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然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农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是一种将地膜、甘草、孜然、玉米和菟丝子相结合的先进种植技术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护环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一、地膜甘草混作地膜甘草混作是一种利用地膜和甘草结合的种植方式。
地膜的使用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而甘草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地膜和甘草混作,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节约劳动力、减少农药使用。
二、孜然套作玉米孜然是一种有机香料,它既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以改善土壤环境。
孜然和玉米的套作种植方式,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两种农作物,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而且孜然的根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孜然的香气可以引诱一些益虫,对于玉米的害虫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三、菟丝子共生菟丝子是一种优良的绿肥作物,它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
将菟丝子和玉米同步种植,可以在玉米生长的将菟丝子的根系和茎叶植入土壤中,有利于土壤的改良。
菟丝子的共生还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保护土壤水分。
四、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合理的植物组合和种植方式,实现农作物的互补生长,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改善土壤环境。
在这种技术模式下,农民可以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设备,如地膜覆盖机、喷雾机等,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Nong Cun Ke Ji高垄孜然套神玉米栽掊技术-七摘要:条播孜然套种玉米模式虽然是和静县一项成熟余顺和1袁郑梅玲2(1.和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和静841300;2.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静县分校,和静841300)3月中旬,起高垄种植孜然,1垄2行。
5月上旬, 在孜然垄沟内播种玉米。
二、播前准备的栽培技术,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孜然灰霉病发 病逐年加重;孜然生长中后期遇上高温天气,浇水次 数增加,加上气候炎热,降雨量增加,造成雨后或浇水 后孜然死亡现象较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孜然 的品质及产量。
本文主要介绍和静县在农区大面积推 广的高垄孜然套种玉米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可有效降 低孜然病害发生率,提高其品质及单产。
关键词院高垄;孜然;套种;玉米和静县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温度8.8益,全年无 霜期183天,属于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地区。
孜 然又称小茴香,是和静县特色经济作物之一,属伞形科孜然芹属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在本地区只 作为1年生种植,整株成熟时有浓郁的芳香味,主要 用于调味、提取香料等,是重要的香辛料和药用作物 之一。
近几年,和静县在农区推广高垄孜然套种玉米 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可有效降低孜然病害发生率,提 高孜然产量及品质。
—、种植模式1. 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盐碱轻、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秋翻 冬灌地。
前茬以小麦、加工番茄、加工辣椒等作物为 宜,不可选重茬地。
