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生态风险分析及对策_以宝鸡市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20.51 KB
- 文档页数:3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发表时间:2020-07-23T15:55:13.727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1期作者:刘军[导读] 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作用摘要: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可加大土地的利用率,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但是在土地整理工作中也容易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
为此,结合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社会发展的今天,土地整理是建设的前提,土地整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除需采用多种方式管理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土地的结构和布局外,如何实现生态建设与土地整理的有机结合,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增大土地生产力,为土地节约化利用奠定基础。
1土地整理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1生态多样性受损目前,土地需求量逐年上升,房屋建筑、农业种植等诸多行业均需大量的土地资源。
因此,土地资源紧缺也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人们忽视了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乱砍滥伐、过度开垦等问题,这使得我国生态建设的速度相对迟缓。
土地整理工作中衍生了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这种方式下可获取较大的短期利益,但是过度生产打破了自然平衡,极大地破坏了生物链,引发了严重的农作物灾害,降低了生物的多样性。
1.2乡镇企业污染问题严峻我国经济的进步,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乡镇区域发展了多家企业,但是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工作部署不合理,管理方式缺乏多样性,资金支持明显不足。
而一味地注重经济效益,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生产垃圾和废物,特别是重金属,进入土壤后不容易挥发,不但破坏生态环境,更是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
据调查,由于原来的技术及经验不足,造成城镇开发,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忽略有核辐射的重金属土地,未进行处理后直接建设,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与人群健康受到一定的损害。
土地整治项目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土地整治是一项旨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
然而,土地整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评估和管理,可能会导致项目目标无法实现,甚至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地整治项目的风险类型(一)政策风险土地整治项目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影响较大。
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项目的合法性、资金支持、规划要求等方面发生改变,从而给项目带来风险。
例如,土地政策的调整可能使原本规划的整治方案不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调整,这不仅会增加项目成本,还可能延误项目进度。
(二)技术风险土地整治涉及到土地测量、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等多个技术环节。
如果在技术方面存在不足,如测量数据不准确、规划设计不合理、施工技术不过关等,可能会影响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新技术的应用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技术不成熟、适应性差等。
(三)环境风险土地整治项目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破坏植被、影响土壤质量、改变水文条件等。
如果在项目实施前没有充分评估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能会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甚至受到环保部门的处罚。
(四)经济风险土地整治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前期的规划设计费用、工程施工费用、后期的维护费用等。
如果资金预算不合理、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可能会导致项目资金短缺,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
此外,土地整治后的土地增值收益也存在不确定性,如果预期收益无法实现,可能会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五)社会风险土地整治项目可能涉及到土地权属调整、农民安置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和纠纷。
例如,农民对土地权属调整方案不满意,或者在安置过程中没有得到妥善的照顾,可能会抵制项目的实施,影响项目的进度和效果。
二、土地整治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法(一)定性评估方法1、专家调查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对土地整治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
第31卷第4期2011年8月水土保持通报Bulletin of So il and Water Co nserv atio n V ol.31,No.4A ug.,2011收稿日期:2010-11-12 修回日期:2010-12-06资助项目:国土资源部项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监测与调查工程:陕西省农用地分等与试点县定级与估价0(2007347) 作者简介:卫新东(1978)),男(汉族),陕西省乾县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评价与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
E -mail:shanxitudi@ 。
宝鸡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潜力分析卫新东1,2,王筛妮1,员学锋1(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 要: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体系松散,制约了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积极开展并不断推进农村居民点土地的集约利用,对存在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进行调整已显得十分必要。
对宝鸡市各区县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比较了宝鸡市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与5村镇规划标准6中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各级的上限值。
