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人员事迹材料【可编辑版】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人员事迹材料【可编辑版】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人员事迹材料【可编辑版】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人员事迹材料【可编辑版】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人员事迹材料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人员事迹材料

自20**年参加工作以来,参与了西北甘肃甘州地区1:5万专项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东北黑龙江林甸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工作,西南川西高原若尔盖藏区大骨节病区地下水勘查项目等,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201X年作为水环中心最年轻的一员参与了“

5.12”汶川特大地震堰塞湖抢险排查工作,十天里与专家组成员辗转2000余公里,完成了XX市10个堰塞湖的调查,提交了10处堰塞湖排险建议报告,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国土资源部表彰。

近年来主要负责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估与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是部、局发挥地学优势,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设立的第一个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项目,当时国内尚无现成标准规范可供查阅,项目组借鉴油气、矿产等行业经验,动员一切力量、利用一切资源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建立了适宜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方法体系,系统总结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勘查、建设、灌注、监测等关键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组织专家对项目成果评审认为,“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估与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项目成果报告为优秀”;201X 年作为工作项目负责人承担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项目,与项目组成员联合攻关,圆满完成了示范工程调查、勘查、选址、评价、建设、灌注、监测等全流程技术方法体系的探索和示范工程监测

井及监测体系的建设,在201X年地质调查项目野外质量抽检中,专家组对“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项目取得的野外成果予以高度评价;与企业合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实施了我国也是世界首个煤基全流程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为我国有效减排二氧化碳探索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我国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作为工作项目负责人,目前承担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与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1X-201X)”项目,继续为所从事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调查与科研开发贡献力量。

先后参与编写专著3部,其中第三作者1部(《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质基础及场地地质评价》,已出版);在核心期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ei或istp收录2篇;先后荣获“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优秀个人”、“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优秀青年”和“水环地调中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于201X年经层层遴选,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英才第二批培养计划。

附送:

水文局年度河流工作总结

水文局年度河流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在省水利厅党委、省水文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上饶水文局党组一班人,团结带领广大水文干部职工,抓大事、谋长远,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水文事业进入了一个环境改善、成效明显

的发展时期,为今后水文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服务防汛抗旱,扎实做好水文测报工作

(一)汛前准备工作扎实到位及时进行了汛前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限期整改,确保汛前准备扎实到位。修改完善了《上饶水情分中心管理运行制定》,制定下发了《水情遥测站设备管理维护职责》。完成了150站次遥测站设备的维修,163站次基本数据的核对维护。对上饶、XX市约350座中小型水库数据库基本信息进行了检查维护,保障了水库信息的入库。完成了中小河流28个新建水位站水情遥测设备安装调试及其中心站数据入库、交换、查询,确保了尽快发挥效用。测洪方案及测报技术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二)应急测报能力不断加强编制完成了圳上站与耙石站洪峰水位相关图方案,重新编制完成了梅港站产汇流预报方案。修改完成了遥测站基本信息和201X年水情特征值的统计、水位流量关系的分析入库工作。补充修改了水情遥测站点分布图。完成了信江弋阳、鹰潭、梅港等站的洪水、枯水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指标分析确定;调整充实了应急抢测队。

(三)水文测报服务作用明显今年汛期虽然超警戒线洪水次数不多,但暴雨大暴雨和局部洪水频发。6月上旬,鄱阳西河出现的有记录的第二位洪水和昌江全流域的超警戒线的洪水,我局快速反应、有序组织、科学应对,提前9小时做出了西河石门街站的最高水位估报。入汛以来共编发《水情快讯》75期,《水情简报》23期,水情综述及分析材料22篇,水情短信90条,水情预报61站次,信州水利枢纽入库流量预报14站次,发送水情电报

71万份,接收处理发送实时遥测水情信息260万条。全力保障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山洪预警水情信息系统和水情分中心系统的正常运行。取得了减少经济损失4600万元,安全转移人口2万余人的社会经济效益。

