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1.了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本知识、意义、作用和相关政策;

2.了解基本游客心理学;

3.了解“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点的一般经营管理知识;

4.了解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懂得如何突出农家特色,设计出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重点】

设计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难点】

将农业生产资源体验方式与农村生态资源体验方式有机结合,设计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学时分配】

12学时

专题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介绍

〖引入〗

国家政策: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县、镇、村开展起来。休闲农业

〖理论知识〗

一.休闲农业介绍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居民对农业和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旅游休闲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摘、收获农产品、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甚至部分劳动过程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休闲农业可以增加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功能,增进民众对农

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休闲农业还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意识。

2.休闲农业基本功能

①经济功能: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

②社会功能:增加城乡居民接触,拓展农民人际关系,缩短城乡差别,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③教育功能:提供人们认识农业、了解农村动植物生长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及认识农村文化及生态等。

④环保功能:为吸引游客,休闲农业区必须主动改善环境卫生,提升环境品质,维护自然生态均衡。并借助休闲农业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人们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⑤游憩功能:提供人们休闲场所,从事健康的休闲活动,特别是增加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的休闲场所,解除工作及生活的压力,达到休养心身的作用。

⑥文化传承功能: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使农村特有的生活文化、产业文化及许多民俗文化得以继承,同时能创造出具有特殊风格的农村文化。

二.乡村旅游

1.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简单地说就是依托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农业资源等要素,开展的一切游憩、休闲、参与、娱乐、体验、科普活动。近年来,随着人们休憩时间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和游客的青睐。

2.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要把握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应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

①从地理角度来看,乡村是与都市相对的一个空间概念,它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所住的地方。

②乡村旅游资源是指存在于乡村的资源。它包括乡野风光等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农事活动等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乡村社会文化等无形的旅游资源。

③乡村旅游有别于农业旅游,前者是按旅游的地域空间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后者是按旅游对象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

④要区分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之间的关系。民俗旅游指的是以特定民族的传

统风俗为资源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两者含有公共部分——乡村民俗旅游的关系。

⑤乡村旅游不仅能观光游览,亦可度假休闲,游客还能亲自参与体验农家生活与生产以及购买时新农产品和其他土特产品。

⑥乡村旅游的特色是乡土性,其目标是生存环境与乡村有较大差异的城市居民。

3.发展乡村旅游的三要素

全球乡村地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旅游业正逐步成为乡村地区和社区发展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旅游业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的贡献是可以估算的,但机制和过程尚不完全明确。旅游业对地方发展的贡献过高估计,会导致发展停滞、后退,甚至导致地方旅游业获得利润能力的损失。过高估计必然会过高估计对旅游设施的需求。1991 年美国国家(州) 旅游局的调查表明,60 %的州正致力于乡村旅游的发展,50 个州中的30 个州具有目标具体的乡村旅游发展计划,70 %以上的美国居民在乡村娱乐。1993 年英国每天接待的乡村旅游者为90000 人,估计84 %的人口每年进行一次乡村旅游。反观我们中国国内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发展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中国发展乡村旅游应注意以下三大要点。

①政策扶持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空前激烈。仅靠乡村旅游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靠口碑宣传和散发传单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唯有政府的主导、群体的力量方能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乡村旅游的正常稳态发展。

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这足以说明我国对乡村旅游越来越重视,但是光有足够的关注是不行的,还缺少一定的法律保障和扶持政策。现在我国关于旅游的法律法规几乎没有,更不用说是关于乡村旅游的了。致使很多开发商利用这个机会,打着“乡村旅游”的幌子进行着圈地、开发房产的行为,导致了乡村的乡土面貌被严重破坏。

因此国家,乃至当地政府都要从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政治高度,出台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质性扶持政策。比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补助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编制、人才培训和重点项目的开发等等。

②完善管理办法

一是,实行服务质量监督。对每户农家建立档案,并采用乡村旅游点的标志授牌、等级评定、记分考核、实施奖惩等可行办法,对于经验优良的农户给予一

定的奖励,对于做出违反管理的农户则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取消该乡村旅游经营内容。

二是,加强服务动态管理。即积极组织经营农户参加服务礼仪礼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细分目标市场,明确服务原则。要做好值班工作,确保随时向游客提供有效、便捷的服务,并记录在案。

③加大宣传力度

例如:目前,龙坞茶村的主要旅客是杭州人,而且大都是回头的老客户。这些游客是来自开业之初游客高峰期的,而近来的新客户则非常至少。散客的数量有限,而且时间也较为分散,不利于实际经营。此时,龙坞茶村的服务容量显然是未饱和的,大量的开业农户仍在“待业”状态,因此暂时可以放下对游客容量问题的忧虑,一心加大宣传力度。只有有了足够的客源,才谈得上分摊客户,才能让农户看到项目的前景。

专题二:如何开办“农家乐”

〖引入〗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市场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独特农家生活使越来越多城市人向往,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观农村山水”为主要内容,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的乡村旅游逐渐受到市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同。顺应着这种潮流,农家乐在我市周边农村逐渐兴盛起来。它的兴起,丰富了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也带动了假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面对节假日不断涌入乡村旅游的游客,许多农民朋友却不知如何经营,更谈不上长远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专题主要谈谈“农家乐”的经营。〖理论知识〗

一.农家乐现状分析:

由于农家乐经营效益好,那怕是条件简陋、设施单一却依然能给投资者带来5-30多万元的收入,因此,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周边大量涌现,一些没有特色的农家乐在火爆几年后经营回落,无法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对全国的农家乐做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份的农家乐经营者存在如下弊端:

1.经营规模小,竞争激烈:目前全国的农家乐90%都为个体户经营,且均以家庭为单位经营,不利于产品的推陈出新;而普通农家乐进入门槛低,常常造成一个景点数家农家乐经营,而相互间又没有特色差异,因而竞争异常激烈。

2.产品缺乏特色:由于规模与经营者性质原因,造成农家乐产品往往数年来

没有更新,菜系基本沿用普通餐馆、饭店的菜系,客户极易产生厌烦感,因而回头客较少。

3.产品原料品质无法保证:食客冲农家乐而去,冲的就是产品的绿色、纯天然与无污染,但普通的农家乐根本无法做到自产自销,从而造成大部份农家乐经营原料为当地市场购买,质量上无法达到纯天然无污染的基本要求。

4.经营场所缺乏农家特色:当前大部份农家乐经营场所与城市基本无异,无法体现出乡村独有特色。

二.游客心理分析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他们在旅游活动中有些什么需要,他们为什么外出旅游,他们对哪些东西感兴趣,这些问题都是旅游服务、旅游管理以及安排旅游设施和活动的依据,是经营“农家乐”应研究的首要问题。

1.需要的概念

需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条件不足时心现不平衡状态,力求消除这一状态的内部驱力就是人们的需要。比如:缺乏食物时,人体内血糖就会降低,机体活力减弱,人就会感到饥饿乏力,出现对食物的需要。

