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情感导学案--学生版

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熟悉诗歌中的常见的思想内容;2.掌握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具体方法;3.熟练掌握本考点的解题技巧。【学习重点与难点】掌握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具体方法;熟练掌握本考点的解题技巧。【课前导学】一、阅读并掌握《一本》P292~293相关内容。三、完成下面的练习。1. 【10江苏卷,有改动】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20-05-08
咏物言志诗学案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咏物言志诗学习目标: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2.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

2019-12-18
2014届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训练(五)——咏物诗(教师版)

1、(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2021-07-23
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学号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总结诗歌鉴赏各种题型及解答技巧;2、掌握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二、【考纲阐释及考点解析】《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中,在“鉴赏评价”能力层级有两个主要针对古代诗歌阅读的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命题特点]1.从体

2021-02-01
(完整版)咏物诗鉴赏学案(教师版)

咏物诗鉴赏导学案(教师版)高二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诗的概念、特点和表现技巧。2、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学会鉴赏咏物诗。【学习的重点、难点】1、对诗歌的意象特点及情感作正确分析并把握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2、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方法,提高感悟诗歌情感的能力。【学习过程】课前预习案(第一学时)一、概念咏物诗,通常以某一客观事“物”为集中

2024-02-07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咏物诗(教案)091216★、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见学案★规律探寻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2024-02-07
咏物诗鉴赏教学设计

咏物诗鉴赏教学设计

2024-02-07
新人教语文咏物诗鉴赏学案

D&L 精品教育辅导用书板块一 草 一 木 总 关 情 ——咏物诗鉴赏一、 初步感知概念: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

2024-02-07
古代诗歌鉴赏——思想感情一) 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思想感情一、预习提示: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一)忧国伤时类揭露、讽刺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荒淫误国:如李商隐《马嵬》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同情百姓的疾苦:如白居易《观刈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二)建功报国类建功立业的渴望:如陆游《书愤》奋死杀敌、保家卫国的决心:如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

2024-02-07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高中语文 第五课 咏物抒怀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2.让学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在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体悟诗歌的意境和语言。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

2024-02-07
古诗鉴赏专项复习学案

古诗鉴赏专项复习学案一、复习要求 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包括体裁、内容类别,表现形式,技巧,语言风格,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古文化、古汉语有关知识等;(1)内容类别:送别诗、思乡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爱国诗、边塞诗、爱情诗、山水田园诗等;(2)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3)修辞手法:比喻、对比、衬托、夸张、借代、双关、反语、反复、互文、通感等;(

2024-02-07
咏物诗鉴赏学案 2014

咏物诗鉴赏学案2014.2.17一、什么是咏物诗咏物诗:通过细致刻画客观的“物”的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二、如何鉴赏咏物诗步骤: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形色神)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3、体会艺术手法的高妙三、常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包括

2024-02-07
高考备考资料_高中语文唐宋诗词鉴赏第五课咏物抒怀学案(整理精校版)

高中语文唐宋诗词鉴赏第五课咏物抒怀学案高中语文唐宋诗词鉴赏第五课咏物抒怀学案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2.让学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在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体悟诗歌的意境和语言。3.体会诗

2024-02-07
咏物诗鉴赏教学设计

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诗歌的特点。2、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方法和答题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2、尝试咏物诗歌的仿写训练。【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自然的万事万

2024-02-07
古诗鉴赏专题——表现手法 学案

古诗鉴赏专题【课前学习】一、根据诗歌内容常见的诗歌题材主要有:山水田园诗、羁旅思乡诗、送别诗、边塞诗、咏物诗、哲理诗等,每一类诗歌都有常见的思想感情。二、重读以下诗歌,请执笔圈画——1.解读诗歌标题,思考诗歌题材;2.圈出诗歌中抒情关键词句;3.圈画诗中意象(寄予情感的景物);4.感悟每首诗的情感。一、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

2024-02-07
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

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咏物诗是我国民族传统诗歌中的一枝奇葩。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

2024-02-07
高三语文诗词咏物诗教学设计讲课稿

咏物诗鉴赏教学设计安徽省太和中学张磊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2、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二、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方法点拨、练习巩固三、情感与价值观:体会“一草一木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培养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入课堂: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高山流水

2024-02-07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词鉴赏总复习导学案(5份附答案)【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羁旅乡愁诗、婉约诗词】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诗词鉴赏总复习导学案(5份附答案) 【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羁旅乡愁诗、婉约诗词】中考诗词鉴赏复习(一)——山水田园诗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知识2.掌握山水田园诗的答题方法。教学流程:一.山水田园诗的知识方法指导:拿起笔自学有关山水田园诗的知识,把你认为不明白的或难理解的勾画出来。(1)山水田园诗常见意象:江水:时光的流逝。

2024-02-07
高三语文咏物诗专题复习

高三语文咏物诗专题复习广州市协和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咏物诗特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归纳总结咏物诗的常见考点3、掌握鉴赏咏物诗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鉴赏的能力1)结合诗文概括物象的特点2)概括诗歌的主题3)鉴赏咏物诗的主要表达技巧▲专题复习思路(《学案》)课内诗歌复习,归纳咏物诗常见主题、常用表现手法↓咏物诗考点归纳↓复习鉴赏咏物诗的

2024-02-07
学生版哲理诗鉴赏学案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哲理诗鉴赏一、导入:人生哲理诗句1.陆游《游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5.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