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流量空调冷水系统的分析和比较_王冷非

变流量空调冷水系统的分析和比较_王冷非

变流量空调冷水系统的分析和比较_王冷非
变流量空调冷水系统的分析和比较_王冷非

冷水机组技术要求

冷水机组技术要求 一、招标范围: 1、中央空调冷源设备:离心式冷水机组四台(变频控制)、螺杆式冷水机组一台(定频控制) 2、本次招标的设备,需要配置控制柜,该控制柜必须由该设备制造商连同设备一并提供。并在控制柜内预留一定的空间,配合消防施工单位对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二、冷水机组主要技术参数:

2、螺杆式冷水机组 三、一般要求: 1、冷水机所使用的保温和隔声材料必须为防火材料,且满足NFPA及国家标准。 2、机组的所有主要部件、配件均需经过防锈处理包括不同金属的隔离以防止产生电化锈蚀。 3、设备的制冷能力、出入水温度等各项参数须满足第二条中的各项要求。

4、机组所产生的噪音,需满足汕头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 5、设备的预期正常使用寿命不少于二十年。 6、冷水机组的制冷功能应满足下列标准要求: 1)美国制冷协会(ARI)575; 2)美国制冷协会(ARI)550/590; 3)ASHRAE15-94; 4)ASHRAE30-95; 7、冷水机组机身应附有原厂的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有产家的名称、型号、编号及有关技术数据。 四、具体要求 一)、离心式压缩机 A、类型 1、坚固耐用的密封无需轴封型,或在驱动轴上配有旋转轴封,能有效地防止冷媒或润滑剂的泄漏的开放式型。 2、离心式,压缩级数视乎要求。 3、可依负荷大小,实行分段调节操作。 B、配备 1、叶轮:采用高强度铸铝合金或其它具相等质量之有色金属制成。 2、转子 a、转子制成后须经过动态或静态平衡测试,测试速度须超过其正常运转速度的25%。 b、具有足够之刚度以防在正常转速(低于第一临界速度)运行时产生振动。 3、外壳:精密铸铁或其它具认可相等质量之金属制成。 4、强制循环润滑油系统,主油泵以电动机或以压缩机警齿轮驱动,以保证在电力发生故障时仍维持叶轮轴承之间的油压供应,直到叶轮自转停止。 5、润滑油系统应包括下列全部由厂方安装及试验的装备: a、油压安全阀 b、供油循环管道 c、以仿真或数字显示的压力计 d、观察孔 e、以仿真或数字式显示的温度计

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设计技术发展_之二

设计参考 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设计 技术发展(之二) 中南建筑设计院 高养田☆ 摘要 介绍了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近年来的技术发展及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主要包括:一次 泵一体化控制系统取代传统二次泵系统的有关问题;定速泵与变速泵并联使用问题;阀门选用与系统试运行问题。 关键词 一次泵 二次泵 一体化控制 去耦管 设计 试运行 Development of the variable flow water system in air conditioning (2) B y Gao Yan gti an ★ Abst r a ct Presents t he technology develop me nt of t he variable flow water syste m in rece nt years and t he p ros and cons over t he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t he related p roble ms up on t he substitution of integrated cont rol p rimary water syste m f or t raditional secondary water syste m ,t he p arallel connection of consta nt a nd variable sp eed p umps ,valve selection a nd t rial commissioning of t he syste m. Keywor ds p rimary p ump ,secondary p ump ,integrated cont rol ,decoupler ,design ,t rial commissioning ★Central 2South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Wuhan ,China 1996年,笔者曾发表了《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设计技术发展》一文[122]。瞬间已过十余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工程的实践,从系统形式到具体的控制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就个人认识和接触到的资料,从设计角度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简述,以供参考。1 变流量水系统的发展 空调水系统设计的发展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机组性能的改进;二是控制技术的进步、DDC 控制的普及、网络基控制的运用。1.1 二次泵系统的产生 20世纪初,变流量二次泵系统出现于美国①, 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对空调设备及水系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②③[3211]。 ①A need for variable flow chilled water systems.Trane engineer πs newsletter ②IT T Bulletin No.TEH 2775.Primary secondary pumping application manual ,1968 ③IT T Bulletin No.TEH 2685.Variable speed/variable volume pumping fundamentals ,1985 在对电动两通阀、阀门静态特性(快开、直线、 等百分比)及阀门工作特性与表冷器热出力之间关 系的研究基础上,二次泵系统应运而生。1.2 系统的基本形式1)传统的二次泵系统 如图1所示, 根据当时的机械及控制技术水 图1 传统的二次泵系统 ①☆ 高养田,男,1934年10月生,大学,高级工程师 430071武汉市武昌区中南二路10号中南建筑设计院 (027)87841939 收稿日期:2007209205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 前言: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通过控制系统适时地调节空调系统的容量,其工作原理是由控制系统采集室内舒适性参数、室外环境参数和表征制冷系统运行状况的参数,根据系统运行优化准则和人体舒适性准则,通过变频等手段调节压缩机输气量,并控制空调系统的风扇、电子膨胀阀等可控部件,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使空调系统稳定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 一、系统特点 1.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依据室内负荷,在不同转速下连续运行,减少了因压缩机频繁启停而造成的能量损失。在制冷/制热工况下,能效比COP随频率的降低而升高,由于压缩机长时间工作在低频区域,故系统的季节能效比SEER相对于传统空调系统有很大提高。采用压缩机低频启动,降低了启动电流,电气设备有较大节能,能避免对其他用电设备和电网的冲击。 2.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利用压缩机高频运行的方式系统调节容量,能有效调节室温与设定温度的差异,使室温波动变小,可改善室内的舒适程度。室内机风扇电机普遍采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速度切换平滑,降低了室内机的噪声,极少出现传统空调系统在启停压缩机时所产生的振动噪声。由于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比冷水机组的蒸发温度高3℃左右,COP 值约提高1O 。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管径细,不需

