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肖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

肖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

肖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
肖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

肖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

游伟谢锡美

〔基本案情〕

2001年10月间,被告人肖永灵通过新闻得知炭疽杆菌是一种白色粉末的病菌,国外已经发生因接触夹有炭疽杆菌的邮件而致人死亡的事件,因此,认为社会公众对收到类似的邮件会产生恐慌心理。同年10月18日,肖永灵将家中粉末状的食品干燥剂装入两只信封内,在收件人一栏上书写了“上海市政府”和“东方路2000号”(上海东方电视台)后,乘车至本市(即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将上述信件分别邮寄给上海市人民政府某领导和上海东方电视台新闻中心陈某。同年10月19日、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工作人员陆某等人及东方电视台陈某在拆阅上述夹带有白色粉末的信件后,造成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同时引起周围人们的恐慌。经相关部门采取大量措施后,才逐渐消除了人们的恐慌心理。

〔判决要旨〕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肖永灵通过向政府新闻单位投寄装有虚假炭疽杆菌信件的方式,以达到制造恐怖气氛的目的,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公诉机关指

控的罪名成立。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18日以(2001)沪二中刑初字第132号刑事判决书对肖永灵做出有罪判决,认定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的规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在法定上诉期间,被告人肖永灵未提起上诉。〔法理评析〕

一、问题的提出

刑事判决是刑事法律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其适用结果的公正与否将更为直接也更为深远地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法律感情,即对法律的尊重感和信赖感。因此,公正是整个刑事判决的基石。应该看到,公正体现于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但最终总是要在刑事被告人的具体定罪、量刑中表现出来。刑事判决的公正奠基于确实、充分的案件事实。然而,刑事判决毕竟是刑事法官适用法律的结果,而法官对法律的理解,不但影响刑事判决的公正,而且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法律感情。因此,法官每做出一个判决,都需要完整地思考这个判决所可能会造成的对整体社会法律秩序的影响。这就要求法官在作出判决时,不能仅诉诸道德的直觉,而必须以先行法律和坚实的学理作为判决的基础。

就本案而言,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刑法第114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被告人肖永灵作出判决,我们认为,对本案的定性直接关涉罪刑法定原则在具体司法实

践中的运用问题。罪刑法定原则虽然在我国已经实现了法典化,但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实质在我国真正落地生根,却仍然任重而道远。它不仅有赖于立法者和执法者观念的转变,更有赖于刑事法官在具体法律适用中的切实坚守。因为,观念的转变还只是一种停留于抽象意义上的东西,只有实际司法才能使转变了的观念得以具体化和现实化。因此,我们认为,强调罪刑法定思想观念的实现,在我国现阶段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本案所引发的法律适用问题,其实质正是要不要和如何坚守这一原则的问题。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各国普遍确立的刑法基本原则。从词义上理解,是指刑法的制定与适用,都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要求,其基本内涵则被具体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定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自其产生至今,经历了由对形式合理性的单一价值,向兼采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双重价值的历史嬗变。作为强调形式合理性价值的罪刑法定原则,是对欧洲中世纪封建刑法罪刑擅断、刑罚滥用的反动与否定。其基本内容包括:1、绝对禁止或排斥类推适用;

2、排斥习惯法的适用;

3、绝对禁止不定期刑,实行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4、禁止适用事后法。概而言之,强调罪之绝对法定与刑之绝对法定。注重形式合理性的罪刑法定原则的产生,是基于对法官的充分不信任,试图以确定的法律规定

来约束法官,以达到抑制法官任意擅权的目的。然而,依靠确定性,虽然能有效地约束法官的擅权,却不足以保障公民的自由权益。因为,“一个含义确定的犯罪规范,完全可能是专横与无理的产物。”[1]在现实中,二战期间,德国、意大利法西斯政府恰好利用了刑法的“确定性”,使其成为蹂躏人民自由的工具。为此,人们认识到,与法律的规定性比较起来,对人的自由的尊重、保护具有更高的价值,只有保护人的自由权益,才是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犯罪与刑罚的目的。而法律的确定性相对而言,只具有功能性的意义。[2]至此,形式化了的罪刑法定原则开始向实质化方向回归,人们在继续强调刑法的确定性的同时,注重刑法的实质正义性。为了刑法实质正义的实现,英美法系国、特别是美国,法官可以依据言论自由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以制定法违宪为理由,宣告其无效,或者加以限制解释;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则赋予法官实质审查权,法官有权做出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或者扩张解释。[3]由此,罪刑法定原则还衍生出新的一些内涵:1、从完全禁止司法裁量权到允许有限制的自由裁量;2、从完全禁止事后法到采用从旧兼从轻,即在新法为轻的情况下赋予刑法溯及既往的效力,即从旧兼从轻原则;3、从采用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到采用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流变中,我们可以发现,蕴含其中的

是一种强烈的人权保障观念。可以这么说,对人的权利、自由的尊重、保护,是罪刑法定原则生成、发展、演进的基石,也是它最基本的精神实质,罪刑法定原则的所有派生内涵,都是这一精神实质在各个具体方面的展开。虽然,法律也承担着维护市民的安宁与国家安全的重任,尽管也有人认为:“维护社会和平是实现其他法律价值的先决条件,如果某个公民不论在自己家中还是在家庭以外,都无法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可以不受他人的攻击和伤害,那么,对他侈谈什么公平、自由,都是毫无意义的。”[4]但我们却无法否认,法律对社会秩序的追求,是为人们在行使自由权利时设定合理的空间,不致于在其行使自由权利时侵犯他人的自由空间。因此,法律对秩序的追求永远都只能是一种条件,是一种人民自由权利得到充分实现的先决条件。相对于人的权利、自由这一价值目标而言,法律秩序仅具有次一层次的价值意义。因为,法律是“那些能使任何人的任何意志按照普遍的自由法则与他人的任意意志相协调的全部条件的综合。”[5] “法律按其真正的含义而言与其说是限制还不如说是指导一个

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法律的目的还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6]在刑法领域,坚持罪刑法定原则,既要强调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价值意义,更应特别强调个人自由对于社会秩序的优先保障地位。正基于此,我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真谛,更应当侧