结果表明,2007年宝鸡市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比1999年减少了7.37m 2,较国家设定的村镇人均建设用地最高上限超出了39.67m 2,在宝鸡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上,测算得到宝鸡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理论潜力可达11168.07hm 2。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潜力分析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8X(2011)04-0223-04中图分类号:F 320.3Intensive Using and Potential Analysis o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Baoji CityWEI Xin -dong 1,2,WANG Sha-i ni 1,YU N Xue -feng1(1.College of E ar th Science and Resour ces ,Chang .an Univer sity ,X i .an,S haanx i 710054,China;2.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 rchitectur al Engineering ,N or thwest A &F Univer sity ,Yangling ,S haanx i 712100,China)Abstract:T he loose use system of rur al residential land constrain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ral eco no my and agricultural dev elo pm ent,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and continuously promo te the intensive use of r ural residential land and adjust ex tensive land use and sustainable use o f land reso urces facto rs.Each county .s per capita land fo r Bao ji City rural residential w as analy zed by cluster analy sis and by comparing the per capitarur al residential land in Baoji City w ith upper value o f per capita construction land at each g rade in 5T ow n Planning Standard 6.T he results show ed that Baoji City r ural residential land per capita in 2007w as reduced by 7.37m 2than in 1999,rural residential land per capita w as 39.67m 2higher than the upper limit of set na -tional construction land.Based on the assessm ent of intensiv e use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Baoji City,the potential o f intensive use of rur al residential land could be as hig h as 11168.07hm 2.Keywords:rural residential;intensive use;evaluation;potential analysis 中国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体系松散,人均用地量大,生产与生活缺少功能分区,并已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构成了制约和限制。
1995~2004年宝鸡市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
赵昕;任志远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037)004
【摘要】运用生态足迹方法,探讨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问题,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概念及计算方法,对1995-2004年宝鸡市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表明: 10年来宝鸡市的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生态安全等级属于Ⅳ安全级,宝鸡市生态系统所承受压力偏大;最后提出了加强宝鸡市城市生态安全的建议.
【总页数】3页(P1718-1720)
【作者】赵昕;任志远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陕西,宝鸡,721013;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
【相关文献】
1.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宝鸡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J], 赵昕;任志远
2.宝鸡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稳定性评价 [J], 陈俊华;李世平;宁文波
3.1995-2004年河北省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 [J], 魏静;冯忠江;郑小刚;刘小丽
4.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宝鸡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预测 [J], 蒙晓;任志远;戴睿
5.基于生态足迹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以宝鸡市为例 [J], 徐玉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18XIANGCUN KEJI2018年9月(下)宝鸡市田园综合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根虎杨嫄仝尚伟张利军(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西宝鸡721004)[摘要]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既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强烈要求,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还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出陕西省宝鸡市田园综合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宝鸡市田园综合体的创新发展对策。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发展对策;宝鸡市[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8)27-18-21宝鸡市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有利基础和现实意义1.1基础条件首先,关山牧场、大水川、蟠龙塬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市区附近,宝鸡市南有秦岭,渭河沿市中心由西向东蜿蜒流去,金陵河由北向南在市中心与渭河交汇,周边山、塬、川应有尽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副业均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其次,随着宝鸡市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居民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需要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有放松的地方,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非常强烈,希望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而田园综合体一体化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采摘农业,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可以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城市增辉。
