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心泵检修记录表

离心泵检修记录表

离心泵检修记录表

离心泵检修记录表

编号:船名型号检修日期泵名称:

离心泵单机试车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山西潞安高纯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成精馏车间三氯氢硅合成工序。 2.编制依据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HGJ 203-83;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化工用泵)》HGJ 207-83; 离心泵使用说明书;三氯氢硅合成PID。 3.试车准备 (1)试车前应认真阅读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和设计文件的机械设备表,按安装施工验收规定及说明书编制单机试车方案,并按程序上报审批。 (2)方案审批完毕,组建试车组织机构并对参与试车人员进行详细的单机试车技术交底,明确试车程序、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和质量标准。 (3)确定简要试车流程,因本次单机试车以检验机泵机械性能为主,泵的试车流程应尽量利用就近的塔或容器储存试车介质,流程不宜过长。若系统无可利用的容器时,则可另置容器接临时管道进行试车。 (4)准备好试车使用的润滑油,机泵的油箱清理干净,试车用的计量器具(压力表、转速表、测振仪、测温仪等)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呢。 (5)试车使用的临时垫片、临时过滤网等准备齐全。

4.离心泵单机试车 4.1试车前应具备的条件 (1)泵设备安装完毕,各项安装符合规范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查、确认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地脚螺栓紧固完毕,抹面工作已结束。 (2)泵附属设备和管道系统 ①附属设备和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并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②附属设备按要求封闭完; ③附属管道系统试压、吹洗完; ④安全阀冷态整定完,有合格检验报告。 (3)电气、仪表经校验合格,联锁保护灵敏、准确。 (4)油箱、轴承箱等内已按要求加好润滑油。 (5)泵入口按要求加过滤网,其中泵入口过滤网有效面积不应小于入口截面的2倍。 (6)试车现场环境要求 ①设备周围的杂物已清除干净,脚手架已拆除; ②相关通道平整、畅通; ③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并配备足够消防设施; ④照明充足,有必要的通讯设施。 (7)试车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①确认机械内部及连接系统内部,不得有杂物; ②检查地脚螺栓、连接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以及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常用离心泵。 1.2 编写修订依据 SY-21005-73 炼油厂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4-79 化工厂清水泵及金属耐蚀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5-79 化工厂离心式热油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6-79 化工厂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GB/T 5657-1995 离心泵技术要求 API 610-1995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 2.1.1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1.2 检修周期(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月 2.2 检修内容 2.2.1 小修项目 2.2.1.1 更换填料密封。 2.2.1.2 双支承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2.2.1.3 检查修复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2.2.1.4 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2.2.1.5 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2.2 大修项目 2.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2.2 检查修理机械密封。 2.2.2.3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情况。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2.2.2.4 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 2.2.2.5 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检验。 2.2.2.6 检查并校正轴的直线度。 2.2.2.7 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2.2.2.8 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离心泵检修规程 总则 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完好标准、离心泵的维护、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 一、离心泵完好标准 1、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主要由泵壳、转子、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在壳体的两端或一端设有支承转子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转子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器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方式装配在轴上。 2. 设备完好标准 (1)电流表、压力表工作正常稳定 (2)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无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 常。 (3)检查泵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C, 最高不 能超过75C。 ( 4)检查泵的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二、离心泵的维护 1. 日常维护 ( 1)保持设备整洁卫生。 ( 2)注意轴承的油位、油质和温度。 ( 3)填料内滴水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 4)经常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动。 ( 5)经常观察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泵、电机的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 6)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2. 定期检查 (1)表面除锈、除污和清洗。 (2)检查易损件是磨损和损坏,若零件虽磨损。但还在公差范围内, 则可继续使用。若零件的磨损程度超过了公差范围,应考虑修复后使 用,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件。 (3)定期检查泵的入口过滤器。 (4)对重新装配的泵,有条件的应进行试验。 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1、检修周期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一般检修周期见表1。 表1检修周期表 2. 小修项目 (1)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3)根据运行情况,检查机械密封或更换填料密封。 (4)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并检查轴承滚子外圈间的间隙。 (5)检查各部螺栓有无松动。 (6)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3. 大修项目 (1)包括小修的所有项目。 (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气蚀和冲蚀情况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3)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必要时更换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编制: 张金海 审核: 吴诗发 审定: 官仁先 批准: 王勇明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精细化工白炭黑普通离心泵的基本要求,设备完好标准、维护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检验、检修周期及内容、试车及验收、安全注意事项。 本规程是普通离心泵的机械检修,不包括电气的维护检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总则 3.1设备结构简介 IJ泵系单级离心泵,其主要零部件有:泵体、泵盖、叶轮、悬架部件、中间支架、轴、联轴器等,结构为后开门式,即泵体不动,叶轮从后泵盖处取出,设置中间联轴器。详细见结构简图。 3.2设备的技术性能(见表一) 4设备完好的标准 4.1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4.1.1设备零件的材料、几何尺寸、加工精度及动平衡精度符合要求。 4.1.2轴、叶轮、锁紧螺母、密封、轴套、轴承等主要零件没有影响运行的缺陷,各部件装配要求,符合设备要求和检修质量标准。 4.1.3泵的基础稳固、阀门、管道、支架等安装合理且无异常振动。 4.2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能达到名牌设计能力,符合使用要求。 4.2.1泵的流量、杨程达到名牌要求能满足生产需要。 4.2.2轴承润滑良好,油温、油质正常。

