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

一、概述

1.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也称血液循环系统,山心脏、血管(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进行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进行周而复始的环流。动脉起始于心脏,输送血液到肺和全身各部,沿途反复分支,管径越分越细,管壁越来越薄,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互相吻合成网,遍布全身。其管壁很薄,具有一定的通透性,以利于血液和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静脉收集血液回心脏,从毛细血管起始逐渐汇集成小、中、大静脉,最后通入心脏。

2.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从心脏流出经动脉到毛细血管,然后再沿静脉返回心脏,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和功能的不同,可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乂称大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汇注入前、后腔静脉,返回右心房的流动过程。

肺循环乂称小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至肺泡壁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间进行气体交换后变成了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返回左心房的过程。

二、心脏

1.心脏的形态位置

心脏为中空的圆锥形肌质器官,上部宽大称为心基,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下部为心尖。心脏前缘凸,后缘短而直。心基部有环绕心脏的冠状沟,它是心房和心室的外表分界。沟的上部为心房,下部为心室。心脏的左侧面有一锥旁室间沟(左

纵沟),右侧面有一窦下室间沟(右纵沟),纵沟均起自冠状沟,向心尖部延伸,其右纵沟达心尖部,左纵沟大约与心脏后缘平行,不达心尖。左、右纵沟是心室的外表分界,两沟右前方为右心室,左后方为左心室。牛心脏的后面还有一条副纵沟。在冠状沟和左、右纵沟内有营养心脏的血管和脂肪填充。

心脏外面包有心包,位于胸腔纵隔内,相当于第3〜6肋骨之间,夹于左、右两肺之间,略偏于左侧。

2. 心腔的构造

心腔内有纵走的房间隔和室间隔,把心腔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借房室口相通。

(1) 右心房:构成心基的右前部,位于右心室背侧,III右心耳和静脉窦构成。右心耳为圆锥形盲囊,尖端突向左侧,内侧壁有许多梳状肌。静脉窦是前、后腔静脉和奇静脉的入口部。在后腔静脉口的腹侧有冠状窦。

(2) 右心室:构成心室的右前部,上方有两个口:前口为肺干口,是右心室的出口,有三片半月形瓣膜,称肺干瓣。瓣膜凹面朝着动脉方向;后口为右房室口,是右心室的入口,有三片三角形的瓣膜,称三尖瓣或右房室瓣。瓣膜游离缘借腱索连于心室侧壁和室间隔的乳头肌上。心室里面,在室中隔上有横过室腔走向室侧壁的隔缘肉柱,当心室舒张时,它有防止心室过度扩张的作用。

(3) 左心房:构成心基的左后部,在左心室背侧。向左前方有突出的圆锥状盲囊为左心耳,其内壁也有梳状肌。左心房背侧壁后部有6〜7条肺静脉的入口。

(4) 左心室:构成心室的左后部,向下形成心尖,心室上方有两个口:前口较小为主动脉口,有三片半月状瓣膜,称主动脉瓣:后口较大为左房室口,有两片强大的瓣膜,称二尖瓣或左房室瓣。左心室也有乳头肌和隔缘肉柱。

3. 心壁的构造

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心外膜,中层为心肌,内层为心内膜。

(1) 心外膜:贴于心肌表面,为浆膜构成,光滑而湿润。

(2) 心肌膜:为心壁最厚的一层,主要111心肌纤维构成。因功能的不同各腔壁肌层厚薄也不一样。心房肌薄,心室肌厚,尤以左心室最厚,相当于右心室的三倍。

(3)心内膜:薄而光滑,紧贴于心肌内表面,与血管内膜相延续。心内膜深面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心传导纤维等。

4.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是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构成,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

窦房结位于前腔静腔和右心耳之间的界沟内心外膜下。

房室结位于房间隔右房侧的心内膜下,冠状窦口的前下方。

房室束是房室结向下的直接延续,在室间隔上部,分为较细的右束支(右脚)和较粗的左束支(左脚),两束支分别沿室间隔的两侧心内膜向下伸延,分出小分支至室间隔,还分出一些分支通过隔缘肉柱到左、右心室的侧壁。上述小分支在心内膜下分散成浦肯野纤维,与普通心肌纤维相连。

5. 心脏的血管

心脏的血管包括冠状动脉和心静脉。

(1)冠状动脉:有左、右两条,分别由主动脉根部发出,行于冠状沟和左、右室间沟内,分支分布于心房和心室。

(2)心静脉:有心大、心中和心小静脉,心大静脉和心中静脉分别与左、右冠状动脉伴行,最后注入右心房的冠状窦。心小静脉有数支,在冠状沟附近直接开口于右心房。

6. 心包

心包是包于心脏外的锥形囊,囊壁III浆膜和纤维膜构成。

浆膜分壁层和脏层。壁层贴于纤维膜内面,在心基部折转移行为脏层。脏层紧贴于心肌外表面,构成心外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空隙为心包腔,内有少量的浆液为心包液,起润滑作用。

