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分动力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微分动力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微分动力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微分动力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微分动力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48 学分数:3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微分动力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大范围分析这一综合性数学分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确定的随时间演变的系统的大范围动力学性态为其研究内容,又在物理、力学、化学、生物和经济等许多学科分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课程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1.理论讲授

2.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学时分配

3. 教材及参考书

GeraldTeschl著.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三、大纲说明

1.本课程各章重点、难点

第一章重点:解的存在性唯一性以及解的延拓问题

第二章重点:线性系统的概念及解的存在唯一性第三章重点:平面自治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四章重点:平面自治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五章重点:动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常微分方程、数学分析、线性代数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1)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修读方式:必修开课学期:2 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64 理论学时:58 实践学时:6 一、课程的性质、内容与目标 性质:土木工程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制图标准概述。 2.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3.几何作图。 教学要求: 1.熟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有关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规定及其画法;掌握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2.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3.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4.了解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其它常用平面曲线的画法。。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教学内容: 1.投影法概述。 2.点的投影。 3.直线的投影。 4.平面的投影。 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6.投影变换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投影的概念和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 2.熟练掌握投影面体系。 3.熟练掌握各种位置的直线投影特性。 4.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5.了解两直线相交、交叉位置的三面投影特点。 6.掌握两平行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三面投影的特点。 7. 了解平面的表示法。

8.掌握根据物体上直线的两个投影求作其第三个投影的方法。 9.熟练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10.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11.了解投影变换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基本体和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投影。 2.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特征、几何元素投影分析、三面投影的对应关系和三视图。 2.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两个视图,想出它们的空间几何形状和位置,并能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和圆柱、圆锥、圆球表面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4.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已知投影画出已知表面上点、线的未知投影。 第四章立体的截切与相贯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截切。 2.曲面体的截切。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圆柱体切口、开槽的画法和作图步骤。 2.掌握常见两平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 3.掌握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方法。 5.掌握圆柱、圆锥、圆球等两回转体轴线垂直相交的相贯线的性质和作图方法。 第五章轴测投影图 教学内容: 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 32学时) 二、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 三、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四、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包括了组网技术、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抗干扰抗衰落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交换技术以及各种接口协议和网管等等多方面的技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抗干扰技术、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系统、CDMA系统和3G技术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等。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无线信道和传播、传播损耗模型; 2.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技术; 3.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各种抗衰落抗干扰技术; 4.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5.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理解GPRS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EDGE的基本原理; 6.掌握基于CDMA20001X系统、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了解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不含实验) 第一章概述 1学时 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与传播预测模型 4学时内容: ●无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对无线通信的影响; ●无线信道的特性,研究方法 ●无线信道的分析基础(分布,特性参数等) ●简单介绍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基础 ●介绍常见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 ●说明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动力学主要仿真软件

车辆动力学主要仿真软件 I96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了动力学软件DYNA主要解决多自由度 无约束的机械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进行车辆的“质量一弹簧一阻尼”模型分析。作为第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代表,对于解决具有约束的机械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工作量依然巨大,而且没有提供求解静力学和运动学问题的简便形式。 随着多体动力学的谨生和发展,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软件同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3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N.Orlandeo和,研制的ADAM 软件,能够简单分析二维和三维、开环或闭环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问题,侧重于解决复杂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并应用GEAR刚性积分算法,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提高计算效率° 1977年,美国Iowa大学在,研究了广义坐标分类、奇异值分解等算法并编制了DADS软件,能够顺利解决柔性体、反馈元件的空间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随后,人们在机械系统动力学、运动学的分析软件中加入了一些功能模块,使其可以包含柔性体、控制器等特殊元件的机械系统。 德国航天局DLF早在20世纪70年代,Willi Kort tm教授领导的团队就开始从事MBS软件的开发,先后使用的MBS软件有Fadyna (1977)、MEDYNA1984),以及最终享誉业界的SIMPAC( 1990).随着计算机硬件和数值积分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欧洲航空航天事业需求的增长,DLR决定停止开发基于频域求解技术的MED YN软件,并致力于基于时域数值积分技术的发展。1985年由DLR开发的相对坐标系递归算法的SIMPACI软件问世,并很快应用到欧洲航空航天工业,掀起了多体动力学领域的一次算法革命。 同时,DLR首次在SIMPAC嗽件中将多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开创了多体系统动力学由多刚体向刚柔混合系统的发展。另外,由于SIMPACI算法技术的优势,成功地将控制系统和多体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发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1)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修读方式:必修开课学期:2 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64 理论学时:58 实践学时:6 一、课程的性质、内容与目标 性质:土木工程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 ?制图标准概述。 2?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3 ?几何作图。 教学要求: 1 ?熟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有关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规定及其画法;掌握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2?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3?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4?了解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其它常用平面曲线的画法。。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教学内容: 1. 投影法概述。 2?点的投影。 3. 直线的投影。 4. 平面的投影。 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6. 投影变换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投影的概念和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 2. 熟练掌握投影面体系。 3. 熟练掌握各种位置的直线投影特性。 4. 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5. 了解两直线相交、交叉位置的三面投影特点。 6. 掌握两平行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三面投影的特点。 7. 了解平面的表示法。 8. 掌握根据物体上直线的两个投影求作其第三个投影的方法。 9. 熟练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10. 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11. 了解投影变换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基本体和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投影。 2.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特征、几何元素投影分析、三面投影的对应关系和三视图。 2.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两个视图, 想出它们的空间几何形状和位置, 并能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和圆柱、圆锥、圆球表面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4. 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已知投影画出已知表面上点、线的未知投影。 第四章立体的截切与相贯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截切。 2.曲面体的截切。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圆柱体切口、开槽的画法和作图步骤。2.掌握常见两平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 3.掌握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方法。 5.掌握圆柱、圆锥、圆球等两回转体轴线垂直相交的相贯线的性质和作图 方法。

