矿井建为放射性固废处置场,对废矿井中的巷道与洞穴进行加固和改造,作为储放放射性固废桶的空间,然后对缝隙进行回填并把井口固封住。废矿井中能够进行改建成处置场的类型主要包括有铅矿、铀矿、盐矿、铁矿、石灰石矿等。不足之处是受废矿井开采的路线的影响,其结构规划不够理想,导致井内空间稳定性较差,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比如塌方、透水、瓦斯爆炸等问题皆会造成放射性核素外泄;且由于矿山离沿海核电站较远,从而增加放射性固废的运输成本及运输安全问题[1]。 3滨海处置法 该种处置方法指的是在与核电站不远的滨海海底(类)花岗岩中建造处置场,选址大约在水下40~80cm,距离陆地直线距离 1~2km处,主要借助构建的水下斜井保证与陆地的连接并通过该通道和转运车完成放射性固废整备桶到处置场的传送。 4海岛处置法 对于一些无人居住、与陆地有一定间隔且地质较为不错的小型花岗岩海岛而已选用该种方法进行处置场的构建,其构建 方法多为陆地浅埋法。例如,目前在距离台湾约75km的岛屿上就选用这种方法构建了处置场,依照目前所统计的台湾核电站年放射性固废量来算,在岛屿上构建的存储空间至少可以保证台湾百年内不用再为放射性固废物质的处理担心。该技术目前在巴西和芬兰等国家也获得了应用。其优点主要表现在:1、目前世界上能满足构建处置场要求的岛屿并不是很多;2、海洋作为一种天然的屏障能有效将其与人类生活圈隔离开来。3、尽管目前世界上有很多花岗岩海岛,但是具备充足地下水的海岛还较少见,其与海水渗透和交换的能力都很差,因此会对处置场产生一定的危害。 5高放固废的处置 高放固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非常高的衰变热和放射性,富含众多放射性核素,但其在总体放射性固废中占比有很少(约 3%)。例如在核电站用过的乏燃料(Spent fuel)和乏燃料后处理(Reprocessing)所产生的一些膏状浓缩液等等。针对这类废弃物的处理相对来说对处置场和处置方式都有很高的要求,如,厂址多偏向于地下水活动极少,透水非常差,具备很长隔绝时间(低中放处置场按300-500年标准设计,高放处置场按10000年以上标准设计)的高稳定性岩石中。根据处置技术的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地质处置和非地质处置两种,其中在这些方法中当属核嬗变处置法最为前沿,最为先进,在国内,该方法又被称之为“ADS嬗变系统”(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洁净核能系统),这类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有效降低建造的成本,提升安全性能。单也存在非常明显的缺点,其技术性含量要求非常高且大多数目前都处在研发探索阶段[2]。 结语 综上所述,核电站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各种处置技术都有着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核电站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置技术。其中,“浅埋处理法”的低中放置方法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比如适应力强、建设成本较低、存放量大对技术要求也不严格。“核嬗变”是今后处置高放固废的首选技术。核电站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处置问题是关系着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因此,研究核电站放射性固废处置技术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对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烁.核电站放射性固废整备与处置技术的实践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8. [2]毛莉.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108-110. 作者简介 沈海波(1987.5-),男,湖北监利,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程师,大学本科,核工程与核技术,从事工作方面:环境保护。 刘爱华(1983.10-),女,湖南浏阳,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程师,研究生专业,核能科学与工程,从事工作方面:环境保护。 核电站放射性固废处置技术概述 沈海波刘爱华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610000) 96

核废料处理方法

核废料处理方法 1.玻璃固化法 玻璃固化法是将废料混入玻璃材料中作成一固化之产物,如同英Harvest 计画中研究的.这种玻璃固化法废料是在圆柱状容器内制成,在英国现行的容器尺寸为高3米,直径约半米.依目前的核能计画,约需72000 个此类容器. 2.储存法 核废料掩埋法其实就像把食物放进仓库里一样,只不过他需要更精密的防护措施.核能发电是利用核燃料分裂的热,产生蒸汽,推动发电器风扇发电.而核分裂已减弱的燃料便必须丢弃,称为「核废料」.核废料因仍存在辐射,所以必须经过一连串严密的手续,像是送去减容中心,减少废料的体积……等.而各核电厂都自备燃料池可储存40年的时间,时间到了,便必须送去储存厂,大约10年辐射已降低至无害,可像一般垃圾处理. 3.海洋掩埋法 所谓的海洋掩埋法就是......「深海投掷法」故名思义就是将核废料永久弃置於深海底的意思,也就是海洋掩埋法.利用水泥固化法将核废料储存在钢筒内,经过数年的暂时储放〈目前台湾存放在兰屿〉,等核废料中的放射性降的最低后,再投掷到深海或数千公尺海沟中,作永久性储存. A.核废料可否埋存於海底 具有高度放射性的废料是核能应用上无法避免的产物.一法是将这些废料存置於深海底部,但须先将此项海床存置方法对环境的冲击及潜在的影响做一完整的评估.高度放射性废料的产生是核能应用上无法避免的结果.在照过燃料元件再处理过程中,将未曾用尽的铀及钸收回,以供再次使用;而在此过程中将产生一些「高阶废料」这包括分离出来的分裂产物,一些没有被收回的铀和钸,其他的锕系元素,以及一些活化产物.目前此类废料是以液体状态储存於适当的封闭容器内.虽然在短时间(数十年)内此种储存方式颇合适,但现在理论是如欲做长期存置,则应先将废料予以固化.目前的人造容器的寿命还不能长至可供长半衰期的废料在其内完全衰变.因此必须藉核转变先将放射性废料变成伤害性较低之物质,再将之销毁除(在此种作法曾经研究过但结果并不理想).另一方法是先固化废料,再加以「处置」.