纤维膜为坚韧的结缔组织膜,在心基部与进出心脏的大血管的外膜相连;在心

尖部与心包胸膜共同形成心包胸骨韧带,将心包固定于胸骨的背面。心包位于纵隔内,被覆于心包外的纵隔胸膜,称为心包胸膜。

心包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心脏位置和减少与相邻器官间的摩擦,并可作为一个屏障使周用感染不致蔓延到心脏。

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论文题目: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2014年 11月7日 1

目录 1.血液循环系统 (3) 1.1.前人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3) 1.1.1.古代西方学者的研究 (3) 1.1.2.东方人的认识 (4) 1.2.血液循环系统的定义 (4) 2.红细胞的流变性质 (4) 2.1.红细胞的沉降率 (4) 2.2.红细胞的变形性 (5) 2.2.1.红细胞变形性的重要作用 (5) 2.2.2.红细胞的变形性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6) 3.血液的组成及其性质 (6) 3.1.血液的组成 (6) 3.2.血液的性质 (7) 3.2.1.血液的非牛顿粘性 (7) 3.2.2.血液的粘弹性和触变性 (7) 4.血液流变性质的定量描述 (8) 4.1.法林效应 (8) 4.2.轴流现象 (8) 5.血液循环系统动力学描述 (8) 2

1.血液循环系统 1.1.前人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1.1.1.古代西方学者的研究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开始认识到心脏、血管和脉搏之间的某些关系。如公元前4世纪,希腊医圣Hippocrates(460~375,B·C)就清楚心脏的位置以及它和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所观察到的是人尸体中的现象。在尸体内,几乎所有的血液都被驱入静脉,而动脉中则是空的。因此,他们断言动脉内充满来自肺进入的空气。Hippocrates认为,人体健康与否取决于体内4种液体的平衡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四素论学说。四素论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4种液体,即红液(血)、黄液(胆汁)、黏液和黑液(贮存于脾)。每种液体都有一定属性,血液温湿,胆汁温干,黏液冷湿,黑液干冷,认为只有4种液体的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 古代西方学者对血液循环作过较系统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应为亚里士多德(384~322,B·C)。他对血管系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指出血管的重要性,心脏是最早成熟和最后死亡的器官。他描述了心包和心脏的轮廓,大血管在心脏的出入口。他认为血液是从心脏流至全身其他部分,并营养全身。 古罗马的盖仑是古希腊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的第一个伟大的医学泰斗,成为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生理功能的先驱,盖仑还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通过科学而巧妙的设计构思,进行了很多心血管功能的有益探索,对血液循环发现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盖仑通过解剖动物,研究了心脏、血管和脉搏,指出心脏有左右2个心室。他认为血液由肝生成。血液在“自然灵气”的推动下,一部分由肝分别送往身体的各部分,另一部分由肝静脉经下腔静脉注入右心室,后通过心室隔膜上的小孔,一滴一滴的流入左心室。血液在左心室注入由肺进入的“活力灵气”,从而使原来的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动脉血再分布至全身,进入脑部动脉血中的“活力灵气”变为“动物灵气”,从而使全身有了感觉。 3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循环

人体解剖生理学 - ------循环系统 第一节循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循环:是指各种体液不停地流动和互相交换的过程,包括:血液循环(起主导作用,也是最主要)、淋巴液循环、脑脊液循环、组织液循环。 2、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闭合的管通系统内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不停的流动。 3、动力器官:心脏 分部:按循环途径可分为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功能:不断地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组织器官并将各器官、组织所产生的CO2 和其它代谢产物带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 4、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血液沿心血管系统循环不息。 i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ii、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一、心 (一)心的位置 位于中纵隔内,2/3居于正中线左侧,1/3居于右侧。 (二)心脏的外形 倒置的圆锥形,大小与自己拳头相当。 心尖向左前下方。心底向右后上方。 与心脏相连的大的血管

一、右心房right atrium 右心耳-梳状肌 上腔静脉口 入口下腔静脉口出口--------右房室口房间隔------卵圆窗 冠状窦口 二、右心室right ventricle 入口:右房室口→三尖瓣→腱索→乳突肌。出口:肺动脉口→肺动脉瓣。 三、左心房left artrium 左心耳入口:左右两侧→对肺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二尖瓣→左心室。 四、左心室left ventricle 入口:左房室口→二尖瓣出口:主动脉口→主动脉瓣 心内瓣膜、腱索、乳头肌是保证血液定向流动的结构,它们是防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循环正常进行的重要装置。 (三)心壁的组织结构 心是一个肌性器官,有较强的收缩能力。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教学目标: 掌握循环系统的构成 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 新授: 循环系统是体内封闭的管道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 机能:主要是运输:一方面把从消化系统吸收来的营养物质和肺吸进的氧运送到全身各部组织、细胞、供生理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等运送到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将激素送到全身,起调节、保护机体和调节体温等作用。 第一课时 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心脏、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又称心血管系统。 一、血液 (一) 血液的组成 由液体成分和有形部分组成。 1、液体成分 主要是血浆 蛋白质的生理机能: 白蛋白:最多,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球蛋白:免疫作用 纤维蛋白原:最少,参与凝血 血浆除去纤维蛋白原后就是血清,血清不凝固。 无机盐的机能: 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 2、有形成分 主要是血细胞

