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全文如下:

【内容提要】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化时代为文学

艺术的繁荣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艺术的审美思维、

文学创作、语言形象、文学批评等一系列文学课题在新的社会语境

中都发生相应的变化。本组笔谈从不同侧面为数字化时代文学艺术

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

讨论。

【摘要题】数字化时代与文学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文学/审美思维/仿真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数字化一方面使世界图像化了,另一方面,又使文学艺术这面时代的镜子,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审美特征。

1.各种艺术的交融性和审美的共通感。这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艺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

2.作家和读者互为主体,相互之间具有一种互动性。

作家是创造的主体,读者既是接受的主体,又是参予创造的主体,他可以直接参加到文本的创造过程之中。读者与作家之间形成一种

全新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对话、交流关系。多媒体互联网打破了

传统的独语局面,它给世界带来了一个真正称得起是复调的、多声

部的丰富多彩、万紫千红的局面。互动性是数字化时代在网上创作、批评、交流、对话的根本特性。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说,“网上的

文本使我们有能力进行迅疾的互动。”[4](p166)互动既有同一时间

的互动交流,又有不同时间、地点的互动。“非同步的互动在网上

的节奏是几分钟、几小时、几天,而不是几天几个月”,这种非同

步性的互动,可以在网络上强化混合媒介的冲击力[4](p167)。

3.文学镜像呈现出多维性与立体化的特点。

4.超越时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5.数码图像的复制性与仿真性。

数字图像高速、清晰、直接、仿真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复制功能与印刷术、照相术相比,也进入了一个全息、多维、具有创造性的

新阶段。在发达国家正在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中,我们看到,它不仅

能复制、储存古今中外海量的文化珍品,而且可以制成光盘、VCD、

轻便地携带,长久地保存。在复制过程中,适应受众的需要,还可

以配上音、光、色、电、图画、语言,生动地表达出艺术作品的高

远深邃的意境。如经数码图像复制显示出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贝多芬的《英雄》、《命运》、《田园》

的交响乐章等世界文学艺术珍品,比我们仅仅从诗集、散文集和听

音乐会得到的审美感觉,丰富得多。数码图像的复制者的具有创新

性的制作,自然会在情感上引起受众对作品的共鸣。

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是丰富多样而又迷人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忘记,数字化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它给世界带来

的福音的一面,而忽视它的负面效应,那就会陷入一种新的陷阱。

为此,《技术帝国》一书的作者特意发出了一个警告,他说:“我

们所面临的21世纪将越来越受制于世界的数字化。”[7](p103)就

文学艺术的发展来讲,有几个问题应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

1.复制性、标准化与独创性的矛盾。

文学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独创性。艺术最忌雷同化、标准化、模式化、理性化。爱德华·杨格在《试论独创性作品》中

指出:“独创性作品是最最美丽的花朵。模仿之作成长迅速而花色

暗淡。……有些作品比别的更有独创性;而且,我认为,它们越有独

创性越好。独创性作家是、而且应当是人们极大的宠儿,因为他们

是极大的恩人,他们开拓了文学的疆土,为它的领域添上一个新省区。”[8](p82)杨格认为,模仿的、机械工艺复制的作品,永远无

法超越蓝本,因为原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它们个个“都是独

特无二的:没有两张面孔、两个头脑是一模一样的,一切都带有自

然的区分的鲜明标记。”模仿的、机械工艺复制的作品泛滥的结果,使文学界不再是独立特行之士的结合,而是一大杂烩,乱七八糟一

大群,出了一百部书,骨子里只不过是一部书[8](p95-96)。复制性

和标准化是通过数码图像制作的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瓦尔特·本

雅明指出:“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

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9](p84)他

还说,“原作的即时即地性组成了它的原真性(Echtheit)。……完

全的原真性是技术——当然不仅仅是技术——复制所达不到的。”

在数字化虚拟世界中显示出的一幅幅法国卢浮宫保存的艺术珍品,

的确非常逼真,然而人们总是还想去卢浮宫亲自欣赏一下大师的原作。因为再好的复制品,也无法表现原作的神韵(本雅明称之为“光韵”),无法表达出原作的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具有独一无二

的深邃的意蕴。数字化的世界是一个技术世界。“技术世界是能相

容的标准化的世界,如果没有标准,那么既不能发射也不能传

送。”[9](p85)对于网络世界来说,技术的标准化是必需的,对于

文艺创作来讲,标准化则是与艺术家追求的独创性相左的。

2.数字世界的全球化与艺术的民族性、本土化的矛盾。

数字化世界,打破了地方的和民族的局限,使整个世界都进入了因特网之中。从而,“将地球变成了一个互连或者内连的整体,并

不断提高其相互依存性的必要过程。”[10](p207)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使民族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同时,又不可否认出现了一个