2.需要的分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1)按起源不同可把需要分为天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两大类。

①天然需要起源于生命现象本身,是对维持自己生命和延续后代的必要条件的要求,比如对饮食、睡眠,运动和休息,防寒和避暑,以及阳光、空气、水、安全等的要求。

②社会需要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人们对劳动、交往、成就、社会赞许、知识、道德、美与宗教等的需要。

(2)根据需要对象的性质,也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类。

①物质需要指向一定的物质或物质产品,由占有这些物品而获得满足。比如对衣食住行等生活物资,对工作劳动的物质条件等的需要。

②精神需要是对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的需要,比如对知识和知识产品,对美与艺术,对宗教和道德,对爱与友谊,对荣誉

和成功等的需要。

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密切相关的,精神以物质为基础,对物质的追求中也包含一定的精神要求,比如对住房要求高雅,衣物要求入时漂亮,食品要精美。精神需要也离不开物质,比如对美的追求,一定要落实在美的事物上。

3.消遣型旅游者的需要的特点

(1)出游活动的季节性强。

这主要是因为,除了退休者以外,在职人员几乎都是利用休假时间外出

旅游。我国旅游“黄金周”期间的情况更是这方面的典型。

(2)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

消遣型旅游者对出游目的地、旅行方式以及对具体的出游时间拥有较大

程度的选择自由。例如,在得知某个旅游目的地出现安全问题、或旅游接待

工作质量下降、或旅游产品提价过高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临时改变出游计划,另选其他的旅游目的地。

(3)对价格敏感

由于自费的缘故,消遣型旅游者更关心价有所值,因而大都对价格比较

敏感。对于一个旅游企业来说,如果产品定价出现失误,则无异于自动将顾

客推向竞争对手。

三.树立经营理念

1.要找准切入基点、突出乡土特色。

因为农家乐传播的是乡土文化,体现的是淳朴自然的民风民俗,盲目追求豪华高档,简单地把城里的一些娱乐项目搬下乡并不可取,必须依托当地文化,因地制宜。如春天组织游客踏青、欣赏田园风光,夏天到山林采蘑菇,秋天进果园摘果尝鲜等。让游客参与到当地特有的农村日常生产生活中,品味原汁原味的农村地域文化,这是一种独特的经营方式。

2.找准消费群体、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在我市,选择农家乐旅游方式的一般都是中等能力的消费者。为此,“农家乐”所提供消费服务要突出农家特色,价位要适度。尤其要注重饮食、住宿、卫生和环境安全,让游客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乐于回头。

3.找准发展方向、提倡产业经营。

据了解,目前我市“农家乐”还是以散户农闲时经营为主,难显其优势。而从我市“农家乐”开展比较成功的几个旅游景点上不难看出,“农家乐”也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以村或者散户联合的形式,组成农家乐生态旅游村。

四.经营之道

我们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我们自己的农家品牌,我们农家业主应该注意:

1.从很多有经验的农家那里收集信息,互相推荐共同致富;

2.保持最低价不打价格战;

3.优势互补连手经营;

五.“农家乐”特色经营

根据我们市场工作人员的调查,我们认为农家在餐饮服务与管理上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服务人性化

勤劳简朴、热情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远离市场竞争的乡村,村民大多心地善良、淳朴憨厚。但是随着游客数量和接待次数的增加,许多开展农家乐旅游的家庭住户的管理人员(一般是户主)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足,往往会造成无论是哪位客人的要求、不管是什么要求、能不能够达到的要求都满口答应。但是由于农家住户服务人员较少,一旦忙起来,客人的要求不能够及时满足或者先满足了那些无关紧要的要求,就会给客人不好的印象。其实,农家乐的服务人员不能一味迁就客人而勉强为难自己,而要学会合理拒绝客人,尤其是在现有条件下很难满足的要求。同时在客人用餐时,服务人员不能远离,要及时为客人提供服务。

2.器具统一化

与居家自用不同,游客用餐讲究的是协调与舒适。但许多农家乐餐馆使用餐桌、餐椅、餐具并不统一,往往在一家可以看见颜色式样各异的桌子和椅子,一个餐桌上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盘子、高高低低的碗,塑料的、搪瓷的、铁质的一起上,给人以不整洁之感。因此,农家餐需要根据自己的接待能力配备相应数量的餐具和器皿,如果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餐具效果会更好。

3.卫生安全化

“农家乐”的厨房制作车间生菜与熟菜分开放置,饮用水源和清洁水分开,面粉、米、油、调料等储藏间也要防潮、防鼠、防霉变,同时仓库要禁止外人出入。

4.主食农家化

“农家乐”的主食也应该充分体现出农家的特色。例如,“农家乐”的米饭就不应该是纯粹的大米饭,而应该做成诸如“玉米粒焖饭”(俗称“金裹银”)、“腊肉豌豆焖饭”、“红苕(或南瓜)焖饭”、“豇豆(或萝卜丝)焖饭”等等。其实,这些饭既有农家特色,又好吃,而且成本不高。“农家乐”的小吃和面点也不能搞得和城里一样,而是应当突出农家特色,搞一些诸如凉粉、凉面、锅摊(薄煎饼)、发糕、叶儿粑、蒿蒿馍馍、粽子、土豆饼、红苕饼、玉米饼、窝头以及煮玉米、煮红苕、煮土豆之类的小吃和面点。

5.需求细分化

要根据不同的消费对象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安排菜肴。来“农家乐”消费的人各种各样:有男人、有女人、有年轻人、有中老年人、还有小孩,有工人、有职员、有干部、有企业家,还有文化人等;消费者也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一两个两三个人来的,也有十个八个甚至几十个人来的;有只点几个菜的,也有包上一桌甚至几桌的;有只吃一餐的,也有住上三五天甚至十天半月的,等等。因此,

“农家乐”菜肴就应当根据不同的消费对象,并针对消费者的不同情况,灵活变化、合理安排。例如,男人一般都要喝酒,可以多安排一些大菜,女人、小孩不喝酒,则可以多安排一些小吃;工人、职员可以多安排一些经济实惠的菜,干部、企业家、文化人等可以多安排一些档次稍高且比较有特色的菜;用餐少的可以尽量安排特色菜;多的则可以面面俱到,各种菜肴都安排。对于那些要住上十天半月的消费者,所安排的菜肴可尽量做到“家常”,使人看起来像居家过日子的样子。

6.质量标准化

农家餐馆的菜单要相对稳定,同一时期的招牌菜和特色菜量要大小多少都差不多,同一道菜不能今天用盘子装,明天用大碗装,同时口味也要尽量统一。 7.价格经济化

农家餐馆要体现经济实惠意识。工薪阶层是游客的主力军,经济实惠、物美价廉是大多数游客消费的常规心理。因此,农家餐馆要多利用本地优势,多用自种的瓜果蔬菜,降低单位菜品的价格,从而让惠于游客,也给农家餐馆带来更多的客源。

