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试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

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

姓名高海水学号10200201020073

专业教育史年级2011

院、所教育学部年月日2012.06.12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试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

高海水

摘要:几千年前的“轴心时代”,在中国和希腊几乎是同时产生了两位对后世具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他们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个性的闪光,更多的来自东西方古代文明的沉淀,对推动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他们身上,有“智者所见略同”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相异之点。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东西方古代文化的异同进行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和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是世界教育史上享有盛誉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分别对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极具研究价值。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着真理,因而其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致的结论。然而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的多种差异,导致了他们对教育的见解,见仁见智。通过对“轴心时代”东、西方两大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不同特点。以下我们就从其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其教育教学中对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论述等几个方面来比较二者教育思想的异同之处。

一、思想背景

1.不同的时代背景

孔子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的春秋中晚期。社会动荡、王权衰落,礼乐征战自诸侯出,自大夫出,争霸战争此起彼伏,新兴地主阶级迅速崛起,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名存实亡。在这场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作为统治基础力量的士阶层成为统治阶级竞相争夺的对象,养士之风日盛,在士阶层的推动下,出现了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的新局面。孔子就是“士”阶层的典型代表,他有宏伟的政治抱负:希望用恢复周礼的典章制度来挽救四分五裂的“周室”,希望通过参政拯救黎民,力挽狂澜。他甚至作出承诺:“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①但因为当时把持政权的是“斗筲之人”,所以孔子虽有过短暂的从政机会,但终究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他退而求其次,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从而挽救社会危亡。他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杏坛设教,创办私学,“在教无类”、扩大教育对象,致门下弟子三千,其中精通文艺者七十二人。孔子开创私学教育,直接而有力地促进了文化学术下移,在中国教育史上创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与孔子不同的是,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处于雅典由盛而衰的转折期。当时雅典战争频繁,奴隶制民主政治快要到了尽头,社会日益腐败,人们的思想道德也随之堕落。对这一切, 苏格拉底痛心疾首。

①《论语·子路》,北京:中华书局,1980。

因此他对雅典民主制极为怀疑,幻想通过寡头政治来使雅典摆脱危机。他认为城邦应交给有才能的人来管理,而不是那些在民主选举中偶然中签的人们。所谓“有才能的人”就是指那些才智优异,道德完善的、受到良好教育的贵族。所以他强调要获得才能,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产生于东西方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 同时也产生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基础之上。

2.不同的文化基础

中国文字出现较早,及至春秋时期已完整地保存了周代的礼乐制度,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典籍,而孔子所生活的鲁国,许多集中了全国思想文化之精髓,汇聚了许多名噪一时的文化人物,成为当时东方文化中心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中,孔子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熏陶。七岁已懂洒扫、应对之礼,并开始学习“六艺”之教;十五岁,已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二十岁左右,曾任小吏;三十而立,创办私学,从事教育活动;四十至五十岁时,游齐归鲁,退而修书,整理《诗》、《书》、《礼》、《乐》等优秀文化典籍;五十至五十四岁,短暂从政,但其政治抱负未能实现,失望之余,离开鲁国;五十五至六十八,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期待能得诸侯赏识,进而实现其政治理想,最终未能如愿,返回鲁国。孔子“教书育人”,孜孜不倦,终其一生,他打破了官学对知识的垄断,创办了私学,这对知识传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①《论语·为政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

东西方文明的进程并不是并驾齐驱的,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直至公元前7世纪前后,古希腊才出现了学校,这比中国晚了一千多年。在苏格拉底所处时代,仅仅有一些初等学校,它以教授体操和音乐为主要学习内容,发展还不尽完善。而初等学校以上是纯军事操练的体育馆,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中、高等学校此时尚未出现。直至公元前 5 世纪中叶,一批智者从希腊各地先后来到雅典,给予雅典高等教育以有力的推动,使雅典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作为智者之一的苏格拉底,在缺乏成文教本的物质条件下,以头脑作为知识的载体,以口舌作为传授知识的媒介。而学习者在无书可读,无典可依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聆听演讲、辩论来获取知识。但同时这种知识的方法,又给了学生更多的思想自由,有利于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另立新说,也有利于推动学术的发展。

孔子与苏格拉底不仅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伟大教育家,更是著名的哲人,以致被尊称为“圣贤”。[1]

二、哲学基础

孔子与苏格拉底均都以“人事”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对象,着眼于现实生活、来寻求人生的最高准则。孔子对“人事”问题极为关注,在孔子看来,同鬼神相比,首先应先关心人。他曾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①。与动物相比,也更应先关心人,《论语》里记载有这么一段话:“厩焚,曰:‘伤人乎? ’不问马”;同天命相比,人力更为①《论语·先进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

重要。他曾说桓公对待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暗示齐桓公称霸诸侯,不是天意,而是依靠管仲的力量,反映出他历史观中排除天命的唯物因素。而且“道之不行”,他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更是强调了个人主观努力的重要性。此外,他还认为做学问与个人修养应靠个人努力来实现,命运则是不起作用。这些观点都表明孔子的哲学思想带有唯物主义色彩,闪耀着理智的光辉。

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就是因为他的“认识你自己”的道德格言,改变了以往古希腊哲学在自然界中探讨世界终极问题的传统,提出应从人的内心来寻求终极问题的答案。在他看来,思考世界本原、万物本性等问题的人是“愚蠢”的,哲学确定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事”,即人的伦理道德。苏格拉底还从“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这个前提出发,推导出一个著名原理——“美德即知识”。因此从他开始,古希腊哲学就逐渐远离自然界,而向人文主义哲学转变了。[2]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作为他们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始终贯穿其中,他们哲学思想的异同导致他们在对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认识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三、教育目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深信人接受教育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深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意思是说,人们的