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之运动系统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之运动系统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之运动系统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之运动系统

《幼儿卫生学》教案

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第一节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一、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把握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化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二)教学重难点:把握各系统的特点,合理进行卫生保育措施

(三)教学过程:

导入:你知道人体有多少块骨吗你知道心脏一分钟跳动多少次吗

讲解各系统内容要点:

1.运动系统

概述: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个部分组成。人体有206块骨。脊柱有四道生理性弯曲。

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骨骼不断加长、加粗;骨头鲜嫩,硬度小已发生弯曲;不良体姿容易导致脊柱变形;肌肉容易疲劳,且小肌肉发育晚;肘关节较松,韧带结实。(举例:牵拉肘)

卫生保育:让孩子多在户外运动,养成良好坐姿,小心预防关节损伤。

2.呼吸系统

概述:机体吸入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及肺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呼吸频率快;声带不够坚韧;鼻咽部的细菌容易侵入中耳。

卫生保健:到含氧量高的地方组织户外活动;教会幼儿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不宜叫幼儿唱大人的歌,夏天大汗淋漓之后不宜马上进食冷食,保护嗓子。(举例:有的幼儿园很流行唱凤凰传奇的歌曲)

3.血液循环系统

概述:血液循化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有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心肌容易疲劳;有可触及的浅表淋巴结。(实践:摸一摸你的淋巴结)

卫生保健:合理组织体育锻炼,要适量;预防动脉硬化应始于儿童;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习惯;发烧时应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课堂小结:人体有八大系统,今天重点学习了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知道了婴幼儿的各系统特点,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系统发育还不完整,要预防牵拉肘,常带幼儿到空气新鲜的户外环境活动等,通过对应的卫生保健措施来保护他们。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之运动系统

《幼儿卫生学》教案 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第一节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一、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把握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化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二)教学重难点:把握各系统的特点,合理进行卫生保育措施 (三)教学过程: 导入:你知道人体有多少块骨吗你知道心脏一分钟跳动多少次吗 讲解各系统内容要点: 1.运动系统 概述: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个部分组成。人体有206块骨。脊柱有四道生理性弯曲。 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骨骼不断加长、加粗;骨头鲜嫩,硬度小已发生弯曲;不良体姿容易导致脊柱变形;肌肉容易疲劳,且小肌肉发育晚;肘关节较松,韧带结实。(举例:牵拉肘) 卫生保育:让孩子多在户外运动,养成良好坐姿,小心预防关节损伤。 2.呼吸系统 概述:机体吸入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及肺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呼吸频率快;声带不够坚韧;鼻咽部的细菌容易侵入中耳。

卫生保健:到含氧量高的地方组织户外活动;教会幼儿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不宜叫幼儿唱大人的歌,夏天大汗淋漓之后不宜马上进食冷食,保护嗓子。(举例:有的幼儿园很流行唱凤凰传奇的歌曲) 3.血液循环系统 概述:血液循化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有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心肌容易疲劳;有可触及的浅表淋巴结。(实践:摸一摸你的淋巴结) 卫生保健:合理组织体育锻炼,要适量;预防动脉硬化应始于儿童;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习惯;发烧时应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课堂小结:人体有八大系统,今天重点学习了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知道了婴幼儿的各系统特点,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系统发育还不完整,要预防牵拉肘,常带幼儿到空气新鲜的户外环境活动等,通过对应的卫生保健措施来保护他们。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 学习要点 1. 儿童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 鹅口疮及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点。 3. 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4. 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5. 脱水程度和性质的判定以及儿童腹泻病治疗中液体疗法的运用。 第一节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口腔 口腔为消化道的起端,具有吸吮、吞咽、咀嚼、消化、味觉、感觉和语言等功能。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受损伤和感染。 3 个月以下婴儿唾液中淀 粉酶含量低,故不宜喂淀粉类食物。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但因婴儿口底浅,不 能及时吞咽全部唾液,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二、食管 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发育不完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故10个月以下婴儿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三、胃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松弛、张力低)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特别是吸奶时常吞入过多空气,故易发生生理性溢乳和呕吐。胃黏膜有丰富的血管,但腺体和杯状细胞较少,胃酸和各种酶的分泌少且酶活力较低,消化功能差。儿童胃容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新生儿期约为30?60ml ,1?3个月时为90 ?150ml ,1岁时为250 ?300ml , 5 岁时为700?850ml。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水的排空时间为 1.5?2小时,母乳 2?3 小时,牛乳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更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 儿童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为身长的5?7倍(成人仅为4倍)。肠黏膜富含血管和淋巴组织,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但由于肠壁薄、通透性高且屏障功能差,肠内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易经肠黏膜吸收入血,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幼儿肠黏膜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固定性差,易发生肠套叠和肠扭转。婴儿大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时常引起胃- 结肠反射,故大便次数常多于成人。