再次,宝鸡市农村民风淳朴,农民诚实善良,有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美德。
特别是近几年,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异地游客源源不断,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为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
最后,宝鸡市历史人文景点颇多,如佛教圣地法门寺、秦岭主峰太白山、著名道人张三丰主持修道的金台观、美林休闲庄园。
另外,陈仓绿丰源、眉县齐峰、千阳海升智慧农业的不断升级改造,形成了宝鸡市猕猴桃、苹果、蔬菜等产业优势,为宝鸡市发展田园综合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现实意义1.2.1满足新时代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娱乐需要。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等对策和建议1 我国国土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1.1 大规模违规圈地,导致耕地资源数量迅速减少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需要为工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保障;而主观上则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一些地方城市过度扩张、盲目设立开发区、乱批滥占耕地,在财政压力和政绩驱动下,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乱占滥用土地,把土地资源作为地方上“原始积累”和政府消费的财源,通过土地“农转非”这种土地使用形式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土地收益,大量获取土地资本增值收益,用于其原始积累,造成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耕地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1.2 土地资源质量退化及生态破坏(1)土地沙漠化。
我国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比建国初扩大了34.4%,占全部国土面积的 17.6%。
据报道:我国土地沙化的扩展速度,20世纪50-60年代为1560平方公里/年,70-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年,90年代为2400平方公里/年。
目前,这一速度己经上升到2460平方公里/年。
(2)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地力减退的重要原因。
滥砍滥伐、过度垦殖,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 8%,建国以来修建的8.4万座水库中的总库容已淤积了40%,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 100亿元。
(3)土地污染。
2 积极推进政策调整,切实做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工作2.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1)调整产业政策,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
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的产业一般都处在“二、三、一”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的结构,这是因为,就土地利用集约度和效益而言,一般是第三产业的利用集约度大于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又大于第一产业。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0期摘要通过对宝鸡市耕地资源调查、30年耕地养分变化研究以及长期以来宝鸡市耕地质量保护工作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宝鸡市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探讨了耕地质量保护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耕地质量保护;现状;措施;对策;陕西宝鸡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0-0178-02宝鸡市耕地质量保护探讨张智清刘瑞封涌涛(陕西省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西宝鸡721001)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中央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
李克强总理也强调“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行特殊保护,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提出了“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的要求,将耕地质量保护提上了一个新高度。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地质构造复杂,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山、川、塬皆有[1-2]。
由于地质地貌结构复杂,海拔高度差异悬殊,形成十分复杂且多种多样的成土环境,土壤类型多样,共有15个土类、34个亚类、84个土属、286个土种,以褐土、黄绵土、棕壤、暗棕壤和娄土为主。
多样化的土壤类型为区内种植栽培多种农作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全市耕地保有量基本维持在36.13万hm 2。
近年来,宝鸡市积极推广测土配肥技术,改进耕作技术和模式,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注重耕地质量保护,促进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
1基本现状1979—1985年宝鸡市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通过全市土壤养分监测表明,土壤缺氮、缺磷的现象突出,而钾素相对充足,因而提出了氮、磷结合的施肥方向。
112城镇生态屏障构建与城乡规划布局——以宝鸡高新区为例Town Ecological Barrier Construction in Urban-Rural Planning—A Case of Baoji High-tech Zone in Shaanxi Province摘 要: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环境问题日益彰显,如何协调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成为研究焦点。
