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规划--正文教学文案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规划--正文教学文案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规划--正文教学文案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规划--正文教学文案

亠、绪论

伪满十余年的短暂统治作为国耻很少被提及,也经常被回避。甚至在历史教科书中也只是一笔带过。

但是,伪满统治期间长达十余年的“国都建设”却改变了长春的命运。伪政权的大兴土木使长春由一个人口仅十余万的小城一跃成为人口众多、城市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大城市。其现代化程度曾一度超越了日本首都东京。这是我们必须正视也不能回避的史实。

我们在七十余年后的今天回首那段充满耻辱的岁月,也当在

铭记历史教训的同时,肯定伪满时期长春城市规划的积极影响,其规划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作为新世纪的高中生,我们应该以负责的心态辩证地看待历史。而不能一味地因民族仇恨而丧失了理智的思考方式。因此我们着手对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规划进行研究,以探求其对今日长春城市建设的影响。

1、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规划

第一节城市规划

一、伪满国都“新京”的规划原则

“新京”作为半殖民地城市,在建设之初即有明确的规划意图。由于“新京”是伪满国都,其总体规划必然要以政治中心为原则。因此,规划中反复强调要使“新京”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以达到所谓“对内招服民心,对外震扬国威,宣扬大东亚圣战” 的目的。

在伪国都建设中,规划重点在于伪皇宫及行政中心用地位置的选择。

在城市景观的威严、整齐、壮观以及城市功能分区上也花费了大量笔墨。同时,规划中对于居住区安排、旧城改造、发展弹性以及战时治安、防空等方面也做了必要的考虑。整个规划立足要使“新京”成为一个现代化都城,与当年世界上的各大都市一比高低。

此外,由于以溥仪为首的伪宫廷的坚持,关东军司令部最终妥协,规划中又规定以伪皇宫正门朝南为绝对条件。

从“新京”的规划原则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规划中充斥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伪满洲国的殖民地本质也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二、《大新京都市计划》的出台

1932 年3月,满铁经济调查会开始编制“新京”城市规划。同年4 月,伪政府设立“国都建设局”,承担“新京”城市规划制订到实施规划的全部任务。1932年8月,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伪满洲国国务院三方举行联席会议,对满铁调查会和国都建设局的两个方案进行比较。11月,“国都建设局” 再次制订出“城市建设规划范围”,确定新京的建设规划区为200 平方公里,除近郊农村的100 平方公里以外,以100 平方公里为建设区域,其中原有建成区域为21 平方公里,第一期5 年建设区域为20 平方公里(后改为21.4 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50 万。该规划报请关东军司令部,由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和副参谋长冈村宁次最后定案,成为《大新京都市计划》。

三.城市建设用地及功能分区规划

“新京”市区的用地规划按功能要求分为两大类十种。第一类为政府机关及公共用地,包括行政及公共建筑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军事用地和绿化用地。第二类为民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非建设用地及备用地。

“新京”的城市功能分区也十分明确。力求避免工业区与商业区、居住区相互干扰。在处于下风向的伊通河右岸设置了工业区,在新京驿(今长春站)北侧安排了铁路专用地及轻工业用地。而机场、电台、通讯、兵营等军事设施用地则分布在城市四周。商业用地沿城市干道布置,使其靠近旧城区,并在居住区内选择适当地点设置小商业网点。城市的东南角为文教区,规划有大型运动场、公园、动物园等公共场所。铁西布置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高尔夫球场和跑马场。此外,在旧城区内规划建设了供统治阶级享乐的妓馆区。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规划--正文教学文案

亠、绪论 伪满十余年的短暂统治作为国耻很少被提及,也经常被回避。甚至在历史教科书中也只是一笔带过。 但是,伪满统治期间长达十余年的“国都建设”却改变了长春的命运。伪政权的大兴土木使长春由一个人口仅十余万的小城一跃成为人口众多、城市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大城市。其现代化程度曾一度超越了日本首都东京。这是我们必须正视也不能回避的史实。 我们在七十余年后的今天回首那段充满耻辱的岁月,也当在 铭记历史教训的同时,肯定伪满时期长春城市规划的积极影响,其规划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作为新世纪的高中生,我们应该以负责的心态辩证地看待历史。而不能一味地因民族仇恨而丧失了理智的思考方式。因此我们着手对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规划进行研究,以探求其对今日长春城市建设的影响。 1、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规划 第一节城市规划 一、伪满国都“新京”的规划原则 “新京”作为半殖民地城市,在建设之初即有明确的规划意图。由于“新京”是伪满国都,其总体规划必然要以政治中心为原则。因此,规划中反复强调要使“新京”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以达到所谓“对内招服民心,对外震扬国威,宣扬大东亚圣战” 的目的。 在伪国都建设中,规划重点在于伪皇宫及行政中心用地位置的选择。