消化系统生理.

第八章消化系统生理 1.消化系统生理概述 2.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吸收 4.消化系统功能的调节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吸收的概念 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二、消化的方式 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食物磨碎、变小,并将其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使三大营养物质进行化学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 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互相配合。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2.自律性 3.紧张性 4.富有伸展性 5.对某些理化刺激较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膜电位:不稳定,波动较大。 2.动作电位:时程长,幅值低,其产生主要依赖Ca2+内流。 3.慢波电位:消化管平滑肌细胞在静息膜电位基础上可自发产生节律性去极化,由于这种周期性波动的发生频率较慢而被称为慢波电位,又称基本电节律。 胃平滑肌慢波——3次/分 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五、胃肠激素 概念:胃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生理作用: 1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管运动; 2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3 营养作用。 脑肠肽: 第二节机械性消化 一、咀嚼和吞咽 蠕动:食管肌肉的顺序舒张和收缩形成的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 二、胃的运动 (一)胃的运动形式及其作用 1.紧张性收缩

2.容受性舒张 食物→咽、食道感受器→胃底和胃体部肌肉舒张→胃容积增大 意义:使胃容量适应于大量食物的涌入。 3.蠕动 (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概念: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排空速度:流体食物>固体食物 小颗粒食物>大颗粒食物 糖>蛋白质>脂肪 混合食物需4-6小时 机制: 胃运动→胃内压↑→胃内压>十二指肠压→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胃的排空取决于胃和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 1 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胃内容物→胃扩张→胃运动↑ 胃内容物→胃泌素释放→胃运动↑ 2 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1)肠—胃反射 食糜→肠壁上感受器→胃运动↓ (2)肠抑胃素 食糜→小肠粘膜→促胰液素、抑胃肽→胃运动↓ 胃内因素→胃运动↑→排空→十二指肠因素→胃运动↓→排空

(完整版)幼儿卫生学第一章练习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幼儿卫生学研究的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研究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B 研究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C 研究婴幼儿的营养 D 研究婴幼儿的卫生保健 2、关于幼儿卫生学的主要任务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 研究婴幼儿的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B 探寻影响婴幼儿健康的因素 C 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D 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 3、关于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身心发展平稳 B 身心不成熟 C 对外界适应能力强 D 对疾病抵抗力强 4、关于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卫生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是婴幼儿身体发展特点的需要 B 是家庭、社会对婴幼儿的期望的需要 C 是婴幼儿教师职责的需要D以上说法都对 5、对于如何学好幼儿卫生学的说法,错误的是(D) A 掌握幼儿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B 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指导实践 C 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简答题: 1、幼儿卫生学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卫生学 第一节: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第一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2、下列不属于运动系统组成部分的是(D ) A 骨 B 骨骼肌 C 骨连接 D 骨髓 3、关于婴幼儿骨骼特点及保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婴幼儿的骨骼生长较慢 B 婴幼儿的骨骼较软 C 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 D 婴幼儿皮肤娇嫩,不易多做户外运动 4、为促进婴幼儿骨骼健康成长,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A 多吃含钙、磷丰富的食品 B 适当补充维生素C C 少做户外运动 D 少接受阳光照晒 5、关于婴幼儿肌肉特点及保育的正确叙述是( D )