《物流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工程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学时/ 学分:34学时/2 学分开课系(部):工商管理系 先修课程:现代物流学、统计学、运筹学面向对象:物流管理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从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物流设施与设备规划设计,物流中心的设计,搬运、配送和运输设计,仓库规划及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等方面了解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同时,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能够快速适应物流工作和开展有关物流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物流系统工程概述( 2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了解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物流学科定位,理解系统及系统工程的内涵,初步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物流业和物流学科; 2. 系统与系统工程; 3. 物流系统工程。 第二章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常用技术( 4 学时)教学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系统的六种一般形态及系统内部各个事件的关系形式,了解系统的三项核心内容和系统工程的技术学科,掌握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及其三维结构,重点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目标、构成要素及其集成

原理,熟悉物流系统管理的几个相互联系的观念和物流系统工程的几种常用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 2. 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及要素; 3. 物流系统管理观念; 4. 物流系统工程的常用技术。 第三章物流系统分析( 4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理解系统分析的概念,了解系统分析的目的、任务及意义,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和原则,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和一般步骤,以及物流子系统分析的相关理念,熟悉并掌握几种系统分析常用的技术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系统分析概述; 2. 系统分析的要点及步骤; 3. 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 4. 物流子系统分析; 5. 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法。 第四章物流系统建模( 4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了解系统模型的定义、特征和分类,充分理解建立和使用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要求、原则和建模方法,掌握四类建模变量及四类变量之间的关系,熟悉几种常见物流系统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目的要求重点难点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四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工程图是工程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依据。因此,工程图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绘制与阅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打下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 2、学会目测比例、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 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的内容及其应用。 4、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和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 5、了解掌握相关专业工程图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熟悉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工程制图的发展趋势,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 2、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3、工程制图课程的发展趋势; 4、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几何图形的画法,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二、教学内容1、制图的基本知识;2、建筑制图国家标准;3、几何图形的画法;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教学大纲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management 课程编号:2414265 开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开课学期:第5期 学分/周学时:3/3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程围绕一个实际的信息系统项目展开,介绍从立项到收尾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既能学习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熟悉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又能快速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而指导实际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现代信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 先修课程:管理学。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本课程包括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等项目的整个过程管理。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张友生.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 2.左美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 3.杨小平、余力. 项目管理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 4.覃征等《软件项目管理》(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 5.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面授课教师除了要有教学经验之外,还要一定的实践经验,最好是“双师型”教师讲授,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第二章课后题参考答案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1.证明:因为()t Φ是线性齐次系统(LH )的一个基本解矩阵,由定理2.5知()t Φ在区间J 上满足矩阵微分系统()M LH ,即. ()()()t A t t Φ=Φ, . 1 ()()() A t t t -=ΦΦ所以由()A t 确定的线性齐次系统(LH )必唯一。 2.证明:因为()t ?,()t ψ分别是. ()x A t x = 和. ()T x A t x =-的解,所以 11 1 () ()()n k k k n nk k k a d t A t t dt a ????==?? ? ?== ? ? ? ??? ∑∑ , 11211111122222* 121 ()()()n n k k k n n kn k n n n nn k a a a a a a a d t A t t dt a a a a ψψψψψψ==?????? ? ? ? ? ? ?=-ψ=-=- ? ? ? ? ? ? ????? ??? ∑∑ 因而 1111 112 2 1 1 (,)(,)(,),,n n k k k k k k n n kn k k nk k n n k a a d d d dt dt dt a a ψ??ψψ ??ψ?ψ ψ?ψ?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111 1 1 1()0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m m m m i ij j i ij j i mk k km k mk k km m m m m i j i j k k k k a a a a a a ?ψψ??ψ?ψ?ψ?ψ== === = == == = = -= += -=-=∑∑∑∑∑∑∑ ∑∑∑∑∑所以 (),() ()()1 n t t t t k k k ?ψ?ψ≡≡ ∑=常数。 3.证明:设)t Φ(为系统. ()x A t x = 的一个基本解矩阵,则由定理2.11知 [ ]1 () T t -Φ是系统. ()T x A t x =-的基本解矩阵,由定理 2.4知系统. ()x A t x = 满足初始条件00()x t x =的特解为1 00()))t t t x ?-=Φ(Φ(,[) 0,0,t t ∈+∞由题可 知)t Φ(与[ ]1 () T t -Φ在[)0,+∞上有界,从而由定理2.24知110()0 k k t ?=>