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目的 运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经过一定的勘查程序,去查明某个地区的地下水在天然和人为影响条件下的状态,并阐明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具体措施。 二、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任务 1、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和污染情况; 2、对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进行水量、水质评价; 3、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实施意见和措施。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 一、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 目的:为制订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任务:概略查明区域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埋藏分布条件以及水量、水质的形成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 比例尺:一般<1/10万 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 目的:为某项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任务:较详细地查明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 比例尺:一般>1/5万 三、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 目的:结合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或其他项目,对地下水的动态和均衡要素进行长期的观测和研究,为定性或定量评价水文地质条件提供资料。 监测项目:地下水水位、水温、水量、水质以及 降水入渗补给量、蒸发量、地下径流量等。 监测持续时间:1)暂时性监测网:为综合性或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提供监测资料时,监测时间一般持续1~2年;2)永久性监测网: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长远、综合目的而进行的检测工作时,监测时间应是永久性的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 一、水文地质调查阶段划分的必要性 1、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必须经历一个由面到点、由粗到细、由浅到深的过程。 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必须与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相一致,不同设计阶段所需水文地质资料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同的。 二、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方案 不同任务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其阶段的划分一般是各不相同的;不同部门对同一任务,划分的阶段数和阶段名称也不尽一样。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把供水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 1、普查阶段:概略评价需水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有无满足设计所需地下水水量可能性的资料,初步推断可能富水地段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详查阶段:基本查明几个可能富水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初步评价地下水资源,进行水源地方案比较,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3、勘探阶段:查明拟建水源地范围的水文地质条件,进一步评价地下水资源,提出合理开采方案,为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4、开采阶段:在开采动态研究的基础上,验证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水源地的改、扩建

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要点问题探讨

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要点问题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施工过程中了解地下水对建筑物和岩土体的具体影响和作用,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掌握地下水的水文参数,消除地下水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及岩土工程的危害。本文在此从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意义出发,对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几个要点问题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下水;岩土水理性质 前言: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的勘察一直是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是一个极其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二者联系紧密,互相作用:首先地下水作为建筑物工程基础的外部环境,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直接影响;其次地下水作为岩土体的组成部分,对岩土体的工程特性也有直接的影响。在勘查中加强水文地质的勘察十分必要,这不仅能提高工程勘察质量,还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但是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勘探成果内因为很少直接涉及水文参数的利用,水文地质问题往往只被认为是象征性的工作而经常被忽视。由于缺乏详细准确的勘探数据,对工程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了解不够充分,在工程设计时对其引起的问题不够重视,从而引发各种岩土工程灾害。 二、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的要点 1、全面勘察场地的水文地质问题 全面勘察水文地质问题是预防日后引发危害的首要措施,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要把水文地质问题作为重要任务来落实,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 第一,针对该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进行调查,主要包括降水量、气温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河流水位变化含水层的分布以及具体厚度等等因素,“通过现场测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第二,对地区附近的地下水是否遭到污染以及污染程度进行勘察测定,对河流水库、水坝对水位的影响进行考察等。要注意做到考察的全面性,充分把握各种可能性因素对水文地质的影响。 2、完善水文地质勘测的评价机制 提高工程的勘测效果,不仅仅需要完善各项勘测项目,同时勘测师的素质也必须加强。因为水文地质与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于工程的勘测一定要提高管理意识,加强管理强度。对于各项数据的评价也要更加合理,督促勘测师测量出准确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处理也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预测出的结果与现实不会出现太大偏差,工程的质量自然就会提高上去。 3、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 地下水与建筑地基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应该将地下水与地基设计相结合,从而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来为地基的设计和选择奠定科学的基础。地下水的自然状态、对建筑物的影响、人为活动下地下水的变化和对建筑物的影响等都是水文地质勘查中应该着重勘查的内容。不同地下水情况对工程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对其重点内容进行评价。比如,工程有部分基础是处于地下水以下的,那么就应该把评价内容重点放在地下水对砼和钢筋的腐蚀性上面;如果基础是以岩土层来进行施工的,则需要对地下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人员事迹材料【可编辑版】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人员事迹材料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人员事迹材料 自20**年参加工作以来,参与了西北甘肃甘州地区1:5万专项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东北黑龙江林甸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工作,西南川西高原若尔盖藏区大骨节病区地下水勘查项目等,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201X年作为水环中心最年轻的一员参与了“ 5.12”汶川特大地震堰塞湖抢险排查工作,十天里与专家组成员辗转2000余公里,完成了XX市10个堰塞湖的调查,提交了10处堰塞湖排险建议报告,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国土资源部表彰。 近年来主要负责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估与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是部、局发挥地学优势,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设立的第一个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项目,当时国内尚无现成标准规范可供查阅,项目组借鉴油气、矿产等行业经验,动员一切力量、利用一切资源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建立了适宜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方法体系,系统总结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勘查、建设、灌注、监测等关键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组织专家对项目成果评审认为,“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估与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项目成果报告为优秀”;201X 年作为工作项目负责人承担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项目,与项目组成员联合攻关,圆满完成了示范工程调查、勘查、选址、评价、建设、灌注、监测等全流程技术方法体系的探索和示范工程监测