2.2、2-1 0-3岁婴幼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第 2 周 学科育婴师2-1 0-3岁婴幼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审批意见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讲授 授课时间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婴儿的生长发育的规律、发展的规律,掌握发展的任务。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 复习提问回顾上一章节的知识点 教具多媒体 课外作业题号具体见教案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附记【课堂组织】点名,集中学生注意力,点评作业 【回顾知识】回顾上一章节的部分知识点 【预习新课】带着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讲授新课】一、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一)发育的定义 发育是指人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回顾旧知识 学生回答 了解课外信息,引起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讨论 讲授新知识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附记(二)婴幼儿发育变化的特征 1、大小的变化 2、比例的变化 3、旧特征的消失 4、新特征的获得 (三)发展的任务 (四)婴幼儿发展的主要生理特点 1、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2、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 3、婴幼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五)年龄阶段的划分 一、婴幼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1、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1)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2)婴幼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3)肺回缩力的特点 2、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 (1)婴幼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 (2)婴幼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 3、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附记4、泌尿系统——人体废物处理场 (1)婴幼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 (2)婴幼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 5、内分泌系统——人体化学信使 6、运动系统——人体动力装置 7、神经系统——人体指挥中心 8、感觉系统——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途径 【课后小结】整理本节课的内容 【课后作业】见课本的巩固与练习

宠物犬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汇总

宠物犬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宠物犬为食肉目、犬科,其解剖生理特点与之相适应。 一、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颧骨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肝脏、胰腺。 图1:宠物犬消化系统组成 二、解剖生理特点 犬的牙齿,上下颌各有一对尖锐的犬齿,体现了肉食动物善于撕咬猎物的特点,犬的臼齿也比较尖锐、强健,能切断食物,啃咬骨头时,上下齿之间的压力可达165千克,但不善咀嚼。因此,犬吃东西时真是“狼吞虎咽”,很少咀嚼。 犬的食管壁上有丰富的横纹肌,呕吐中枢发达。当吃进毒物后能引起强烈的呕吐反射,把吞入胃内的毒物排出,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防御本领。犬的唾液腺发达,能分泌大量唾液,湿润口腔和饲料,便于咀嚼和吞咽。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在炎热的季节,依靠唾液中水分的蒸发散热,借以调节体温。因此,在夏天我们常可以看到犬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就是为了代替发汗散热。犬胃呈不正梨形,胃液中盐酸的含量为 0.4~0.6%,在家畜中居首位。盐酸能使

蛋白质膨胀变性,便于分解消化。因此,犬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很强,这是其肉食习性的基础。 图2:宠物犬牙齿组成 犬在食后5~7小时就可将胃中的食物全部排空,要比其他草食或杂食动物快许多。犬的肠管较短,一般只有体长的3~4倍,而同样是单胃的马和兔的肠管为体长的12倍。犬的肠壁厚,吸收能力强,这些都是典型的肉食特征。 犬的肝脏比较大,相当于体重的3%左右,分泌的胆汁有利于脂肪的吸收。 犬的排粪中枢不发达,不能像其他家畜那样在行进状态下排粪。 犬对蛋白质和脂肪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但因咀嚼不充分和肠管短,不具发酵能力,故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差。因此,给犬喂蔬菜时应切碎、煮熟,不宜整块、整棵地喂。