“农家乐”餐饮经营除了要在以上几个方面下功夫以外,还应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艺,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需要对自己的菜肴进行适当的文化包装。只有这样,才能使“农家乐”的经营迈上一个新台阶,最终将“农家乐”办成人人喜爱的休闲度假好去处。

总之,自然的家庭氛围,质朴的生活方式,文明的休闲内容,是农家乐吸引城里人的特色。“农家乐”要吸引客人,用餐环境必须干净整洁,最好是有专门的餐厅,条件不好的也可以将自家庭院开辟出来,但庭院用作餐厅需要做好灭蝇、灭蚊、防尘、防风沙。不是越高档越好、菜的品种并不是越贵越好。“农家乐”的菜肴应以民间菜和农家菜为主,一定要突出自己民间、农家的特色,并且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农家乐”的菜肴要立足农村,就地取材,尽量采用农家特有的、城里难以见到的烹饪原料。除了农村特有的土鸡、土鸭、老腊肉、黄腊丁以及各种时令鲜蔬外,还应广泛采用各种当地土特产。“农家乐”的主食也应该充分体现出农家的特色。例如,“农家乐”的米饭就不应该是纯粹的大米饭,而应该做成诸如“玉米粒焖饭”

专题三;设计游客参与体验活动

〖案例引入〗

小阅读:《体验插秧要交费》(一位网民的留日见闻)

“应朋友田中和子的邀请,我们来到位于宗像市一个叫正助村的小乡村。说

是一个村,其实也就五六户人家.从村貌上看,房屋均为木质构架,结构和色彩颇具欧洲气.息,精致而堂皇。在1000 平方米左右的广场上,停满了小汽车。靠近稻田的一边,排着一列约70 余人的队伍.我问他们在干什么?田中和子说,来这里体验插秧的父母和孩子每个人都要交纳5000 日元的插秧费。这个活动都延续10 年了。哦?!帮人家插秧还要交费?我颇为好奇。

在所有人交完费之后,有几位包着头巾的当地农民在约1 亩的水田上乐呵呵地扯着一根绳子在打线.然后孩子和父母们像下河捉鱼似的拥到水田里,按照划定的方格依次插秧。说是插秧,其实每个人只有一小块地方,大人5 格,小孩3 格,整块稻田插到一半就收工,剩下的一半用来举行一场由村民组织的稻田田径运动会。父母和孩子们撒欢似的在水田里狂跑狂跳.在少儿组的赛跑中,一名3 岁的小孩满身泥巴,在水田里足足瞒珊爬行了10 分钟,父母并没有出手帮忙,而是在他的身旁不停地加油鼓劲,尽管爬在最后,周围的人还是给予热烈的掌声和赞赏。……”启示:农业资源已不再只是单纯的农业生产功能,还有产业化生产和休闲农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功能。如果开发、设计得当,就会蓬勃成长,成为经营者和市民获得“双赢”的朝阳产业。像前文的作者给这位日本农民算了一笔账:“ l 亩田,70 个顾客,1 个人5000 日元,总计35 万日元,扣除一人500 日元的盒饭,纯收入31 . 5 万日元。在稻谷收割期,又有相应的70 位顾客。一年的纯收入为60 余万日元,换算成人民币是4 万元。”一亩土地一年轻松收入4 万元!(其实,如果有旅行社或休闲协会组织得当,这位农民还可以把当日插就的秧苗全部拔出,第二天再重来一次,组织另外一拨顾客进行插秧,就可以有更多的收入。)体验经济带给了市民独特的休闲消费体验,更给经营者带来了远比纯农业收入高得多的增值收入。消费者购买的已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一种无形的、自我创作的娱乐价值一“体验”!

〖新授知识〗

一.农业生产资源体验方式介绍

l.农作物

农作物,不管是特用作物、粮食作物或园艺作物等,从作物的生理特征到加工制品,都有多种体验方式。

小阅读:直到现在,采摘还是最受欢迎的项目。大部分的游客在前往休闲农庄时,常会问:“那个地方有水果采摘吗?"

体验方式:

(1)在不同的节令,观赏作物的枝、干、叶、花、芽、果的形态展现

(2)配合农耕活动,选种、育苗、移植、施肥、中耕、灌溉、修剪、除草、收获、加工处理。

(3)体验采摘、煮食方法、加工利用方法、纺织等。

实例:柑橘农事体验活动

2.农耕活动

小阅读: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耕活动几乎等于以前农民生活的全部。“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等,都是农耕活动的生动描述。

体验方式:

(1)大部分农耕活动都包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只是各种农作物耕作活动的重点不同。

耕种:育种、育苗、整地及种植等。

管理: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修剪等

收获:采摘、收割等

贮藏:晒干、冷冻、腌制等。

(2)配合各季节农耕活动的生物特性进行技术性的讲解

(3)组织消费者参与各项农耕活动或发展为竞赛

实例:水稻农耕活动体验活动

由静态到动态,由告知到观察再到参与:

(1)由过程中发掘教育解说的材料

A.可对水稻作整个耕作过程的介绍,从整地、育苗插秧(春耕)、生长过程的中耕巡田芸草(夏芸)以及最后的收割(秋收)处理(冬藏)。

B.可对各阶段农事耕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作系统性的介绍,如整地的过程,种植的过程、巡田的过程等。

C.可对传统与现代的农事行为及工具作一比较,如脱粒的各种方法,肥料制作的各种方法等。

(2)排出可供参观体验、活动的行程

可与实际农事耕作时间相配合,安排参观各阶段农事耕作的现况,如春耕期可参观以犁翻土、以耙碎土,插秧的过程;可安排参与各阶段农事耕作的片断,如让游客穿蓑衣戴斗笠,挽起裤管与袖管操作犁翻田土等

(3)转化为游具的方式体验

可将农耕的步骤转化为娱乐工具的形式,串联其中的关系,对农耕步骤有模糊印象的游客可强化其经验,对农耕无概念的游客可对农耕步骤产生初步的认识。

(4)融入特殊的体验活动

农妇挑篮送饭、驱策水牛、田埂活动、捉泥鳅、灌蟋蟀、捉青蛙、捉蜻蜓、将各阶段农事活动转化为歌谣或游戏。

3.农具

小阅读:传统农具深具时代意义,它们是先民经验累积的精华,农具在农业休闲体验活动中的利用,不只是唤起游客对农具功能上与形式上的认知,更能唤起对以往岁月追想与回忆。体验方式:

(1)农具各种形式的展示:耕作工具配合耕作工作有不同的形式。

(2)配合农耕体验活动的附带器具。

(3)一些农具可供人操作,或实际使用。

4.家禽家畜

小阅读:家禽家畜乃是传统农家的帮手,副业或食物来源之一。除了实际上的功能外,朝夕相处下,它们在农民心中多少占着一些感情的成分,许多动人的农村故事发生于人与动物之间。体验方式:

(1)可配合当地菜色,进行特别的烹调、加工。

(2)家禽家畜的羽毛、毛皮或蚕丝的加工过程。

(3)游客照顾小动物,如喂鸭喂鸡喂牛等。

(4)配合各种农耕活动,或牛、驴、羊等拉人活动。

二.农民生活资源体验方式介绍

1.农民本身

挑选一些有个性、特色、专长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简单培训之后,面向游客服务。

体验方式:

(1)教游客做农家饮食。

(2)教游客织布、做衣。

(3)直接和游客交流、聊天

(4)任短距离游程导游,进行农作物、农事解说及示范

(5)担任各种农事、节庆、器具使用的活动表演者

(6)穿上农家服饰担任游客服务活动

2.日常活动

传统美食与农家院是最具生活性的资源。

体验方式:

(1)游客品尝传统的农家饭、农家菜。

(2)将农家传统服饰租给游客游玩时穿戴,照相。

(3)游客住农家院落,使用家具摆设及设备。

(4)游客享受乡村生活,饮茶聊天等。

(5)教游客玩传统的民间游戏

3.农村文化和庆典活动

小阅读:农村文化与庆典活动原本是与农村休闲最息息相关的项目,庆典活动更是文化精髓的表现,非常具有当地特色。几十年来社会的变迁,都市文明入侵农村,人口外移,农村文化渐渐流失。借用农业休闲的发展,不但可以增加休闲农业特色,还可保存农村文化。

体验方式:

(1)在休闲农庄中设立文化、民俗、庆典活动的展室。

(2)让游客装扮成庆典活动中的角色,亲自参与到农庄活动的表演之中。农村文化:雕刻(木雕)、绘画、玩具、杂技、歌谣、舞蹈等庆典活动:祭典、节日(嘉年华)

三.农村生态资源体验方式介绍

1.农村气象

小阅读:观天、观地、观星、观气象,发挥各种感官能力,原来仅是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产,若在农业休闲活动中因地制宜地进行讲解和演示,可成为一项富有独特魅力的资源。体验方式:

(1)根据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列出各季节与当地农事的关系,做成展板展示,并由专人讲解。

(2)组织游客举行各种与天气有关的成语接龙或歌曲接龙。

(3)组织游客扎、放风筝;做风车;夜晚观测星空等

(4)利用二十四节气安排游客相应体验活动,如寒露时尝蟹赏菊;立冬时进补:等等

2.农村地理

小阅读:大山大水、小溪瀑布、灌溉沟渠、池塘石岸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给休闲的游客带来莫大的幸福感。

体验方式:

(1)提供给游客不同于森林区登山的行走体验,如经过农庄密密的竹林,穿越果实累累的果园等。

(2)安排与水有关的活动:池塘捕鱼、钓鱼、观察蟒蚌、沟渠流水中玩水、水井边利用汲水器打水等。

3.农村生物

小阅读:农村生物包括野生的植物、动物与整个农业环境密切配合,是大自然恩赐的礼物,也给前来农庄休闲的游客带来无限的趣味与惊喜。

体验方式:

(1)为游客提供捕捉、渔捞、采集、烹饪的设备和工具,让游客享受从田间

到饭桌的过程。

(2)教给游客各种鱼的煮食方法,如在烧烤台进行烧烤。

(3)教给游客当地一些野菜的识别方法,游客挖野菜,洗野菜,烹饪野菜,品尝野菜。

4.农村景观

小阅读:农村景观是以上所有资源的综合体,农作物、农家院、农村自然景观,组合出农村场所特有的景观,会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回忆。

体验方式:

(1)提供给游客拍照、宣传。

(2)开辟休憩空间,供游客休息。

(3)设立观景台,供游客登高观景。

四.应用农业资源进行体验活动开发设计的实例

“北京延庆县西王化营村‘一村一品’创意策划”(节选)基础分析:解读西王化营村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西王化营村的区位、资源与市场

一品提炼:提炼西王化营村的“品”,并据此对其进行性质定位和形象定位。一品策划:从建设项目、设施支撑、景观营造、市场营销、行动计划等方面整体策划“一品”。

(一)SwOT 交叉分析及策略矩阵及资源分析评价

(二)形象定位:彩薯文化主题村

(三)性质定位:以彩薯种植与加工为产业资源基础,以彩薯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为内涵,发展以休闲、观光、娱乐、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乡村旅游,在强化基础、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一、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型乡村主题游览区,建设北京唯一的彩薯风情体验村。

(四)重点体验活动项目:彩薯乐园、“彩薯苑”生态餐厅、空中彩薯园、彩薯文化长廊、彩薯展览室、彩薯人家。

(五)市场营销策划:传统营销十网络营销

(六)西王化营村彩薯文化节策划

(1)必选项目彩薯认养;挖彩薯比赛;彩薯王评选活动;环薯田竞趣长跑;彩薯制品创意促销。

(2)机动项目“料理薯王”擂台赛;烤甘薯大赛;堆土窑竞赛;彩薯创意制品评选。

五.农村与城市之间谈农家特色

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比较

(本文摘自天涯网,作者:康桥下的草)

农村可以在吃饭时在东家添饭,西家夹菜,我自己曾经创造过吃一碗饭跑了11户夹菜的记录(并不是人家的菜好吃,而是不好拒绝邻居的邀请.)邻居家的蔬果熟了,大家都有的吃,你家大人不在家,可以把孩子寄存我家,我家骑摩托送孩子上学,顺便带上你家的孩子一起…这绝对不是虚构。

...城市里有几个人是把孩子交给邻居接送上学的?

农村可以种很多鲜花,盆栽,可以找树根做根雕艺术品,可以养宠物不用办证,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可以爬到树上摘水果,掏野蜂窝吃油炸蜂蛹,可以免费钓鱼,免费爬山,可以找个溶洞组织几个人探险,可以听到采茶姑娘的山歌,烦恼时大喊几声听听回声也很有趣。

城市种花首先要在阳台上固定,不然来个高空坠物,后果不堪设想.城市吃水果贼贵,还怕有防腐剂,吃点色香味比较全的东东又有苏丹红。钓鱼是贵族人的活动,爬山要结伴而行,免得遇到打劫的。听不到正宗的山歌,听歌去剧院不划算,在家开音响邻居要投诉噪音污染,没准还扯上官司,大喊几声别人可能会当你是神经病,从窗户里传来几声“吵死啊”说不定还有一个花盆砸下来。

农村没有那么多防范,谁来了都是客,吃农家菜,喝粮食烧酒,你不醉主人就担心招待不周。

... 没有农村的八大碗,商场的凉拌菜好看但是不好吃。

农村到处是绿色,还有清澈的小溪,就连路边的小水沟也有青蛙呱呱呱,还有鸟语花香和虫鸣,蝉叫声随时告诉季节的变换,树荫的长短可以知道大概的时间,晚上可以在阳台上数星星,绝对知道东南西北(没有高楼阻挡视线)

... 城市的自来水有消毒水味道,还经常有人在水库跳水自杀,想想都恶心。城市的老爷爷走路都辛苦还要提个鸟笼子,没办法啊,城市很难听到鸟叫啊。...