在城市景观的威严、整齐、壮观以及城市功能分区上也花费了大量笔墨。同时,规划中对于居住区安排、旧城改造、发展弹性以及战时治安、防空等方面也做了必要的考虑。整个规划立足要使“新京”成为一个现代化都城,与当年世界上的各大都市一比高低。 此外,由于以溥仪为首的伪宫廷的坚持,关东军司令部最终妥协,规划中又规定以伪皇宫正门朝南为绝对条件。 从“新京”的规划原则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规划中充斥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伪满洲国的殖民地本质也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二、《大新京都市计划》的出台 1932 年3月,满铁经济调查会开始编制“新京”城市规划。同年4 月,伪政府设立“国都建设局”,承担“新京”城市规划制订到实施规划的全部任务。1932年8月,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伪满洲国国务院三方举行联席会议,对满铁调查会和国都建设局的两个方案进行比较。11月,“国都建设局” 再次制订出“城市建设规划范围”,确定新京的建设规划区为200 平方公里,除近郊农村的100 平方公里以外,以100 平方公里为建设区域,其中原有建成区域为21 平方公里,第一期5 年建设区域为20 平方公里(后改为21.4 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50 万。该规划报请关东军司令部,由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和副参谋长冈村宁次最后定案,成为《大新京都市计划》。 三.城市建设用地及功能分区规划 “新京”市区的用地规划按功能要求分为两大类十种。第一类为政府机关及公共用地,包括行政及公共建筑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军事用地和绿化用地。第二类为民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非建设用地及备用地。 “新京”的城市功能分区也十分明确。力求避免工业区与商业区、居住区相互干扰。在处于下风向的伊通河右岸设置了工业区,在新京驿(今长春站)北侧安排了铁路专用地及轻工业用地。而机场、电台、通讯、兵营等军事设施用地则分布在城市四周。商业用地沿城市干道布置,使其靠近旧城区,并在居住区内选择适当地点设置小商业网点。城市的东南角为文教区,规划有大型运动场、公园、动物园等公共场所。铁西布置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高尔夫球场和跑马场。此外,在旧城区内规划建设了供统治阶级享乐的妓馆区。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摘要】历史建筑作为历史记忆和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诉说着城市某一时期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建筑,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和紧迫任务。本文将以长春新民大街伪满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民大街伪满建筑的保护研究现状,提出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建议和思考,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作出总结。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历史建筑再利用;长春新民大街伪满建筑 历史建筑作为历史记忆和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诉说着城市某一时期的发展历史,它的每一个细节无不对于当时的生活状况、工作状况、生产工艺、结构组成等提供了最好的参考资料。该文将要介绍的伪满建筑所在的时期是长春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一段屈 辱史,是在其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压迫中国人民的情况下,建造的这些建筑,它们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对于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爱国情感,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1 长春新民大街伪满建筑概述 被称之为“长春市第一条历史文化街区”的新民大街,是长春市著名的大街之一,位于市东南,由地质宫广场一直延伸到新民广场,街宽二十多米,长达五华里。它曾是伪满时期的政治中心,这条政治”中央大道”当时被称为顺天大街,大街东西两侧坐落四部一院

一衙。四部是伪满洲国军事部、伪满洲国经济部、伪满洲国交通部、伪满洲国司法部;一院是伪满洲国国务院;一衙是伪满洲国综合法衙。其它还有四部分布在新民大街周围,他们分别是伪满洲国文教部、伪满洲国兴农部、伪满洲国外交部、伪满洲国民生部。这四大部和位于新民大街的四大部,共同构成了伪满洲国八大部(日本占领东北,建立伪满州国,把长春立为首都,称为新京。日本为了永久占领,在新民大街及附近建起了政府部门。这些建筑大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建造,大部分带有当时的日本宫廷风情,解放后作为文化遗存及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统称为八大部。) 2 新民大街伪满建筑保护再利用现状 2.1 保护取得一定成果 新民大街的历史保护建筑占整个街道界面的71.9%,长春市政府、文物保护单位等有关部门积极采用了三种方式进行修缮,即复原重点建筑,简单修复以及复建建筑等。本文所提到的新民大街伪满建筑在尊重历史的风貌方面,对于历史文脉的延续方面做到了恰到好处,因为四部一院一衙在伪满时期属于政治建筑,在这些历史建筑的修复改造保护过程中,对于其具体对象在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上,没有在其内部空间盲目的大拆大建,而是将内部空间更加有序地重组、分隔,更好地为今天的医疗建筑即吉林大学的教学建筑和办公建筑服务。同时,这些建筑是在政府、文物保护单位、民众等各个部门共同监督下,共同改造、规划和实施完成的。为了避免错