土质以壤土最佳。
秋施底肥,一般 每667米2施有机肥2.0耀2.5吨、尿素15千克、磷酸 二铵25千克、硫酸钾8耀10千克,肥料撒施均勻后耕 翻入土,耕翻深度25耀28厘米,耙耱整地。
2. 土壤处理播前5耀7天,每667米2用48%氟乐灵或金都尔 100耀120毫升,对水30耀50千克均勻喷洒地表,及时 浅耙混土,整地呈待播状态。
3. 开沟起垄早春土壤解冻后,开沟起垄,垄宽70厘米,沟深 25厘米,沟心距90耀100厘米。
三、孜然高垄栽培技术1.适时早播选用新孜然3号或吐鲁番大粒种,3月中旬播 种,播前用种子重量0.3%耀0.5%的敌克松拌种,播种 量每667米2 0.8耀1.2千克。
小茴香套种洋葱栽培技术小茴香也叫安息茴香,俗称孜然,属伞形科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株高40cm左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生叶丛生,有长柄,三至四回羽状复叶。
植株矮小,生育期短。
只有85d左右。
适合与多种作物套种,种植效益好。
小茴香与洋葱套种,小茴香产量60~80kg/667m2,产值可达1000元/667m2;洋葱产量3000~4000kg/667m2,产值可达2000元/667m2,两种作物产值3000元1667m2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小茴香种植技术1,1土壤选择与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无盐碱的秋灌冬翻地。
秋施底肥,一般施有机肥2~3t/667m2、尿素15~20kg/667m2、磷酸二铵25~30kg/667m2、硫酸钾8~10kg /667m2,撒施后耕翻人土,对角耙耱整地,呈待播状态。
1,2土壤封闭处理早春土壤解冻10cm后,用48%的氟乐灵乳油80g/667m2或禾耐斯70g/667m2,对水25~30kg,均匀喷于地表,边喷边耙耱,均匀混土。
1,3播种3月中下旬播种,播前用种子重量0.5%敌克松拌种,播种量1.5kg/667m2左右。
开沟铺膜,沟深25cm左右,沟距1m,小茴香播在垄上,播种两行。
保苗密度3~4万株/667m2,田间分布均匀。
1,4出茸后管理出苗后,及时人工除草松土。
5月中下旬,用磷酸二氢钾200g/667m2,对水25kg,叶面喷施2~3次,调节植株生长,抗早衰,提高产量。
1,5除草出苗前,用田安宁150g/667m2+施点发15g/667m2,对水30kg喷雾。
小茴香出苗现行后,用除草剂甲禾灵60g/667m2或施点发15g/667m2喷施防除田间杂草。
及时拔除杂草,保持田间干净。
1,6防治地老虎5月15日左右,幼虫三龄前用菊酯类农药2000-3000倍液地表喷雾,幼虫三龄后用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
1,7病害防治根腐病在植株苗期至开花期均可发病,植株枯黄或青枯死亡。
孜然套种油葵栽培技术孜然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孜然籽,而油葵则是孜然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孜然套种油葵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油葵的适宜生长土壤为砂质壤土或壤土,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
土壤pH值应保持在6.0-7.5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油葵的生长和产量。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酸碱性的调节,以保证土壤的适宜性。
二、季节选择油葵适宜在春季和秋季种植,一般在3月份和9月份左右进行播种。
春季播种的油葵可在6月份左右收获,秋季播种的油葵则在11月份左右收获。
选择适宜的播种季节有利于油葵的生长和产量。
三、孜然套种油葵的播种方法1. 土地准备: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杂草清理和翻耕,以保证油葵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将土地平整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沟或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
2. 播种量和深度:油葵的播种量一般为每亩3-4千克,播种深度为2-3厘米。
将孜然籽和油葵籽混合后均匀撒播在沟内,然后覆土并轻轻拍实。
3. 灌溉管理:播种后需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积水。
尤其在干旱的时候要增加灌溉次数,确保油葵的正常生长。
四、施肥管理1. 底肥施用:在播种前,可以进行底肥的施用,以提供养分供应。
