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物流配送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563.43 KB
- 文档页数:7
高校智慧物流系统设计方案智慧物流系统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集成管理物流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一种信息化系统。
在高校中,智慧物流系统可以应用于校园物资采购、仓储管理、宿舍物品配送等方面,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是一份高校智慧物流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1. 校园内物流需求:包括校园商店购物、学生宿舍快递配送、图书馆文献借阅等。
2. 各类物资管理:包括学校行政物资、实验室物资、学生宿舍用品等。
3. 人员管理:包括物品领用、出库、归还等操作。
4. 统计报表分析:包括物资采购、库存状态、物流运输效率等。
二、系统功能设计1. 校园商店购物系统:学生通过手机APP或网页选择商品加入购物车,并进行在线支付。
商店管理员将商品从仓库取出,通过智能物流系统进行配送。
2. 学生宿舍物资配送系统:学生在APP或网页上下单,填写宿舍地址和联系方式。
物流系统根据物品种类和数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配送。
3. 物资管理系统:根据学校部门需求,对各类物资进行采购、入库、出库、归还等操作。
在系统中设置库存预警功能,及时补充缺货物资。
4. 人员管理系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刷卡方式,记录人员领用物资、出库、归还等操作,方便后期统计和管理。
5. 统计报表分析系统:通过系统自动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包括物资采购情况、库存状态、物流运输效率等,为学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系统架构设计1. 前端设计:采用Web和移动端APP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商店管理员和物流员工进行各类操作。
前端界面简洁明了,操作便捷,提供用户友好的使用体验。
2. 后端设计:采用分布式架构,集成校园内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提供数据实时更新和同步功能。
采用云计算技术,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数据安全性。
3. 数据库设计:设计合理、结构清晰的数据库,包括学生信息、物资管理、采购统计等表,为系统提供高效的数据操作和查询功能。
4. 网络架构设计:采用云计算技术,建立校内物流云平台,通过云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构建高效稳定的校园物流网络。
智慧物流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已经不是简单的搬运、存储,而是一个涉及到多个环节、多个参与方的复杂系统。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智能物流系统应运而生。
其中,物联网技术是智能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一、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1. 物流实时追踪传统物流的主要问题是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实时,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全流程的实时追踪,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物联网技术,物流公司可以了解货品在仓库中的存储情况,货车在途中的位置、速度和距离,以及货物的清关和派送情况等。
这些信息可以及时传递给相关参与方,包括客户、仓库管理人员、司机和运输公司等,从而达到对物流全流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2. 库存管理与智能补货仓库内的物品数量和种类繁多,而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物品类别和数量,并且将存储更新记录到仓库管理系统中。
基于这些数据,仓库管理人员可以得知当前库存量以及每种物品的销售情况,从而实现智能补货。
当库存少于一定量时,系统会自动下发补货请求,从而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和物流的顺畅。
3. 路况监测和优化物流运输的过程中,路况的变化会严重影响运输效率。
通过物联网技术,车载设备可以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如拥堵和施工等情况,将信息上传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
分析结果将通过智能物流系统传输到驾驶员的手持终端,提供更准确的路线和货物派送时间,并在车辆终点周围系统自动规避交通拥堵,从而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与安全。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优势1.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链的全流程监控和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和数据可以无缝连接和互通,使得整个物流链更加高效和精准,同时降低了物流的成本。
2. 提高数据准确性传统物流的流程存在很多人工干预,信息传递环节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误差。
而物联网技术使得物流流程自动化和数字化,避免了人为误操作导致的信息错误,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联网在物流中的应用基于EPC和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物联网又称传感网,英文名称叫“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
物联网的概念于 1999 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机和网络国际会议上首次被提出, 2005 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 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的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
物联网的问世,打破了传统思维。
过去一直将机场、公路、建筑物等物理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 IT 基础设施分开。
而在物联网时代,所有的物品、电缆、芯片、宽带将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世界就在物联网上开展各种活动。
物联网应用广泛,遍及物流仓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
但是,受技术水平和使用成本等因素的制约,物联网的应用在短期内还难以一下子在各个领域全面推广。
而在更加追求效率及成本控制的物流行业,有望率先在这一新领域进行尝试。
物联网与现代物流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
物联网借助互联网、RFID 等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实现了单个商品的识别与跟踪。
基于这些特性,将其应用到物流的各个环节,保证商品的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及消费全过程的安全和时效。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摘要:供应链管理实现了制造商、批发商、运输商、零售商的协作共赢,而智能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能为企业高效、智能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简要分析现代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现状后,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对于智能物流供应链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新模式,并详细描述了各个功能模块。
以期能为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一、引言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业竞争已经逐渐从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转向了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已经成为获得商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目前,全球电子商务、供应链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信息失真、信息交换错误所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美元。
由于整个供应链的信息无法获取或者获取的不及时,导致实际应用需求在供应链(包括零售商,批发商,配送中心,生产商等)的信息传输过程中被层层放大,产生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和缺货现象。