4.2.3设备性能良好,运行平衡且无杂音。 4.3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要求。 4.3.1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安装等技术文件及档案资料齐全。 4.3.2设备的检修记录、事故、故障修理记录、调试、润滑记录等资料齐全。 4.3.3设备的结构图、主零部件及易损件图纸齐全。 4.4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符合工作要求。 4.4.1设备、管道及其周围环境整洁,无油污、灰尘、垃圾和积水,必要的标志、编号齐全,照明良好。 4.4.2设备外观无龟裂、无红袍。 4.4.3设备无跑、冒、滴、漏现象。 4.4.4设备维护所需的专用工器具、防护器材、安全设施摆放位置适当整齐。 5设备的维护 5.1日常维护 5.1.1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按时填写运行、巡检记录,做到准确、齐全、整洁。 5.1.2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按化、机、电、仪各自的职责和有关维护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对有运行隐患的部位要加强检查,不能立即处理的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未处理完的缺陷应记在运行记录本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5.1.3检查设备运行的声音、振动、运行电流、出口压力等是否正常。 5.1.4检查轴承温度、油位及密封泄漏状况等。 5.2定期维护 5.2.1定期检查轴承箱内的油质,新泵运行3000小时后应换油,以后每运转1500小时换油,换油时,应遵守三级过滤。 5.2.2定期对电气进行绝缘性能测定,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5.2.3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诊断和分析。 5.3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般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二)

单级双吸离心泵检修规程.doc

单级双吸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本公司DFSS300-435型、DFSS350-510(I)型单级双吸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其它规格的同类型泵可参照执行。 1.2泵的结构 1.2.1此种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泵轴、密封环、轴套、轴承部件、联轴器等组成。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由两端轴承支撑,泵体为对开式吸入口与排出口均在泵体上,成水平方向与泵体垂直。 1.3技术性能 DFSS300-435型: 流量Q=1300m3/h, 扬程h=50m, 转速n=1480r/min, 轴功率P=280kw, 电机功率280kw, 效率η=90%DFSS350-510(I)型: 流量Q=1300m3/h, 扬程h=65m, 转速n=1480r/min, 轴功率P=400kw 电机功率400kw 效率η=86%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紧固; 2.1.4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各部安装配合间隙符合规定; 2.1.6泵体、泵座及附属管线、阀门等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基础、底座完整、坚固; 2.2运行性能 2.2.1轴承润滑良好,润滑脂符合要求; 2.2.2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 2.3.1有泵的总装图或机构图,有易损配件图; 2.3.2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3.3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4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 2.3.4.1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 2.3.4.2设备运行记录; 2.3.4.3历次检修及验收记录; 2.3.4.4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2.4设备及环境 2.4.1设备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4.2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环境整齐、清洁; 2.4.3进、出口阀门、法兰、泵体等接合处无泄漏; 2.4.4填料泄漏:初期20滴/分钟;末期40滴/分钟; 2.4.5机封泄漏:初期不允许泄漏;末期5滴/分钟; 3、设备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每班检查润滑情况,泄漏情况; 3.1.3新换轴承后,运行100小时应更换润滑脂;以后每运行2000~2400小时更换一次润滑脂; 3.1.4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最高不超过75℃; 3.1.5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6经常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3.1.7维修人员应定时检查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3.1.8泵在冬天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机泵检修测量方法及记录填写规范1

机泵检修测量方法 目录 一.前言 (1) 第一条 (1) 第二条 (1) 二.内容 (1) 1.范围及数量 (1) 2.检测方法 (1) 2.1滑动轴承径向间隙 (1) 2.2滑动推力轴承推力间隙测量 (3) 2.3滑动轴承瓦背紧力的测量 (3) 2.4瓦接触的检查测量 (4) 2.5可倾瓦滑动轴承瓦块的测量 (5) 2.6推力瓦块厚度的检查 (6) 2.7圆跳动的测量 (6) 2.8圆度的测量 (8) 2.9圆柱度测量 (8) 2.10水平度测量 (8) 2.11大型机组端面及水平剖分面接触情况的检查测量 (9) 2.12齿轮增速器的检查测量 (9) 2.13大型机组转子密封间隙的检查 (11) 2.14往复压缩机的检修测量 (12) 2.15联轴器同轴度检查 (15) 2.16电机转子与定子气隙的测量 (18) 2.17转子弯曲度检查 (18) 2.18转子与壳体同心度测量 (19) 2.19转子窜量测量 (20) 2.20转子定中心 (20) 3.检修记录的书写规范及空格处理 (20) 附表:常用标准计量单位 (22)