一般可使用有机肥和磷、钾等无机肥进行施用,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2. 追肥施用:在油葵生长期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
一般可选择氮、磷、钾等元素均衡的复合肥进行追肥,以补充油葵所需的养分。
五、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油葵常见的病害有锈病、灰霉病等。
可以使用杀菌剂和防病剂进行防治,注意使用剂量和频次,以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2. 害虫防治:油葵常见的害虫有飞虱、蚜虫等。
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选择适宜的药剂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六、收获和加工油葵一般在播种后3-4个月左右即可收获。
收获时,可以将油葵株整株拔起,晾晒后摘取籽粒。
收获的油葵籽可以进行加工,制成孜然粉或提取油脂等产品。
喀什地区棉花孜然套种技术作者:陈建萍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6年第01期摘要:孜然既小茴香,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加工成孜然粉、孜然油,主要做香料,孜然具有极强的耐高旱、抗病虫、抗倒伏等特性。
关键词:孜然种植;选种;选地;种植管理采用地膜覆盖,终生不浇水即可成熟。
与棉花套种,不争肥、争水,产量不受影响,还可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作物生长时间差,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每公顷增收 1500元以上。
因此,具有良好的运用和推广价值。
目前,棉花、孜然套种技术已成为喀什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
棉花、孜然套种技术应按以下要求和步骤进行:1播前准备选地:一般选择脱盐彻底的沙壤土种植较好,土壤通透性差或自身盐碱化严重的地块不宜种植。
前茬以小麦、玉米或豆类等为宜。
整地施肥:结合秋翻冬灌一次性施足底肥。
一般每667㎡施农家肥2~3t,二氨20㎏,尿素5~10㎏。
机械整地,要求达到松、碎、净、齐、平、墒6字标准。
土壤处理:每667㎡按50%乙草胺120ml、或72%的禾耐斯70ml、或48%的氟乐灵150ml,在无风时均匀喷施地表,耙后耱平。
土壤封闭24h后,即可播种。
2种子选择与播种(1)种子选择:应选择1~2年产的新种子。
要求籽粒大且饱满,颜色较深浓的种子。
要将混合在种子中的杂质剔除,以保证下种质量和出苗率。
3年以上的种子,出苗率低,质量难以保证,不宜使用。
(2)套种模式:棉花、孜然套种分为全膜套种和膜上套种两种。
全膜套种是指膜间与膜上全部点播种子。
膜上套种只在膜上、两边棉花之间播种。
两种模式管理方法相同。
棉花采取宽膜高密度种植,30㎝+60㎝宽窄行模式。
在棉花膜间和膜上宽行种植孜然,行距10㎝。
(3)播种方法:选择细沙或沙壤土过塞后,按5:1的比例将土与种子混合均匀。
膜间不可多钟,也可采取人工开沟播种。
膜上部分采用滚筒播种,孜然每667㎡用种量在1.2㎏左右,播深2~3㎝,不宜深播。
对膜间播种的孜然,覆土后要进行适当的、适度的耱平处理。
玉门市孜然种植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技术分析作者:訾瑞渊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2期摘要本文根据孜然种植过程中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分析了玉门市气候条件,并提出了孜然栽培管理技术,以提升孜然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孜然;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甘肃玉门中图分类号 S573;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2-0166-01玉门市是全国重要的孜然种植基地,玉门市及周边地区年产优质孜然约4万t,占甘肃省孜然生产和交易量的80%。
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创陇货精品、树名优名牌”,到现在的“做精一产”,玉门市把发展特色农业、做强优势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抓手,形成了个个有特色、个个有精品的农业发展格局。
本文分析了孜然种植过程中适宜的气候条件,以期为在玉门市推广种植孜然提供参考。
1 玉门市孜然种植的气候条件1.1 降水孜然比较耐旱,在年均降水量300~400 mm的地区均能生长,孜然种子发芽期内要求土壤湿度以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最适宜。
降水正常年份,灌溉1次就能有收成,需要在播种前灌溉1次安苗水,若遇干旱天气,再进行1次灌溉。