重于强调无法无罪、无法无罚。只有这样,蕴含于罪刑法定原则之中的人权保障思想,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与实现。当然,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立法上有着别样的表述,我国1997年刑法第3条前半段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从这一规定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第一层含义,更强调对司法权的依法强化,即强调的是“严格执法”,即必须从法律明文规定的罪刑条款的逻辑含义中,去确定已发生的危害社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是否适用刑罚、适用何种刑罚。任何超越法条规定的罪刑条款逻辑含义的法律适用都是一种“擅断”。[7]而刑法第3条后半段则规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点对具有悠久刑治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则尤为重要。因为国家权力的扩张,始终是一种难以抑制的现象,因此,强调罪刑法定原则的这一层含义,对于依法限制司法权意义重大,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主要价值所在。

三、明确性、确定性:罪刑法定原则价值的外在要求

人权保障目的的实现,要求规范人们行为的刑法必须具有预测可能性,即明确性和确定性。如果刑法的条文不明确、不确定,那么,人们的权利、自由就会处于威不可测的高压之中,从而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和实现。

明确性和确定性,从词义上看,是一对同义词,即都具有清

楚确切之意,都强调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们能够确切地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界限,以保证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规范的对象。然而,人们更倾向于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我国有学者在把它们理解为都是对立法的要求的同时,认为立法确定性强调犯罪和刑罚都应当由立法机关在刑法

中用法律条文予以表述,即“有规定”;而立法明确性除此之外,还要求这些法律条文的内容必须明晰,易于把握,不致于使公众和司法人员在法律条文面前无所适从。确定是前提,而明确是高于确定的罪刑法定法定原则要求。[8]意大利刑法学家帕多瓦尼则认为,明确性是从内部限制犯罪构成的结构,借以约束刑法规范的立法形式;确定性则是从外部规定犯罪构成的范围,目的在于防止抽象的法律规范被适用于其应有的范围之外。因此,明确性强调在立法的过程中,立法者必须准确地规定刑法规范的内容;确定性则是指在司法过程中,法官对刑法规范不得类推适用。[9]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倾向于赞同帕多瓦尼的观点。首先,从词义上看,“明确”是“清晰确定不移”之意[10];“确定”则指坚定不移之意。明确性是指规范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晰,使人能够确切地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确定性则强调对法条的理解、适用必须恪守文本所能具有的含义。另外,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功能所指上看,它不仅是对立法上的要求,同时也是

对司法的要求。因此,明确性,是对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文本的基本要求,因只有明确法条,才是可预测的、可实行的;确定性,则是司法适用上的基本要求,法官必须在法条确定的意义范围上适用法律。

明确性,表现在刑法规范中,主要是指对犯罪构成各要件的描述必须明晰、清楚,使人能准确地理解地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只有刑法条文含义明确,刑法规范才能使其引导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因为,如果法律不安定、不明确,那只能导致刑事法官为所欲为,导致不公平地适用刑法。在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上,列举式规范是颇受我国学者称道的方式,然而列举难以究尽种类行为的全部,其结果反而割裂了概念本身的完整性,最终难以发挥刑法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因此,除非用列举方式能究尽概念的全部,否则,列举式规范应排斥适用。应该说,明确性,是对立法者创制刑法规范的要求。然而,由于语言本身的有限性和多义性,明确又是相对的,包含有自然描述性因素和规范性因素的法律规范是大量存

在的。对这一类刑法规范,是否符合明确性要求的判断,需要根据案情具体决定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来说:1.从判断的标准上看,应根据具有通常判断能力的一般人的理解,在具体场合能够判断某行为是否适用该法规为基准来决定。因为,法律总是针对一般人而设定的。2.从判断的方法上看,应结合该条文使用的语言进行全面的分析,从

整体上判断该规范单是否明确了适用的范围。3.从判断的对象上看,如果不是为了维护一个用其他法律措施(如行政处罚)无法维护的利益,立法者就绝不能在个一个违法与合法的界限还不是十分清楚的问题上牺牲公民的自由;4.应结合法律规范的功能考察法律规定的明确性问题。对于涉及罪界或加重处罚的法律规范,对其适用范围应严格限制;对于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其适用则可相对放宽。

确定性原则,是对刑事法官适用法律的要求。尽管明确性是刑法立法的目标追求,但如上所述,明确总是相对的,因此,人们虽然期望法官“严格执法”,但又正如贝卡利亚所认为的,严格遵守刑法文字所遇到的麻烦,不能与解释法律造成的混乱相提并论。[11]问题在于,司法一旦失去了其能动性,法律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并令人无所适从了。正如菲利所言,如果没有好的法官来实施,最有学术价值和崇高的法典也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12]因此,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并不否定法官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权,也不否定法官对刑法所拥有的一定程度的解释权。只是法官对刑法的解释权必须以合理性为界限。确定性原则作为明确性原则的外在“投射”,其目的就在于限制司法权力,确保犯罪(或加重处罚)的规定和适用不超出“法律明文规定”的范围。

确定性原则要求犯罪规范或者在总上不利于犯罪嫌疑人的

规范不得类推适用。无论是根据相似条文进行的法规类推,

还是根据法律的一般原则进行的法类推,均在禁止之列。不过,对于符合刑法条文内在逻辑含义的扩张解释,则并不违背确定性原则。刑法解释,是对刑法条文内在含义的阐发,它作为刑法适用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罪刑法定原则精神在刑事司法中的实现,因此,对刑法条文的解释,无论是限制式的还是扩张式的,都应注意与立法原意、要求的吻合性,注意立法价值取向和公众认同感。违背任何一点,都将影响罪刑法定原则的全面贯彻,从而与确定性原则相抵触。为了保证解释的科学性、合理性,我们认为最基本的是要遵循刑法解释的文字规则,也就是说,所解释的内容必须完全包含于法律用语的逻辑含义之内。如对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人们对前面的盗窃、诈骗、抢夺要不要构成犯罪争执不休。我们认为,既然法律规定的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了隐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证据,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刑法同学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解释的文字规则要求,前面的盗窃等三类行为必须构成犯罪,只有这样,才符合法条的逻辑含义。否则,既然前面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又何来转化一说,根据行为的性质直接认定就已足够。