一.前言 第一条 为了适应我公司内部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公司的安装维修水平,在维修市场中赢得良好的声誉。特此编制《机泵检修测量方法及记录填写规范》。 第二条 机泵检修记录的填写必须认真负责,做到填写数据真实可靠,设备检修和验收严格按照检修标准进行。 二.内容 1.范围及数量 以月检修计划为依据,及时准确的填写当月的检修记录,A类设备一式五份,B类设备一式四份,C类设备一式二份。 2.检测方法 2.1滑动轴承径向间隙 2.1.1顶间隙的测量 顶间隙是指轴在轴承内部垂直方向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测量方法如下: 非可倾瓦采用压铅法,如图1。顶间隙测量应在瓦背紧力测试完成后,并且在有瓦背紧力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圆筒瓦(滑动轴承)顶间隙为侧间隙的两倍,椭圆瓦侧间隙约为顶间隙的两倍。压间隙的铅丝直径为顶间隙的1.5—2倍。长

单机试车原始记录表要点

泵类设备单机试车原始记录分厂及车间:设备供货厂家: 1 设备名称及 编号 设备规格 型号 安装 位置 安装 单位 试车 日期 2 试车注意问题:1、掌握操作规程、开停车程序。 2、开车前确定好转向。 3、提前开启机封、轴承,填料冷却水。 4、油池、油杯加好润滑油。 5、电机绝缘符合规定 3 试车标准: 1、调频可靠灵敏。 2、机封无泄漏。 3、轴承最高温度小于65℃。 4、运行平稳无振动。 5、电流平稳。 6、皮带松紧合适,不失转。7、冷却水进口温度小于25℃,出口温度小于35℃。 8、润滑良好。 9、打料正常。 10、空试3-5分钟, 负荷试车2-8小时。 4 试车内容项目 电机温 度 调频状 况 机械 密封 轴承 温度 运行 状况 联轴器 同轴度 打料 状况 冷却 状况 润滑 状况 电流 状况 空载负荷 5 试车综合评定1、良好2、一般3、差 打√号表示 6 试车存在问题:解决处理情况: 7 验收签字: 安装单位负责人:车间负责人:设备科:设备厂家负责人:

氧化铝三分公司浓密机单机试车原始记录分厂及车间:设备供货厂家: 1 设备名称及 编号 设备规格 型号 安装 位置 安装 单位 试车 日期 2 试车注意问题:1、掌握操作规程、开停车程序。2、检查槽内是否有异物、人孔是否上好3、减速机放出防锈油,根据要求加好润滑油。4、提前确定好转向。5、检查减速机透气孔。6、减速机油压是否与电机启动联锁。7、要进行360度正反手动盘车,灵活、无卡 滞。8、设备试运转通电前,应对每个电机单独通电,确定其旋向符合所标旋向箭头指向。9、电机绝缘符合规定 3 试车标准:1、减速机无泄漏。2、减速机和轴承温度小于75℃。 3、设备运行平稳。 4、电流平稳。 5、立轴末端径向摆动量不超标。〔小于10毫米〕6、减速机润滑油压低于0.8bar报警。7、空试30分钟,水试大于12小时,负荷试车大于72小时。 。 4 试车内容 项目 减速机 温度 轴承 温度 油泵 油压 介质 浓度 搅拌 转速 减速 机密封 油路系统 泄漏状况 运行 状况 介质 温度 电流 状况(水)空载负荷状况(料) 5 试车综合评定1、良好2、一般3、差打√号表示 6 试车存在问题: 解决处理情况: 7 验收签字: 安装单位负责人: 车间负责人:设备科:设备厂家负责人:

机泵单机试车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 1 2编制依据 ??????????????????????? 1 3试车规定 ??????????????????????? 1 4电机试运 ??????????????????????? 2 5机械对中 ??????????????????????? 4 6油系统清洗?????????????????????? 5 7机泵负荷试车????????????????????? 5 附件:单机试车工艺流程图及工艺措施用料

1工程概况 1109单元机泵如下表: 2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资料。 2)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中石化[1998]建字162 号)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5)《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通用规定》GB50231-98。 6)《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3试车规定 1)通用机泵、搅拌机械、驱动装置、大机组及与其相关的电气、仪表、计算机等的 检测、控制、联锁、报警系统,安装结束都要进行单机试车。目的是检验设备的制造、安装质量和设备性能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除大机组等关键设备外的转动设备的单机试车,由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组织 并建立试车小组,由施工单位编制试车方案和实施,生产单位配合,设计、供

