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质因素论中三要素模型

特质因素论中三要素模型

特质因素论中三要素模型

特质因素论是心理学中一种解释个体差异的理论,旨在说明人类

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形成。而三要素模型是特质因素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由三个要素构成,分别是基因、环境和情绪。

首先,基因是三要素模型中的第一个要素。基因是一种遗传物质,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和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有许多关于基因对于个

体特质的研究表明,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天赋和潜力。例如,一些人天生智商较高,这与其基因中的特定基因有关。因此,基

因是人格和行为特质形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环境是三要素模型中的第二个要素。环境指的是个体成长和生活

的外部条件和因素。环境对于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

包括生长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研究表明,个体的成长环境

和家庭教育对于个体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特点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一

个成长在温馨和和谐家庭中的个体更有可能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和行

为表现,而一个成长在压力重重和不幸福的家庭中的个体很可能会有

负面的人格特质和行为表现。

情绪是三要素模型中的第三个要素。情绪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反映,是对外部刺激的一种内在反映。情绪包括愉悦情绪和不愉悦情绪。有

研究显示,个体的情绪状态对于其行为和人格特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比如一个经常处于愉悦情绪状态的个体更有可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行

为和人格特质,而一个经常处于不愉悦情绪状态的个体则更有可能表

现出消极的行为和人格特质。

综上所述,特质因素论中的三要素模型是一种全面解释个体差异

的理论。基因、环境和情绪这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

同决定了个体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特点。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深入研究

和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个体的差异,也可以更好地指导

和推动个体的发展和成长。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

视这三个要素,努力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以促进个体的

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素质。

心理健康初级资格考试模拟卷2

心理健康初级资格考试模拟卷(2) 一、单选题(共30题,30分) 1、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观点的实质是() A、环境决定论 B、二因素论 C、遗传决定论 D、相互作用论 正确答案: C 2、儿童特点是精力旺盛、好动,活动量大且时间长;情绪激动,不稳定、耐受性差,其气质类型是( )。 A、专注型 B、抑制型 C、活跃型 D、敏捷型 正确答案: C 3、在《儿童期与社会》中,进一步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的是:( )。 A、荣格 B、艾里克森 C、斯金纳 D、霍尔 正确答案: B 4、在()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A、青年期 B、成年早期 C、成年中期 D、成年晚期 正确答案: A 5、关于心理健康,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达到的最佳状态. B、心理健康是指绝对上的十全十美状态。 C、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 D、心理健康的人智力水平要正常。 正确答案: B 6、以下哪种做法不会帮助青春期孩子自我同一性建立。 A、只关注孩子的错误,经常批评孩子。 B、更加关注孩子好的.进步的方面,并给予肯定的评价。 C、会和孩子探讨不好的方面,积极找出改进的途径。 D、为孩子提供情感的支持和自由探索的空间。 正确答案: A 7、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是()期的心理社会课题 A、婴儿期 B、青春期 C、学龄前期 D、幼儿期 正确答案: C 8、以下哪种表现是情绪稳定?( ) A、胜不骄,败不馁。 B、不能生气。 C、心情必须保持平静。 D、尽全力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 正确答案: A 9、人们只是在将“结果不可控”的原因归结于()、稳定的、普遍的因素时才产生明显的无力感。 A、长期的 B、典型的 C、个人的 D、内部的 正确答案: A 10、( )是指人们能够控制自已的情绪,欲望,需求和冲动。 A、控制 B、自制 C、节制 D、调节

特质因素论中三要素模型

特质因素论中三要素模型 特质因素论是心理学中一种解释个体差异的理论,旨在说明人类 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形成。而三要素模型是特质因素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由三个要素构成,分别是基因、环境和情绪。 首先,基因是三要素模型中的第一个要素。基因是一种遗传物质,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和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有许多关于基因对于个 体特质的研究表明,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天赋和潜力。例如,一些人天生智商较高,这与其基因中的特定基因有关。因此,基 因是人格和行为特质形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环境是三要素模型中的第二个要素。环境指的是个体成长和生活 的外部条件和因素。环境对于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 包括生长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研究表明,个体的成长环境 和家庭教育对于个体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特点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一 个成长在温馨和和谐家庭中的个体更有可能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和行 为表现,而一个成长在压力重重和不幸福的家庭中的个体很可能会有 负面的人格特质和行为表现。