对于刑法解释,必须注意的是如何根据扩张解释,及其与类推解释的区别。扩张解释以刑法条文所做的超出其范围的解释。扩张解释对字面范围的超出是有限制的,它总是以法律

规定的字数依据,采用不同的解释学标准,判断已发生的危害社会行为是否能包含于法条规定的范围内。尽管解释的结果已不是严格的字面含义,但必须能为法条所使用的法律用语的逻辑含义所包含。任何超出法条逻辑含义范围的解释,都不符合法律的明文规定要求,从而属于与类推解释无异的任意解释。类推解释,则是当危害行为发生后,在该行为无法为现有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所包含的前提下,从已经发生的危害社会行为与法律规定的“相似性”出发,以足够的相似性作为援引某一法律规定的依据。从此可看出,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不同:第一、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扩张解释体现的是无法无罪、无法无罚观念;而类推解释则是有罪必罚、有罪必报观念的反映。第二、解释的思维模式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对已经发生的危害社会行为性质的判断,但扩张解释是从刑法分则条文法律用语的逻辑含义出发,分析该条文能否包含某一行为,当确定刑法分则条文的逻辑含义能包含某种行为时,通过扩张语句术语的涵义,以真正实现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而类推解释,则是基于对已发生的危害社会行为危害程度的分析,思想观念中先入为主地认定这是一种该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然后以“相似性”为依据,寻找相关的刑法分则条文加以适用。第三、从实质上看,类推解释是从国家、社会全体利益出发的国家干预主义思想在刑法解释论上的体现,而扩张解释虽然也是国家干

预主义思想的反映,但它又体现出对国家司法权相当程度上的限制。

四、罪刑法定原则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体现

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义,我国刑法学界的理解基本一致。认为“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13],或者“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或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14]。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关键在于对“公共安全”的合理理解。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界的通说,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物安全。“所谓不特定,是与特定相对而言的。它是指犯罪行为可能侵害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事前无法

确定,行为人对此既无法预料也难以控制。”[15]不特定多数的含义是指,对象、结果“不一定是多少”,从解释上说,当然是包含“特定多数的”[16]。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本质特征,我国有学者认为,从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上看,“有的规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从行为的客观表现上,并不是直接表现为危害到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安全,而是针对社会生活安宁的潜在威胁。如刑法第125条第2款规定的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第126条规定的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等等……危害公共安全本质上就是危及社会生活安宁。”[17]我们认为,这一理解是与法律用语

的逻辑含义相违背的。首先,危及社会生活安宁,是所有犯罪行为的共同特征,它根本不足以把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种类的犯罪区别开来。因此,尽管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财产安全的危害也构成对社会生活安宁的破坏,但由此推导不出后者可以替代前者,从而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本质特征的逻辑结论。另外,刑法第125条、第126条等条文规定的犯罪,虽然并不直接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但我们无法否认,这些犯罪潜含着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危险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认为,危害或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是对危害公共安全罪本质特征的概括。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中是否包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内容呢?我国有学者认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固然可以构成犯罪,但是“不足以”的含义中,包括了可能危害公共安全与不可能危害公共安全两种属性,不足以也并非说完全不能构成犯罪。由此,以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来界定是否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或者会放纵犯罪,或者会处罚无辜,是不科学的。[18]我们认为,“足以”是指危害行为包含着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现实可能性;而“不足以”则是指已发生的行为本身还不具有造成社会危害结果发生

的可能性,它还缺乏向必然性转化的充足条件。对于危害公

共安全罪的概念中是否包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内容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涉及到对危险犯危险性本质特征的理解,因为在理论上,一般都是把危害公共安全罪纳入危险犯范畴的。

对危险犯本质特征的理解,应当从危险犯的立法理由上去加以把握。从现代各国刑法创立危险犯的理由上看,一方面是因为一些行为具有特殊的危险性,如果坐等其严重后果发生后刑法才予介入,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其典型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类的犯罪行为。对这类犯罪的实质性未遂形态,虽然刑法规定也要予以处罚,但实害犯的未遂并不是独立的构成要件,在法益保护上仍然不够周全。有鉴于此,立法者安排了作为危险犯的独立构成要件,将刑法堵截犯罪的防线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虽然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丰富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本身的高度危险性而常常危及人类生活,如现代交通、现代工业的发展便是如此。在这一领域,有时即使危害结果已经出现,但由于行为的客观或主观要素不能证明,而无法归责于行为人,这一点,在环境犯罪中表现得尤其突出。面对这一现实,需要刑法适度介入,以协调社会发展与人民基本生活之间的关系。从危险犯的立法理由上,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危险犯与实害犯的未遂都以特定的危险作为施以刑罚处罚的理由,但作为纳入刑法调整

范畴的危险,它应该是有限的,如果把危险犯中的危险范围拓展得过宽,那会不适当地侵害行为主体的自主性。在这一点上,我国台湾学者陈朴生认为:“所谓危险,系指行为对客体的观察家(专门家)认识可能性或超过专门家之行为人之特别认识之行为事情,为事实基底(存在论的基础),依判断时人类之经验的认识(法则论的基础),具有结果发生高可能性之情形言。”[19]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则认为,危险是指“发生损害的可能性比不发生的可能性为高”,至于具体危险之有无,“应求之于,就具体个案而判断,相当接近的危险。”[20]日本学者宗冈嗣郎认为,危险是“指出现实际损害的实在可能性。”[21]从这些理解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危险犯中的危险,指的不是一般的侵害可能性,而是具有出现实际损害的可能。因此,我们把危险犯的危险性理解为“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足以造成实际损害的现实可能性”是可行的。

从我国刑法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定来看,刑法对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并不是要等到危害结果发生后才介入,在危害结果尚未发生时,对一些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也要予以一定的刑罚处罚。不过,对这类行为的刑罚适用,也是有所保留的,即必须以这些危害行为具备危险结果发生的现实可能性为前提,否则,便不符合危险犯的立法宗旨。因此,我们认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中自应包含“足以”危害

公共安全的内容,当不足以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结果发生时,不能认定其构成具体的危害公共安全罪。

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上述本质特征出发,我们认为,危害公共安全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且这一行为针对的实际对象具有不特定性,并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它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或过失,作为故意型的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行为,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损失;作为过失型的危害公共犯罪行为,则必须业已造成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损失。只有当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符合这些基本构成要件时,才能认定其构成了特定的危害公共安全罪,否则,便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的确定性要求。

