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_田博
- 格式:pdf
- 大小:349.60 KB
- 文档页数:4
商务办公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摘要】暖通空调系统可以提供人们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当然,暖通空调的应用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能耗与污染,因此暖通空调在设计时也需要注重节能性。
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对某超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在商务办公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一、工程概况某建筑项目裙房4层,主楼39层,主楼竖向设置 2 个区域,其中办公低区为 5-25层,办公高区为 27-39 层,避难层设置在 11 层与 26 层。
二、工程设计特点裙房空调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机组,主楼空调冷热源采用小型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新风由风冷热泵机组和新风空调箱提供。
主楼办公全部采用集中式新风机组,新风机组集中布置在避难层和屋顶层的新风机房内,处理过的新风通过垂直管道送至各楼层。
部分空调风机采用变频控制,适应系统负荷变化,变风量运行,可节省运行能耗。
三、设计参数及空调冷热负荷设计参数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1)室外气象参数(3)空调冷热负荷经计算,该建筑夏季空调冷负荷为 8501kW,空调冷指标为 93.9W/㎡;冬季采暖热负荷为4417kW,空调热指标为48.8W/㎡。
四、空调冷热源及设备选择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并结合建设方的要求空调冷热源选择如下:裙房空调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机组,主楼空调冷热源采用小型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新风由风冷热泵机组和新风空调箱提供。
本项目选用64台空调机组,容量26HP-40HP不等;裙房选用4台风冷热泵机组,单台制冷量378KW,制热量378KW;主楼新风选用3台风冷热泵机组,单台制冷量 567KW,制热量567KW 。
五、空调系统形式(1)空调风系统1)金融营业厅、员工餐厅等大空间全部采用全空气系统,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混合后,经变风量空调器处理后,通过风管和风口送到房间各个部位。
室内温度控制则由风管式温度传感器控制空调器回水管上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及每台变风量空调器的变频控器来实现。
浅谈某办公楼的暖通空调优化设计摘要简要描述了某办公楼的工程概况及使用要求,总结了空调冷热源设置、两管制空调水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风系统、气流组织形式等的系统设计,并对该办公楼的空调节能系统设计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本次工程总结设计经验和个人体会关键词办公楼;暖通空调;冷热源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防排烟系统1 工程概述该工程位于四川省某市,为综合办公楼,地下二层,地上十二层。
总建筑面积为13066.53m2。
建筑高度为53.45m,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一层层高6m,为办公大堂和客服大厅及办公区域、值班室、门厅等。
二层层高4.2m,为办公用房及档案室。
三层层高5.1m为职工食堂。
四~十一层层高4.2四~十一层主要为办公室。
十二层层高4.2m(局部为5.7m)主要为会议室及多功能厅,仅部分房间为办公室。
地下层层高为5.7米,为停车场和设备用房。
2 冷热源设备选择2.1 空调设计参数表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表2 室内设计参数空调系统采用空气源热泵形式,设置集中中央空调系统,本楼空调使用区的面积为9502m2,夏季空调总冷负荷1311.2KW,单位面积冷指标138W/m2,冬季空调总热负荷647.7KW,单位面积热指标68.2W/m2,十二层生产调度中心用房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二层计算机管理中心用房采用精密空调系统,一层值班室采用分体空调。
其余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该系统适合于使用时间不同、新风量需求不同),选用两台螺杆式风冷热泵系统。
本楼采用玻璃幕墙(开窗面积较小)且会议室和办公区域较大不能采用自然采光通风的效果,设置集中中央空调系统比较符合本楼的功能特点,夏季提供7~12℃冷水,冬季提供40~45℃热水。
表3 主要设备的参数2.2 通风设计参数公共卫生间换气次数为12次/h,采用外窗或门下百叶自然进风,弱电间、强电间换气次数3次/h,十二层多功能会议室、三层餐厅、售卖间换气次数为2次/h,送风由空调新风补充。
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摘要:本文从暖通空调设计的角度,论述了超高层建筑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系统方案和主要设备选择等,供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参考和应用,有利于拓展暖通工程师专业视野,跳出专业局限,站在更高角度更好完成设计。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烟囱效应水系统设备选择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为人类扩展城市生活空间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及其带来的一系列诸如安全、环境和内部机电设备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从暖通空调设计的角度,论述了超高层建筑的主要设计考虑因素,有利于拓展暖通工程师专业视野,更好完成设计。