关于核废料处理的英语作文

温州大学试卷纸 You should start your essay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and then express your views on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small things before undertaking something big.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200 words. 范文:As is vividly depicted in the cartoon given above, we can observe that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sitting in a classroom. When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one of the students just interrupts the teacher and says " No offense, but by the time we’re in the job market, won't that stuff be outdated?" Having heard this question, the teacher stops demonstrating the Multiplication Table and seems to be quite shocked and embarrassed. The cartoon informs us of the phenomenon that quite a few students undervalue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basic skills these days. Confronted with fiercer competition from society and employment market, students are more focused on practical skills which can be applied in daily work immediately. Moreover, they also fears that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learn today will be outdated by the time they are in the job market. However, no one can disclaim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basic skills. It enables us to lay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further learning and exploration. In other words, those who have mastered basic skills well are more likely to acquire other skills and knowledge with ease. Basic skills are equivalent to the first step of success, as an ancient Chinese saying goes, " A road of thousand miles towards the success begins 1

2020年我国核能发展路线图

针对三大"瓶颈" 中科院拟定我国核能发展路线图 核能具有绿色、高效、低碳排放和可规模生产的突出优势已被世人公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核能迎来发展的春天,而近年来我国更是将“积极发展”核能列入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之一。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10月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仅仅3年之后的今天,这一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据有关专家透露,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7000万~8000万千瓦,到2030年,核电装机将提高到2亿千瓦,2050年则将提高到4亿千瓦。 可以预见,我国核能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核废料处理”、“核燃料稳定供给”和“核科学工程人才”。近来,中国科学院针对这些核心问题,提出了以建立ADS(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嬗变系统和钍基核能系统为最终目标的“未来先进核裂变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希望通过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先导专项研究,储备未来先进核能的核心技术和人才,并与我国已有或正在部署的其他重要内容一起,构成我国近中远相结合的核能发展完整布局,保障其长期持续发展。 利用ADS系统嬗变长寿命核废料 根据我国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相关预测,我国的核电发展速度将远远高于世界核电发展的平均速度。目前全球在建的28个核电站中,17个在亚洲,而我国就占其中的12个。

有关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座1GWe的核电站,按一年使用25吨浓缩铀计算,则每年卸出燃烧过的乏燃料约25吨,其中,可再利用的铀(其中含1%235U)约为23.75吨,钚约200公斤,中短寿命的裂变产物(FPs)约1吨,寿命长达百万年的次锕系核素(MAs)约20公斤,长寿命裂变产物(LLFPs)约30公斤。 目前,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的调整方案正在等待国务院最后审批。其2020年的保守目标是运行75GWe(1GWe=1百万千瓦)、在建30GWe,努力目标则是运行80~100GWe。按保守目标估算,到2020年的核乏料累积存量为0.75万~1.25万吨;按努力目标计算,则达到2.0万~2.5万吨,其中钚160~200吨、MAs16~20吨、LLFPs24~30吨。 那么,在快速发展核电的同时,如何安全地处理处置长寿命核废料? 美国作为世界上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采用的是被称为“一次通过”的方案,也就是核乏料从核电站反应堆内卸出并经冷却后,直接进行永久性地质深埋储存。该方案的出发点是不分离核乏料中的钚,以免核扩散;但这种方案也浪费了核乏料中仍可使用的核燃料,而且建设和运行地质处置库的成本极高。更为严重的是,核废料的放射性寿命长达上百万年,“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它们对整个生物圈的放射性危害难以预估和控制。”相关专家表示。因此,美国的“尤卡山计划”在实施22年后于2009年9月被奥巴马政府终止。 法国是世界上核电占全国总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达到8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