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5.84 MB
- 文档页数:2
名师整理最全初中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初中中国近代史怎么系统归纳知识点?怎么高效巩固基础知识?复习考试必备助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能形象精简地帮助大家系统梳理知识脉络。
敲黑板,重点来了,小编独家整理了初中中国近代史部分知识的全套思维导图,记得收藏哦。
一、侵略与反抗
(如图片不清晰,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二、近代化的探索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六、经济和社会生活
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中国近代史的演变历程及规律思维导图中国近代史的演变历程及规律思维导图如下: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中国近代史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线索1 列强的冲击与中国的反应
线索2:同时期的中国与世界
线索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瓦解
线索4:救亡图存与实现近代化的时代使命。
(完整word版)九年级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doc九年级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概述本文档旨在为九年级学生制作一份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本导图将以时间为线索,分别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不同时期和重要事件,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关键信息。
一、晚清时期 (1840-1911)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时期的中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1.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力量弱小,被迫割地赔款。
2. 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战胜中国,意味着中国在东亚的霸权地位岌岌可危。
3. 戊戌变法 (1898): 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因内忧外患未能成功。
二、辛亥革命 (191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1. 辛亥革命爆发: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的革命,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化的新时代。
2. 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清朝统治。
三、民国时期 (1912-1949)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军事和社会变革。
1. ___与军阀混战: 民国初年,___控制力薄弱,各地军阀割据,导致国家分裂。
2. 发展民主与科技: 民国时期,中国开始推行近代民主制度,并在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3. 抗日战争 (1937-1945): 中国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民族精神得到了彰显。
四、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 中共在中国大陆建立了新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2. 建设社会主义: 近代史中的中国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
3. 改革开放 (1978): 中国启动经济改革开放,逐渐摆脱封闭的经济体制。
五、现代化进程与挑战中国迎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1919第二次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1905十年内战1919五四 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1921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 成立1924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 南昌起义 内战开始19371931 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陷1934 1935 遵义会议1936 会宁 会师1945 长征全民族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七七事变中共七大 日本投降 重庆谈判1946解放 战争1840 18941860甲午中 日战争鸦片 战争18561900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8981884新疆设 立行省废除科举五四运动中华民 国成立1915新文化运动18511864太平天国 运动1911 辛亥革命1912中国近代史线段图近代民族工业: 世纪 年代产生, 后,出现“ ”。
代表实业家: 。
社会习俗: 后,剪辫、易服饰、改礼节。
教育:1、第一所新式学堂: 创办的 ;2、第一所大学: 时期设立的 ;3、 年,废除 。
新闻出版:1、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 》;2近代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出版社: 。
文学:1、鲁迅:代表作:《 》、《 》;2、茅盾:被誉为 ,代表作:《 》、《 》、《 》。
音乐:1、聂耳:《 》、《 》; 2、冼星海:《 》。
绘画:1、齐白石:擅长画 ;2、徐悲鸿: 主义,《 》《 》。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列强侵华史一览表★中国近代化进程一览表(探索史一览表)★新文化运动(学习)宣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北伐战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时间:年;导火索:;主力:;中心:;口号:、、。
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主力:;中心:;成果:初步胜利(撤曹、陆、章;释放学生;拒绝在合约签字)性质:的爱国运动。
五四精神的内涵: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意义:登上历史舞台;的开端;推动了的传播。
成立的条件:①干部条件、思想基础:后的传播;先驱:;成立的标志:年月日,的召开。
2022备考: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八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八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八上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八上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八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八上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八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线索1 列强的冲击与中国的反应
线索2:同时期的中国与世界
线索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瓦解
线索4:救亡图存与实现近代化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