农村有80岁可以上树摘果的老爷爷,有业余练习武术或舞狮技艺的年轻人,并且有很多民间高手隐居,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这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城市里锻炼的只有老头老太太...

农村有漂亮的胖猫猫花狗狗,虽然不是名种,但同样可爱,和主人有浓厚的感情。有了它们就有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乡村风光,还有大水牛让我骑,调皮的孩子还骑过猪,这些事物城市人也许认为很脏,但他们永远体会不到这种乐趣。

城市里花几千上万元买个猫猫狗狗,还要办证,猫狗的叫声还会影响邻里关系,非典一来,首先想到把宠物扔掉,害怕传染。...

农村看露天电影的场面很少人知道,那种乐趣随着生活的富裕已经改为在家看碟,但农村还是经常有露天电影看,像过节似的的热闹。

农村人招待客人是好酒好菜,走时还要送上山货打包回去,感动人啊!

农村的猪肉下锅就香气四溢,除了吃鸡鸭鱼,不会吃珍禽动物(就算有也不会加工,但天性善良的农村人不忍心吃,不保证全部农村人都这样哦).

城市里是猪肉牛肉加水卖,珍禽成为下酒菜...

农村人可以奋斗进城安家落户,甚至超过真正的城里人,因为他们天生就有吃苦的精神,如果奋斗不成功,可以回去过农村生活。毛泽东都说过:农村是我们的大后方。

城里人不服气了,农村这么好你跑到我们城市来干啥啊?

这叫农村人懂生活,体会了农村生活还可以来享受城市生活,是进也乐退也乐,哈哈,换个位置城里人不一定笑的出来。

〖课堂讨论〗

提问:作者对农村的热爱展现在哪些方面?作为“农家乐”业主,你认为用怎样的经营特色来吸引住城市人?

要求:结合所学农业生产资源体验方式、农民生活资源体验方式和农村生态资源体验方式三种体验方式,设计出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1.了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本知识、意义、作用和相关政策; 2.了解基本游客心理学; 3.了解“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点的一般经营管理知识; 4.了解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懂得如何突出农家特色,设计出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重点】 设计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难点】 将农业生产资源体验方式与农村生态资源体验方式有机结合,设计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学时分配】 12学时 专题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介绍 〖引入〗 国家政策: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县、镇、村开展起来。休闲农业 〖理论知识〗 一.休闲农业介绍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居民对农业和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旅游休闲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摘、收获农产品、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甚至部分劳动过程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休闲农业可以增加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功能,增进民众对农

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休闲农业还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意识。 2.休闲农业基本功能 ①经济功能: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 ②社会功能:增加城乡居民接触,拓展农民人际关系,缩短城乡差别,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③教育功能:提供人们认识农业、了解农村动植物生长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及认识农村文化及生态等。 ④环保功能:为吸引游客,休闲农业区必须主动改善环境卫生,提升环境品质,维护自然生态均衡。并借助休闲农业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人们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⑤游憩功能:提供人们休闲场所,从事健康的休闲活动,特别是增加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的休闲场所,解除工作及生活的压力,达到休养心身的作用。 ⑥文化传承功能: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使农村特有的生活文化、产业文化及许多民俗文化得以继承,同时能创造出具有特殊风格的农村文化。 二.乡村旅游 1.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简单地说就是依托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农业资源等要素,开展的一切游憩、休闲、参与、娱乐、体验、科普活动。近年来,随着人们休憩时间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和游客的青睐。 2.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要把握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应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 ①从地理角度来看,乡村是与都市相对的一个空间概念,它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所住的地方。 ②乡村旅游资源是指存在于乡村的资源。它包括乡野风光等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农事活动等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乡村社会文化等无形的旅游资源。 ③乡村旅游有别于农业旅游,前者是按旅游的地域空间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后者是按旅游对象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 ④要区分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之间的关系。民俗旅游指的是以特定民族的传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XXX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XXX位于XXX市北10公里处,与XXX市接壤,景色秀丽多姿,文化底蕴深厚,山奇、地绿、水清,堪称:“灵山秀水、林海果园”,先后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自驾游示范点。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围绕主题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XXX紧紧围绕“XXX特色镇”建设要求,突出“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三位一体”发展思路,以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旅游为重点,重点突破,分批推进,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道路绿化、资源开发等工作,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建设了XXX民俗村、欢乐向前冲实景基地、XXX中心、XXX等休闲娱乐项目,XXX成为集生态旅游、水果采摘、农业观光、农家餐饮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二)不断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 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了解最新旅游业务,积极争取上级乡村旅游扶持项目。同时,为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标准,提升旅游服务档次,我们积极开展各种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

作,重点创建了一批精品采摘园、星级农家乐、农业观光园、省级旅游示范单位、好客山东最佳休闲乡镇等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创品牌来带动我镇乡村旅游发展。 (三)整合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新产品、新线路 休闲生态游 ①XXX百果园 一处集休闲采摘、劳动体验、科普推广、名优果品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也是目前XXX市规模较大的设施农业园区。种植16大类共300多个品种的树种,建设有休闲娱乐区、果品只有采摘区、“果树认领”体验区、新果品培育区。 ②XXX观光园 观光园总占地面积1000亩,建有优质果树大棚种植区、盆景花卉展示区、果品休闲采摘区、特种养殖示范区、民俗风情体验区、权利打造集苗木花卉种植、特色果蔬采摘、餐饮食宿垂钓于一体的综合性“家庭农场”。 ③XXX XXXX是一处集果蔬采摘、花卉培育、休闲垂钓、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生态观光示范园,以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享制“城市农夫”的全新滋味,建设“花样年华”花卉种植展示销售区、“果然之乐”果蔬采摘区、“鱼情鱼礼”水上垂钓怡情区、“美食美味”餐饮娱乐品茶区。

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

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 (2009-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乡村旅游具有资源潜力大、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市场需求旺盛、综合带动性强等特点,对拉动社会消费、促进农民就地现代化、优化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文化传承与文明程度、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拉动消费、促进增长、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特殊功能,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特编制此发展纲要。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类乡村风光,宣传文化和生活吸引,开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对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和优化我国旅游产品