要设置水系统和水质管理设备,不需要专门的设备间和管道层,可降低建筑物造价,提高建筑面积的利用率。室内机的多元化可实现各个房间或区域的独立控制。热回收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能在冬季和过渡季节向需要同时供冷和供热的建筑物提供冷、热源,将制冷系统的冷凝负荷和蒸发负荷同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将是今后中小型楼宇空调系统的发展主流之一。 二、系统组成 1.室内机室内机是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部分,带蒸发器和循环风机的机组与常见的分体空调的室内机原理上是相同的。为了满足各种建筑的要求可做成多种形式,如立式明装、立式暗装、卧式明装、卧式暗装、吸顶式、壁挂式、吊顶嵌入式等。 2.室外机室外机是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的关键部分,主要由风冷冷凝器和压缩机组成。当系统处于低负荷时,通过变频控制压缩机转速,使系统内冷媒的循环流量得以改变,对制冷量自动控制来说符合使用要求,对于容量较小的机组,通常只设1台变速压缩机;对于容量较大的机组,一般采用1台变速压缩机和1台定速压缩机联合工作。 3.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匹配采用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可以把不同功能和不同使用时间的房间合在同一个空调系统中,主要应该考虑室内合理匹配问题,这就需要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的问题。同时使用系数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是,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容量比既不能低于5O%,也

长江大通水文站流量减少及其原因分析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4, 3, 326-336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ff5726657.html,/journal/jwrr https://www.doczj.com/doc/ff5726657.html,/10.12677/jwrr.2014.34040 The Decrease of the Flow and Its Cause at Datong Hydrological St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Yanshu Rong, Xiaoyan Liu College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Email: ysron@https://www.doczj.com/doc/ff5726657.html,, 406480534@https://www.doczj.com/doc/ff5726657.html, Received: Aug. 1st, 2014; revised: Aug. 8th, 2014; accepted: Aug. 12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ff5726657.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not only causes changes in many other climate elements but also al-ters the timing and magnitude of runoff. Such changes raise the possibility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dislocations, and they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Datong hydrological station, located at downstream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an important station controlling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is the uppermost boundary of ocean tide rising of East China Sea. Its hydrological elements change obviously because of cli-mate warming. In the present paper, simple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M-K method were used to research the variations and trends of flow an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of Datong hydrological s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obvious intra-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for the annual mean flow during the year of 1951-2011 in Datong station. The annual mean and high water period flow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low water period flow increased slightly. When air temperature rose significantly after 1994, precipitation, wind speed, relative humidity and sunshine duration decreased, and annual mean flow, low and high water period flow also de-creased. There was closed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 an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contributions of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sunshine duration to decrease of annual mean flow were about 61.9%, 18.6%, 13.5%, and 6.0%,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to decrease of high and low water periods flow. Keywords Flow,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Climate Change, Variance Contribution 作者简介:荣艳淑,女,江苏南京,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水文气象,气候变化、旱涝气候研究等。

