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七年级地理教案

学习目标:

1、准确说出地球的形状,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认识地球仪,能在地球仪上准确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了解赤道、纬线、纬度的定义。

4、分析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明确南北纬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根据所给出的纬线图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及所在的纬度区位置。

学习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

学习难点:

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并能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及纬度区。

学生自学

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14—16页地球的形状部分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地球的形状。

2、利用图中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

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

学习任务(二)自学课文第16—17页地球仪部分思考回答:

1、什么是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准确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经线及纬线。

3、说出赤道、纬线、纬度的概念,南北纬度的是如何划分的,南北纬度各用那个字母表示。

4、观察“纬线与纬度”图分析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填下表。

纬线(圈 )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特点

纬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

零度线的确定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知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2、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学穿的是短袖,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并提问。 (1)地球怎样自转?(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2)观察并描述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教师:板图讲解不同的投影图地球自转方向的表示

学生同桌的两位同学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拨动地球仪的方向一定要自西向东(逆时针)。 (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24小时,15°) 教师: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学生:讨论、回答。 (4)昼夜的形成 教师: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到地球仪上。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学生:地球仪一半亮,一半暗。 教师:为什么?如果地球仪是透明的,结果怎样? 学生:答略 教师:同样的道理,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昼夜就是这样形成的。 板书:2、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承转:地球不停的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板书: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师接着上面昼夜形成的演示进行:教师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并让学生仔细观察会产生什么现象?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 运动时教案新人教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2.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实例解释时差现象。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 课时:3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播放“地球运动”录像导入。 方法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 中的诗句。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

行八万里呢?原来地球不是固定不动 的,而是始终在运动着。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 周正好是八万里。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及其产生的 现象。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讲授新课] 设问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个演示,大家要注意仔细观察。 演示教师用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如没有三球仪,教师可在讲桌中假设一 个太阳,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同学们观察到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 生答一是围绕地轴自转,二是围绕太阳公转。 过渡大家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看看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有哪

些规律。 板书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活动 1.投影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表(见板书设计),并指导学生画到笔记 本上。 2.引导学生认识球体旋转,必须绕轴转动,并用地球仪演示,得出结论:地球自 转的旋转中心是地轴。 3.教师用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得出结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然后指导学生用手中的小地球仪(没有地球仪的学 生可将课本卷起来,一端标出北极,另一端标出南极代替地球仪)自己或以小 组演示,也可让部分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 4.让学生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 (逆时针转动) 5.让学生再将地球仪的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纬度经度 起止度数0度(0度纬线叫赤道)—90 度N/S 0度(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度 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 赤道(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 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 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 初子午线(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E,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 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 为西经E。 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度W和160度E分东、西半球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8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什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

运动转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 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日期 3.21 6.229.2312.22 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单元过关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单元过关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 图中大洲所包围的海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 . 图中表示波斯湾海洋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 . 下列符合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地方是(▲ ) A.15°W,39°N B.0°,15°S C.15°W,15°N D.120°W,29°N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 如图,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A.(23°N,20°W)B.(23°N,20°E) C.(23°S,20°W)D.(23°S,20°E) 5 . 图中A点属于纬度区,位于五带中的带。() A.低、北温带B.低、热带C.中、热带D.中、北寒带 6 .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指的是() 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环大西洋火山地震带 C.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阿特拉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7 . 2016年8月,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43°W,22°S)举行。请问里约热内卢是位于: A.西半球、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D.东半球、南半球 8 . 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图都表示山地地形B.②图的比例尺比①图大 C.甲-乙的实地距离小于丙-丁的实地距离D.①图的范围比②图大 9 . 以下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A.B.C.D. 10 . 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B.图中字母表示山谷的是C C.在图中的①一⑤居民点中,将来最有可能演变为城市聚落的是① D.从A、B出发登山顶M,最省力的是A,因为AM直线距离最短 11 . 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B ) A.赤道B.20°W,160°E C.南极点D.0°经线 12 . 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1)红海面积将扩大(2)地中海将会消失(3)亚欧大陆将分裂 (4)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 A.(2)(3)B.(3)(4)C.(1)(4)D.(1)(2) 13 .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读图回答: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哪些?(1)(2), . (3)(4)(5)。 3.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千米。 4. 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是多少?约万千米。 5. 地球的表面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6. 什么是地轴?地球的。 7. 什么是南极?地轴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 在南极怎样定方向?南极是地球上的最端,所有方向都朝。 9. 什么是北极?地轴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10.在北极怎样定方向?北极是地球上的最端,所有方向都朝。 11. 纬线 (1)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周的。 (2)纬线有什么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3)纬度是怎样划分的?把最长的纬线(赤道)定为°。赤道以北划分为°,越往北数值越,称,用“”表示。赤道以南划分为°,越往南数值越,称南纬,用“”表示。 【结论:向南数值增加的是纬(S)。向北数值增加的是纬(N)。】 (4)纬度数值与纬线长短有什么关系?数值越大,纬线越。数值越小,纬线越。 (5)低、中、高纬度地区是怎样划分的? 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 (6)南北极点的纬度各是多少?南极为。北极为。 (7)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以°纬线(赤道)为界,把地球划分 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为半球,赤道以北为半球。 (8)南纬、北纬与南北半球是怎样的关系?南纬度(S)全部位于半 球。北纬度(N)全部位于半球。 练习1:在图1中填写纬线数值、低中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 练习2:图2中,A、B、C、D四点,属于南纬(S)的是,属于北纬(N)的是。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位于高纬度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北半球的是。所在纬线最长的是,所在纬线最短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含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检测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是圆形 ②地球是球体 ③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④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5.1万千米。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B.人造卫星上天C.郑和下西洋D.人类登上月球3.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铜制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下列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表示0°经线 C.地球上最长的纬线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4.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30° N,10° W B.50° S,10° W C.40° S,165° E D.10° N,165° E 5.读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小林的说法正确 B.小红的说法正确 C.小林和小红都位于中纬度地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两位同学在争论地球运动的问题,他们的结论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年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转C.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西向