研究回顾并总结了生态屏障思想的产生及发展,通过比对研究分析了城镇生态屏障的涵义,提出了我国城镇生态屏障建设在城乡规划中的意义与实践问题,并以景观生态学、生态网络等原理为指导,借助GIS等技术手段,以宝鸡市高新区为例,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功能分区、屏障体系构建和网络化布局,探讨城镇生态屏障构建的理论和方法。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城镇化;城镇生态屏障;GIS;生态功能区划文章编号:1000-6664(2014)06-0112-05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2-07-09; 修回日期:2013-08-20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地村庄集约化规划与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编号2013BAJ11B01)资助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ow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accompany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ow to coordina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ecological protection becomes the key research questions.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ecological barrier thoughts are reviewed, and the meaning of ecological barrier construction in urban-rural planning is defined based on comparison research. Taking Baoji High-tech Zone as the example, the ecological barrier network is designed following the ecological network analysis by GIS in the regional level based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zoning. The approached of ecological barrier planning is explored.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rural planning; town ecological barrier; GIS; ecological function zoning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它要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021.2新形势下耕地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李海斌(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分公司,陕西 延安 716099)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耕地保护工作方面越来越投入更大力度的关注,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耕地的保护工作也成为了现阶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尤其重视的一个环节。
为了确保经济与自然能够相辅相成,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做好耕地保护工作能够有效地避免一些潜在问题爆发。
作为红色旅游胜地的延安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更加紧张,该地区耕地保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事关民生问题,要求相关部门能够以过往的案例为借鉴,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耕地保护;风险;延安市;城市建设目前,随着城市发展的进度变快,我国三四线城市也开始对城市建设投入更多资金、人力方面的支持,加上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对于土地的需求逐渐增加。
延安地区一直以来受到绿化率过低,城市建设困难的影响,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近年来开始响应国家的号召,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美丽延安建设成为主旋律。
本篇文章将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探讨新形势下耕地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同时试图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
1 当前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风险1.1 耕地大面积减少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在耕地保护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受到城市建设的直接影响,耕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小,城市建设对于土地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之前的城市建设仅仅关注楼盘建设,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一些城市大面积的公园和游乐设施、商场等都需要一定面积的耕地予以提供。
因此,在这样的发展大背景下,传统耕地被用作其他建设。
例如像延安地区,尽管地处黄土高原,在以往看来发展前景并无优势,但随着经济能力的提高,延安市政府也开始关注城市的多样化建设,为了能够为延安市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一些市内或周边的耕地需要被征用。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第3期,第76-78页,2010年9月JournalofBaoji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NaturalScience),Vol.30,No.3,pp.76-78,Sept.2010
土地生态风险分析及对策*———以宝鸡市为例刘引鸽,徐春迪,袁晓红(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陕西宝鸡721013)摘 要:目的 通过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为环境、社会以及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指数以及定量与定性结合方法,评价土地生态健康状况及其生态风险变化。结果 以宝鸡市为例,分析表明:山区的陇县、千阳、麟游土地生态状况较差,凤县、岐山、陈仓区次之,其余县区土地生态状况较健康。结论 平原和台塬县区为低和中度生态风险区,而低山丘陵区土地生态受损严重,成为高生态风险区,并提出了减轻土地生态风险对策。关键词:土地;生态风险;指标;对策中图分类号:P9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1261(2010)03-0076-03
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ofecologicalriskoflanduse———AcaseofBaojiCity
LIUYin-ge,XUChun-di,YUANXiao-hong(Dept.Geog.Sci.&Envmt.Engn.,BaojiUniv.Arts&Sci.,Baoji721013,Shaanxi,China)
Abstract:Aim Toprovidetheoreticalbasisfor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environment,e-conomyandsocietybyanalyzingecologicalriskoflanduse.Methods Usingthecomprehensiveinde-xesincombinationwith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methods,theecologicalhealthandecologicalrisksoflandusewereevaluated.Results TakingBaojicityforexample,theanalysisresultsshowedthattheecologicalconditionsoflandwasworseinLongxianCounty,QianyangCounty,LinyouCountyandFengxianCounty;goodinFengxianCounty,QishanCountyandChencangDistrictwiththeex-ceptionoflightlybetterecologicalconditionsoflandinothercounties.Conclusion Theecologicalrisksoflandusewerelowerandmoderateintheplainandplateaucounties,whileitarehigherinthehillyandravineareaswherethelandecosystemhadbeendamagedseverely.Finally,themeasuresofreducinglandecologicalriskswereputforward.Keywords:land;ecologicalrisk;indexes;measures