系统工程 教学大纲(2015.8.28交回)

系统工程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of the system engineering Course Code: 1610018/1610019 Academic Hours: 4 /per week Credits: 4 Credits (10)Instructor: XXX Nature of Study: TAUGHT MODULE Probable Numbers attending: 30 I. Course Aims and Objectives (课程目标) 系统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工程技术,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在较为系统地介绍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培养学生进行实际系统建模、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III. Course Content and Learning Outcome Statements(课程内容及要求) 各章教学要求及要点

[Course Requirements课程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系统的概念及系统科学产生与发展,熟悉系统的特征与分类以及系统工程的方法与步骤等。 [Course Contents课程内容] 第一节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一、系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系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 四、系统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 第二节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一、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二、系统的类型。 三、管理系统问题举例。 第三节系统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一、系统工程的概念。 二、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 三、系统工程方法的特点。 第四节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教学重难点] 1、何为系统?何谓系统工程? 2、系统的特征是什么?可分为几类? [Course Requirements课程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概念,掌握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 [Course Contents课程内容]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分:3 总学时:54 适用专业:非机械类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工程图学是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表达、交流与传递的学问。工程图形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 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图形作为构思、设计与制造中工程与产品信息的定义、表达和传递的主要媒介;在科学研究中,图形作为直观表达实验数据,反映科学规律,对于人们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问题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表达、交流信息,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图形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简洁性,是人们认识规律、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 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工程和创新意识有重要作用。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读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3)培养绘制(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 (5)培养工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分,基本要求如下: (一)画法几何部分 学习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投影的基本知识 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影法的分类。 2、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熟练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正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熟练掌握直线上的点和平面内的点、线的作图方法。 (3)了解一般位置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作图方法。 (4)了解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交叉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立体的投影 (1)熟练掌握棱柱和棱锥的多面正投影图作图方法和立体表面定点。 (2)熟练掌握正圆柱、正圆锥、圆球的多面正投影图作图方法和立体表面定点。 (3)掌握基本体被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4)了解基本立体表面相交时交线的作图方法。 (二)制图基础部分 1、制图基本知识 (1)了解并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2)掌握徒手绘图、尺规绘图的步骤和方法。

《施工技术与组织》教学大纲2017

“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教学大纲(Construction technique and organization)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 课程归属:建筑工程学院课程编号: 总学时:16 学分:1 讲授学时:16 实践学时: 修习类型:选修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核心课:是/否 一、课程概况与教学目的 《施工技术与组织》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选修课,它是关于建筑设备与管道系统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它重点介绍建筑设备安装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安装工程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术,以及安装工艺方案编制的一般方法与要求,讲解了管道与通风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生产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科研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多方面的和技能,使学生在本专业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方面得到提高,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通过以讲授为主,同时结合实际的具体实例的分析和讲解以及辅之以生产实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具体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二、课程学习目标及要求 1.了解并掌握建筑设备工程安装常用材料,熟悉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的有关知识。 2.熟悉室内供暖、给排水、室外热力管道、通风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用制冷系统的主要施工安装工艺、要求、技术与方法。 3.理解并掌握流水施工基本原理,横道图基本知识。 4.熟悉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内容及编制。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建筑设备工程安装常用材料(4学时) 1.常用管材及附件 2.管道的加工与连接 3.常用的板材与型钢 4.防腐与保温