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的矛盾问题。数字化的进程,运用的是一

种二进制的0-1的世界性的语言。仅从使用的工具来说,数字世界

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本土化就产生了矛盾。关于这一点,《技术帝国》的作者已经感触到了,他说:“技术标准的复杂化和提高必然

意味着:更好,更多!这是技术与文化的第一个矛盾,第二个矛盾是

文化总是保卫本土的:它总与界限、区域、归属相关联。只有带地

方色彩的文化,与地域相关的特性,用自然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

根据定义,任何自然语言都不是宇宙的也不是世界的。某些技术语

言是世界性的语言,比如二进制语言,0和1的语言。不过自然语

言不是由什么人发明的,因此不是技术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有

一种珍贵的无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即区域性的东西。技术相反,

一种语言相对于另一种语言来说,没有必要一定是可译的:它应该

保留某种只能被翻译但并不等同于翻译的东西,技术与文化的不一致,造成了一种紧张状态,让我们感到难过和痛苦。”[10](p206-207)在数字化世界上,各民族文学的自然语言所保留的诗意的无穷

的韵味显然是世界性的技术语言中难以表达的。

3.技术理性与审美情感教育的矛盾。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波)沃·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王逢振编译.网络幽灵[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法)R·舍普等.技术帝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9.

[8](英)爱德华·杨格.试论独创性作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9](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0](法)R·舍普等.技术帝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1](美)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12](法)R·舍普等.技术帝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9.

比较分析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特征复习课程

比较分析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特征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一大批的文化和艺术巨匠,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艺术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其中又以他们的艺术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最深从而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 一、达芬奇 莱昂那多·达·芬奇(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1452年4月15日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达·芬奇比之文艺复兴时期中的任何一人,有更多、更广的幻想。他把艺术和科学、理智和情感、形体和精神熔于一炉,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把艺术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 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来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的逝世是对全世界的一个伤害。达芬奇在刻画前景人物、特别是围观的群众时,色调幽暗,让形象从阴影中闪出,一反15 世纪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力求幽微含蓄,在艺术手法上形成他独创的烟雾状色调。达芬奇精通人体解剖学、透视学,造型精准,画面色彩多成中性色,画风凝重。达芬奇的素描手稿极具研究价值,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他的作品中多体现出智慧、深邃、严谨的气息。他的作品自始至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并特别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相结合,在世界美术史上堪称独步。他的笔记中涉及科学研究的范围极其广阔,从物理数学到生理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在技术方面的创造发明遍及民用、军事、工程、机械等各方面。达芬奇具有广博的学识和高超的艺术技艺,充满了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 肖像画《蒙娜丽莎》壁画《最后的晚餐》和祭坛画《岩间圣母》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一)《蒙娜丽莎》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文学艺术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劳动推动人的思维和语言发展,导致手的完善,使文学艺术的产生成为可能。原始人在协同劳动中伴随劳动的节奏发出的劳动号子,形成了最初的音乐和诗歌。旧石器时代晚期洞壁描绘狂奔的野猪、猛犸象和鹿群,中石器时代的岩画表现手持弓箭追猎山羊的人群。都说明原始艺术是直接生产劳动,是这些活动在艺术上再现。以下是今天 ___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相关: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花朵。每个时代都会培育出自己时代所独有的绚丽多姿的奇葩。文学艺术又是时代的镜像。莎士比亚在他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就借主人公之口说过:“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嬗变发展的模型。”[1](p68)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总是映显出时代,以其独特的神韵和风采而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1](p58)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高的发展,电子的发明和运用,多媒体网络的逐渐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一个拥有60亿人口的世界逐渐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信息化、数字化的高度发展,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

