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醇厚的中原韵》与《飘逸的南国风》

《醇厚的中原韵》与《飘逸的南国风》

《醇厚的中原韵》与《飘逸的南国风》
《醇厚的中原韵》与《飘逸的南国风》

《醇厚的中原韵》与《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XXXXX

教学内容:《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

《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

教学目标:

1)、聆听中原民歌、南方民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2)、从聆听音乐作品中分析出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

3)、在鉴赏音乐中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和民歌的流传变异性。

4)、学习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即“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比较。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

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

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

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o、la、sol这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这首歌曲,在音响资源中提供了两个演唱版本。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

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其二是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

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王大娘钉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和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o)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o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

(3)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但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是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4、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1)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密切结合,因而最容易在本地区流传。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不断作反复。(2)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体裁:小调最丰富;

调式:徴、调式最多、其次是宫调式;

音阶:六声、七声为多。

南方民歌的基础特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以“吴声”、“楚声”为代表的南方音乐风格。南方民歌继承了吴声和楚声的传统。在歌词创作上善用比、兴内容含蓄内在;其结构形式大多短小精悍;在旋律上多表现为婉转、流畅、细腻。

①“吴声”,是指流传在以建良(现南京市)为中心的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音乐到东晋、

南北朝时期,吴声得到较大发展。此时,人们也将吴声称作“吴歌”。吴声可分为歌曲和舞曲两类。歌曲多为五言四句的短诗以表现爱情的欢乐。相思的痛苦或婚姻不自由的苦闷等内容为主。唐代以后,吴声在民间和文人中都有很大影响。有人专门收集,传播吴歌。如:明代文人冯梦龙就收编了“山歌”一书传世。

②“楚声”,是指流传在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以至徐、淮一带的民间音乐,楚声又称“楚

调”、“南音”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最早的南音产生于大禹治水时期。大禹的妻子期盼丈夫早日归家,就唱着“侯人兮猗”的南方民歌。楚声的鼎盛时期是在战国和两汉时期。屈原的《九歌》、《离骚》,刘邦的《大风歌》民间广为流传的《下里巴人》等均为楚声代表,它包括歌曲和琴曲两类内容。

5、欣赏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想象一下这首歌描述的意境。

设问:(1)描述了什么?歌词内容表达了什么?

(2)歌词内容采用了什么表现的手法?

(3)旋律采用什么调式,有什么特点?

(4)概括出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吗?

知识归纳: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a、弥渡地处滇西高原。它的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距不远

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为这里山青水秀,所以也是蕴藏民歌的大好地方。

b、这是赞美爱情的山歌。前六句全部是兴、比,最后两句才揭开主题。前面的兴、比,

暗示着爱情道路上的艰辛曲折,最后点题却表现了追求纯洁爱情的决心。这首歌德旋律由三部分组成:起——平——落。起的部分为引腔,它只有两小节的长音。这种引腔在南方民歌中常见。这首歌曲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6、《对鸟》浙江民歌

a、浙江乐清山歌,其内容是为少年儿童增长知识的,采用对唱形式和吴地方言演唱,问

着和答者各唱一段,彼此轮流更替,因此即兴编词要求很高。

b、共四段歌词。一、三段为问段,二、四段为答段。音乐上看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

为徵调式,四个乐句“起承转合”,后为羽调式,延续前一部分的陈述方式但在音调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歌曲音乐清新爽朗,真切自然,颇具儿童对山歌德纯真色彩。