冷水机组厂验注意问题

单台制冷量:2813KW(800RT); 选用对臭氧层无破坏的HFC-134a冷媒或R123冷媒; 年制冷剂泄漏率:< 0.5%; 机组运行噪音:≤86dB(A) ; 冷冻水出/入口温度:7/12℃; 冷却水出/入口温度:37/32℃; 蒸发器水侧污垢系数:0.018m2·℃/KW; 蒸发器水压降≤0.09Mpa; 冷凝器水侧污垢系数:0.044 m2·℃/KW; 冷凝器水压降≤0.09Mpa; 电源:采用三相380V/50Hz; 封闭式或开式电机(建议使用三级压缩半封闭式) 启动方式:软启动; 耗电指标(满负荷时):国家工况3级能耗比:COP>5.1,用电负荷:512KW; 冷量调节范围:10-100%;指明机组在定冷却水温下的喘振点; 蒸发器、冷凝器水室承压1.6MPa; 设计使用寿命:25年以上; 冷水机组技术要求 压缩机:单级或多级,半封闭压缩机或开启式压缩机; 压缩机其制造和检验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请投标人列明投标设备负荷的行业标准); 提供整机在63 Hz、125 Hz、250 Hz、500 Hz、1kHz、2kHz、4kHz、8kHz倍频段下的噪音值;压缩机使用的材料:简要说明压缩机主要部件(壳体、转子、轴承等)所选用的材料及产地;压缩机和叶轮的联动方式以及叶轮转速,如果离心机叶轮采用齿轮增速,传动齿轮制造应符合AGMA 11的标准要求; 离心压缩机在满负荷到规定工况下10%负荷范围内运行时均不应有喘振现象。如何保证机组运行的稳定性,详细说明机组的防喘振的措施; 机组采用内置制冷剂冷却的油冷却器,确保机油温度保持稳定; 机组能量调节范围:离心机10~100%无级调节,请说明能量调节方式; 离心机组具有在突然停电时,应能具有保持润滑油的供应的措施。 启动柜:每台机组须提供一套独立的启动控制设备,启动控制设备应是室内型箱式,且应符合国家标准;启动柜的接线匝内应具有防雷击装置(LightingArrester)以及涌波吸收器(Surge Absorber) 启动柜的开关元器件、控制元器件品牌。 电动机需说明电机的结构形式、品牌及电机的冷却方式; 电机的最大功率与额定输入功率之比,标准工况下具有不小于5%的安全余量。 电机允许连续启动次数为:满足国家标准; 说明电机轴承的润滑方式,确保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工作电压:380V电压波动±5%的情况下,机组应能正常工作。 电动机品牌。 电机直接启动的启动电流的保证值不得超过5.5倍额定电流详细技术参数。 电机噪音不超过中国标准GB/T 10069.2所规定的限制。

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节能控制

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节能控制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空调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了中央空调运行原理,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中央空调变流量节能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中央空调;节能;设计 前言 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的主要耗能设施,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长期运行在定流量的状态,不能随着实际的要求来供冷。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定流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流量技术在中央空调得到了应用。通过分析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结合变流量的工作原理。提出中央空调变流量智能控制系统。从而说明变流量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是高效节能的,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当前空调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1.1 采用楼宇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对空调末端装置进行控制 在智能建筑中通常采用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对中央空调系统末端的新风机、回风机、变风量风机、风机盘管等装置进行状态监视和使用的“精细化”控制,以实现节能的目的。它通过DDC(直接数字控制器)控制器,将检测的相关量值进行PID(比例、积分、微分)运算,实现对上述设备的PID控制,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这种对空调末端设备的控制可节能10%-15%,因为不能实现对空调制冷站及空调水系统的智能控制,因此,节能效果不显著。这种节能控制技术的典型代表产品和生产厂商有: (1)美国霍尼韦尔公司EXCEL 5000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2)美国Johnson公司的楼宇自动化系统; (3)德国西门子公司S600顶峰系统等。 空调末端设备的控制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BAS),这些设备的主要特性均实现了对空调末端设备的节能自动控制,并为动态变流量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的运行创造了更为良好的外部条件。 1.2 采用通用变频器对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水泵和风机进行控制 为降低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浪费,宜采用通用变频器来控制空调系统的水泵和风机,通过对供、回水压差或温差的采集,对水泵和风机进行PID调节,以达到节能效果。这种控制方法通常可以节约水泵和风机等电机拖动系统的电能约20%,最高可达30%。这种节能控制技术的生产厂商和典型代表产品有:

冷冻水流量计算

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0.86/5(度温差) 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0.86/5(度温差) 水流量计算 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L(m3/h)= [Q(kW)/(4.5~5)℃x1.163]X(1.15~1.2)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4.5~5)℃x1.163 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6%. 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 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压缩机始终在高效区运转,使得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时的性能不会下降很多。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对其制冷性能的影响程度与压缩机类型和制冷剂变流量的方式有关。文献3从热力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即使冷冻水流量减至60%,冷水机组的COP的下降幅度也不超过10%。 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变大时,虽然可以减小冷却水泵的运行费用,然而,为了保证冷凝器内的热交换,冷凝温度必然要高于冷却水的出口温度,并且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也要求有一低限。所以,要想加大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就必须提高冷却水出口温度(通常冷却水进口温度基本上是定值),这又将引起冷凝温度的增加,降低了冷水机组的COP值。与蒸发器变流量相比,冷凝器变流量运行对冷凝温度的影响较大,故导致冷水机组COP的变化较大,在给冷却水泵安装变频器时,应详细分析冷却水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定流量与变流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整个冷水循环环路可分为冷源侧环路和负荷侧环路两部分。冷源侧环路是指从集水器(回水集管)经过冷水机组至分水器(供水集管),再由分水器经旁通管路(定流量系统可不设旁通管)进入集水器,该环路负责冷水的制备;负荷侧环路是指从分水器经空调末端没备(冷水在那里释放冷量)返回集水器这段管路,该环路负责冷水的输送。 冷源侧应保持定流量运行,其理由: ①保证冷水机组蒸发器的传热效率; ②避免蒸发器因缺水而冻裂; ③保持冷水机组工作稳定。 因此,空调水系统是按定流量还是按变流量运行均指负荷侧环路而言。 1. 定流量系统

定义: 指系统中循环水量保持不变,当空调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供、回水的温差来适应。 特点: 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自控设备,但是输水量是按照最大空调冷负荷来确定的,因此循环泵的输送能耗处于最大值,特别是空调系统处于部分负荷时运行费用大。 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间歇性使用建筑(例如体育馆、展览馆、影剧院、大会议厅等)的空调系统,以及空调面积小,只有一台冷水机组和一台循环水泵的系统。高层民用建筑尽可能少采用这种系统。 2.变流量系统 定义: 指系统中供、回水温差保持不变,当空调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供水量来适应。 特点: 管路内流量随系统负荷变化而变化,因此,输送能耗也随着负荷的减少而降低,水泵容量及电耗也相应减少。系统的最大输水量是按照综合最大冷负荷计算的,循环泵和管路的初投资降低。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面积的高层建筑空调全年运行的系统。 3.负荷侧空调末端设备的能量调节方法

(1)定流量系统对负荷侧末端设备(风机盘管机组、新风机组等)的能量调节方法,是在该设备上安装电动三通阀,并受室温调节器的控制。 在夏季,当房间的负荷等于设计值时,电动三通阀的直通阀座打开,旁通阀座关闭,冷水全部流经空调末端设备。当房间的负荷减少时,室温调节器使直通阀座关闭、旁通阀座开启,冷水旁通流过末端设备,直接进入回水管网。这种能量调节的方法,无助于水系统的节能,整个水系统循环泵的流量是不变的。 (2)变流量系统对风机盘管机组、新风机组等负荷侧末端设备的能量调节方法,是在该设备上安装电动两通调节阀,并受室温控制器的控制。