要标志。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学艺术都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化、数字化使整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家马丁·海德格尔指出:“倘若我们沉思现代,我们就要追问现代的世界图像。”[2](p81)“现代的基本进程乃是对作为图像的世界的征服过程。”[2](p90)信息图像进入我们的储存、检索、阅读、欣赏、传送的工作平台并显示在的屏幕上,它的快速、清晰、变化多样,给接受者带来了无穷的愉悦和享受。 数与美有着久远的关系。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就把数与美联系起来,将数看作是美的本源,认为“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甚至整个天空都是一个音乐的音阶和一个数[3](p113-114)。我们今天所说的数字化是建立在0-1的二进制的数的关系的基础之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美的创造、美的欣赏和审美教育,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古人无法想像的有利条件。它使歌德、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和论述的“世界文学”的预言变成了生活的现实。人类在几千年创造的文学艺术珍品,真正成了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这给作家、艺术家、美学家相互学习、相互对话交流、相互吸取融合,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信息数码图像的创造、掌握与普及,大大有益于读者大众的审美素质和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全文如下: 【内容提要】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化时代为文学 艺术的繁荣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艺术的审美思维、 文学创作、语言形象、文学批评等一系列文学课题在新的社会语境 中都发生相应的变化。本组笔谈从不同侧面为数字化时代文学艺术 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 讨论。 【摘要题】数字化时代与文学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文学/审美思维/仿真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数字化一方面使世界图像化了,另一方面,又使文学艺术这面时代的镜子,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审美特征。 1.各种艺术的交融性和审美的共通感。这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艺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 2.作家和读者互为主体,相互之间具有一种互动性。 作家是创造的主体,读者既是接受的主体,又是参予创造的主体,他可以直接参加到文本的创造过程之中。读者与作家之间形成一种 全新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对话、交流关系。多媒体互联网打破了 传统的独语局面,它给世界带来了一个真正称得起是复调的、多声 部的丰富多彩、万紫千红的局面。互动性是数字化时代在网上创作、批评、交流、对话的根本特性。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说,“网上的 文本使我们有能力进行迅疾的互动。”[4](p166)互动既有同一时间 的互动交流,又有不同时间、地点的互动。“非同步的互动在网上 的节奏是几分钟、几小时、几天,而不是几天几个月”,这种非同 步性的互动,可以在网络上强化混合媒介的冲击力[4](p167)。

3.文学镜像呈现出多维性与立体化的特点。 4.超越时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5.数码图像的复制性与仿真性。 数字图像高速、清晰、直接、仿真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复制功能与印刷术、照相术相比,也进入了一个全息、多维、具有创造性的 新阶段。在发达国家正在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中,我们看到,它不仅 能复制、储存古今中外海量的文化珍品,而且可以制成光盘、VCD、 轻便地携带,长久地保存。在复制过程中,适应受众的需要,还可 以配上音、光、色、电、图画、语言,生动地表达出艺术作品的高 远深邃的意境。如经数码图像复制显示出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贝多芬的《英雄》、《命运》、《田园》 的交响乐章等世界文学艺术珍品,比我们仅仅从诗集、散文集和听 音乐会得到的审美感觉,丰富得多。数码图像的复制者的具有创新 性的制作,自然会在情感上引起受众对作品的共鸣。 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是丰富多样而又迷人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忘记,数字化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它给世界带来 的福音的一面,而忽视它的负面效应,那就会陷入一种新的陷阱。 为此,《技术帝国》一书的作者特意发出了一个警告,他说:“我 们所面临的21世纪将越来越受制于世界的数字化。”[7](p103)就 文学艺术的发展来讲,有几个问题应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 1.复制性、标准化与独创性的矛盾。 文学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独创性。艺术最忌雷同化、标准化、模式化、理性化。爱德华·杨格在《试论独创性作品》中 指出:“独创性作品是最最美丽的花朵。模仿之作成长迅速而花色 暗淡。……有些作品比别的更有独创性;而且,我认为,它们越有独 创性越好。独创性作家是、而且应当是人们极大的宠儿,因为他们 是极大的恩人,他们开拓了文学的疆土,为它的领域添上一个新省区。”[8](p82)杨格认为,模仿的、机械工艺复制的作品,永远无 法超越蓝本,因为原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它们个个“都是独 特无二的:没有两张面孔、两个头脑是一模一样的,一切都带有自