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实现城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实现城乡、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立足自身实际,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化,增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走向现代化,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难题,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既可以拉动广大的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市场,也可以培育广大农民旅游消费的能力,形成巨大的农民旅游消费市场,通过城镇和乡村两大旅游消费市场的开拓,成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相关旅游服务要素发展,促进农副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和农副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发展,带动乡村旅店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吸纳老弱妇等弱势群体就业,实现农民就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大众化旅游时代的不期而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交叉性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本文以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为题,通过查阅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文献以及多次对中廖村的实地考察,在了解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期为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对策,为海南省更多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经验借鉴。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三亚中廖村;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从xx年中国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1]。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农村人口的的不断减少,未来城市居民对休闲观光农业的乡村旅游的需求会更加旺盛。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探究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2.研究意义。我国的政策对于三农问题历年来都非常重视,xx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近年来,中廖村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是在不断发展,使中廖村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内容、乡土文化等得到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该村的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扩展,提升乡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中廖村的乡村旅游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 2.国外研究综述。浏览相关国外文献发现,外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章有提到经营管理、政策影响等。比如,学者sharple (xx)在对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旅游业要发挥有效的农村发展作用,长期的财政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4]。学者romeiro(xx)认为:“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乡村旅游面临着诸多障碍,使其作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更加复杂。”[5]学者kutay(xx)对欧盟旅游政策进行总结,指出: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7-2021年)实施方案

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7-2021年)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油料等四个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7?8号),着力推进《山东省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7-2021年)》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拓展、规范、提升为重点,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丰富品类、突出特色,强化管理、提升品质,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把乡村旅游业培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新亮点,提升“好客山东”品牌内涵。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主体多元化。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协同推进机制。 2.以农为本,利益均衡化。以农民为首要受益主体,实现乡村旅游业参与主体的利益均衡。 3.因地制宜,产品特色化。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个性化发展,积极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4.市场导向,经营产业化。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各类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和网络化运营。 5.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旅游开发与消费,形成城乡之间互用资源、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6.保护生态,发展持续化。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形成种类丰富、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产品体系和产业格局。建成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乡村旅游强乡镇200个、特色村1000个、农(渔)家乐经营户10000个,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50个,森林和湿地公园330个。打造50个乡村旅游知名品牌、5个AAA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全省乡村旅游年接待能力达到3亿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 二、发展重点

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3177100.html, 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思考作者:陈先吉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23期 [摘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定位不准确、同质化严重、统筹规划滞后、服务水平不高是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作出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592;F323.4 [文献标识码]A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依托各地山青水秀的自然禀赋、深厚的文化与民俗底蕴、丰饶的农林水特色产品,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度假康养和农俗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太湖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安徽省太湖县继2017年被省农委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之后,康养云间、万秀园、金梦湾等8家经营主体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鱼游鹰飞、玖玖花海、黄鹤山等15家经营主体被认定为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县以休闲农庄、休闲山庄、特色小岛、垂钓中心、农家乐、采摘园、田园综合体等形式存在的经营主体有100多家,发展形势甚好。在这些经营主体和示范点的引领下,该县广大农村正朝着更强、更美、更富的方向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推进全域旅游首位产业的重要抓手。 2 太湖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定位不准确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年到农村乡间休闲旅游比较热门,其原因在于乡村不仅是一个生产粮食的地方,还是一个离大自然最近、可以医治城市快节奏生活与现代工业文明创伤的地方。乡村建设专家孙君据此认为“乡村是未来中国的奢侈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武汉大学贺雪峰教授分析认为,全国最多只有5%的农村具有赚取城市人“乡愁”钱的可能;另有一则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旅游景区只有10%在盈利,90%在亏钱。

休 闲 农 业 与 乡 村 旅 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第一章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 过去,一提旅游,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著名城市。 现在,旅游的发展也已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与我们农村密切相关的民俗、民风为载体的旅游开始火爆起来。既然旅游是眼球经济,旅游能致富,那么,怎样充分利用我们的现有资源发展经济而致富呢? 一、什么叫旅游 “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我国国内游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距离30公里以上。 二、什么叫旅游资源 1、定义 所谓旅游资源是指“具有游览、观赏价值的景观、风貌”或“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各种旅游活动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2、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 a.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 b.具有可利用性,随着旅游者旅游爱好和习惯的改变,旅游资源的包容范畴不断扩大 c.资源的开发能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树立旅游资源的三种意识 a.整体意识 b.发展意识 c.市场意识 4、什么是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个整体概念,它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商品等多种要素组合而成。其特征是旅游服务成为旅游产品构成的主体,其具体展示主要有线路、活动和食宿。 三、什么叫农业旅游

1、定义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渔等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 2、农业旅游的基本特点 (1)农业特性 农业旅游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的,旅游农业的引人入胜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 (2)生态特性 农业旅游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 (3)娱乐特性 农业旅游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等富有农村特色的游乐活动中,而人工游乐设施则适可而止。 四、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根据农业旅游的性质、定位、经营等方面的特点,将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分类 1、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 2、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 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由计算机控制管理。 3、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趋势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趋势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成长过渡的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总体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以下对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7 月18 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指出,发改委等14 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 年)》。该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即2017 年全国乡村旅游实际完成投资达到约5500 亿元,年接待人数超过25 亿人次,乡村旅游消费规模增至1.4 万亿元,带动约900 万户农民受益。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既融合三产,又连通城乡,更富含乡愁,适应城市群居民日益增长的周边短途休闲度假消费需求,因此呈现出超出通常旅游业态的蓬勃活力,在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行动方案从3 个方面提出13 条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一是在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方面,行动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对自身欠缺营利性的建设项目,可采用周边餐饮住宿项目等优质资源捆绑方式吸引民间投资;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第三方提供垃圾处理、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推动民间投资新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00 个左右,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自驾路线,

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

抓机遇谋发展、积极发掘和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规划方案 社会在不断进步,工业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大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得到了“解放”,洗脚上田,进入到城市务工,安居落业。经过几年的打拼,生活慢慢好起来后的他们,开始去追求休闲度假和享受自然生态旅游。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工厂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工作、生活压力加大,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束缚和压抑;必须去找一个远离城市喧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来宣泄,让内心得到解放。他们想到了去条件比城市稍差的乡村度假游玩,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树林青葱,旷野开阔;置身其中,真的有一种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度假,也就渐渐地催生了一个新兴的旅游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围绕“绿色生态、环保健康”这一主题;把自然生态、绿色环保、农业观光、科普教育展示和休闲度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广大游客在游玩中更加亲近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当中,品味大自然,尽情地享受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当见到阔别已久的绿色和满山遍野的花果,看到在农业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不用泥土而只用水和营养液就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要求的新鲜环保的蔬菜和各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珍稀瓜果时,当你品尝到新鲜采摘的鲜果蔬菜时,那种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以前… 在旅游业遍地开花的今天,也有一部分眼光独到的旅游投资策划者,将目光放到“观光农业、生态旅游”这个项目上;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取长补短,而且都收到了很可观的效益。正因为如此,该项目在业界也渐渐得到肯定和推崇。在机遇面前,我们要好好的把握;在做好传统旅游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对市场的考察来;优先考虑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这一项目,去挖掘出其所隐藏的市场潜力,打造和树立独有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 现结合景区实际,对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作如下方案规划,恳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教: 一、景区(内)农业观光作物栽培展示规划:(分区分点规划) (一)景区游客休息亭区域规划:分三段进行规划(建议把休息亭的顶部部分遮盖物揭去,保留骨架部分留作日后备用) 第一段(大门口篮球场至漂流终点站): 分段种植老鼠瓜、砍瓜、玩具南瓜(金童、玉女、白蛋、双色梨、佛手、西瓜皮、丑小鸭等品种) 第二段(漂流终点站至“黄金河道”景观石位置): 利用一段与二段连接处的一段“拱形”竹架,种植蛇瓜(瓜可长达2.2-3米),其它位置可种黑宝石南瓜、长柄瓜、大小葫芦; 第三段(“黄金河道”景观石至探险上山小桥位置): 种植西番莲(鸡蛋果),并配置“A”字形水培装置或立柱式复合基质栽培柱种植绿叶蔬菜。注:该栽培柱可以安放在棚架边与棚架的支柱一起支撑棚架,既起到装饰棚的作用,也突出其作支柱的特殊性,该栽培柱在本地区同类景点中还未有人采用,属于首创。 (二)、上山顶汽车公路:

学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心得认识

王彬彬商学系11级旅游管理2班王彬彬 1101402045 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调查与理解 关键字 休闲乡村旅游乡村发展 绪论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在这个寒假里,我自己学习和了解有关休闲方面的一些内容,选择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和调查对象。在半个月里我查阅了大量文献和数据,终于有了较为深入认识,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收获。 大量的资料和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可见,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开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促进了城市资金向农村转移。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的最终解决办法,

是资金农村流动,无论是政府资金还是社会资金,无论是建设资金还是消费资金。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就是让社会资本和城镇消费向农村流动的最好载体。目前中国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除了小型农家乐是自身投资外,城镇的民间资本是投资主体,也还有少量政府投资建设的基地。这些投向农村的资金,是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不是农村的农民而是城镇的市民,促进了城镇的资金到农村休闲、旅游、购买农产品等等,活跃了农村经济。 (二)、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基本上是选择乡村较好的环境和资源开发出来的,但并没有现成的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状况不是很好。这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在前期开发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整修、硬化或建设了乡村干道,有的还进行了山地护坡、水渠改造等其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千龙湖开发格塘水库就修建公路近30公里,对格塘病险水库进行了基本整治,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000多万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开发,大大改善了乡村交通、水利及环境,大大改变了这些景点周边乡村集镇的面貌,使景区和乡村的发展达到了和谐统一。 (三)、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的实施,周边农民都以平均每天有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游客加员工)消费的休闲农庄为市场,相应种植蔬菜、西瓜、果木,养殖鸡、鹅、鸭等,有的休闲农庄旁边还开起了农家土菜饭庄、卡拉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0204192342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 一、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是指地处城镇周边的乡村,利用离城市近、交通便利的条件,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投资少、风险小、经营活、见效快。发展这种模式必须注意:一是要做好规划,防止产品简单重复;二是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品位;三是推行行业质量标准,规范服务;四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重庆市南岸区石牛片区、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河南省栾川县重渡沟村、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东沟村、湖南省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天津市蓟县穿芳峪乡毛家峪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铁厂沟天山村、陕西省汉阴县城关镇大兴村等。 二、依托景区发展型 是指把附近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农民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旅游商品和农副产品,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农村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必须临近重点景区;二是游客量较大;三是周围农民具备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发展这种模式应注意: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定的服务功能;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从业农民的组织和引导。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湖北省秭归县周坪乡、北京市房山区十

渡镇、广东省信宜市旺将村、山东省五莲县靴石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迎水桥镇、福建省泰宁县水际村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温汤镇、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山西省壶关县桥上乡、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扎西宗乡、安徽省石台县大演乡、湖南省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四家乡等。 三、旅游城镇建设型 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旅游小城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发展这种模式应该具备的条件:一是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基础;二是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力大。这种发展模式应注意:要对小城镇进行科学规划,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云南省大理州喜州镇等。 四、原生态文化村寨型 是指利用当地原生态的村寨文化资源,包括当地居住环境、建筑、歌舞等独特性,以保护为主,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类型必须是当地村寨是原汁原味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发展模式要注意:一是做好整个村寨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引入市场开发机制,促进旅游开发;三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着重强调对当地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广东省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区别是什么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区别是什么?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各地结合各自的资源、人文以及区位优势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振兴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由此,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应运而生。那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分别是什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之生活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为了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人们渴望到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 休闲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它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情趣。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休闲农业通过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人文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的需要。休闲农业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二、什么是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是依托特色村容村貌、乡村民俗风情、乡野田园风光等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娱乐体验、健康健身、会务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植根于农村,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产品可以跳过流通环节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适时解决了当地农业产业化中购销体制不畅等难题。旅游需求还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提高了农业附加值,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各地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优化区域布局、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资源整合、拓展功能内涵、培育产业品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拓展农业多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北京、江苏、浙江、重庆、天津的做法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如下。 1、北京: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乡村旅游有效供给 (1)整合资源、节庆营销 2013年,北京市农委整合郊区特色农产品资源,推出了“休闲农业季”系列活动(包括北京草莓季、樱桃季、花季、香草季、瓜季、鲜桃季等),并编写了《香草天空》、《北京瓜顶呱呱》、《京郊如此多娇》等主题宣传册,策划设计了《北京樱桃地图》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地图,制作了《北京休闲农业季》2013笔记本,推出了约l000张精美图片,深受游客欢迎。这些活动以季为周期,以京郊特色、优质农产品为旅游吸物物,贯穿全年,带动市民到郊区采摘、休闲,把农村产业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郊区各区(县)还结合各自特点,举办了农耕节、美食节、采摘节、登山节、赏花节、滑雪节等宣传推介活动,累计有150多项。 (2)虚拟社区、网络营销 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针对青少年等特定消费群体,通过手机

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开展营销,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出了“农田观光使者”招募、农田观光使者采风、农田观光博客大赛等活动,吸引了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一批博主参加,发表大量农田观光主题博文,经过多次转发、评论,吸引了市民的眼球。从2011年开始,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举办了多期“凤凰乡村游、大美体验客”活动,大量网友在到京郊旅游观光、品尝京郊美食、体验农事活动时进行编辑、制作,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实时发布图文信息和游记,让潜在的旅游者获得了直观、即时、有用的信息。 2、江苏:加强功能拓展,延伸特色产业链 在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规模畜禽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外向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注重农业功能的拓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延伸产业链条,把高效设施园艺业、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生产功能拓展成集生产、加工、科普、采摘、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二是挖掘产业内涵,将科技、文化、民间技艺、园林艺术等元素植入休闲农业,创新休闲农业产品,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如江苏如皋的花木盆景产业,融入了“两弯半”蟠扎技艺,创新出花木盆景休闲产品,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推动了花木之乡顾庄村特色产业发展。 3、浙江:注重机制创新,推进休闲农业发展 (1)创新完善投入机制