情绪是三要素模型中的第三个要素。情绪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反映,是对外部刺激的一种内在反映。情绪包括愉悦情绪和不愉悦情绪。有 研究显示,个体的情绪状态对于其行为和人格特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比如一个经常处于愉悦情绪状态的个体更有可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行 为和人格特质,而一个经常处于不愉悦情绪状态的个体则更有可能表 现出消极的行为和人格特质。 综上所述,特质因素论中的三要素模型是一种全面解释个体差异 的理论。基因、环境和情绪这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 同决定了个体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特点。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深入研究 和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个体的差异,也可以更好地指导 和推动个体的发展和成长。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 视这三个要素,努力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以促进个体的 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素质。

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评测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特质论主要用来描述个体间的人格差异。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①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 ②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奥尔波特特别重视个人特质,才能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他指出:“严格地说,只有个人特质是真实的特质。因为第一,特质是个人的而不是地区社会的;第二,特质是以个人经验独特方式发展起来的动力倾向,所以共同特质不是真正的特质。”个人特质又有三个不同层次: a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核心的概括性的特质,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具有极大的弥散性和渗透性,影响到个人行为的所有方面。 b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每个人都有几个彼此相联系的重要特质构成其独特的人格。它虽然不如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明显的支配作用,但本身还相当概括,对人格有一般意义的倾向。每个人身上大概有5-10个中心特质。 c次要特质: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特殊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它最不明显,渗透性极小,对个体行为影响小。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是16PF的理论基础,卡特尔受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的四层理论。 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表面特质常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根源特质是内在的,决定表面特质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质,是那些稳定的,做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卡特尔认为: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根源特质,所以他运用因素分析法来测量根源特质。 人格特质层次结构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3)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 该理论是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理论模型。他根据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 ①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外向的人不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个性上具有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好焦急、善社交、粗心大意和爱发脾气等特点。内向的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人格上具有情绪稳定、好静、不爱社交、冷淡、深思熟虑,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极少发脾气等特点。 ②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艾森克指出,情绪不稳定的人,表现出高焦虑。这种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稳定的人,情绪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这种人稳重、温和,并且容易自我克制,不易焦虑。

特质因素理论整理

特质-因素论 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 ★最早提出职业指导理论 ★他的理论:一个人的心理特质作为描述个别差异的重要指标,强调个人的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 ★1908年在波士顿创设了“职业局”,标志着美国职业心理学的诞生。 ★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的倡导者,被誉为“现代职业心理学之父” ★地位与出处: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又称人职匹配理论,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在其《选择一个职业》的著作中提出了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的观点。 ★名词解释; 所谓"特质":就是指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工具来加以评量。 所谓"因素":则是指在工作上要取得成功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或资格,这可以通过对工作的分析而了解。 ★人职匹配的两种类型: ①因素匹配(活找人)。例如需要有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或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业,需要有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 ②特性匹配(人找活)。例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职业选择和职业指导过程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评价求职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性)。通过心理测量及其它测评手段,获得有关求职者的身体状况、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与性格等方面的个人资料,并通过会谈、调查等方法获得有关求职者的家庭背景、学业成绩、工作经历等情况,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评价。

第二步是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因素),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的职业信息. 包括①职业的性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晋升的可能性; ②求职的最低条件,诸如学历要求、所需的专业训练、身体要求、年龄、各种能力以及其它心理特点的要求; ③为准备就业而设置的教育课程计划,以及提供这种训练的教育机构、学习年限、入学资格和费用等; ④就业机会。 第三步是人一职匹配。指导人员在了解求职者的特性和职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帮助求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并能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职业。 ★意义 特性一因素强调个人的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技能(因素)之间的协调和匹配。为了对个体的特性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与掌握,特性一因素论十分重视人才测评的作用,可以说,特性一因素论进行职业指导是以对人的特性的测评为基本前提。它首先提出了在职业决策中进行人一职匹配的思想。故这一理论奠定了人才测评理论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 ★优点 1.特质因素论注重职业资料的重要性, 强调个人必须对职业有正确的态度与认识 2. 特质因素论讲究科学理性,符合逻辑推理的方法 辅导方法十分具体,便于学习 3. 注重个人心理特质的差异,重视心理测量工具的使用, 也推动了以后心理测验工具的使用和发展 ★局限 理论中的静态观点和现代社会的职业变动规律不相吻合,它业忽视了社会因素对职业设计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1、特质-因素论(1908年) - 海南大学 Hainan …