1 引言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和面积的有限性,以及明显的外溢效应。土地利用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与转换的过程。土地生态系统是指以陆地土壤、地形、水文和大气为环境介质和一定相应的生物群落组成一个紧密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等多种服务功能[1-3]。生态风险就是生态系统及其组分所承受的风险[4-5]。它是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内部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可能性[6]。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土地利用存在着紧密关系,城镇发展、农业增产、工业发展、三产开发都离不开利用土地,但是不同行业土地利用方式不一致,对土地的特性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土地利用的变化不仅影响土地资源的结构与类型,而且通过
*收稿日期:2009-12-21,修回日期:2010-03-23.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BZZ031);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09JS072);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ZK088,ZK09142)作者简介:刘引鸽(1965-),女,陕西宝鸡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气候生态与灾害.E-mail:yingeliu@163.com
DOI:10.13467/j.cnki.jbuns.2010.03.013改变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着土地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健康程度[7-8]。合理的土地利用能够提供各
种产品和生态服务,不合理土地利用会破坏系统内部要素平衡,失去其服务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的格局、深度和强度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宝鸡市是通向大西北和大西南的中枢要地,交通位置十分重要。而且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宝鸡市将加速发展。宝鸡市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到,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10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8570hm2,远景到2050年,建设用地规模10350hm2。在这种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引发的土地生态系统问题将会对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恢复治理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2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方法2.1 生态风险指标结构土地生态风险分析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必须选取对土地系统健康起主导作用,并具有一定代表性且能够反映生态系统现状及变化特征的自然与人类活动两大方面因素。选择的指标重点考虑土地产出满足人类需求的社会经济属性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压力,以及在人类的强烈干扰下,土地生态系统的压力[9],包括水资源压力因子(包括地下水资源超采率)和人口压力因子(包括人均粮食生产量和人均纯收入)。土地健康表征因子选用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盐渍化比率、水土流失比率和成灾率等指标(表1)。并对指标体系相对重要性进行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每个指标体系的相对风险程度值(表2)。并将指标量化,尽量避免随意性,每个指标分为4个等级,拟定的等级标准(表3)。
表1 土地生态风险压力因子和表征因子指标体系Tab.1 Indexsystemofpressureandindicatoroflandecologicalrisk
因子指标量化表达压力因子
水资源压力p1:地下水资源超采率/%(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可开采量)/可开采量×100%
人口压力p2:人均粮食生产量/kg·人-1粮食总产量/总人口
p3:人均纯收入/元·人-1总纯收入/总人口
健康表征因子
p4:单位面积粮食产量/kg·hm-2粮食总产量/粮食占地面积×100%p5:盐渍化比率/%盐渍化面积/土地总面积×100%p6:水土流失率/%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土地总面积×100%p7:成灾率/%成灾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表2 生态风险指标权重Tab.2 Weighofindexsystemofecologicalrisk
因子p1p2p3p4p5p6p7权重0.2180.2310.1150.2090.0360.0860.105表3 指标分级及生态风险水平Tab.3 Indexesclassificationandlevelofecologicalrisk
分级ⅠⅡⅢⅣ健康状况健康亚健康中度受损严重受损
风险程度低风险较低风险中度风险高风险
分值>88~66~4<4p1<-10-10~-20-30~-20-40~-30
p2>400350~400300~350<300p3>20001700~20001200~1700700<1200
p4>37003000~37002250~3000<2200
p5<1010~2020~30>30p6<55~1010~20>20p7<1010~2020~3030~402.2 土地生态风险分析方法
综合指数法能够体现土地生态系统整体性、综合性和层次性[10],是一个较好的反映土地生态健康相对大小的指标,因此,选择综合指数法来进行土地生态健康评价。综合指数生态健康计算模型如下:E=∑ni=1Pij×Wj式中:E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数,Pij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评分,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值。通过计算土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将健康指数进一步分级确定生态风险程度,并分为高风险、中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4个等级,依据等级并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同的风险区。3 宝鸡市土地生态风险分析以能够获取有效数据的县域作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GIS技术,采用上述土地生态风险分析方法,以县域为单位对宝鸡市的土地生态风险单元进行评价,得出的陇县生态指数最低为2.25,渭滨区生态指数最高为9.26(表4)。依据指标分级标准,将全市各县区土地生态健康状况和生态风险程度划为4个级别。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较小即状态为健康的县域分布在渭河平原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水平低即亚健康状态的县域分布在渭北台塬区,土地生态风险中等即健康状态中度受损,以低山丘陵区和秦岭山地区最为集中。土地生
77 第3期刘引鸽等 土地生态风险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