7《幸福歌》湖北民歌

在我国,以对花为题材的民歌到处都有,而以对鸟为题材的民歌,全国仅此一首。音乐上分两部分,四个乐句,按起承转合的方式运转。音乐清新爽朗、真切自然,颇具有纯真的色彩

a、湖北民歌手蒋桂英编唱的歌颂解放后幸福生活的新民歌。它的旋律明亮舒畅,演唱形

式生动活泼,反映出社员满怀信心建设新农村的精神面貌。

b、这首歌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歌曲可分为前后两

部分,前半部分的领唱为歌曲的主腔,齐唱的合腔重复主腔,用以巩固主腔地位。后半部分的主腔直接陈述而合腔部分以扩充的手法抒情情绪向高潮。

c、旋律吸收了当地农民集体劳动时所唱的“媷草歌”的音乐语言,把荆东地方的两种特

征音调(51215与35653)揉合在一起,同时又兼收了天门民歌的特有风格。旋律新颖,地方色彩浓郁,深受群众喜爱。

8、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1)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歌词内容、节奏、旋律、调式、结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等因素上。

(2)影响民歌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风俗习惯、语言特点、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因素。

(3)同一民族的民歌,由于分布地区的不同,在音乐风格上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因为该民族的民歌会受到当地音乐文化的影响,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相交融,最终造成音

拓展与探究:

(1)、第2题、第3题已在前面学习、欣赏中结合完成。

(2)、在第1题、第4题、第5题中根据自己选择完成其中两道题。

(3)一起完成第5题。

(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只完成“鱼咬尾”的创作方法,或采用老师给节奏,学生创作

旋律的方式,适当降低难度)。

(4)将南方民歌与西北民歌,中原民歌,少数名族民歌一些比较,探索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特征。

小结:

以著名音乐教育家柯伊达的名言来结本课:

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惟有从我们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

试讲题目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试讲题目如下: 高中语文题目 再别康桥(高一册,第2课) 我与地坛(高一册,第7课) 我若为王(高二册,第6课) 过秦论(高二册,第17课) 荷花淀(高二册,第3课) 声声慢(李清照)(高三册,第8课)游褒禅山记(高三册,第18课) 陈奂生上城(高四册,第3课) 人是什么(高五册,第2课) 将进酒(高五册,第15课)

数学 试讲题目: 1. 函数y=Asin(ωx+y)的图象(第一册·下)2.反函数(第一册·上)3.等比数列前n项和(第一册·上)4.平移(第一册·下)5.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第二册·上)6.曲线与方程(第二册·上)7.球的体积(第二册·下)8.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第二册·下)9.距离(第二册·下)10.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第二册·下)注:所用教材为人教版现行高中数学教科书。

英语 试讲题目: 1. SEFC Book1A Unit4 Reading “The Rescue” P24 2.SEFC Book1A Unit12 Speaking P79 3.SEFC Book1B Unit20 Grammar P54 4.SEFC Book1B Unit16 Integrating skill“Animal Experiments” P27 5.SEFC Book2A Unit4 Reading: “English Poetry” P27 6.SEFC Book2B Unit20 Grammar P78 所用教材为人教版

历史试讲题目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 第一章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2. 第五章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 4.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5. 第一章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6. 第五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7 第二章第四节启蒙运动 8. 第三章第五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9. 第二章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0.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二)、聆听、演唱并分析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三)、学会演唱《弥渡山歌》,尝试用地方方言演唱《对鸟》,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教学重点 重点:聆听、演唱三首云南民歌,感受、体验相同地域、不同风格民歌的形成和特点。 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回顾初中学习过的《放马山歌》,两首不同风格的云南民歌的对比,以此导入。 (二)、欣赏《弥渡山歌》(器乐和声乐),感受音乐情绪。学唱《弥渡山歌》 (三)、知识学习:简介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四)、聆听《对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尝试用方言演唱歌曲,分析其旋律与当地方言和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五)、聆听并演唱《幸福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思考这首歌的内容及时代特点,了解民歌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利用教材及配套课件中的文字资源,将相关的民歌知识传递给学生。 (二)、利用学生学习过的知识(《放马山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音乐(《小河淌水》),配合配套课件中的音像资源,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画面感受当地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 (三)、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图书及网络资源,进行知识准备。 (四)、利用地理、历史及人文等相关科目的资源,进行分析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相关知识的准备采用课前布置,由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的学习方式。 (二)、对同一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特点的感受和理解,体验“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艺术,思考“是否同一地域只有一种音乐风格”。 (三)、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和探究法,将自己在不同渠道查阅的资料互相交流、总结,归纳出生活条件、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形成多彩的民歌的主要原因。