VRV空调-变冷媒流量多联系统

VRV空调系统 编辑 VRV(Variable Refrigerant Volume)系统——变冷媒流量多联系统,即控制冷媒流通量并通过冷媒的直接蒸发或直接凝缩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空调系统。该系统由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于1982年开发上市,“VRV”也成为大金变冷媒流量多联系统的注册商标,因此,现业界也用“VRF”一词对同类系统加以区分。 目录 1系统简述 2原理特点 3注意事项 ?新风问题 ?VRV 空调系统规格 ?室内机选择问题 ?室外机耗电量问题 ?室内外机的匹配 ?室外机的布置问题 ?凝结水管的安装 ?制冷剂的问题 4系统应用 ?应用于中小办公中 ?应用于整个工程中 5局限性 1系统简述编辑

VRV系统由室外机、室内机和冷媒配管三部分组成。一台室外机通过冷媒配管连接到多台室内机,根据室内机电脑板反馈的信号,控制其向内机输送的制冷剂流量和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空间的冷热输出要求。 VRV系统具有节能、舒适、运转平稳等诸多优点,而且各房间可独立调节,能满足不同房间不同空调负荷的需求。但该系统对管材材质、制造工艺、现场焊接等方面要求非常高,且其初投资比较高。其控制系统由厂家进行集成,因此无需进行后期开发,多数厂家更在其产品基础上推出了多种功能齐全的智能控制系统,如大金的i-Manager系统,用于大型楼宇的集中管理,相对传统中央空调,其集控的设计、施工、使用更加便利,功能也更人性化。 VRV虽然名为“变冷媒流量”,但其运行原理不仅止于对冷媒流量的控制。现今的VRV系统对输出容量的调节主要依赖于两方面:一是改变压缩机工作状态,从而调节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以此为依据又可分为变频系统和数码涡旋系统二种;二是通过室内、外机处的电子膨胀阀调节,改变送入末端(室内机)的冷媒流量和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的末端输出。相对于传统冷水机组,该系统自成体系,基本无需后期的复杂设计,运行管理也极为便利,可算是空调中的“傻瓜机”。基于以上原理,该系统在应对大楼的加班运行时,灵活节能的特点尤其突出,因此在办公建筑中应用相当广泛。 自从大金公司80年代发明了VRV系统之后,很多极其注意空间利用的商铺都选择这种算不上真正中央空调的新系统。由于VRV系统只是输送制冷剂到每个房间的分机,所以不需要设计独立的风道(新风系统另外安排风道), 做到了设备的小型化和安静化。给建筑设计单位、安装公司以及业主都提供了便捷、舒适和经济的完美选择。近年来,大金更是不断完善VRV技术,积极开发多种形式的室内末端,并克服了VRV系统与集中式中央空调相比最大的缺点----增加了独立设计协同 控制的新风系统,形成了空调—新风—智能控制为一体的全方位产品体系。 2原理特点编辑 VRV 空调系统是在电力空调系统中,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和进入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的高效率冷剂空调系统。其工作原理是:由控制系统采集室内舒适性参数、室外环境参数和表征制冷系统运行状况的状态参数,根据系统运行优化准则和人体舒适性准则,通过变频等手段调节压缩机输气量,并控制空调系统的风扇、电子膨胀阀等一切可控部件,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并使空调系统稳定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 VRV 空调系统具有明显的的节能、舒适效果,该系统依据室内负荷,在不同转速下连续运行,减少了因压缩机频繁启停造成的能量损失;采用压缩机低频启动,降低了启动电流,电气设备将大大节能,同时避免了对其它用电设备和电网的冲击;具有能调节容量的特性,改善了室内的舒适性。 VRV 空调系统具有设计安装方便、布置灵活多变、建筑空间小、使用方便、可靠性高、运行费用低、不需机房、无水系统等优点。

冷冻水流量计算

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5(度温差) 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5(度温差) 水流量计算 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L(m3/h)= [Q(kW)/(~5)℃]X~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5)℃ 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 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 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压缩机始终在高效区运转,使得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时的性能不会下降很多。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对其制冷性能的影响程度与压缩机类型和制冷剂变流量的方式有关。文献3从热力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即使冷冻水流量减至60%,冷水机组的COP的下降幅度也不超过10%。 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变大时,虽然可以减小冷却水泵的运行费用,然而,为了保证冷凝器内的热交换,冷凝温度必然要高于冷却水的出口温度,并且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也要求有一低限。所以,要想加大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就必须提高冷却水出口温度(通常冷却水进口温度基本上是定值),这又将引起冷凝温度的增加,降低了冷水机组的COP值。与蒸发器变流量相比,冷凝器变流量运行对冷凝温度的影响较大,故导致冷水机组COP的变化较大,在给冷却水泵安装变频器时,应详细分析冷却水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LTE告警+零流量那个低流量分析处理