1、特质-因素论(1908年) (1)特质—因素论诞生 1908年,帕森斯(Frank Parsons)创办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 1909年,出版《选择职业》(Choosing a vacation)一书,第一次运用“职业辅导”这个专业术语。 创立了: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人职匹配的职业辅导模式。 (2)特质-因素论的五个基本假设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性(即特质),这些特性都可以客观测量; ②特质可以习得,通过终身学习可以适应变化; ③每种能力模式及人格模式都与特定的职业相关,每种人格模式的人都有其适应的职业; ④人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机会,职业选择是独立事件; ⑤个人特质与个人职业的需求特质愈接近,个人获得成功的机会愈大。 (3)帕森斯的职业辅导三原则 原则一:了解自己,包括:个人的能力、能力倾向、兴趣、资源、限制及其他特质。 原则二:了解各种职业成功必备的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及发展前途等。原则三:合理推论上述两类资料的关系。 (4)威廉姆逊的研究(1939年) ①研究的历史: 1939年,美国学者威廉姆逊出版了《怎样咨询学生》一书,进一步拓展了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他将职业指导分为分析、整理、诊断、预测、咨询(处理)、追踪六个步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指导方法,被称为“明尼苏达辅导学派”。 该理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占据了职业指导的主导地位。 ②威廉姆逊的职业辅导三方法: A、直接建议:辅导人员直接告诉个体最适当的选择或必须采取的计划与行动。 B、说服:辅导人员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向个体提供他对各项心理测验的结果所作的诊断与预测,让个体根据辅导人员的指导推断出自己应该作的抉择。 C、解释:辅导人员向个体说明各项资料的意义,让个体可以就每一项选择作系统化的分析、探讨,并依据各种心理测验所显示的结果推测成功的可能性。 ③职业指导六步骤 分析:从各方面搜集个案的相关资料; 综合: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以组织,并总结出个案的优缺点; 诊断:根据资料做出适当推论,以解释个案面临的问题; 预测:尝试对个案日后成功的情形做一个预测; 咨询:使用技巧协助个案;