五、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理解及对本案的分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我国刑法有两个条文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作出了规定,即刑法第114条与第115条。两个条文之间,是基本犯与加重结果犯之间的关系。因为,“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法条规定的本身就表明,只要

行为人一旦实施此类行为便构成犯罪,至于它所造成的结果如何,并不影响对行为人行为的定性,那只是量刑考虑的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刑法第114条规定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属于本罪的基本犯,而“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规定,则是本罪加重适用刑罚的情况,即结果加重犯。

对本罪的法律适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本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健康安全,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如果其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或者具体的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或财产安全的,一般不构成本罪,除非该行为同时具有危及他人生命、健康安全或公私财产安全的现实可能性。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他危险方法”,首先,必须是与放火、决水、爆炸具有相同或者相当危险性的方法,即除了这些特定方法以外的,能引起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方法;其次,必须是具有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现实可能性的方法,如果危害行为只具有引起这类危险的假象,在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发生产生这种危险的,不能认定为本条规定的“其他危险方法”,对该行为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另行予以认定和处理。对“其他危险方法”的范围存在争议并对本案的认定具有关键影响的是:它究竟包不包含以传染病病原体的方法?对此我国有学者认为,其他危险方

法,包含以扩散病毒等危险危害公共的行为。[22]还有人认为,目前出现的以炭疽菌作为生化武器进行恐怖活动的行为,实际上就属于《刑法》第114条“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完全可以按照这一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23]我们认为,以传染病病原体的方法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当行为人把危害的对象控制在特定的范围之内,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时,并不属于我国刑法第114条规定的“其他危险方法”的范畴;只有当行为人实施的这类行为具有与放火、爆炸、决水等相同或者相似的广泛的危险性,并且足以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损害时,才符合我国刑法第114条的构成要件。因此,在刑法第114条规定的“其他危险方法”这一法律用语的逻辑含义中,并不必然包含“以传染病病原体的方法”。上述学者的理解不完全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明确性的基本要求。从2001年12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的规定来看,该《修正案》第1条将原刑法第114条规定的“投毒”改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这说明,原刑法第114条规定的“其他危险方法”是不包含“以传染病病原体的方法”的。这是因为,《修正案》属于新的刑事立法,是针对原刑法相关条文作出的补充和完善。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应当是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可以是

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但必须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害的结果发生。

结合本案,被告人肖永灵以食品干燥剂假冒炭疽杆菌装入两只信封内,并寄给上海市政府某领导和上海东方电视台某工作人员,其结果引起了收件当事人及周围人们的心理恐慌,其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能否据此认为被告人肖永灵实施的行为就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呢?对此,我们应从其行为是否具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的符合性上去进行考察。从被告人肖永灵实施该行为的主观心理状态来看,他明知自己投寄的是食品干燥剂,而不是真正的炭疽杆菌,事实上,根据法院的认定,肖永灵通过新闻报道得知人们接触夹带有炭疽杆菌的邮件会致人死亡,因此,认识到他人对收到类似邮件会产生恐慌心理,而投寄了上述信件。这样看来,他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不可能引起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因此,自然就谈不上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从被告人肖永灵实施的客观行为上看,他所投寄的邮件已明确注明是寄给上海市政府某领导和东方路2000号上海东方电视台陈某,其行为所针对的对象也是控制在特定人员的范围之内的,不存在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或者公私财产安全损害的现实可能。而且,

从一般人的认识角度而言,采用投寄夹带虚假炭疽杆菌邮件的方法,既不具有与放火、决水、爆炸等相同或者相当的危险性;同时,由于食品干燥剂是无毒无害物品,因此,其行为也不具有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的现实可能。

基于上述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要件的分析,可以认为,采用投寄虚假炭疽杆菌的方法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采用放火、决水、爆炸等危险方法的行为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它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因此,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上讲,审判机关认定被告人肖永灵采用在邮件中夹带虚假炭疽杆菌的方法,图谋制造恐怖气氛,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结论,存在者明显的定性上的错误。

五、认定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可能性的探讨

从本案被告人肖永灵实行的行为后果上看,其结果不仅造成了特定收件人精神上的高度紧张,而且引起了一定范围内人们的恐慌心理,从而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而根据法院业已查明的事实,被告人肖永灵实施行为的用意,正在于希望给他人带来这种恐慌。由此可见,其行为的实质危害在于危及了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

从我国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规定来看,与本案案情最为接近的条文是刑法第290条的规定。但该条规

危害公共安全罪章课后练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章课后习题(一) 1.甲到本村乙家买柴油时,因屋内光线昏暗,甲欲点燃打火机看油量。乙担心引起火灾,上前阻止。但甲坚持说柴油见火不会燃烧,仍然点燃了打火机,结果引起油桶燃烧,造成火灾,导致甲、乙及一旁观看的丙被火烧伤,乙、丙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检测,乙储存的柴油闪点不符合标准。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危险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C.放火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 2.甲曾向乙借款9000元,后不想归还借款,便预谋毒死乙。甲将注射了"毒鼠强"的白条鸡挂在乙家门上,乙怀疑白条鸡有毒未食用。随后,甲又乘去乙家串门之机,将"毒鼠强"投放到乙家米袋内。后乙和其妻子、女儿喝过米汤中毒,乙死亡,其他人经抢救脱险。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B.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抢劫罪的想象竞合犯 C.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 D.构成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吸收犯 3.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有29只羊)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羊肉出售给他人。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 A.盗窃罪B.投毒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4.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 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5.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持有大量毒害性物质,乙持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甲用部分毒害性物质与乙交换了部分放射性物质。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 B.吸毒者甲用毒害性物质与贩毒者乙交换毒品。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乙的行为另触犯贩卖毒品罪 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甲,将枪赠与他人。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D.甲父去世前告诉甲“咱家院墙内埋着5支枪”,甲说“知道了”,但此后甲什么也没做。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6.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B.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的 C.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的 D.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 7.下列哪一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甲驾车在公路转弯处高速行驶,撞翻相向行驶车辆,致2人死亡 B.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他人所驾汽车,致2人死亡 C.丙醉酒后驾车,刚开出10米就撞死2人

