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曲霉培养及蛋白酶分析

米曲霉培养及蛋白酶的分析•实验目的及要求:通过固态三角瓶培养米曲霉,掌握固态培养微生物原理和技术,并掌握蛋白酶活性的分析方法。•实验原理:固态培养方法( solid state cultivation ):主要有散曲法和块曲法。部分黄酒用曲,红酒及酱油米曲霉培养属散曲法,而黄酒用曲及白酒用曲一般采用块曲法。固态制曲设备:实验室主要采用三角瓶或茄子瓶培养;种子

2020-05-10
米曲霉的制备

毕业论文课题名称米曲霉的制备姓名学号所在系制药与生物工程系专业年级P09生物制药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指导教师职称二O一二年六月八日摘要微生物在酱油生产制曲工艺和发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米曲霉菌种不仅可以提高酱油中总氮、氨基酸态氮含量和酱油风味,而且还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因此米曲霉种曲培养是生产优质酱油的有效保证。本论文主

2020-01-06
米曲霉的培养及蛋白酶的活性分析

米曲霉的培养及蛋白酶的活性分析

2024-02-07
米曲霉的介绍

1.菌种特点:米曲霉( 属于真菌菌落生长快,10d直径达5~6cm,质地疏松,初白色、黄色,后变为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色。分生孢子头放射状,一直径150~300μm,也有少数为疏松柱状。分生孢子梗2mm左右。近顶囊处直径可达12~25μm,壁薄,粗糙。顶囊近球形或烧瓶形,通常40~50μm。上覆小梗,小梗一般为单层,12~15μm,偶尔有双层,也有单、双层

2020-05-30
米曲霉

1.菌种特点:米曲霉( Asp.oryzae) 属于真菌菌落生长快,10d直径达5~6cm,质地疏松,初白色、黄色,后变为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色。分生孢子头放射状,一直径150~300μm,也有少数为疏松柱状。分生孢子梗2mm左右。近顶囊处直径可达12~25μm,壁薄,粗糙。顶囊近球形或烧瓶形,通常40~50μm。上覆小梗,小梗一般为单层,12~15μm,

2019-12-06
米曲霉在食品中的应用

米曲霉在食品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米曲霉的生物学特性,并综述了它在调味品、饲料、生产曲酸、消除乳糖不耐症、酿酒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其发展前景。关键词:米曲霉;工业:应用;展望1米曲霉的生物学特征米曲霉CAs ) 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曲霉属,菌丝一般呈黄绿色,后为黄褐色,分生孢子梗生长在厚壁的足细胞上,分生孢子头呈放射形,项囊球形或瓶形,小梗一般为

2024-02-07
米曲霉的介绍

1、菌种特点:米曲霉( Asp、oryzae) 属于真菌菌落生长快,10d直径达5~6cm,质地疏松,初白色、黄色,后变为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色。分生孢子头放射状,一直径150~300μm,也有少数为疏松柱状。分生孢子梗2mm左右。近顶囊处直径可达12~25μm,壁薄,粗糙。顶囊近球形或烧瓶形,通常40~50μm。上覆小梗, 小梗一般为单层,12~15μm

2024-02-07
米曲霉的应用研究进展_赵龙飞

2006No.3SerialNo.156ChinaBrewingForumandSummary*米曲霉的应用研究进展赵龙飞,徐亚军(商丘师范学院生物系,河南商丘476000)摘要:介绍了米曲霉的生物学特性,并综述了它在调味品、饲料、生产曲酸、消除乳糖不耐症、酿酒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其发展前景。关键词:米曲霉;工业;应用;展望中图分类号:TS201.3文献标识

2024-02-07
米曲霉的培养及蛋白质的分析

米曲霉的培养及蛋白质的分析

2024-02-07
固体发酵实验米曲霉的培养蛋白酶活性分析及中性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固体发酵实验米曲霉的培养蛋白酶活性分析及中性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2024-02-07
米曲霉耐盐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其耐盐机制初步研究

米曲霉耐盐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其耐盐机制初步研究米曲霉蛋白酶的耐盐性与酱油蛋白质利用率和氨基酸含量密切相关,目前对米曲霉3.042(Aspergillus oryzae 3.042)蛋白酶的耐盐性及其耐盐机理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因此,选育高产蛋白酶米曲霉并研究其所产蛋白酶的耐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米曲霉3.042(Aspergillus oryzae 3

2024-02-07
米曲霉的培养及蛋白质分析

米曲霉固态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1、实验目的及要求:通过固态三角瓶培养曲霉,使学生掌握固态培养微生物原理和技术,并掌握蛋白酶活性的分析方法:2、实验原理、过程和方法2.1原理固态培养微生物,是我国传统发酵工业的特色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黄酒、白酒、酱油、酱类等领域广泛应用。固态培养方法:(Solid state cultivation):主要有散曲法和块曲法。

2024-02-07
米曲霉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_马俊阳

微生物学通报Jan. 20, 2014, 41(1): 83−89 Microbiology China© 2014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tongbao@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068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No. 2012C12004-3)*通讯作者: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