要改进企业的数据采集方式,需要企业能够建成一个智能高效的物流网络,为企业的高效、准确决策提供支持。
现代物联网的新兴与蓬勃发展也为物流智能空间构建提供了新的途径。
物联网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gps跟踪技术、企业应用系统结合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把所有的信息与互联网实时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管理与识别。
利用物联网技术,获取物品表示信息,从而达到对物品进行识别和供应链实时跟踪的目的,实现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
二、物联网对智能物流供应链影响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智能物流提供了空间,让物流产业能够更大、更专。
更大是指将同类资源集约化,实现横向整合。
更专是指按专业化类别进行物流流程的信息采集,深加工后使流程得以整合、优化,实现纵向整合。
所谓智能供应链管理,是指将供应链上的制造商、批发商、运输商、零售商所产生的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实现企业对供应链信息流的快速最优决策。
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的物联网快递物流配送系统的优化设计作者:邓荣标来源:《物联网技术》2014年第09期摘要:随着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RFID技术与二维码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在校园、小区建立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的物流配送优化系统,对优化邮政资源,建立安全、快捷和智能化的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RFID ;取货系统;二维码;智能化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9-0036-020 引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网购成为大众的常见行为,在快递等物流业发展的背后,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1)网购者的隐私与人身安全问题按现在的配送模式,直接到户,货单上有货主的姓名、联系电话、地址等信息,容易造成信息的泄漏,而快递员入户更是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在现实的生活中,此类已成为一些常见的案件,信息泄漏及人身安全成为网购者十分担心的问题。
(2)快递效率与人员不足问题由于快递员与货主的直接签收,需要两者的时间都统一,而大多数的人上班的时间不在家或在公司,不方便取物件,而这段时间恰是配送人员最佳的工作时间,这种运作模式导致工作时间受限,效率低下,导致配送劳力不足,一些配送人员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耗在了等待的环节中。
人力成本高昂,效率与投递人员不足是现在阻碍物流发展的瓶颈。
(3)资源的优化邮政的邮箱每户配一个,而大多数住户一年也没收到几封邮件,造成资源的浪费,如何更好地整合其他物流资源也是一个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在物联网上的运用,在取件环节进行优化,进行智能化管理,推进智能化社会的建设。
1 系统设计模型一般基于物联网的快递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的加密写入数据是在接件过程中将货主的信息(例如姓名、联系方式、投递地址等信息)编成二维码并进行加密,货件仅外露物件的单号、投送的小区地址及加密的二维码标签。
智能化悬挂链配送系统在生鲜超市新零售的应用1. 引言1.1 智能化悬挂链配送系统简介智能化悬挂链配送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配送系统,通过在超市内搭建一条智能化的悬挂链路线,实现商品的自动分拣、定位和送达的过程。
这种系统可以有效减少人力成本及配送时间,提高超市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智能化悬挂链配送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商品的快速识别和定位,以及智能化的配送调度。
在整个配送过程中,系统会根据货架上的商品信息和订单需求,自动选择最优的路径和速度进行配送,确保商品能够迅速到达目的地。
与传统的人工配送方式相比,智能化悬挂链配送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它不仅可以减少配送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损耗,还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自动配送,提升了生鲜超市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这种系统已经在一些生鲜超市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2 生鲜超市新零售的发展背景随着消费升级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鲜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生鲜超市采购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人工成本高、顾客体验差、库存控制困难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生鲜超市开始向新零售方向转变。
新零售概念的提出为生鲜超市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生鲜超市可以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服务。
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预订、支付,在线下店铺提取商品,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连接。
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顾客体验,也提高了店铺的运营效率。
在新零售的背景下,智能化悬挂链配送系统应运而生。
这种系统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对商品的自动搬运和配送,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配送时间。
生鲜超市可以通过智能化悬挂链配送系统实现快速仓储和配送,提升了订单处理速度和服务质量。
生鲜超市新零售的发展背景是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传统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通过引入新零售概念和智能化配送系统,生鲜超市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智能化悬挂链配送系统在生鲜超市新零售的应用场景智能化悬挂链配送系统在生鲜超市新零售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15期基于现代化物联网对我军物流体系建设探析于德润 王 笛 张 松 邬奕欣(火箭军装备部驻哈尔滨地区军事代表室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九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摘 要:互联网的全球权威组织——国际电信联盟(ITU),于2005年发表了题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年度报告,向世界宣告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近年来,为贯彻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积极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紧紧扭住神话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我军现代化军事物流不断革新换代,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体制机制不断优化。
但军民物联网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矛盾因素。
为此我们要着眼理论引导、前瞻引领,科学研判我军现代化军事物流发展态势,深入思考加快推进军事物流创新的对策措施。
我们要跳出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固步自封的原有运营态势,运用军事供应链的理论和思维主导方式,建立平战结合、动态响应、精准高效的专用运输保障体系。
关键词:军民融合;物联网;平战结合;保障体系1 军事供应链的兴起与忧长目前,物联网的较通用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务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
军队由于使命任务的特殊性,长期处于相对封闭和保守的管理运营状态。
客观上隔离了市场经济,对市场法则和价值变动规律把握不是十分准确、全面、系统。
当前,我军现代化军事物流发展处在难得的历史机遇时期,既有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前瞻引牵,也有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的全面推动,还有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等先进技术的强力驱动。