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060220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3 课时:54 开课学期:3 适用专业:物流工程 一、课程简介 《系统工程》是淮南师范学院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系统工程是一 门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管理科学等科学理论为基础,高度综合 地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现代技术,担负总体协调使命的管理与设计学科。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介绍系统工程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和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以便适应当前的需要。本课程教学目标描述以下: 了解系统工程基础理论的整体情况与发展; 理解系统工程章节内容和知识体系; 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从而适应现代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述 主要内容: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系统工程的概念与特点、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教学要求:对系统工程课程的了解以及对系统工程学科的了解。使学生了解系统工程涵盖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方向;系统工程的发展简史以及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重点、难点:综合集成方法的掌握以及系统的思维方式培养。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PPT演示、案例分析 (二)第二章系统工程方法论 主要内容:系统工程的基本工作过程、系统分析原理、创新思维与方案创造技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发展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系统工程方法论,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工作过程,然后掌握系统分析原理与创新思维与方案创造技术,最后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发展。 重点、难点:创新思维与方案创造技术。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PPT演示、案例分析 (三)第三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主要内容:系统模型与模型化概述、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状态空间模型、系统工程模型技术的新进展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系统模型与模型化,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系统模型与模型化的基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课程教学说明

上海交通大学 致远学院 2016年秋季学期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课程教学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1.开课学院(系):致远学院 2.课程名称:《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An Introducation to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Dynamical Systems) 3.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 4.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或线性代数、高等数学。 5.上课时间:星期五 6-8节(12:55-15:40) 6.上课地点:东下院 101 7.期末考试时间:2017-01-(02-13)考试周 8.任课教师:肖冬梅, xiaodm@https://www.doczj.com/doc/012421904.html, 9.办公室及电话:数学楼2305,54743151转2305 10.助教:何鸿锦,hehongjin000@https://www.doczj.com/doc/012421904.html, 11.答疑(office hour):星期三晚18:30 – 20:30,数学楼2305室二.课程主要内容(如何可以,请提供中英文) 除期中考试2学时+习题课2学时外,其余全是课堂教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3学时) 主要内容: 1.1什么是微分方程?什么是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的分类 1.2什么是常微分方程解?什么是特解?什么是通解? 1.3常微分方程建模:初始值问题和边界值问题 1.4关于常微分方程和解的几何看法:向量场、积分曲线 重点与难点:常微分方程和解的几何观点,方向场和积分曲线的作图 第二章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6学时) 主要内容: 2.1 变量分离法 2.2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 2.3 全微分方程(或恰当方程)和积分因子 2.4 替代法和某些可解的常微分方程 重点与难点:全微分方程和积分因子,变换的技巧 第三章基本理论(8学时) 主要内容:

管理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管理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94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选修学时32学分2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环境技术等。 Ⅰ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 (一)管理系统工程基本观点 1.系统思想、系统分类 2.系统工程观点 3.管理系统工程发展及应用 (二)管理系统工程方法和步骤 1.管理系统工程基本方法概述 2.Hall三维结构 3.管理系统工程工作步骤 (三)明确问题与系统调查 1.明确问题 2.系统详细调查 (四)系统环境分析 1.环境分析目的与意义 2.环境因素分类 3.环境分析的内容 4.系统环境分析举例 (五)系统结构分析 1.系统结构分析概述 2.系统结构分析内容 3.系统结构分析举例 (六)系统目标分析 1.目标分析的作用和要求 2.目标体系的建立 3.多目标分析 4.系统目标分析举例 (七)系统备选方案的综合 1.备选方案综合的原则 2.备选方案体系的确立 3.系统约束条件的确立 4.系统目标、备选方案和约束条件的关系 5.系统备选方案综合举例 (八)系统定量分析方法 1.系统定量分析方法概述