(1) 红细胞 家畜的没有核,形状圆而扁平,两面略向内凹;家禽的红细胞有核,呈椭圆形。 家畜出生后,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平均寿命约120—130天 红细胞和血浆的渗透压是相等的。0.9%的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的大致相等,故称生理盐水。 机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一机能由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来完成。 血红蛋白中铁必须是二价铁,才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当家畜食入过多含亚硝酸盐的饲料,二价铁变成三价铁,血红蛋白被氧化失去运输氧的功能,导致机体缺氧而引起死亡。 (2) 白细胞 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

A、有粒白细胞根据细胞质中特殊颗粒对染料的反应,分为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嗜碱性粒细胞。 B、无粒白细胞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是白细胞中最大的一种。 如何在图片上指出5种白细胞 Ⅰ嗜中性粒细胞: 又叫假嗜酸性粒细胞,近乎圆形,直径为10---15微米,胞浆无色透明,其间有许多嗜酸性的杆状或纺锤形结晶颗粒,这种颗粒被染成浅红色。细胞核呈多形状,通常为2-5叶,叶间的连接带较明显,核内染色质块较粗大,染为蓝紫色。 Ⅱ嗜酸性粒细胞 与嗜中性大小相似,唯颗粒呈球形而较大,颗粒染色较嗜中性粒细胞深,呈深红色。 胞浆为淡蓝灰色,核常为两叶,染色质较嗜中性粒细胞更多,带蓝色色调。 Ⅲ嗜碱性粒细胞 大小与嗜中性粒细胞相似。胞浆内有中等大小的深蓝色颗粒,核为圆形、卵圆形或分叶,染色浅。 Ⅳ淋巴细胞 大小及形态变化较大,小的居多,常有突起。胞浆微嗜碱性。核圆形或一侧凹陷,常偏在,染色质粗糙,或细匀。在核的凹陷一侧有时见到嗜天青颗粒。 Ⅴ单核细胞 大小与淋巴细胞不易区分,其胞浆为蓝灰色,接近大淋巴细胞浆的染色,不过细胞较大,胞浆较多,核形更不规则,核内染色质结构更均匀,即为细丝状而非块状,几乎看不到嗜天青颗粒。 白细胞机能:保护机体,抵抗侵入血液及组织中的微生物,吞噬其他外来的物质和体内坏死的细胞 白细胞数量:变化较大。某些疾病不仅可白细胞数量的变化,而且各种白细胞的比例也会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循环运输。循环系统的功能多样,包括供应氧气和养分、排除废物、维持体温和平衡体液等。本文将详细介绍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 心脏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心,主要由心肌组织构成。心脏具有泵血的功能,能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富含的血液从肺部和消化系统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含有代谢废物的血液回收到肺部和肾脏进行排除。 心脏按照结构分为四个腔室: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是血液进入心脏的部分,而左心室和右心室则用于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2. 血管系统 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其中,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富含的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而静脉则将含有代谢废物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收集回心脏。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其壁薄且富有弹性,使得血液能够顺利通过。在毛细血管的壁上,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够通过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而废物则从组织细胞扩散到毛细血管中,进一步运输到静脉。 3. 血液 血液是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血液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在血管中流动,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输送到组织细胞,同时收集废物和二氧化碳,将其运送到肺部和肾脏进行排除。 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并通过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能够识别和消灭病原体。血小板则主要参与血液凝固,以防止出血。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其中包含了水、蛋白质、电解质和激素等。 4. 循环功能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生物系统,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起着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循环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 循环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 个腔室。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通过二尖瓣相连,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 通过三尖瓣相连。心脏通过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推动鲜血不断地流动。 动脉是从心脏中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管道。它们分 为主动脉和小动脉。主动脉起源于左心室,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 全身。小动脉是主动脉的分支,将血液输送到更小的血管中。 静脉是将含有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的血液从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输 送回心脏的管道。它们分为大静脉和小静脉。大静脉将血液从全身的 组织和器官中回收,并输送到心脏。小静脉是大静脉的分支,将血液 从更小的血管中回收。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器,将氧气和养分从血液中释放 到组织细胞中,并收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毛细血管具有极细的管径,方便血液中的物质进行交换。 循环系统的功能主要有输送、气体交换和体温调节。