现状-零流量,低流量,小区分类: 故障问题 电源:设备断电、断站、BBU断电。 硬件告警:X2接口故障、系统时钟不可用、驻波等 传输:传输光口异常、BBU接口异常、射频R接口异常等覆盖干扰问题 室外站点覆盖景区的,景区冬季人少 室外站点覆盖农村空旷公路的 室外站点覆盖不合理的,周围有村庄 密集人群活动区域,但天线覆盖方向不合理的 网内干扰,网外干扰。 用户行为问题 活动场所:偶尔有活动,但周期比较长的。 随着季节变化,室外用户变少的 确实是用户过少

零流量低流量小区统计 类型宏站/室分小区数 合计 零流量小区宏站153零流量小区室分169低流量小区宏站562低流量小区室分681 322 1243

影响零流量、低流量小区因素————故障问题 告警原因分析 LTE 网络零低话务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为基站告警,基站告警主要分三类,分别为传输类、电源类一级硬件类,筛选出零低话务小区,基站故障占比为10%,主要告警如下 告警影响小区数统计如下 告警分类数量断站 150光模块收发异常 21射频单元维护链路异常告警 43GPS 3其他 6 自我处理建议: 对告警站点进行长期监控,减小告警对现网的影响,配合基站维护人员及时处理告警 BBU IR 光模块收发异常告警 射频单元维护链路 异常告警 小区短链以及不可用告警 星卡天线故障告警

影响零流量、低流量小区因素-----覆盖、干扰问题 覆盖原因分析: 零低话务的另一个影响因素之一----为覆盖问题,其中包含特殊场景覆盖(如景区、路等)、室分天馈覆盖不合理(仅覆盖电梯,地下停车场等)、覆盖区域不合理(附近有村庄、 人口密集区域、但天馈覆盖方向不合理、天馈存在阻挡)等、零低话务小区中覆盖原因占比为。 零低话务小区分布: 零低话务小区总数市区郊县农村 22923425031447 处理建议: 序号问题原因处理建议 1室分天馈覆盖不合理建议排查问题站点覆盖范围、分布系统状态、必要时增加天线设备。 2覆盖区域不合理建议通过DT测试对问题站点进行RF优化。 3干扰小区排查处理建议对高干扰小区进行扫频排查。 影响零低业务小区--------用户行为 原因分析: 在优化中,可以认为一个小区话务量较低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网络设备或者 参数问题引起的低话务量,这种原因造成的低话务量是可以通过一定优化手段得到改善的。 另一种则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低话务量,基本上是无法通过优化手段使话务量增高的,主 要原因是用户行为,体原因如下: 活动场所:偶有活动但周期比较长 的;

冷水机组实际性能系数的现场实测研究

第19卷第6期圖用卒窒词 2019年6月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66-68 f专题关注?能效 +本栏目投稿邮箱: +zldt@chi n https://www.doczj.com/doc/ff5726657.html,.c n 冷水机组实际性能系数的 现场实测研究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18YFC0704406-03)收稿日期:2019-01-11 作者简介:唐辉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节能方面的研究。唐辉强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对冷水机组实际性能系数(COP d)进行检测,指出现场检测相关细节问题,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不同负荷下COPd的变化,认为冷水机组高效区范围为负荷率60%?80%,稳定区范围为负荷率80%以上。研究结果可供检测和施工相关方参考。 关键词冷水机组;性能系数;现场检测;运行负荷;高效区 Research on actual performance of coefficient for chiller by on-site detection Tang Huiqiang (Guang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Group Co.,Ltd.) ABSTRACT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coefficient(COP d)for chiller is tested on-site, the corresponding details for on-site detection are pointed out.At the same time,the chan-ges of COPd under different operation loads are analyzed through practical engineering ca-se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ange of high efficiency zone is between60%and80%of the operation load of chiller,and the range of stable zone is above80%.It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related parties of de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hiller;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on-site detection;operation load;high efficiency zone JGJ/T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①规定公共建筑节能检测应进行冷水机组实际性能系数的检测。在现场实际运行工况下,冷水机组的制冷量与其消耗功率之比,称之为冷水机组实际性能系数(COPJ,它与冷水机组性能系数(COP)的区别在于:COP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的性能系数;COPd反映的是冷水机组在现场实际运行条件下的性能水平,是现场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性能评价指标。由于实际运行时负荷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现场根本不可能达到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通常情况下,冷水机组满负荷的运行时间不足总运行时间的3%,故JGJ/T177—2009提出了对空调系统节能性能检测项目——冷水机组实际性能系数(COP d)的验收要求。1冷水机组实际性能系数(COP d)计算方法冷水机组的供冷量应按照下式计算: CppJ/GR-心 3600(1)式中:Qc为冷水机组的供冷量(kW);s为冷冻水平均定压比热容,取4.18kJ/(kg?°C);-为冷冻水平均密度(kg/m3),可以根据介质进出口平均温度由物性参数表查取;V为冷冻水平均流量(n?/h);如为冷冻水回水温度(°C);%为冷冻水供水温度(°C)。 冷水机组实际性能系数(COPJ按照下式计算:Q c cop弋⑵式中M为实际测量工况下冷水机组的平均输入功率(kW) 。

