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测试题(无答案)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创新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势能,

推动着我们进步,推动着社会发展。这启发

我们

①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

活力

②伟大的事业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③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④我国已成为世界创新强国,成为世界创新

高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17年4月24日,第18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前タ,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9-2020年)》。这是最高人民法院

首次针对专门审判领域制定发布保护纲要,为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供

更多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这要求我

们对于知识产权

①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②积极制裁和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③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

自己的知识产权

④积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天宫”步入太空,“蛟龙”探測深海,“天

眼”聆听宇宙…过去5

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大科技成果“频频刷屏”,在全球科技

创新的舞台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

跑”的跨越,这说明

①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取得显著成效

③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④我国已经成为

发达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

励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オ。我国之所以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因

①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

自我价值

②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

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

制胜之道

④时代发展需要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办好人民

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

想。我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教育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

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2④6.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

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下列直接体现坚持人民立场的有

①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②

追求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④

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

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等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明

显增强。这说明了

A.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B.政治改革已

经取得最终成功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实效D.文化体制改

革取得实效

8.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对承担重大科

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

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这表明A.社会财富都是由科研人员创造的B.我们要善于依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C.我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オ、

尊重创造

D.按劳分配已不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9.下列关于社会保障制度认识正确的是A.社会福利是公民最重要的经济权利B.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C.社会保险的费用全部来源于政府财政资

D.社会保障的目的是确保人民过上小康生

10.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改革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D.人民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11.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考察时提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这“一个都不能少”既包括56个民族一个不能少,也包括全体社会个体

成员一个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与要求,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意志,设立了小康是小康的严格

标准,赋予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

能少”

①是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的具体体

现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表明我国坚持等贵贱、均贫富④需要持续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A.①②③B.①②4)C.①③④D.②③④12.牛顿由于惊诧树上的苹果总是掉在地上,而非到空中,推动他发现了

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好奇于鸡蛋被孵成小鸡,而终成了大发明家。这些

事例表明

A.只有大科学家才充满好奇心B.好奇心是认识事物、探究奥秘的动力

C.只要有好奇心,就一定能取得事业的成

D.好奇心把握不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二、简答题

13.观察漫画《乡村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乡村的变迁发生在哪一次重大

会议之后?

(2)根据漫画谈一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至少三个方面)

14.近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

实施意见》强调,到2020年城镇就业规模逐步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

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9年翻一番。这意

味着,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现行标准下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共建共享的格

局初步形成。

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上升有何重要意义?15.如今,人工智能不仅会下象棋、围棋,还在分发邮件、工业制造中大

显身手,甚至参加了2019年的全国高考…

人类的很多工作正在被人工

智能机器人代替。未来,人工智能会抢走人类的工作吗?很多事情由人工智能来做以后,人类还能做什么呢?

思考:为了使自己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被淘汰,我们青少年需要做好哪些准

备?

三、分析说明题

16.材料一: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ー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以

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

“新的时期”?

(2)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两则

漫画分别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用一句话谈

谈你的感想。

17.2018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

组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2019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

年,做好改革工作意义重大。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

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

现新突破。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等地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投诉

举报难等问题,从优化审批流程入手,推动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取

得积极成效。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善于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題上找出路、

找办法,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

(1)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

(2)为什么要“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对改革

的获得感”?

18.材料一:“近日前来服务台问路的人减少了,旅客的满意度却变高了。”

高铁郑州东站服务台值班站长有些“失落”,因为服务台人气不旺了。原

来,自该车站投入1700块智能导向标识后,许多老年旅客、赶车旅客不

再“迷路”了,而服务台也能腾出更多人力,

投向更高质量的服务。“让

旅客体验更美好”是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特别倡导的理念。加大创新

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就能更好回应旅客新期待,让2019年的春运更加

平安、有序、温馨

(1)材料一中“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力量主要源自哪里?这说明了什么

道理?

材料二:2018年1月31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

过决议指出,创新是引领云南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云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的战略支撑,未来将加快建设创新型云南(2)你认为创新型云南建设应包括哪些方

面的创新?为什么?

四、综合探究题

19.从量子通信到体细胞克隆猴,从“墨子”

到“天眼”,中国科学院近

年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我国科技在取得辉煌成就

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国家创新能力

与创新型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此,某校学生会准备开展“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开拓创新人才”主

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科技之果)2017年4月20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天舟一号”成功验证了空间站货物补给、推

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并于2017年9月22日受

控离轨再入大气层烧毁。“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

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

利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新的发展阶

段。

(1)“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整”体现了我国在航天和深潜方面取得

了显著的成绩。请你再举两例我国近五年来取得的其他科技成就。(扶贫之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

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教育

扶贫的投入具有生产性,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投入产出比最高,是

离农村贫困人口距离最近的教育类型。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就像一道

大坝,能够像拦住洪水一样阻断贫困,并使之转化为发展的动力,让贫困

学生有学可上,有职可入。

(2)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国为什么“更要注重教育脱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