小儿肺发育解剖生理特点-201205

小儿呼吸系统的发育、解剖和生理特点 第一节呼吸系统的发育 一、呼吸系统进化的特点 在呼吸系统发育中,包含了分化和形态发生、适应大气环境下呼吸、肺生长和呼吸功能的成熟三个主要阶段。前两阶段是在出生前和出生后不久完成的。第三阶段取决于出生后机体发育和全身代谢和脏器功能需要。在这些阶段出现各种原因导致发育的障碍,可以解释多种疾病的发生原因和转归。先天性发育障碍相关的病因,可以导致严重且不可逆转的病变,而后天性损害,则可能得到代偿,并随肺和呼吸系统发育而逐渐恢复。 (一) 出生前的肺组织形态发生 出生前的肺结构发育特点见表1-1。肺支气管发育早在胚胎第4周已经开始,至第7周时已经形成支气管芽和由血管丛演变的原始肺循环血管。支气管分支受特定间充质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控制,并受到视黄酸调节。在第6-7周时如果气管发育出现障碍,会发生气管狭窄、食管-气管瘘等先天性病变。胸膜、平滑肌、软骨和其它间质结缔组织作为肺和气道的支持物,均从间充质分化发育而来,在16周时可以识别出。假腺样期也是横膈膜的发育期,如果横膈膜结构没有完全融合,形成横膈疝,造成腹腔脏器进入胸腔,并导致同一侧(多为左侧)肺组织发育障碍和发育低下。 表1-1 出生前肺结构发育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胚胎期假腺样期导管期囊泡期肺泡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胎龄(周) 4-7 7-16 16-26 26-36 36-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道分支+ ++ +++ +++ +++ 粘液腺+ + ++ ++ 软骨+ + ++ ++ 肺泡+ ++ +++ 上皮细胞低柱状立方状扁平糖原+ +++ + 板层小体+ ++ +++ 表面活性物质磷脂+ ++ +++ 磷脂酰甘油+ ++ SP-A + +++ SP-B + ++ +++ SP-C + ++ +++ 肺泡毛细血管+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肺泡的发育水平是胎儿出生后能否适应生存的关键。在假腺样期如果肺泡分化发育障碍,会导致导管期肺发育低下(pulmonary hypoplasia),其特点为近足月或足月儿肺重量占体重1%以下,肺泡数量显著减少,上皮细胞呈立方状,肺泡隔增宽。一般此种组织学特点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新生儿肺,尤其在胎龄小于28周,出生体重低于100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是肺成熟最重要的生物标志。在导管期和囊泡期相当与胎儿24-26周时由于支气管分支已经达到20级以上,伴随肺泡结构出现,同时有丰富毛细血管在肺泡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口腔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吞咽功能,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垫,有助于吸吮活动,早产儿则较差。吸吮动作是复杂的先天性反射,严重疾病可影响这一反射,使吸吮变得弱而无力。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粘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粘膜干燥,易受损伤和细菌感染;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6个月时明显增多。但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全部唾液,因此常发生生理性流诞。 (二)食管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粘膜仟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下食管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绝大多数在8~10个月时症状消失。婴儿吸奶时常吞咽过多空气,易发生溢奶。 (三)胃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ml,后随年龄而增大,1~3个月时90~150ml,l岁时250~300ml,5岁时为700ml~850ml,成人约为2000ml。故年龄愈小每日喂食的次数愈多。但哺乳且不久幽门即开放,胃内容物陆续进入十二指肠,故实际胃容量不完全受上述容量限制。婴儿胃呈水平位,当开始行走时其位置变为垂直;胃平滑肌发育尚未完善,在充满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张;由于贲门和胃底部肌张力低,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故易引起幽门痉挛出现呕吐。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稠厚含凝乳块的乳汁排空慢;水的排空

时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更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5~7倍,或为坐高的10倍。小肠的主要功能包括运动(蠕动、摆动、分节运动)、消化、吸收及免疫保护。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贮存食物残渣、进一步吸收水分以及形成粪便。小肠粘膜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结肠无明显结肠带与脂肪垂,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肠壁薄故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肠内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可经肠粘膜进入体内,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小儿大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时常引起胃-结肠反射,产生便意,所以大便次数多于成人。 (五)肝年龄愈小,肝脏相对愈大。婴儿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变,但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缺氧、感染、药物中毒等均可使肝细胞发生肿胀、脂肪浸润、变性坏死、纤维增生而肿大,影响其正常功能。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故对肪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 (六)胰腺出生后3~4个月时胰腺发育较快,胰液分泌量也随之增多,出生后一年,胰腺外分泌部生长迅速,为出生时的3倍。胰液分泌量随年龄生长而增加,至成人每日分泌1~2升。酶类出现的顺序为:胰蛋白酶最先,而后是糜蛋白酶、羧基肽酶、脂肪酶,最后是淀粉酶。新生儿所含脂肪酶活性不高,直到2岁~3岁时才接近成

