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来看语法化

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来看语法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来看语法化

作者:吴春兰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围语学院,上海,200444

刊名:

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2008,(24)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8条)

1.Givon.T Historical Syntax and Synchronic Morphology:An Archaeologist's Field Trip 1971(07)

2.Hopper.PJ.E.C.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 1993

3.胡壮麟语法隐喻与经验的重新建构 1996(04)

4.石硫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2006

5.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 1994(04)

6.王寅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03(01)

7.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 1999

8.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 2000(01)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2006

语法化是语言在使用中拓展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的过程,表现为语音、语义、句法以及章法结构等层面的系统变化。以往的语法化研究多从结构的角度出发着重于对语法化过程中语义和句法变化的描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理论的出现使语法化研究转向了对语法化过程中语言演变规律的归纳和解释,以探讨语法化的演变机制和动因。根据语法化研究的趋势和取向,本文在构建动词研究事件认知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从意象图式、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三个层面对汉语视觉动词“看”、“见”以及英语视觉动词“look”、“see”语法化过程的对比分析,探讨汉语和英语视觉动词语法化演变的共性特征及其演变过程中的语义变迁的认知理据以及语义和句法演变的认知机制,以探索语法化分析新的模式和框架。 研究发现汉语视觉动词“看”、“见”和英语视觉动词“look”、“see”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分布有着较高的对应性;汉语视觉动词的语法化程度强于英语视觉动词,但它们却具有相同的语法化演变认知路径和认知机制。

汉语视觉动词语法化程度强于英语视觉动词的现象表现为汉语视觉动词比英语视觉动词的语义和功能分布更为丰富。汉语视觉动词“看”具有表达“视觉行为”、“认识、情态”以及“因果推理”的含义和充当“行为动词”、“话语标记词”以及“连接词”的功能;而英语视觉动词“look”只用于表达“视觉行为”和“认识、情态”的含义以及担任“行为动词”和“话语标记词”的功用。同时,汉语视觉动词“见”的语义演变以表“视觉行为”为起点分别拓展为表“被动行为”和“因果推理”,其功能也由“行为动词”演变为“连接词”和“动词词缀”;而英语视觉动词“see”尽管用于表达“视觉行为”、“认识、情态”以及“因果推理”的含义,但只具有“行为动词”和“连接词”的功能。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语的连动结构要比英语发达,而连动结构中动词之间的语义和功能竞争可以将动词区分为主要和次要动词,并最终促使次要动词虚化。

汉语和英语视觉动词语法化有着相同的演变路径和机制。视觉动词认知图式的演变表现为从物理空间图式到心理空间图式以及言语空间图式的延伸和扩展,其演变机制是在人们认知视觉行为的过程中通过隐喻映射和转喻借代对视觉行为形式和视觉行为结果的凸显。视觉动词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变化是一个渐进性而又层级分明的由具体到抽象的连续演变过程。语义演变的主要机制是对视觉动词表层结构的多次重新分析。汉语和英语视觉动词语法化过程中句法形式的变化对应于所表述概念的复杂性,表现为:单一事件、嵌套事件、连贯事件和复杂事件的表达形式,其演化动因在于句式结构在对自然事件发生时间顺序基础之上的抽象以及言语表达中说话人对客观情景识解视角及语言表述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视觉动词的语法化演变有着强烈的主观性倾向,是一个由客观描述到主观叙述再到元语言表达的逐渐主观化的演化过程。主观化的演化机制表现为语言使用者的情态和知识结构对图式建构和语义演变的参与以及句法表达中对客观情景识解视角的选择。

2.期刊论文刘绍忠.唐建军认知、语用与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中)-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4)