长春市发展历程

长春市的前世今生 ——长春市的发展历程 摘要:长春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自清朝嘉庆五年设治至今,仅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两百多年的历史中,长春走过了一个艰难坎坷的发展历程。长春从一个小小的长春厅,逐步发展成为如今拥有756.5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作为在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伪满国的“首都”,长春市的发展注定与其他城市不同。 关键词:长春市历史发展城市规划 研究一个城市的历史能够很好的了解其发展历程,从而能够全面的掌握其近现代的发展方向。长春市是我国东北三省吉林省的省会,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长春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地形较为平坦,交通十分便利。长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从封建城市到成为铁路附属地,再到日伪政权的“行政中心城市”,最后转型成为综合工业城市。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长春的城市发展过程有其特殊性。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去分析研究长春市这一历史特殊性,可以方便我们现代规划人对长春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定位。中国自改革开放时期起,城市化步伐逐渐的加快,城市发展获得新的生机。为此本文便已改革开放前后作为划分前世今生的分界线,从而更好的明确长春市的历史发展。 一、长春的前世 以地方行政设置为依据,在1800年-1911年间是为长春厅,1911年-1931年间为长春县,这两个行政设置都是由清王朝所设定,这一时期的长春军事意义与政治意义较强。那时的长春初具城市规模,但与其他那些古都古城相比,应当属于末流。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以前,长春市由4个区域组成,这4个区域分属于不同的行政体管辖。分别是:长春老城;宽城子市区,即中东铁路附属地;南满洲铁路附属地;长春商埠地。1932年以后,长春成为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的“国都”,日本人整合了原来分散的城市空间布局,借鉴了西方近代规划理论,做了统一规划。在建国以前,很多大型城市如上海、武汉等的城市规划都停留在纸面上并未能够实施。而长春正好是相反的,在建国以前就有了比较成熟的城市规划方案,且多已实施。 抗日战争爆发后,人民流离失所,经济衰落,全国的城市建设基本上瘫痪,新建建筑大量减少。即使是由规划发展的租界城市,也是由各国独立建设,自成体系,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而长春的“统一规划”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其城市化速度居全国首位。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对长春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长春作为“国都”时期的城市建设一直是以“行政中心城市”为目标,傀儡的伪满洲国在这里为日本帝国主义者统治整个东北,为其搭建全面侵略中国的翘板。当时的长春市纯粹的“消费型城市”,没有大型的工业生产活动,这一时期城市内只有少量的轻工业。 伪满洲国时期的长春,具备了近现代城市的特征,奠定了长春市发展的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的长春与其他城市一样,各项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在解放长春时期,城市中的大部分建筑和市政设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基于发展的需要,将长春定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城市,一五计划期间建设了大量的工业建筑,并辅以居住、交通等配套设施。从这时候开始,长春被定义成了工业城市,原有的城市功能已经不适合新的发展。从这时开始,长春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城市性质转变,向着综合性工业城市迈进。 长春市的前世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夕。总的来说对其最重要的时期便是伪满洲国时期和一五计划建设时期。这两个时期是长春市前世中的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同时也为现今的长春市奠定了基础。从一五到文化大革命结束,长春市的的发展速度缓慢,直至改革开放开始,长春才重新焕发了生机,迎来了快速建设的机遇。 二、长春的今生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项建设百废待兴。十一届三中欧冠全会后,城市规划与建设受到了高度的重视。1979年恢复或设立了国家行政与科研机构。1980年的全国城市规划会议,总结了历史经验,研究了今后的城市建设方针,讨论了《城市规划法》草案,尤其是形成的10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

长春市的城市规划

长春市的城市规划 一、长春城市性质与总体布局(一)长春城市性质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和科教文贸城市。至2020年,把长春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先进、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开放型、多功能、具有北方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二)城市总体布局中心城区的城市形态采用’分散组团式’布局,由以建成区为主的中心团和规划建设的外围组团(兴隆团、富锋团、净月团)组成。中心团与外围组团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结构为’多中心分区式’结构,其中:中心团分为中心分区、二道分区、铁北分区、绿园分区、汽车厂分区和南湖分区,外围三个组团各构成一个分区,每个分区都具有独立的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将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结构,控制中心团的开发强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城市建设重点逐步从中心分区向外围分区转移,完善各分区功能,使人口和产业达到合理布局。二、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一)总体思路:从长春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路;从目前存在和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入手,关注城市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社会进步的支撑;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提出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策略,构筑城市整体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适应城市机动化的发展趋势,构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随着