我们应当抓住发展机遇,朝着融合物流、智联物流、精益物流、全球物流的目标,加速推动我军现代化物流创新发展。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姓名:陈永坚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应用数学指导教师:陈志国2011-05 I
摘 要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应运而生,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更是随处可见。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无线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简称物联网),物联网技术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实现对物体的智能识别、跟踪、定位、管理和监控。 在本文设计的蔬菜物流业的物联网模型中,角色用户可以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通过系统能随时随地了解蔬菜在物流过程中的实时状态,例如运输车辆的跟踪、定位,蔬菜的入库、出库、分发等。在这个系统中整个物流过程是自动识别的,无需人工干预,这样就简化了传统蔬菜物流业的复杂的管理流程,节省了时间,更加避免了人为因素的错误。本文系统模型的设计,能为蔬菜物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提供良好的实践思路。 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1. 相关技术研究: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基础的研究和蔬菜物流业的现状分析,是保证本系统模型的设计的前提条件。 2. 模型改进:基于物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结合目前蔬菜物流业的特点,通过对目前物流业的RFID应用架构模型进行分析和改进,使本系统模型设计过程更加系统化。 3. 设计实现:根据改进模型进行分析设计,通过各角色用户信息在使用本系统中效果调查,说明了本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物联网,蔬菜物流管理系统,电子标签 II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ternet of Things came into be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everywhere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FID technology, wireless technology, EPC standard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et in the computer, use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so on, Internet of Things had been constructed as a global real-time sharing of the physical items of information the Internet. The greatest effect of Internet of Things is on the object identification, tracking, positioning,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In the model of Internet of Things of vegetable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role of the user ca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business, anytime, anywhere, independently to understand the real-time status of vegetables in the logistics process, through the system. Such as transport vehicles, tracking, positioning, vegetable storage, a library, distribution and so on. In this system, the entire logistics process is automatic recognition and no need human intervention. This greatly simplified the complexity of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processes on vegetables, saved time and more to avoid the human factor errors. The design of Vegetable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Model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uld be providing a good theoretical basis on the applications on large vegetabl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he main work of this article is as follows: 1. Theory Research: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heory and based research of the status of vegetable logistics analysis was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model precondition. 2. Model Improvements: By the theory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ble logistics industry through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the current model of Internet of Things, Enable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system to model more systematic. 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ccording to improve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to improve the model, through the role of user information in the system results in the use of survey lustr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IV
STM的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仓储和物流过程进行集成管理和智能化操作的系统。
STM(Smart Warehouse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先进系统,可以提高仓储和物流的效率,并优化供应链管理。
一、智能仓储智能仓储是STM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在传统仓储中,物品的存放、取出和管理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容易出现错误和延误。
而智能仓储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仓库空间、货物位置和库存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仓储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1. 自动化存储STM系统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存储设备,包括自动化货架、堆垛机、输送机等。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货物的属性和需求,自动将货物存放在合适的位置,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将货物取出。
2. 仓储信息化STM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标识技术,实时监控仓库内的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参数,同时对货物进行标识和追踪。
仓储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到每一件货物的位置和状态,以及库存情况,方便进行库存管理和动态调配。
二、智能物流智能物流是STM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和配送环节是供应链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控物流运输过程。
1. 路线优化STM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可以实时监测运输车辆的位置和交通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路线规划和优化。
这样可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并提高配送效率。
2. 运输监控STM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控运输车辆的行驶状态、载重情况、油耗等信息。