2.系统预测、决策、仿真和优化的关系 3.系统预测、决策、仿真和优化综合运用举例 (九)系统定量分析的模型化技术 1.系统模型的概念、举例 2.系统建模的理论和方法 3.系统建模的步骤和原则 4.模型的检验、运用 5.系统建模举例 (十)系统最终方案的综合、评价与实施 1.方案的确定及综合评价 2.方案的完善 3.方案的实施 4.系统方案的确定、评价与实施举例 (十一)管理系统工程案例分析 1.问题的描述 2.定性分析 3.备选方案的综合 4.定量分析 5.方案的确定与评价 二、课外作业内容 每一章布置1~3道习题供学生课外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习题来源可从教材或相关参考书中选取。习题的类型可以是概念题、案例分析题、建模题和计算题等。 对于每次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在课堂上予以讲解,对于大型的管理系统工程案例分析题和建模题可安排专门的习题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随时提问,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灵活组织课堂讨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巩固教学内容。 三、实验无 四、实习或上机内容无 五、课程设计内容无 六、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系统工程》,汪应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参考书:《新编系统工程简明教程》,钱颂迪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系统工程引论》,王众言乇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 《经济系统工程》,赵松山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Ⅱ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管理系统工程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它是根据系统的观点,按照科学的步骤,综合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管理学、运筹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各类系统的各个阶段复杂的“硬工程”或“软工程”的管理问题,使该系统在整体目标上达到优化的方法论性质的工程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课程所包含和涉及内容十分丰富,许多内容本身又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本课程将从一个更高的视点上认识这些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这些知识在解决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问题时是如何相互配合和综合应用的。因此,本课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概论性质的课程,对更全面地掌握和运用已学和未学的相关课程的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145322 学时:88 学分: 6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的任务及目的 本课程通过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制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的掌握仪器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方法,达到系统地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一)学时分配

(二)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1.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3)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几何图形中的尺寸; (4)了解《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重点: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几何作图方法。 2.几何元素的投影 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的基本概念; (2)掌握正投影法。 重点:正投影法。 2.2点的投影 (1)重点掌握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掌握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重点: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 难点: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2.3直线的投影 (1)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了解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 (3)了解直线上的点、点分割线段成定比; 重点:各种位置直线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 2.4平面的投影 (1)了解平面在第一分角的表示法(以点、直线、平面图形表示为主); (2)重点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掌握在平面上取一般位置直线的方法。 重点: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 难点:在平面上取一般位置直线。 3. 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 (1)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性质;

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电路原理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18 考试科目名称:电路原理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内容是研究电磁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及其在电工技术中应用的学科。目标要求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 二、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及各种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充分理解和掌握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定理,熟练掌握和应用等效变换的概念和方法,掌握一阶电路的动态过程分析,理解自由分量,强制分量,时间常数的概念。掌握正弦量及正弦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学会分析具有互感电路的基本方法。掌握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运算电路的应用及电路状态方程的列写的方法。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熟悉电路、电路模型、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功率等概念 2.熟悉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 3.熟练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熟悉受控源 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二)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熟悉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电阻连接的等效变换 2.熟悉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电源的等效变换 3.熟练掌握一端口输入电阻的计算 (三)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熟悉节点、支路、回路的概念 2.掌握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四) 电路定理 1.熟练掌握替代定理、叠加原理 2.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3.熟悉特勒根定律、互易定律及对偶原则 (五) 一阶电路 1.掌握动态电路及其方程 2.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一阶电路的冲击响应 (六) 二阶电路 1.了解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掌握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零阶跃响应 3.了解二阶电路的冲击响应 (七) 相量法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修订)人: 李灿平、郭亚莎制定(修订)时间: 2006年 7 月所在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本章简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以及发展历史。同时讨论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1.1 操作系统的概念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本节重点: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1.2 操作系统的历史 本节按器件工艺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本节重点:多道程序系统的概念。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理解多道程序系统概念。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本节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的类型、特点及适用的对象。 本节重点: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上述三大操作系统的特点及适用对象。 §1.4 操作系统功能 本节简单介绍操作系统的五个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接口。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上述功能。 §1.5 计算机硬件简介 本节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 本节要求学生自修。