应、 质监等单位参加。 3)单机试车时需要增加的临时设施(如管线、阀门、盲板、过滤网等),由施工单位提出计划,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审核,施工单位施工.。 4)单机试车所需要的电力、蒸汽、工业水、循环水、脱盐水、仪表风、工业风、氮 气、燃料气、润滑油(脂)、物料等由建设(生产)单位负责供应。 5)单机试车过程要及时填写试车记录,单机试车合格后,由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 组织生产、工程管理、施工、设计、质监等人员确认签字。 6)大机组等关键设备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机组安装完毕、质量评定合格; 系统管道耐压试验和冷换设备气密试验合格; 工艺和蒸汽管道吹扫或清洗合格; 动设备润滑油、密封油、控制油系统清洗合格; 安全阀调试合格并已铅封; 同试车相关的电气、仪表、计算机等调试联校合格; 试车所需要的动力、仪表风、循环水、脱盐水及其它介质已到位; 试车方案已批准,指挥、操作、保运人员到位;测试仪表、工具、防护用 品、 记录表格准备齐全; 试车设备与其相连系统已隔离开,具备自己的独立系统;试车区域已划定,有关人员凭证进入;试车需要的工程安装资料,施工单位整理完,能提供试车人员借阅。 7)大机组等关键设备单机试车,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组织,成立试车小组,由建设(生产)单位编制试车方案,经过施工、设计、制造厂等单位联合确认。 试车操作由生产单位熟悉试车方案、操作方法、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的人 员进行操作。 引进设备的试车方案,按合同执行。

离心泵检修规程

己二酸离心泵检修规程

己二酸离心泵检修规程 己二酸装置 P -状态卡 02-03页 -动作卡 04-26页 -附件 27-29页 计算机编码:01-10 工程验收确认 检修负责人: 装置设备负责人: 设备部主管工程师:

一、检修状态 000 检修前准备; 010 办理施工作业票; 020 确认机泵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 100 去掉联轴器罩、联轴节和加长段 110 拆卸与机体相连的冷却水线及冲洗线 120 排空轴承箱内的润滑油 130 松开底座上脚支撑的螺栓 140 松开把泵盖紧固在泵体上的六角螺栓 150 用顶起螺钉或液压拉拔器拉出拆卸组件 160 锁紧轴后拧开叶轮螺母,取下叶轮 170 拆卸软填料密封 1.拧开紧固填料密封的六角螺母 2.拧开连接泵盖和轴承箱的双头螺栓并分离它们 3.从轴封箱体取出填料

4.从轴上取下轴套在必要时可用适当的辅助工具 5.拿走填料呀盖 180 拆卸标准机械密封 1.拆轴承架紧固螺母,从轴承架上拆下泵盖 2.松开机械密封压盖,拆下所有的紧固螺栓 3. 把轴套连同动密封件从轴上推下,把静密封从静密封座中拆下190 拆卸泵轴积轴承 1. 用拉拔器拆下靠背轮及键 2. 拆下轴承前后封尘板及压盖 3. 用铜棒或塑料锤轻轻敲击,取下轴 4. 用拉拔器拉轴承内圈将轴承拉下 200 清洗内部零件

将轴承压盖,轴承,靠背轮,各种螺栓,用相应的清洗液清洗 210检查内部零件 1.检查叶轮的腐蚀及冲蚀情况,检查叶轮口环间隙,有必要更换型叶 轮及泵体口环 2.检查轴的圆跳动及弯曲度,查看轴与机械密封轴套,轴承接触的表 面粗糙度 3.检查轴承的游隙,及磨损情况 4.检查螺栓等小部件的磨损腐蚀情况,必要时更换 5.检查机械密封动静环密封面,及辅助密封O型圈,还有密封的辅助 部分(弹簧,动静环座,轴套) 220修复零件 1.轴弯曲量小可以较直 2.叶轮做动平衡不平衡时可以去重修复 230 组件装配 1.准备润滑油,一般需要更换密封环及垫片及螺栓 2.将轴承加热到80-100度,然后将轴承推到轴上,安装到位 3.将轴组件回装泵体