首先,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的细胞。心脏通过 收缩和舒张的动作,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左心室推送到全身的动脉中,然后通过毛细血管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这样, 身体的细胞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从而正常运行。 其次,循环系统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通过右心房和右心室将含有 二氧化碳的血液送至肺部,经过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同时吸收氧气,形成含氧的血液,然后通过左心房和左心室将含氧的 血液输送到全身。 最后,循环系统还起到体温调节的作用。当人体温度升高时,血管 会扩张,增加皮肤表面的血流量,通过皮肤散发热量,从而降低体温。当人体温度下降时,血管会收缩,减少皮肤表面的血流量,以防止过 多的热量散失,保持体温稳定。 总结起来,循环系统的结构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它们密切配合,完成了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重要任务。 循环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输送、气体交换和体温调节,保证了身体各 个部分的正常运转。这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是人体健康运作的基石。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探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通过解任体内部分器官的形态、结构、组织及其具有的生理功能等方面,对人体机体进行研究。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其分为不同的系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这些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转。以下将从人体各系统的角度阐述人体解剖生理学。 一、循环系统 人体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血液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它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组成。右心房和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将血液输送到肺部进行氧合,氧合后的血液通过肺静脉返回左心房,左心房将血液输送到左心室,左心室则将氧合后的血液通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此外,循环系统还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组织的血管,静脉则将血液从组织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管道,负责氧气和营养成分的交换。循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氧气和营养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同时携带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从身体各部分将其排出体外。 二、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它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空气从外部引入体内,并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从身体各个器官排出体外。鼻腔和喉部是将空气引入体内的入口,气管和肺

部是将空气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的管道。气管分为左右两个支气管,最终将气管分成一系列的支气管,这些分支管称为细支气管,最终细支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泡中,这些结构负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三、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胰腺等组成的。消化系统的作用是将食物转化为身体能够使用的营养成分,并将废物排出体外。口腔和食管是食物的入口,食道将食物输送到胃中,在胃中,胃酸和胃液被分泌用于消化食物。当食物被消化后,它会继续向小肠移动,小肠是将食物的营养成分分解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大肠被用于存储和排出废物,并帮助调节水分平衡。 四、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包括两个肾脏、两个输尿管、一个膀胱和一个尿道。泌尿系统的作用是滤除身体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将它们排出体外。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滤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将其转化为尿液并排出体外。尿液往往首先经过输尿管输送到膀胱中,在膀胱中,它被存储。当膀胱充满时,身体会通过神经信号来告诉我们需要进行排尿。尿液随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五、神经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系统是人类身体的重要系统之一,具有连接全身的作用。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构成,在正常情况下完成维持身体正常的营养和代谢的功能。本文将从血液、循环系统和心脏三个方面详细讲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浆和细胞组成,其中血浆占血液的55%,由水、离子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有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可以调节血浆的渗透压,球蛋白则可以承担身体的免疫功能,纤维蛋白原则是循环系统的凝血物质。血浆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物质,如激素、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等。 血液中的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其形态和功能均与血红蛋白密切相关。白细胞则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对付各种病原体。血小板则在血液凝固和止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循环系统主要由血管、心脏和淋巴组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 和毛细血管,在人体内部形成了一条复杂的管道系统。动脉以心 脏为中心辐射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把血液运输到全身,而静脉 则将血液从全身各组织和器官返回心脏。毛细血管在体内分布最 为广泛,是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 换的主要场所。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组织和淋巴管,主要起到免疫和营养代谢的 作用。淋巴组织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如脾、淋巴结、扁桃体等,是人体一种重要的免疫器官。 三、心脏的组成和功能 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由心房和心室两部分组成。 心房位于心脏的上部,分为左右两个,主要接受返流的静脉血液。心室位于心脏的下部,分为左右两个,是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部 位的主要场所。心室的左侧较为强壮,需要将氧气充足的血液从 肺脏泵送到全身,而右侧则主要泵送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到肺脏 进行氧气交换。

人类循环系统的结构及其生物力学特性

人类循环系统的结构及其生物力学特性 人类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心脏是人体最重 要的器官之一,作为一个泵,持续不断地将氧气和养分输送至全 身各处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输回肺部和肾脏以进行排泄。 而血管则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负责输送和回收血液,而血液则充当着循环系统中的“酸碱平衡仪器”和“热调节器”。本文将探讨人类循环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 一、心脏的结构 心脏是一个位于胸腔中央、稍微向左偏的器官,大约有拳头大小。它由四个腔室组成,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通过心房间隔分开,左心室和右心室则通过室间 隔分开。心脏内部有四个瓣膜: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 动脉瓣,这些瓣膜可以防止血液流反流。 二、血管的结构 血管是人体内负责输送和回收血液的管道。动脉是输送氧和养 分富含的血液至全身各部位的管道,威力巨大而坚韧。静脉则携