讨论认知、语用与语法化的关系,认为认知是语法化的触发点和途径,语用在语法化过程中具有固化的作用,认知和语用致使语法化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学位论文李永汉语动词语法化研究2004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语言内部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优化的重要机制.它原属于历史语言学的研究题材,七八十年代以后,许多语言学家以语法化来研究共时的语言结构,通过共时向历时的回归,解释语言结构、句法规则和表达形式的生成过程和机制,发展出带有各种研究倾向和个性风格的语法化理论.汉语是一种古老而具有鲜明个性的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词汇语法化的成果,使汉语呈现出一定的形式化特征,以及阶段性的个性特点,为汉语语法化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尤其是动词的语法化,不但衍生了一批特征突出的形式标记,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句法结构的性质,弱化了汉语句法、语义组合的意合机制,因此,对动词语法化问题的研究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该文试图运用现代语法化理论,研究汉语动词词义的虚化问题,以及由于动词词义的虚化所引起的汉语句法结构、表达形式的历史变化及内在根据;主要考察动词语法化在句法、语义、认知和语用各个层面的表现.关注的重点是:(1)动词语法化与句法结构的双向互动关系;(2)动词语法化过程中词义的虚化和语法意义的生成;(3)动词语法化过程中的认知及语用因素;(4)动词语法化的实现机制;(5)动词语法化的意图和实际价值.

4.期刊论文王灿龙"起去"的语法化未完成及其认知动因-世界汉语教学2004(3)

在汉语的历史上,"起去"曾经是与"起来"相对的一个语言单位,但在随后的语言发展中,它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起来"通过语法化逐渐演变成体标记,而"起去"虽然也走上了语法化的道路,但这一过程却没有完成.本文就这种现象作了较深入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文章在对"起去"语法化未完成的语言事实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描写之后,重点从认知方面探讨了它的语法化未完成的原因.通过对"来"和"去"的理想认知模型的对比,发现"起来"的"目标"是突显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表现出最大关联性;而"起去"的"目标"是非突显的,难以感知的,不具有关联性.正是这种关联性的有无使人们最终在认知原则的作用下作出了舍弃"起去"、保留"起来"的选择.

5.学位论文宋六旬动词“来”的句法语义属性及其语法化的认知解释200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北大汉语语料库(CCL)中古代汉语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语料库等子目录与相关著作中列举的有代表性的例句的考察

,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功能语法等理论,并参考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研究等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从共时分析、历时演变等几个角度对现代汉语动词“来”进行研究,探讨动词“来”在现代汉语中的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及其历史演变,力图归纳其语法化模式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除去引言与结语,本文共分为四章:

零引言:概括介绍动词“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说明全文的理论基础、研究取向及语料来源。

第一章实义动词“来1”的句法语义属性:描写现代汉语中表示实在意义,做谓语的位移动词“来1”在共时平面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表示[+位移趋近]意义的实义动词“来1”既可以做动作动词,也可以做性状动词;既可以表示[+空间趋近]意义,又可以表示[+时间趋近]意义和[+心理趋近]意义。

第二章趋向动词“来2”的句法语义属性:描写现代汉语中做补语的趋向动词“来2”在共时平面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用在实义动词后做补语的趋向动词“来2”既可以用在自移动词后做趋向补语,表示位移趋近;又可以做结果补语,表示结果义;还可以用在性状动词后做状态补语,表示状态义。“来2”做结果补语时,既可以用在他移动词后,表示经过位移趋近,人或新事物出现或产生的结果,又可以用在非位移动词后,表示有没有能力实现或完成某一动作行为;既可以表示具体结果,又可以表示抽象结果;既可以用于一般式,又可以用于可能式。此外,“V来2”结构还可以表示感知、估测义。

第三章助动词“来3”及代谓词“来4”的句法语义属性:描写现代汉语中V/VP前助动词“来3”和代谓词“来4”在共时平面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用在V/VP前的“来”既可以是实义动词“来1”中的动作动词,又可以是助动词“来3”。动作动词“来1”意义实在,动性强;助动词“来3”意义空灵,目的性强,且带有一定的主动性。代谓词“来4”具有[+泛代性],分为两种情形,一种带有主动性,有加强主动语气的作用;一种不带主动性。