城市扩大和多元化的进程,创造分区发展和城市整体发展共赢的局面;延续城市格局,保持城市特色,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适应地方资源特点的能源约束条件,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二)空间布局:1、划区城镇空间组织体系:按照“一城、一区、十组团、九城镇四个层次,实施分类指导。“一城”为主城,“一区”为双阳城区,“十组团”为净月组团、富锋组团、兴隆组团、合心组团、劝农山组团、奢新组团、双营组团、英俊组团、机场服务组团、兰家组团,“九城镇别为泉眼镇、永春镇、乐山镇、新湖镇、山河镇、太平镇、鹿乡镇、四家乡、齐家镇。2、城市结构:形成“双心、两翼、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双心”指疏解城市中心区部分职能,形成中部和南部两处城市中心。调整中部城市中心职能,重点发展商贸、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建设南部新中心,引导与支持行政办公、文化体育设施以及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在南部中心相对集聚;“两翼”指城市西南翼形成以汽车、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空间,东北翼形成以传统产业和玉米加工业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空间;“多组团”指重点加强净月组团、富锋组团、兴隆组团的建设,与主城共同构成联系紧密、分工有序、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三、长春市城市规划实施效果与影响: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已初步进行了论证,并得到了建设部专家的认可。在该规划的影响下,长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开展了修编的工作,各区、各开发区的分区规划和28项专项规划的也在进行当中。目前,许多城市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项目,都有序的安型一

长春的文化建筑

长春的文化建筑首 页配图班级姓名

[长春历史]长春原有古城,公元926年毁于战火。城市的再次形成,缘于清朝封禁政策的废除,继与沙俄、日本的侵占相联。故对长春既有古城之说,又有现代城市之议。 一、清朝末期: 1800年7月8日清政府地设治,设立长春厅。 1825年长春厅衙署迁到宽城子,即今天的西四道街一带。 二、中华民国时期: 1901年俄国人建成了长春的第一座火车站---宽城子火车站。 1907年日本人开始修建长春火车站。 1931年9月19日日军攻占南岭兵营,长春沦陷。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爱新觉罗溥仪就任执政。 1934年3月1日爱新觉罗溥仪登基称帝,年号康德。 1945年8月19日苏军进驻长春,日本关东军投降。 三、新中国: 1948年10月19日驻长春国民党守军分别起义,投降,长春解放。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 1954年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从吉林市迁入长春市。 1955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0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东北三省建设商品建设商品粮基地。 1999年5月14日《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出台,确定了长春市城市性质。

这个假期,我们通过探索长春三个特殊时期的文化建筑,来了解长春的近代历史变迁,感受这座历史之城的沧桑。 一、走进长春文庙: 长春文庙始建于1872年,后来又被反复修整过,你知道它的历史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大成殿里供奉的是,他头戴,身着,脚踏云履,手持镇圭,一副天子礼制。西侧为“亚圣孟子”和,东侧为和“述圣子思”。,并配以“编钟”和“编磬”这两种古代祭祀用的乐器。

参观建筑总结

参观建筑总结 篇一:建筑考察报告 建筑设计实践 考察报告--古建筑在长春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二o一三年十月考察时间:20XX年10月19日 考察地点:本次考察的地点是长春新民大街附近的伪满建筑群,这些都是伪满洲国那段历史留下的建筑。而长春的新民大街,是吉林省内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它曾是伪满洲国时期的政治中心。也在伪满皇宫的中轴线上,所以本次考察地点就定在了这条历史文化名街上。 考察目的:通过实地考察,提高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从现实中真实的感受到建筑对历史文脉的延续性的重要性。从建筑特色感知地域文化的魅力。通过本次考察,我对伪满建筑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本文从个人的视角对长春伪满公共建筑进行深入地阐释。 考察内容:本次考察对于伪满建筑的建筑特色,施工工艺和材料等都

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观察,并且考察前也查了一些关于长春殖民统治的历史,所以对于这些集历史与文化于一身的宝贵伪满建筑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虽然距古代很久远了,但是考察的时候还能从建筑上看到古建筑一些建筑构件的影子。 考察收获:通过考察对于这些建筑的形成和风格等有一些了解,虽然已经过了近百年,和走近那些建筑时,还能从它们本身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气息,这就是建筑的魅力。下面是对考察建筑感受和了解到 的内容做的比较全面的整理还有对建筑保护与修建的一些个人看法。 1.伪满建筑群的形成 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建筑物就是历史的重要载体之一,长春近代史是殖民地历史,所以伪满建筑物遍布长春。日本人在长春留下了很多的建筑遗产,虽然这些不是什么光彩的东西,但是这些从建筑角度却是难得的遗产。长春伪满14年殖民统治的特定历史时期,形成了一批独特的公共建筑样式。让我们更好地认识长春伪满公共建筑。日本在长春留下了伪满洲国的八大机构和伪满皇宫。这八个大部分别是交通部、经济部、军事部、民生部、司法部、外交部、文教部、兴农部。八大部各幢大楼的建筑风格都不相同,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既有外观宏伟的大楼,又有垂花拱门的庭院。从建筑的角度去观察这些建筑物它们都是难得的建筑财产。 2.伪满建筑的艺术风格 在长春伪满时期兴建的这些建筑当中,多为集东西方风格为一体的“兴亚式”风格,平面也多为“日”字形或“亚”字形隐含军国主义侵略扩

长春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长春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伪满政权的成立

