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史记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史记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史记

《史记

篇一:《刘蓉》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解析

刘蓉蓉①少时,读书于养晦堂之西偏一室,?a②而读,仰而思,思有弗③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④,径尺⑤,浸淫日广⑥。每履之,足若踬⑦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⑧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于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⑨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平⑩其故,则反窒{11}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12}。【注释】①蓉:刘蓉(1816-1873)字孟容,号霞仙,湖南湘江人,清代文学家。②?a(fǔ):同“俯”。③弗(fú):不。④洼:凹陷的地方。

⑤径尺:直径一尺。⑥浸淫日广:逐渐地越来越大。浸淫:逐渐,渐进。

⑦踬(zhì):被绊倒。⑧蹶(jué)然:跌倒的样子。⑨不与洼适:不能适应凹地。⑩洼者若平:走凹地像走平地一样。{11}窒(zhì):阻碍。{12}慎始:一开始就慎重。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命童子取土平之(填平) B.坦然则既平矣(填平) C.浸淫日广(一天天)D.顾而笑曰(回头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然”的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A.蹶然以惊B.不以为然 C.坦然则既平矣D.已而复然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意思。①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而复然”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史记

《史记 : 篇一:《刘蓉》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解析 刘蓉蓉①少时,读书于养晦堂之西偏一室,?a②而读,仰而思,思有弗③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④,径尺⑤,浸淫日广⑥。每履之,足若踬⑦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⑧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于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⑨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平⑩其故,则反窒{11}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12}。【注释】①蓉:刘蓉(1816-1873)字孟容,号霞仙,湖南湘江人,清代文学家。②?a(fǔ):同“俯”。③弗(fú):不。④洼:凹陷的地方。 ⑤径尺:直径一尺。⑥浸淫日广:逐渐地越来越大。浸淫:逐渐,渐进。 ⑦踬(zhì):被绊倒。⑧蹶(jué)然:跌倒的样子。⑨不与洼适:不能适应凹地。⑩洼者若平:走凹地像走平地一样。{11}窒(zhì):阻碍。{12}慎始:一开始就慎重。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命童子取土平之(填平) B.坦然则既平矣(填平) C.浸淫日广(一天天)D.顾而笑曰(回头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然”的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A.蹶然以惊B.不以为然 C.坦然则既平矣D.已而复然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意思。①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而复然”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 1、关于神话得产生,一向比较通行得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 2、《诗经》得传统分类就是( )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得类别就是( )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得历史时期就是( ) 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得主要手法就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得全式就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得李斯散文最鲜明得特色就是(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得评价就是( )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得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 A、记述历代帝王得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得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得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得史实与状况 10、《汉书》所属得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11、枚乘得《七发》所标志得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 A、骚体赋得终结 B、抒情小赋得开端 C、骈赋得开端 D、大赋文体得形成 12、形制完整得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得时期就是(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得名句就是( )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得风格就是( )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得描述就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得创作倾向就是( )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得性格表现就是( ) A、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 B、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C、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D、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前人对左思生平得评价就是( ) A、寻山陟岭,必造幽峻 B、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C、貌寝口讷,不好交游 D、少负壮志,有纵横才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一、(每小题3分,24分) 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 A.召有司案图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公子与侯生决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C.侯生果北乡自刭 三年不蜚又不鸣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骓不逝兮可奈何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公子闻之,往请 请数公子行日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 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王 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彼以我能成事,故先我死 B.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 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晁错,颍川人也。”——蔺相如 C.“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张良 D.“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项羽 8.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 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 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历史的母本”的理解。(4分) 21.作者在文中说,司马迁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你怎么看?请结合本文和《史记》谈谈你的看法。(4分) 六、(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史记综合测试题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 《史记》综合测试题(A) 第Ⅰ卷(36分)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涉及选修内容中的《史记》部分,命题以讲读课文为主,适用于鲁人版。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24分) 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 A.召有司案图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公子与侯生决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C.侯生果北乡自刭 三年不蜚又不鸣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骓不逝兮可奈何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公子闻之,往请. 请.数公子行日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 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 ..王 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 .. 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 彼以我能成事 ..,故先我死 B.臣所以去亲戚 ..而侍君者 执法 ..在傍,御史在后 沉湎 ..不治,委政卿大夫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 ..以伐齐 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 ..也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 ..为太常掌故 明日 ..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D.吾不忍 ..为之民也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 ..不过数千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也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赵襄王郊.迎甘罗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 ..人骨肉 B.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 若幸而男.,吾奉之 C.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怀.其璧,从径道亡 武安君南.挫强楚 D.昔下宫之难不能死. 田单乃起,引还,东向坐,师.事之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 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 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二、解释:1、叙事散文2、《左传》3、《国语》4、《战国策》 三、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三、简答 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 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3、《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 四、论述 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默写并赏析《国殇》。 二、解释:1、《楚辞》2、《离骚》 三、填空 汉时,王逸则写出了《》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 4、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一书。 5、汉代、、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史记试题库