东自转 7.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某地不同季节中某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其中表示冬季的是( ) A.B. C.D. 8.我国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在地图上,表示运河的图例是() A.B. C.D. 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实际测得教学楼与图书馆的距离为300米,如绘到图上的距离为3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A.1:10000B. C.1:1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10.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B. C.D. 11.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应是( )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北京市地图D.北京动物园导游图 小明非常喜欢地理。下课后,他总是爱看教室内挂着的两幅一样大小的地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测试题1 (新版)湘教版

1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45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海陆比例约是: A 、各占21 B 、32陆地 C 、41海洋 D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下列哪个大州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3、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大洋洲 D 、南美洲 4、完全处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A 、非洲 B 、大洋洲 C 、南美洲 D 、南极洲 5、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极洲 6、亚洲地形复杂,以山地,高原为主,占全洲面积的: A 、21 B 、31 C 、41 D 、4 3 7、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 、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 、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 、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D 、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多 B 、南半球比北半球陆地多 C 、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少 D 、西半球比东半球陆地多 9、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极地区是陆地 B 、南极地区是陆地 C 、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 D 、南极地区被四大洋包围 10、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比较缓和的地形是平原 B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的广大地区叫高原 C 、周围高,中间低,四周山岭环绕的地形叫山地。 D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区叫丘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学习效果监测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分) 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 A 、太阳东升西落 B 、站得高,看得远 C 水往低处流 D 、日全食 2、 2011 年 11 月,某同学把发射到“神舟八号”飞船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 了( 28° ,102 ° E ),地球上与该同学写法相吻合的地点有几处( ) A 、 1 处 B 、 2处 C 、 3 处 D 、 4 处 3、 与80° W 构成经线圈的是( ) A 、 60° W B 、 20° E C 、 100° E D 、 180° 4一架飞机从赤道上甲点出发, 依次向南、 东、北、西飞行 1000米,在乙点降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点与乙点重合 B 、甲点在乙点以东 C 甲点在乙点以西 D 、甲点在乙点以南 5、 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6、 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向左前方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 A 、正南 B 、正西 C 、东南 D 、西南 7、 甲乙两人以相同速度从南极出发,分别沿东经 40°和西经 40°向北前进,发生的情况有( ) A 、 C 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 D 、他们可能在两极再相会 8、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 A 、 160° W,23.5 ° S B 、 20° W , 60° S C 、 20° W,60° N D 、 160° E,30° N 有人从某地出发,先向北行走 3 千米,再向西行走 3 千米,假如再走 3 千米,此人竟回到了原来的出 发点,请回答 9—10题。 9、此人的出发点是地球的( ) A 、中纬度 B 、赤道 C 10、最后走的 3 千米应往哪个方向走( )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11、 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往往蕴含了很多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无关的( ) A 、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B 石家庄的玲玲给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 “姨妈,晚上好! ”姨妈则说:“玲玲,早上好! ” C 赤道上的人们“坐地日行八万里” D 、唐山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12、 一天中,校园里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C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 、地球是个自转轴 13、 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的( ) A 、冬季 B 、秋季 C 、夏季 D 、春季 14、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令世人瞩目,每天升国旗的时刻与日出同时,下面几个节目中升旗最早的应该是 A 、可能位于温带,也可能位于寒带 B C 肯定位于温带 D 28° N,102 ° E )写成 他们在北极相遇 B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近 、北极点 D 、南极点 A 、元旦 B C “六一”儿童节 D 、“三八”妇女 节 15、地球上某一点位于 60 ° N,则该地( 、肯定位于热带 、可能在温带,也可能位于热带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综合能力训练___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含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引路】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经线和纬线 利用经纬网定位 本节内容涉及很多新名词和概念,如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经纬网等,多为空间概念,抽象难懂,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学习时一要多观察,利用直观用具(地球仪)和图像进行观察、比较,对这些空间概念从直观上进行感知,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二要多动手,积极参与实验、制作、识别、描画等活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三要多动脑,认真思考教材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事实或结论,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四要多交流,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相互提问、知识竞赛、趣味训练等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五要多感悟,善于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地理概念和现象;六要多归纳,及时分析、归纳地理现象中的规律,如纬度数值向北递增是北纬,向南递增是南纬;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是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请举出两个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 。 2、地球仪的用途是, 。 3、纬线是;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 4、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字母“”表示;赤道以南称,用“S”表示。 5、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 分界线是。