井及监测体系的建设,在201X年地质调查项目野外质量抽检中,专家组对“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项目取得的野外成果予以高度评价;与企业合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实施了我国也是世界首个煤基全流程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为我国有效减排二氧化碳探索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我国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作为工作项目负责人,目前承担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与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1X-201X)”项目,继续为所从事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调查与科研开发贡献力量。 先后参与编写专著3部,其中第三作者1部(《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质基础及场地地质评价》,已出版);在核心期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ei或istp收录2篇;先后荣获“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优秀个人”、“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优秀青年”和“水环地调中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于201X年经层层遴选,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英才第二批培养计划。 附送: 水文局年度河流工作总结 水文局年度河流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在省水利厅党委、省水文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上饶水文局党组一班人,团结带领广大水文干部职工,抓大事、谋长远,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水文事业进入了一个环境改善、成效明显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贵州泰昌安能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兴仁县水井湾煤矿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6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结合我矿《地质简测报告》,为能给矿井水害防治提供有力的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水害防治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我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其调查情况如下: 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范围内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二级支流马路河汇水范围,马路河向东径流至安龙县石灰窑村附近进入地下河后排泄于北盘江一级支流坝子河中,最终汇入深切割的北盘江中。区域上南、北盘江分水岭位于矿区西部5km处,呈“7”字型通过。北盘江二级支流马路河、大桥河地表分水岭距矿区北部约4公里处呈东西向穿过。 与矿床充水有关的含水层为P3c+d、P3l碎屑岩裂隙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径流途径短,富水性弱,具近源补给排泄的特点,其排泄不受外围的深切割河流控制,根据地质构造、充水含水层空间形态结合补径排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水文地质单元位于南北盘江分水岭南部,南以包谷地背斜伴生断层为界,北西以南北盘江分水岭为界,东为无限边界。矿区位于该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300m(北东部马路河谷)。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表水矿区内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二级支流马路河汇水范围,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300m(北东部马路河谷)。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其地表水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矿区北西部发育有沟头溪沟(H1),其丰水期流量为56.1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北西径流后转向北径流汇

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矿区北部发育有高峰溪沟(H2),其丰水期流量为29.9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北东径流汇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矿区南部发育有祥隆煤矿新井口溪沟(H3),其丰水期流量为131.2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东径流汇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二)地下水类型及地层富水性 矿区内出露和钻遇的地层有第四系(Q)、夜郎组(T1y)、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龙潭组(P3l)、大厂层(P3dc)、中统茅口组(P2m),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内的各斜坡及各冲沟的沟底地段,分布零星,岩性为泥砾、砂砾、粘土及砂、砾石等残积及冲积层。根据地表及钻孔资料,厚3.75~20.00m,一般小于10m。地表未见泉水。该层具透水性,由于厚度小且变化大,仅季节性含水,富水性弱。 2、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第一段(T1y1)裂隙含水层 于矿区北西部及北东部出露。该地层主要为中厚层、厚层状含钙质粉砂岩与粉砂质粘土岩,局部夹少量灰色透镜状泥晶生物介壳灰岩。厚度>111.34m。含基岩裂隙、风化裂隙水,矿区北部见3个泉点出露(S2、S3、S4)其中对S3泉点进行了长期观测,流量为0.04-0.53L/s,据区域水文资料,该层泉流量为0.1—3L/s,为HCO3-~Ca2+型水。ZK401、ZK402钻孔钻进至该层时钻孔冲洗液有漏失现象。综合分析认为,该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具相对隔水性。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及大隆组(P3c+d)裂隙、溶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北部及东部反向坡斜坡地带,该地层顶部为灰色中厚