论水墨艺术的数字化传达论文

论水墨艺术的数字化传达论文 论水墨艺术的数字化传达全文如下: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数字技术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潜移默化地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当然不乏艺术领域。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表达手段,正日益成为艺术领域的 重要组成部分。水墨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影响,在近年来平面设计作 品或是广告宣传片中无论是以二维或是三维技术来完成的设计作品,表现形式日益呈现出 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而水墨作为设计创作中的视觉元素则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时代特征和人们 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新的诉求。将传统水墨与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融合,使传统水墨在当 代有了新发展。 那么,如何在数字媒体语境下使用数字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更好的发展水墨艺术,如何 运用数字技术介入到水墨作品的创作中,以丰富水墨创作的语言和形式。包括将现代视听 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动艺术、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等数字手段作为表现语言应用 于水墨创作中,而且综合水墨艺术的形式语言、情感、文化等等因素,通过系统地分析与 归纳,使水墨创作在数字媒体语境下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展示。 一、水墨表现语言的当代性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水墨画的数量众多、题材丰富、形式 多样。从文献的记载和现存实物资料的显示,水墨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唐代时期 就已经形成,并且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 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与进步,水墨画俨然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样貌,作为设计上的元素 被频繁的应用到各个领域。 著名的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所创作的许多作品中都把传统的水墨最为视觉元素应用到 设计之中,在其大量设计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设计家对简约空灵的水墨语言的精妙 阐释。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到2021年已经成功举办七届,双年展力图较全面展现水墨艺 术的当代形态,研究传统水墨画在当今文化与技术语境下的生存和转型的问题,探索其传 承和革新的新途径。推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水墨不断地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 “相信品牌的力量水墨篇”是广而告之合众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在今年为央视广告部创 意制作的一条形象广告。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还使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现代的动画 技术结合,创造出一场视觉盛宴。水墨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它代表了深邃 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现代的动画技术结合,本身就是突破传统,赋予 中国文化以新的生命力。“相信品牌的力量水墨篇”有力地诠释出品牌打造过程中“从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外国美术史第三章理性与科学的时代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对整个欧洲的文艺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原意为:“古典文学艺术的再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一种不同于中世纪表现性艺术的新艺术风尚应用而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人生、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努力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使她们的作品具有真实性与时代感。这些充满人文主义思想与具有一定科学性的作品,为近现代西方美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就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 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本质:本质就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就是完全提倡复古,而就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 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积累了原始财富。文艺复兴运动首发于意大利,后经传播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现了著名

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以及尼德兰等一系列新型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茁壮发展,资本也开始源源涌入新兴资产阶级的囊中,为同时进行的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以及今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人性的探索及发现: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就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与精神依附的新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就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消极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与奢靡泛滥,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文学三杰 但丁 但丁(Dante)(1265-1321)。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北部,一般认为第一个代表人物就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她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评与揭露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与愚蠢,以地方方言而不就是作为中世纪欧洲正式文学语言的拉丁文进行创作。她认为古希腊、罗马时代就是人性最完善的时代,中世纪将人性压制就是违背自然的。她虽然对拉丁文学有深入广泛的研究,但用意大利方言写了大量的以十四行诗为形式的抒情诗

数字媒体艺术论文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现代的数字媒体艺术 专业班级08级数字媒体艺术 学号017608200043 姓名艾余超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唐克石讲师 所属助学单位继续教育学院教学一部 2012年 2月9日

目录 摘要 1绪论 1.1 本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1.2 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3 本题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2 数字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发展方向 2.1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 2.2 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 2.3. 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发展方向 3 数字媒体的影响 3.1新媒体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3.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 3.3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4 数字媒体的发展性 4.1数字媒体的前景 4.2专业方向专业方向 4.3数字媒体艺术的就业方向 5结论

摘要 科学的发明和发现被大量运用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刺激。如今,一种跨媒体的,具有独特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在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下深深地影响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数字媒体艺术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而人类艺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体与科技的演变史。数字媒体艺术归根结底属于艺术,具有艺术价值,不同于完全功利性的商品。“观照数字技术的人本内核,数字媒体艺术的成熟首先有赖于人机共生,换句话就是人脑和电脑的生命性整合。”而且对于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人,也有一定具体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化修养。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算法,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素养和扎实的编程能力,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制作、数码视频编辑以及动画、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研发。“数字媒体艺术”那当然就是艺术类专业,与我们一般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所不同的,只是这个专业的定位在学科领域有一定的交叉和细化,是关于媒体领域的,表现方式为数字化的,也就是“换笔”了的艺术类专业。在国家2011年的学科目录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属于艺术学的“1305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这的确是一个新专业,她充分体现了社会分工的细化、融合和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事实上,当我们从工业社会迈进信息社会门槛的时候,艺术家与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猛然发现,艺术与科学竟然同处一个载体中,以至于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密不可分的现象,几乎遍及艺术与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舞蹈、音乐、绘画、戏剧、影视……一切都离不开新技术,有了新技术,传统的艺术形式才更加绚丽多彩。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来塑造形象,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科学也同样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依赖艺术无边的想象来创新。信息社会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学也在这个广阔的新天地里,上演着更加引人入胜的一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运而生,她理所当然地走在了艺术与科学携手的最前沿。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艺术

高中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naissance painting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高中美术教案: 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课业类型:欣赏课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有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14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最先在意大利萌芽,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因此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具代表性。本课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着重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其中又以其盛期的美术“三杰”的代表作来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体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鲜明的人性