马匹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马匹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马匹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采食、咀嚼、吞咽、分泌、消化、吸收和排泄,其各部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马匹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消化系统疾病是马匹最高发疾病,发病率占到马匹内科疾病的一半以上。这与马匹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有关E消化系统解剖生理有以下特点: (一)马匹消化系统解剖特点 其一,马匹牙齿坚硬发达,咀嚼肌发达,有灵活的上下唇。坚硬发达的牙齿,强壮的咀嚼肌使马匹能采食、咀嚼粗硬的饲料,灵活的嘴唇使马匹采食容易。因此,马匹采金运围比较宽,从柔软的青草到坚硬的树枝、树皮、秸秆都能接受。摄人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摄入过多粗硬的食物易导致马匹出现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其二,马匹口裂较小。马匹口裂较小导致其每一-次进食动作摄入的食量有限。因此饲喂马匹时应少量多次饲喂。 其三,马为单胃,胃容积小约为其消化道总容积的8 5%,相当于生置的人分之一至七分之一。马匹单胃,胃容积小的解创特点导致其单次进食量有限,因此,马匹要少量多次地饲喂,每次喂食量不能太多,防止胃急性胀大,发生急性胃扩张等胃部疾病。 其四,马的肠道发达,相对容积大,是马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马匹肠道总长度达到33米左右,总容积达到200升左右,可以容纳大量的食物,是马匹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其五,马匹盲肠发达,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与人类小肠是主要的营养吸收器官不同的是,马匹小肠不是很发达。而盲肠是马的重要消化器官,素有“发酵罐”之称。育肠租结图1-2-30马胃(塑化标本)肠容积大约占肠道总容积的62%左右,寄生着大量可以分解纤维的微生物菌群,马匹食物中80%左右的纤维在结肠、直肠中完成消化吸收。 其六,马匹各段肠管内径粗细不均。马匹各段肠管内径粗细不均,尤以相邻肠管的结合部更为明显,如盲结口、回盲口、结肠起始部更细。这导致食物残渣在通过这些相邻肠管间结合部时非常容易滞留,引起肠道阻塞。所以马匹饲养管理或使役不当,非常易引起肠道阻塞或大便秘结等肠道疾病。

第一章 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第一章第一节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一、填空题。(68分) 1、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不同类型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 集合在一起,就是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 2、运动系统由、和三部分组成。 3、长骨骼需要以钙、磷为原料,同时还需要,使钙、磷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另外, 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4、,在人体走、跑、跳等运动时,就具有弹性,可以缓冲从脚下传来的震动,以保护内脏。婴幼儿肘关节较松,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 5、呼吸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它是的场所,而呼吸道则是的通道。 6、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它对空气起着、和的作用。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 7、循环系统包括和。血液循环系统由和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运送血液的管道。淋巴系统是由、、等组成。 8、消化系统由和组成。6左右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又称。 9、泌尿系统包括、、、 。 10、幼儿的尿道较短,粘膜柔嫩,容易受伤,尤其是女孩子,尿道与外界相通,开口处接近肛门,易引起,这是指细菌经尿道进入体内,继而引起膀胱、输尿道、肾脏的感染。 11、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的,内分泌腺释放的物叫。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胸腺、胰岛和性腺等。 12、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包括、、、半规管、潜艇、耳蜗等。 13、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和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和组成。 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脊神经主要支配和的运动和感受刺激;植物性神经有两种:和。机体的每个脏器都受到这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二者的作用,但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是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是后天获得的,它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15、生殖系统可分为和两部分。女性内生殖器官由、、及。其中是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激素的器官。 16、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的抗原性异物(如病毒、),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有、、。