二、超高层建筑需考虑的因素2.1 建设方考虑的因素任何一座超高层建筑的设计都是由建设方(业主)、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其它专业和顾问共同协商的结果,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必须充分考虑建设方的需求,建设方的考虑因素包括所有权以及建筑物用途问题;超高层建筑的规模和功能必须满足业主和租户的使用需求,这一点尤为重要。
2.2建筑设计师考虑的因素建筑核心区的设计和楼层高度的确定是重点问题,核心区的布局应尽可能紧凑,保证楼层面积的高效利用。
楼层高度的微小差异会引起建筑外表面积的增加,外表面积的增加会影响造价(约5000元/㎡),以及垂直构件长度的增加,影响造价;一般来说,超高层办公的净高为2.6-2.8米比较合适,核心区走道净高为2.4米左右比较合适。
2.3暖通设计师考虑的因素暖通空调工程师作为设计团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设计时,除了本专业外,还需要考虑工程的成本、建筑的运行费用、建筑物现在和将来的所有使用需求以及节能和环保问题。
三、超高层建筑暖通系统设计(一)烟囱效应3.1.1烟囱效应分析当室外温度明显低于室内温度时,室外温度低、密度大的空气与室内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形成密度差,空气从建筑底层进入,流经建筑物,从顶层流出,产生烟囱效应;烟囱效应的压差大小直接正比于建筑物的高度和室内外冷热空气的温差,寒冷地区的超高层建筑烟囱效应尤其明显。
某大厦的暖通空调设计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追求越来越高,空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空调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某大厦的暖通空调设计为例,首先介绍了其冷源和热源的设计,接着讨论了风系统的设计,然后又论述了水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该大厦的防排烟系统和消声减震设计,最后,分析了本大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给同类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字:暖通空调;设计;水系统;消声减振0 工程概况本工程中大厦占地面积大概为65000平方米,大厦总层数为38,其中地上35层,地下3层,地上高度大概为147米,该大厦的功能比较广泛,其用途包括5星级酒店、高档餐饮、娱乐、智能化办公室等。
1 暖通空调设计1.1 空调冷源本工程中的冷源设备为800rt的离心冷水机组两台,400rt的变频冷水机组1台,该设备中冷冻水的进出温度范围在6—12摄氏度;每小时冷冻420立方米的冷冻水泵3台,每小时冷冻210立方米的冷冻水泵2台;工程设计中选用每小时冷却800立方米的冷却水泵3台和每小时冷却400立方米的冷却水泵2台;本工程大厦的34层的设备层,用来存储空调冷源设备(包括冷冻、冷却水泵以及冷水机组等),工程中通过利用空气同水的接触(直接或间接)来冷却水的冷却塔设计在大厦的最高层。
本工程中将空调冷源机组设备设计在较高的楼层的原因是该大厦裙楼面积过小,不适合安装冷却塔,导致大厦的地下室不能设置冷水机组。
但是这种设计方法由于冷水机组位置较高所以其承受的压力大大减小,且降低了冷却塔的噪音,此外,显然减小了地下室面的占用,增大了其使用面积。
此外,根据有关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超高层建筑应设置避难层,结合大厦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的消防水平,该大厦设置15层、25层和34层为消防避难层,34层同时做设备层和避难层使用增大了大厦的可使用面积。
1.2 空调热源该大厦的地下室设置有3台蒸汽锅炉,其每台每小时可产5吨的蒸汽,主要服务于大厦内部的空调、洗衣、洗澡等;根据实际情况,该大厦地下二层设有2 台汽水板式换热机组和1 台水水板式换热机组,地上18层设置两台汽水板式换热机组以及一台水水板式换热机组,它们都是利用蒸汽锅炉产生的蒸汽生产60摄氏度的热水,供大厦各楼层的空调末端使用。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层出不穷。
超高层建筑不仅是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标志,也是全面增强我国国力的象征。
超高层建筑和新用途对建筑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暖通空调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必要和重要设备,暖通空调行业已进入黄金时代。
因地制宜地选择能源,综合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高层建筑能源利用系统的效率,合理规划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尽量减少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是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摩天大楼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与普通建筑相比,摩天大楼的结构更复杂。
由于它们比普通建筑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发挥更多的功能,所以超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很多方面。
在摩天大楼中,暖通空调系统是大楼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楼的使用有非常大的影响。
相关设计人员必须根据我国的发展需要,合理设计空调系统,以高效利用能源,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尽量减少对室外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空调业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和谐发展。