带含有着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回到心脏。动脉和静脉外层 大多是由结缔组织和弹性组成的,并且有很多光滑肌细胞,它们 的适应性特征不同,可以帮助它们的运动以及对压力的适应。 而在毛细血管这种非常细小的血管,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内皮 细胞。一些营养成分和废弃物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与组织细胞交换,这种过程称为毛细血管透析。毛细血管内径口径不超过10微米,其借助于红细胞上的血管束可以达到三分之一的红细胞的最 大直径。血管束实际上是由红细胞串在一起的长细管,这种长管 在毛细血管中相对容易运动,借助红细胞自身的形变能力经过能 够拐弯的血管。 三、生物力学特性 循环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对人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血 液在循环系统中具有不同的流动特性,它可以流动、扩散和混合。这种特性是由循环系统的物理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血 液在高压力下通过动脉时,组织和动脉壁需要受到不同的力和压力,这会直接影响循环系统的生物物理特性。血压,即循环系统 内的压力,是由心脏泵血和血管弹性共同影响的结果。在低压力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两个系统,两个系统紧密相连,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两个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系统是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的。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完成空气的进出、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等任务,维持身体正常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泄。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空气从鼻腔进入,在经过喉部和气管后进入肺部。鼻腔内有大量的毛细胞和黏膜,能够阻挡灰尘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喉部位于鼻腔和气管之间,是通过喉结来控制声音发出的关键部位。 气管是一条具有完整圆环软骨保护的管道,将空气从喉部运送到支气管。支气管则是气管的分支,能够将空气输送到肺部的各个部位。肺有两个,左右各有一个,并位于胸腔中。肺内含有大量的肺泡,肺泡的内壁有很多血毛细血管,能够进行氧气和二氧

化碳的交换。氧气被吸收到血液中,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释放到肺泡再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的空气的进出、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等。当我们呼吸时,膈肌和肋骨肌收缩,胸部腔容积增大,外部空气通过压力差进入肺,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呼气时,呼吸肌放松,胸部容积缩小,将二氧化碳呼出体外。 二、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组织,提供氧气和养分,并排除二氧化碳和废物。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位于胸腔的中央,是一块肌肉组织,能够不断地收缩和放松来推动血液循环。心脏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心房接收全身组织送出的贫血的静脉血,通过心房室瓣进入左右室,心室通过动脉将充氧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连载17】人体各系统及功能(1)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

【连载17】人体各系统及功能(1)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 (一)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两大部分组成。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它们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外周神经包括与脑和脊髓相连的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由脑发出神经的称脑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称为脊神经。植物性神经是指分布于内脏、心肌、平滑肌、腺体的神经;而支配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神经又称为躯体神经。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每个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胞体的大小不同,形态多样,有梭形、星形等等。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机构,它与内分泌系统和感觉器官一起,完成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的调节和控制,从而使人体成为完整的统一体并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具有调节呼吸、心血管、消化等生理功能,这些中枢如受损伤则可危及生命。大脑是意识、思维、运动和感觉的最高中枢,对全身有精细的调节作用。周围神经系统中,嗅觉神经始于鼻腔嗅区粘膜的嗅细胞,经颅前窝进入嗅球,将嗅觉冲动传入大脑;视神经始于视网膜神经细胞,传导视觉冲动入大脑。 (二)循环系统 循环是指各种体液(如血液、淋巴液、脑脊液等)不停地流动和相互交换的过程。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动脉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器官,是离心的管道。静脉则把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带回心脏,是回心的管道。毛细血管是位于小动脉与小静脉间的微细管道,管壁薄,有通透性,是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的场所。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总结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总结循环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物系统之一,它由心脏、血管系统和血液组成,具有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体内稳定环境等重要功能。下面将对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 一、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心,呈锥形。心脏主要由心肌组织构成,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它具有以下功能: 1. 心脏起搏与传导功能:心脏自身具有起搏与传导能力,通过心脏节律的调节,使心房和心室以一定的节奏收缩。 2. 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心脏在收缩时将血液推出动脉,完成收缩工作;在舒张时,心脏充分吸收静脉血回流,为下一次收缩做准备。 3. 心脏瓣膜的控制功能:心脏四个腔室之间分别有三个瓣膜,分别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开闭协调控制了血液的流动方向。 二、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血管系统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使新鲜血液和氧气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以下是血管系统的详细介绍:

1. 动脉: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出的管道,具有弹性和收缩能力,能够将血液快速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2. 静脉:静脉是血液回流至心脏的血管,与动脉相比,静脉腔较大且壁较薄,静脉内的血流速度较慢。 3.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相当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联结通路,它们的特点是壁薄、通透性高,能够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三、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血液是循环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液体组织,它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具体结构与功能如下: 1.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主要由水、蛋白质、营养物质和废物等组成。它在输送血液和调节体温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2.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元素,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运输二氧化碳,其中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 3. 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防御和清除异物、病原体等。白细胞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4. 血小板: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起来形成血栓,防止过度出血。 总结