论人格特质“大五”因素模型与“大七”因素模型

论人格特质“大五”因素模型与“大七”因素模型 摘要】本文对人格特质“大五”因素模型和“大七”因素模型进行了综述,以此对两 大理论作比较,从中发现二者的异同之处,之后简要评价了这两大理论,最后简 单的对人格心理学特质理论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人格特质;“大五”模型;“大七”模型;因素分析;人格维度 On the personality "Big Five" factor model "Big Seven" factor model Li le 【Abstract】personality "Big Five" factor model, and the "Big Seven factor model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two theories, and found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after a brief evaluation of the two major theories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rait theory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rospected. 【Key words】personality; "Big Five" model; personality dimensions of the "Big Seven" model; factors analysis; Personality Dimensions 引言:一个人要向一位素昧生平的人介绍或者说是描述自己的个性并不是件 容易的事,像大多数人一样,或许你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你可能会用描述自己 属于哪种人格类型来进行介绍,比如你属于独立型或安静型等;二是你可能会用 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来进行介绍,比如友好或热心等等。这第二种方式在人格心 理学上被称作特质论,也就是用多个基本的特质来描述人在功能上广泛的规律性 或一致性。每个特质都是对立两端联系起来所构成的一个维度,任何人在这个维 度上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在人格心理学特质论研究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特质理 论是人格五因素结构理论和人格七因素结构理论,通常将其叫做“大五”因素模型 和“大七”因素模型。 1.人格特质“大五”因素模型的研究内容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一系列运用因素分析法对自然语言中人格特质形容 词的分析研究中,都得到了五个基本人格因素或维度,后人把Tubes和Christal 在1961年运用因素分析发现的五个相对显著而且稳定的因素:①精力充沛②愉快③可以信赖④情绪稳定⑤文雅,与在此之前Fiske于1949年得出的相类似 的结果称之为“大五”因素。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每个因素或维度的界定和命名不 尽相同,但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1990年,约翰综合多相研究结果,对人格五因 素分别命名为:①外向因素,典型特征是外向、热情、充满活力,简称E因素;②神经质或稳定性因素,其负面特征有神经质、消极、敏感和焦虑等,简称N 因素;③友善愉快因素,以愉快、利他、有感染力为典型特征,简称A因素; ④责任意志因素,典型特征为公正、克制、拘谨,简称C因素;⑤创新开放因素,以率直、富于创造和思路新颖为典型人格特征,简称O因素。研究者们普遍 认为,这五种人格维度为人们描述个体差异提供了一个较全面的人格结构框架, 由此形成人格五因素模型。 2.人格特质“大七”因素模型的研究内容 1987年Tellegen和Waller率先提出了人格的七个维度:①正情绪性(PEM)。标定词包括:抑郁的、郁闷的、勇敢的、活泼的等。②负价(NVAL)。标定词 包括:心胸狭窄的、自负的、凶暴的等。③正价(PVAL)。标定词包括:老练的、机智的、勤劳多产的等。④负情绪性(NEM)。标定词包括:坏脾气的、狂怒的、冲动的等。⑤可靠性(DEP)。标定词包括:灵巧的、审慎的、仔细的、拘谨的等。⑥适意(AGR)。标定词包括:慈善的、宽宏大量的、平和的、谦卑的等。

帕森斯特质因素论

帕森斯特质因素论 帕森斯特质因素论是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理论模型,用于解释个体在不同情境 下的行为差异,其基本假设是个体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的行为与其个性特征有关。该理论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Hans J. Eysenck和Simpson J. Collins于1943年提出。 本文将全面介绍帕森斯特质因素论的概念、理论基础、实证支持以及局限性。 一、概念 帕森斯特质因素论是一个基于因素分析的心理学理论,它把人的个性特征分成 了三大因素: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Eysenck最初提出了这个模型并将其发展 成为了一个被广泛使用的个性理论。 二、理论基础 帕森斯特质因素论是基于实验研究的结果而得出的。这些实验表明,人的个性 特征可以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被量化,并且可以使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进行描述。Eysenck基于这些实验研究的结果,总结出了三个质因素: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1、外向性 所谓的外向性,是指人的性格倾向于表现为社交、活跃和有冒险精神等特点。 具有外向性的人通常善于交际、喜欢热闹和光明,有较强的表达愿望和冲动性。因此,在不同的社交场合,这种人常常表现出许多人际交往的技能和能力,热情、诙谐的谈吐、自信和轻松的举止,通常颇具吸引力。 2、神经质 神经质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反应程度和敏感度。具有神经质的人大都比较紧张、易激动、焦虑并容易紧张,甚至会产生各种内向的心理症状和体征等。这类人常常

经历强烈的情感波动和心情易变的情况,并且会比较担心自己、易惊吓、焦虑和忧郁等情况。 3、精神质 精神质通常被视为是一种静态、稳定的人格特质,它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和逆 境时,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适应能力”。具有高精神质的人通常被认为是确定、有决断力、知道自己的优劣、感到满意且具有自我信心的人。 三、实证支持 帕森斯特质因素论是一个有力的个性理论,它在大量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实证 支持。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这些基本质因素除了可以区分出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人群外,还可以预测一些行为和异常的出现,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恶劣等等。四、局限性 帕森斯特质因素论尽管在很长时间里一直被认为是心理学和个性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这个理论的解释过程仍然比较简单和不完整,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另外,对于诸如沉迷于网络的人、极端痴迷于某些事物的人等特殊人群,这个理论并不能很好地适用。最后,帕森斯特质因素论并不能解释人格组成中其他的特征,比如说智力、情感、动机等等。 总体来说,帕森斯特质因素论在个性心理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该理论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方向和结论。未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这个理论,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以及它存在的局限性。