同时,系统还能够监测货物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保障货物的安全和质量。
三、智能管理除了智能仓储和物流功能之外,STM系统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功能,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和决策支持。
1. 数据分析STM系统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包括货物信息、运输信息、仓库信息等。
智慧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现如今,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智慧物流系统成为了物流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慧物流系统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传统的物流管理进行了深度的升级,从而实现了对物流全过程的可追溯、可优化和可控制。
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智慧物流系统应用广泛,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效率,节约了物流成本,实现了物流绿色发展。
一、智慧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智慧物流系统的设计要基于灵活、高效、安全、可控等原则,具体设计原则如下:1、打通信息孤岛,构建云端快递应用平台。
智慧物流系统应该考虑到整个物流过程,包括接单、配载、运输、派件和签收等环节。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种全过程的物流管理,需要在系统中打通信息孤岛,在云端构建一个平台,从而快速的整合各个环节的信息。
2、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智慧物流系统应用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这些技术的运用使物流过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操作差错。
3、采用可靠的安全技术保证数据安全智慧物流系统处理的数据种类和数量都很庞大,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系统设计必须采用可靠的安全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避免数据泄露、滥用等问题,从而确保智慧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转。
二、智慧物流系统的运用场景智慧物流系统的运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快递行业、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货运管理等。
具体如下:1、快递行业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物流形势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人工配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智慧物流系统的运用可以实现快递的自动化分拣、码单、运输、派件和签收等业务,提高了配送效率和准确率。
2、供应链管理智慧物流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更早。
智慧物流系统不仅可以跟踪在途物资和订单状态,还可以提供库存管理服务。
借助于智慧物流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的供应链管理。
3、仓储管理传统的仓储管理依赖于人工作业,效率低、误差高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智慧物流系统应用了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使仓库管理更为自动化和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一、引言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设备或物品,实现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的一种智能化技术。
在物流领域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深入分析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1. 无人机技术随着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迅速发展,配送效率和速度成为了竞争的关键。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为物流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物联网技术,无人机可以实现智能化的路径规划和多点配送,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和速度。
2. 车载物联网技术车载物联网技术是指将车辆和路由器相连接,实现车辆信息的实时共享。
通过这种技术,物流公司可以实时监控车辆运行情况、货物运输情况和交通状况,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调度和配送方案,提高配送效率和速度。
3. 温湿度传感器物流领域中,很多货物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运输,如药品、化妆品等。
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情况,若出现偏差可以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货物质量和安全。
4. 物流智能化系统物流智能化系统是指将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物流业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通过物流智能化系统,物流公司可以实时掌握货物运输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并提高配送效率。
5. 远程控制技术远程控制技术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配送过程中的设备、机器等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三、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物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元化。
未来,物流企业将以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灵活的业务模式来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
2. 智能化管理物联网技术将使物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和数据化管理。
未来,物流企业将实现货物运输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安全化管理。
3. 数据挖掘物联网技术将能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收集和传输,并进行数据挖掘,进一步加强物流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配送系统研究 张珺 (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当前全球化的物联网应用环境为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针对传统物流配送系统存在的数据实时性差、信息采集效率低、无法对车辆进行实时调度等缺点,采用物联网构建一种物流配送系统,利用传感器网络、GPS定位系统,RFID电子标签等技术,实现物品从仓储、分拣到运输过程中的全面信息化,并能对配送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和辅助决策,提高物品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物流网;物流配送系统;传感器;GPS定位系统;RFID Study o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ZHANG Jun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16023,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lobal Internet of Things brings abou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formatizatiom.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technology of Internet of things, such as the sensor network, GPS, RFID tag,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to realize the whole informatization of the logistic process of storage, sorting and transportation, simultaneously increase th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nd security,so as to tackle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s non-real-time and inefficient data collecting, non-real-time monitoring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es.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sensor network; GPS; RFID