动物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概念: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是生物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心脏和血管两大部分,叫做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和淋巴器官,是血液循环的支流,协助静脉运回体液入循环系统,属循环系的辅助部分。 二、动物循环系统发展历程 从环节动物门开始出现,环节动物有次生体腔的出现,相应的促进了循环系统的发生。环节动物具有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结构复杂,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组成,各血管以微血管往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构成了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有一定方向,流速较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质及携氧机能。 软体动物门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窦及血液组成血液自心室经动脉,进入身体各部分,后汇入血窦,由静脉回到心耳,故软体动物为开管式循环。 节肢动物门循环系统开管式,包括心脏和动脉两部分。 鱼的循环系统包括液体和管道两部分,液体是指血液和淋巴液,管道为血管及淋巴管。两栖类由单循环的血液循环方式发展为包括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双循环,循环系统包括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鸟类的循环系统反映了较高的代谢水平,主要表现在:动静脉血液完全分开、完全的双循环,心脏容量大,心跳频率快、动脉压高、血液循环迅速。 三、循环系统分类 1.开管式循环: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都是“开放式”的,例如蝗虫的循环系统、虾的循环系统。 2.闭管式循环系统:所有的脊椎动物和部分无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是“封闭式”的,如蚯蚓、人类的循环系统。 3.二者区别 a.开管式循环:是指动物体内的血液不完全在心脏与血管内流动,而能流进细胞间隙的循环方式.如节肢动物体内,背有心脏和它发出的血管(动脉)。心脏两侧有具活瓣的心门,动脉直接开口在体腔。心脏收缩时,心门关闭,血液从动脉的开口进入体腔,浸润各组织和器官。心脏舒张时,心门开放,体腔中的血液经心门再回心脏。开管式循环系统相对于闭管式循环系统而言,由于软体动物体内真体腔与假体腔并存,且假体腔更广泛地存在于器官组织的间隙,其中充满血液,被称为血窦。由于血窦的存在,大多数软体动物为开管式循环系统,与其运动缓慢有一定的关系。开管式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心室,心耳),血窦,动脉和静脉。血液循环的途径为:心耳-心室-动脉-血窦-静脉-心耳。但是软体动物中头足类十腕目为闭管式循环系统,其运动也更加敏捷迅速。 b.闭管式循环系统: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的血液循环系统,基于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真体腔(也称次生体腔)。由背血管,腹血管,心脏和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网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比开管式循环系统更能迅速有效地完成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输。 血液循环的大致途径:背血管血液由后向前流动,到达环血管后由背向腹方向流动。然后由腹血管收集血液,从体前向后流动。血液始终封闭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了解心脏的位置,外形和大体解剖结构。观察人体主要大血管的走行和冠状动脉的分布。 (一)心脏 外形及位置:观察心脏在胸腔的位置。心脏外形可见心包、心耳、心房、心室、大血管出处,冠状沟、前后纵沟。 内部结构:四个腔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二个隔—房中膈、室中膈。四组瓣膜—三尖瓣(右房、室之间)、二尖瓣(左房、室之间)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心室内见乳头肌、腱肌和心内膜。剖面见心肌排列走行。 冠状动脉:主动脉根部发出两支、左冠状动脉主要分布于左半心,右冠状动脉主要分布于右半心。互有交错。 (二)血管 肺动脉:短而粗,右室发出,主动脉弓下分两支,入左、右肺门。 肺静脉:每侧各有两支,出肺门入左心房。 主动脉:左心室发出,向左上称升主动脉,弯向左后称主动脉弓,弓的上方自右向左发出三支称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再下称降主动脉、按段分称胸主动脉,腹主动脉,于第四腰椎下缘分两支。左、右髂总动脉。 其它:上肢、下肢和头部动脉一般观察了解。 体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门静脉,静脉腔内可见静脉瓣。 神经系统 (一)脊髓和脊神经 脊髓的位置:椎管内、上续延髓、下止于第一腰椎下缘。 外形:扁圆柱形,由上而下可见颈膨大,腰膨大,脊髓园锥,表面有前、后正中裂,前、后外侧沟,脊神经根由侧沟发出。 剖面:灰质、白质、中央导水管。(见模型)。 脊神经:脊髓分31个节段,相对有31对脊神经(颈8、胸12、腰5、骶5、尾1)。脊神经后根膨大处称脊神经节。下肢主要大神经有坐骨神经,分别见标本。 交感神经:由脊神经分出22~24对交感节,形成交感链。 (二)脑和脑神经 脑干:上接间脑,下接脊髓。由上而下分:l、中脑:认识腹侧面大脑脚,背侧面四叠体(上丘、下丘)结构;2.、脑桥:两侧称脑桥臂;3、延髓:腹侧面有锥体、锥体交叉结构。在标本和模型上观察十二对脑神经的出处。 间脑:位于中脑上方,两大脑半球之间的灰质。背上部称丘脑。前下部称下丘脑,