6、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它可以用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 7、180°经线以东是经;0°纬线以北是纬。 二、选择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7千米 B、6378千米 C、6371千米 D、4万千米 3、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 B、0° C、160°E D、20°W 4、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60°W B、60°E C、120°W D、180° 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C、东经160°、纬度0° D、西经20°、纬度0° 6、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7、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8、经度和纬度都是0°的地点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三、综合题 1、读右图,回答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B、。 (2)在图中填注C、D两点 C(17oE,14oN)D(20oE,15oN)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2、读下图,回答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基本知识,学会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 通过阅读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示意图和地球大小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 3 了解地球仪的结构及作用,知道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纬度与经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4 帮助学生建立纬线与经线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成纬线与经线的空间观念。学会表达和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2、通过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掌握纬度与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解决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学法指导】 1利用生活经验,跨学科知识,上网查找资料等途径来学习地理。 2.运用地理资料数据描述地理事物,学会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 3.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地理事物,学会合作学习,增强互动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导入新课】 白天的太阳,十五夜晚的月亮让我们能清楚看到太阳、月亮的形状——圆形。但是,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人又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的呢?今天的我们,是否能在自然界中找到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讲授新课] 1.地球的形状 首先请学生描述地球的形状,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寻找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活动1、探究实验:参照图1.3做一个小实验,体验在球面上看船的情景,把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请到过海边的同学交流一下亲身体验。再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到情况又是怎样?请学生记录观察体验。 活动2,观察图1.4,根据月食照中推测一下地球的形状。 第1页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优秀教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知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2、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学穿的是短袖,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并提问 (1)地球怎样自转?(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2)观察并描述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师:板图讲解不同的投影图地球自传方向的表示 生:同桌的两位同学演示地球的自转。 师:提醒学生注意拨动地球仪的方向一定要自西向东(逆时针)。 (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24小时,15°) 师: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生:讨论、回答。 (4)昼夜的形成 师: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到地球仪上。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生:地球仪一半亮,一半暗。 师:为什么?如果地球仪是透明的,结果怎样? 生:答略 师:同样的道理,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昼夜就是这样形成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如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如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重点与难点】 1.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朝辉夕照,日月轮回。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吗? 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运动的一些情况,学习《地球的运动》。 二、新课讲解 第一课时 (一)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1.托勒密与“地心说”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明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二)地球的自转 1.读图1.4 昼与夜 (导学):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 (讲解):地球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地球自转现象:昼夜更替(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地方,相对位置 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地点先看到日出,就出现了时间差异)。 2.动画页:播放视频《地球的自转》 3.活动:了解地球的自转(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讲解):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 第二课时 (三)地球的公转 1.读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导学):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3.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 1.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判定。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确定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 ____体。经过精确地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________亿平方千米。 2、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航海家是,他是国人。 3、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①②③ ④⑤。 4、人们仿照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轴是地球的。 5、纬线和经线 比较项目纬线经线 定义 特点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与赤道的关系 6、0o纬线:地球上最长的纬线,也叫做,它的纪念碑建在 0o经线:也叫做,它的地面标在。 7、经度与纬度的比较: 项目经度纬度 零度线的确定 度数的划分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面貌练习题