肖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

肖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 游伟谢锡美 〔基本案情〕 2001年10月间,被告人肖永灵通过新闻得知炭疽杆菌是一种白色粉末的病菌,国外已经发生因接触夹有炭疽杆菌的邮件而致人死亡的事件,因此,认为社会公众对收到类似的邮件会产生恐慌心理。同年10月18日,肖永灵将家中粉末状的食品干燥剂装入两只信封内,在收件人一栏上书写了“上海市政府”和“东方路2000号”(上海东方电视台)后,乘车至本市(即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将上述信件分别邮寄给上海市人民政府某领导和上海东方电视台新闻中心陈某。同年10月19日、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工作人员陆某等人及东方电视台陈某在拆阅上述夹带有白色粉末的信件后,造成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同时引起周围人们的恐慌。经相关部门采取大量措施后,才逐渐消除了人们的恐慌心理。 〔判决要旨〕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肖永灵通过向政府新闻单位投寄装有虚假炭疽杆菌信件的方式,以达到制造恐怖气氛的目的,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公诉机关指

控的罪名成立。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18日以(2001)沪二中刑初字第132号刑事判决书对肖永灵做出有罪判决,认定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的规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在法定上诉期间,被告人肖永灵未提起上诉。〔法理评析〕 一、问题的提出 刑事判决是刑事法律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其适用结果的公正与否将更为直接也更为深远地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法律感情,即对法律的尊重感和信赖感。因此,公正是整个刑事判决的基石。应该看到,公正体现于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但最终总是要在刑事被告人的具体定罪、量刑中表现出来。刑事判决的公正奠基于确实、充分的案件事实。然而,刑事判决毕竟是刑事法官适用法律的结果,而法官对法律的理解,不但影响刑事判决的公正,而且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法律感情。因此,法官每做出一个判决,都需要完整地思考这个判决所可能会造成的对整体社会法律秩序的影响。这就要求法官在作出判决时,不能仅诉诸道德的直觉,而必须以先行法律和坚实的学理作为判决的基础。 就本案而言,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刑法第114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被告人肖永灵作出判决,我们认为,对本案的定性直接关涉罪刑法定原则在具体司法实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2631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一)重大危险、危害因素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重大事故具有伤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征,我国一些行业(如化工、石油化工、铁路、航空等)都规定了各自行业确定、划分重大事故的标准,把预防重大事故作为其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重点。重大事故隐患在不同的行业或部门、不同时期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范围,人们通过发现、整改这些隐患,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实际

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醉酒驾车连续冲撞致多人伤亡的如何定罪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孙伟铭,男,1979年5月9日出生,成都奔腾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员工。因涉嫌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于2008年12月26日被逮捕。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孙伟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 2008年5月,被告人孙伟铭购买一辆车牌号为“川A43K66”的别克轿车。之后,孙伟铭在未取得驾驶证的情况下长期驾驶该车,并多次违反交通法规。同年12月14日中午,孙伟铭与其父母为亲属祝寿,大量饮酒。当日17时许,孙伟铭驾驶其别克轿车行至成都市成龙路“蓝谷地”路口时,从后面撞向与其同向行驶的一辆比亚迪轿车尾部。肇事后,孙伟铭继续驾车以超过限定的速度(60公里/小时)行驶。行至成龙路“卓锦城”路段时,越过中心黄色双实线,先后与对面车道正常行驶的4辆轿车相撞,造成其中一辆长安奔奔轿车上的张景全、尹国辉夫妇和金亚民、张成秀夫妇死亡,代玉秀重伤,以及公私财产损失5万余元。经鉴定,孙伟铭驾驶的车辆碰撞前瞬间的行驶速度为134—138公里/小时;孙伟铭案发时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135.8毫克/100毫升。案发后,孙伟铭的亲属代为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11.4万元。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孙伟铭在未领取驾驶证的情况下,长期违法驾驶机动车辆并多次违反交通法规,其醉酒后驾车行驶于车辆和人群密集之处,对公共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且在发生追尾事故后,置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继续驾车超速行驶,跨过道路上禁止超越的中心黄色双实线,与对方正常行驶的多辆车辆相撞,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及公私财产损失数万元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孙伟铭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应依法严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孙伟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孙伟铭以其主观上不具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一审判决定罪不准,适用法律错误,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其辩护人提出,孙伟铭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孙伟铭真诚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并获得被害方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 二审期间,孙伟铭之父孙林表示愿意代为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经法院主持调解,孙林代表孙伟铭与被害方达成民事赔偿协议,积极筹款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100万元(不含先前赔偿的11.4万元),取得被害方一定程度的谅解。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孙伟铭无视交通法规和公共安全,在未取得驾驶证的情况下,长期驾驶机动车辆,多次违反交通法规,且在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 有一个机械加工厂,现有一座戊类厂房,同时厂内还有办公楼、锅炉房、食堂、热水站、变电站等辅助设施。因为需要,现拟上一个机械零件清洗车间,准备采用有机溶剂进行零件清洗。厂房大小为20*40米,高9.6米。设备为全封闭的清洗机,每台机器可装汽油200KG。为了操作方便,车间内设有2.6米高的操作平台,零件采用小车运输。车间人员为10人。车间内设计两台清洗机。汽油采用桶装,用汽车运输。车间内采用一个1吨的电动葫芦进行装卸。废油也采用桶装。车间内不存放汽油。 一、按照《职工伤亡分类办法》分析清洗车间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1物体打击各工具 2起重伤害电动葫芦 3车辆伤害运输车辆 4机械伤害运动机械 5触电各用电设备 6火灾汽油、其他易燃物质 7爆炸汽油 8高处坠落落差超过2m的各处,如操作平台 9中毒汽油 10其他噪声危害运动设备;震动危害运动设备 二、针对以上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安全对策措施的内容包括: (1)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 (2)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第 2 页共 4 页