高速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高速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 03044—2004 目次 1 总则 (505)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505) 3 检修与质量标准 (507) 4 试车与验收 (511) 5 维护与故障处理 (513)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高速离心泵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和维护与故障处理。1.1.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LMV/BMP--311型、LMV--331型及LMV一322型高速泵的维护检修。1.2 编写修订依据 SHS 01002--2004 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SHS01003—2004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SHS 01028--2004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59—2004 化工设备通用部件检修与质量标准 设备技术资料 HCJl023 化工厂高速泵维护检修规程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见表1) 注: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可适当进行项目检修。 2.2 检修内容 2.2.1 小修 2.2.1.1 解体清洗,检查泵室,清理物料。 2.2。1;2 检查清洗油路、冷却水管线、油冷却器封液(气)、旋流分离器密封冲洗系统。2.2.1.3 更换油过滤器并换油。 2。2.1.4 检查油封。 2.2.1.5 检查更换防腐蚀隔板及损坏零件。 2,2.1.6 清洗并检查泵室、扩散器、旋流分离器密封冲洗系统。 2.2.1.7 检查叶轮、诱导轮冲蚀情况,检查叶轮、诱导轮有无裂纹变形,检修外供油泵。 2。2.1.8 处理机械密封泄漏。 2.2。1。9 检查高速轴窜量。 2.2.1.10 检查清洗花键轴,并更换润滑脂。 2.2.1.11 联轴器找正。 2.2.2 大修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一、总则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吸入口径小于600mm、型号为IS、IH、Sh型的单级单吸和单级双吸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亦可用于BA型、F型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其它相似类型的泵可作参考。 2、结构简述 单级离心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轴和托架等部件组成。单吸泵的叶轮安装在轴端呈悬臂式,轴线端面进水,排出口与泵的轴线垂直。双吸泵的泵体为水平剖分式,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由两端轴承支承、吸入口与排出口均在泵体上,成水平方向与泵体垂直。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泵。 3、技术性能 3.1 IS型、IH型单级单吸离心泵主要性能见表1。 3.2 Sh型单级双吸离心泵主要性能见表2。

表2 二、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4 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 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 2.1.6 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 基础及底座完整、坚固。 2.2 运行性能 2.2.1 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 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 2.3.1 有泵的总图或结构图、易损件图。 2.3.2 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3.3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4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包括: a.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 b.设备运行记录; c.历次检修及验收记录; d.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2.4 设备及环境 2.4.1 设备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 2.4.2 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4.3 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 2.4.4 轴封处泄漏 a.填料密封:介质为水时,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于40滴;其他液体,每分钟不多于15滴; b.机械密封:初期应无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 三、设备的维护 3.1 日常维护 3.1.1 严格按操作规程程序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泵单机调试 方案

泵单机调试方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安康市白河县城市气化工程CNG储配加气合建站。 2.编制依据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HGJ 203-83;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化工用泵)》HGJ 207-83; 消防离心潜水泵使用说明书; 3.试车准备 (1)试车前应认真阅读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和设计文件的机械设备表,按安装施工验收规定及说明书编制单机试车方案,并按程序上报审批。(2)方案审批完毕,组建试车组织机构并对参与试车人员进行详细的单机试车技术交底,明确试车程序、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和质量标准。(3)确定简要试车流程,因本次单机试车以检验机泵机械性能为主,泵的试车流程应尽量接临时管道进行试车。 (4)准备好试车使用的润滑油,机泵的油箱清理干净,试车用的计量器具(压力表、转速表、测振仪、测温仪等)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呢。(5)试车使用的临时垫片、临时过滤网等准备齐全。 4.消防离心潜水泵单机试车 试车前应具备的条件 (1)泵设备安装完毕,各项安装符合规范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查、确认,地脚螺栓紧固完毕,抹面工作已结束。 (2)泵附属设备和管道系统 ①附属设备和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并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②附属设备按要求封闭完; ③附属管道系统试压、吹洗完; ④阀门安装完毕有合格检验报告。 (3)电气、仪表经校验合格,联锁保护灵敏、准确。 (4)油箱、轴承箱等内已按要求加好润滑油。 (5)泵入口按要求加过滤网,其中泵入口过滤网有效面积不应小于入口截面的2倍。 (6)试车现场环境要求 ①设备周围的杂物已清除干净,脚手架已拆除; ②相关通道平整、畅通; ③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并配备足够消防设施; ④照明充足,有必要的通讯设施。 (7)试车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①确认机械内部及连接系统内部,不得有杂物; ②检查地脚螺栓、连接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 ③裸露的转动部分应有保护罩或围栏; ④轴承冷却水量充足,回水畅通; ⑤检查轴承润滑油量(油位)达到要求,确认各摩擦部位、滑移部位已加注足够的润滑剂; ⑥确认电机通风系统内无杂物,封闭良好。 单机试车 4.2.1试车介质及系统冲洗