特质因素理论

特质因素理论 特质因素理论,又称个性因素理论,是一种探究和总结个体特质的理论,它主要探讨的是个体差异,特别是在行为和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它是研究个体差异的一种统一的概念,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智力因素、性格因素和情感因素。特质驱动了个体的心理发展,影响了个体的行为模式,因此,把握个体特质状况可以用来理解个体行为、性格和心理状态。 二、特质因素理论的历史 特质因素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由彼得拉各斯(PeterLakatos)和布莱恩斯坦因(BrianStanton)在英国创立。拉各斯和斯坦因认为,个体心理差异主要源于特质因素,即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他们将这些因素统称为“性格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性格因素理论。自此之后,许多学者们把握了有关特质因素的有效系统概念,并将它们用于心理测验和行为研究方面,以探究个体心理和行为差异。 三、特质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特质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特质,即性格因素;二是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反应模式,即行为因素和情感因素。 1.性格因素 性格因素是指一个个体的内在属性,通常是指性格或品德特质,例如勤奋、吃苦耐劳、活泼开朗、负责任、谨慎、有责任心等。这类特质通常是从婴儿时期就形成的,具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

2.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是指一个个体的外在行为,通常是指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如个体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学习能力、在工作中的职业承诺等。这类行为相对而言要比性格因素更加多变,它是由经验和社会环境影响形成的。 3.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指一个个体的心理状态,通常是指个体的情绪、情感及其展现的行为,例如负面情绪、正面情绪、焦虑、抑郁、愤怒等。这类因素是由个体接触外部环境后形成的,因此会改变与时俱进。 四、特质因素理论的应用 1.在心理测试方面 特质因素理论的发展为心理测验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可以从特质因素的角度研究个体的智力、性格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有效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性格和行为模式。 2.在行为研究方面 特质因素理论可以用于行为研究,可以从个体的性格因素、行为因素和情感因素三个方面更全面地研究个体的行为及其行为模式,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个体行为的动机和特点。 五、总结 特质因素理论是一种探究和总结个体特质的理论,它主要探讨的是个体差异,特别是在行为和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智力因素、性格因素和情感因素。特质因素理论的应用可以在心理

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互因素模型

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互因素模型 人格持质理泰一彝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宽的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互因素模型 特质理论把特质看作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特质论的心理学家用一些基本的特质来描述一个人的人格,每一种特质都有两个对立的特性,例如粗心和细心,善交际和爱独处,都是一种特质的两个极端。两端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变化的维度,每一个人在这个维度上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如果一个人具有多种人格特质,在每一种人格特质变化的维度上又有固定的位置,各人之间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大的美女编辑们 人格的类型理论是很古老的,但它比较粗糙一些,特质理论相对比较精细,所以,目前特质理论比较盛行。下边我们介绍的是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奥尔波特(Allport,G.W.)的人格特质理论,以

及具有代表性的、影响比较大的几种人格特质理论,如卡特尔(Ca tell,R.B.)的、艾森克(Eysenck)的和近期发展起来的人格的大五或五因素模型。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特质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是人以一种特殊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它以人的“神经心理系统”为基础,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加以证实。特质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也可以为某个群体所具有,即任何特质都是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来源: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特质,它代表着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找出适合一类人的特质,即共同特质是重要的;而有些特质又是个人所特有的,所以个人特质也是应该确定的。

亲密关系三要素模型

亲密关系三要素模型 想要获得健康美好的亲密关系,这篇文章你必须看一看,源自著名心理学家罗兰·米勒教授《亲密关系》第一章。影响婚姻亲密关系的3大要素:成人间的依恋类型、人格特质和自尊水平 01 小时候的依恋类型影响,但不能决定成年后的依恋类型 巴塞洛缪提出了成人间4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的人: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他人依赖,他们都感觉很心安,不会担忧独处和不为他人接纳 -焦虑型的人:希望在亲密关系当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是经常发现,对方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样亲密,没有亲密关系会让焦虑型的人不安,有时还会担心伴侣不会像自己那样看重自己 -恐惧型的人: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会让自己感到不安,感情上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信任他人或者依赖他人,他们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反而自己会离不开对方,因此会受到伤害