(3)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4)机械伤害对策措施; (5)其他安全对策措施(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安全色、安全标志等方面)。 (6)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①预防中毒的对策措施; ②噪声和振动控制措施; ③其他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7)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三、主要安全对策措施 1物体打击安全帽 2起重伤害定期检测 3车辆伤害加强车辆检测维护、遵守厂内交通规则 4机械伤害防护罩等 5触电漏电保护器、屏护、安全距离、连锁保护等 6火灾消除、控制引火源、加强通风、防止可燃可爆系统形成等。 7爆炸消除、控制引火源、加强通风、防止可燃可爆系统形成等。 8高处坠落栏杆 9中毒加强通风 10其他噪声危害减噪措施、耳塞等;震动危害减震措施 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第 3 页共 4 页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分析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一个独立的罪名,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各种不常见的危险方法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同一类型的犯罪,同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具体的犯罪方式、方法也有多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还会变换新手法,出现新的犯罪形式。本法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险方法罗列出来。本条在明确列举放火等四种常见的危险方法的同时,对其他不常见的危险方法作一概括性的规定,有利于运用刑法武器同各种形式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作斗争,保卫社会公共安全。 犯罪构成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一个独立的罪名,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各种不常见的危险方法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上发生的犯罪形式多种多样。同一类型的犯罪,同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具体的犯罪方式、方法也有多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还会变换新手法,出现新的犯罪形式。本法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险方法罗列出来。本条在明确列举放火等四种常见的危险方法的同时,对其他不常见的危险方法作一概括性的规定,有利于运用刑法武器同各种形式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作斗争,保卫社会公共安全。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如果行为人用危险方法侵害了特定的对象,不危及公共安全,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并无威胁,就不构成本罪。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其他危险方法,是指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之外的,但与上述危俭方法相当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方法。这里的其他危险方法包括两层含义,(1)其他危险方法,是指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危险方法;(2)其他危险方法应理解为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的危险性相当的、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即这种危险方法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或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的毁损。因此,司法实践中,对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既不能作无限制的扩大解释,也不能任意扩大其适用的范围。也就是说,本法规定的其他危险方法是有限制的,而不是无所不包的。只有行为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采用的危险方法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的危险性相当,且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能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如某甲为报复社会,故意驾车冲撞行人,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其故意驾车撞人的危险程度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方法相当,因此,行为人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在客观上就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但是如果行为人所实施的危险方法的程度较小,尚不足以造成不特定多数人中毒伤亡等严重后果的,如出售霉变、生虫的糕点等,就不能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的危险方法相当或相类似,所以不能视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表现 从司法实践来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突出表现在: 以私设电网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示范文本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是事故预防、安全评价、重大危 险源监督管理、建立应急预案体系以及建立职业安全卫生 管理体系的基础,许多系统安全评价方法,都可用来进行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需要选择 合适的方法,应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和分析人员的 知识、经验和习惯来选用。常用的辨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 大类。 1.经验法 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 险、危害因素过程;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系 统中。

1)对照法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对照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对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可弥补知识、经验不足的缺陷,具有方便、实用、不易遗漏的优点,但必须有事先编制的、适用的检查表。检查表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制的,我国一些行业的安全检查表、事故隐患检查表也可作为参考。 2)类比方法 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安全生产事

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摘要] 97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规定的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以放火、爆炸、决水、投毒(危险物质)以外的方法,危害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行为。本文从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着手,结合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论证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立法和实践中的困境,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其他危险方法;口袋罪;犯罪的客体;立法理性 97刑法114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下简称本罪),指故意使用放火、决 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之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名是79刑法 规定的容, 97刑法修订时候没有做出大的变动。但97刑法刚颁布的时候就有学者对本罪是否为一独立的罪名有很大的争议。 一种通常的看法本罪是刑法典明文规定的犯罪,理所当然的和刑法的其他罪名一样是个具体的罪名。但也有学者认为本罪并不是具体的罪名,而是泛指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之外的各种不常见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许多本应该具体规定的罪名的集合。前者主要是从司法实践的角度主应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罪名解释司法解释规定的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种观点认为,如果按照行为人的具体危险方法来确定罪名,将会出现罪名潮,不利于司法统一的和操作。[1]但反对者认为罪名主要是犯罪的本质属性和主要特征的概括,因此确定某种罪名应该概括并且旗帜鲜明的表现出他的本质属性和主要特征,具体到“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必须像放火、决水、投放危险物质一样,在罪名中体现具体的危险方法,这样人们才能通过罪名对具体案件的性质和特点一目了然,突显本罪的社会危害性,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2] 本人认为,罪名固然应当反映罪质,有必要用具体的危险方法确定罪名。从理论上说,既然我们对这种犯罪的性质和围有以放火、投毒、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共识,那么对于本罪的的罪质和构成要件就有了清晰的认识。至于具体的行为方式也是本罪的罪质和构成的应有之义,况且在把本罪当作具体的罪名的同时也可以反映本罪的行为方式。例如,我可以把驾驶汽车冲向人群的行为认定为以驾驶汽车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没有任何认知上的困难,并且实践中也是这么操作的。 一、本罪的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是认定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的唯一根据,但在实践和理论上本罪的犯罪构存在很大的争议。根据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和我国的刑法实践,我国的犯罪构成包括四个要件即犯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 (一)首先从客体上看,通说认为本罪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本人认为这种理解是不严谨的。理由主要是:

浅析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

浅析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摘要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要客观分析肇事者的主观心态。如果对危害不特定多数人及财产的主观心态为过失则构成交通肇事罪,为间接故意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没有认识到会发生社会危害结果或者认识到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实施其行为的,说明其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主观心态属于过失;为了实现其他某种目的,明知会发生车祸仍然实施的,说明其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应为间接故意。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和驾驶员人数的迅猛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发生交通事故最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每年平均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约50多万起,交通肇事犯罪已由过去的普通过失犯罪成为多发性、常见性犯罪。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几起酒驾重大交通事故案,肇事者被人民法院判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罪,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正确界定肇事者的罪责,对于有效预防和遏制重大交通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主体分析 刑法对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体并没有限制性规定,故这两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这两罪的犯罪主体。(一)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人员为主,也包括