变制冷剂流量系统:综述

变制冷剂流量系统:综述 Tolga N. Aynur 环境能源工程中心,机械工程系,马里兰大学,3157格伦马丁建筑大厅,学院公园, MD 20742,美国 文章资讯: 文章历史: 2009九月13日收到 2010一月19日收到修订后的表格 2010一月29日接受 关键词: 变制冷剂流量、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热泵、三管、冰蓄冷 摘要 本次研究提出了一个变制冷剂流量的室外和室内单元的配置(VRF)系统的详细介绍,以及它的销售、应用、市场和成本。此外,也提供了一个与VRF系统相关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的详细论述。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所有关于VRF系统的分散的信息集中放在一起。根据详细的论述,发现压缩机频率和电子膨胀阀开度应同时进行控制,并且可以得出结论,VRF系统不仅比普通的空调系统如变风量系统消耗更少的能量,在风机盘管引入新风量相同的条件下,也提供了更好的室内热舒适性,只要它是在单独控制模式下运转。研究发现:虽然VRF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初始成本比一般的空气调节系统高,但由于VRF系统的节能潜力,VRF系统的预计投资回收期相对于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在通用的商业大厦可能是约1.5年。 1. 介绍 住宅和商业建筑的空调是生活的必需品,空调的概念已经逐渐从一个房子的一个单元发展到同一个房子不同区域的独立单元。一个多联机式空调系统,具有可变制冷剂流量(VRV/VRF)技术,所谓的多联机VRF / VRV系统能满足较小空间的几个独立单元的相同安装需求,因为该系统包括一个室外单元和多个室内单元。(VRV是一家领先的制造商VRF 的商标,VRF是用于所有的VRF厂家的通用术语。)基本上,多联机的VRF系统是一种在变频压缩机和位于各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EEVs)的帮助下改变制冷剂流量的制冷剂系统,以保证该空间的冷却或加热负荷相匹配,以及保持区域内的空气温室内设定温度。这个综述论文的目的是把所有关于多联机VRF系统的分散的信息集中放在一起。

网络流量、应用性能分析、故障定位分析方案

. XX省农信社 基于产品的网络流量、应用性能分析、故障定位分析项目 测试报告 2019年6月11日

目录

1概述 随着大量新兴技术和业务趋势的推动,用户的网络架构、业务系统和数据流量日趋庞大、复杂。为了保证网络和业务系统运行的稳定和畅通,我们需要对网络及业务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测,以确保网络及应用系统可以正常、持续地运行。 应用性能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其解决方案通过监控应用系统的性能、用户感知,在应用出现异常故障时,帮助用户快速的定位和解决故障,其标准的需求如下: ?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掌握各级网络运行的趋势和规律,主动、科学地进行网络规划和策略调整,将网络管理的模式从被动变为主动: ?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实时监控网络中出现的非法流量,及时采取管控措施,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 ?应用系统出现问题(如运行缓慢或意外中断时,)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可回溯历史网络流量,快速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及时解决。 ?网络拥堵时,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快速判断是正常应用系统占用了带宽还是异常流量占用了带宽,立即执行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 ?从最终用户感知的角度,提供多维度的应用性能监控,实时掌握应用系统的性能状况; ?7×24小时实时监控各区域用户的真实使用体验,及时发现用户体验下降,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提升用户满意度。 ?当故障发生时,快速定位故障域,缩短故障分析时间,降低故障对最终用户造成的影响,提高系统的运维质量。 年APM市场全球分析报告与魔力象限分析,Riverbed(OPNET)公司已经成为全球这个领域的领导者。 OPNET公司的客户群体非常广泛,国内的用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民生银行,新华人寿,中国海关总署,银河证券,国信证券,电信设备供应商中包括华为、大唐电信、摩托罗拉、中兴电子及西门子等。