水文地质调查

(一)水文地质调查 工作思路与部署安排:继续在华北平原东部地区开展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典型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在华北平原、松嫩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开展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及综合研究。对我国北方11个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进行综合集成。开展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继续开展内蒙古、甘肃能源基地地下水勘查。开展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点岩溶流域和盆地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选择典型流域建立岩溶水开发和石漠化整治示范工程,提出岩溶水开发与环境地质整治方案。在东北、西北、华北、四川阿坝州地方病严重区,内蒙古河套高砷地区、陕西大荔县高氟水地区进行地下水勘查和供水安全示范。在四川省红层丘陵区继续开展地下水勘查和开发利用示范。 1.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1)中国北方主要盆地地下水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成果综合集成 组织开展了中国北方11个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成果集成出版稿的编辑工作。从区域调查成果集成、新技术新方法及应用、北方水工环战略三个方面进行综合。 (2)典型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 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840平方千米,地球物理勘探500点,水化学、同位素取样186组,GPS工程点测量25点,抽水试验64台班。编写了2个图幅水文地质钻孔的详细设计和1:5万水文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研究及编图技术要求工作方案。 2.中国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 开展了农业开采量典型监测。对布设的8个农业开采量监测点,24口农田灌溉井、8口农村生活饮用水井、近1000亩农田的农田灌溉情况进行每日监测。监测点分布于北京大兴、天津武清、河北正定、河南鹤壁、山东莘县等地,分别代表了山前平原、中部平原、滨海平原3种典型地貌单元和地下水、地表水2种主要灌溉水源。编制了40余张地下水动态演化图件,比较详细地刻画了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及目前流场的形态特点。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样本

六枝特区湘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O一七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0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0 ( 一) 交通位置 0 ( 二) 开发概况 (2) 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 (3) 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 (3) ( 一) 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 (3) ( 二) 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 (4)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4) 一、自然地理 (4) ( 一) 地形地貌 (4) ( 二) 气象及水文 (5) 二、地质条件 (5) ( 一) 矿区地层 (6) ( 二) 矿区构造 (7) ( 三) 含煤地层 (7) 三、水文地质条件 (9) ( 一)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9) ( 二)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

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3) 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4) 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14) 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16) 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预测评估) (16) 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 (16) 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6) 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 结束语 (19)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为了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使煤矿企业能预防和避免矿山水害隐患威胁, 我矿开展了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基本查清了湘发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患情况, 并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探放水技术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 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 一) 交通位置 湘发煤矿为整合矿井, 整合规模为150Kt/a, 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湘发煤矿位于六枝特区中寨乡镜内。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证号C5 0 0211 5870) , 湘发煤矿开采标高+1470~+1100m, 矿区面积0.7941km2, 倾向宽约1.2km( 平均) , 走向长约0.7 km( 平均) 。矿区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 湘发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填图)––––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测量、编录和制图的一项综合性工作(一种调查手段)。 目的:为地区规划或专门性生产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提交成果:图件––––水文地质图;报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等。 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是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在勘探阶段,测绘则是退居次要地位。 通常在相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 若没有地质底图,则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 §1 水文地质测绘的任务 一、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 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下列问题: (1)测区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型地下水的分布状态、相互联系情况; (2)测区内的主要含水层、含水带及其埋藏条件;隔水层的特征与分布;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4)概略评价各含水层的富水性、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和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5)各种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6)论证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二、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为完成上述任务,水文地质测绘一般应包括下述调查内容: (1)基岩地质调查;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调查; (3)地下水露头的调查; (4)地表水体的调查; (5)地表植物(即地下水的指示植物)的调查; (6)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状况的调查。 也就是说,水文地质测绘是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三、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成果 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①水文地质图(包括具代表性的水文地质剖面);②水文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调查试点和研究总结阶段,其技术要求也正在编写之中。本要求暂时供1:250000和1:50000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时参考。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而进行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是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基础性地质调查。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学、土壤学、地貌学、生态学及其它有关地球科学的方法、理论,调查人类和生物群体赖以生存的岩石圈、地下水圈和地表水圈。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岩石、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植被群落及其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环境下发生变化的地球动力作用、地球化学作用和其它现代地质作用等。 1.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 (1)基本查明测区内的基础地质、水资源(包含地下水和地表水)、土地资源、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等的存在状态、性质与特征; (2)综合评价测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3)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等。 2.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1)充分收集测区内已有的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球化学、遥感、气象水文、土壤、资源开发、生态等方面的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进行调研、野外踏勘等工作,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项目设计书。 (2)进行野外调查工作,主要包括:(A)基础地质调查,以收集已有资料为主,补充必要的野外调查;(B)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C)水文地质(包括地表水)、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包括地质灾害)调查;(D)土地资源调查;(E)