离心泵检修知识点手册

离心泵检修知识点手册 1、叶轮与轴配合采用H7/h6。 2、叶轮键厚度比键槽深度小0.15~0.35mm。 3、键和键槽要密切接触,不得再加垫。 4、新装叶轮需要找动平衡和静平衡。 泵头,泵壳,导叶轮检修 1、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应无磨损、裂纹、冲蚀等缺陷。 2、离心泵导叶轮的防转销应无弯曲、折断和松动。泵头、泵壳密封环表面应无麻点、伤痕、沟槽,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密封环与泵头、离心泵泵壳装配间隙量为0.05~0.10mm,密封环应不松动。 3、以离心泵泵头、离心泵泵壳止口为基准,测量密封环内孔径向圆跳动,其值不大于0.50 mm,端面圆跳动应不大于0.04mm。 4、测量离心泵泵头、泵壳密封环与其装配密封环之间的间隙量,其值应在0.50~0.60 mm之间。 节流轴封检修 1、清洗并检查节流轴封表面,其上应无裂纹、偏磨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2、离心泵节流轴封与泵体采用H7/p6配合。以外圆为基准,测量内孔径向圆跳动,其值应不大于0.02mm; 3、测量离心泵节流轴封与泵轴间隙量,其值应在0.25~0.30 mm之间。 轴承的检修 1、椭圆度和轴径锥度不能大于轴直径的千分之一。 2、轴径表面的粗糙度Ra<1.6um。 3、轴径与轴瓦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60°~90°范围,它的表面不应有腐蚀痕迹。 4、外壳与轴承应紧密接触。 5、轴瓦不能有裂纹、砂眼、金属削等。 6、轴承盖与轴瓦之间的紧力不小于0.02~0.04mm。 7、滚珠轴承的外径与轴承箱内壁不能接触。 8、径向负荷的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内壁接触采用H7/h6配合。 滑动轴承 (1)轴承与轴承压盖的过盈量为0.02~0.04mm,下轴承衬与轴承座接触均匀,接触面积应达60%以上。 (2)更换轴承时,轴颈与下轴承接触角为60~900密封,接触面积应均匀,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3点。

泵单机调试 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安康市白河县城市气化工程CNG储配加气合建站。 2.编制依据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HGJ 203-83;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化工用泵)》HGJ 207-83; 消防离心潜水泵使用说明书; 3.试车准备 (1)试车前应认真阅读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和设计文件的机械设备表,按安装施工验收规定及说明书编制单机试车方案,并按程序上报审批。 (2)方案审批完毕,组建试车组织机构并对参与试车人员进行详细的单机试车技术交底,明确试车程序、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和质量标准。 (3)确定简要试车流程,因本次单机试车以检验机泵机械性能为主,泵的试车流程应尽量接临时管道进行试车。 (4)准备好试车使用的润滑油,机泵的油箱清理干净,试车用的计量器具(压力表、转速表、测振仪、测温仪等)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呢。 (5)试车使用的临时垫片、临时过滤网等准备齐全。 4.消防离心潜水泵单机试车 4.1试车前应具备的条件 (1)泵设备安装完毕,各项安装符合规范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检查、确认,地脚螺栓紧固完毕,抹面工作已结束。 (2)泵附属设备和管道系统 ①附属设备和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并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②附属设备按要求封闭完; ③附属管道系统试压、吹洗完; ④阀门安装完毕有合格检验报告。 (3)电气、仪表经校验合格,联锁保护灵敏、准确。 (4)油箱、轴承箱等内已按要求加好润滑油。 (5)泵入口按要求加过滤网,其中泵入口过滤网有效面积不应小于入口截面的2倍。 (6)试车现场环境要求 ①设备周围的杂物已清除干净,脚手架已拆除; ②相关通道平整、畅通; ③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并配备足够消防设施; ④照明充足,有必要的通讯设施。 (7)试车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①确认机械内部及连接系统内部,不得有杂物; ②检查地脚螺栓、连接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 ③裸露的转动部分应有保护罩或围栏; ④轴承冷却水量充足,回水畅通; ⑤检查轴承润滑油量(油位)达到要求,确认各摩擦部位、滑移部位已加注足够的润滑剂;

离心泵检修规程

离心泵检修技术规程

目录 1.目录 (1) 2.总则 (2) 3.离心泵主要部件的结构与作用 (3)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5) 5.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6) 6.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技术 (8) 7.试车与验收 (13)

一.总则 在化工装置中,使用着各种各样的泵,这些泵作为化工生产中的一个要素,有助于生产过程中液体的流动和化学反应的进行,对提高工厂生产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化工装置中使用的各种泵,一般来说是把所需要的一定量的液体打到工艺所要求的高度,或送入有一定压力的容器。这种在单位时间内所输送的液体量即为泵的流量,其单位通常用L/s或m3/h表示。所要求的高度或所要求的压力,即相当于泵的扬程。实际扬程加上输送液体的管路内各种损失压头,即为泵的总扬程,单位通常用液柱高度(米)来表示。 离心泵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化工泵,其工作原理如下: 离心泵开泵之前,打开出入管道阀,泵体内应充满流体,当泵叶轮转动时,叶轮的叶片驱使流体一起转动,使流体产生了离心力,在此离心力的作用下,流体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经扩压器、蜗壳送入排出管。流体从叶轮获得能量,使压力能和速度能增加,当一个叶轮不能满足流体足够能量时,可用多级叶轮串联,获取较高能量。在流体被甩向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中心入口处的压力显著下降,瞬时形成了真空,入口管的流体经泵吸入室进入了叶轮中心,这样当叶轮不停地旋转,流体就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将流体送到管道和容器中。离心泵的工作过程,就是在叶轮转动时将机械能传给叶轮内的流