1.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1.1经济性原则在超高层建筑当中要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要遵循其设计原则,才能更加符合具体需求,在对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经济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经济性就是投入费用比较少回报率比较高,想实现暖通空调使用过程中满足环保、节能、稳定、同时投资费用少。
设计师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从综合的角度出发,不仅要促使投入的造价成本有所降低,还要考虑到其与功能业态是否能相适应,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要减少高承压等级材料的使用,降低配电容量,所选择的材料当中要选择质量符合标准的材料,而且要确保供应材料的供应商是正规厂家,同时要了解市场行情货比三家来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
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性能以及是否具备可靠性,购买设备时要考虑具体使用的设备数量和需要的设备型号和价格问题。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摘要】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建筑主体结构与空调系统设计的协调性、空调系统的选型与布局、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保温隔热与空调系统设计结合、以及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与通风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超高层商用建筑的舒适度和节能性,为建筑主体结构与空调系统的协调性提供重要参考。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将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节能化的方向发展。
加强对这些设计要点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提升商用建筑的综合性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建筑主体结构、空调系统、选型、布局、节能技术、保温隔热、室内空气质量、通风系统、舒适度、节能性、未来发展方向、趋势。
1. 引言1.1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超高层商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是整个建筑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要点需要更加细致和专业。
建筑主体结构与空调系统设计的协调性是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决定了空调系统的布局和管道走向,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和空调系统的协调性,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空调系统的选型与布局也是关键环节。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复杂空间结构和大面积空间需求,需要选择适合的空调系统类型和规格,并合理布局系统,以确保整个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效。
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更是至关重要。
在当前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超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也需要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如采用高效换热器、智能控制系统等手段,以实现能耗的最小化。
建筑保温隔热与空调系统设计的结合也是设计要点之一。
在超高层建筑中,建筑保温隔热工作直接影响着空调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因此需要结合两者进行整体设计。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与通风系统设计也是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不可忽视的方面。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doc1、学无止境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论文1暖通空调系统概述1.1高层建筑采暖、通风等状况分析一般来说,楼层越高,建筑的占地面积就会越大,否则安全性就会大大降低。
特殊是一些摩天大楼的设计,往往看起来就好比一座大山,但是无论是低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建筑的采暖、采光、和通风状况都必需到达基本的要求,否则高层建筑本身就会事与愿违,变得没有必要。
高层建筑的采暖不能完全依靠自然的太阳光的热量,由于高层建筑面积较大,其建筑的内部往往不行能直接受到太阳光的热量影响,所以其热量的来源就需要高层建筑的暖通设备来提供。
而暖通设备的核心就是不断地向高层建筑内部注入暖风,因此通风条件是暖风是否可以有效的传送的关键。
同时通风也是保证高层建筑内部环境清洁的核心,当暖通系统将洁净清洁暖风空气注入到高层建筑的每一寸空间时候2、,同时也是去除掉高层建筑中国污浊空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保证高层建筑内的气温适合人体居住,也是保证人的身体健康的关键。
