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16.93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所感

一、背景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是我国平民教育的先驱,他迈出了乡村教育的一大步。陶行知生于乱世,那时中国被东西方列强肆无忌惮地欺凌,处于封建社会走向崩溃,进而由半封建半殖民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改革的时代。陶行知以天下为己任,一介书生,当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国,还有极度落后的教育现实时,迎难而上,为普及国民教育奔走呐喊,并躬身实践。

二、主要内容

《中国教育改造》是陶行知在其母亲六十大寿时赠与她的寿礼,同时也代表了他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着的几线光明。整本书包括附录在内共42篇文章,其中若干教育思想有:提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自治的管理模式;对教师的高要求(社会责任感、改造社会的精神)及学生的进取精神;主张民主教育、反对党化教育;主张应培养创造性(六大解放);生利主义的职业教育等。

三、性质与思想特点

陶行知的教育相对于贵族教育来说是一种平民教育;相对于城市教育来说是一种乡村教育(平民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升学教育)来说是一种社会教育。从任何方面讲,他心目中的教育或他所理解的教育其意义较当下的教育要宽泛得到、深刻得多,因此也崇高得多。

受其自身西方教育背景和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影响,陶行知的教育具有鲜明的民主理念和自由精神,他崇尚科学,热爱自然,且有强烈的平民色彩,如平等意识、劳动观念、生活第一。打破教育与生活的界线,主张学校与社会沟通也是一大特点。

四、关于乡村教育部分

本书关于乡村教育的改革思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本科时期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到之后有幸拜读了本科学院院长在村小方面的调研成果,个人一直在乡村教育方面颇感兴趣。陶行知在文章《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国教育改造》84页)中开门见山地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

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乡村教育的状况。科举制度之后的“学而优则仕”导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现象一直到封建社会到了末路,陶行知强调“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封建社会到了末路,乡村教育又走错了路,那么走哪条路才是正确的呢?陶行知说:“中国乡村教育的出路在于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他在之后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中国教育改造》87页)中做了比较深入的阐述。陶行知认为:

第一,活的教育宗旨在于发展学生的活本领“教人生利”;

第二,必须建设标准乡村学校,这需要标准校长和活的乡村教师,这样的校长和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他认为这样的乡村教育工作者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这样的乡村学校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在这里,陶行知似乎把学校和教师的社会作用夸大了,但是从更广的角度观察社会现实,会发现学校可能真的可以产生这样大的作用。农村学校绝不仅仅是教农家子弟读书识字,根本任务是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引导大家消除陈腐的思想意识。

第三,对于建设中国乡村的活教育问题,陶行知不是毫无依据的空想。他富有远见地指出中国乡村活教育不是单独就可以办成的,而是要有一个大规模的联合才行,其中最应该联合的是农业,教育没有农业便是空洞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则失去了促进的媒介。

五、个人杂谈

关于乡村教育,个人也有一些体悟想谈谈。当前的农村教育个人认为正呈现着两大特点,一是“没榜样”,二是“无所长”。

1.“没榜样”

目前的乡村是一个没有榜样的社区: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了千年,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教育从来不只是一家之事,而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底蕴。今天的乡村,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去”,而这背后需要思考且不能忽视的,是城市化过程中被撕裂开的乡村,谁留下了?本科时期当我们走入支教生活时,我们常说:我们教育的孩子,就是一个地区的未来。但更现实的是,最精

英的孩子离开了乡村,勤奋的愿意闯荡的也走入了城市,剩下的,就成了未来的乡村。这样的情形已经存在了十几年,年老的乡村教师直接观感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如今的乡村中,只剩下衰老而朴实的老人,年幼的孩子,和闲散懒惰的中青年。这样的环境,不难想象学生会得到怎样的社区影响,学校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更显得微弱。

2.“无所长”

第二个特点是关于一技之长的问题:中国的古语有很多,我们总能找到各种角度。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关键不在于对错,而在于一个多元的社会中,有多种的可能和选择。大学,一直是一个神圣的词汇,是文化教育的最高学府,尽管今天每年有700万大学生毕业,但仍是高等教育的代名词。而教育的不均衡,从国家到个人也正努力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也看得到许多的变化,尤其是这两年的政策倾斜,乡村教师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扶持。但另一个角度去看,每年那些没有走到大学的乡村孩子,于他们而言,职业教育实则是一个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部分。罗马非一日建成,我们知道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师承传统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学校教育,而一个成熟的社会教育体系,应该是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组成,且同等重要。坦诚而言,提起我们的职业教育,似乎会只想到某翔技校,某东方学厨师,这也造成了大批的乡村青年在离开校园后,无法找到稳定的岗位,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随着打工的工厂飘荡。

乡村教育的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巨变的一个缩影,是乡村发展问题中的一环,也许单从一个节点努力,效果并不明显。但一个国家的乡村建设,就是需要许多个点一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行远者必求稳步,图大者不争近功。当我们为之而努力的时候,坚持而用心,未来便一定看得到改变。

作为教育家,陶行知对教育怀有崇高的使命和信念,甚至有一种圣徒般的虔诚与执着,这一点对照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急功近利的教育现实着实难能可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