婴幼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育

第一节、运动系统 一、组成:骨、关节、肌肉 二、功能:运动、保护、支持、造血 三、骨的概述 成人共206块骨,按部位分:颅骨、躯干、四肢骨 按形态分:长、短、扁、不规则骨 (一)骨的发生、发育 1. 两层意思:(1)加长(2)增粗钙化变得坚硬具弹性 2. 骨的发生: (1)胚胎早期 ·骨骼=结缔组织+软骨——即软骨雏形, ·胚胎8周:骨中部有钙盐沉积——即钙化点(骨化点) ·骨化点向两端扩展,形成骨质 ·骨质中部形成骨髓腔,内有骨髓填充 (2)出生后:骨骺出现骨化点 25岁左右全身骺软骨被骨组织代替,骨干与骨骺之间愈合成一条线,骨不再增长。 3. 幼儿骨的特点 ·骨膜较厚,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对骨有良好的营养作用,促进了骨的增长。骨的营养还来源于骨髓腔中的骨髓。 从胎儿期→5—7岁之前,骨髓腔充满红骨髓,具有造血机能,之后被脂肪组织代替变成黄骨髓。但短骨、扁骨的骨松质将终身保持红骨髓结构及造血机能。 造血机能的器官:还有肝、脾、网状皮质系统。 ·骨的化学成分与成人不同 有机物无机盐 成人 1/3 2/3 幼儿 1/2 1/2 幼儿的骨弹性大,硬度小,可塑性强,易变形 ·各部分的骨的发育 (1)腕骨: 新生儿腕部是软骨,没有骨化中心 3个月:有2个骨化中心 2—3岁:有4个 4—6岁:有7个 5—8岁:有9个 9—13岁:有10个 除了八块“小石子”状的骨以外,还有尺骨、桡骨的骨化点 17岁时,女孩的掌骨的骨干与骨骺愈合成一块整体,在拇指的内侧有一块小骨头,称为“种子骨”,它是青春期来临的标志之一。

(2)骨盆: 由髋、骶、尾骨组成,19—24岁髋骨融合为一块,为一块骨,由髂、耻、坐骨组成。 (3)脊柱: 从侧面看:4个弯曲:颈、胸、腰、骶曲 脊柱变曲保持了人体的重心后移,便于行走,缓冲震荡,平衡身体。 弯曲的形成:三个月抬头→颈曲 6个月学坐→胸曲 1岁学走路→腰曲,尾曲自然形成(4)胸廓: 由胸椎、胸骨、肋骨及韧带组成 胸廓的形状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有关。 新生儿——桶状胸 3—4岁——圆椎形 钙的缺乏导致“鸡胸”“漏斗胸” (5)足 足的发育取决了肌肉和韧带的发育 足内弓有弹簧作用,使行走有弹性 扁平足:(1)太早走路,走路时间太长(2)比较胖(3)先天性:少见。 (二)影响骨的发育的因素: (1)遗传对身高影响占75% (2)锻炼 (3)营养:Pr Ca VitA、C、D (4)激素:生长激素 (5)睡眠 (6)晒太阳 (7)姿势 四、骨连接 1. 直接连接:颅骨、脊柱。特点:牢继,活动性小,保护作用。间接连接:关节其特点:稳定和灵活性,主要是运动作用、杠杆作用。 2. 关节: (1)组成 (2)关节运动: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 (3)关节的发育:相对而言:灵活性好牢继性差,周韧带发育不完善,易脱位,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的先天性脱位。