环境水文地质学习题集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环境水文地质学是环境科学中环境地学的一个分科,也是环境学中的水体环境部分。是以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环境质量关系的一门学科。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控制的科学 自然环境问题是自然力或人为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人为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地质环境:地壳上部包括岩石、地下水、微生物、五色气体在内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系统,它应具有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个基本元素。 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性质、状态和地质结构变化有关的地质现象的问题。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是把人为开采、疏干、充水、污染等因素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导致地下水组分,性质,状态和水动力特征等变换的环境问题。 *地方病:是水体的化学成分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产生贫化、富集或转化作用造成的原生环境中元素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各种地方性疾病。 水迁移系数:等于化学元素在水中的含量与岩石中含量之比。 地球化学垒:表生带在短距离内的迁移条件明显交替,并导致元素浓集的地段。 生物地球化学病带:是指不适于人类和生物生存发展的元素贫乏或富集的地带性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而非地带性的这种环境。 地氟病: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的氟元素过多,致使生活在该环境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 地甲病:是一种伴有机体摄入碘量的多少,而造成甲状腺组织发生代偿性肿大的疾病。 克汀病:是地甲病的延伸,可能是先天性缺碘和缺甲状腺素所导致的一种胚胎疾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伴有机体改变的,进而造成四肢畸形的地方性疾病。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低于人体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 地下水污染:某些污染物质、微生物或热能与各种途径进入水体是水质恶化,并影响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正常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 污染程度:用一定的水质标准来衡量的,一般将水质变坏程度超过水质标准的称为被污染的地下水。水质标准:是适合于某种供水目的所规定的各种水质成分的浓度限值。 *地下水背景值:指天然状态下区域地下水某种化学组分的含量。 *地下水污染方式:指包括污染途径在内的污染质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的全部时空规律。 大气污染:物质和能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致破坏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的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酸雨:PH小于5.6的降水 拉波特效应:是指城市排放的微尘利于气候凝结,导致下风向降水增多的现象 热岛效应:把城市看成一个温热的岛屿,温度比周围高0.5-2度 辐射损伤;具远期效应,包括驱体效应、遗传效应 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是指在人工干预下,在一定的渗流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下物质的迁移、转化的作用,是决定污染物质迁移转化规律的作用。 环境水动力作用:是指由地下水动力要素变化而引起的地质环境中相互间的能量交换作用。 环境水物理作用:是指地下水对热能的传播和转化引起的建筑物第几失稳和地下水水质变坏的环境作用。 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水质、水量和水温等的变化都可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 弥散现象:在多孔介质中,当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溶混的流体时,在流体运动作用下出现过渡带,病使溶度趋于平均化,这种现象称为弥散现象,形成弥散现象的作用叫弥散作用。 分子扩散:是指化学势梯度而引起的分子扩散运动。 对流弥散:溶液在多孔介质中运动时,流体内各点流速向量方向和大小不同而引起溶质分散的现象。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水文地质勘查技术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水文地质勘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需要,人们利用地下水的程度也逐渐变高,但矿业、工业、农业等各行业对环境及地下水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环境问题逐渐恶化,如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周边水资源也受到影响,如水资源受到污染后,其治理费用及其高昂,污染后对水资源的影响久远,对周边区域的生存环境危害极大。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土十条”、“水十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一、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概况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地质人员进行的现场调查,对场地的污染源、污染类型、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及污染原因等进行分析评价,最终结合调查结果制定出相对应的预防、治理的措施。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污染识别阶段,就是调查人员通过收集、查阅与污染场地相关的文献论著、报告资料等,对目标区域进行走访调查,对污染场地的情况做到比较详实的了解,初步圈定污染场地范围,为后继场地环境调查做好准备,第二,采样分析阶段,由专业调查人员对初步圈定的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污染源等进行分别采样测试,综合确定污染场地的地质环境、污染程度情况,第三,风险评价阶段,就是对前面的调查、取样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效可行的污染防治方法,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在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水文地质,是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变化运动规律,水文地质在工程建设、矿山开采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水文地质勘查,是指对水文地质的勘查活动。在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水文地质勘查是及其重要的环节。