4.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30°N、10°W B.50°S、10°W C.40°S、165°E D.10°N、165°E (2011山东泰安)1.B 2.C 3.D 4.A (2011福建泉州)读图完成第5~6小题。 5.图中本初子午线是( ) A.A线B.B线 C.C线 D.D线 6.图中构成东西半球分界线的两条经线是( )

A.A线和C线 B.A线和D线 C.B线和C线 D.B线和D线 7、(2011哈尔滨)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A、北极圈 B、回归线 C、南极圈 D、赤道 (2011福建安溪)读图1.4,回答8~10题: ( )8. 图中王村和李庄所在位置山体部位 的名称分别是: A.山顶、山谷 B.山脊、鞍部 C.陡崖、山脊 D.山谷、鞍部 ( )9. A所在地区的地形是: A.丘陵 B.高原 图1.4 C.盆地 D.平原 ( )10. 若要在图示地区修建水库,水库大坝坝址最好选择在: A. C地 B. E地 C. A地 D. B地 (2011山东济南)11.D 12、(2011黑龙江哈尔滨)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是陆地 B、南极地区是海洋 C、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011福建安溪)读图1.1,回答下题。

13.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14、(2011安徽巢湖)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要道是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英吉利海峡 (2011福建漳州)读图,完成15-17题。 15、洲界甲为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苏伊士运河 16、大洋乙是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 西洋 D、印度洋 17、斑马、长颈鹿生活在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2011江苏无锡)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个地点符合“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20°N、150°E B.50°S、140°W C.70°N、90°E D.25°S、90°W 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A.欧洲、北美洲 B.欧洲、亚洲C、南极洲、亚洲D.非洲、南美洲 3、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组合是 A.大洋洲、北冰洋B、大洋洲、印度洋C.欧洲、印度洋D、南美洲、印度详 4、下列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 A.大洋洲 B.南美洲C、非洲D、南极洲 5、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西伯利亚高原 B.东非高原 C.青藏高原 D.巴西高原 6、被称为“高原大陆”的大洲是 A.南极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 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当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是冬季 B.太阳能够直射的'地区,白昼时间最长

C.高纬度地区,各地都会出现极昼、极夜 D.夏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 8、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洲又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 B.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 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地球的岩石圈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10、绘一幅厦门市地形图,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绘制的地形图内容最详细 A.1:5000 B.1/25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D、 11、西半球在:A.本初子午线以西到180°经线B.160°E以东到20°W之间 C.180°经线以西到0°经线 D.20°W以东到160°E之间 12、一年之中,厦门正午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 13、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一直向南飞,最终能够: A.回到北京B到达南极C到达赤道D到达北极 14、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是A.地势比较高,以高原为主B地势以平原为主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地势西高东低 15、分布在大江大河下游的地形大多是 A.高原B平原C盆地D山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教案

《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学校新团初中姓名陈学官 第一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