第四章动词“来”的语法化及认知解释:通过汉语历史语法考察,讨论动词“来”的语法化背景、历程与程度,概括动词“来”的语法化模式;并运用语法化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动词“来”演变模式的动因和机制。现代汉语动词“来”的各种用法中,实义动词内部,性状动词由动作动词通过转喻和隐喻语法化而来。趋向动词由实义动词语法化而来,转变的机制同样是转喻和隐喻。VP前助动词则是由实义动词通过主观化语法化而来。代谓词一部分是由VP前助动词通过蕴涵和隐含语法化而来,另一部分则是通过人们语用中的突显和趋简形成。代谓词的语法化程度和抽象程度高于VP前助动词;而VP前助动词和趋向动词的语法化程度和抽象程度高于实义动词。性状动词的语法化程度和抽象程度则高于动作动词。

五结语:主要结论及余论。

6.学位论文段茂升古汉语“如、若、然、焉、尔”语法化过程考察2005

本文用语法化相关理论对古汉语中“如、若、然、焉、尔”的语法化过程作了较全面的考察。首先,从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全面考察了“如

”是怎样从“从随”义动词一步步向连词、词尾语法化的,揭示了语义上不同义素的延伸转移是其语法化的依据和线索;在介绍了“若”早期用字意义“顺、安”通过认知域的隐喻途径语法化为“象似”义动词后,通过“若、若兹、兹”的分析认为“若”指示代词义由“若兹”中“兹”脱落后吸收语境义而来,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对称代词、词尾、连词;从两个角度分析“然”的语法化;分析了指示代词“焉”因常居句末致所指虚幻而指代淡化、最终被重新分析为语气词以及词尾“焉”经历“如/若……焉”阶段并受语气词“焉”影响制约发展的语法化历程;最后,从认知心理空间、可及性信息方面分析认为指代词“尔”是由人称代词“尔”转化而来,并介绍了因人称代词“尔”的强势发展而使语气词“尔”、词尾“尔”弱势语法化的过程。

7.期刊论文刘宁.李小华从英语动词have看语法化单向性的认知理据分析-考试周刊2007(36)

单向性假说是语法化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之一,是语法化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演变现象存在的基础.然而,就目前而言,尽管大多数学者都坚持单向性的有效性,但基于认知角度的研究却明显不足.因此,本文旨在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原理对语法化单向性的理据展开诠释与分析,从而在本质上对这一语言演变现象进行初探.

8.期刊论文刘晓梅.Liu Xiaomei从认知角度看方位成分"里"的语法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4)

"里"本来是一个普通名词,后来演变成表示在某一空间范围内部的空间方位名词,最后语法化成代词后缀、副词后缀、语气助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凭借."里"从实词到虚词或构词词素的语法化过程都是在空间隐喻机制下完成的.其语法化原因有:"里"自身的语义、句法位置、语义的泛化、使用频率高、语言接触、语音弱化等.

9.期刊论文刘红妮.LIU Hong-ni"一概"的词汇化、语法化以及认知阐释-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

"一概"最初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容器和内容没有突显与否之分;当其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突显的是内容间的"一样,相同","一概"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都在唐代发生,词汇化只是为语法化提供了一个过渡,所以词汇化的用法没有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当其进一步发生语法化为总括副词时,突显的是容器的"全部,没有例外".在"一概"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句法、语义和认知三者都在起作用.

10.期刊论文高丽萍.GAO Liping时空认知与语法化的关系-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4)

时是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形式,但在许多情况下一般过去时并不是表示过去时间,而是表示非真实性或执行委婉礼貌的功能,这是因为体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本源,是用空问概念表征时间概念的认知基础,过去时的本质特征是距离性,用过去时表示非真实性和委婉礼貌是通过英语语言的语法化来实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91916009.html,/Periodical_wjzl200824020.aspx

授权使用:北京师范大学(bjsfdx),授权号:e0412d4b-0c8a-4e89-a32b-9ec101355ccf

下载时间:2011年4月10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