一、判断题 1.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 4、《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5、《史记》与《资治通鉴》(司马光)并称“史学双璧”。√ 6、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均取材于《史记》。√ 7、《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8、《史记》的写作方式首开纪传体之先河:以描写人物的生平为主,年代先后为副。√ 9、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10、《赵氏孤儿》是取自《史记》的故事。√ 11、《史记·张仪列传》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指舆论作用极大。√ 12、《吕不韦列传》是吕不韦一个人的传记,但作者通过这篇传载,反映了秦廷内部的争权夺利、皇太后的放荡生活,以及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 13、《淮阴侯列传》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14、《刺客列传》是太史公司马迁著作《史记》上的一篇文章。同时也有同名电影《刺客列传》、童超著小说《刺客列传》,以及连载于《飒漫画》上的同名漫画。√

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16、《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17、《高祖本纪》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 18、“戎马一生终难封侯”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19.《史记》中的“世家”是给诸侯王作的传。(对) 20.《史记》属于“十三经”。(错) 21.《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称“前四史”。(对) 22.《史记》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错) 23.《史记》原名是《太史公记》。(对) 24.《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互见法。(对)25.“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对) 26.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对) 27.“禅让”的意思的是指把帝位传给有贤能的人,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错) 28.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对) 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对)30.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并招募士卒训练骑射,使赵国的实力很快增强了。(对) 31.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对) 32.商鞅推行的新法使楚国逐渐强大起来。(错) 33.当孟尝君被齐王免了职务时,除了毛遂,众门客都离开了他。(错) 34.孔子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家境富裕,遍览群书。(对) 35.大军事家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对)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史记_孔子世家》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①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 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 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 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 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②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 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 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 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 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 为季氏宰,将③堕④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 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孔子命申 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 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注】①夹谷:地名,春秋时齐地。②拨

史记故事练习题(1)

史记故事练习题 一、选择 1、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是:(B) A 李白 B 鲁迅 C 巴金 D 老舍 2、成语“破釜沉舟”讲的是谁的故事:(C) A 刘邦 B 萧何 C 张良 D 勾践 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讲的着名历史人物是:(C) A 韩信 B 萧何 C 张良 D 孙膑 4、“烽火戏诸侯”故事中讲到的昏君是:(B) A 纣王 B 周幽王 C 夫差 D 燕昭王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A) A 秦始皇 B 周武王 C 刘邦 D 商纣王 6、“智过韶关,一夜之间白了头”的着名历史人物是:(B) A 齐桓公 B 伍子胥 C 勾践 D 夫差 二、走进《史记》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内 1、中华民族的祖先是(炎帝)和黄帝,黄帝名(轩辕氏),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说法由此而来。 2、烽火台上的士兵,白天就点起(浓烟),夜间就点燃(烽火)向四处报警。 3、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4、“管鲍之交”指的是着名历史人物(管仲)和(鲍叔牙)。 5、使秦国由弱变强,逐渐走上霸主职位的着名变法是(商鞅变法)。 6、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屈原)。 7、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时即兴创作了一首着名诗歌,题目是(《大风歌》)。 8、“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里的“成败人物”是指(韩信)。 9、走出一条中原通西亚的“丝绸之路”的人物是(张骞)。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善于纳谏。 11、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19)年,孔子周游列国(14)年。 12、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13、(李斯)建议秦始皇修筑(长城)以保护秦朝免受北方各少数民族军队的滋扰。 14、淮阴侯(韩信)年轻时敢于忍受(胯下之辱),承受折磨,后来成了一代名将。 15、(田忌)通过赛马的方式,向齐威王推荐(孙膑)。 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朝)。 17、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18、“路漫漫系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他创造的诗体被后人称为(《楚辞》)。 19、(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宗教说B.游戏说C.模仿说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 A.骚体赋的终结B.抒情小赋的开端C.骈赋的开端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的风格是()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1考试试题及答案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楚辞:又称“楚词”,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诗歌题材。刘向辑集屈原、宋玉、东方朔及汉人的楚辞作品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思想空泛。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直接继承了先秦散文。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 汉赋: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乐府诗:汉武帝时重建乐府,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鉴赏: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1选修史记唐诗宋词试题(含答案)