玉门市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4 mm,最大降水量158 mm,降水主要在6—10月,年平均降水日数62 d,降水量基本可满足孜然各生长阶段需求。
若遇降水量较少年份可通过灌溉缓解旱情。
1.2 日照时数孜然属长日照作物,光照充足对植物生长有利。
孜然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若幼苗长时间处于低温长日照条件下,会缩短抽薹时间,降低产量。
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在生长旺盛期内,叶片互相遮挡,会对花粉形成和授粉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因此,田间种植孜然的密度过大会增加空秕粒数量。
玉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056.4 h,日照百分率为69%,其中10月日照时数最多。
由于孜然幼苗生长过程中对日照时数有较高需求,由此不难看出,玉门市的日照时数可以满足孜然各个生长阶段需求,为孜然高产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宽膜线椒间作孜然栽培线椒采取宽膜平铺并间作孜然,线椒产量保持平稳,孜然也有收获,达到一年两收的目的。
一、播前准备1.选地选择土质及墒情好的秋翻冬灌地,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好。
2.种子准备播前线椒种子用55~60℃温汤浸种或用0.3%敌克松拌种,预防烂种及苗期病害;选择吐鲁番大粒孜然或焉耆盆地农家种,播前用10%的盐水选种。
3.施足基肥结合秋翻冬灌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吨,春季土壤解冻后,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铵10~20千克、尿素8~10千克、硫酸钾5千克,整地达到六字标准。
二、播种要求1.时间要求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即可。
2.铺膜播种选择1.45米宽膜,机械平铺。
线椒机械播种,1膜4行,行距为30+50+30厘米,株距9.8厘米,膜间距40厘米,在膜上线椒50厘米行距处中间人工点播孜然,株距30厘米,每穴下籽15~20粒,以便长成丛状。
三、田间管理1.孜然出苗后及时放苗及间定苗,每穴留苗不得低于10株,直至6月收获,无需浇水,可喷施叶面肥,后期死亡率降低,且孜然粒大饱满。
2.线椒出苗后及时放苗,3~4片叶即可定苗,每穴留1株,缺苗处留双株。
中耕蹲苗,头水前至少中耕2~3次,头水时间因墒而定,尽量后推,以利蹲苗发壮苗。
头水前孜然收获完毕后揭膜,结合中耕开沟起垄,形成双行苗,第1水灌跑马水,防止水淹椒根,以后视田间持水量而浇水,要灌透灌匀,水位线距畦面8厘米以下。
植株生长过旺地块适当化控,在第1花序开放期,667平方米用缩节胺2~2.5克,对水15千克喷洒即可。
在第3花序形成期间,667平方米追二铵15~20千克,采用穴施或条施。
盛果期喷洒1~2次辣椒灵和叶面肥,辣椒灵4克+磷酸二氢钾20克+尿素100克,对水20千克喷洒植株,有利于保花保果。
为减少无效花果,8月中旬再喷1次矮壮素,15千克水对矮壮素10千克,结果后期控制浇水,以不旱为原则。
四、病虫害防治7.虫害以防治地老虎为主,在5月中旬,3龄前667平方米用2.5%敌杀死20毫升;棉龄虫防治时间在6月底至7月中旬,要治早、治小、治了,交替用药。
孜然云南种植
孜然是一种重要的调味料,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也有种植。
其中,云南省是孜然的主要产地之一。
云南孜然种植历史悠久,在当地民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云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孜然的生长,特别是在云南的滇西和滇南地区,孜然的质量和产量非常高。
云南孜然的种植方式主要是以人工耕种为主,由于云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复杂多变,需要耐心的耕作和精细的管理。
云南的孜然在植物营养成分和风味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无公害孜然栽培技术
出处:网络转载2010.12.10 10:46 来源:农业科技信息网责任编辑:任章宪浏览573次
【导读】孜然属伞形花科、孜然芹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果实(种子)除可入药外,还用于调味和制作香料。
孜然株高28~45cm,适应性强,喜温暖干燥的气候,耐寒、喜温,忌涝、盐碱和重茬,不宜多施农家肥和氮肥,以防徒长引起倒伏,张掖市川.
孜然属伞形花科、孜然芹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果实(种子)除可入药外,还用于调味和制作香料。