高中音乐_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学生课前活动设计:课前学生预习课本28页相关内容。聆听背景音乐,思考视频里播放的音乐属于哪个地域的民歌。 教学年级:高一。 课时:1课时。 课堂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共分为六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拓展提升-- 成果展示—课堂总结。 教材分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民歌丰富,地方风格相当浓郁。具有醇厚的情感;粗犷、豪放的气质;活泼、诙谐的热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探究中原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到“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沂蒙山小调》的“听、唱、思”,感受作品表达的情绪。初步掌握有关中原民歌的分析方法,并尝试用“鱼咬尾”的歌曲创作手法编创旋律和填词,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3、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在感受、体验、模唱作品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而领悟出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通过编创活动增强对中原民歌的了解。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学唱《沂蒙山小调》,在感受、体验作品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而对作品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辉煌历程进行疏导,领悟出“沂蒙精神”的可贵;在聆听《王大娘钉缸》的基础上,分析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 通过运用“鱼咬尾”的歌曲写作手法,尝试自己创编旋律,并且自己填词、取名,演唱自己创编的曲子《济南小调》。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镲、腰鼓、葫芦丝、扇子 教学内容:

醇厚的中原韵

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聆听、演唱、分析了解作品的情绪、风格和不同的创作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运用鱼咬尾方法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相关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歌唱二小放牛郎》导入河北民歌。引出中原地区。 师:同学们知不知道刚才这首歌曲唱的故事发生在哪里?(河北) 幻灯醇厚的中原韵 2、师:武侠小说常提到到中原武林人士这个词,那么中原到底指哪些地区呢? 幻灯中国地图 师: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河北省,我们看看还有哪几个省? 生:(河北、河南、山东) 地理位置与气候: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这里的人性格爽朗,淳朴。 领略中原风光幻灯 师:中原相当于一块腹地,这样的地理条件,孕育了怎样的音乐文化?我们首先一起来欣赏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简介《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属于山东省,它与井冈山、延安都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这首《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优美动听的歌曲唱红了沂蒙山区,飞遍大江南北,并与著名山东民歌蜚声国内外,被定为临沂市市歌。 (2)聆听作品(由王世慧演唱)提问:这首民歌描写了怎样的内容和情绪? 答:描写了沂蒙山的秀丽风景,表达了对沂蒙山的赞美喜爱之情。 (3)哼唱歌谱,分析作品 ①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醇厚的中原韵》与《飘逸的南国风》

《醇厚的中原韵》与《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XXXXX 教学内容:《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 《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 教学目标: 1)、聆听中原民歌、南方民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2)、从聆听音乐作品中分析出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 3)、在鉴赏音乐中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和民歌的流传变异性。 4)、学习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即“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比较。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1、《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由六声音阶徵调式写成的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其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在创作手法上运用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形式。 2、《王大娘钉缸》是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句与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但是,这一短一长却是一呼一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徵音上,其衬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商音上,给予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的宫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向下发展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到主音——徵音上,给予人完满结束的感觉。学习这首地花鼓的旋律,就是为了让学生探究民歌与创作性歌曲的关系,即地花鼓《王大娘钉