选修《史记》《唐宋诗词》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语言积累运用(25分) 知识积累(共10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霰.粒xiàn 惨怛.dá喟.然wèi 吟啸.xiào B.稽.首jī韶.光sháo 笃.仁dǔ征辔.pèi C.濯淖.nào 缧绁 ..léixiè碣.石jié溽.暑rù D.靖.康jìng 田畴.shòu 渌.水lù憔.悴qiáo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流砥柱运筹帷幄捣衣砧竹暄归浣女 B.令行禁止豪杰蜂起扁舟子萧萧班马鸣 C.高山仰止意兴阑珊惊层颠脚著谢公履 D.搏闻强志忧愁幽思干云霄皓腕凝霜雪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因.利乘便因.材施教 B.屈平属.草稿未定若属.皆且为所虏 C.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D.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4.下列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褒周公之德也(以:连词表目的用来) B.乃喟然而.叹曰(而:连词表修饰) C.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乃:才) D.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最终) 5. 下列诗句与其所评价的诗人对应错误的一项() A.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 B.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初唐四杰”) C.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奋,著成信史照尘寰。(屈原) D.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 文学常识(共6分,每空1分) 6. 《史记》作为第一部,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余年历史。司马迁首创的一种述史方法,即,就是将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一件历史事件的始末经过,分散在数篇之中,参差互见,彼此相补。 7.词的流派分为派和派,前者代表词人有,后者代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七)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七)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 一、解释:1、《三国志演义》2、历史演义 二、填空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 ,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 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 、 、 “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 。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 著的 ,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 的名义刊印,更名为 。 6. 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三、简答 1、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四、论述 1、以曹操、诸葛亮、关羽为例分析《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塑造。 2、分析《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3、《三国志演义》为什么被称为“全景式战争小说”?

第二章 《水浒传》 一、解释:1、《水浒传》2、英雄传奇 二、填空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 。 2、宋元之际画家 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 回、 回、 回三种。 腰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4、将杨家将故事定型化的英雄传奇小说是 ,叙岳飞抗金故事的英雄传奇小说是

。 三、简答 1、简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水浒传》的“忠义”思想与招安结局? 四、论述 1、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2、以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为例分析《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方法。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 一、解释:1、“吴中四杰”2、《郁离子》 3、台阁体 4、茶陵派 5、八股文 二、填空 1、“吴中四杰”是指 、 、 和 四位诗人,他们在明初诗坛上颇具代表性。

史记故事练习题

史记故事练习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史记故事练习题 一、选择 1、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是:(B) A 李白 B 鲁迅 C 巴金 D 老舍 2、成语“破釜沉舟”讲的是谁的故事:(C) A 刘邦 B 萧何 C 张良 D 勾践 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讲的着名历史人物是:(C) A 韩信 B 萧何 C 张良 D 孙膑 4、“烽火戏诸侯”故事中讲到的昏君是:(B) A 纣王 B 周幽王 C 夫差 D 燕昭王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A) A 秦始皇 B 周武王 C 刘邦 D 商纣王 6、“智过韶关,一夜之间白了头”的着名历史人物是:(B) A 齐桓公 B 伍子胥 C 勾践 D 夫差 二、走进《史记》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内 1、中华民族的祖先是(炎帝)和黄帝,黄帝名(轩辕氏),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说法由此而来。 2、烽火台上的士兵,白天就点起(浓烟),夜间就点燃(烽火)向四处报警。 3、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4、“管鲍之交”指的是着名历史人物(管仲)和(鲍叔牙)。 5、使秦国由弱变强,逐渐走上霸主职位的着名变法是(商鞅变法)。 6、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屈原)。 7、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时即兴创作了一首着名诗歌,题目是(《大风歌》)。 8、“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里的“成败人物”是指(韩信)。 9、走出一条中原通西亚的“丝绸之路”的人物是(张骞)。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善于纳谏。 11、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19)年,孔子周游列国(14)年。 12、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13、(李斯)建议秦始皇修筑(长城)以保护秦朝免受北方各少数民族军队的滋扰。 14、淮阴侯(韩信)年轻时敢于忍受(胯下之辱),承受折磨,后来成了一代名将。 15、(田忌)通过赛马的方式,向齐威王推荐(孙膑)。 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朝)。 17、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18、“路漫漫系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他创造的诗体被后人称为(《楚辞》)。 19、(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 20、刘邦与项羽划定了楚汉边界,它就是(鸿沟)。