非交通运输人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33条规定处罚。可见,只要行为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并且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就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比如在乡间公路行走的贾某,由于发泄私愤,向路过此处一辆货车的挡风玻璃投掷石块,司机为躲避袭击将一妇女撞到致死。贾某因违反关于行人不得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其他行为的规定,导致了重大交通事故,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主体,应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由于该罪是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主体不象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那样,仅存在于交通运输领域,而是广泛存在于不特定的公共安全领域当中。虽然《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十四周岁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八种犯罪行为,不包括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应为十六周岁。故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实施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应以其他罪名承担刑事责任。 二、犯罪主观方面分析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如果肇事者的主观心态为过失,主观方面应当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为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主观方面应当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肇事者定罪的关键,就在于实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分析方法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1833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分析方法正式样本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分析方法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是事故预防、安全评价、重 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建立应急预案体系以及建立职业 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础,许多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都可用来进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危险、危害因 素的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分析对象的性 质、特点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选用。常 用的辨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 危险、危害因素过程;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

的新系统中。 1)对照、经验法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对照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对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可弥补知识、经验不足的缺陷,具有方便、实用、不易遗漏的优点,但必须有事先编制的、适用的检查表。检查表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制的,我国一些行业的安全检查表、事故隐患检查表也可作为参考

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汇总.doc

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汇总- ; 1、放火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 2、决水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 3、爆炸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 4、投放危险物质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 5、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 6、失火罪(第115条第2款) ; 7、过失决水罪(第115条第2款) ; 8、过失爆炸罪(第115条第2款) ; 9、过失投毒罪(改名为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第115条第2款); 10、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5条第2款)

; 11、破坏交通工具罪(第116条、第119条第1款) ; 12、破坏交通设施罪(第117条、第119条第1款) ; 13、破坏电力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 14、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15、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第119条第2款) ; 16、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第119条第2款)

; 17、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第119条第2款) ; 18、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9条第2款); 19、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第120条); 资助恐怖活动罪 ; 20、劫持航空器罪(第121条)

; 21、劫持船只、汽车罪(第122条) ; 22、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第123条)35、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第124条第1款) ; 23、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第124条第2款) ; 24、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5条第1款) ; 25、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第125条第2款)

司法考试刑法知识点危害公共安全罪

司法考试刑法知识点:危害公共安全罪 公共安全的概念: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保护法益是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身体或者财产。“多数”是公共安全这一概念的核心。“少数”的场合应当排斥在外。但是,如果是“不特定的”,则意味着随时有向“多数”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会使社会一般成员感到危险、可能使多数人遭受侵害。因此,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的安全,就是公共安全。 所谓“不特定”,是指犯罪行为可能侵犯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结果事先无法确定,行为人对此既无法具体预料也难以实际控制,行为的危险或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可能随时扩大或增加。 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1)放火罪: A危险犯既遂标准:对象物独立燃烧。自焚行为或者放火烧毁自己财物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也成立放火罪。 B、火灾:在时间上或者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火。 C与爆炸罪、决水罪想像竞合的处理:就看危害结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一行为同时构成放火和爆炸,那就看人是被烧死的还是被炸死的。 2)爆炸罪、决水罪的既遂:产生爆炸、决水的危险3)投放危险物质罪: A危险物质的种类:毒害性、放射性、传染性 B、投放行为:明知自己得了非典,故意传播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4)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对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四种行为的“兜底”条款 注意:此类罪与侵犯财产的犯罪想象竞合,从一重处理。 1)破坏交通工具罪: 注意:这里的交通工具指, 在公共交通运输领域行使的, 火车、汽车、电车、 船只、航空器, ------ 对其中的“汽车”作扩大解释,即包括大型拖拉机 一般来说,交通工具处于下列状态时,便成为本罪对象: 第一,交通工具正在行驶(飞行)中; 第二,交通工具处于已交付随时使用的状态; 第三,交通工具不需再检修便使用的状态, 2)破坏电力设备罪:危险犯、认定本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已经通电使用,只是由于枯水季节或电力不足等原因,而暂停供电的线 路,仍应认为是正在使用的线路。 行为人偷割这类线路中的电线, 如果构成犯罪, 应按破坏电力设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B 、对偷割已经安装完毕,但还未供电的电力线路的行为,应分别不同情况 处理。如果偷割的是未正式交付电力部门使用的线路, 应按盗窃案件处理。 如果 行为人明知线路已交付电力部门使用而偷割电线的,应认定为破坏电力设备罪。 C 、一般不包括直接用电的设备。 A 、 B 、 与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相区别。 C 、 例:偷路上的井盖、开汽车冲撞人群; 2、 破坏公用工具、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之“其他危险方法”的认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25045746.html,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之“其他危险方法”的认定 作者:程琳惠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21期 摘要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刑法中第一个不确定罪名,认定上存在困难。认定该罪的关键在于对“其他危险方法”的认定。从“其他”和“危险方法”两个方面分别界定,关键在于危险方法的“危险相当性”的判断。“危险相当性”要满足性质和程度两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危险方法危险相当性公共安全 中图分类号:D924.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规定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罪是我国第一个不确定罪名,其罪状的描述方式独特、将堵截性的行为方式独立成罪,有着不同于一般罪名的显著特点。正确认定该罪关键在于对“其他危险方法”的界定。简单来说,该罪的实行行为即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认定该罪关键在于对“其他危险方法”的理解。 1“其他危险方法” 对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言,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其他危险方法”这一要件。对此,有两个层面的理解: 1.1“其他” 从词义解释角度,“其他”即“另外的”,是从相对意义上而言的。这里理解“其他”的涵义,即是要明确本罪中的“危险方法”是相对哪些行为而言的。根据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刑法在明确列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后,以连接词“或者”规定了“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因此,这里的“其他”危险方法应是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方法。 1.2“危险方法” 我国刑法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规定在同一法条之中,并适用同一法定刑。因此,对“危险方法”,要适用同类解释的规则,参照前述四种罪的行为方式认定。将同类解释规则适用于对刑法第 114 条、第 115 条的解释,必然得出以下结论: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其他危险方法的规定中,这里的“危险方法”应该在性质上具有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同一性。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一)重大危险、危害因素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重大事故具有伤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征,我国一些行业(如化工、石油化工、铁路、航空等)都规定了各自行业确定、划分重大事故的标准,把预防重大事故作为其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重点。重大事故隐患在不同的行业或部门、不同时期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范围,人们通过发现、整改这些隐患,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实际上它也是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一部分。随着化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大量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质相继问世;它们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或产品,在生产、加工处理、储存、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非常严重。目前,国际上已习惯将重大事故特指为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并把重大事故划分为两大类:(1)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事故。①产生强烈辐射和浓烟的重大火灾;②威胁到危险物质,可能使其发生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的火灾;③产生冲击波、飞散碎片和强烈辐射的爆炸。(2)由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①有毒物质缓慢地或间歇性泄漏;②由于火灾或容器损坏引起的毒物逸散;③设备损坏造成毒物在短时间内急剧泄漏;④大型储存容器破坏、化学反应失控、安全装置失效等引起的有毒物大量泄漏。由上述重大事故分类可以看出,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是存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物质。(二)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应从是否存在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危险、危害物质出发,进行分析。目前,国际上是根据危险、危害物质的种类及其限量出发来确定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在欧共体的塞维索指令中列出了180种危险、危害物质及其限量,国际劳工组织也给出了重点危险、危害物质及其限量作为判定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依据。我们国家也有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可以依据该标准。危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单项选择题 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侵犯的客体是()。 A.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B.公民的人身权利 C.公私财产所有权 D.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属于()。 A.行为犯 B.结果犯 C.危险犯 D.危险犯或结果犯 3、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是()。 A.故意 B.过失 C.故意或过失 4、甲是电气设备维修工,负有维修车间电气设备的任务。在其当班时间,发现电气调和受损,有引起火灾的危险,但由于对领导不满,故意不予维修,以致引起火灾,损失很大。对甲应以()。 A.放火罪论处 B.失火罪论处 C.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 D.玩忽职守罪论处 5、张某因多次恋爱失败,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想自杀。某日张某独自躲在家中放火焚烧自己的房屋,因张某住在城市的老城区,木结构的房子都连在一起,因此邻居及时发现,将火扑灭。张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毁坏财物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不构成犯罪 6、放火罪的既遂是指()。 A.财物被烧毁或人被烧伤或烧死 B.行为人已着手实施放火行为,火种与燃烧物刚刚接触,但还没有达到被燃烧物能够继续燃烧的程度 C.放火行为已引起燃烧物的独立燃烧