1..东北易帜后,日本感到自己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受到进一步的威胁,为维护和扩大日本的侵略权益,时任关东军作战参谋的石原莞尔在1929年就提出了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并建立傀儡政权的设想。 2.1931年日本参谋本部提出的《形势判断》中,进一步细化了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后日本的行动计划, 第一步建立取代张学良的亲日政权,但形式上仍将其置于中国中央政府的主权之下; 第二步建立一个由日本控制的满蒙政权,并将其从中国的中央政府独立出来; 第三步占领满蒙并将其纳入日本版图。 3.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关东军参谋板垣、石原等就准备直接实施第三步,当时日本参谋本部派去制止关东军起事的建川美次虽不同意直接实施第三步方案,但他却表示对关东军的行动不加约束。 9月20日,建川在拜访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时则建议成立以溥仪为首脑的、受日本支持的政权。 9月22日,关东军参谋部在土肥原提出的成立以日本为“盟主”的“满蒙五族共和国”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解决满蒙问题方案》, 该方案规定: 建立受日本支持的以宣统帝为首脑的统辖东北四省和蒙古的新政权; 受新政权委托,日本掌管国防和外交,并管理主要交通、通讯设施; 起用熙洽、张海鹏、汤玉麟、于芷山、张景惠,使之分别担任吉林、洮南、热河、东边道、哈尔滨等地镇守使。 根据这一方案,关东军以板垣参谋为中心,利用各地的特务机关和部分大陆浪人,展开了所谓谋略性的策划。为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关东军当天午后还通知日军驻天津司令官,要求其尽快把宣统帝“保护”起来。 4.当时受陆军三长官(陆军大臣、参谋总长、教育总监)委托,白川义则大将正在中国东北视察和慰问关东军,与其同行还有参谋本部的今村均大佐。为说服军中央支持自己的计划,关东军参谋们又积极策动白川和今村,经过一番谋划,最后决定以关东军参谋部的名义向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提交意见书,同时请白川义则大将利用上奏的机会向天皇解释。该意见书由关东军参谋片仓衷起草,石原、板垣修改,关东军参谋长批准,题为《解决满蒙问题的根本方策》,它明确要求建立与中国本土脱离,表面上由中国人统治,实权掌握在日本手里,以东北四省及蒙古为领域的独立国家。但当时日本政府和军中央顾虑国际关系,反对关东军直接参与建立满洲政权的行动。若规(木规)首相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不得参与有关建立满洲政权的一切行动”,币原外相坚持“先与南京政府进行谈判”,金谷参谋总长也指示部下,不得参与该项工作。 10月6日,日本内阁会议作出决定:“对建立满蒙新政权,日本人概不干预”。这里日本政府、军中央与关东军的分歧并不在于要不要建立新政权,而是要不要“设法促进”建立新政权。因为当时日本政府和军中央还没有打破华盛顿体制的计划,尽管他们与关东军一样想扩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但他们又不得不考虑与欧美列强的协调。若规(木规)首相之所以反对日本军人直接参与建立新政权,是因为他担心这会给欧美列强谴责日本留下话柄。 5.尽管日本政府和军中央反对关东军的计划,但关东军仍我行我素,为实现《解决满蒙问题的根本方策》所确立的目标,关东军一方面准备向嫩江、齐齐哈尔北进,一方面积极策

长春的文化建筑(1)

长春的文化建筑首页配图班级姓名

[长春历史]长春原有古城,公元926年毁于战火。城市的再次形成,缘于清朝封禁政策的废除,继与沙俄、日本的侵占相联。故对长春既有古城之说,又有现代城市之议。 一、清朝末期: 1800年7月8日清政府地设治,设立长春厅。 1825年长春厅衙署迁到宽城子,即今天的西四道街一带。 二、中华民国时期: 1901年俄国人建成了长春的第一座火车站---宽城子火车站。 1907年日本人开始修建长春火车站。 1931年9月19日日军攻占南岭兵营,长春沦陷。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爱新觉罗溥仪就任执政。 1934年3月1日爱新觉罗溥仪登基称帝,年号康德。 1945年8月19日苏军进驻长春,日本关东军投降。 三、新中国: 1948年10月19日驻长春国民党守军分别起义,投降,长春解放。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 1954年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从吉林市迁入长春市。 1955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0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东北三省建设商品建设商品粮基地。 1999年5月14日《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出台,确定了长春市城市性质。 这个假期,我们通过探索长春三个特殊时期的文化建筑,来了解长春的近代历史变迁,感受这座历史之城的沧桑。

一、走进长春文庙: 大成殿里供奉的是,他头戴,身着,脚踏云履,手持镇圭,一副天子礼制。西侧为“亚圣孟子” ,东侧为 钟”和“编磬”这两种古代祭祀用的乐器。

这个水池是我国古代书院、学宫所特有的一个建筑,你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吗? 仔细观察一下文庙里面的建筑,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有什么特点? 房顶: 屋檐: 地面: 主要颜色:

长春市的日伪建筑

长春市的日伪建筑 长春市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城区内的代表性传统建筑无疑就是日伪时期的建筑,伪满殖民遗迹散布在长春市区,主要集中在光复路(伪满皇宫)、新民大街(八大部中部分)、人民大街等路段。是长春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四大板块(殖民遗迹、影视文化、产业文化、生态旅游)之一,是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长春市拳头旅游产品。散布于长春市区的伪满殖民遗迹不仅是举世无双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也是具有独特性质的文化旅游产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浦仪作为伪满洲国的皇帝在这里生活了十四个年头,那个时代留下了许多建筑,其中重要的建筑几乎全部保留了下来,而且保存得还很好,想要了解那时候的主要建筑风格,这些也足以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一些文化特征了,可一些政府官员还要叫嚷着什么建立萨满风情园,日本风情园,俄罗斯风情园,方法是把那些现在已濒临倒闭,危机四伏,灾害频发的危房不拆,粉刷一下,规划出一些已重复多处的卖土特产的市场,立上个牌子就算完事了。这些危房为何常年不拆,那天路过,一看那些危房上都有个小牌,书写着所谓“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房产的字样,怪不得年年发生灾害最频繁的区域反而得不到解决,原来房屋产权这么复杂,我说,整这么多风情区做什么。真想了解那时候的历史,还是看看以下建筑吧:1、伪皇宫——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光复路3号。 2、伪国务院——吉大基础医学院,位于新民大街2号 3、伪军事部——吉大一院,位于新民大街1号 4、伪经济部——吉大三院,位于新民大街9号 5、伪兴农部——东北师大附中,位于自由大路8号 6、伪民生部——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位于人民大街133号 7、伪文教部——东北师大附小,位于自由大路 8、伪司法部——吉大医学部,位于新民大街 9、伪交通部——吉大预防医学院,位于新民大街 10、伪外交部——社会科学院,位于建设街30号 11、前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省委办公楼,位于新发路 12、综合法衙——四六一医院,位于新民大街 13、协和会中央本部——省军区招待所,位于西民主大街 14、日本神武殿——吉大礼堂,位于解放大路 15、新京神社——省政府幼儿园和市政府第二幼儿园,位于人民大街 16、伪满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长春支行,位于人民广场 17、关东军司令官邸——松苑宾馆,位于新发路 18、日伪新宫内府——地质宫,位于解放大路 19、大和旅馆——春谊宾馆,位于人民大街 20、康德会馆——原市政府办公楼,位于人民大街 21、宪兵司令部——省政府办公楼,位于新发路 22、日本驻伪满领事馆——省政协,位于上海路 23、日满军人会——省公安厅,位于新发路 24、三中井洋行——百货大楼,位于人民大街

长春城市意象调研报告 长春城市印象

摘要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带来欢乐。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针对于城市居民对城市的印象,笔者做了调查,结合着调研报告,人们对长春的认知,分析了长春的公众意向。 关键词城市认知意向

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相关理论评述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长春是一座历史悠久、活力四射的城市,它处巍巍乎东北亚制高点长白山腹地,莽苍苍东北大平原中心,历史悠久的松花江支流伊通河自南而北,穿城而过。 “城市形象问题成为热门话题至今已有好几个年头了,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工作一直贯彻“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方针,注重城市形象美不够的一种“反弹”。”[1]构成城市的元素都有哪些呢?随处随时可见的人群,穿梭如流的大车小车,灯红酒绿的街道,琳琅满目的

广告牌,四通八达可以让人随时迷失的道路,便利快捷的交通,星罗棋布样式多样的店铺,丰富多彩的公园、游乐园、广场,千篇一律除了门牌号几乎难以区分的水泥建筑群,里面住着互相熟悉的陌生人,还有什么呢,红绿灯,时尚,工厂等等。感觉城市就是一大群忙碌终日的人所生活的用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一个空间很大结构很复杂的场所,在这个地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而简单。结合城市五要素充分展示了城市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1.2相关理论评述 凯文?林奇(Kevin Lynch)是最早将知觉图式应用到城市空间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他的《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堪称城市意象理论的里程碑。“理想城市应被构造成可意象的景观,清晰、连贯且有条理,使它引人注目,成为城市生活的标志。”[2]标志,道路,边界,区域,结点是林奇对城市空间意象构成的五个要素。 但是,我们通过凯文?林奇的要素分析方法得到的是一个静态的物质空间意象。从这样的意象中,我们无法认知空间发展演进的过程与引发这演变的原因,而对于长春乃至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而言,悠久的历史带来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在进行元素分析时我们应带着这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来解读城市。 2 基础数据获取 2.1调查范围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范围指长春市区,包括朝阳区、二道区、经开区和高新区。本研究主要采取三种调查方法,即问卷调查,照片识别以及绘制认知地图。在调查问卷中,由笔者根据凯文?林奇的区域、通道、节点、标志物、边缘这五个基本要素设置相关的21个问题,要求受访者一一作答。 在照片识别法中,首先在长春市选择具有标志意义的10个点,分别对这些点进行实地考察,在每个点分别选取不同角度拍摄照片,由在长春居住的10人进行辨认,然后让受访者辨认,能说出照片景物的名称或所处大致位置即算回答正确。 认知地图是本次调查的主要依据,因为认知地图能最直观清晰的反映受访者