中国古代文学史 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标准预测试卷(八)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 1.著名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就是( ) A.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 2.“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谬。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出自( ) A.李商隐 B.杜牧 C.柳永 D.白居易 3.下列诗句中属于孟浩然的作品就是( ) A.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4.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所属诗篇就是( ) A.《襄阳歌》 B.《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C.《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D.《梦游天姥吟留别》 5.著名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的作者就是( ) A.王维 B.杜甫 C.韩愈 D.李商隐 6.下列诗篇中属于刘长卿的作品就是( ) A.《夜上受降城闻笛》 B.《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C.《苔藓山歌》 D.《滁州西涧》。 7.著名诗歌《卖炭翁》的作者就是( ) A.白居易 B.元稹 C.李贺 D.李商隐 8.著名诗歌《乐游原》的作者就是( ) A.李商隐 B.李贺 C.杜牧 D.许浑 9.著名散文《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写墓志传主幼时相貌“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其作者就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皮日休 D.陆龟蒙 10.唐传奇的初兴期张鸶的传奇代表作就是( ) A.《游仙窟》 B.《古镜记》 C.《离魂记》 D.《柳毅传》 11.著名敦煌曲子词“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就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所属篇目就是( ) A.《抛球乐》 B.《菩萨蛮》 C.《望江南》 D.《调笑令》 12.《吕氏春秋?古乐》对古谣的论述就是( ) A.“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B.“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与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与。夔日: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 试卷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1、先秦诸子散文中,创立了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了发展,进而形成《孟子》的论辩文;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中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2、《诗经》第一篇名曰,其中有"窈窕淑女,。"之句;《天问》的作者是 ,他最着名的抒情长诗中有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3、"文章西汉两司马"其一是指写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其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另一位则是汉赋大家,代表作有。 4、建安文坛被誉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这一时期还有一位女作家。正始时期,有阮籍、嵇 康等人组成的作家集团,史称。 5、东晋陶渊明创立了,其《饮酒》中有名句"采菊东篱下,";谢灵运创立了,其《登池上楼》有名句"池塘生春草,。" 二、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楚辞 2、建安风骨 3、初唐四杰 4、韩孟诗派 三、名句赏析(每题5分,共20分) 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四、问答(每题8分,共24分,以下请按顺序在答题纸上答,并写清题号)

1、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2、唐诗繁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析《长恨歌》的主题。 五、论述(共16分,两题任选一题) 1、结合具体作品论析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2、苏轼评柳宗元《渔翁》一诗的末两句"虽不必亦可"。请谈谈你的认识。 附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去相逐。 试卷二 一、填空(每空0.5分,计20分) 1、"女娲抟黄土作人"的神话出自《》。 2、《》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篇。 3、我国远古的神话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关于神的故事;关于神的故事;关于 的故事。 4、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把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思想流派概括为九流十家。九流指儒、道、阴阳、 法、名、墨、、农和;再加上,合称十家。 5、《大雅》中有五篇记载周民族成长壮大的着名史诗,它们是《》、《》、《》、《》和《》。 6、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这四家诗的最早传播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现在我们读到的《诗经》。 7、《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左传》记述战争的着名篇章有《晋楚之战》、《秦晋之战》、《齐晋

《史记》中的高考试题

《史记》中的高考试题 2001年的《史记?田单列传》,2002年的《史记?李将军列传》,2004年福建卷的《史记?张丞相列传》,2005全国卷Ⅱ《史记?滑稽列传》,2006年的文言文选材仍以人物传记为主,范围进一步扩大。17套试卷中有9套从二十四史中取材,其中《史记》就占了3篇:全国卷Ⅱ《史记?季荀栾布列传》,福建卷《史记?伯夷列传》,山东卷《史记?儒林列传》。2008年虽然没有从《史记》中直接出题,但浙江卷给文言断句的材料就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2004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 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余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

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 ,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堙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这一篇文言文节选自《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原文是张苍、周昌、任敖、申屠嘉4个人的合传,选文截取了与申屠嘉有关的部分,并删去了几处不必要的枝节(如申屠嘉死后几代人的情况),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部分。 高中语文课本有很多篇文章选自《史记》,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等,学生对《史记》的语言特点会比较熟悉,加上节选部分只是浅易的文言文,读起来应该没有障碍,答题也会比较得心应手的。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