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药物一直是防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奎尼丁应用已近百年,普鲁卡因胺应用也有50年历史。60年代,利多卡因在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到80年代,普罗帕酮、氟卡尼等药物的应用,使Ⅰ类药物发展到了顶峰。 90年代初,CAST结果公布,人们注意到在心肌梗死后伴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中

2019-12-02
抗心律失常药四大类

不同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联合用药容易产生相互作用,如果用药不当可产生相互拮抗或产生严重毒性反应,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抗心律失常药物是通过降低自律性,减少后除极、消除折返来降低异位起搏点的活动性,降低除极化组织的传导性、兴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药物治疗主要是为预防和逆转心律失常引起的严重不良后果,如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晕厥、心

2020-02-14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药品名称】通用名: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英文名:Metoprolol Tartrate Capsules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1-异丙氨基-3-[对-(2-甲氧乙基)苯氧基]-2-丙醇L(+)-酒石酸盐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5H25NO3)2·C4H6O6分子量:【性状】本品为胶囊剂【药物别名】倍他乐克,美多心安,美多洛尔Betaloc

2020-12-12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2024-02-07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总结版

(一)ⅠA类——奎尼丁(适度阻滞Na+通道)药理作用:抑制Na+内流,亦减少K+外流。自律性下降,传导减慢,有效不应期延长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尤其是房颤、房扑的复律治疗及其后的维持窦性心律。对植物神经的影响:α受体(-),M受体(-)奎尼丁不良反应:药理作用引起的:(1)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或室性早搏;(2)复极过长——早后除极(EAD)——多形性(

2019-12-11
抗心律失常药试题

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应用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普萘洛尔的作用不包括( )A.减慢心律B. 减慢房室传导C. 提到呼吸道阻力D. 提高基础代谢率2.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作用之一是( )A.延长APD和ERPB. 仅缩短APDB.仅缩短ERP D. 相对延长ERP2.治疗窦性心动过速首选下列哪一药物( )A. 胺碘酮B. 苯妥英钠C. 普萘洛尔D. 利多

2020-07-08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作者:廖德宁杨志健单位:入站时间:2009-09-07 11:04:00抗心律失常药(antiarrhythmic drugs,AAD)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但近20年来以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CAST)为代表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改变了人们对AAD

2024-02-07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用法

(一) I类药物阻断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钠通道,具有膜稳定作用,降低动作电位0相除极上升速率和幅度,减慢传导速度,延长APD和ERP。对静息膜电位无影响。Ⅰ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复活时间常数1~10s,以延长ERP 最为显著。1. 奎尼丁(Ia):是最早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适应症:口服适用于房性早搏、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心律失常

2024-02-07
抗心律失常药的五种分类

1、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包括利多卡因、苯妥英等;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包括普罗帕酮、氟卡尼等。2、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肾上腺

2024-02-07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用

---------------------------------------------------------------最新资料推荐------------------------------------------------------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用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分类目前常用的是改良的Vaughan williams 分类法(1984

2024-02-07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2024-02-07
抗心律失常药四大类及其常用药物分析

抗心律失常药四大类及其常用药物分析

2024-02-07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总结版

(一)ⅠA类——奎尼丁(适度阻滞Na+通道)药理作用:抑制Na+内流,亦减少K+外流。自律性下降,传导减慢,有效不应期延长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尤其是房颤、房扑的复律治疗及其后的维持窦性心律。对植物神经的影响:α受体(-),M受体(-)奎尼丁不良反应:药理作用引起的:(1)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或室性早搏;(2)复极过长——早后除极(EAD)——多形性(

2024-02-07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是能防治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的药物。但一般指防治心动过速及某些心律不齐的药物。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多不相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必需作全面考虑,并应讲究用药的剂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抗心律失常药(2)抗心律失常药是一类用于治疗心脏节律紊乱的药物。随着对心脏电生理特性以

2024-02-07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

2024-02-07
5.抗心律失常药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药理学专业班级08级三年临床、药学授课教师王生杰授课类型讲授学时 3 章节题目第二十一章抗心律失常药目的与要求1.掌握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2.理解胺碘酮、普罗帕酮、普鲁卡因胺抗心律失常作用特点及应用。3.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和分类。重点与难点重点:利多卡因、普奈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

2024-02-07
【抗心律失常药四大类】抗心律失常的药

【抗心律失常药四大类】抗心律失常的药抗心律失常药物是通过降低自律性,减少后除极、消除折返来降低异位起搏点的活动性,降低除极化组织的传导性、兴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药物治疗主要是为预防和逆转心律失常引起的严重不良后果,如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晕厥、心悸、濒死感、脑缺血及猝死等。因此,不需药物治疗的心律失常尽量不用药物。1抗心律失常药四大类1.1钠通道阻滞

2024-02-07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2024-02-07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

2008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药物一直是防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奎尼丁应用已近百年,普鲁卡因胺应用也有50年历史。60年代,利多卡因在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到80年代,普罗帕酮、氟卡尼等药物的应用,使Ⅰ类药物发展到了顶峰。90年

2024-02-07
抗心律失常药完整版

抗心律失常药完整版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