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上海市(思维导图)
- 格式:pdf
- 大小:362.28 KB
- 文档页数:1
《航拍中国》第一季共六集全部解说词(6)第六集上海上海,位于中国东部。
长江,在此入海。
城市建立在平均海拔4米的冲积平原之上。
苏州河自西而来,黄浦江穿城而过。
江的西岸叫作浦西,江的东岸被称为浦东。
我们的旅程,从黄浦江的终点开启,沿江而上,遇见上海第一条不同凡响的天际线。
长江在这里接纳了它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当它流经这座灯塔时,意味着这条全长6300公里的大河,即将汇入东海。
一个世纪前,上海的价值从这里被发现。
前方的海洋,让上海与世界相连。
身后的长江,能够深入中国广阔的腹地,通达是这座城市最原始的资本。
沿着黄浦江,溯流而上,不远处就是外滩。
飞行在黄浦江上,临江而建的20多栋西式建筑,是外滩最显眼的标志。
曾经,中国近一半的财富,都被外滩揽入怀中。
但它拥有的仅仅是1500多米的滨江地段。
外滩的前身,是片泥泞的浅滩。
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成为开埠通商的口岸。
来华的英国人,一上岸,就看中了外滩。
外滩的历史在这一刻发生转变。
气象信号塔,位于外滩的南端。
19世纪末,这座信号塔通过悬挂不同的旗帜,为船舶提供气象信息。
信号塔的顶部,曾经有一个巨大的黑色铁球。
12点一到,铁球准时落下。
那一刻,人们同时按下钟表,校准时间。
20年后,外滩上的另一座大楼,装上了更先进的计时器。
这座大钟从英国远道而来,并设置为东八区时间,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时间。
那时,全球化的世界正在形成之中,上海率先采用统一的标准时间,跟上了世界的步伐。
随着上海开埠,许多金融机构涌入外滩。
这座白色穹顶的大楼,曾经入驻过一家实力雄厚的银行,源于罗马建筑美学的三段分划设计,使整栋大楼庄重而不失典雅。
这种通过稳重的建筑外观,增强储户安全感的方法,今天的银行大楼仍在使用。
这条连接外滩的道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
租界时期,南京路只是条小土路,英国人喜欢在此遛马,人们就把它叫作马路。
从马路起步,中国人奔跑在通往近代化的道路上。
上海的第一盏电灯,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就诞生在南京路上。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梳理《航拍中国地理知识梳理》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关于《航拍中国》里的那些地理知识呀。
一、地形地貌1. 山脉咱中国的山脉那可老多花样了。
像喜马拉雅山脉,那可是世界屋脊的脊梁骨,高高地耸立在那儿,好多高峰都在这儿呢,珠穆朗玛峰就像个巨人站在群峰之中,吸引着无数勇敢的人去挑战。
还有秦岭,这可是个特别神奇的山脉,它就像一个天然的分界线,把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分得明明白白的。
南方呢,气候比较湿润,北方相对干燥一些,这秦岭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2. 高原青藏高原那也是相当壮观的,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呢。
在那儿,天空湛蓝湛蓝的,云朵就像棉花糖一样低低地挂在天上。
高原上有好多独特的动物,像牦牛,那可是高原上的宝贝,它适应了高原的寒冷和缺氧环境,能驮着东西在高原上慢悠悠地走,可有意思了。
3. 盆地塔里木盆地那可是超级大的一个盆地,里面有大片的沙漠,像塔克拉玛干沙漠,那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别看是沙漠,它也有独特的美呢。
在航拍镜头下,那些沙丘的线条就像一幅艺术画,弯弯绕绕的。
而且盆地里还有绿洲,就像沙漠中的明珠,那些绿洲里有着生机勃勃的景象,有农作物,还有人家。
二、河流湖泊1. 河流黄河那可是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从青藏高原发源,一路奔腾而下,携带了大量的泥沙。
黄河的水色有时候是黄澄澄的,就像它的名字一样。
它流经了好多地方,孕育了古老的文明。
长江呢,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像一条巨龙蜿蜒在中国的大地上。
长江流域那可是非常繁华的,有好多大城市都在长江边,而且长江的航运非常发达,好多船只在上面来来往往,运输着各种物资。
2. 湖泊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景色。
到了枯水期,湖底会露出大片的草地,就像一片大草原一样。
到了丰水期,湖水满满当当的,波光粼粼。
还有青海湖,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湖水特别的蓝,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在航拍的时候,那画面美的让人窒息,就像一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绿色的大地上。
航拍中国第二季知识点归纳
1. 自然风光:介绍了中国的自然景观,如北京的长城、黄河、敦煌莫高窟、雅鲁藏布江等。
2. 历史文化: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遗址,如陕西西安的兵马俑、南京的中山陵、山东的泰山等。
3. 经济发展: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如广东的深圳、上海的浦东等。
4. 城市风貌:介绍了中国各城市的不同风貌,如南京、杭州、成都等。
5. 民俗文化:介绍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如广东的岭南文化、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等。
6. 文化遗产:介绍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如福建的土楼、山西的古建筑等。
7. 自然资源:介绍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如新疆的天山、西藏的冈仁波齐等。
8. 人文景观:介绍了中国的人文景观,如安徽的黄山、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等。
《航拍中国》第一季第六集上海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
1上海,位于中国东部。
长江,在此入海。
城市建立在平均海拔4米的冲积平原之上。
苏州河自西而来,黄浦江穿城而过。
江的西岸叫作浦西,江的东岸被称为浦东。
我们的旅程,从黄浦江的终点开启,沿江而上,遇见上海第一条不同凡响的天际线。
长江在这里接纳了它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当它流经这座灯塔时,意味着这条全长6300公里的大河,即将汇入东海。
一个世纪前,上海的价值从这里被发现。
前方的海洋,让上海与世界相连。
身后的长江,能够深入中国广阔的腹地,通达是这座城市最原始的资本。
沿着黄浦江,溯流而上,不远处就是外滩。
飞行在黄浦江上,临江而建的20多栋西式建筑,是外滩最显眼的标志。
曾经,中国近一半的财富,都被外滩揽入怀中。
但它拥有的仅仅是1500多米的滨江地段。
外滩的前身,是片泥泞的浅滩。
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成为开埠通商的口岸。
来华的英国人,一上岸,就看中了外滩。
外滩的历史在这一刻发生转变。
气象信号塔,位于外滩的南端。
19世纪末,这座信号塔通过悬挂不同的旗帜,为船舶提供气象信息。
信号塔的顶部,曾经有一个巨大的黑色铁球。
12点一到,铁球准时落下。
那一刻,人们同时按下钟表,校准时间。
20年后,外滩上的另一座大楼,装上了更先进的计时器。
这座大钟从英国远道而来,并设置为东八区时间,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时间。
那时,全球化的世界正在形成之中,上海率先采用统一的标准时间,跟上了世界的步伐。
随着上海开埠,许多金融机构涌入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