长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长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07年——2020年) (征求意见稿) 规划文本 长春市园林绿化局 二零零七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3) 第三章市区绿地系统规划 (4) 第四章城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6) 第五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7) 第六章树种规划 (12) 第七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14) 第八章分期建设规划 (15) 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 (16) 第十章附录 (1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发展长春市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进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规划与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界定的规划区范围与现状市区行政范围相同,市区面积3583平方公里。 第三条本规划的适用年限为2007—2020年,近期规划为2007—2012年。 第四条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城市绿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0号; * 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0年);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CJJ75-97;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成[1993]784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2002.9.1实施)];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2号(2002.11.1实施);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国际.2002年12月1日施行;

长春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长春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 第二节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伪满洲国奴化教育中的记忆侵略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社会记忆研究的理论基础 (2) 1.3.2关于社会记忆与群体认同的相关研究 (3) 1.3.3关于社会记忆与权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4) 1.3.4关于伪满洲国奴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5) 1.3.5现有研究的不足 (6) 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7) 1.4.1记忆侵略的概念界定 (7) 1.4.2研究内容 (7) 1.4.3研究方法 (8) 第2章伪满洲国政府建立的官方记忆框架 (9) 2.1伪满洲国的合法性建构 (9) 2.1.1伪满洲国历史溯源的记忆重构 (9) 2.1.2伪满洲国诞生的神圣意义赋予 (11) 2.1.3伪满洲国建国精神的建构 (11) 2.2伪满洲国对其与日本关系的重构 (12) 2.2.1伪满洲国政府对中日矛盾的重构 (13) 2.2.2伪满洲国政府对日本角色的塑造 (15) 2.2.3伪满洲国政府对日本作用的阐释 (16) 2.3伪满洲国政府对其国际角色的定位 (17) 2.3.1大东亚共荣圈的一员 (17) 2.3.2英美的敌人 (17) 2.4本章小结 (18) 第3章伪满洲国奴化教育对个体记忆的具体操纵 (19) 3.1个体记忆的抹杀 (19) 3.1.1个体生命的剥夺 (19)

长春文化广场、御花园的历史

长春地质宫,位于解放大路文化广场北端,建成于1953年。原为长春地质学院、后改长春科技大学,现吉林大学。此楼也是长春地质博物馆的所在地,现为吉林大学博物馆。这栋建筑所在地的用途,原是《新京都市建设计划》中的皇宫预留地,到“满洲国”覆灭的时候,只施工了地基部分。解放后,在前期地基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建筑主体并建设完成。此建筑完成后,也成为了当时长春最大的一座单体建筑。目前这里前有文化广场、后有御花园,是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这是一幅参加摄影赛的作品,拍得不错很能说明现状)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在地质宫北端黄瓜沟河流上打造过长春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官办园林杏花村。在“满洲国”成立前,黄瓜沟以南是一片旷野,并无多少人烟。“满洲国”设立后,在《新京都市建设计划》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关于新皇宫的选址争论颇多、几经反复。在一期计划中,确定正式皇宫位于铁路西的城区西端(现景阳大路政法一条街一带),而在地质宫这个位置上现建一座临时皇宫,将来正式皇宫建成后,这座临时皇宫就作为别宫使用。到1938年二期计划开始实施时,铁路西正式皇宫的规划被取消,地质宫这里就成为唯一的新皇宫所在地投入建设。

