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38.65 KB
  • 文档页数:2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华生由恐惧形成实验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的基本观点: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斯金纳认为行为可分为两种,由此区分出两种条件作用

操作性行为:有机体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固定下来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又称反应性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与两个基本原则相联系。1、任何反应如果紧随强化刺激,该反应具有重复出现的趋向。2、任何能够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强化还可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

二级强化

选择强化物时,遵循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法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应用

行为塑造:塑造::通过小步强化达成最终目标。

程序教学:将学科知识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前后衔接,逐渐加深,学生逐一学习每项知识,并及时反馈和强化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方法和基本思想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为基础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三元交互作用论:班杜拉认为,个体(信念、期望、态度、知识)、环境(资源、行动结果、他人和物理条件)、行为(个体行为、选择和言语表述)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价

替代性学习: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人类的大部分学习是替代性学习,

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儿童在成人榜样受到惩罚的情况下仍然习得了攻击行为,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成人攻击行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只是影响了了儿童对这种行为的表现,而对行为的学习没有影响。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动机四个子过程

注意: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

保持: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复制: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动机: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替代强化: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因个体行为表现符合或超过某一标准而进行自我奖励

概而言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问题的基本看法是,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认知派学习理论

1、格式塔关于学习本质的观点是:第一,从学习的结果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第二,从学习过程看,学习是主动积极地对情景进行组织的过程;

是顿悟。P45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p49

认知-目的说的基本内容: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托尔曼认为,“指向一定的目的”是行为的首要特征。期待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2.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S-O-R 公式,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p50

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通过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积极主动地

形成认知结构或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认知结构: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

布鲁纳的教学理论:1.结构教学观:教会学习掌握学科基本结构。

2.发现法教学模式: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获得知识。

4、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内部条件:(1)学习者必须有有意义的心向(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于新知识进行联系(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知识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接受教学: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教师给学生呈现的资料要经过仔细考虑、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先行组织者

5、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了解)

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执行控制”和“期望”十分重要。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吸取了行为派和认知派的优点产生,注意了人类学习的特点,是当前较有代表性的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结构主义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提出了图示、适应、组织、同化和顺应等概念

图示:是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它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以帮助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

同化:同化是把外在元素整合至一个已经形成的或正在形成的结构中。

顺应:同化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

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提供生理基础2练习和经验3社会学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4平衡化:起关键作用,具有自我调节过程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通过感知与动作来探索外部环境;发展客体永恒性;目标定向行为

前运算阶段:2-7岁,从事象征性游戏,思维刻板性,且不可逆;未获得物体守恒;自我中心。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逆转;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守恒;分类;排序;递推

形式运算阶段:11-成年,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理解符号;能概括;思维水平接近成人

2、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

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要取得效果,必须考虑儿童已有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的方法促进发展

当代建构主义概述

知识观: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2知识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根据具体情节进行再创造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学生观: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先前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教学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教学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并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学习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