-疏离型的人: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他也能很安心,他们非常独立和自给自足,而且比亲密关系更重要,他们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者让别人依赖 认知的误区 儿童期,个体与抚养者的依恋类型,不会完全决定成年后亲密关系当中的依恋类型,因为依恋类型还受到我们成年后经历的影响。 如,本来与父母依恋类型是安全型的人,如果成年后经过了一次非常悲痛欲绝的分手,她的依恋类型可能会不再是安全型 再如,一段如胶似漆的恋情,也能够慢慢让原来回避亲密的人不再怀疑、戒备亲密感情,所以说婚姻是第2次让自己有机会修复原有依恋类型的重要机会 备注:只有大起大落的经历才有可能让人类的依恋类型有所改变,大部分的概率会保持十多年以上。比如恐惧型的人,如果坚持孤僻,回避相互依赖,他们就可能永远不会发现,有些人是可以信任的,不会发现亲密也可以让人心安,如此,反过来也会加重他们的恐惧型依恋

五因素模型

特质学派及五因素模型的局限与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 摘要:讨论了特质学派及最新产物五因素模型在理论导向、结构框架、特质定义、因素分析、预测能力、控制策略6个方面的局限性。分析了以往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在预测运动成绩时遇到的困难,可能是由于采用过于宽泛的人格特质预测过于宽泛的行为结果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提高移植量表的预测效度和发展运动领域的人格测验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特质;人格;因素分析;模型;预测 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以及认知学派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主要学派。这六大学派对于我们理解人格的本质作出了重要贡献,且至今仍以不同的形式活跃在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特质学派的主要倾向是对个人差异作出量化评定,是运动心理学领域心理选材与心理评定的重要理论基础。特质学派在人格心 理学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功伟绩,但本文仅从局限性的角度对该学派及其最新产物五因素模型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运动心理学家在人格特质的研究中明确方向,最终更好地描述、预测、解释和控制运动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1 特质学派及五因素模型的局限性 1.1 什么是五因索模型长期以来,人格心理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求普适性的特质分类,但对于应当用哪些人格维度来解剖和描述人格,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提议采 用多至16个维度、有的提议采用少至2或3个维度(Vemon,1964)。经过漫长的探索,最近,人格心理学家似乎逐渐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认为人格维度的数量可能是5个。1949年至1981年的人格维度研究表明(John,1990),以下五大特质因素是这些研究的共同归宿:神经质(Neuroticism,N),外向性(Extroversion,E),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O),随和性(Agreeableness,A),意识性(Conscientiousness,C)。五因素模型的效度证据主要来自以下6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一,跨文化的一致性;第二,自我评定与他人评定之间的一致性;第三,与动机、情绪及交往技能量度的一致性;第四,人格障碍诊断的功能;第五,遗传影响;第六,跨时间测量的稳定性。大五因素的发现与确认,被认为是“人格心理学发展的转折点”(McCrae &John,1992,p.177)。目前,许多人格心理学家倾向于采用科斯塔与麦克雷编制的[NEO人格问卷修订本] (NEO - PI - R; Costa &McCrae,1992)来测量这五大特质因素。该量具包括240个条目,每一条目有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5级选项。除了可以计算5个特质因素分数以外,还可计算每个因素包括的6个亚因素分数(表1)。 表1 五因素模型的主因素和亚因素 主因素亚因素 神经质(N) 焦虑,气愤的敌意,抑郁,自我意识,冲动性,易感性 外向件(E) 合群性,自信性,活动性,热情性,兴奋寻求,积极情绪 开放性(O) 幻想性,审美性,感受性,行动性,思想,价值 随和性(A) 直率,利他,遵从,谦虚,温和,信任 意识性(C) 能力,秩序,责任,成就,努力,自我约束 2 特质学派及五因素模型的局限性尽管许多五因素模 型研究所得结果颇为一致,人格心理学家对该模型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认同,但也不乏批评之声(Block,1995)。更重要的是,五因素模型并末解决特质学派本身所固有的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将分6个方面讨论这些问题。 1.2.1 缺乏理论导向,不能解释原因心理学家对特质学派最重要也是最致命的批评是,该学派少有理论建树,且没有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比如,假如我们看到张三与人交按时表现得友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讲义