缸》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二、依据教材,把握重点——说目标 教材的重点要求: 1、学生通过聆听、体验歌曲《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的音乐情绪、演唱风格,感受中原民歌的显著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探究民歌与创作性歌曲的区别以及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基于对教材重点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大体确立为以上几点,让学生从聆听音乐作品中体验歌曲《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的音乐情绪、演唱风格、感受中原民歌的显著特征。通过学生自己对比分析出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认识“鱼咬尾”、“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我们知道让学生了解中原民歌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那么,有了以上学习基础,学生在归纳总结本课的知识点时,就能自己总结出来。 三、依据目标,说教学过程 1、导课:我以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中原武林人物,这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语导入中原到底是指哪些地区,同时也用河北的革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作提示,这时,教师再出示本课要讲的《醇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案 【篇一: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已编辑】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案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 第九节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教学设计 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 1 -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爵士乐 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 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 教学设计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 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设计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设计 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教学设计 - 2 - - 3 - - 4 -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聆听 《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联 想与想像力,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并将音乐的形式要素溶入到作 品分析中。初步学习鉴赏的方法,逐步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用其 他艺术形式来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完成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一、学习目标: 1、聆听两个版本的《脚夫调》,比较舞台演出与原生态演唱带给人 不同的心理感受,认同民歌的艺术价值在于对人们普遍存在情感的 真挚表达。 2、认真细致的聆听《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 能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醇厚的中原韵》 一、设计思想: 感受体验,中原地区民歌的风格,认识“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形式。运用聆听、模唱、比较,进行逐层探究,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联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旋律线等因素上。 二、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 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水平较差,因此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对本节课容应该大部分能掌握,教材容也在前几节课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总结性,因此掌握本节课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民歌的创作手法,这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对前几节课的一个总结和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地区,后传遍全国。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王大娘钉缸》在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孟女哭长城》孟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孟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三、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运用了对比法、体验法、欣赏法,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教学过程:

高中音乐《飘逸的南国风》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听《弥渡山歌》、《对鸟》,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听、演唱并分析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 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会演唱《弥渡山歌》,尝试用地方方言演唱《对鸟》,深入体验南方民 歌的风格特征。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图书及网络资源,进行知识准备,课初利用地理、历史及人文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课中结合课件中的音像资源,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画面感受当地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 采用引导、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中,重视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和情感体验,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 二、学生分析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怎样才能让学生

更好的真正的感受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呢?根据学生对民歌不怎么排斥,也不怎么兴趣的情况,重组和整合了教材,溶入了较为著名的民歌《小河淌水》、《猜调》等,采用与西北民歌歌词的风格对比、分析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民歌来感受南方民歌的音乐特点。 三、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飘逸的南国风》是本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最后一节,因而这节课一方面感受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另一方面带领学生探讨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对第二单元起到一个总结作用。 2.本节主要内容 (1)聆听并演唱体验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探究的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并通过《小河淌水》、《猜调》找到南方民歌中常用引腔的特点。 (2)演唱体验《弥渡山歌》,感受音乐情绪。 (3)知识学习:简介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4)聆听《对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尝试用方言演唱歌曲,分析当地方言 和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5)探究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聆听、演唱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浙江民歌《对鸟》,感受、体验南方 民歌的形成和特点,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 高中音乐鉴赏 授课班级:高一128班 授课人:吴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几首民歌与创作歌曲,让学生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2.通过欣赏几首民歌,增强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衬词”的作用;“加花”的创作手法 2.《王大娘钉钢》与《好汉歌》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 欣赏法、示范法、问答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直接导入新课 板书标题:醇厚的中原韵 中原地区的影响力,中原地区所包含的区域。 3.进入新课学习 (一)《王大娘钉缸》与《好汉歌》的联系 《王大娘钉缸》歌曲背景介绍:地花鼓、对唱形式、内容表现、演出场所、 旦角丑角 (1)初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提问:与哪首歌曲相似? 生:《好汉歌》 (如有学生回答别的歌曲如《刨洋芋》,唱一唱对比) (2)欣赏或者跟唱《好汉歌》 想一想哪些地方相似? (3)再赏歌曲《王大娘钉缸》 思考:《好汉歌》与《王大娘哪些地方相似》 引导从歌词与旋律上去发现 (4)歌词:多用衬词 两首歌曲衬词对比,分别唱一唱 加入奥尔夫音乐手势捻指的动作唱一唱《王大娘钉缸》中的衬词(是歌曲更加风趣,幽默) 地方性衬词的作用? (拓展)示范湖南花鼓戏中的衬词:索得一自啷当,啷得索 总结作用:地方性衬词使歌曲更加具有当地的音乐特色。 (5)旋律:

唱一唱)《王大娘钉缸》有词意的两句,找出与《好汉歌》相似的旋律(引导) 发现旋律上不同的地方: “加花”的创作手法(在原有骨干音的上面再加入一些装饰性的音) 加花前后对比(加花后使歌曲更加高亢,豪爽,激昂的感觉) 总结: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6)男生女生对唱《王大娘钉钢》(衬词部分加入捻指) 目的: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 (7)让学生总结《王大娘钉缸》与《好汉歌》的异同点 (知识点:民族调式的判定:12356,宫商角徵羽) (二)江苏民歌《孟姜女》,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与宋祖英演唱的《孟姜女》的联系

中原韵

三、教学方法 1、“先聆听,后分析”的方法 2、对作品多听、反复听、有比较分析地听 3、讨论法 4、采用多媒体的方法,集文字,图片,视频,音像等于一体,使得课堂有声有色 四、教学过程 导语: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匈)柯达伊 同学们,民间音乐让我们立刻联想到了民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来传遍了全国。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思想内容和情绪:赞美沂蒙山风光无限好,(歌词上)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旋律)舒展,感情奔放。 《沂蒙山小调》有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句外,前三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因此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调式:徵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鱼咬尾”,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师:歌曲创作背景: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后,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

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la、sl这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这首歌曲,在音响资中提供了两个演唱版本。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其二是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理解民歌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3、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教学内容 1、《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 2、相关民歌的音乐知识。重点和难点 《沂蒙山小调》。理解这三首民歌的地方风格。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二、问题探究 1、请学生说说我国中原地区的几个省份,知道哪些民歌。 2、教师点评。 中原地区主要有山东、河南、河北等省。这里民歌丰富,地方风格相当浓郁。三、作品鉴赏(一)《沂蒙山小调》 1、引导学生阅读书本28页相关文字,教师适当补充。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临沂地区出现了一个反动的武装组织—黄沙会。为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的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歌词做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于是,《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终于定型。 2、聆听歌曲。 两个版本,王世慧、彭丽媛的演唱。让学生比较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3、请同学谈谈感受。 4、教师点评。 王世慧的演唱采用了方言、按原来的小调44拍,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彭丽媛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34拍。演唱时不但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5、学唱歌曲。 6、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结构、旋律特点。 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第四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所以,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这种运行方式,不但增强了绚丽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每句的结束音是下句的开始音,这叫鱼咬尾。 7、复听歌曲。 (二)《王大娘钉缸》 1、聆听歌曲,想一想这首歌的风格是否似曾相识? 2、请1-2名学生谈谈。 3、听《好汉歌》。 4、引导学生分析歌曲。 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上下整体平衡。但每句从唱词和衬词的关系看,一短一

高中音乐经典说课稿《飘逸的南国风》

高中音乐经典说课稿《飘逸的南国风》 一、说教材 《飘逸的南国风》是高一音乐鉴赏必修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最后一节,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以及“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任何文化都是属于民族的,本民族音乐文化是音乐文化中的“母语”。而本节课中的南方地区民歌是母语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婉转、细腻、抒情的旋律,含蓄的歌词都给我们以美的感受,美的传承。在前面几节课分别欣赏了西北民歌、少数民族民歌以及中原民歌,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收尾课,因而除了在感受体验南方民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同时也要在小结“多彩的民歌”这个单元的基础上,探究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二、说学情 学生音乐双基较薄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比较片面,特别是对民歌知识了解甚少。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民族音乐,但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与热情,喜欢唱歌并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三、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几首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 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抒情、细腻的风格特征,运用讨论、体验法、图象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了解民歌的音乐特征同时自主参于各项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能感知歌曲的情绪、表演形式及不同的音乐风格,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力和理解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唱过程中,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对比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聆听、演唱三首民歌,感受、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五、说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设计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郑娇蓉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版)适用于高一年学生学习。 [教材分析] :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王大娘钉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和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o)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o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沂蒙山小调》 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