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能够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大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2、学习艺术家们勤奋、刻苦的精神 教学难点: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转变的历史背景;两者绘画风格的不同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 观察,讲述,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论文文库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论文文库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其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期,不断淘汰与更新的电子设备正无声的表达着人们对于现今信息技术的支持与期待。 所以作为信息技术大军中的一员,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也在如今的时代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根据网上的信息所谓数字媒体技术主要是指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相关文件)声、光、电、磁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然后把语音、文字、图像及其余信息转化成数字代码,用于传输和处理的过程中。那么数字媒体的艺术设计就是在数字化技术和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主要与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沟通、数字媒体技术、网络、数字动画、广告和游戏、虚拟场景、虚拟产品的设计密切相关。数字媒体技术展现了艺术思维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它特指一种数字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指数字显示模式下的艺术作品,可以这么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场翻转世界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革命,影响力和效果性可见一斑,在数字技术时代的艺术设计领域和数字艺术设计领域影响空前。 由此可见数字媒体技术在现今生活中的所能起到的广泛作用,数字媒体技术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数字媒体技术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咨询服务、图书、教育、通信、军事、金融、医疗等诸多行业,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随者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媒体技术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它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人类社

数字化技术艺术论文

数字化技术与艺术 摘要:数字化艺术是数字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数字化时代新兴的艺术形式。本文从数字化技术与艺术的基本特点出发,阐述了数字化艺术在当代艺术设计中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数字化艺术;平面艺术;动画艺术;电影特效技术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599(2011)22-0000-01 digit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art yao yu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xi’an 710100,china) abstract:digitalization art is a cross discipline between digital technology and art and an emerging form in digital times. the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basis features of digital tech and art, and explains the major applications of digital art in modern art design. keywords:digitalization art;plane art;animation art;film visual effect “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尼葛洛庞帝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的给出了这一观点。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数字技术逐渐成为人类的一种生