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系统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它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的构造、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系统解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撑系统,它由骨骼和关节组成。骨骼可以分为轴骨和附肢骨,轴骨包括头骨、胸骨和脊柱,附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同时参与运动和造血过程。 二、肌肉系统 肌肉系统是人体的运动系统,它由肌肉和肌腱组成。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骨骼肌负责人体的主动运动,平滑肌负责内脏器官的收缩和舒张,心肌负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三、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输送系统,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它通过收缩和舒张驱动血液流动。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将二氧化碳和废物带回心脏。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它们分别负责输送氧气、免疫和止血功能。

四、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系统,它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鼻腔和咽部负责空气的加热和湿化,气管和支气管负责将空气输送到肺部,肺部通过肺泡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五、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人体的食物消化和吸收系统,它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到血液中供全身组织使用。口腔负责咀嚼和混合食物,胃负责酸性胃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小肠负责对食物进行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大肠负责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六、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是人体的排泄系统,它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它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将废物和水分排泄出体外。 七、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系统,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它负责接收和处理感觉信息,并发出指令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它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主管护师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人卫医学网总结如下: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组成。其功能是为全身各组织器官运输血液,将氧、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并在内分泌腺和靶器官之间传递激素,同时将组织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运走,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机体内部理化环境的相对稳定。研究发现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心钠肽、内皮素、内皮舒张因子等活性物质,在调节心、血管的运动和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 循环系统疾病受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而且,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 1.心脏处于循环系统的中心,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由左、右心房和心室四个心腔组成,同侧房室间有房室瓣相通,左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二尖瓣,右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右心室与大血管之间亦有瓣膜相通,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循环,腔静脉回流来的含氧量低的血液泵入肺动脉,将自肺静脉回流来的含氧量高的血液泵入主动脉,供应全身脏器。 2.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由负责正常冲动形成与冲动传导的特殊心肌细胞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柬、房室结、房室束、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和浦肯野纤维网。本系统能节律地发放冲动,并将冲动迅速传到普通心肌使之兴奋而收缩,其中窦房结具有最高的自律性。 3.心脏的血液供应心脏本身的血供主要来自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其大分支分布于心肌表面,小分支进入心肌,经毛细血管网汇集成心脏静脉,最后形成冠状静脉窦进入右心房。 4.血管是循环系统运输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循环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其组成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个部份。循环系统的功能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同时也将代谢产物运回肺和肝去处理。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心脏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它是一个马铃薯大小的有机器官,位于胸腔中,其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人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右心房是接受血液的地方,左、右心室是向外泵血的地方。 心脏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心脏的自主收缩和抽血能力。在心跳周期中,心脏通过两个不同的收缩过程将血液推出。第一个收缩过程叫做心房收缩,这个过程将血液从左、右心房中推出到左、右心室中。随后是心室收缩,这个过程将血液从左、右心室中向前推进。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循环,因为像肌肉、骨骼、肝脏和肾脏这些生命机体组成都需要血液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移除代谢产物。同时,心脏也是一个自主治愈的器官,它可以在许多疾病和损伤的情况下恢复正常功能。 二、血管 血管是以心脏为中心,自血管分枝发出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和结构的管道系统。血管分两种,一种是动脉,一种是静脉。 1. 动脉 动脉是心脏向外输送血液的管道。它们较厚、较硬,主要用于向体内各个组织器官提供充足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在动脉中,与心脏相对的一侧叫做干线,这里的压力和血流量最大。而两条干线在下部相会形成主动脉,主动脉衍生出了其他的大动脉。在全身的细分中,动脉分为主、分支、小动脉三种类型。 2. 静脉

静脉是从体内各个组织器官汇集成一个网络的管道系统。它们较薄、较软,主要的作用是将含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的血流送回至肺和肝进行进一步处理。静脉系统包括远心端的毛细血管到大静脉。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与动脉相比较慢,也更加沉稳。 三、血液 血液也称为“液态组织”,是人体内流动的红色液体。血液由血浆和细胞元素组成。其中血浆包括水、蛋白质、糖、脂质、电解质和激素等成分,细胞元素则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 1. 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占到血液总量的55%。它是一个透明的液体,黄色或浅褐色,在水中呈鲜红色。血浆中含有凝血因子、补体、抗体等物质,可以在病原体攻击时进入组织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血浆中还含有多种酶,可以帮助调控体内代谢和免疫功能。 2. 红细胞