通过水文地质勘查,可以查明周边污染源对土壤、地下水造成的污染程度、影响范围、污染类型等,及时修复污染场地的环境,从而有效避免污染的持续恶化。 2.1 污染场地调查及水文地质勘查内容 在实际的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污染场地进行初步的调查工作,确定基础的调查数据,确定污染源的类型、污染范围、污染程度等,其次,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下水的勘查工作对勘查技术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根据水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综合确定最终的勘查内容和技术要求,再次是在实际勘查工作完成后,需提交相应的勘查资料和成果报告,报告中应明确的提出对污染场地的有效的防治建议,为后续的污染场地治理提供依据。污染场地调查中水文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污染场地的历史活动及变迁状况,污染场地的使用现状,污染源的范围、种类及污染的途径等,二是污染场地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补径排条件、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情况、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等,三是对污染场地的土壤和污染分清情况、特征等进行调查,四是对污染场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应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 2.2 水文地质勘查技术要点 (1)水文地质监测点。 水文地质勘查程度的高低,与水文地质监测点的选定息息相关,为了保证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的布置水文地质监测点,我们需要做好下面三个方面:一是已经明确污染场地的情况下,在同一范围内需将勘查点的数量保持在三个或三个以上,选择可靠的监测点分布方式,才能准确反映出场地的实际污染情况。二是合理的布置监测井,避免出现监测井无效等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为了对场地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测,需在地下水上、下游设置相应数量的监测井,三是监测井的数量及深度,一般监测井的数量根据污染场地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监测井的深度应结合场地的地层情况,以揭穿主要含水层为宜。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一、概况 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在2009年根据晋煤重组办52号文件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2011年3月根据晋煤重组办21号文件《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和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联合开采调整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将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进行二次整合,即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平定县上马郡头煤矿整合为一处,井田面积8.9742平方公里。年产60万吨。 二、调查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在2011年5月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工作分为收集资料,地面调查和井下调查三个步骤,地面对水文地质现象进行调查,调查1.2平方公里,井下调查由原来在矿工作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带领着重调查原矿井突水点、老空区、废弃巷道的位置及水量等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恒昌做为裕泰的后备资源,对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上马郡头煤矿进行了关闭。 三、矿井水文地质: 裕泰公司属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沱河支系洮河支流,年降水量最大995.7mm,最小242.3mm,平均601.4mm,井田北部有桃花河,为阳胜河支流,平时无水,仅雨季有水流过,水量不大,时间短,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由西向东经南后峪、上马郡头村汇入阳胜河。阳胜河平时水量较小,一般2-4m3/h,甚至断流,雨季汇集洪水,水量猛增、最大流量20 m3/h。 中部毛家山村南有一自然小河沟,其他多为山涧冲沟,最高洪水位在南后峪村883米,水质PH=7,硬度0.67--35.8,矿化度370-983mgh,地下水文地质含水层主要有奥陶系石灰岩溶水,水量丰富、水位低,对矿井开采无影响,本溪组有厚4米左右隔水层,太原组有K2、K3、K4三层石灰岩均属裂隙含水层,仅K2含水性强,K3、K4含水性弱,对矿井开采无影响,山西组为砂岩裂隙水,含水性弱,对矿井影响不大。 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一、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地表水及含水层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通过对调查范围内地表水和井下水的调查分析及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矿区采空区积水、老窑采空区积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地表冲沟水、第四系孔隙水。 井田内各井筒的标高均高于附近的最高洪水位线标高,一般情况下洪水不能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二O一O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4总则 (5) 4.3任务 (5) 4.4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5) 5基本要求 (6) 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 6.1设计书编制原则 (9) 6.2设计书内容要求 (9) 6.3设计书审批 (10) 7图幅调查 (10) 7.1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0) 7.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3) 7.2.1平原地区 (13) 7.2.2丘陵山地地区 (13) 7.2.3岩溶地区 (14) 7.2.4滨海地区 (15) 7.2.5内陆盆地区 (15) 7.2.6黄土地区 (16) 7.2.7红层地区 (17) 7.2.8冻土地区 (18) 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18) 7.3.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8) 7.3.2遥感调查 (19) 7.3.3水文地质测绘 (20) 7.3.4地球物理勘探 (22) 7.3.5水文地质钻探 (25) 7.3.6水文地质试验 (26) 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7) 7.3.8地下水动态监测 (29) 8综合评价 (30) 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30)