数字化论文

建筑设计方法浅思 ——比较传统设计方法和数字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是一门工艺。在古代,匠人营国,建造房屋,制作木作,便都是工匠的职责。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从下向上设计:先设计好平面,几间几进,划分空间。而外国古代设计师也大多如此。建筑设计更是一门艺术,曾经设计的重点经常放在屋顶已经房屋外的装饰上,古代建筑装饰的精美与华丽,既反映了当权者的实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文化状况,是我们重要的宝物。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的形式也有了多种多样的变化,曾经的设计方法以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形式的需求了,新的设计方法应运而生。现代派建筑师要求我们不仅考虑平面的合理性,更要注重空间的品质,重视逻辑。人们不再需要大的古典式样的盖子下的不合尺度的建筑,反而是更符合人体尺度的、简洁明了的建筑更受欢迎。 作为21世纪的建筑生,虽然我们的设计还没定型,大多数都是东拼西凑而来,有着各个建筑大师的影子,有种折中主义的感觉,不过我们也学会一些设计方法,指导我们进行设计。 一用过的设计方法。 刚开始学设计的时候,总是以平面为主要出发点,探讨推敲平面基本上从设计初一直到最后,在出图前才会考虑立面设计。比如第一个设计小住宅,感觉就一直处于推敲平面的状态,或许这虽然与我们刚接触设计,从平面入手才是最好的方法有关。 从平面入手建筑,这种方法的优点便是设计直接,简单快捷,对于空间想象能力一般的人来说,可以将空间化简为二维先进行设计,进而在立面设计的时候再考虑空间;同时,在手绘建筑推敲的时代,空间不太容易想象,平面的设计绘制更加方便,尺寸都在图上可以标出。然而,这样设计的缺点便是建筑空间太过单调,只是简单的方体圆柱体空间,对于建筑的造型也较难产生变化,总体建筑较为单调,只能是适用,而非精彩的设计。 从空间入手建筑,当时老师所推荐的便是顾大庆老师的《空间、建构与设计》,在经历过一系列空间设计之后,我们的平面思维开始向空间转换,线面体的有机结合让建筑的设计更加多样。这是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更多的适用于小住宅和公共建筑。空间的思考让建筑更富有多样性,不再是呆板的平面-立体生成方式,而是一开始便以功能划分好了空间,再根据功能的要求同时设计有构成感的平面立面。这便是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求的“形式随从功能”。说到空间设计建筑的不足,便是需求的思考量很大。一个空间的生成,若是出现改动,便需要重新再画一份,非常麻烦。若是较小体量的建筑还好,当设计是一个商场或者博物馆时,便会有非常大的工作量。现阶段的建筑设计是将3D的建筑转变为2D的三视图,制图多且效率低,且对于造型复杂的建筑缺乏表达能力,有时为了表达一个曲线扭转的形体,往往要画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平面,但仍然不能直观的表现建筑的真实面貌。造型复杂,尤其是结构、内部空间复杂的建筑,如果采用传统的设计流程很容易发生错漏碰缺的情况。同时结构的构件还存在空间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如果采用传统的二维设计方式将非常难以描述,在施工过程中也很难精确定位,无法保障后续施工。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作品欣赏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作品欣赏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背景: 1、意大利位于欧洲和东方之间,印度及东方物品(香料)通过意大利流向欧洲,刺激商业发展。 2、1291年至1906年8次十字军东征促使威尼斯经济的发展。 3、贵族力量削弱,形成商人阶层。 4、13世纪发掘出古希腊的雕刻。学习和理会它的精神和手法,是文艺复兴的发端。 5、占庭帝国遭侵略,艺术家和学者带着书籍、希腊艺术品逃往佛罗伦萨城。 文艺复兴的先驱: 乔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刻家和建筑家。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者之一 他把人文主义精神与现实主义方法在作品中结合,成为中世纪美术与文义复兴的分水岭,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作品《逃往埃及》是乔托突破中世纪木偶式人物造型的一幅杰作。画家以不同的动作表现圣经故事中的这一重要情节——圣母玛利亚生下小耶稣,受到迫害,抱着婴儿耶稣骑毛驴逃往埃及途中的情景。画面中人物面容憔悴、表情苦闷、动态自然,背景的风光有了一定透视空间,这些都是以往的宗教画所没有的。为了加强人物的真实感,乔托采用了明暗调子,使宗教人物真实立体,并呈现一定的个性,比起以前所有教堂千篇一律的程式化人物与平面化构图,是个极大的突破。这幅画开启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道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波提切利的代表作就是《维纳斯的诞生》 维纳斯的造型很明显是受古希腊雕刻中维纳斯形象的影响,从体态和手势都有模仿卡庇托利维纳斯的痕迹,但是缺少古典雕像的健美与娴雅。这种造型和人物情态实际上成了波提切利独特的艺术风格。 佛罗伦萨派及代表画家与代表作 15世纪的佛罗伦萨画派继承了乔托的传统,将现实主义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佛罗伦萨派的作品风格有以下几点:突破宗教禁锢,表现世俗;作品融入数学、解剖学;注意装饰性,削弱明暗关系;多表现强壮男性。 达芬奇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寄托了他对人像理想美的认识。 这幅画令人惊叹的是人物的自然生动,她好像在注视着我们,但隐隐的微笑中却似乎透出一丝悲哀。达·芬奇巧妙地平衡了精确与储蓄的关系,使作品韵味无穷。他极为审慎地运用了“空气透视法”使形体自然、柔和,消除了以往作品的生硬感,创造了朦胧、含蓄、微妙的动人境界,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表现了人性的回归。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艺术·文化”

