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原文与译文对照版

《学记》

2019-12-05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2020-04-17
学记原文及翻译72106

首页阅览室馆友我的图书馆帐号《学记》全文及翻译收藏人:健康人格政治2011-04-08 | 阅:56144 转:813 | 来源 | 分享腾讯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搜狐微博推荐给朋友举报《学记》全文及翻译2010年10月05日星期二18:06【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020-12-14
(完整版)《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今译内容选自:刘震.《学记》释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另可参见:傅任敢.“学记”译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a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今译:执政者能够对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及时发布政令,能够礼贤下士选贤任能,这样可能博得一些小的声誉,但还不

2020-04-08
学记及其全文翻译

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

2024-02-07
《学记》原文及译文

《学记》原文及译文《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 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 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以下是全文及

2024-02-07
《学记》全文及翻译

《学记》全文及翻译《学记》,就是中国古代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与教学问题的论著。它就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就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概括与总结。文字

2024-02-07
学记全文及译文

《学记》全文及译文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2024-02-07
《学 记》原文及翻译

(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 ǎo )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

2020-07-17
(完整word版)学记(原文+翻译)

《学记》第一章:化民成俗【原文、解释、译文、解读】沙月【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xia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解释】发,发布。虑,谋划。宪,法令。謏,xiǎo,小。动,触动,感动。就,接近,亲近。贤,贤士。体,体恤。化,教化。君子,古代的统治及管理者。成俗,形成良好的习俗。【译文】执政者在发布法

2024-02-07
学记全文内容及翻译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教育理论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教学制度,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体大思精,要言不烦。对比今日学校教育中存在

2024-02-07
《学记》全文及翻译(转)解析

《学记》全文及翻译【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

2024-02-07
《学记》原文-翻译

《学记》原文-翻译

2024-02-07
《学记》原文及翻译.pdf

《学记》今译内容选自:刘震.《学记》释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另可参见:傅任敢.“学记”译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a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今译:执政者能够对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及时发布政令,能够礼贤下士选贤任能,这样可能博得一些小的声誉,但还不

2024-02-07
学记--原文及翻译知识分享

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

2024-02-07
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下面是学记原文及翻译,请参考!学记原文及翻译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

2024-02-07
学记(原文+翻译)

《学记》第一章:化民成俗【原文、解释、译文、解读】沙月【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xia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解释】发,发布。虑,谋划。宪,法令。謏,xiǎo,小。动,触动,感动。就,接近,亲近。贤,贤士。体,体恤。化,教化。君子,古代的统治及管理者。成俗,形成良好的习俗。【译文】执政者在发布法

2024-02-07
《学记》原文翻译

《学记》翻译《学记》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2020-01-20
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教育理论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教学制度,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体大思精,要言不烦。对比今日学校教育中存在

2024-02-07
《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今译内容选自:刘震.《学记》释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另可参见:傅任敢.“学记”译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a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今译:执政者能够对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及时发布政令,能够礼贤下士选贤任能,这样可能博得一些小的声誉,但还不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