《飘逸的南国风》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飘逸的南国风》是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中的最后一节。主题为南方民歌,内容包括云南民歌、温州地区民歌、还有湖北的民歌小调。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对几首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2、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3、学会演唱其中一首南方民歌,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通过对比欣赏前面几课中的民歌,初步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本节课的重点是: 1、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2、能够初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现将本节课做如下的反思: 一、音乐元素很丰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准备了多段音乐,让学生在聆听中充分感受音乐特点。在介绍云南民歌时,不仅欣赏了《弥渡山歌》,还拓展欣赏了《小河淌水》;在欣赏浙江民歌《对鸟》时,也加入了《采茶舞曲》的欣赏;以及湖北小调《幸福歌》也同样欣赏了《龙船调》。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里,对民歌特点认识更清晰。

二、注重用唱的方法来感受音乐。 在教学中,仅仅听是不够的,更要开口唱,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体验更为深刻。本节课共有三首歌曲,《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在课堂里,唱了其中的两首《弥渡山歌》和《幸福歌》。《弥渡山歌》主要让学生模仿引子“咿呐”,《幸福歌》则采用了教师和学生领唱合唱的互动形式。通过这样的歌唱,整节课的教学氛围非常高涨。 三、注重挖掘民歌当中的语言特点。 在民歌的特点里,语言特点是非常有特色的一样,比如在《弥渡山歌》中,“崖”字发ai音。《对鸟》中就更具地方特色了,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方言来阅读歌词,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一种体验,也比较容易感受到民歌的地域色彩。 在本节课里,三首风格各异的民歌独立又统一在“南风民歌”的大主题下。因此在教学设计里,大量的运用了对比和感受,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它们的风格和差异,了解歌曲的调式、音色等音乐要素,总结出南方民歌的特点。

人教版高一音乐必修一《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音乐必修一《醇厚的中原韵》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二、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三、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沂蒙山小调》和《王大娘钉缸》,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认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四、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比较、体验等方式,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及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1、听赏法 2、讲解法 3、体验感受法 4、对比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七、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民歌,大家知道它是哪首歌吗? 授新课: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问:说出王世慧的演唱风格及特点。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4)学唱《沂蒙山小调》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一、说大纲 根据《课标》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醇厚的中原韵》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旨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们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并能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得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中原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2、教学目标: 1)、聆听中原民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3、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2)、从聆听音乐作品中分析出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 3)、在鉴赏音乐中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和民歌的流传变异性。 4)、学习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即“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 三、说学法 新课标改革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为此,我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来分析、理解音乐作品,具体有下面几种: 1、自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去查找有关中原民歌的资料,让他们预先对本课题的部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探究式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共同讨论,在探索中获得知识。 3、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准确把握知识重点的能力。 4、视唱法:让学生敢于动口唱,来提高学生主动欣赏、参与课堂的程度,通过这样的互动,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交流,感受音乐的内在情感,这样不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兴趣。 四、说教法 本课将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手段,通过播放影视、欣赏音乐、设置问答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具体有以下几种: 1. 兴趣导入法:意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自然地进入课堂环节,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2. 直观讲解法:满足学生渴望了解作品背景和内容的好奇心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

萧友梅和黄自教案

萧友梅和黄自教案 篇一:高中音乐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1 -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w w w.5 Y k https://www.doczj.com/doc/0212076308.html,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 第九节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 音乐教学设计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教学设计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 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爵士乐 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 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 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设计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设计 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学会用音乐的认知方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用音乐丰富自己的生活,用音乐美化自己的人生。 (二)演唱演奏音乐主题,在音乐中联想,听赏、分析、描述音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