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30) 8.1.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31) 8.1.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2) 8.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36) 8.2.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36) 8.2.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39) 8.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41) 8.2.4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43) 8.2.5供水安全论证 (45) 8.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45) 8.2.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47) 9图件编制 (47) 9.1编图基本原则 (47) 9.2单幅图 (48) 11.3综合评价图 (48) 10数据库建设 (48) 10.1基本要求 (49) 10.2数据库内容 (49) 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49) 10.4数据库格式 (49) 11成果 (50) 11.1单幅图成果 (50) 11.2区域成果 (51) 12成果验收 (52) 12.1野外验收 (52) 12.2报告审查 (52)

环境水文地质

第一章绪论 1.地质环境:是地壳上部包括岩石、地下水、微生物、大气在内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系统, 它应具有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这三个基本要素。 2.环境地质:是地质学的分支,是研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性质和状 态和地质结构变化及有关的地质现象的学科。 3.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在自然界地下水与岩石、土壤、大气、生物之间建立了平衡关系,由 于人类活动(开采、疏干、充水、污染)破坏了这种平衡,使地下水的组分、性质状态和水动力条件特征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例:与天然成分变化有关的地方病和公害病;由于水质变坏、水量减少而限制了水资源的使用问题。 4.环境水文地质基本认识: 1地质学中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水文地质学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 3侧重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做出贡献 5.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1)地下水大规模开采:①水井互阻、出水量减少、停止自喷。②含水层疏干、区域地下水位下降。③地面沉降、海水入侵。④地下水质污染(不同成分混合;含水层水动力条件改变;包气带金属氧化物进入;取水工程本身对水质的影响)。 (2)工业生产:废水、废气、废渣。 (3)农业生产:农药、化肥,土壤次生盐碱化。 (4)水工建筑及跨区调水:水动力条件改变、区域水循环改变。 (5)矿山开采:降落漏斗、补、径、排条件改变;矿坑水(酸性废水,重金属离子浓度增大) 6.原生环境水文地质:是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学科。 次生环境水文地质:是指因近代人类活动所污染的水文地质环境. 7.环境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原生:天然水文地质环境(包括地下水环境及土壤环境)与地方病的关系;研究深度较深。(2)人为的:地下水水质恶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废物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研究深度较浅。 8.原生环境水文地质主要研究内容: (1)元素迁移的水文地质条件; (2)控制种类地方病的水文地质因素; (3)改水防病的综合措施。 第二章原生环境水文地质 1.我国古代对原生水文地质的认识: (1)水土环境与健康:管子,李时珍,李吉甫 (2)对环境水质的选择:座禹 (3)对矿泉水的研究与利用:张衡 2.国外对原生水的研究分类文地质: (1)景观学派:研究气温、湿度、高程、辐射等物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而且是一些定性的描述性的研究。 (2)周期律学派:侧重于研究生物必需元素的周期变化规律。研究原子的性质、结构及其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 3.国外专题性研究:①大骨节病的研究②脑溢血病的研究③心血管病的研究④癌症的研究⑤ 其它疾病的研究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 D2008-03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8年10月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4.1 目的 (2) 4.2 任务 (2) 4.3 基本要求 (2) 5 设计书编写与审批 (2) 5.1 设计书编写 (2) 5.2 设计书审批 (3) 6 调查内容 (3) 6.1 地质环境背景调查 (3) 6.2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调查 (4) 6.3 城市地质资源开发利用调查 (8) 7 调查方法 (9) 7.1 一般要求 (9) 7.2 资料搜集与整理 (9) 7.3 遥感调查 (9) 7.4 野外调查 (9) 7.5 地球物理勘查 (10) 7.6 槽探和浅井 (10) 7.7 钻探 (10) 7.8 样品采集与测试 (11) 8 地质环境评价 (11) 8.1 地下水环境评价 (11) 8.2 土壤污染评价 (12) 8.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12) 8.4 特殊类土评价 (13) 8.5 垃圾处置场适宜性评价 (13) 8.6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效应评价 (13) 8.7 地质资源评价 (13) 8.8 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14) 9 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影响评估 (15) 9.1 评估内容 (15) 9.2 评估方法 (15) 10 图件编制 (15)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详细]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 第一节观测路线和观察点的布置 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工作是针对勘查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认识和掌握水文地质规律的必要过程.进行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时,首先要布置好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一、观测路线的布置 应用最短的路线取得最多的成果,原则上要横穿地层走向或地貌单元,具体还要结合好露头及水点分布等情况灵活掌握(即垂直地层走向,构造线;垂直河流、阶地;穿过湖河沼泽地段,井泉分布点及分水岭等).另外在露头好的地段,还应顺着构造线或河谷进行追索.总之应以看得多,见得全,最多获得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为原则.路线布置要有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或地质、地貌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观测路线应当密些;相反在地质、地貌条件较为简单地区,观测路线可以适当稀一些. 二、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应布置在观测线上最有意义的地方,即地层分界线、构造断裂带、破碎带、假整合面、不整合面、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变质岩分带区、阶地边缘,地表水体、井、泉、钻孔、自然地质现象(滑坡)发育处及标志层,典型露头及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处.地质地貌观测点不能均匀布置,应视有无意义而定,不定可有可无的点.水文地质点布置,除考虑不同地貌单项元,不同含水层外,还需考虑水点的均匀性.如果缺乏水点,则应考虑进行人工揭露,弥补水点之不足或水点的不均匀性. 三、野外填图及定点描述 1、野外地质填图 (1)地质填图所用地形底图的比例,应比成图比例尺大一级,如不具备条件,至少也需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做底图. (2)在野外测绘过程中,要把观测点、线、试坑,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点等位置,准确地绘在地形图上;地质体、地质年代、构造线、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现象等,必须按规定的符号和线条勾出并严格区别实测与推测界线.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1 定义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 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 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完整word版《专门水文地质学》习题集.docx