第二节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引言:前一节课我们了解了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奥尔波特的生平及其相关理论。现在由我来介绍特质论的另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卡特尔的生平及其理论。 奥尔波特开创的特质论发展到四十年代,面临着两个问题:1、决定个性的是哪些特质?2、用什么方法来确定特质?而我们这节课要介绍的卡特尔在这两方面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为了更好的理解卡特尔的理论,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卡特尔的生平。 一·卡特尔生平 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 1905.03.20-1998.02.02],英国和美国心理学家,最早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于1905年出生在英格兰斯塔福德郡,他的记忆中,童年是很幸福的,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山洞探险、游泳、划船等等。然而,他也提到与比自己大三岁的哥哥如何斗争的事情。 (一)1914年,也就是在他9 岁时,英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件事对他的一生产 生了重大的影响。目睹成百上千的伤员在附近一幢改为医院的房子里接受治疗的情 景,使他想到生命可能是短暂的,一个人应尽他的最大努力去做更多的事情。正因 此,对工作的紧迫感成为卡特尔整个学术生涯的一大特征。 (二)卡特尔1921 年(16岁)进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接受教育,主修物理学和化学, 1924 年以优异成绩获理学学士学位(19岁)。在整个大学时代,他对社会活动感兴 趣,并且日益关注社会问题。这些人是促使他考进伦敦大学研究生院。 物理和化学→→像元素周期表一样,对人格的基本单位做分类 (三)毕业后进入伦敦大学研究生院主修文学和哲学,在研究生院时,一直担任心理统计 学家斯皮尔曼的研究助理,斯皮尔曼曾提出因素分析法,并把它应用于智力研究, 他深受因素分析创始人 C.斯皮尔曼的影响,在他的人格研究中广泛的运用了因素 分析法。 (四)1929 年获伦敦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卡特尔发现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于是 他接受了一些他称之为“边缘性”的职业。1926-1932 年,他在英格兰埃克塞特大 学任讲师,1932-1937 年,他创办和主持了英格兰莱斯特儿童心理辅导中心并从 事临床工作(对临床与实验的研究二者之利弊得失特别敏感)。1937 年,美国著名 心理学家 E.桑代克邀请他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工作一年,之后在克拉克 大学工作 3 年。1941-1944年,他在哈佛大学讲授心理学,1946-1973 年担任 伊利诺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人格测量实验中心主任。1978 年他到科罗拉多定 居并担任夏威夷大学兼职教授。并于1998年2月2日逝世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 (五)1939 年他获得伦敦大学的荣誉科学博士头衔,1945 年他40 岁之际,被授予伊利 诺斯大学人格与群体分析实验室主任和研究教授的职位。他在人格与群体分析实验 室的工作使他成为世界公认的人格理论家,1992 年美国心理学会决定颁发他心理 科学终身成就奖,但他认为自己遭到诽谤而拒绝领奖。 (六)卡特尔是个多产的作者,卡特尔于1928 年发表第一篇论文时只有23 岁。在他的 学术生涯中,著有300多篇学术论文、20部学术专著以及30套以上的规范化测试。 同时也在达尔文基金会资助下从事心理的遗传研究,并因研究心理学的成就而获得 纽约科学会颁赠的华纳格兰奖。 平均每两个月就出版一本书或者发表一篇论文,他的著作,不仅数量惊人而且质量极高。