20 19 年第2期 国际学术动态例跟大家分享这座废弃厂房的遗产活化工作是如何 通过DIBO联动的方式来对景德镇的城市品牌进行 放大并推广的。 此外,本届论坛还从学术视角下探讨了区域品 牌的发展与前景,多位青年学者参与了学术研讨,专 家团也通过后续的专题研讨为区域品牌建设提出了 许多宝贵的建议。 在大融合、大传播、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区域 对整体规划与品牌构建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品牌 资产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区 域认识到,富有内涵、具有好感度的城市品牌,可以 直接拉动城市在经济、文化、政治外交领域竞争力和 影响力的提升。城市如此,国家亦如此。区域品牌研 究是提升国家形象、国际传播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建立共享价值,构建人类文明共 同体。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艺术·文化” 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 2018年6月8~9日,第十三届亚洲传媒论坛在 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 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亚洲 传媒研究中心、移动互联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英 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编辑部、艺术学部、 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和宏碁中国共同承办。论坛 主题聚焦“媒体·艺术·文化”,云集来自中国本土和 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及荷兰等海外传媒学术 领域的知名学者、中国文化产业的前沿业界开拓者 以及权威媒体界人士等150人,围绕当下数字化时 代媒体、艺术和文化的新呈现方式和自身与他者的 多重关系,积极吸纳方法的创新、理论的推进和前沿 实践的展示,就传媒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 入的研讨交流,并达成了更加广阔的集体认知,开创 了更大的合作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廖校长对论坛的主办方、承办方和亚洲传媒论坛的 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肯定了亚洲传媒 论坛的学术价值和对亚洲传媒业发展起到的推动性 力量。他突出强调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数字技术 的发展催生出新的数字媒介、文化形式和艺术表达, 开始重塑传统媒体传播和文化产业的格局。他还指 出,面对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亚洲范围内的学界和业 界需要凝聚力量,聚焦于媒介和艺术的相关文化分 析和文化理论,开创自己的创新理念和研究方法,并 且创新理念和模式,将研究成果推广至全球。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和颠覆传统媒体的 功能,并塑造着人们新的生活面貌。通过媒介的数字 化发展,人们的现实生活正在呈现出新的创意文化, 汇集虚拟和显示、共在与抽离、情感和理性等融合景 观,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增添新的生动性和创造性。针 对这种与时俱进的生活景观,此次论坛不仅汇集亚 洲传媒论坛的历史主办方和承办方,并纳入了正在 “走出去”的由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SAGE(世哲)出 版公司合作、具有国际视野的英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编辑部和推进中国传媒前沿领域 急速发展的电子竞技产业的投资企业宏碁中国。会 议汇集产、学、研各领域人才,形成合力,围绕艺术和 数字媒体、文化产业、创意阶层、全球化的亚洲、流行 音乐与青年文化以及数字娱乐与电子竞技等六大问收稿日期:2018-12-31 !!!!!!!!!!!!!!!!!!!!!!!!!!!!!!!!!!!!!!!!!!!!!!(接上页) 社科经纬 10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欣赏教案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欣赏》教案 一、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欣赏 二、教材:南阳师范学院公共艺术教研室美术欣赏资料,第三章外国绘画作品欣 赏,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三、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目标:欣赏课是通过美术欣赏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 欣赏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里、智力发展水平及当前美术教学实际情况确定: 1、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了解其在西方绘画中的重要地位,能够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西方绘画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要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专研的精神。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形式美感。 六、教学重点: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七、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八、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文艺复兴时期巨匠的资料、代表作等),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欣赏作品。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课前渲染,提问导入。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在一段美妙的歌声中来欣赏一个短片。打开课件,播放一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视频。 问: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些作品吗?它们是什么时期的?刚刚听到的是一首哪个国家的什么歌曲?(有《蒙娜丽莎》《春》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帕瓦罗蒂-《我的太阳》) 刚才我们随着美妙的歌声,欣赏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作品,我们的思绪又回到自由浪漫艺术文明著称的意大利,而最早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名,揭开序幕的,是以人文主义为旗帜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西方绘画艺术乃至整个美术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欣赏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去感受这些作品的思想内核。 在欣赏之前,请问: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有哪些?(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波提切利、提香、扬帆爱克、勃鲁盖尔、乔尔乔涅、丢勒、荷尔拜因等。)(二)讲授新课: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欣赏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 欣赏 “文艺复兴”是古希腊之后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出现了不少伟大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的出现,集中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高度成就及其重要特征。 达.芬奇 莱奥纳多·达·芬奇于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 意大利]达·芬奇(Da Vinci,Leonardo 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其他作品有:《丽达与鹅》《贝阿特丽切.德.埃斯泰肖像》《抱银鼠的女子》《持花圣母》《基督受洗图》《利塔圣母》《圣母、圣婴和圣安妮》等 达·芬奇的启蒙教师是著名的雕塑家兼画家委罗基奥学艺,委罗基奥是一位用数学、透视学和解剖学等应用科学的方法从事艺术探索和实践的艺术家,对于达·芬奇的影响不仅在严格的绘画写实方面,主要还在于培养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是决定他日后成为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绘画奇才和多种科技研究家的关键。达·芬奇的兴趣极为广泛,除了绘画,他研究科学与哲学问题。他曾一个人亲自解剖了三十多具尸体,具有丰富的解剖知识。