§1.6 算法的描述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有关过程所用的描述算法。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本书所采用的描述算法。 §1.7 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本节介绍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系统管理的观点,用户界面观点和进程管理观点。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上述三种观点。 第二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 本章主要讨论操作系统的两个用户接口,并以UNIX系统为例,简单介绍用户接口的使用操作方法。 §2.1 作业的基本概念 本节介绍作业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作业及作业组织(结构)。 本节重点:作业的基本概念。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作业的基本概念,了解作业的组织。 §2.2 作业的建立 本节介绍作业的几种输入方式和作业的建立过程。 本节重点:联机输入方式和Spooling系统,作业控制块PCB和作业的四个阶段。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作业的几种输入方式,理解Spooling系统,掌握作业建立的过程内容。理解作业的四个基本阶段。提交、后备、执行以及完成阶段。 §2.3 命令控制界面接口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命令接口界面。介绍命令接口的两种使用方式。讨论联机方式下操作命令的分类。 本节重点:命令接口的使用方式。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命令接口的作用和使用方式。了解联机方式下操作命令的分类。 §2.4 系统调用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系统调用。同时讨论系统调用的分类。 本节重点:编程人员通过系统调用使用操作系统内核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和系统调用的处理过程。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系统调用的分类、理解系统调用的功能、掌握系统调用的处理过程。 §2.5 UNIX用户界面 本节简单介绍UNIX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以及UNIX系统结构。同时讨论UNIX操作命令和系统调用的分类功能和使用方法。 本节重点:UNIX系统的特点。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UNIX系统的发展史,掌握UNIX系统的特点,理解UNIX系统操作命令和系统调用的功能。 第三章进程管理 本章详细介绍进程和线程管理的有关概念和技术。 §3.1 进程的概念 本节介绍进程的基本概念。通过程序的并发执行,引出进程具有并发性特征的概念。同时讨论进程的各式各样的定义以及作业和进程的关系。 本节重点:进程的特征。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程序的并发执行,掌握进程的特征。 §3.2 进程的描述 本节介绍进程的静态描述以及进程上下文结构。 本节重点,进程的上下文结构。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进程的静态描述内容,掌握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和进程上下文结构。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时数:120学分:6 适合专业:交通运输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制图、读图的基本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交通运输专业。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了适应生产上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日益增长和今后学习的需要,对计算机成图技术应有所了解。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3.培养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 4.培养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基础四部分,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装配图要有非标准零件10件左右)。有关作业应包括拆画零件图。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1.学习和掌握《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对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和 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 2.学习和掌握常见的绘图方式和几何作图方法。 3.学习和掌握《技术制图》国家标准是绘制和阅读技术图样的准则和依据。

六、大纲内容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中的基本规定,学会制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 教学基本要求: 初步掌握几何作图及平面图形尺寸分析、画图方法等。 教学重、难点: 尺寸注法和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制图标准 第二节:制图工具及其使用 第三节:几何作图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法 作业习题: 习题册p1、p2、p3 第二章投影基础 教学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类别:必修课 总学时/学分:48/2.5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40/8 授课时间:二(3,4)、双周四(3,4)/1-16周授课地点:6D402 任课教师姓名:董敬然职称:工程师 所属院(系):机械学院 联系电话:Email: dash2012@https://www.doczj.com/doc/012421904.htm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间,一对一,或与同学协商时间地点集中答疑; 2.针对作业中的问题,集中讲解。 二、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测试、系统实施等的理论,同时也针对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操练习,培养学生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特点,此课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和特点;掌握系统分析的调查方法、资料分类与整理方法、业务流程的总结方法和系统流程图的分析方法、数据字典的编制方法、业务逻辑表达方法;掌握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功能结构图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信息流程图设计和处理流程图设计;掌握至少一种开发平台的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并对其设计特点有一定了解,了解规范化的测试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了解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及其特点,了解微软项目开发框架MSF的应用;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了解至少一个主流技术的开发案例的所有细节和其运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能将客户的需求与当前的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规划;能根据客户的行业特点和系统需求进行详细的业务调查,也能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并根据需求设计出新的数据流程图;能根据当前技术平台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业务组件设计、数据库设计;能在现有技术平台上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中的技术综合应用案例,其根本要义就是将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抽象化、理性化、过程化并转换为一系列的信息流动、处理与存储。所以设计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最终是对设计者理性程度的考验,其中包括:系统规划的技术能力考量、系统调查的切入点与重点的设置、系统分析中信息的变迁与流程的改造、系统设计中架构的扩展与优化等。而在更深层次上也应意识到设计者本身对于信息和知识的接受程度对系统的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也看到这是一个完整的进化过程。因此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开放知识与信息接纳并以理性予以归化才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终极手段。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数据库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李一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4版。 2.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5版。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