第二章特质理论

第二章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 著名的历史学家托马斯·卡约尔(ThomasCarlyle)曾经说过:“世界的历史就是伟人的历史”。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早期的心理学家在看待领导问题的时候往往从特质论人手,他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格特质与能否成为领导的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传统的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具有某些固有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先天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领导。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对特质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结果却并没有找到一些特质因素,以便将领导者和非领导者以及成功的领导者和失败的领导者的特质进行区分。这表明,试图找到一组独特的特质来鉴别成功的领导者的努力是失败的。但是还有研究表明,有一些特质,如有智慧、支配性、自信、精力充沛、富有专业知识等,是与成功的领导者一致相关的。这说明具备某些特质确实能提高领导者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并不存在一种特质能够保证领导者的成功。对于领导者到底应该具有哪些特质,吉伯认为,要想成为卓越的领导者,就必须具备以下特质:身强力壮,聪明但不能过分聪明,外向有支配欲,有良好的调适能力,自信。与吉伯的思路相似,斯道格迪尔进一步扩大了特质的范围,他认为领导者应该具有下列特质:对所完成的工作具有责任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热情并且能够持之以恒:解决问题时勇于冒险并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自信;能很好地处理紧张的人际关系并能够忍受挫折等。特质理论由于存在以下一些缺陷,所以在解释领导行为方面并不十分成功,他的不足表现在: (1)忽视了下属的需要:具有某种特质的领导可能适合管理某些下属,但不适合管理另一些下属。 (2)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成功的领导可能需要具备许多特质,但其中某些特质最为关键。 (3)忽视了情景因素:特质理论没有考虑到工作的结构性、领导权力的大小等情景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解释为什么具有不同特质的领导在各自的组织中都可以工作得非常出色。

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类型理论是很古老的,但它比较粗糙一些,人格 特质理论相对比较精细,所以,目前特质理论比较盛行。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 起源于40 年代的美 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和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 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认定为是由诸多特质构成的。所谓特质, 是指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它们作为一般化、 稳定而持久的行为倾向而起作用。特质被看作为一种神经心 理结构,也是一种先在的倾向,使个体以相对一贯的方式对刺激作出反应。 特质论并不是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而是通常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度,每个人在这些特质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慷慨是一种特质,每个人都可在不同程度上具备这种特质,成为其人格的特色之一。而人之所以有差异,就在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特质表现程度,形成不同的特质 构型,以此来解释人的行为差异。目录 1 简介 2 代表人物

奥尔波特 卡特尔 3 人格模型 大五人格 大七人格 因素模型1 简介 人格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Personality Trait Theory) 人格科学 在现代人格心理学中,人格特质理论将特质定义为个体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得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予一致的反应。但是特质理论最早却源于研究人格个别差异的类型理论。类型理论往往根据一个人的某一特征或者特质来描述人格。例如,如果某人迷恋权位则说他是权力型的人,如果某人看问题总是能够考虑到好的一面则认为他是乐观的人。古罗马医生盖伦(Galen)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就属于最早的类型理论。他根据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体液说”提出了四种气质类型,即多血质(具有过多的血液,充满活力和动力)、胆汁质(具有过多的黄胆汁,容易激怒)、抑郁质

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材料3

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材料3 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材料3 第二章职业生涯理论 20世纪初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提出三因素论后,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许多关于职业生涯选择与发展的理论。本章将重点介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职业决策理论。此外,还将介绍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和个性特征与职业模型理论。 第一节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选择理论以人与职业的相匹配为中心,包括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的特性因素论、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的职业性向理论、鲍丁(Bordin) 、弗洛姆(Vroom)等人的心理动力理论。其中有强调个体的能力倾向或人格特质的差异取向学说,强调社会经济结构、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地位或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的情境取向学说,强调个体的自我观念或自我观念的和谐程度的现象取向学说等。 一、特质因素理论 特质因素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建立在帕森斯(Frank Parsons)关于职业指导三要素思想之上,由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E. G. Wil lianson)发展而形成。这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其提出的职业选择方法至今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1909年帕森斯在其《选择一个职业》的著作中提出了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的观点,他认为,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职业选择指的是个人在了解认识自己的主观条件与职业需求条件的前提下,将个人的主观条件与职业需求相匹配,这就是特质因素理论的内涵。 帕森斯的三要素模式被认为是职业设计的至理名言,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职业选择和职业指导过程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进行人员分析,评价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第二步,分析职业对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