浅析走向数字化的传统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014640108.html, 浅析走向数字化的传统艺术 作者:曹珣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7期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传统艺术数字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深,数字技术在绘画 中的优势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加入到这个领域的绘画爱好者群体日益扩大。从而体现出了数字技术对传统艺术的正反方面的影响,既推动了传统艺术的发展,又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 关键词:数字技术;传统绘画;数字绘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047-01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革新,艺术创作也在不断刷新着新的成绩,传统艺术观念已无法满足新生艺术生产力的要求,传统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在全新艺术式样面前正在渐渐失去言说的能力。方兴未艾的数字艺术实践必将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因此,传统的学院式艺术教学无论是从内容,手段,还是体制等方面都将面临重大改革。过去许多需要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掌握的传统技法,现在只需要会用鼠标就能一显身手,这表明,在如何看待技术与工具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个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的问题。 一、数字技术在绘画中的优势 从数字技术变革的角度看,许多在传统绘画中难以实现的想法都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变成了举手之劳。与传统绘画相比,数字技术在绘画中的优势可以概括如下: 1.数字绘画的效率高。数字绘画和其他的数字表现形式一样是高科技的产物,给我们带来方便与快捷。画家不需要准备笔墨纸砚,只需通过数码绘画工具就能够轻松实现数字绘画。在完成绘画后可进行效果预览,并直接打印输出。 2.数字绘画的模仿度高。在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数字软件及硬件的配置不仅可以模拟油画,水彩等多种材料和技法的绘画形式,并且能对笔触的深浅进行模拟。 3.数字绘画的便携性强。数字绘画作品可以保存在多种设备中,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存储和展示。作品不仅能够使用不同的绘画软件进行二次创作与修改,还可以根据存储的需要更改文件大小,以方便作品的携带,这更比传统绘画的携带要方便得多。 4.数字绘画的传播途径便利。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在传播形式上并不相同。传统绘画需要画家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摆放作品供人们聚集观看交流。而数字绘画拥有高度发展的数字技术作支持,拥有遍布全球的数字化网络作为平台,画家可以在自家的画室里就能使得自己的艺术作品流布全球。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案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授课人:兰宗意 教学理念: 1、强调文化情境和人文精神 综观艺术长河,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作者在创作时,不可避免的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美术作品本身,而是把它放到浩瀚的人文海洋中,从生活实际中加以诠释。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只有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被正确地认识和解读,而且只有将作品与特定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从而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方向。 2、主动研讨和探索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一般的美术作品鉴赏中,特别是相对学生来说时空久远的美术作品鉴赏往往会陷入教师费力解说,学生理解困难的尴尬境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本课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辅助、协调、提供资料、组织讨论、回答一些学生的疑问。教师决不能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材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的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的背景是由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迫切需要。同时,随着基督教的神权思想束缚被打破,人们迫切要求看到表现自己生活的新艺术,又随着古希腊罗马遗址不断的发掘出土,人们开始出现向往古代文化的心情。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如恩格斯评价为是“人类经历的最伟大的进步性变革”。 本课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重点分析了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三杰”及其代表作品,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种类、题材、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感受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2、加深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重大贡献的认识,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 3、初步掌握欣赏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4、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教学设计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讲,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总体风格和形象特点, 从而领悟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观念。 2、并能感受作者通过艺术语言所表达的内心情感,进一步提高学生 的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审美观念变迁的原因。 2、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 1、通过文艺三杰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加深对文艺复兴时期审美观念变 迁的原因。 教学方法: 1、紧扣教材、通过讲述、提问、对比、讨论、配上音乐、多媒体演 示等 教学设计:

1、课前渲染:听意大利原文歌曲《我的太阳》。 引出在意大利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讲出文艺复兴是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为名,揭开序幕的。为什么? 2、展示部分中世纪的美术作品。(让同学讨论、说出感受。) 教师小结:中世纪的美术作品是为宗教神学服务的,人物都被夸张和变形,拉长的比例、细小的头部、不自然的动态、恐怖的面部表情构成了其艺术特有的造型。(插入古典吉他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3、展示上一讲古希腊雕塑《拉奥孔》。(插入古筝《高山流水》) 引导学生对比:中世纪与古希腊美术作品,引出本节课标题。 4、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兴起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 原因: (一)探源文艺复兴 1、思想之源:宗教神学束缚下的欧洲。 从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四世纪,史学界称之为“中世纪”。那时,欧洲是一个基督教神学无处不在的宗教世界。那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插入帕索里尼拍的电影《十日谈》要求学生说出看后感,教师提供一

些词汇。) 这些词汇大致勾勒出中世纪时期,人们在宗教神学的束缚下,麻木、窒息的思想状况。(插入古筝《高山流水》) 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看到了从地底下挖出的古罗马、古希腊时代的雕塑作品,看到了这些作品体现出的自然的人性,就唤醒了人们渴望复苏人性,尊重人性的精神要求。由于当时还缺乏成熟的思想体系,所以人们就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诉求,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那么,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呢?这是由于当时的意大利,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与现实条件。 2、现实之源:资本主义萌芽中的意大利。 通过两段材料分析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 材料一: 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含有明显的反商意识,也连带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追求物质的倾向。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注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材料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