人体循环系统的组成

人体循环系统的组成 展开全文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体液(包括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为心脏和血管两大部分,叫做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鳃或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宫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它还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保持体温,输送激素到靶器官以调节其功能。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还有附加的功能:如机体的保护作用;将血液运送到受伤或感染部位,包括白细胞和免疫蛋白(抗体)、凝血物质(在受伤部位形成纤维蛋白网);将身体储存的脂肪和糖运到用场等。无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多为开放型循环(参见彩图插页第39页);血液由“心”经血管流入组织间隙形成的血窦直接或经静脉回心。血窦中血液与组织液、淋巴液相混,无管道将它们隔离,因此开放型循环不存在由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形成的微循环,有些连静脉也没有,血液由血窦经心门直接入心。这是低级形式的循环系统。其特点是血管壁弹性小,不能支持较高的血压,因此它们的血压很低,血液重新分配的调节和血流速度很慢。少数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的蚯蚓等和部分软体动物如章鱼等开始有封闭型循环。血管系统开始形成了微循环,血流经微循环、静脉回心,由于心血管系统形成了完整的管道,而且血管壁弹性大,能支持较高的血压,因此血压较高,血液重新分配的调节和血流速度也较快,是高级形式的循环系统。除极少数例外(如盲鳗等),脊椎动物绝大多数都有封闭式循环。脊椎动物从爬行动物、鸟类到哺乳动物的心脏都有两心房和两心室。这种心脏实际上形成两个泵。左心室泵血到动脉,再到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送去养分带走代谢废物经静脉回右心房,叫做体循环,因为线路较长,也叫大循环。血液经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到肺进行气体交换,放出二氧化碳,带走氧,然后经肺静脉将含氧丰富的新鲜血液运回左心房,叫做肺循环,因路线较短,也叫小循环。部分组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 一、概述 1.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也称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进行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进行周而复始的环流。动脉起始于心脏,输送血液到肺和全身各部,沿途反复分支,管径越分越细,管壁越来越薄,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互相吻合成网,遍布全身。其管壁很薄,具有一定的通透性,以利于血液和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静脉收集血液回心脏,从毛细血管起始逐渐汇集成小、中、大静脉,最后通入心脏。 2.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从心脏流出经动脉到毛细血管,然后再沿静脉返回心脏,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和功能的不同,可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又称大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汇注入前、后腔静脉,返回右心房的流动过程。 肺循环又称小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至肺泡壁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间进行气体交换后变成了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返回左心房的过程。 二、心脏 1.心脏的形态位置 心脏为中空的圆锥形肌质器官,上部宽大称为心基,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下部为心尖。心脏前缘凸,后缘短而直。心基部有环绕心脏的冠状沟,它是心房和心室的外表分界。沟的上部为心房,下部为心室。心脏的左侧面有一锥旁室间沟(左纵沟),右侧面有一窦下室间沟(右纵沟),纵沟均起自冠状沟,向心尖部

延伸,其右纵沟达心尖部,左纵沟大约与心脏后缘平行,不达心尖。左、右纵沟是心室的外表分界,两沟右前方为右心室,左后方为左心室。牛心脏的后面还有一条副纵沟。在冠状沟和左、右纵沟内有营养心脏的血管和脂肪填充。 心脏外面包有心包,位于胸腔纵隔内,相当于第3~6肋骨之间,夹于左、右两肺之间,略偏于左侧。 2. 心腔的构造 心腔内有纵走的房间隔和室间隔,把心腔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借房室口相通。 (1)右心房:构成心基的右前部,位于右心室背侧,由右心耳和静脉窦构成。右心耳为圆锥形盲囊,尖端突向左侧,内侧壁有许多梳状肌。静脉窦是前、后腔静脉和奇静脉的入口部。在后腔静脉口的腹侧有冠状窦。 (2)右心室:构成心室的右前部,上方有两个口:前口为肺干口,是右心室的出口,有三片半月形瓣膜,称肺干瓣。瓣膜凹面朝着动脉方向;后口为右房室口,是右心室的入口,有三片三角形的瓣膜,称三尖瓣或右房室瓣。瓣膜游离缘借腱索连于心室侧壁和室间隔的乳头肌上。心室里面,在室中隔上有横过室腔走向室侧壁的隔缘肉柱,当心室舒张时,它有防止心室过度扩张的作用。 (3)左心房:构成心基的左后部,在左心室背侧。向左前方有突出的圆锥状盲囊为左心耳,其内壁也有梳状肌。左心房背侧壁后部有6~7条肺静脉的入口。 (4)左心室:构成心室的左后部,向下形成心尖,心室上方有两个口:前口较小为主动脉口,有三片半月状瓣膜,称主动脉瓣;后口较大为左房室口,有两片强大的瓣膜,称二尖瓣或左房室瓣。左心室也有乳头肌和隔缘肉柱。 3. 心壁的构造 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心外膜,中层为心肌,内层为心内膜。 (1)心外膜:贴于心肌表面,为浆膜构成,光滑而湿润。 (2)心肌膜:为心壁最厚的一层,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因功能的不同各腔壁肌层厚薄也不一样。心房肌薄,心室肌厚,尤以左心室最厚,相当于右心室的三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