引言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物联网的应用系统开发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工业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物流业是物联网很早就实实在在落地的行业之一,但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的物流配送系统仍大多停留在初级网络建设及应用软件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业务上的许多环节都造成巨大的成本、人力、时间浪费。基于物联网的物流配送系统,将物流网技术运用到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实现对物品信息的自动输入和全程监控,以及运输过程的辅助决策,大大提高物品在仓储、分拣、运输过程中的效率。 本文采用物流网的传感网络和RFID技术,构建了一个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改变了传统物流配送过程中数据实时性差、信息采集效率低、无法对车辆进行实时调度等缺点,真正实现了数据的动态采集,对配送过程进行一个动态的监控和调度,使得物品能安全、高效的送到客户手中。
1. 物联网概述
1.1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一般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物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1]。物联网是对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互联网只能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互连,而物联网通过智能传感器、范在网络、云计算等技术,赋予物品以智能化,从而解决物品到物品(Thing to Thing,T2T)、人到物品(Human to Thing,H2T)、人到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 图1 物流网结构示意图 1.2 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中,但当时因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等设备所限,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再次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并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评论》提出,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将成为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2]。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 至此,物联网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试想如果能有一种技术,不仅能实现网络与物质对话,还是实现网络与生物、网络与物质对话,召唤它们为人类服务,那将是多么美妙的场景。于是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对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地球“的概念给予了积极回应,并上升到美国的国家战略,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欧盟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在内的物联网领域十四点计划行动。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和标准与国际基本同步。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要求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克核心技术,并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此后,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1.3物联网相关技术 国际电联报告提出物联网主要有四个关键性的应用技术:标签事物的RFID,感知事物的传感网络技术(Sensor technologies),思考事物的智能技术(Smart technologies),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3]。 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射频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其一般由RFID标签、读写器及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读写器通过天线发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RFID标签进入读写器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 传感器 节点 射频识别装置 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
互联网通信网 计算机终端用户 工作场时,其天线产生感应电流,使得RFID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并向读写器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或者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读写器接收到来自标签的载波信号,对接受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送至计算机主机进行处理;计算机主机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标签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RFID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4]。
图2 RFID工作原理图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分布式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以其低成本、微型化、低功耗和灵活的组网方式、铺设方式以及适合移动目标等特点受到广泛重视,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技术。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通过在物体中植入智能系统,可以使得物体具备一定的智能性,能够主动或被动的实现与用户的沟通,也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100 nm 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其优势意味着物联网当中体积越来越小的物体能够进行交互和连接。
2. 物联网对物流业影响 2.1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在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优秀的大型物流企业已经走到信息化的前列,但是具有需求明确、系统先进的物流企业比较少。许多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还主要集中在初级网络建设及应用软件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至于业务流程和操作的优化,如集中采购、集中库存及大型配送中心的计算机管理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从观念到设施还停留在传统物流运输和仓储的层面。
2.2 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领域 物流业是物联网很早就实实在在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为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概括起来,目前相对成熟的应用主要在如下四大领域[]: 一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的网络系统:如食品的可追溯系统、药品的可追溯系统等。这些智能的产品可追溯系统为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 二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这是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
RFID 标签 读写器 服务器
来自射频场能量 RFID空中接口 命令 响应(编码) 无线空中接口 有线连接 PML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