虽然皇宫预留地确定了,但皇宫建设涉及的肯定不光是建筑本身。关于这座新皇宫的宫廷院落设计颇费周折,方案经过多次反复。以至于此地只在1934年临时搭建天坛,供溥仪改帝制举行登基告天仪式外,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投入建设。一直到了1938年二期国都建设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宫廷建设方案才被最终确定。在这个占地达50多公顷的面积上,宫廷用地被分为三部分:南部是正门外广场、中部为内廷、北部为宫廷外苑,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皇宫所在地。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 摘要: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殖民侵略,九一八事变后使东北三省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此期间日本以前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为利用工具,1932年3月1号在东北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以溥仪为“执政”,以郑孝胥为“国务总理”,年号“大同”,把长春设立为“首都新京”,并对长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殖民统治建设。本文针对伪满时期长春城市发展特点,结合事实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操纵的伪满洲国定都长春的原因,就伪满洲国对长春的管理进行深入探析,对看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带来严重灾难的同时,客观地评价了列强侵略对长春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历史不自觉带动作用.研究结果旨在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小城镇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字:长春;伪满时期;建筑风格;历史变迁 一、长春城市历史背景 地处于我国东北平原长春市,东北地区第二大城市,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长春来自距今约7000年前古老的肃慎语“茶啊冲”,是古代肃慎祭天时候的祈福之语。因为祈福之地在喜都,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在此后漫长历史岁月里,这座古都虽使用不同称谓,但一直是东北地区古代王国的古都。早在唐朝,长春地区就作为唐‘安北都护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唐朝囚徒的地方。公元1115年,女真人崛起,建立大金国,将长春地名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龙府,迁都中都(北京)之后,改称隆州“宽城府”(宽城子),为北方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时的大金国,国富民强,从西方传来的景教(基督教)成为大金三大国教之一(道教、佛教、景教),全民信仰,宽城子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基督教圣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众有数十万,此时的宽城人口近百万,城市已具备规模,城墙高大分为内外两城,宫殿随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华,百姓安居乐业,有专门传道的牧师在教堂讲道,大多数信徒为富有的地主阶级,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办的最大的教堂听道。长春城规模在清代得以迅速发展、嘉庆五年,清政府设长春厅衙署,下设理事通判、巡检,分别掌管民政和司法事务,隶属于吉林将军,使其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开启了长春的历史纪元。由于关内多自然灾害和战乱,不少汉人向东北逃亡,从关内逃荒过来的中原汉人一路唱着莲花落一路“闯关东”来到这里,从此这片开阔的平原上多了些良田、屋舍、炊烟和灯火。1896年沙俄侵入东北,

长春市城市规划分析

《现代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长春市城市规划分析 学院亚泰工商管理 专业年级旅游管理1207 学生姓名隋慧敏 学号 0806120723

长春是一座美丽、繁荣、开放的国际化大都会,市区内居住着约3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友人。长春,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中国十五座副省级城市之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座落于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工业和电影工业的发源地。长春是吉林省省会,北方窗口城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贸易和交通中心。长春素有“国际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雕塑城”、“文化城”、“科教文化城”、“国际轨道交通之都”等诸多美誉。长春地处东北腹地核心,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之一。 长春市的城市形态主要是以“分散组团式”布局,城市结构则主要是以“多中心分区式”为主。长春市的城市规划将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结构,控制中心团的开发强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城市建设重点逐步从中心分区向外围分区转移,完善各分区功能,使人口和产业达到合理布局具体的城市形态以及结构见下图 这种分散组团式的城市布局优点是接近自然、容易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缺点是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较大,城市用地分散,浪费土地。各地区不易统一分配基础设施,跨区工作和出行成本高,区民生活不便。所以长春市的这种城市形态的布局加大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负担加大。

而对于长春市的道路以及交通规划,长春建设改造主次干道50多条,1787条巷道旧貌换新颜,实施了九大区域亮化工程……新建了交通、市政、公用、环保等重点工程120多项,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投资500亿元。先后建设改造了亚泰大街、人民大街、吉林大路、三环路等50多条主次干道;建成了集购物、休闲、娱乐、信息交流于一体的长江路步行街;同时规划建设了长春大桥、兴业立交桥、长沈路桥等大中桥梁12座;对人民大街、解放大路、吉林大路、东盛大街、建设街、安达街、开运街等400多条道路进行了大中修;改造了人民大街南出口、102国道长沈公路、吉林大路、长吉北线、长吉南线、北亚泰大街6个城市出入口,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并且改造巷道1787条,绿化覆盖率达41.5%,16条主要街路安装路灯,45.61平方公里面积要亮化。长春已经建成轻轨三号线以及四号线,并且在建地铁一号线,地铁二号线。并且在建立交桥的两横三纵工程用来改善交通条件,改掉拥堵现状。长春市高速公路网布局为“两环八射”的格局。“两环”为长春绕城高速公路和长春经济圈高速公路;“八射”分别为京哈高速公路、蒲左高速公路、珲乌高速公路、长抚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 对于长春市在道路以及交通所做的规划和所作的实施,我认为这大大缓解了长春市的交通条件,改善了高峰期时拥堵的情况。但轻轨的建设周期较长,从2009年开始建设预计2020年完工。而且由于“两横三纵”工程的建设以及修建地铁,长春基本的主要干道都处于施工状态。大大影响了居民的出行,灰尘大,影响环境。虽然这种规划在建成后会惠及春城人民,但由于长期的建设周期,使其在完工前大大影响了交通的通常通畅。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能够起到它本该有的作用的。 长春未来的居住用地及住房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为健全居住用途的土地市场,建立供需平衡的土地供给机制,积极培育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发挥政府规划导向作用,关注城市居住需求,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培育地方特色,延续地方文脉,加强城市居住区的特色建设;全面提升长春市人居环境和住宅建设水平,创建绿色宜居城市。规划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水平近期32平方米/人,远期35平方米/人。南部居住用地依托区位优势及自然环境,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居住区,为南部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净月经济开发区及汽车产业开发区提供居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