体,使它转换为流体的流动能,当流体经过扩压器时,由于流道截面大,流速减慢,使一部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流体的压力就升高了。所以流体在泵内经过两次能量转换,即从机械能转换成流体动能,该动能部分地又转换为压力能,从而泵就完成输送液体的任务。 在空分车间,使用有多台离心泵,包括冷却水泵、冷冻水泵、三大机组冷凝液泵、发电机油泵、射水泵、合成气压缩机组油泵,它们结构相近,原理相同,所以制定一个通用的检修技术规范。检修时同时参照各泵的使用说明书,数据矛盾时以说明书为准。 二、离心泵主要部件的结构与作用 离心泵主要由吸入、排出部分、叶轮和转轴、轴密封、扩压器和泵壳等四大部分组成。 1.叶轮 叶轮是抽送液体作用的主体,是离心泵最重要的部件,离心泵是由叶轮的离心力作用,给予抽送流体以速度能,并将该速度能的一部分转换为压力能,提高流体的压力和速度,完成泵输送液体的过程。 泵叶轮的形状随着比转数的不同有不同的差别,叶轮按比转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和液体在叶轮中流动的方向,可分为径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斜流式叶轮、轴流式叶轮。若按叶轮结构可分为闭式叶轮、开式叶轮、诱导轮全开式叶轮、半开式叶轮。 2.泵壳 泵壳是泵结构的中心,其型式也比较多。

离心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离心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0.目的 为了加强离心式机泵检修拆装作业的安全管理,减少和避免拆装作业对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害,保证拆装作业顺利完成,减少对环境污染,制定本操作程序。 1.适用范围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维护装置的Y型、AY型相关机泵的检修拆装作业。 2.技能要求 掌握本专业理论实践知识,了解相关工种的一般操作;具备实际操作和处理故障的作业能力;熟悉所用的设备机具状况并会使用。 3.操作程序 3.1 作业前准备 3.1.1 掌握泵的运行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3.1.2 作业人员必须按所拆装设备的需要准备工、量、卡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仔细检查工具有无破损和缺陷,并正确使用之。避免作业中造成对作业人员的伤害。3.1.3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劳保着装》规定进行着装(有必要时必须着隔热服或防毒面具),穿防滑耐油胶鞋,佩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严禁赤臂进入作业现场,避免造成对作业人员的烫伤、划伤。 3.2 作业环境勘察 3.2.1 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与生产车间取得联系,现场开据《设备拆卸作业票》。作业票对介质的性质、温度、压力及电机是否断电、防护措施等内容必须填写清楚。 3.2.2 作业人员必须与生产车间、电工一起对作业票的内容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误,由生产车间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电工负责人签字。 3.2.3 作业人员必须对设备内的介质压力进行检查确认,确认压力(表值)为零方可作业。避免造成对作业人员的伤害。 3.2.4 作业人员必须对设备内的介质温度、介质危害进行检查确认,确认介质温度低于100℃以下方可作业,避免造成火灾和对作业人员的伤害。 3.2.5 作业人员必须对设备电机的断电进行检查确认,确认已断电方可作业,避免造成电机误启动和对作业人员的伤害。 4.实施拆卸顺序 4.1 拆卸联轴器防护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4.2 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清扫。 4.3拆卸泵体大盖螺栓应对角留有两条螺栓,作业人员相互配合、站位正确,避免泵内残留介质喷出造成人员烫伤、挤伤,设备损坏。 4.4 将泵体置放平稳,使用专用扳手拆卸叶轮轴头螺母,严禁使用手锤、扁铲敲打。造成铁削飞出伤人。 4.5 拆卸引导轮、叶轮、机械密封,检查磨损及冲刷情况,必要时予以更换。 4.6 拆卸轴承箱,检查轴承;同时测量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4.7 拆卸主轴,测量主轴的径向原跳动;测量转子各部圆跳动和间隙。 4.8 检查各零(部)件及泵体。 5.设备组装 5.1 组装可按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 5.2 组装机泵零(部)件时应对各部配合尺寸认真测量,符合中国石化《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13—92的标准,部分技术参数如下: 5.2.1 联轴器 5.2.1.1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H7/js6。 5.2.1.2 联轴器两端面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 5.2.1.3 安装齿式联轴器应保证外齿在内齿宽的中间部位。 5.2.1.4 安装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时,其弹性圈与柱销应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紧力。弹性圈