小儿肺发育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的发育、解剖和生理特点 第一节呼吸系统的发育 一、呼吸系统进化的特点 在呼吸系统发育中,包含了分化和形态发生、适应大气环境下呼吸、肺生长和呼吸功能的成熟三个主要阶段。前两阶段是在出生前和出生后不久完成的。第三阶段取决于出生后机体发育和全身代谢和脏器功能需要。在这些阶段出现各种原因导致发育的障碍,可以解释多种疾病的发生原因和转归。先天性发育障碍相关的病因,可以导致严重且不可逆转的病变,而后天性损害,则可能得到代偿,并随肺和呼吸系统发育而逐渐恢复。 (一) 出生前的肺组织形态发生 出生前的肺结构发育特点见表1-1。肺支气管发育早在胚胎第4周已经开始,至第7周时已经形成支气管芽和由血管丛演变的原始肺循环血管。支气管分支受特定间充质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控制,并受到视黄酸调节。在第6-7周时如果气管发育出现障碍,会发生气管狭窄、食管-气管瘘等先天性病变。胸膜、平滑肌、软骨和其它间质结缔组织作为肺和气道的支持物,均从间充质分化发育而来,在16周时可以识别出。假腺样期也是横膈膜的发育期,如果横膈膜结构没有完全融合,形成横膈疝,造成腹腔脏器进入胸腔,并导致同一侧(多为左侧)肺组织发育障碍和发育低下。 表1-1 出生前肺结构发育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胚胎期假腺样期导管期囊泡期肺泡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胎龄(周) 4-7 7-16 16-26 26-36 36-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道分支+ ++ +++ +++ +++ 粘液腺+ + ++ ++ 软骨+ + ++ ++ 肺泡+ ++ +++ 上皮细胞低柱状立方状扁平 糖原+ +++ + 板层小体+ ++ +++ 表面活性物质磷脂+ ++ +++ 磷脂酰甘油+ ++ SP-A + +++ SP-B + ++ +++ SP-C + ++ +++ 肺泡毛细血管+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肺泡的发育水平是胎儿出生后能否适应生存的关键。在假腺样期如果肺泡分化发育障碍,会导致导管期肺发育低下(pulmonary hypoplasia),其特点为近足月或足月儿肺重量占体重1%以下,肺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口腔:足月新生儿在出生时已有舌乳头,唇肌、咀嚼肌、两颊脂肪垫发育良好,故生后即具有较好的吸吮能力和吞咽功能;早产儿则较差。新生儿出生时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及唾液中淀粉酶分泌不足,导致口腔粘膜干燥而易受损及不宜喂淀粉类食物。此外,婴儿可出现生理性流涎。 2.食管、胃:新生儿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不能有效的抗反流,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九个月时消失。婴儿胃呈水平位,奔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婴儿吸奶时常同时吸入空气,故易导致溢乳和呕吐。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胃容量出生时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 250~300Inl。 3.肠:婴儿肠道相对较长,分泌面及吸收面较大,有利于消化吸收。但固定差,易发生肠套叠。早产儿肠乳糖酶活性低、肠壁屏障功能差和肠蠕动协调能力差,因此,易发生乳糖吸收不良、细菌经肠粘膜吸收引起全身性感染和粪便滞留或功能性肠梗阻。 4.胰腺:出生时胰液分泌量少,3~4个月时增多。但胰淀粉酶活性较低,1岁后才接近成人,故不易过早地(生后3个月以前)喂淀粉类食物。新生儿及幼婴胰脂肪酸和胰蛋白酶的活性都较低,故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不够完善。

5.肝: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新生儿肝在右肋缘和剑突下易触及;但肝细胞和肝功能不成熟。解毒能力差。在传染病、心功能衰竭、中毒等情况下易发生肝肿大变性。婴儿期胆汁分泌较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6.肠道细菌: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出生后细菌很快从口、鼻、肛门侵入肠道,大多集中在大肠及直肠内。而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母乳喂养者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者以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为主。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桔抗作用。消化道功能紊乱时,肠道细菌大量繁殖可进入小肠甚至胃而致病。 7.健康小儿粪便:新生儿最初排出的大便为深墨绿色、粘稠、无臭味,称胎粪。胎粪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消化液及吞下的羊水组成,多数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便,总量为100~ 200g, 2~3天渐过渡为黄糊状粪便。如24小时内无胎粪排出,应注意检查有无肛门闭锁等消化道畸形。母乳喂养儿粪便为金黄色,糊状,不臭,呈酸性反应,每日2~4次。牛、羊乳喂养儿粪便为淡黄色,较干厚,有臭味,呈中性或碱性反应,每日1~2次。添加谷类、蛋、肉、蔬菜等辅食后大便,接近成人,每日1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