1.2暖通空调系统的主要类型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的类型依据高层建筑设计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全水系统,第二种是全空气系统,第三种是空气-水的综合系统。
暖通空调的全水系统是指高层建筑中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都会由水进行调整。
其利用的原理是水的比热容更大,单位面积水可以容纳更多的热量,换言之水问的身高和降低都很缓慢,所以高层建筑就可以利用晚上的水循环将热量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建筑当中。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全空气系统比全水系统更加直接,这种系统设计是直接将空气的温度加热到适合人体居住的温度,让后通过冗杂的运输系统,直接注入到高层建筑内部,同时抽走或者将冷空气和3、污浊的空气挤走,保证在高层建筑里的人可以随时享受到暖和且新奇的空气。
而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水-空气系统就是将同时借助水和空气两种方式同时供暖,取长补短,其效果也往往会更好。
2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预备工作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关乎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居住的舒适性,其设计工作特别关键,但是由于高城建筑的冗杂性,其设计工作要比一般的建筑要困难得多。
浅谈广州某超高层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摘要:介绍了该工程的空调冷源、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阐述空调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如何结合避难层设置,并综合考虑水系统的承压和尽量减少二次换热次数来提高换热效率等因素来划分分区。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系统分区;承压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由于超高层建筑不同于常规建筑,对于空调设计有着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广州某超高层办公楼的空调设计,并结合工程项目特点,阐述设计思路和其中的难点,着重分析空调水系统分区与设备承压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米。
是一个超高层办公、商业综合楼,地下5层,地上47层,总高度(屋面最大高度)229.8米。
其中地下5层分别为汽车库、商业、餐厅和设备用房。
地上1 至6 层分别为办公大堂、商业、餐厅、会议室、健身室,7层为客户服务管理中心加班房间,45~47层为单独办公室、休息间、VIP洽谈室,10、20、30、39 层均为避难层,其他层为办公用房。
2空调冷负荷与空调冷源2.1 空调冷负荷本项目办公楼集中空调面积约73018.1m2,计算夏季空调冷负荷最大值为10847kW,冷负荷指标:148.5w/m2。
其中地下2层至20层为系统低区,空调冷负荷约:5251.2kW;21层至47层为系统高区,空调冷负荷约:5595.8kW。
根据厨房公司需求,地下2层、4层、47层的厨房所需冷量为427kW。
2.2 冷源系统本项目采用高效中央空调系统。
冷水机组采用离心机组与螺杆式机组组合,大小机组搭配,确保制冷系统在高效率区间运行,确保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运行的可靠性。
采用2台制冷量为4219.2kw(约1200RT)的水冷式变频离心机组和2台制冷量为1406.4kw(400RT)的水冷式变频螺杆式机组。
设计工况下离心式冷水机组的COP为6.01,螺杆式冷水机组的COP为5.2。
某大厦暖通空调设计分析摘要: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该超高层建筑的概况和空调冷热源、水系统、气流组织、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特点。
关键词:空调系统;冷热源;通风系统;排烟系统;TU831.3+51 工程概阔某大厦建筑面积91486m2,建筑高度185.6m,地下3层,地上41层;地下部分用于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1~5层用于商场及餐饮,6~25层用于商务办公楼,27~39层用于居民住房,顶上2层用于私人会所,其中13层和26层为避难层。
2 冷热源根据工程使用功能特点以及业主对该工程的定位,本设计中1~25层部分采用集中冷热源的中央空调系统;27~39层公寓部分冬季采用低温辐射地板采暖系统,夏季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顶上2层会所部分冬夏季均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夏季设计总冷负荷为8694kW,冷负荷指标为95W/m2,其中集中冷源部分为6530kW,多联机部分为2164kW。
冬季设计总热负荷为5660kW,热负荷指标为62W/m2,其中集中热源部分为5354kW,多联机部分为306kW。
夏季空调冷源采用两台离心式变频冷水机组,制冷量为空调工况2800kW。
机组置于地下1制冷机房内,冷冻水温度为5/11℃,冷却水温度为32/37℃。
选用性能参数相同的 3 台变频冷冻水循环水泵,两用一备;冷却水泵选用变频水泵。
冬季采暖和空调热源采用市政热网的85/60℃热水,经一次换热机组置换为60/50℃热水作为本楼的一次网循环热水,总热负荷为5360kW,一次换热机组置于地下1层制冷机房内。
选用性能参数相同的两台变频热水循环水泵,一用一备。
3 空调系统3.1 空调水系统一次冷水温度:5/11℃,二次冷水温度:7/12℃。
市政热水温度:85/60 ℃,一次热水温度:60/50 ℃,二次热水温度:55/45 ℃。
水系统竖向分为3个区,即(A﹑B﹑C)三个区。
其中A区为1~5层(商业部分),B区为6~25层(商务办公部分),C区为27~39层(居民住房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