孜然株高28~45cm,适应性强,喜温暖干燥的气候,耐寒、喜温,忌涝、盐碱和重茬,不宜多施农家肥和氮肥,以防徒长引起倒伏,张掖市川区三县(区)最适宜种植,山丹、民乐、肃南也有部分种植。
一、选地与整地
1.选茬整地孜然种植选择在通风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盐碱含量低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宜,上茬以小麦、玉米、番茄、棉花为宜,忌胡麻和瓜类茬。
前茬作物收后,深翻土地,秋季结合秋耕耙耱保墒,灌秋水或冬水。
第二年早春解冻时整地,要求地块大小以1亩地左右为宜,超过1.3亩的地块加活埂,成“田”字形;要求地面平整,土壤细绵、无土块。
若水口和地块落差大,要沿水口开毛渠,让水在浇灌时沿毛渠多水口进地,以减缓水流速度,以保证灌水均匀。
在地角处备足粒小、无盐碱、无草籽的干净沙子(8~10)m3/亩。
2.科学施肥结合秋翻整地,亩施农家肥3m3~4m3。
播种前结合春季整地,一次性亩施入磷酸二铵10~20kg,或过磷酸钙40kg,耙地25cm 深。
杂草多的地块,在播种前7天~10天,每亩用48% 地乐胺乳油0.2kg,加水30kg喷洒在地表,及时耙入土中,以杀灭杂草。
为预防病害,在播种前2天~3天,每亩用绿亨1号0.05kg加水30kg,喷施地表,深耙10~20cm,进行土壤处理。
土内施药也可以将药液喷在细沙上,制成药沙,沙的干湿以手捏撒开不结团为宜,均匀撒于地表并耙耱。
切忌施药不匀或用药过量,以免造成药害而伤苗。
二、选种与播种
1.品种选择
目前张掖市种植的品种有新疆大粒和当地农户自留地方品种。
选购新疆大粒种子时,要选颜色暗绿、籽粒饱满、成熟度好、发芽率80%以上,无杂质、无病虫害、从正规渠道购进的并有正式发票的种子。
农户自留种,要求留色泽鲜艳、抗病性好(从重病田选留健康种)、生长势强、植株健壮、果穗多、粒大粒饱、自然成熟的优良种子。
为杀灭部分种传病菌和促进早出苗,播种前用50℃~55℃的温水浸泡种子15分钟,并不停搅拌,除去浮出水面的
秕粒和杂质,然后在常温下浸泡8小时~12小时,将沉底的种子捞出,晾干表面水分后用沙子拌匀后播种。
2.适期播种孜然川区一般在3月底播种,民乐、山丹一、二类地区一般在4月上旬播种。
有三种播种方法,根据条件任选一种即可。
一是撒播:在无风天,将种子人工均匀撒于地表,然后盖沙1~1.2cm。
种前墒情较差者,可在覆沙后灌水1次,待表皮发白时疏松土表,以利全苗。
二是条播:先把种子和沙子充分混匀,放入种子箱,然后用播种机按行播种。
为了保证播种质量,播种深度控制在2.0~2.5cm,行距10~15cm,播后耱平地表。
三是地膜种植。
用1.45m的地膜,播前5天~7天铺好地膜,使地墒充足,地膜贴地,用人工辊桶穴播,穴深1.3~2.5cm,穴距10cm。
有效膜面控制在1.3m,中间种1行甜菜,两边各种4行孜然,共8行,行距15cm。
播种后,穴孔盖沙,即可确保种子发芽,也可保证穴孔和膜孔不错位。
以上几种方法下种量均控制在1.5kg/亩。
为适当遮荫、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效益,孜然还可和玉米、茴香、柴胡等作物套种。
三、田间管理
1.适时适量灌水播种后,如果是秋沙地,及时灌上安种水。
如果是冬水地,墒情充足,可以不灌水。
出苗后2叶期灌头水,水要足量,以灌后2小时~3小时田间无积水为宜。
开花盛期灌二水,水量较头水少,以灌后1小时~2小时田间无积水为宜。
全生育期共灌2次~3次水,避免久旱猛灌大水和雨前灌水,夏季高温严禁大水漫灌和灌后长时间积水。
以多水口、小地块、小水浅灌、早晚低温灌水为原则,切忌田间低洼积水和灌跑马水。
2.合理追肥根据孜然长势,适当追肥。
在苗后花前,选植物力2003的1000倍液、高美施750倍液及兰大液体微肥等液肥的任何一种进行茎叶喷雾,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连喷2次~3次,间隔7天~10天。
若植株发黄,长势弱,也可以结合灌水,亩追施硝酸铵10~12kg。
3.除草疏苗孜然出苗显绿后,如果田间杂草多,要及时人工除草,一般全生育期要除两次草。
结合除草,拔除全部黄苗、病苗、弱苗和生长稠密处的部分幼苗,使健株均匀分布,田间通风透光,促使个体发育良好,提高群体产量,以亩保苗30万~40万株较好。
当密度超过50万株/亩,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
4.病害防治在多雨和排水不良时应及时开沟排水,以防根系腐烂。
发现有根腐病出现时,亩喷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0.05kg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15kg对水30kg进行喷雾,间隔7天~10天喷一次,连喷2次~3次。
采收前7天~10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使用高毒农药。
四、适时收获
7月10日左右,待植株针叶发黄,茎秆转白,籽粒饱满,成熟良好时即可收获。
收获时人工连根拔起整个植株,抖净泥土,扎成小捆,然后集中拉运到打碾处,晾晒1天~2天至七到八成干时,即可打碾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