冷水机组维护方案

冷却塔的维修 为了保持机组的性能: - 在日常维护中小心仔细 - 进行额外的维修工作时,要保证制冷机组的构造特性 - 用最初的备件 - 保护环境,拆除过时的制冷机组。 日常维护 制冷机组的正常运行需要规律的检修和保养。 维护操作的项目如下: 日常操作 检查机组是否正常运行,查一下机组最后的报警,目测交换器有没有滴、漏的现象。 检查蒸发器进出口的温度 每运行500小时后应进行的操作 检查加湿循环过滤器的洁净程度 目测压力容器的保存状况 每次换季或运行1000小时后应进行的操作 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盘管 检查水流量和清洁程度 检查继电器、开关等 检查电线连接和末端是否牢固 检查风扇的轴承是否有噪音 检查离心风扇的连接皮带 检查制冷循环的运行参数。检查每一个循环: - 冷凝压力,与热源的数据进行比较(水/空气温度) - 蒸发压力,与热源的数据进行比较(空气温度、RH、水温度) - 油压力 - 吸气温度 - 吸气压力 - 排气温度 - 排气压力 - 液态温度 - 计算过热度 Superheat - 计算过冷度 Subcooling - Oil Carter temperature - 电压 - 接地保护

- 运行时间 - 启动次数 - 检查油的酸性 - 检查油的含水量 - 在满负荷和半负荷下的电流 压缩机的维护工作 见后段 在每个使用季节的结束和长时间关闭机组时的操作 见后段 检查加湿循环过滤器的洁净程度 过滤器变脏的第一个现象是,CW的温度升高,因为在换热中的CW的流量减少了。 在运行的初始阶段,过滤器必须经常清洗,每次第一周和运行的第一个月的每50个小时后。 目测压力容器状况(所有的) 机组的压力容器的表面状况是很重要的(蒸发器,冷凝器,交换器,液体回收器),要保持无锈,无腐蚀,无看的到的变形。 如果表面的氧化和腐蚀控制和处理的不及时,会造成压力容器的厚度下降,导致容器的承压能力下降。 保护交换器应采用防氧化的涂料和产品。 如果有看的出的变形,关上机组并和XXX的技术服务中心联系。 蒸发器的绝缘如果有损伤必须修理好。 如果XX的产品没有铝的外壳,应该每年给蒸发器刷一次绝缘保护漆,以防止因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导致过快老化。 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盘管 在换热盘管中的灰尘,会导致冷凝压力的上升(夏天)和在热泵运行时蒸发压力的下降,并结冰。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明显的电耗增大和压缩机磨损,并会停机。 清洁是必须要做的,在机组关闭、外部主控制开关关闭的的情况下(机组断电)用水冲洗。 必须经常进行检查,特别是在受粉或落叶的时候(春秋季)。 free-cooling of the Maximo (Free Cooling Chiller) series 的制冷机组系列有两个盘管:从外面的开始,然后是 the free-cooling 然后是冷凝盘管。 在两个盘管间,看得到的地方应该进行清洗。可通过顶端或底端放free-cooling 附加电池的位置。通常是用一个橡皮塞堵住的,拿开橡皮塞,用水冲洗内部,冲好后,在用橡皮塞堵住。 在每运行10000小时后应进行更加彻底的清洗。打开the free-cooling 电池到水路循环间的连接。拿开里面的电池,然后进行清洗。 检查水流量和交换器的洁净 交换器内流量的变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除了过滤器脏了以外,还可能是因为泵过旧了或其他错误的操纵造成的(例如:叶轮速度的变化,两个平行泵的插入,意外的打开或关闭一个阀门等),甚至交换器内部有灰尘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