离心泵检修规程

离心泵检修规程 离心泵检修规程 1、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离心泵检修。 1.1设备结构特点: 离心泵主要有泵壳、转子、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 1.1.1 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承转子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 1.1.2转子结构: 转子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节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方式装配在轴上。主轴为光轴,叶轮为闭式,轴承为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其润滑方式为油浴。 2、设备完好标准: 1)电流表、压力表工作正常稳定。 2)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无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常,标准为小于0.5cm3/s。3)检查泵和动力机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最高不能超过75℃。 4)检查泵和动力机的音响和振动。 3、设备维护 3.1设备日常维护: 1)保持设备整洁卫生。 2)注意轴承的油位、油质和温度。 3)填料内滴水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4)经常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动。 5)经常观察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泵、电机的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3.2定期检查 1)表面除锈、除污和清洗。 2)检查易损件是磨损和损坏,若零件虽磨损。但还在公差范围内,则可继续使用。若零件的磨损程度超过了公差范围,应考虑修复后使用,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件。 3)对重新装配的泵,有条件的应进行试验。 3.3常见故障与处理: 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 流量扬程降低泵内或吸入管内有气体重新灌泵,排除气体 泵内或管路有杂物堵塞检查清理 电流升高转子与定子碰擦重新校正 振动值增大泵轴与原动机轴对中不良重新校正

轴承磨损严重更换新轴承 转动部分平衡被破坏重新检查并消除 地脚螺栓松动紧固螺栓 泵抽空进行工艺调整 密封处泄漏严重泵轴与原动机轴对中不良或轴弯曲重新校正 轴承或密封环磨损过度形成转子偏心更换并校正轴线 机械密封损坏或安装不当更换检查 密封液压力不当调整 填料过松重新调整 操作波动大稳定操作 轴承温度过高转动部位平衡破坏检查消除 轴承箱内油太脏或过少按规定更换或添加油 轴承或密封环磨损过多,形成转子偏心更换并重新校正轴线 润滑油变质更换润滑油 轴承冷却效果不好检查调整 3、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3.1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小修4—6个月和大修12—18个月。 3.2小修内容: (1)根据运行情况,检查机械密封。 (2)清洗油室及轴承,并检查轴承滚子外圈间的间隙,更换合格的润滑油。 (3)更换已损零件处理各种泄漏。 (4)检查各部螺栓有无松动。 (5)检查联轴器及对中。 3.3大修内容: (1)包括小修的所有项目。 (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气蚀和冲蚀情况,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3)检查轴承,必要时更换。 (4)检查轴的弯曲度。 (5)更换机械密封。 (6)检查进出口滤网,必要时更换。 (7)调校出口压力表。 (8)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9)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必要时调整垫铁和泵体水平度。 (10)必要时转子做动平衡。

离心泵检修标准[详]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一、离心泵泵轴 1 、清洗并检查泵轴,泵轴应无裂纹,严重磨损等缺陷。如已有磨损、裂纹、冲蚀等,应详细记录,并分析其原因。 2 、检测离心油泵泵轴直线度,其值在全长上应不大于 0.05mm 。轴颈表面不得有麻点、沟槽等缺陷,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轴颈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应小于 0.02mm 。 3 、离心泵键槽中心线对轴中心线平行度误差应小于 0.03mm /100 二、离心泵叶轮 1 、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表面,叶轮表面应无裂纹、磨损等缺陷,叶轮流道表面应光滑,且无结垢、毛刺,叶片应无裂纹、冲刷减薄等缺陷。 2 、检查各级叶轮吸入口和排出口密封环,应无松动,密封环表面光滑,无毛刺,表面粗糙度 Ra 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与叶轮装配间隙量应为 0.05~ 0.10 mm 。以叶轮孔为基准,检查叶轮径向跳动应不大于 0.05 mm 。端面跳动不大于 0.04 mm 。 3 、叶轮与轴采用过盈配合,一般为 H7/h6 。键与键槽配合过盈量为 0.09~ 0.12 mm ,装配后,离心泵键顶部间隙量就为 0.04~ 0.07 mm 。 4 、叶轮须作静平衡。 三、离心泵泵头、泵壳及导叶轮 1 、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应无磨损、裂纹、冲蚀等缺陷。 2 、离心泵导叶轮的防转销应无弯曲、折断和松动。泵头、泵壳密封环表面应无麻点、伤痕、沟槽,表面粗糙度 Ra 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密封环与泵头、离心泵泵壳装配间隙量为0.05~ 0.10 mm ,密封环应不松动。 3 、以离心泵泵头、离心泵泵壳止口为基准,测量密封环孔径向圆跳动,其值不大于 0.50 mm ,端面圆跳动应不大于 0.0 4 mm 。 4 、测量离心泵泵头、泵壳密封环与其装配密封环之间的间隙量,其值应在 0.50~ 0.60 mm 之间。 四、离心泵节流轴封 1 、清洗并检查节流轴封表面,其上应无裂纹、偏磨等缺陷,表面粗糙度 Ra 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 2 、离心泵节流轴封与泵体采用 H7/p6 配合。以外圆为基准,测量孔径向圆跳动,其值应不大于 0.02mm ; 3 、测量离心泵节流轴封与泵轴间隙量,其值应在 0.25~ 0.30 mm 之间。 3、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