7、以爆炸手段实施的杀人罪与爆炸罪的主要区别是: A.看是否出于故意 B.看行为是否造成死伤的结果 C.看造成死伤的人数 D.看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8、刘某(男)因与李某(女)恋爱失败,遂决定报复李某。一日刘某找到李某,对李某说:最后还有几句话要讲。李某就跟着刘某到了一条僻静的小河边。刘某从口袋里拿出一只木质小盒交给李某,对李某说这是以前李某送的东西,现在还给李某。并说,等他走了以后再打开盒子。等刘某离开以后,李某打开木盒,结果引爆了一枚炸药,李某被炸死。刘某的行为属于()。 A.爆炸罪 B.危险物品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报复陷害罪 9、甲与乙有仇,某日甲发现乙晚上到邻村去看露天电影,就携带一枚手榴弹尾随乙到了邻村,在乙看电影时,甲引爆了手榴弹,结果乙被炸死,在边上多名看电影的群众也被炸死炸伤。的行为构成()。 A.爆炸罪 B.危险物品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报复陷害罪 10、某甲潜入仓库偷山笋干,因为无法打开装山笋干的麻袋,便利用火柴把麻袋烧个小洞,以方便倒出山笋干。甲点着麻袋后,随手将未熄灭的火柴扔在地上,引燃地上所铺芦席,仓库内立即燃起大火。甲见火势凶猛难以扑灭,便掉头而逃。结果大火烧毁整座仓库,损失严重。某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11、某冷库工人刘某因对领导有意见,为报复泄愤,在库内冻鸡上偷洒许多剧毒农药,造成100多吨冻鸡报废,损失20余万元。刘某的行为构成()。 A.投放危险物质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报复陷害罪 12、被告人冯某听到关于保险的宣传后,将自己的三间破旧房屋及杂物向保险公司投保6000元。投保后,为了取得保险赔偿金,他将煤油和白酒洒在棉团上塞在房屋的柱孔中,用火柴点燃后离开现场,躲在远处偷观动静。由于被四邻及时发现,将火扑灭,未造成严重损失。冯某的行为构成()。 A.保险诈骗罪 B.放火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认定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认定 摘要: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除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方法外,采取概括性的描述“其他危险方法”,因此该罪犯罪构成的规定为开放的犯罪构成。在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这种犯罪时,必须严格把握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定要件。在司法实践中,盲目的扩大解释,或者任意的缩小其范围,都将导致定罪不准,量刑不当的情况。 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对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没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司法实践中,该罪名的定性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如与相似罪名难以区分,构成要件的概括性表述缺乏可操作性。本文试图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切入点,通过对学界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观点的总结,对本罪的立法与司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明和论述,让我们对这一罪名的认识更加清晰、深入。本文通过大量的案例,列举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实践中表现的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通过立法和刑法解释的方式使其具体化,以此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公共安全;危险方法;完善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基本概述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基本概念 对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现行刑法规定: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x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的主体,也就是说必须达到两个条件: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并且实施了以本罪之外的其他危险方法作案的,达到了这些条件的都是本罪的犯罪主体。单位不构成本罪。 但是在这里也有人指出了:行为人虽然年满14周岁满16周岁,但是其却实施了本罪中规定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且其性质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相

危险危害辨识的方法(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危害辨识的方法(最新版)

危险危害辨识的方法(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危险危害因素: 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 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 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

3第十九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2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 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明知或者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 3.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航空器,已经造成其倾覆、毁坏或者足以使其倾覆、毁坏的行为。 4.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5.私营企业的老板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结果的,构成。 6.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或者地实施的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7.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是指对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 8.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9.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10.放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的放火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A.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B.只能是故意 C.只能是直接故意 D.只能是过失 2.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 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 3.甲为杀乙将一定时爆炸装置放在乙驾驶的公共汽车驾驶室的座位下。乙出车不久即发生爆炸,除乙被炸死外,车上的三位乘客也受了轻伤。另外,车辆被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0余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 C.爆炸罪 D.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4.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 C.犯罪主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 5.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三楼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好在发现及时,只造成乙轻伤和1000余元的财产损失。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放火罪 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