《水文地质勘查》试题库 绪言 1.水文地质勘查? 2.水文地质勘查的任务? 3.水文地质勘查研究内容? 4.水文地质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哪些方面还需加强研究? 第一篇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第一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概况 1.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 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 类:、、。 3.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 4.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 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 6.我国不同部门对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 7.划分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具体要求? 8.最基本的水文地质调查所使用的手段(或称工作种类)有六 种:、、、、和。9.水文地质勘探包括、和,其中最主要的是,其次是 。 10.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包括、、、、等。 11.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等。 12.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普查)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为主, 配合少量的和工作。 13.水文地质初步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为:、、、 。 14.水文地质详细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和为主,以及 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室内分析、实验。 1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 16.水文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 1.水文地质测绘? 2.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 3.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进行。 4.水文地质测绘通常在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若没有地质底图,则 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倍。 5.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和调查内容? 6.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水文地质剖面图、各种地下水点和地表水体的调 查资料,以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 7.水文地质图的主要内容? 8.水文地质测绘中对岩性观察研究的主要内容? 9.水文地质测绘中调查研究地质构造的目的? 10.地貌调查在水文地质测绘中的意义? 11.调查是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核心工作。 12.泉的调查研究内容? 13.泉的不稳定系数? 14.水井(钻孔)的调查内容? 15.水文地质测绘中对地表水调查研究的意义及调查研究的内容? 16.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调查研究的内容? 第三章水文地质钻探 1.水文地质调查中采用的勘探工程,包括、、、。 其中最主要的是水文地质。 2.水文地质钻探的基本任务? 3.水文地质钻孔设计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4. 用于供水的钻孔,一般要求孔身斜度每100m 小于度。 5.在钻进过程中水文地质观测的主要项目? 6.水文地质勘探钻孔的布置原则? 7.为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布置的钻孔,一般主要勘探线应沿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的 方向布置。 8.在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区,主要勘探线应沿着冲洪积扇的方向布置;在河谷地 区,主要勘探线应河谷布置; 9.以供水勘查为目的的探采结合孔,钻孔一般应布置在含水层、成井把握性最 大的地段。 10.对于傍河取水水源地,为计算河流侧向补给量,必须布置河流的勘探线。 第四章水文地质物探 1.水文地质物探? 2.物探方法的特点? 3.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 4.在水文地质调查中使用的物探方法有两大类:和。 5.简述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中主要使用的物探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