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 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 引导、指导、评定、表扬 纬线和经线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考、回答。 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利用经纬网定位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互帮互学。 提问,及时纠正、辅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导学案 第一节认识地球(1) 学习目标: 1、准确说出地球的形状,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认识地球仪,能在地球仪上准确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了解赤道、纬线、纬度的定义。 4、分析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明确南北纬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根据所给出的纬线图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及所在的纬度区位置。 学习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 学习难点: 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及纬度区。 学生自学 学习任务(一)自学本14—16页地球的形状部分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地球的形状。. 2、利用图中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学习任务(二)自学第16—17页地球仪部分思考回答: 1、什么是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准确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经线及纬线。 3、说出赤道、纬线、纬度的概念,南北纬度的是如何划分的,南北纬度各用那个字母表示。 4、观察“纬线与纬度”图分析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填下表。 纬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特点 纬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 零度线的确定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数量特征 5、说出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6、说说如何判定某点的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有关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正圆球体 B、地球是一个扁球体 、地球是一个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球体 面对手中的地球仪,请你解答下面几个问题 2、地球仪的地轴是倾斜的,北极始终指向() A 东方B南方北方D西方 3、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都叫() A 北回归线B经线纬线D本初子午线 4、赤道是() A0°经线B0°纬线90°经线D90°纬线 5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A 北回归线 B 北极圈南回归线D赤道 6、下列纬线中,由长到短排列的是() A 90°S ,60°S ,30°N,60°N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人教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趣味地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地球自转的证据——傅科摆 古希腊的费罗劳斯、海西塔斯等人早已提出过地球自转的猜想,中国战国时代《尸子》一书中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论述,而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证实和它被人们所接受,则是在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提出之后。 16世纪时,“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曾依据相对运动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可从哥白尼提出这一理论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理论只能停留在让人们从主观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用自己设计的一项实验所证实。 傅科是用一种特殊的摆来进行实验的。这个摆由一根长60余米的纤细金属丝悬挂一个27千克重、直径约30厘米的铁球所组成。当时人们把这种从未见过的“超级摆”称之为“傅科摆”。 1851年的一天,傅科在法国巴黎万神庙的圆顶上将亲手制作的傅科摆吊上,让摆在广场上悠然自得地摆动着。这时,成千上万人前来观看这一奇妙的实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傅科发现了奇迹,那就是摆在悄悄地发生着“移动”,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有的人在摆动开始时,明明看到摆球运动到自己眼前,又荡了回去,可经过一段时间后,摆球竟离自己越来越远。这对于围观的人们来讲,傅科通过对现象的观测得出这样的结论,眼看着自己没有移动,那一定是摆平面发生了“移动”。 其实摆动的平面是不会发生移动的。我们知道作为一种物质运动形式,摆是无法摆脱地球自转的。傅科选用较长的金属丝,是为了让摆摆动的时间达到足够的长度,这样便于观察摆动的变化,同时选用较重的摆球,是为了增加摆本身的惯性和动量,以克服空气的阻力,一旦它摆动起来,作为一种运动状态,有滞后于地球自转的惯性,即能够减少地球自转的影响。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每一个观测者都被地球带着运动,尽管观测者站在原地没有动,可脚下的地面动了,也就等于把观测者悄悄地带离了原地。因此,真正没有移动的是摆动平面。 傅科摆的摆动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为世界所公认。中国北京天文馆的大厅里就有一个傅科摆,一个金属球在一根系在圆穹顶上的长长细线下来回摆动着。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选择题 当地时间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读下图,完成 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罗斯海新站(164°E,75°S)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纬度位置最高的科考站 B. 位于东半球 C. 位于南寒带 D. 濒临大西洋 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年平均降水量少,淡水资源丰富 B. 科考的最佳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 C. 为了保护南极脆弱的自然环境,停止一切科学考察活动 D. 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地区几乎没有生物资源 3.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B. 魏格纳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的形状 C.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千米 4.读图,F点的坐标是 A. (80°E,20°S) B. (80°E,20°N) C. (80°W,20°S) D. (80°W,20°N) 5.下列城市中,位于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A. 广西南宁 B. 山西太原 C. 湖北武汉 D. 辽宁沈阳 6.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B. 周期是一年 C. 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D. 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7.读地球自转示意图,此时甲地居民最适宜 A. 上班 B. 午休 C. 看日出 D. 观日落 8.小华外出旅游入住北京某酒店,看到服务总台的 墙壁上有一排挂钟(如图)。她对造成不同时区时差 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北京和东京相差两小时 B. 地球公转,东京和北京相差两小时

C. 地球自转,东京和北京相差一小时 D. 地球公转,北京和东京相差一小时 9.在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幅地图上,某相同的两座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分别为2厘米和4厘米,这说明 A. 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比乙图广 B. 甲图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C.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D. 甲图更有利于精确查找地理信息 10.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果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A. 1∶20 000 B. C. 1∶2 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 11.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假如在一幅1∶50000000的地图上,量算出震源地到拉萨的距离约为1厘米,请算出震源地到拉萨的实际距离为 A. 200千米 B. 500千米 C. 5000千米 D. 400千米 12.(题文)下列表示山峰的图例是 A. B. C. D. 13.(题文)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 B. C. D. 14.小敏自驾来桐城旅游,因路况不熟,打开车上的电子地图,选择路线。借助导航,可以省时省力,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A. 地形图 B. 农业图 C. 交通图 D. 政区图 15.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脊 B. 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 C.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 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 二、解答题 16.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点的经纬度。 (2)从东西半球看,C点位于半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