关于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思考

关于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思考 来源:2012中国(望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系列活动论文集作者:高杨宗立科发布 时间:2014-11-21 浏览次数:6092次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村生活方式为要素,以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为载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两者可以独立存在,亦可以包容并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涵盖一、二、三产业形态,是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物理发展空间,其本质的吃住行游娱购的行业特征,具有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带动功能,具有吸纳农民就业的承载功能,具有拓展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牵动功能,具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承接功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后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思考之一:发展休闲农业由乡村旅游应当坚持几个结合 1.坚持与区域规划相结合。一是与城市、城镇规划相结合。城市、城镇人口是支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命脉。城镇基础设施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保障。依托城市规划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体系,拓展市场空间。借助城市的交通、通信、视讯、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确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布局和规模。二是与农业产业规划相结合。休闲农业必须在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做休闲文章。这是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必须围绕政府农业产业规划,确定休闲农业经营方向,集聚观光农业、示范农业。三是与旅游规划相结合。旅游景区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围绕旅游景区拓展特色迥异、野趣横生的采摘农业和清新自然、恬静怡人的休闲场所。围绕国家、省市级旅游景区规划乡村旅游路线。 2.坚持与资源禀赋相结合。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定要注重地区比较优势。一望无际是草原的风光,长天一色是海洋的景致,逶迤起伏是山区的特征。大漠孤烟、感受荒凉是戈壁的休闲,策马扬鞭、追逐牛羊是游牧的休闲,登高望远、啼耳林啸是山区的休闲。这是资源禀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生命力在于地域性、独特性和多元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感召力在于让人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融入自然、尊重自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生产力在于投资小、见效快、公众参与性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阐述的就是资源禀赋。只有把农业、资源、休闲和旅游有效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充分保护、珍惜、利用好上帝的恩赐。 3.坚持与民俗文化相结合。这里提出的民俗文化是指地域民俗文化。强调的是土著民族文化的特质。我国拥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即便文化融合致使某个民族文化弱化,但融合的文化仍然蕴含不同民族文化的元素。我们要挖掘他,包装他,弘扬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张扬的是民族个性的文化,雅俗共赏的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的文化。通过民俗文化演绎古朴民风,地域风情。让休闲度假的人放松心情,放松身体,放松大脑。收获清馨,收获喜悦,收获健康。感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的世外桃源生活。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时间:2010-06-28 11:54 点击:923次 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着力完善基础条件,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发展水平,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推动、充满活力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坚持以农为本,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条件,不脱离发展阶段,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自然生态,体现乡土气息,培植现代文明,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注重做好农村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盲目发展、低层次竞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第一、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目标 构建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服务良好、发展规范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格局,基本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需求。到2010年,培育100个优势明显、管理规范、农民广泛参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县、1000个重点乡(镇)、10000个重点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年接待客人超过5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超过600亿元,年均新增直接就业35万人、间接就业150万人,从业农民年均收入增长10%以上。

第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基本原则:农村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富裕 五个基本方针: 坚持以农为本 坚持农地农用,不以占用土地为开发代价 坚持以“20字方针”为指导,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指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第三、发展乡村旅游收效明显 一、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和受益主体,以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乡村风貌与生活环境提升为手段的旅游发展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是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成败的一把标尺。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方面是保证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是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通过城市的“反哺”,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模板

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浙江省武义县为例 摘要: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较晚, 但发展速快、规模大。浙江省武义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特别是近年来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结合共同发展, 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文经过分析武义乡村旅游现状、特征, 深入揭示了武义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武义旅游开发、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观光农业; 农家乐; 武义县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Take Wuy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aoyuan Luo (Zhejiang V 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Hangzhou, 310053) Abstract: Rural tourism began to take shape in China relatively late, but develops fast on a large scale. Wuy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rich in resources for rural tourism.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eco-tourism and rural tourism has brought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in Wuyi and then thoroughly reveal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Wuyi County. Moreover, the author put forth many suggestions to the exploring and planning of Wuyi tourism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agritourism; rural grand time; Wuyi County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它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 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观光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及农事活动等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它风景区欣赏不到的大自然的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它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十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游乐功能,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1] 乡村旅游, 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

云南乡村旅游现状的分析和总结

(1)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乡村旅游需求的日益升温,云南省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全省已有昆明、楚雄、红河、临沧、大理、丽江、迪庆等l6州市1万多家农户开展了“农家乐”,绝大部分农户年收入超过万元,部分农户高达5至10万元。农家乐已成为云南新兴的旅游产品,得到了 国内外游客特别是省内城市居民的喜爱,乡村旅游已成为全省的旅游热点。 (2)乡村旅游产品特色鲜明。从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分析,全省形成五种典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一是田野生态景观乡村,如罗平油菜花、元阳哈尼梯田、东川红土地、思茅茶山茶园等;二是人类学民族村寨,如泸枯湖摩梭人落水村、翁丁佤族原始村落、罗古箐普米大寨、基诺族山寨、千年白族诺邓村等;三是城郊休闲乡村,如官渡区福保文化村、西山区团结乡、红塔区大营街等;四是特色工艺乡村,如鹤庆新华银器村、孟定芒团造纸村等;五是历史文化名村,如 (3)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多种模式。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分析,全省已形成四种较为典型的发展 模式:一是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如景区周边的石林五棵树彝族村、丽江纳西族黄山乡等;二是区位驱动型发展模式,如城市周边村庄、交通沿线村寨、口岸附近村寨等;三是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如银器加工新华村、传统造纸芒团村等;四是企业再造型发展模式,如腾冲和顺乡、丽江束河镇、版纳橄榄坝等。 (4)乡村旅游兼融多种市场需求。云南省乡村旅游的最大特色就在于适合多种市场的需求,既 有满足于当地城市居民休闲的城郊农家乐式乡村旅游,又有满足于省外游客的田野生态景观乡村旅游,还有满足海外游客的人类学民族村寨,以及满足特殊兴趣爱好的特色工艺乡村旅游。这是六月乡村旅游区别国内其他省市(区)的一大亮点。 (5)乡村旅游形式不断丰富。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云南省已经形成多种形式的乡村旅 游,以近郊农家乐、农业生态园、乡村度假村、特色工艺村、人类学民族村、田野生态景观乡村点为代表,全省主要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综合发展体系,从过去单一的观光游览和餐饮娱乐产品形式,向融观光度假、民俗文化、购物娱乐、绿色生态、文化科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格局发展。 (6)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结合。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 和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乡村旅游规划、投入资金建设、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等,引导乡镇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西山区团结乡、玉龙县黄山乡、瑞丽市大等喊村、官渡区福保文化村等乡村旅游典型。 (7)形成社区参与利益共享机制。云南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已经建立起政 府、企业、村组和个人共同参与的规章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本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多方参与开发和利益共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潜力 1、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1)乡村旅游产品还处在初级水平。目前云南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